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一节
第三章_第一节 空间解析几何,李养成(新版),

它们的图像都是一条直线,z轴!
x y z a , 例3.1.4 讨论方程组 a 的图像. x y ax
x y z a 解:方程组的图像是球面 a a 与母线平行于z轴的圆柱面 x y 的交线
F x, y, z , G x, y, z
称为空间曲线的一般方程 注: (1)表示同一条曲线的方程不唯一。 (2)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满足方程,
z
S1 S2
o
C
y
满足方程的点都在曲线上, x试考察方程
第3章 常见的曲面
本章在初步介绍空间图形与方程之间的一般关系 后,对柱面、锥面、旋转曲面以及二次曲面(包括椭球 面、单叶双曲面、双叶双曲面、椭圆抛物面和双曲抛 物面)进行讨论.
对于前三种曲面具有明显的几何特征,我们着重从 这些曲面的几何特性来建立它们的方程.
对于五种二次曲面,我们则从曲面的标准方程出 发来讨论它们的几何性质, 描述它们的几何形状.
z
点P 在该圆锥面上
L
cos OP, k cos
OP k OP k
cos
y
x
x y tan z , 整理得二次齐次方程
圆锥面的坐标式方程
习题8(1) 已知圆锥面的顶点为P0 (1, 2,3),轴垂直于 平面 x y z ,半顶角为 ,求这圆锥面的 方程. 解 圆锥面的轴过点 P0 , 方向向量 v 2,2, 1.
特别地,当 C0 是原点时,球面方程为
x2 y2 z 2 R2
表示上(下)球面 .
C0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一节水循环 (共52张PPT)

[训练评价]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 1~3 题。
1.下列实现图中①功能的是 A.长江 C.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B.副热带高气压带 D.影响我国的冬季风
(C )
47
[训练评价]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 1~3 题。
2.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
施加了影响?( C ) A.① B.④C.⑤ D.⑥ 48
如果利用人水类循用环的水原过理多分, 超过析:水人体类的不合更理新的的利 速遭度受用 的 响水水?,污资 资或染源 源者,会 产对 生水就地 哪资会球些源导上影 致水资源的短缺。
28
29
30
31
32
33
水循环的意义
2、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第三章 第一节
水 循环
34
C.②③
D.③④
B.①④
50
三江源自然纪录片——中华水塔51ຫໍສະໝຸດ 内容回顾水循环的过程
水循环
水循环的类型
水循环的意义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 降水→径流→下渗
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促进地球上物质和能量的转换 参与营造地表形态
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
第三章 第一节
水 循环
52
第三章 第一节 水循环
11
活动: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1)观察右上图,分析砂石覆 盖层对水的下渗的影响
(2)观察右侧两张图,比较砂 田和裸田蒸发量的差异,说明砂 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
第三章 第一节
水 循环
12
活动: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3)观察右侧两张图,比较4月 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归纳 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三章第一节

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产 力
决定
反作用
生 产 关 系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状况的规律
( 1 )基本内容:生产力决定生产 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但 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结底取 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内容与要求
②就社会意识反映社 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看, 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 和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是人们自发 形成的低层次、不系统 的社会意识,如,人的 情感、风俗习惯等 社会意识形式是人们 形成的高层次、系统化 的社会意识,如政治法 律思想、道德、艺术、 宗教、哲学、科学等。
社会意识形式又分为社会 意识形态和非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 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包括人们对一切社会生活过 程和条件的观念反映。
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
①就社会意识的主体范围看,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个体意识是对个人 独特的社会经历和社 会地位的反映。
群体意识是一定社 会共同体的共同意识。
家庭意识
团体意 识
阶级意识
民族意识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概论
• •
宗教观念是统治人 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 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 颠倒的虚幻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概论
政治思想是人们关于政 治制度、政治生活、国家、 阶级或社会集团之间关系 的理论和观点的总和。 法 律思想是关于法的关系、 规范和设施的观点、理论 的总和。它是社会意识形 式的核心地位。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 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社会意识是具体的、 历史的。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其根源深深 地埋藏于经济的事实之中。
高等数学 第3章 第一节 中值定理

(函数
即
6
,
y
5
6
ln sin x
是 y
是初等函数, 且当
x
6
ln sin x 定义域内的一部分;
,
5
6
时,cossixn
y'
sin x
x
0,
cot x.)
且ln s in
lnsin 5
ln 1 .
6
62
令 y' cos x cot x 0, sin x
得 x , 5 .
F(b) F(a)
( x) 满足罗尔定理的全部条件,且:
'(x) f '(x) f (b) f (a) F '(x)
F(b) F(a)
Y F , f Fb, f b
C•
•B
由罗尔定理,至少存在一点 ∈(a,b) ,
即:
使
f
'( )
'( ) 0,
f (b) f (a) F '( ) 0
即 1、 2、 3都是方程 f 'x 0 的根。 注意到 f ' x 0 为三次方程, 它最多有三个根。
我们已经找到它的三个实根
1、 2、 3 ,
所以这三个根就是方程
f 'x 0 的全部根。
14
例3 证明当x 0时, x ln1 x x
1 x
证 设f x ln1 x, 显然,函数 f x 在 0, x 上满足
f (b) f (a)
O a
bx
结论等价于: f f b f a
ba
或: f f b f a 0
ba
AB的方程为:
第三章 第一节 基因工程(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4.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 (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下列 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 C )
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 Ⅰ和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 B.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胞 C.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 D.用DNA分子杂交方法检测C基因是否整合到菊花染色体上
三、目的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检测鉴定
1.检测与鉴定的内容、方法
阅读教材98~99页的内容,根据表格提示的项目填写表格中缺 少的内容。
检测水平
分子水 DNA 平的检 RNA
测 蛋白质 个体水平的检测
检测内容
方法
结果显示
1.检测与鉴定的内容、方法
检测水平
检测内容
方法
结果显示
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 DNA分子杂交法(基因探针
3.对于动物来说,受体细胞一般是受精卵,因为受精卵的全 能性高,而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
4.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在基因工程中都可以作为受体细胞,但 又有所不同。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而酵母菌为真核生物(具有 多种细胞器),所以酵母菌在用于生产需要加工和分泌的蛋白质 时比大肠杆菌有优势。 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2.病毒感染法 用病毒DNA与目的基因一起构建的载体,去感染受体动物细胞, 也能使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内。
(三)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 1.感受态细胞 经过适当的处理(如用Ca2+处理)后,细胞质膜对DNA的通透性会
发生改变,细胞变得容易接受外来的DNA,处于这种状态的细胞称为 感受态细胞。
2.过程
Ca2+处理微生物细胞
感受态细胞
第三章第一节

弱酸、弱碱和水是常见的弱电解质。证明一种物质是弱电 解质的主要思维方向是寻找“弱”的性质,即只能部分电离, 且存在电离平衡,而不是“弱”和“强”的共性。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活页规范训练
【体验2】在0.1 mol· -1 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 L 衡:CH3COOH 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 CH 确的是( )。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向移动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向移动 C.加入少量0.1 mol· -1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 L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向移动 解析 A项加入水时,CH3COOH溶液浓度降低,平衡向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活页规范训练
1.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及与物质类别、物质结构的关 系。
2.了解常见的强弱电解质及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3.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了解其影响因素。 4.了解电离常数的意义。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活页规范训练
笃学一
强、弱电解质 下能导电的 化合物 。
1.电解质 在 水溶液 或 熔融状态
自主探究
精思1】 CO2的水溶液能导电,CO2属于电解质吗?
提示
CO2 与水反应生成H2CO3 ,H2CO3 发生电离,因此
H2CO3是电解质,而CO2属于非电解质。 【慎思2】 BaSO4的水溶液几乎不导电,因此BaSO4属于非
电解质吗?
提示 不是。BaSO4 难溶于水,但溶解的BaSO4 在水中完 全电离。因此BaSO4属于强电解质。
C(g)+qD(g),化学平衡常数如何表示?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与
第三章第一节

土地荒漠化
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
类别 陆地 面积 矿产 资源 耕地 面积 河流 年径流量 森林 面积 资源基本特征
总量居世 界位次
第三
第三
第四
第六
第六
自然资源丰富
人均量占 世界比值
1/3
1/2
1/3
1/4
1/5
人均资源 占有量不足
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地大物薄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骑车或步行:如果你是有车一族,如果你居住地距离目的地并不十分遥远, 请步行或骑自行车。也许你因此牺牲了几十分钟的时间,但你收获的却是新 鲜的空气、沿途的风景以及越来越健康的身体;你还为拥挤的交通做出了减 负的贡献,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
拒绝塑料袋:曾几何时,家里堆着红蓝白绿很多塑料袋,都是上菜场、超市 购物时带回来的。若是还能重复装非食物物品的倒还好说,万一破了不能用 了,就扔进垃圾堆,殊不知塑料袋是难易分解的,而且还会严重污染环境。 随着“限塑令”的出台,使用塑料袋的人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可重复 利用的购物袋,希望商家也好、买家也好,都可以继续坚持下去 。
名称 陆地面积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河流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 居世界位次 第三 3 第四 6 第六 人均值占世界平均水平 不足1/3 不足1/2 只有1/3 1/4 只有1/5
完成填充图册第三章第一节 完成优化设计第三章第一节
变废为宝:也许你有很多不喜欢的衣服、裤子,也许你家里堆了很多纸箱,也 许你在发愁花纸该如何处理„„千万别扔。因为只要将它们稍加改造,就能焕 然一新,成为一件装饰品,或者成为一件新的实用物品。什么?你担心自己没 有那么多的创意?哈的经验,一定会给你启发的!
1.了解自然资源及其分类,记住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 2.学会自己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提高自主
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再写出离子方程式切开的钠在空气中很快变暗:在空气中点燃钠:铝在空气中点燃:钠与水的反应:镁与热水的反应:铁与水蒸气的反应:钠与足量盐酸的反应:镁与足量盐酸的反应: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2、有关实验:(1)用从盛金属钠的试剂瓶中取出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上面的,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取像绿豆粒大小的一块金属钠,剩余的部分。
发现其新鲜断面呈色,有光泽,置于空气中数分钟后,看到,这是因为。
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将这块金属钠放在坩埚中,用酒精灯加热出现的现象是钠首先,片刻后,发出的火焰,生成的产物呈色,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4)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
化学方程式为:3、能正确描述金属通性的是:A、具有金属光泽B、常温下都是固体C、具有高熔点D、具有强还原性4、铝制器皿不易腐蚀的原因是: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B、铝不易被氧化C、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D、铝易被氧化,但氧化生成的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5、下列关于金属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钠与氧气反应时,产物是由O2的用量决定的B、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会发生剧烈燃烧C、金属与非金属发生反应时,被氧化的一定是金属D、铁丝不论在空气中还是在纯氧中都不会燃烧6、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的颜色与其它三种的颜色不同,这种物质是:A、NaOHB、Na2OC、Na2O2D、NaCl7、下列描述的一定是金属元素的是:A、易失去电子的物质B、能与酸反应的物质C、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D、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的元素8、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①金属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A、①②B、①②③C、①④⑤D、④⑤9、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钠在常温下就容易被氧化B、钠受热后能够着火燃烧C、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能自燃D、钠在氧气中燃烧更为剧烈10、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有关的是:①地壳中的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活动性;③金属的导电性;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⑤金属的延展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相互联系的水体目标任务一览情境导入任务导航若充分发挥想象,早上你喝的一杯水也许来自冰塔林立的唐古拉山主峰,也许来自广阔无垠的东海。
起初,也许是冰晶,也许是溪水。
它曾经在空中,也曾经在地下。
从水体相互联系的观点看,这是为什么呢?2019课标2019课标教学内容建议Ⅰ-1.6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无1.说出地球上各种水体的空间分布特点。
2.结合图示,简要分析河流水的五种补给形式的补给特点和变化规律。
相互联系的水体[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54“相互联系的水体”,完成下列问题。
1.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1)水的三种存在形式:气态、液态和固态。
(2)水体存在有三种类型:A.海洋水,B.陆地水,C.大气水。
(3)陆地水体间的关系:一般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4)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有雨水、冰雪融水、湖沼水和地下水。
2.河流水、地下水和湖泊水相互补给关系(1)由图a可知,陆地水体之间存在相互补给关系的是河流水与湖泊水、河流水与地下水、湖泊水与地下水之间。
(2)图b中左图表示丰水期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此时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3)图b中右图表示枯水期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此时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4)图中各水位的相互补给状况取决于水位高低和流量大小的动态变化。
[合作探究]第①步:案例探究1.参照下图,概括河流水、湖泊水及地下水之间的补给关系。
提示除河流源头处的湖泊单向补给河流外,三种水体相互补给。
2.判断正误,并举例说明。
(1)各地的河流水均能得到地下水的补给。
提示错误。
黄河下游和长江荆江段为“地上河”,河流水单向补给地下水。
(2)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都出现在夏季。
提示错误。
以我国为代表的夏雨型气候区河流汛期在夏季,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冬季。
3.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和永久性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两类河流流量过程线最明显的差异是什么?提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过程线突出特点是有春汛;永久性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过程线突出特点是有夏汛,冬季断流。
第②步:名师精讲1.河流的补给类型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补给类型补给季节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雨水补给一般以夏秋两季为主①降水量的多少;②降水量的季节分配;③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普遍,尤其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①气温高低;②积雪多少;③地形状况东北地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①太阳辐射;②气温变化;③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水补给全年①取决于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②湖泊水量的大小普遍地下水补给全年①地下水补给区的降水量;②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普遍(1)依据河流流经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判断补给类型世界分布(气候区) 我国分布地区降水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季风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东部季风区季节性积雪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温带、亚寒带等冬季有降雪的地区(俄罗斯、加拿大等)东北地区的河流有季节性降雪,也有雨水补给河流发源于高大山体,山体海拔高于当地雪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永久性冰川雨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与降水期一致;冰川融水补给取决于气温,径流高峰在夏季;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小,春季有明显汛期的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如下图1,河流径流量与降水一致,应该为降水补给为主;图2河流径流量较小,径流的季节变化与气温大体吻合,应该属于冰雪融水补给。
(3)根据流量过程曲线图分析河流补给类型①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方法和解题思路Ⅰ.横坐标—时间变化—分析水文特征: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汛期、结冰期、断流等情况。
Ⅱ.纵坐标—数值特征—分析径流量特征:数值高低(峰值、谷值)、径流量变化幅度、极值出现时间。
Ⅲ.解题思路分析:结合地理位置与海陆位置—分析气候特征—确定径流量是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还是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②根据流量过程曲线图分析河流补给类型Ⅰ.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枯水期出现在冬春季节的河流,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刚好相反。
Ⅱ.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有冰川融水补给。
Ⅲ.出现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夏汛)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汛)。
Ⅳ.内流河在冬季断流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
Ⅴ.流量过程曲线变化和缓的河流,可能以地下水补给为主,也可能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第③步:实战演练1.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河流位于()A.亚热带季风区B.热带季风区C.温带季风区D.高寒地带(2)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B.有一个汛期C.冬季断流D.年径流总量大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的河流出现了春汛,故存在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可判定其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带季风气候区。
第(2)题,从图中看不出存在地下水补给和年径流总量大,而从图中可以看出冬季流量为0,且有两个汛期。
答案(1)C(2)C2.(2019·威海高一检测)下图为我国某河流水文站月累积径流量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从图中可知,该水文站的汛期主要集中在()A.1~3月B.4~6月C.7~9月D.10~12月(2)该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A.地下水B.冰川融水C.降水D.积雪融水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自然地理、河流的水文特征。
第(1)题,解答本题需要正确理解题干中的关键词“月累积径流量”,注意图中曲线的倾斜状况(即斜率)。
月累积径流量是某月及其以前各月的径流量之和,由图可知7~9月月累积径流量曲线倾斜角度最大,说明该时期降水量大,河流水量迅速增加,形成汛期。
第(2)题,在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中,地下水补给最为稳定。
季节变化小,但补给水量小;冰川融水、积雪融水受气温影响大,积雪融水多发生在春季,冰川融水一般在夏季即北半球的6、7、8月,补给量较大;降水补给主要在雨季,我国华北、东北地区降水集中于7、8月。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流在夏季获得的补给量最大,明显是以降水补给为主。
答案(1)C(2)C[提升素养]素养一:地理实践力《红楼梦》第六十九回:偏算命的回来又说:“系属兔的阴人冲犯了。
”大家算将起来,只有秋桐一人属兔儿,说他冲的。
秋桐见贾琏请医调治,打人骂狗,为尤二姐十分尽心,他心中早浸了一缸醋在内了。
今又听见如此,说他冲了,凤姐儿又劝他说:“你暂且别处躲几日再来。
”秋桐便气得哭骂道:“……我和他井水不犯河水,怎么就冲了他?……”众人又要笑,又不敢笑。
“井水”真的不犯“河水”吗?提示:“井水”“河水”都存在于水圈之中,水圈中的水体总在不断地运动更新和相互转化,当然“井水”“河水”也不例外。
素养二:综合思维《长江之歌》是20世纪80年代风靡全中国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这首歌旋律激昂,歌词气势磅礴:“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下图表示长江全年水源补给状况。
(1)《长江之歌》歌词中“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说明了长江源头水源补给有哪两种类型?(2)图中a所示的补给类型是哪一种?其变化主要受哪一因素影响?提示:(1)冰川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2)雨水补给。
雨水补给是长江最主要的补给形式,其流量变化与降水量的变化一致。
思维导图必背清单1.说出陆地水体的类型。
2.说出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3.说出河流的补给类型及其特点、分布地区。
4.说出河流补给类型的分析判断思路。
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体,分布最广的是()A.AB.BC.CD.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量最多B.热带地区没有固体状态的水C.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D.我国内流区域没有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上水体的组成。
第1题,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
第2题,在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液态水数量最多。
答案 1.A 2.C读图,回答3~4题。
北半球某水文站某年实测流量和降水量3.该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来源于()A.降雨和少量地下水B.春季融雪和夏季降雨C.地下水、融雪和降雨D.冰川融水和夏季降雨4.该河所在的地区可能是()A.东北三江平原B.浙江南部C.新疆塔里木河流域D.青藏高原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降水量与径流量变化一致,所以河水由降雨补给;另外,无降水时也存在一定的径流量,所以河水还有地下水补给。
第4题,具有这种补给特点的河流分布在我国东南地区。
答案 3.A 4.B下图为某水库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年内变化情况图。
读图回答5~6题。
5.该水库可能位于()A.东北平原B.江淮地区C.西北内陆D.横断山区6.该水库蓄水的最高水位出现在()A.5月B.6月C.9月中旬D.11月解析第5题,该水库全年都有水流入且流入水量在夏季最丰富,故它不可能位于西北内陆,而应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该水库7月的流入水量较少,可能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降水量较少,故该地可能位于江淮地区。
第6题,当水库的流入水量大于流出水量时,水库的蓄水水位就持续上升;由图可知,9月中旬之前的几个月(3月~9月中旬),基本都是流入水量大于流出水量,故9月中旬蓄水水位达最大值;之后,流出水量大于流入水量,蓄水水位下降。
答案 5.B 6.C课后作业一、选择题(2019·临沂高一检测)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A.降水B.湖泊水C.地下水D.冰川积雪融水2.①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②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早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B.①早于②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C.①晚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D.①晚于②流域内开荒种田面积扩大解析第1题,结合降雨量与径流量变化的关系判断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降水。
第2题,结合选项,如果①流量曲线测得的时间早于②曲线,有可能是流域内大面积开荒种田,加剧了水土流失,使流量变化加剧;如果②早于①,有可能是上游修建水库或大面积植树造林,使流量得到调节。
答案 1.A 2.C(2019·福州高一检测)每年4~6月,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河流常常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汛”,即白天河流流量很大,夜晚则洪峰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