基于CMS模型的印尼对中国园艺产品出口额增长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与印尼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及影响因素

中国与印尼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及影响因素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不足
由于数据和时间的限制,本研究仅对两国农产品产业内 贸易进行了初步探讨,未能全面分析所有影响因素的作 用机制和影响程度。
展望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 范围,深入研究不同因素对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具 体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为两国农业合作提供更加全面 和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THANKS
产业内贸易(IIT)是指同一产业内产 品的进出口现象,它具有与产业间贸 易不同的特点,如技术密集型、高附 加值等。研究中国与印尼农产品产业 内贸易有助于深入了解两国农产品贸 易关系,促进双边贸易的发展。
此外,研究中国与印尼农产品产业内 贸易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把握两国农产 品贸易的发展趋势,为政策制定者和 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提高产业内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强化农业技术创新和交流
03
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和交流,推动两国在农业生产、加工等方面
的合作,提升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竞争力。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01
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
通过计算和分析中国与印尼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发现两国农产品
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02 03
中国与印尼农产品产业内贸 易及影响因素
2023-11-05
目录
• 引言 • 中国与印尼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现状 • 中国与印尼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 • 中国与印尼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潜力及前景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中国和印尼是东南亚地区两个最大的 经济体,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日益紧 密。随着两国农产品贸易的不断发展 ,研究中国与印尼农产品产业内贸易 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大陆对台湾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成因——基于CMS模型的分析

大陆对台湾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成因——基于CMS模型的分析

大陆对台湾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成因——基于CMS模型的分析谢国娥;蒋煦;杨逢珉
【期刊名称】《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5(030)003
【摘要】近十年来,大陆是台湾农产品进口的主要地区之一.大陆农产品对台湾出口不断增长,其产品结构也在发生不断变化.本文应用CMS二层因素分解方法对2002~2012年大陆农产品出口台湾的变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CMS模型第一层分解中,交叉效果、竞争效果、规模效果对大陆农产品出口台湾起着依次重要的作用;而在CMS模型第二层分解中发现,大陆农产品的产品竞争力效应和产品规模效应基本都是负值,大陆对台湾农产品出口的增加主要取决于增长效应和综合竞争力效应,而非农产品本身竞争力的提升.据此,提出了加强大陆农产品对台出口以及两岸农业合作的建议.
【总页数】9页(P69-77)
【作者】谢国娥;蒋煦;杨逢珉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上海200237;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上海200237;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上海2002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4
【相关文献】
1.云南省农产品出口增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MS模型的实证研究 [J], 李冬梅;吕建兴;肖植文;李勃
2.中国农产品出口中亚国家的增长成因:基于CMS模型的实证分析 [J], 夏咏;马惠兰
3.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的增长因素研究——基于CMS模型的实证分析 [J], 杨逢珉;李晶
4.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农产品出口增长——基于CMS模型的分析 [J], 胡颖
5.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增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MS模型因素分解及测算 [J], 程云洁;武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CMS模型对中国出口变化的分析

基于CMS模型对中国出口变化的分析

基于CMS模型对中国出口变化的分析作者:张澍培居缤来源:《时代经贸》2012年第17期【摘要】本文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1993年—2010年期间中国的出口市场份额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出口增长是市场份额效应、联合结构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市场份额效应是带动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联合结构效应。

【关键词】中国出口;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市场份额效应;联合结构效应一、引言一国出口在世界出口中所占的市场份额的变动源于多种相互关联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点:第一,国内外的宏观经济发展现状能够影响到一个国家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和成本的竞争力,进而影响到该国家的出口的市场份额;第二,长期的结构因素会影响到一个国家出口的总体竞争力和各个生产部门的专业化倾向;第三,地缘因素。

本文分析了中国出口市场份额的变动趋势,为此本文采用了Nyssens所提出的CMS分析方法。

中国名义出口的总效应被分解成市场份额效应和联合结构效应,其中联合结构效应又可以被分解为产品结构效应,地域结构效应和混合结构效应。

二、CMS分析:理论与数据(一)模型构建与解释CMS分析是一种将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出口份额变动的总效应加以分解的计算方法。

该分析方法在分解并且量化一个国家的出口变动的影响因素上非常实用。

CMS分析最重要的思想是,尽管影响出口份额的因素不断变动,但是一个国家的出口结构会影响到该国的出口竞争力。

本文所采用的CMSA方法将一个国家的出口总市场份额的变动按照如下方程进行分解:(1)其中()表示在t时期被研究国家(世界)的出口额变动。

()表示在t-1时期被研究国家(世界)出口到j市场的i产品在一国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

在方程(1)中的第一项被称为结构效应。

如果被研究国家的出口结构比世界结构更集中于高增长的产品或地域时,该部分为正。

结构效应可以被分解为三部分,分别为产品效应,市场效应,混合结构效应。

三者的表达式如下:产品效应:市场效应:混合结构效应:其中()表示在t-1时期i产品在被研究国家(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

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近年来,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出现较快增长,在东盟市场所占份额不断上升。

本文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模型)实证分析影响我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增长,主要是东盟对农产品进口的总体规模扩大以及我国在东盟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增强导致的。

产品结构效应和产品竞争力效应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相对较小。

扩大对东盟出口,中国需要进一步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增长;东盟;恒定市场份额模型中图分类号:f7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1-0021-3基金项目:江苏省2012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基于虚拟耕地的农产品贸易战略研究》(编号:cxzz12_0303)的阶段性成果。

0 引言2010年1月1日,涵盖19亿人口、140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正式建成,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间的经济合作掀开崭新一页。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

建成后,中国与东盟近90%的商品享受零关税待遇,中国与东盟各国因此被紧密联系在了同一个市场中。

2011年,中国对东盟农产品的出口额为96.39亿美元,占我国农产品总出口比重的16.44%。

东盟成为了中国继日本、欧盟之后的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市场。

随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持续升温,中国和东盟的双边农产品贸易问题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和互补关系的评价,如张建清等(2005)、荣静(2006)、耿晔强(2009)借助于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指数等指标测算中国与东盟主要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和互补性,并进行原因分析和对策探讨[1-3]。

二是研究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增长潜力,如范爱军等(2008)、屈四喜等(2012)、王丰(2012)建立贸易引力模型,运用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中国对东盟农产品的出口情况,测算中国对东盟各国的出口潜力[4-6]。

中国对印度尼西亚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视角的研究

中国对印度尼西亚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视角的研究

中国对印度尼西亚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视角的研究金缀桥1 杨逢珉2【摘要】摘要:本文基于中国由农产品贸易顺差国变为逆差国、中国对印度尼西亚农产品出口贸易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较为稳定和中国输印度尼西亚农产品结构相对稳定等3大现状,对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各种因素进行分解分析,也即通过一定的实证研究研判不同因素的影响深度和广度。

研究发现,“结构效应”与“竞争力效应”对中国出口印度尼西亚市场农产品的影响较大。

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中,为了进一步扩大中国对印度尼西亚农产品的出口,本文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完善中国对印度尼西亚农产品出口结构、提高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加强双方政治和经贸的友好合作和充分发挥两国资源禀赋,深入促进合作。

【期刊名称】世界农业【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8【关键词】中国;印度尼西亚;农产品贸易;出口结构;CMS模型1 引言印度尼西亚是全球第四人口大国,也是东盟10国中最大的经济体。

由于印度尼西亚具备特殊的地缘战略位置,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交汇处,自古以来,印度尼西亚就是海上贸易的重要枢纽。

中国是印度尼西亚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伙伴,中印农产品双边贸易额排在中国和东盟10国农产品贸易额的第二位,仅次于马来西亚,同时,印度尼西亚也是中国在农产品贸易中的重要合作伙伴。

2013年,中国提出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在印度尼西亚的积极响应下,两国已经成为共建这一构想的重要国家,农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便成为两国拓展经贸关系合作的重点。

但是,关于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给中国农产品出口印度尼西亚带来的相关影响,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一些学者认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推进会对国内农产品市场结构带来冲击,使部分农产品出口企业面临淘汰的风险;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将有利于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提升农产品生产企业的整体素质、优化两国农业基础设施配置,而降低关税对两国农产品市场的冲击不大。

中国园艺产品出口增长的成因分析——基于CMS模型的分解

中国园艺产品出口增长的成因分析——基于CMS模型的分解

基金项 目: 国家现代农业( 柑橘 ) 业技 术体 系( A ’ 专项经 费资助 (A S0- 7 )湖北省 高等 学校优 秀 中青年科技 创新 团 产 M ,) I s C R 一 70B ;
队计划项 目( 2 0 1 ) 中央 高校基本科研业务 费专项资金 资助(O 1Y 6 ) T 0 83 ; 2 l P 0 0 作 者简 介 : 吕建  ̄( 9 4 ) 男 , 建l n A-华 中农 业大 学经济管理 学 院硕 士研 究生 , 究 方向 为农 产品 国际 贸 易; 建芳 18 一 , 福 E , 研 刘
(94 )女 , 东 18一 , 山 诸城人 , 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 学院博士研 究生, 究方向为农产品 国际贸易。 华 研
经济与管理( 月刊 )
2 1 年第 8 01 期
本的增长效应 ; 宗成峰等【利用 C S 3 ] M 分析 了中国对 美 国农产品出口增长及其影响因素 ; 李海鹏等【 用 唰 C S M 分析 了中国蔬菜 出口的增长效应 ; 刘星 利 用C MS比较分析了中美农产 品的贸易情况 ; 陆文聪 等【利用 C S分析 了中国一欧盟农产 品贸易增长 1 q M 的成 因; 周力等【 用 C S 中国葡萄酒 的进 口贸 ・ 7 】 利 M 对 易波动进行了研究 , 等等。 由简要的文献回顾得知 , 国内外学者对 C S M 模 型的运用 已较为成熟 , 研究 的 目的大都是探寻 出口 增长的原因, 也有针对 出口波动进行 的分析 , 而且大 多是采取两 国或地区之间的比较研究 , 这为本文的
艺 产 品 的 出 口呢 ?本 文 拟 运 用 较 为 成熟 的 C MS模
自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以来 , 中国园艺产 品的出
口贸易发展迅速 ,出 口额 由 20 00年 的 4 . 亿美 16 1 元 ,上 升 到 20 0 8年 的 13 3亿 美 元 ,增 长 了 4. 7

CMS模型在探究出口贸易增长中的应用

CMS模型在探究出口贸易增长中的应用

CMS模型在探究出口贸易增长中的应用1. 引言1.1 CMS模型在探究出口贸易增长中的应用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出口贸易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理解出口贸易增长的影响因素和趋势,学者们提出了各种经济模型来进行研究和预测。

CMS模型是一种常用的模型,被广泛应用在探究出口贸易增长中。

CMS模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多种因素进行建模和分析,以探究出口贸易的增长趋势和影响因素。

这种模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出口贸易增长的机制,还可以预测和评估未来的趋势。

在实际应用中,CMS模型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来验证其准确性和有效性。

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出口贸易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出各种因素对出口贸易增长的影响,从而为决策者提供重要参考。

CMS模型在国际贸易政策制定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模拟不同政策对出口贸易增长的影响,可以为政府制定更有效的政策措施。

CMS模型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比如对一些变量的假设可能不符合实际情况,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尽管如此,CMS模型仍然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探究出口贸易增长的规律和特点。

CMS模型在探究出口贸易增长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系统和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和预测出口贸易的发展趋势,为国家的经济增长和贸易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 正文2.1 CMS模型的基本原理CMS模型,全称为Comparative Advantage, Market Structure, and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Growth Model,是一种用于探究国际贸易增长的经济模型。

该模型结合了比较优势理论、市场结构理论以及国际贸易增长理论,通过研究各国的比较优势、市场结构和贸易政策,分析国际贸易的增长趋势和影响因素。

首先是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其相对优势产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实现互补,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农产品出口增长——基于CMS模型的

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农产品出口增长——基于CMS模型的

2012年第8期总第218期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国际经贸】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农产品出口增长———基于CMS 模型的分析胡颖(新疆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摘要]通过分析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总量和结构特征,并利用CMS 模型对中国对吉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对吉农产品出口扩大是进口需求推动的,中国农产品竞争力不足则是主要制约因素。

稳定和扩大中国对吉农产品出口的路径,一是提高中国农产品竞争力;二是通过双方政府层面有效沟通、推进农产品贸易投资便利化;三是大力开展境外农产品加工业,以对外直接投资带动出口增长。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吉尔吉斯斯坦;CMS 模型[中图分类号]F75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8-0011-03作者简介:胡颖(1973-),女,汉族,新疆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贸合作。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疆项目“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贸易研究———基于新疆视角”(批准号10XJJCGJW001)、新疆社科基金项目“新疆对中亚国家农产品出口扩大促进研究”(批准号10CJY023)阶段性成果。

一、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一)出口增长迅速,比重仍然偏低2004年以来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农产品出口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据统计,2004年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农产品出口额为568.5万美元,而2010年则提高到5261.9万美元,年均增幅达44.9%,远远超过同期中国对中亚其他国家农产品出口的年均增长率。

同时,中国农产品在吉尔吉斯斯坦进口农产品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2004年该比重为4.9%,2006年上升至11.96%,随后虽然出口的绝对数额增加,但比重有所回落,2010年降至9.6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卷第1期科技和产业V ol. 17,N o. 1 2017 年 1 月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Ja n. ,2017基于C M S模型的印尼对中国园艺产品出口额增长因素分析王立新,李房玲(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上海200051)摘要:报告了印尼对中国园艺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采用2010 — 2014年U N C O M T R A D E数据,应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 M S模型)的简化形式,即单一市场份额模型分析印尼对中国园艺产品出口额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印尼园艺产品出口额增长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竞争力效应,其次是结构效应,次结构效应的影响最小。

从发展优势来看,商品竞争力效应和综合竞争力效应占主要的因素,其次是动态结构效应,最后是产品结构效应和增长效应。

为了提高印尼园艺产品的出口额,建议印尼政府能够把出口原料转为出口半成品或最终产品,增加印尼园艺产品的出口附加值。

关键词:C M S模型;单一市场份额模型;园艺产品;出口;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F740. 4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 — 1807(2017)01— 0093 — 07印尼地理位置优越,是东南亚经济总量最大的国 家,也是世界上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农业在印尼 的经济中占了重要地位,是印尼的传统支柱产业。

本 文研究的农产品主要是园艺产品,包括咖啡、可可、巧克力、茶叶和香料。

咖啡是世界市场比较受欢迎的出 口产品,而印尼是第三大咖啡生产国,排在巴西和越 南之后。

印尼也是可可第三大生产国,排在科特迪瓦 和加纳之后。

印尼是第七大茶叶生产国。

印尼是第 四大生产香料国,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印尼能生产 最高质量的香料,越南是印尼出口香料的主要竞争对 手。

中国与印尼作为亚洲的两个农业大国,由于地 理、气候、生产条件的差异,农业发展水平和结构有明 显的差异,加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推动,未来两 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和农业合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 景[1]。

尽管两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差异很大,但两国都 是人口大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加强两国之间的生 产贸易和农业合作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

从2004年起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农产品进 口国,而印尼是中国的重要资源合作伙伴国,且亚洲 是中国农产品进口的第二大来源市场。

由于中国和 印尼同处亚洲的区位优势,印尼会比其它更远地区农 产品出口国具有更低的成本优势[2]。

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从东盟地区的进口会进一 步增加。

中国通过国际市场进口来弥补国内需求缺 口,为了提高印尼农产品出口,印尼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本文认为如果印尼和中国能在农业上进行更深 人的合作,未来会给印尼人民带来巨大的利益。

园艺 产品是印尼主要的出口农产品。

所以本文认为研究 哪些因素影响了印尼对中国园艺产品出口的变化,有 助于印尼园艺产品找到出口存在问题。

1文献综述1.1印尼和中国的贸易关系马进,刘世强[3]认为中国与印尼的双边贸易有着 悠久的历史,中国是印尼双边贸易发展最快,贸易额 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伙伴。

林梅,张洁[1]分析了中国与 印尼的农产品贸易状况,表明中国与印尼之间的农产 品贸易额不断增加;中国与印尼的农产品贸易结构反 映了两国农业贸易的基础主要是建立在要素禀赋上 的自然资源互补;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 中,中国与印尼的农产品贸易基本上处于第二的位 置,仅次于马来西亚,是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主 要贸易伙伴。

史朝兴[4]研究了中国2004 —2006年间 进口产品的增长,结果表明土地密集型产品在农产品 进口中仍居于主导地位。

中国进口的粮油产品、水产收稿日期:2016 — 08 — 22作者简介:王立新(1971—)男,吉林长春人,东华大学旭曰工商管理学院经济与贸易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企业管理;李房玲(1991—)女,印度尼西亚人,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93科技和产业第17卷第1期品及其制品、园艺产品和动物产品及制品占到农产品 进口总额的60%左右。

随着中国农产品贸易配额扩 大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深化,中国土地密集型农产品 进口量将持续增加。

张天桂^研究了中国和印尼的 贸易与环境问题,分析表明从2006 —2009年间中国 为印尼农产品第二大出口目的地,第三大进口来源 地。

提出建立“中国一东盟环境合作示范平台”,在气 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危险废物非法越境转移等 领域加强沟通与合作。

金云[6]指出印尼有着丰富的 能源、原油、胶合板、纸浆、木材、橡胶和化工原料等,在这些产品上印尼的竞争优势较强。

中国是印尼第 五大出口贸易伙伴和第三大进口贸易伙伴。

研究发 现中国与东盟存在很大的服务贸易的发展潜力,建议 中国企业增加对印尼投资。

1.2关于CM S模型的作用章家清,张磊ra收集1999 一2009年间的数据来 分析影响中国对东盟水果出口增长的因素,结果表明 水果竞争力提升对东盟出口增长有积极贡献,但具体 竞争效应的值很低,对整体竞争力的提高贡献度有 限。

中国水果的国际竞争力和东盟水果市场进口需 求规模是中国对东盟水果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其次 是出口水果的产品结构。

胡求光和邱晓红[8]研究中 国水产品出口增长的因素,结果发现中国水产品的出 口增长是进口市场的结构效应,表明中国水产品是一 个具有竞争力的出口行业。

尚宇红和高运胜[9]研究 中国与中东欧10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及结构效应,他 们用了 2002 —2011年间的数据,利用C M S模型和 B E C方法,结果表明双边贸易总效应主要来自于产 品竞争力效座,商品结构效虚呈中性化。

蒋兴红,王 征兵〔w]对中国2002 —2010年间进口贸易进行了实 证分析,发现中国农产品进口增长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国内进口引力的增加,其次是世界农产品整体需求,最后是进口结构,中国农产品进口增长更加集中于增 长较快的市场和增长较快的产品。

2印尼园艺产品出口现状印尼园艺产品的出口额波动性较强。

2009至 2012年有上升趋势;2012至2013年有下降趋势;2013至2014年再次呈现上升趋势。

印尼对中国园 艺产品出口额在2009至2010年金额由0. 303亿美 元到0. 798亿美元,变化率最高达163. 5%;2010至 2011年金额继续i升到1.294亿美元,变化率达 62. 2M;2011至2012年金额小幅度增加到1. 311亿 美元,变化率只有1. 31%;2012至2013年印尼的园 艺产品出口额大幅降低,出口金额减少到0. 909亿美 94元,变化率达到负30. 7%;2013至2014年园艺产品 出口金额增加到1.119亿美元,变化率上升到23. 1%。

图1呈现了印尼对中国园艺产品出口额的变化。

表1印尼对中国园艺产品出口额的变化亿美元年份出口额变化率2009$0. 3032010$0. 798163. 499%2011$1. 29462. 249%2012$1. 3111. 311%2013$0.909一30. 668%2014$1. 11923. 096%数据来源:U N C O M T R A D E。

图1印尼对中国园艺产品出口额的变化数据来観:UN COMTRADE。

2.1咖啡印尼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目前拥有约 110万公顷咖啡种植面积。

年平均产量为6万吨,但 是生产力水平低下,平均产量只有约600千克/公顷。

图2呈现了印尼对中国咖啡产品出口额的变化。

表2印尼对中国咖啡产品出口额的变化亿美元年份出口额变化率2009$0. 0302010$ 0. 062106. 941K2011$ 0. 10771. 560%2012$0. 307187. 829%2013$0. 290-5. 459%2014$0. 285-1, 701%数据来源:U N C O M T R A D E。

$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050$0.000200920102011201220132014图2印尼对中国咖啡产业出口额的变化数据来源:UN COMTRADE。

基于C M S 模型的印尼对中国园艺产品出口额增长因素分析2.2 可可印尼是可可全球第三大出口贡献者。

印尼的气 候非常适合可可的生长,所以印尼大面积种植可可 的潜力巨大。

可可是饮料和巧克力的生产原料,全 球消费量较大。

科特迪瓦的可可种植面积是16万 公顷,每年生产约13万吨;加纳每年生产约9万 吨。

排在第三的是印尼,面积为14万公顷,每年生 产约5万吨B 图3呈现了印尼对中国可可产品出口 额的变化&表3印尼对中国可可产品出口额的变化亿美元年份出口额变化率2009$0. 2582010$ 0. 613137. 969%2011$ 1, 09778. 857%2012$ 0.路0一一厂).」;12013$ 0. 487in . i >()12014$ 0. 63731. 016X数据来源:U N C O M T R A D E 。

图3印尼对中国可可产品出口额的变化数据来源:UN COM TRADE 。

2.3巧克力图4呈现印尼对中国巧克力产品出口额的变化。

$0.020$0.018 $0.016 $0.014 $0.012$0.010$0.008$0.006 $0.004$0.002$0.0002009 2010 2011 2012 20132014图4印尼对中国巧克力产品出口额的变化数据来源:UN COM TRADE 。

表5印尼对中国茶叶产品出口额的变化亿美元年份出口额变化率2009$ 0. 0082010I 0. 086976. 656|12011$ 0. 028-67. 066%2012$0, 03212. 668%2013$0. 05058. 203X 2014$ 0.07242. 401%数据来源:U N C O M T R A D E 。

图5印尼对中国茶叶产品出口额的变化数据来源:UN COM TRADE 。

表4印尼对中国巧克力产品出口额的变化亿美元年份出口额变化率2009$ 0. 0022010$ 0. 005157, 769%2011$0,017245, 079%2012$ 0,012-D U2013$0::•0■-24. 8S 72014$ 0::• 0:07-22. 6N 7/-数据来源:U N C O M T R A D E 。

2.4茶叶茶是世界最广泛饮用的饮料之恒温恒湿是 茶叶种植生产的理想环境。

印尼的高原地区比较适合生产高品质茶叶。

图5呈现印尼对中国茶叶产品 出口额的变化。

2.5香料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印尼能生产最高质量的香 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