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机械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机械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机械测试技术实验报告机械测试技术实验报告引言:机械测试技术是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可以通过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来评估材料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某种材料的机械测试,探究其力学性能,并提供有关测试方法和结果的详细报告。

材料与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作为测试样本。

首先,制备了一组标准试样,以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然后,使用万能试验机进行拉伸和压缩测试。

拉伸测试用于测定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裂强度等指标;压缩测试则用于评估材料的抗压性能。

结果与讨论:通过拉伸测试,我们得到了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

从曲线上可以看出,材料在开始阶段呈现出线性增长的趋势,随后逐渐进入非线性区域,最终出现断裂。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计算出了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这些数据对于评估材料的可靠性和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压缩测试结果显示,材料在受到压缩力时表现出了较高的抗压能力。

我们测量了材料的压缩强度,并与拉伸强度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材料在抗拉和抗压方面具有相似的性能,这意味着它可以在各种应力状态下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硬度测试,以评估材料的耐磨性和抗划伤能力。

通过对试样进行压痕测试,我们得到了材料的硬度值。

这个数值对于评估材料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某种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和分析。

根据拉伸、压缩和硬度测试的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该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拉和抗压强度,适用于承受较大载荷的工程应用。

2. 材料在受力时呈现出较好的线性行为,但在超过一定应变后会出现断裂。

3. 该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值,表明其具备良好的耐磨性和抗划伤能力。

通过本实验的测试和分析,我们对该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于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我们将根据这些数据和结论,更好地应用和利用这种材料,以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机械专业大类实验A2 《输送带振动测量》实验报告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名称:输送带的振动测量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振动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掌握机械振动信号测量的基本方法。

3、掌握基于NI LabVIEW+NI ELVIS 设计机械振动测量虚拟仪器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
1、计算机 1台
2、NI ELVIS 开发平台(NI ELVIS Ⅱ+) 1套
3、振动速度传感器(CD–21) 1套
4、输送带实验台(DRCS–12–A) 1套
三、实验内容
一、简述振动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二、整理实验中测得的振动数据,分析各测点振动差异
测点
频谱图 频率(Hz ) 幅值 速度 (mm/s ) 分析特点 1
2
测点频谱图频率
(Hz)幅值
速度
(mm/s)分析特点
3
4
三、结合振动测量虚拟仪器程序框图,绘制输送带振动信号处理流程图
四、回答问题
1、简述奈奎斯特采样定理
2、简述测量系统常采用三种形式的特点。

本实验采用的是哪种形式?
五、整理振动测量虚拟仪器的前面板人机界面。

机械工程_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_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机械传动系统效率测试实验日期: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机械工程实验室实验人员:张三、李四、王五一、实验目的1. 了解机械传动系统效率的概念和测试方法。

2. 掌握机械传动系统效率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机械传动系统效率的计算公式。

二、实验原理机械传动系统效率是指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即:η = P_out / P_in其中,P_out 为输出功率,P_in 为输入功率。

实验中,通过测量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可以计算出机械传动系统的效率。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机械传动系统效率测试仪2. 电机3. 减速器4. 力传感器5. 数据采集器6. 计算机四、实验步骤1. 连接实验装置,确保电机、减速器、力传感器等部件连接正确。

2. 启动电机,使系统达到稳定运行状态。

3. 使用力传感器测量输入轴的扭矩。

4. 使用力传感器测量输出轴的扭矩。

5. 使用数据采集器采集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转速。

6. 计算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

7. 根据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计算机械传动系统效率。

五、实验数据1. 输入轴扭矩:T_in = 10 N·m2. 输出轴扭矩:T_out = 5 N·m3. 输入轴转速:n_in = 1500 r/min4. 输出轴转速:n_out = 300 r/min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输入功率:P_in = T_in ω_in = 10 N·m 2π (1500/60) rad/s ≈ 7854 W2. 输出功率:P_out = T_out ω_out = 5 N·m 2π (300/60) rad/s ≈ 3141 W3. 机械传动系统效率:η = P_out / P_in ≈ 3141 W / 7854 W ≈ 0.398根据实验结果,该机械传动系统的效率约为39.8%。

与理论计算值相比,实验结果略低,可能是由于实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差。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
验报告
Last updated at 10:00 am on 25th December 2020
应变片有高温和常温之分,规格有3x5,2x4,基底有胶基箔式和纸基箔式。

常用是3*5胶基箔式。

2)阻值选择:
阻值有120欧,240欧,359欧,500欧等,常用的为120欧。

3)电阻应变片的检查
a.外观检查,用肉眼观察电阻应变是否断丝,表面是否损坏等。

b.阻值检查:用电桥测量各片的阻值为配组组桥准备。

4)配组
电桥平衡条件:R1*R3 = R2*R4
电桥的邻臂阻值小于欧。

一组误差小于% 。

在测试中尽量选择相同阻值应变片组桥。

3.试件表面处理
1) 打磨,先粗打磨,后精细打磨
a. 机械打磨,如砂轮机
b. 手工打磨,如砂纸。

机械工程测试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测试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机械性能测试实验时间:2023年4月15日实验地点:机械实验室实验人员:张三、李四、王五一、实验目的1. 了解机械性能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常用机械性能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4. 分析机械性能与材料、工艺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机械性能测试是研究机械材料在受力时的力学行为,主要包括强度、刚度、韧性、疲劳性能等。

本实验主要测试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和硬度等指标。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万能材料试验机、硬度计、游标卡尺、拉伸试验机等。

2. 实验材料:低碳钢、合金钢、塑料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实验材料加工成规定的试样,并对试样进行表面处理。

2. 抗拉强度测试:(1)将试样固定在万能材料试验机的上、下夹具中。

(2)设置试验机参数,开始拉伸试验。

(3)观察试样在拉伸过程中的变形情况,记录断裂时的最大载荷。

(4)根据最大载荷和试样横截面积,计算抗拉强度。

3. 屈服强度测试:(1)将试样固定在万能材料试验机的上、下夹具中。

(2)设置试验机参数,开始拉伸试验。

(3)观察试样在拉伸过程中的变形情况,记录屈服时的载荷。

(4)根据屈服载荷和试样横截面积,计算屈服强度。

4. 延伸率测试:(1)将试样固定在万能材料试验机的上、下夹具中。

(2)设置试验机参数,开始拉伸试验。

(3)观察试样在拉伸过程中的变形情况,记录断裂时的延伸长度。

(4)根据试样原始长度和断裂时的延伸长度,计算延伸率。

5. 硬度测试:(1)将试样表面磨光,确保测试面平整。

(2)使用硬度计对试样进行测试,记录硬度值。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1. 抗拉强度测试结果:材料:低碳钢最大载荷:500N抗拉强度:540MPa材料:合金钢最大载荷:700N抗拉强度:780MPa2. 屈服强度测试结果:材料:低碳钢屈服载荷:300N屈服强度:320MPa材料:合金钢屈服载荷:450N屈服强度:480MPa3. 延伸率测试结果:材料:低碳钢延伸长度:10mm延伸率:20%材料:合金钢延伸长度:15mm延伸率:30%4. 硬度测试结果:材料:低碳钢硬度值:190HB材料:合金钢硬度值:260HB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低碳钢和合金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较高,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机械工程测试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测试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专业:车辆工程班级:11010141学号:1101014125姓名:***实验一用应变仪测量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一实验目的1、掌握在静载荷下使用电阻应变仪测量方法;2、掌握桥路连接和电阻应变仪工作原理;3、了解影响测量误差产生的因素。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等强度梁编号;天平秤;砝码;yd-15型动态电阻应变仪;游标卡尺;千分尺(0〜25伽);DY-15型直流24伏电源;三、实验原理电测法的基本原理是:将电阻应变片粘贴在被测构件的表面,当构件发生变形时,应变片随着构件一起变形(△ L/L ),应变片的电阻值将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电阻应变仪,可测量出应变片中电阻值的变化(△ R/R),并换算成应变值,或输出与应变成正比的模拟电信号(电压或电流),用记录仪记录下来,也可用计算机按预定的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所需要的应变或应力值。

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是构件单位应变所引起应变片电阻值的变化量,用K来表示,R/R -R/RK= =■ L/L;yd-15动态电阻应变仪主要技术参数1、测量点数:4点 8 点2、测量范围:10000微应变3、标定应变:50, 100, 300, 1000, 3000微应变,标定误差不超过1%最小1微应变4、灵敏系数:k=2.005、灵敏度:0.25mA/卩£(12 Q及2Q负载)0.093 5mA/ 卩 & (16 Q 负载)0.025mA/卩 & (20 Q 负载)0.01mA/卩£ (50 Q 负载)0.01伏/卩£ (1k负载)6、电阻应变片:按120Q设计,100〜600Q可用。

7、线性输出范围:0 30mA(12Q及2Q负载)0 1伏(1k 负载)8振幅特性误差: 低阻输出不超过 1%电压输出不超过2%9、工作频率范围: 0〜1500hz10、频率特性误差 :低阻输出不超过6%电压输出不超过1011、电桥电源:10kc ,标称电压3伏12、 电阻平衡范围:不小于 0.6 Q (指120Q 应变片) 13、 衰减误差:1, 3, 10, 30, 100五档,误差不超过 2%14、 电容平衡范围:不小于 2000pf (包括电桥盒内1000pf )15、 稳定性:预热1小时后,零点漂移:不超过5微应变/2小时,灵敏度变化: 不超过1%/半小时yd-15动态电阻应变仪工作原理框图影响测量误差产生的因素电阻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 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引起的。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第四章常用机械量测试实验
振动参数测量综合实验实验一磁电式传感器
一、数据记录:
二、曲线图:
v(cm/s)
z(µm)
压电式传感器一、数据记录:
二、曲线图:
2
实验二电涡流传感器轴心轨迹测量实验
一、分析为什么采用两个电涡流传感器进行轴心轨迹的测量,简述其实验原理?
二、拷贝实验系统运行界面,并分析实验结果。

三、调节旋转开关,给定不同的电机转速,观察其波形变化,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实验三多传感器测量距离、位移实验
一、拷贝实验过程中系统运行界面。

二、启动电机控制实验一维运动平台进行前后移动,分别记录不同位置下,光栅尺的读数及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以及直线位移传感器的读数,并通过拟合工具求出各传感器的拟合
三、根据上面求出的拟合曲线系数及定标脚本的“传感器定标芯片”,标定各传感器,然后启动电机,在不同的位置下,记录光栅尺与各传感器的读数,并分析实验结果。

四、重复步骤上述过程,多测几组数据,选用不同的拟合阶次,然后比较其测量结果。

实验四力传感器标定及称重实验
一、应用于称重的传感器主要有那些,简述称重实验台的结构原理。

二、并采用三次不同组合(如一大一小;两中等;两大或两小)的砝码进行标定,拷贝实验系统界面,然后称取同样质量的砝码,分别记录下五组数据。

三、根据上面测得数据分析本称重实验台的测量误差。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10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H
(
j)
Ss
1
1 j
Ss
[ 1
1 (
)2
j 1 ( )2 ]
式中:SS 为测量装置的静态灵敏度; 为测量装置的时间常数。
一阶测量装置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分别为:
A() 1 1 ( )2
() arctan
可知,在规定 SS=1 的条件下, A() 就是测量装置的动态灵敏度。 当给定一个一阶测量装置,若时间常数 确定,如果规定一个允许的幅值误差 ,则允
虚拟仪器设计要求
设计虚拟温度监控装置 前面板设计如下:
15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后面板设计如下:
高温及低温报警演示如下: 低温:
16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高温:
正常:
17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设计虚拟示波器(显示正弦信号时域波形)设计虚拟温度监控装置
前面板设计如下:
改变参数后:
后面板设计如下:
18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等于有限值 则 f(t)可以展开为傅立叶级数的形式,用下式表示:
式中:
是此函数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又叫直流分量。
它是傅氏级数中余弦项的幅值。
它是傅氏级数中正弦级数的幅值。
2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是基波的圆频率。 在数学上同样可以证明,周期性信号可以展开成一组正交复指数函数集形式,即:
式中:
为周期性信号的复数谱,其中 m 就为三角级数中的 k. 。以下都以 k 来说明。由于三角 级数集和指数函数集存在以下关系:
周期性信号的频谱具有三个突出特点:⑴、周期性信号的频谱是离散的;⑵、每条谱线 只出现在基波频率的整倍数上,不存在非整倍数的频率分量;⑶、各频率分量的谱线高度与 对应谐波的振幅成正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实验室
注意事项
为了实验的顺利进行,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特提出以下注意事项:
(1)上实验课前必须按指导书作好预习及准备工作。

(2)除了必要的书籍和文具外,其他物品不得带入实验室。

(3)进入实验室后,应保持室内安静和整洁。

不准打闹、乱扔纸屑和随地吐
痰。

(4)凡与本次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均不得使用或触摸。

(5)做实验时应按指导细心操作。

如仪器发生故障,应立即报告指导老师,
不得自行拆修或安装软件。

(6)爱护国家财产,实验完毕应将实验仪器整理好,如损坏仪器,按有关规
定处理。

实验结束后,需在三日内上交实验报告,如有特殊情况,需向老师说明原因!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实验室
实验1现代测试系统的连接
1.1实验目的
(1)比较现代电测系统与传统电测系统的差异,掌握非电量电测系统的组成;
(2)了解现代测试系统的基本思路。

1.2实验设备与用具
(1)动态测试及信号分析系统;
(2)力传感器,振动传感器
(3)微型计算机
(4)数据采集系统
(5)信号发生器
1.3实验步骤
按以下步骤接线。

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A/D转换器—计算机
1.4实验报告
实验2电阻应变片的布置与粘贴
2.1实验目的
(1)了解电阻应变片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掌握应变片的布片原理及粘贴技术;
(3)熟悉万用电桥及兆欧表使用。

2.2实验用具
(1)万用表
(2)万用电桥
(3)兆欧表
(4)电烙铁、剪刀、镊子、钢板尺、剥线钳、丙酮、玻璃纸、脱脂棉、胶布、螺
丝刀、石蜡、导线、套管等金属等。

2.3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简述贴片的主要步骤及对粘贴质量应作哪些检查,才算合格可用。

(2)讨论电阻应变片在弹性元件上,粘贴方向不准确,对被测量(应变、力、
压力、扭矩等)的影响。

实验3应变和应力的测量
3.1实验目的
(1)掌握用电阻应变片组成测量电桥的方法;
(2)掌握动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
(3)验证测量应变值与理论计算值的一致性;
3.2实验设备及用具
(1)动态电阻应变仪
(2)应变测力仪
(3)法码
3.3实验步骤
(1)了解所采用的动态应变仪的正确使用;
(2)接线
(3)测量
3.4实验数据采集
表3.1:实验数据记录表
读数加卸载
第1次加载第2次加载第1次卸载第2次卸载载荷N
3.5实验报告
按上表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并绘图说明载荷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4实验3应变和应力的测量
1实验绘图
电压
载荷
载荷电压关系图
2根据上表分析载荷与电压的关系,如与理论不完全相符,请分析说明产生该种情况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