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2012年自考“连铸设备与工艺”课程考试大纲
天津2012年自考“连铸设备与工艺”课程考试大纲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连铸设备与工艺课程代码:3448、4244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课程的性质与特点连铸设备与工艺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冶金技术(专)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课。
其中包括连铸设备、凝固原理、连铸操作和质量检验几部分内容。
连续铸钢是现代钢铁企业的重要铸钢生产方法,因此课程注重实践性、应用性。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考生通过学习连铸设备与设备的操作,掌握钢液凝固的基本理论及连铸岗位的操作要求,为考生从事连续铸钢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考生:1、了解连铸过程中使用设备的基本参数、具体构造、工作的理论依据、工艺性能及简单操作方法;2、掌握金属结晶的基本条件、结晶的过程及凝固(冷却)过程的力学变化影响,掌握连铸坯凝固的过程及控制;3、熟悉连铸过程各个岗位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4、掌握铸坯质量的各种质量缺陷,形成原因及预防手段;5、了解合金钢连铸及其它连铸新技术的发展现状。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程的考生必须先掌握物理化学、金属学、工程材料的相关理论。
同时由于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希望考生能利用各种实习实践机会,深入生产一线,最大限度的把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习质量。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了解铸钢的发展历史,连铸使用的主要设备,掌握连铸与模铸的区别。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铸钢概论(一般)识记:铸钢的任务、分类、模铸、连铸的概念;铸机的主要设备、铸机分类及分类方法理解:连铸与模铸相比的优越性第一章连铸设备与操作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连铸使用的主要设备,结构、使用前准备、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及更换的相关操作。
应达到掌握连铸设备使用方法及公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钢包(次重点)识记:钢包的作用、功能、容量确定方式、形状;钢包滑动水口构成、性能及操作使用方法;钢包长水口的作用、材质、安装方法理解:钢包的结构组成、耐火材料选择及清理维护、钢包的停用标准、钢包的修砌(二)钢包的烘烤(一般)识记:钢包烘烤的作用、烘烤装置分类及特点、使用的燃料、主要结构及构成理解:烘烤装置的操作方法(三)钢包运载设备(次重点)识记:钢包回转台的分类、结构、工作特点、使用操作方法理解:钢包回转台的优点、主要参数(四)中间包(重点)识记:中间包的作用、主要技术参数及参数的确定方法理解:中间包的构造、结构砌筑方式(五)中间包附属设备(重点)理解:中间包塞棒的要求、类型、结构及主要性能、安装方式;中间包水口的控制系统及相关操作规程;浸入式水口的作用、分类、材质及对材质的要求、浸入式水口的安装、调整(六)中间包烘烤(一般)识记:中间包烘烤的作用、装置构成、烘烤介质种类、特点、烘烤装置的使用及操作方法(七)中间包车(次重点)理解:中间包车的作用、类型、结构及具体操作规程(八)结晶器(重点)识记:结晶器的作用、性能、类型;结晶器的结构及组成、结晶器的主要工艺参数、材质、使用寿命壁厚理解:结晶器漏钢检测装置、结晶器的检测维护(九)结晶器断面调宽及润滑(重点)识记:结晶器的调宽方式、结晶器断面润滑的手段理解:结晶器保护渣加入的步骤、注意事项;结晶器润滑油的加入步骤、注意事项(十)结晶器液面(重点)识记:结晶器液面控制原理、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操作理解:结晶器液面控制方式,注意事项(十一)结晶器振动(重点)识记:结晶器振动的作用、振动的技术要求、振动方式的分类、特点,振动的主要参数,振动装置的结构组成及检查、维护(十二)结晶器快速更换(一般)识记:快速更换台的组成、作用及使用维护(十三)二次冷却装置(重点)识记:连铸过程冷却的分段、各段的含义;二冷区的作用、结构分类;二冷区的主要装置、作用;冷却喷嘴的类型、选择及布置形式理解:不同尺寸铸坯的二冷区特点应用:二冷区装置的检查和使用及更换(十四)拉坯矫直装置(重点)识记:拉矫机的构成、作用、拉力的确定;拉矫机的操作检查及注意事项理解:不同尺寸铸坯的拉矫特点(十五)引锭装置(重点)识记:引锭装置的工作原理、组成、分类、脱锭装置及脱引锭头操作应用:引锭装置的安装操作、注意事项、储存特点;引锭装置的检查(十六)辊缝测量装置(次重点)应用:辊缝测量仪的检查、使用及注意事项(十七)铸坯切割(次重点)识记:铸坯切割的目的、功能要求、切割装置的分类、切割方法理解:切割装置的工作原理,操作规程、设备维护及主要参数(十八)铸坯输出(次重点)识记:输出装置的任务,输出装置的组成、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十九)电磁搅拌(重点)识记:电磁搅拌的作用、工作原理、搅拌类型分类、技术特点、存在的问题理解:不同部位电磁搅拌安装位置的确定、搅拌类型选择、作用第二章钢液凝固的基本原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钢液凝固过程发生的相关变化,掌握结晶过程对铸坯质量的影响和合理控制钢液凝固保证铸坯质量的能力。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钢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钢课程名称:机械工程基础课程代码:3470、4264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机械工程基础是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应用性较强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自学和辅导,使考生熟悉和掌握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铁碳合金相图,钢的热处理,合金钢与非合金钢的分类和牌号;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简化与平衡等基本知识;简单的轴向拉伸压、扭转、弯曲横截面上的应力与变形等基本知识。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目标是从培养学生的技能入手,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实践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材料选择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处理简单工程力学问题的能力。
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1、熟悉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2、掌握铁碳合金相图3、掌握钢的热处理4、熟悉合金钢与非合金钢的分类和牌号5、掌握物体的静力分析6、掌握物体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分析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的基础课,为学习化工机器、化工设备等后继课程提供有关的基本理论知识,为自考生毕业后从事化工设备维修技术方面的工作打下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金属材料的性能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牢固掌握本章中的重点,即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部分,准确理解有关名词的定义和范围,并学会利用掌握的知识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思考和分析,对遇到的问题或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金属的力学性能(重点)识记:力学性能指标如强度指标、塑性指标、硬度指标、冲击韧性、疲劳强度等理解:退火低碳钢应力应变曲线的制定应用: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校核(二)金属的工艺性能(一般)应用:金属的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切削加工性能第二章铁碳合金相图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铁碳合金相图的建立,牢固掌握铁碳合金相图,注意归纳区分相与组织、相与组成物的关系,并对典型铁碳合金进行结晶过程分析。
天津2012年自考“化工机器”课程考试大纲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化工机器课程代码:3474、4267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化工机器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化工设备与维修(专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必考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述了离心泵、离心机、活塞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等机器的工作原理、结构、运转特性,以及选择和使用方法等知识,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设置目的是使考生通过学习了解过程流体机械的工作原理、性能、结构特点、运转、维护和选型等方面的技术知识。
为将来从事化工机械管理、化工设备维修和技术改造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课程基本要求如下:1、熟悉常用离心泵、离心机、活塞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等典型化工机器的结构、性能知识。
2、了解常用离心泵、离心机、活塞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等典型化工机器的应用工作原理知识;3、能熟练进行离心泵的选型、安装、启动、运行、停车操作,能进行故障分析及排除及维护工作,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4、能进行离心机的选型,对简单离心机进行安装、启动、运行、停车操作,并进行故障分析和维护工作。
5、能进行活塞式压缩机的选型,对简单活塞式压缩机进行安装、启动、运行、停车操作,并进行故障分析和维护工作,能对活塞式压缩机进行性能的调试。
6、了解离心式压缩机的选型、操作,故障分析及维护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化工设备与维修(专科)专业入门的重要专业课程,所涉及的常用化工机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操作特性、应用及维护等基本知识与化工机械安装维修等课程均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为学生将来从事化工设备维修技术和技术改造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对此,考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离心泵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离心泵、等典型化工机器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知识;离心泵的选型、安装、启动、运行、停车操作,能进行故障分析及排除及维护工作,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doc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数控机床与编程课程代码:3346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是按照教育部对高职高专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技术的教改要求编写,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高级技校相关专业衔接方案中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科)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课程,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理论,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奠定理论基础。
本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学习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围绕数控加工的工艺基础,理解典型数控机床的编程方法及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1.理解数控编程的基础知识。
2.理解数控车床的程序编制与加工。
3.理解数控铣床的程序编制与加工。
4.理解加工中心的程序编制与加工。
5.理解电火花成形的程序编制与加工。
6.理解数控线切割机床的程序编制与加工。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是一门专业技术课,其先修课程有(1)机械制图(2)机械制造工艺基础(3)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4)公差与技术测量(5)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设计(6)计算机绘图(7)金属材料及热处理(8)数控技术原理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1章绪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与基本结构;识记数控机床的分类与加工特点;识记数控机床的适用范围和发展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1.1 数控机床概述(次重点)识记:数控机床的分类、数控机床的加工特点和应用范围、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识记: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1.2 数控系统(一般)识记:数控系统的体系结构。
第2章数控编程基础9969、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识记数控编程的主要内容及步骤;理解数控机床坐标系及数控机床编程的基本格式;理解数控机床功能字的含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2.1 数控编程概述(次重点)识记:数控编程的主要内容及步骤。
连铸原理与工艺 教学大纲

连铸原理与工艺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50122Z10课程名称:连铸原理与工艺/ The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of Continuous Casting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学分:32 /2先修课程:冶金原理;冶金设备;钢铁冶金学适用专业:冶金工程教材、教学参考书:1. 蔡开科. 连续铸钢原理与工艺.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22.史宸兴主编. 实用连铸冶金技术.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83.蔡开科主编. 连铸坯质量控制.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104.熊毅刚主编. 现代钢铁工业技术-板坯连铸.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4 5.朱苗勇主编. 现代冶金学(钢铁冶金卷).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5 6.黄希祜编. 钢铁冶金原理.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2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连铸原理与工艺是建立在冶金原理、传输原理和冶金设备基础之上,是针对钢铁冶金最关的键环节-连铸过程的相关理论和工艺的全面阐述,是培养冶金工程专业高级技术人员的核心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连续铸钢的发展,连铸机型和结构特征,连铸工艺参数的设计原理,连铸钢水质量控制,连铸操作工艺,中间包冶金,连铸保护浇注,结晶器冶金,连铸坯凝固与传热,连铸二次冷却控制,连铸坯质量控制,连铸保护渣和覆盖剂等,为从事炼钢和连铸生产、设计、科研打下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要求:了解国内外连续铸钢的发展概况;连续铸钢的优越性;传统连铸技术的发展与新的连铸技术的开发;连铸机机型分类;各种连铸机的特点;小方坯、板坯、圆坯、大方坯连铸机的结构特征;连铸机机型选择原则;以及连铸机型的确定等。
能力要求:熟练掌握连铸工艺参数的设计原理,包括连铸机生产能力,连铸机产量计算,铸坯断面,连铸机流数,浇注时间,准备时间,准备时间,铸机的弧形半径,冶金长度,拉速设计,中间包容积,中间包内腔主要尺寸,中间包内腔主要尺寸,结晶器的结构,结晶器主要尺寸计算,结晶器冷却水量,二冷区水量及各段水量分配,水口设计等的定义、设计原理和优化标准。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钢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钢课程名称: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代码:3472、4265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化工设备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
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本课程重点介绍了生产过程控制仪表主要单元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如何阅读新型仪表的电路原理图及参数设置。
介绍了组成自动控制系统仪表选型的有关知识。
根据某一化工工艺流程,进行控制系统或集散控制系统的基本训练。
通过学习可以使考生对上述内容有系统的认识,具有综合应用和系统调试维护的能力,并且了解自动控制技术最新动态。
本大纲的编写立足于高素质人才培养,在理论深度上以够用为度,助学辅导应及时补充相关知识,扩展知识面,以适应专业的发展和培养方向。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设置目标是:从培养学生技能入手,形成能力的和素质的培养。
通过学习使考生掌握典型现代化工工艺操作、控制和检测技术;维护修理和改造更新技术;熟知典型设备的合理使用、强化管理、精心保养、及时维修等内容,能够用图纸资料和操作技能的形式表达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全部工作。
提高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化工及相关技术工作打好坚实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1、了解学习仪表及自动化对工艺技术的重要性。
62、能完成仪表及自动化控制工程的方案。
3、熟悉仪表及自动化工程一般自控方法及工程整定规范。
4、了解仪表工作原理,正确使用方法及安全防护措施。
5、能用仪表正确控制化工工艺及相关设备。
6、根据某一工艺流程,进行集散控制系统的基本训练。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化工设备与维修专业的专业课程,是在《化工原理》《化工设备》等课程之后设置的有关仪表及自动化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课程。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仪表常用仪器的使用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牢固掌握本章中的知识点与技能点,会使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仪表测量仪器;会识读测温元件及现场温度检测仪表安装图;能根据生产工艺正确选用和安装测温仪表、变送器、一次元件及其附件,并学会利用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分析和创新。
天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高炉炼铁理论与操作课程代码:3442、4238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课程的性质与特点高炉炼铁理论与操作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冶金技术(专)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其中包括高炉炼铁过程涉及的主要理论、冶炼过程中的工艺计算、生产设备的操作及维护、特殊炉况的判断及处理和炼铁新技术等几方面内容。
本课程理论性相对较强,配合岗位实践学习,可以提高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考生掌握生铁冶炼过程中高炉内部的反应原理及相关操作,从理论上解释冶炼过程中的相关现象,掌握处理特殊炉况的方法,防止事故发生,为从事高炉炼铁岗位工作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1、掌握炉内铁矿石还原过程,炉渣形成与作用,炉缸区还原与氧化的控制;2、掌握炉料下降与煤气上升过程的燃烧和热量传递等主要反应的理论,并运用理论与生产实例相结合,全面地介绍了冶炼过程工艺计算与能量的利用;3、掌握高炉日常操作原则、常见的典型事故及处理实例以及对强化冶炼与降焦行之有效的一些技术措施;4、了解高炉炼铁行业的最新技术和发展现状。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程的考生必须先掌握高等数学、金属学及物理化学的相关知识。
同时由于本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希望考生能利用各种实习实践机会,深入生产一线,最大限度的把理论学习成果与实践结合,提高学习质量。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铁矿石还原反应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高炉的具体内部形态,炉内炉料发生的蒸发,分解与气化等一系列反应,铁矿石还原过程的热力学、动力学条件,理解铁矿石在炉内发生的还原反应及分类。
达到可用理论性语言解释铁矿石还原全过程的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炉料下降过程的层状分布(一般)识记:高炉冶炼过程的五个区域,顺序理解:五个区域内物料的分布形式、层厚度,五个区域内炉料与炉料、炉料与煤气流相互运动发生的反应应用:五个区域交界面的温度、所处位置及交界面处发生的反应(二)软熔带(重点)识记:软熔带的形状类型,各类型的特点理解:影响软熔带形状的因素,软熔带形状对冶炼过程的影响应用:如何通过上部调节控制软熔带形状(三)炉料的蒸发、分解与气化反应(重点)识记:炉料内水分的蒸发及蒸发温度,碳酸盐的分解、形成产物,该产物对正常冶炼造成的影响理解:高炉内可还原的非铁元素及还原的中间产物的种类,循环富集的过程,部分非铁元素(ZnO、SiO、K、Na)在炉内富集的危害应用:减少易气化物质在炉内循环富集的措施(四)还原过程热力学(次重点)识记:铁氧化物的还原顺序,分析高炉冶炼过程主要还原剂(C、CO、H2),在炉内发生的主要还原反应,反应特点及反应限度理解:确定金属氧化物的分解压方法,用CO、H2还原氧化物时的平衡气相成分应用:氧化物的稳定性变化规律,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氧化顺序,还原剂元素的选择,碳氧化物的特殊性(五)铁的直接还原与间接还原(重点)识记:直接还原、间接还原的概念,在炉内发生的具体部位及分区,发生的具体反应,还原度(直接还原度、间接还原度)理解:直接还原与间接还原在消耗固体碳、热量方面的区别应用:通过计算分析直接还原与间接还原的最合适比值(六)还原反应动力学(次重点)识记:解释未反应核模型理论,该理论下还原反应的三种限制性环节,气体还原铁矿石的过程顺序,影响还原速率的因素。
天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天津教育招生考试院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代码:1106、4869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模具设计与制造(本)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该课程密切结合生产实际,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因此,本课程分为实践和理论两个部分。
实践环节在实习车间进行,安排在讲课之前,通过实践环节,使同学对塑料制品及其生产过程有一个较全面的感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从常用塑料的种类、成型原理、工艺特点,到各类塑料制品的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塑料模具的结构和设计以及该领域的先进技术,这些内容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工作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常用塑料、成型原理、工艺特点的基础上,着重掌握塑料制品的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塑料模具的结构特点和设计计算方法。
通过对塑料制品常见的成型缺陷,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加强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作业练习,巩固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以上内容是模具专业毕业生,必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因此,在学习中一定要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学懂、学好,更要学会,为今后打好坚实的业务基础。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课,它与一些先修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有密切的关联,也为一些后续课奠定了相关的基础。
其先修课程是: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零件等。
后续课程是:模具制造工艺、塑压成型设备等。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塑料、塑料制品、塑料模具、塑料注射成型工艺的基本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塑料制品与塑料模具概述(一般)识记:塑料制品的优点,塑料模具的种类(二)塑料的基础知识(重点)识记:树脂、高聚物、聚合物分子结构、不同温度下聚合物呈现的三种状态,塑料及其组成理解:塑料的分类、性能、用途应用:常用塑料的成型工艺条件(三)塑料注射成型工艺(重点)识记:注射成型原理理解:注射成型模具的简要结构、注射成型机的简要结构应用:注射成型工艺过程第1章注射成型模具结构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注射模的分类,熟悉热塑性塑料注射模的特点,掌握热塑性塑料注射模具的典型结构,掌握热流道注射模的结构和应用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连铸设备与工艺课程代码:3448、4244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课程的性质与特点连铸设备与工艺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冶金技术(专)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课。
其中包括连铸设备、凝固原理、连铸操作和质量检验几部分内容。
连续铸钢是现代钢铁企业的重要铸钢生产方法,因此课程注重实践性、应用性。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考生通过学习连铸设备与设备的操作,掌握钢液凝固的基本理论及连铸岗位的操作要求,为考生从事连续铸钢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考生:1、了解连铸过程中使用设备的基本参数、具体构造、工作的理论依据、工艺性能及简单操作方法;2、掌握金属结晶的基本条件、结晶的过程及凝固(冷却)过程的力学变化影响,掌握连铸坯凝固的过程及控制;3、熟悉连铸过程各个岗位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4、掌握铸坯质量的各种质量缺陷,形成原因及预防手段;5、了解合金钢连铸及其它连铸新技术的发展现状。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程的考生必须先掌握物理化学、金属学、工程材料的相关理论。
同时由于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希望考生能利用各种实习实践机会,深入生产一线,最大限度的把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习质量。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了解铸钢的发展历史,连铸使用的主要设备,掌握连铸与模铸的区别。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铸钢概论(一般)识记:铸钢的任务、分类、模铸、连铸的概念;铸机的主要设备、铸机分类及分类方法理解:连铸与模铸相比的优越性第一章连铸设备与操作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连铸使用的主要设备,结构、使用前准备、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及更换的相关操作。
应达到掌握连铸设备使用方法及公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钢包(次重点)识记:钢包的作用、功能、容量确定方式、形状;钢包滑动水口构成、性能及操作使用方法;钢包长水口的作用、材质、安装方法理解:钢包的结构组成、耐火材料选择及清理维护、钢包的停用标准、钢包的修砌(二)钢包的烘烤(一般)识记:钢包烘烤的作用、烘烤装置分类及特点、使用的燃料、主要结构及构成理解:烘烤装置的操作方法(三)钢包运载设备(次重点)识记:钢包回转台的分类、结构、工作特点、使用操作方法理解:钢包回转台的优点、主要参数(四)中间包(重点)识记:中间包的作用、主要技术参数及参数的确定方法理解:中间包的构造、结构砌筑方式(五)中间包附属设备(重点)理解:中间包塞棒的要求、类型、结构及主要性能、安装方式;中间包水口的控制系统及相关操作规程;浸入式水口的作用、分类、材质及对材质的要求、浸入式水口的安装、调整(六)中间包烘烤(一般)识记:中间包烘烤的作用、装置构成、烘烤介质种类、特点、烘烤装置的使用及操作方法(七)中间包车(次重点)理解:中间包车的作用、类型、结构及具体操作规程(八)结晶器(重点)识记:结晶器的作用、性能、类型;结晶器的结构及组成、结晶器的主要工艺参数、材质、使用寿命壁厚理解:结晶器漏钢检测装置、结晶器的检测维护(九)结晶器断面调宽及润滑(重点)识记:结晶器的调宽方式、结晶器断面润滑的手段理解:结晶器保护渣加入的步骤、注意事项;结晶器润滑油的加入步骤、注意事项(十)结晶器液面(重点)识记:结晶器液面控制原理、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操作理解:结晶器液面控制方式,注意事项(十一)结晶器振动(重点)识记:结晶器振动的作用、振动的技术要求、振动方式的分类、特点,振动的主要参数,振动装置的结构组成及检查、维护(十二)结晶器快速更换(一般)识记:快速更换台的组成、作用及使用维护(十三)二次冷却装置(重点)识记:连铸过程冷却的分段、各段的含义;二冷区的作用、结构分类;二冷区的主要装置、作用;冷却喷嘴的类型、选择及布置形式理解:不同尺寸铸坯的二冷区特点应用:二冷区装置的检查和使用及更换(十四)拉坯矫直装置(重点)识记:拉矫机的构成、作用、拉力的确定;拉矫机的操作检查及注意事项理解:不同尺寸铸坯的拉矫特点(十五)引锭装置(重点)识记:引锭装置的工作原理、组成、分类、脱锭装置及脱引锭头操作应用:引锭装置的安装操作、注意事项、储存特点;引锭装置的检查(十六)辊缝测量装置(次重点)应用:辊缝测量仪的检查、使用及注意事项(十七)铸坯切割(次重点)识记:铸坯切割的目的、功能要求、切割装置的分类、切割方法理解:切割装置的工作原理,操作规程、设备维护及主要参数(十八)铸坯输出(次重点)识记:输出装置的任务,输出装置的组成、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十九)电磁搅拌(重点)识记:电磁搅拌的作用、工作原理、搅拌类型分类、技术特点、存在的问题理解:不同部位电磁搅拌安装位置的确定、搅拌类型选择、作用第二章钢液凝固的基本原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钢液凝固过程发生的相关变化,掌握结晶过程对铸坯质量的影响和合理控制钢液凝固保证铸坯质量的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凝固与结晶(重点)识记:凝固伴随的现象、凝固条件的影响,结晶、过冷度的含义、结晶的热力学、动力学条件,晶核的形成方式、特点、原理,晶体的长大、形核率与过冷度之间的关系理解:潜热和热的逸散之间的关系(二)钢液的结晶(重点)识记:钢液结晶的特点、成分过冷的概念、原理、影响成分过冷的因素、成分过冷和温度过冷的区别理解:钢液结晶的温度范围、两相区内物质的构成、两相区宽度对质量的影响,成分过冷对结晶的影响(三)化学成分布均匀(次重点)识记:化学成分不均匀的影响、偏析的概念、分类、产生原因、衡量办法;气体的析出机理、气体的危害;减少钢中夹杂物的措施;凝固收缩发生的温度范围、收缩量理解:减轻偏析的措施、影响凝固过程夹杂物生成的因素、凝固收缩的危害(四)铸坯内的应力(重点)识记:凝固过程的受力、危害、研究应力的作用、应力的分类、应力的成因、分布、影响因素、消除方式第三章连铸坯的凝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铸坯的凝固激励,掌握钢液凝固的几个步骤和该区域内港西德凝固现象,合理通过冷却控制凝固的进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铸坯的凝固(重点)识记:铸坯的凝固过程、凝固过程放热的组成、具体放热方式理解:放热过程对铸坯内部质量的影响(二)结晶器内的凝固(重点)识记:钢液在结晶器部位放热的机理、作用、结晶器内坯壳的形成、凝固过程分区、区内的凝固现象理解:坯壳的生长规律、影响坯壳形成的因素、结晶器参数对传热的影响、操作因素对传热的影响、钢液成分的影响(三)二冷区的凝固(重点)识记:二冷区的重要作用、二冷区的凝固和传热及传热比例理解:二冷区凝固传热的影响因素、特点(四)凝固结构及控制(重点)识记:铸坯的凝固结构、各型态的特点、影响因素,研究铸坯结构控制的作用理解:“小钢锭”结构的成因、控制办法、扩大等轴晶带的措施第四章连铸操作工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连铸生产的岗位,各岗位的联系作用,连铸生产的主要工序以及连铸事故的处理和预防措施。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钢液准备(次重点)识记:钢液温度的影响、浇注温度的确定、钢液温度的变化应用:控制钢液温度和流动性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二)钢液成分控制(重点)识记:成分稳定性、流动性、抗裂纹敏感性、纯净性控制理解:钢液脱氧控制的方法、要求、脱氧剂的选择性能;钢液的净化处理的作用,主要任务、应考虑的因素、常见的工艺组合方式应用:炉外精炼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三)连铸岗位操作(次重点)识记:连铸岗位分类、各岗位职责、各岗位间的信息传递及反馈应用:浇注前各岗位的检查及准备工作要求(四)开浇操作(重点)识记:开浇操作的概念及意义、开浇时的操作要点、开浇的具体操作(五)正常浇注(重点)识记:正常浇注的主要内容,拉坯速度的确定、控制方法、影响因素及调整方法;不同冷却区域的冷却制度、控制方法;保护浇注的作用,保护设备的更换应用;中间包液面、结晶器液面、注流的保护操作(六)停浇操作(重点)识记:停浇操作的概念及主要内容,停浇操作的要点,浇完操作、降速操作、封顶操作、尾坯输出操作,浇后的清理和检查、硫印检查及操作(七)铸坯的晶整(次重点)识记:铸坯的冷却方式、目的及注意事项理解:铸坯热送、切割、退火、精整的方法、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八)常见事故处理(重点)识记:事故的危害理解:钢包滑动水口窜钢、中间包塞棒浇注水口堵塞、滑动水口堵塞、浸入式水口堵塞、钢流失控、连铸漏钢、开浇引锭头、连铸冻坯、顶坯、结晶器溢钢、设备漏水处理、结晶器断水事故的处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事故成因(九)铸坯常见缺陷处理(重点)理解:表面缺陷、内部缺陷、形状缺陷的分类、成因、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十)合金铸坯常见缺陷处理(次重点)识记:表面严重皱皮、横向断裂、表面气泡、中间裂纹、中心裂纹、氢裂、铸坯断面中心裂纹、偏析、矫直裂纹的处理方法、处理时的注意事项(十一)钢包穿漏事故(次重点)识记:钢包穿漏的种类、处理方法、注意事项、危害、穿包的征兆和预防、成因、钢包使用前的检查(十二)高温钢及低温钢事故(重点)识记:高温钢及低温钢事故处理的实施步骤、注意事项、事故的概念、发生的原因(十三)保护渣结团的处理(重点)识记:事故的处理实施步骤、注意事项、事故的概念、对正常浇注和铸坯质量的影响、事故的成因、预防事故的措施(十四)连铸自动化系统事故(次重点)识记:连铸自动化系统事故处理的实施步骤、注意事项理解:连铸自动化的发展过程、设计的思想和原则、分级及功能、系统的优点(十五)连铸其它事故(重点)理解:连铸机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十六)连铸的经济技术指标(次重点)识记:合格坯产量、连铸比、合格率、收得率、成材率、作业率、达产率、平均连浇炉数、平均连浇时间、铸机漏钢率、连铸浇成率以及其他指标的计算(十七)中间包冶金(重点)识记:中间包的新作用、中间包的冶金功能、中间包内钢液流动形态的控制、有效利用中间包的措施应用:中间包的精炼技术分类、目的、效果(十八)保护渣(重点)识记:保护渣的功能、保护渣的结构、保护渣的理化性能应用:高速连铸保护渣的使用效果、成分选择及注意事项第五章连铸坯质量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连铸坯表面缺陷的判断方法,了解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手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连铸坯的质量(重点)识记:铸坯的质量含义、铸坯的质量特征指标、铸坯的缺陷分类、铸坯质量标准与连铸工艺的关系(二)连铸坯的纯净度(重点)识记:纯净度的概念、研究对象理解:夹杂物的形态、组成、大小、状态、存在部位、数量、形成特征、类型来源应用:影响夹杂物的因素及减少夹杂的方法(三)连铸坯的表面缺陷(重点)识记:表面缺陷对质量和成品率的影响、振动痕迹、表面裂纹、表面夹杂、气孔和气泡、凹坑和重皮的成因、控制措施及注意事项(四)铸坯的内部缺陷(重点)识记:决定铸坯内部质量的因素、裂纹和偏析的种类成因、控制措施及注意事项(五)连铸坯形状缺陷(重点)识记:形状缺陷的危害、铸坯变形、脱方的分类、产生原因、处理措施、预防手段第六章合金钢连铸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合金钢连铸对设备冶炼环节的特殊要求,易发生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