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三中四新分校2014届第一次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有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有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月考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准考证号、座位号和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统一提供的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颓圮.(pǐ)酵.(jiào)母浮藻.(zǎo)霉菌.(jūn)B.彷.(páng)徨彳亍..(chìchù)回溯.(suò)佝.(jū)偻C.胆怯.(què)忏.(chàn)悔惆.(chóu)怅枯槁.(gǎo)D.青荇.(xìnɡ)踟.(chí)蹰呻吟.(yín)矫.(jiāo)正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青苔峥嵘荆棘赡养B.逶迤家俱荡漾寂寥C.苼萧沧茫典押磅礴D.扭扣虱子诀别候爵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随着农历春节的到来,中国车市继续延续着2012年的红火气象,而在中高级轿车领域中的竞争更是剑拔弩张....,激烈异常。

B.占地15000多平方米的西藏军区军史馆本月6号在拉萨盛装开馆,重现60年来人民军队在雪域高原上的峥嵘岁月....。

C.咱们高一的同学,面对再大的困难、再难的题目都不以为意....,我们一定会以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心克服的。

D.今天我们迎来了第二十九个教师节。

此时此刻,我们对老一辈教师的嘉言懿行....无比怀念,对广大教职员工的辛勤耕耘肃然起敬,对“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倍感自豪。

武汉三中分配生数学试题及答案2014年

武汉三中分配生数学试题及答案2014年

武汉三中2014年分配生数学试题和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校有21名同学们参加某比赛,预赛成绩各不同,要取前11名参加决赛,小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她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决赛,只需要再知道这21名同学成绩的(B )A.最高分B.中位数C.极差D.平均数试题分析:共有21名学生参加预赛,取前11名,所以小颖需要知道自己的成绩是否进入前我们把所有同学的成绩按大小顺序排列,第11名的成绩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所以小颖知道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才能知道自己是否进入决赛.故选B.2、如图,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的左视图是(A )A.B.C.D.3、一次函数y=ax+b(a≠0)、二次函数y=ax 2+bx 和反比例函数y=xk (k ≠0)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A 点的坐标为(-2,0),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D )A.b=2a+k B.a=b+k C.a>b>0D.a>k>0试题分析:∵根据图示知,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交点A 的坐标为(-2,0),∴-2a+b=0,∴b=2a.∵由图示知,抛物线开口向上,则a>0,∴b>0.∵反比例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k>0.由图示知,双曲线位于第一、三象限,则k>0,∴2a+k>2a,即b<2a+k.故本选项错误;B、∵k>0,b=2a,∴b+k>b,即b+k>2a,∴a=b+k 不成立.故本选项错误;C、∵a>0,b=2a,∴b>a>0.故本选项错误;D、观察二次函数y=ax2+bx 和反比例函数ky x=(k≠0)图象知,当x=-2b a =-212a a =-时,y=-k>-22444b a a a a=-=-,即k<a,∵a>0,k>0,∴a>k>0.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4、如图,A,B 是函数2y x=的图象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任意两点,BC ∥x 轴,AC∥y 轴,△ABC 的面积记为S,则(B).A.S=2B.S=4C.2<S<4D.S>4试题分析:设点A 的坐标为(x,y),则B(-x,-y),xy=2.∴AC=2y,BC=2x.∴△ABC 的面积=2x×2y÷2=2xy=2×2=4.故选B.5、如图,⊙O 中,半径OA=4,∠AOB=120°,用阴影部分的扇形围成的圆锥底面圆的半径长是(B ).A.1B.43C.53D.2试题分析:∵⊙O 中,半径OA=4,∠AOB=120°,∴扇形弧长为:l=120481803ππ⨯=,则由圆锥的底面圆的周长为:823C r ππ==.解得:43r =.6、有三张正面分别写有数字-1,1,2的卡片,它们背面完全相同,现将这三张卡片背面朝上洗匀后随机抽取一张,以其正面数字作为a 的值,然后再从剩余的两张卡片随机抽一张,以其正面的数字作为b 的值,则点(a,b)在第二象限的概率为(B )A.61 B.31 C.21 D.32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如下:一共有6种情况,在第二象限的点有(-1,1)(-1,2)共2个,所以,P=2163=.故选B.7、如图,是一组按照某种规律摆放而成的图案,则图5中三角形的个数是(C ).A.8B.9C.16D.17试题分析:由图可知:第一个图案有三角形1个.第二图案有三角形1+3=4个.第三个图案有三角形1+3+4=8个,第四个图案有三角形1+3+4+4=12第五个图案有三角形1+3+4+4+4=16故选C.8、把一副三角板如图(1)放置,其中,,,斜边4=AB ,5=CD .把三角板绕着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如图2),此时AB与交于点O,则线段的长度为(A)A.13B.5C.22D.4试题分析:由题意易知:∠CAB=45°,∠ACD=30°.若旋转角度为15°,则∠ACO=30°+15°=45°.∴∠AOC=180°-∠ACO-∠CAO=90°.在等腰Rt△ABC 中,AB=4,则AO=OC=2.在Rt△AOD 1中,OD 1=CD 1-OC=3,由勾股定理得:AD 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9、如图,在△ABC 中,AB=AC,BC=12,tanC=34,如果将△ABC 沿直线l 翻折后,点B 落在边AC 的中点处,直线l 与边BC 交于点D,那么BD 的长为________。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指定的地方。

2.所有答案,请一律写在答题卷上每题对应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卷上交,将本试题卷自己收存好。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24分,共8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故垒.(lěi)磊.落(lěi)累.赘(léi)罪行累累..(léi)B、饥馑.(jǐn)谨.慎(jǐn)觐.见(jìn)怀瑾.握瑜(jǐn)C、伦.理(lún)沦.落(lún)腈纶.(lún)羽扇纶.巾(lún)D、莽.原(mǎng)欺罔.(wǎng)半晌.(sǎng)竹杖芒.鞋(má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珠玑婉约烟柳画桥良霄晓风残月B.骤雨羌管繁花似锦樯橹金戈铁马C.苍陌吴钩千里清秋嬴取斜阳草树D.梧桐樵悴暗香盈袖消魂凄凄惨惨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A.今天我们提倡的创新,并不是要抛开先哲时贤的成果另起炉灶,而是要站在前辈的肩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并努力超越前人。

B.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

中日两国青少年也应以和为贵,为中日睦邻友好多作贡献。

C.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烦恼涣然冰释。

D.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1月8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美国国防部宣布,将启动对台出售“安国者”防空导弹,允许洛克希德。

马丁公司向台荷出售具体数字不详的爱国者导弹。

武汉三初中2014届九年级元月考数学考试卷

武汉三初中2014届九年级元月考数学考试卷

2014届市三初中十二月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要使式子3k +在实数围有意义,字母k 的取值必须满足( ) A. k ≥0. B. k ≥-3. C. k ≠-3. D. k ≤-3.2.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A.235+=B. 236⋅=C. 333=D.2(2)2-= 3.如果x =3是一元二次方程ax 2=c 的一个根,那么该方程另一根是( )A .3 B.-3 C.0 D.14.有两个事件,事件A :367人中至少有两人生日相同;事件B :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朝上的一面点数为偶数.下列说确的是( )A.事件A 、B 都是随机事件B.事件A 、B 都是必然事件C.事件A 是随机事件,事件B 是必然事件D.事件A 是必然事件,事件B 是随机事件5.若12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2560x x -+=的两个根,则12x x +的值是( )A .1B .5C .5-D .66. 下列图案由正多边形拼成,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7.自我市开展整治“六乱”行动以来,我市学生更加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某校学生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时都要经过一个十字路口,该十字路口有红、黄、绿三色交通信号灯,他在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为31,遇到黄灯的概率为91,那么他遇到绿灯的概率为( ) A. 31 B. 32 C. 94 D. 95 8.如图,E 为平行四边形ABCD 一点,且EA=EB=EC,若∠D=50°,则∠AEC 的度数是( )A.90°B.95°C.100°D.110°9. 世博会的某纪念品原价168元,连续两次降价a %后售价为128元. 下列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A .128)% 1(1682=+aB .128)% 1(1682=-a C .128)% 21(168=-a D .128)% 1(1682=-a(第14题图)(第15题图) 10.如图,已知EF 为⊙O 的直径,把∠A 为600的直角三角板ABC 的一条直角边BC 放在直线EF 上,斜边AB 与⊙O 交于P 点,点B 与点O 重合,将三角板ABC 沿OE 方向平移,直到点B 与点E 重合为止,设∠POF=x 0,则x 的取值围是( )A.6030≤≤xB.9030≤≤xC.12030≤≤xD.12060≤≤x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11. 化简:12= .12.已知⊙1O 与⊙2O 的圆心距1O 2O =6,且两圆的半径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2x -6x+ m=0的两个根.则两圆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__.13.甲、乙两人玩猜数字游戏,游戏规则如下:有四个数字0、1、2、3,先由甲在心中任选一个数字,记为m ,再由乙猜甲刚才所选的数字,记为n 。

【解析】2014—2015学年湖北武汉新洲三中高二10月月考化学(A卷)试卷纯Word版含解析

【解析】2014—2015学年湖北武汉新洲三中高二10月月考化学(A卷)试卷纯Word版含解析

【KS5U解析】2014—2015学年湖北武汉新洲三中高二10月月考化学(A卷)试卷纯Word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已知某反应的焓变小于零,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C.该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D.无法确定该反应的热效应【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某反应的焓变小于零,则该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A正确;B、某反应的焓变小于零,则该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B错误;C、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错误;D、该反应是放热反应,D错误,答案选A。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判断2.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 + OH-(aq) = H2O(l) △H=–57.3kJ/mol,向1L 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稀醋酸、浓H2SO4、稀硝酸,则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A.△H1>△H2>△H3 B.△H2<△H1<△H3C.△H2 =△H1 =△H3 D.△H1>△H3>△H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因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 △H=一57.3kJ/mol,分别向1L 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稀醋酸;②浓H2SO4;③稀硝酸,因醋酸的电离吸热,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则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放出的热量为②>③>①,所以△H2<△H3<△H1,故选D。

考点:考查中和热大小判断3.1gH2在O2中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H2(g) + O2(g) = 2H2O(l) △H=-142.9kJ·mol-1B.2H2(g) + O2(g) = 2H2O(l) ;△H=-571.6kJ·mol-1C.H2(g) + 1/2O2(g) = H2O(g) ;△H=-285.8kJ·mol-1D.H2(g) + 1/2O2(g) = H2O(l) ;△H=- 285.8kJ【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1gH2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kJ的热量,△H<0,则2g氢气即1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142.9kJ的热量,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为H2(g)+=12O2(g)=H2O(l)△H=-285.8kJ•mol-1或2H2(g) + O2(g) = 2H2O(l) △H=-571.6kJ·mol-1,所以答案选B。

湖北省武汉市开发区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月考数学试卷(10月份)【解析】

湖北省武汉市开发区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月考数学试卷(10月份)【解析】

2014-201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开发区七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填写正确答案的代号.1.若a与1互为相反数,则a等于()A.0 B.1 C.﹣1 D.22.下列各组数中,互为倒数的是()A.﹣2与2 B.﹣2与C.﹣2与D.﹣2与|﹣2|3.两个非零有理数的和为0,则它们的商是()A.0 B.不能确定 C.+1 D.﹣14.用四舍五入按要求对0.05019分别取近似值,其中错误的是()A.0.1(精确到0.1)B.0.05(精确到百分位)C.0.05(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D.0.0502(精确到0.0001)5.有下列四个算式:①(﹣5)+(+3)=﹣8,②﹣(﹣2)3=6,③(+)+(﹣)=,④﹣3÷(﹣)=9.其中正确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6.﹣3的绝对值与﹣2的相反数的差为()A.1 B.5 C.﹣1 D.﹣57.计算1+(﹣2)+3+(﹣4)+5+(﹣6)+…+19+(﹣20)得()A.10 B.﹣10 C.20 D.﹣208.填在下面各正方形中的四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m的值是()A.38 B.52 C.66 D.749.在数5,﹣2,7,﹣6中,任意三个不同的数相加,其中最小的和是()A.10 B.6 C.﹣3 D.﹣110.一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一半,第二次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剪下去,第六次后剩下的绳子的长度为()米.A.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数轴上表示数﹣5和表示﹣14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1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3040000,应记作.13.比较大小:(填“>”或“<”)14.在数轴上与表示数﹣1的点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15.|a+1|与|b﹣2|互为相反数,则a= ,b= .16.定义一种运算“※”,其规则为a※b=(a2﹣b2)÷(a﹣b),则(﹣2)※的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有9小题,共72分)17.计算(1)(﹣7)﹣(+5)+(﹣4)﹣(﹣10);(2)|﹣2|﹣(﹣2.5)+1﹣|1﹣2|.18.计算:(1)(1﹣﹣)÷(﹣)+(﹣)÷(1﹣﹣);(2)﹣22÷﹣[22﹣(1﹣)]×12.19.有理数a、b分别是最大的负整数和最小的正整数,c、d互为倒数,数e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3,求a+b﹣﹣e的值.20.有理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如图所示:(1)在数轴上表示﹣a,﹣b;(2)试把a、b、0、﹣a、﹣b这5个数从小到大用“<”连接起来.21.邮递员骑车从邮局出发,先向南骑行2km到达A村,继续向南骑行3km到达B村,然后向北骑行9km到C村,最后回到邮局.(1)以邮局为原点,以向北方向为正方向,用1cm表示1km,画出数轴,并在该数轴上表示出A、B、C三个村庄的位置;(2)C村离A村有多远?(3)邮递员一共骑了多少千米?22.某一食品厂从生产的袋装食品中抽出样品20袋,检测每袋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超过或不足的部分分别用正、负数来表示,记录如下表:这批样品的平均质量比标准质量多还是少?多或少几克,若标准质量为450克,则抽样检测的总质量是多少?23.已知有理数a 、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且|a|=|b|,化简:|a|+|b|﹣|c|﹣|a+b|.24.已知,数轴上点A在原点左边,到原点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点B在原点的右边,从点A走到点B ,要经过32个单位长度.(1)求A、B两点所对应的数;(2)若点C也是数轴上的点,点C到点B的距离是点C到原点的距离的3倍,求点C对应的数;(3)已知,点M从点A向右出发,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同时点N从点B向右出发,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设线段NO的中点为P,线段PO﹣AM的值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其值.25.观察下列等式,,,将以上三个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得:.(1)猜想并写出:= .(2)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计算结果:①= ;②= .(3)探究并计算:.2014-201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开发区七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填写正确答案的代号.1.若a与1互为相反数,则a等于()A.0 B.1 C.﹣1 D.2考点:相反数.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可得一个数的相反数.解答:解:若a 与1互为相反数,则a=﹣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相反数,在一个数的前面加上负号就是这个数的相反数.2.下列各组数中,互为倒数的是()A.﹣2与2 B.﹣2与C.﹣2与D.﹣2与|﹣2|考点:倒数.分析:根据倒数的定义:若两个数的乘积是1,我们就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解答:解:A、﹣2×2=﹣4,选项错误;B、﹣2×=﹣1,选项错误;C、﹣2×(﹣)=1,选项正确;D、﹣2×|﹣2|=﹣4,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倒数的定义.3.两个非零有理数的和为0,则它们的商是()A.0 B.不能确定 C.+1 D.﹣1考点:有理数的除法;有理数的加法.分析:首先根据条件判断这两个数是一对非零的相反数,由相反数的性质,可知它们符号相反,绝对值相等,再根据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得出结果.解答:解:∵两个非零有理数的和为零,∴这两个数是一对相反数,∴它们符号不同,绝对值相等,∴它们的商是﹣1.故选D.点评: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性质及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4.用四舍五入按要求对0.05019分别取近似值,其中错误的是()A.0.1(精确到0.1)B.0.05(精确到百分位)C.0.05(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D.0.0502(精确到0.0001)考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分析:一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是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后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精确到哪位,就是对它后边的一位进行四舍五入.解答:解:A、把0.05019精确到0.1约为0.1,故本选项正确;B、把0.05019精确到百分位约为0.05,故本选项正确;C、把0.05019保留2个有效数字约为0.050,故本选项错误;D、把0.05019精确到0.0001约为0.0502,故本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需要同学们熟记有效数字的概念: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零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5.有下列四个算式:①(﹣5)+(+3)=﹣8,②﹣(﹣2)3=6,③(+)+(﹣)=,④﹣3÷(﹣)=9.其中正确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各项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解答:解:①(﹣5)+(+3)=﹣2,错误;②﹣(﹣2)3=﹣(﹣8)=8,错误;③(+)+(﹣)=,错误;④﹣3÷(﹣)=﹣3×(﹣3)=9,正确.则其中正确的有1个.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6.﹣3的绝对值与﹣2的相反数的差为()A.1 B.5 C.﹣1 D.﹣5考点:有理数的减法;相反数;绝对值.分析:分别求出﹣3的绝对值和﹣2的相反数,再求差即可.解答:解:∵|﹣3|=3,﹣2的相反数是2,∴﹣3的绝对值与﹣2的相反数的差为:3﹣2=1,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绝对值和相反数的计算,求出﹣3的绝对值和﹣2的相反数是解题的关键.7.计算1+(﹣2)+3+(﹣4)+5+(﹣6)+…+19+(﹣20)得()A.10 B.﹣10 C.20 D.﹣20考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结合后相加,根据﹣1的个数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1﹣2)+(3﹣4)+(5﹣6)+…+(19﹣20)=(﹣1)+(﹣1)+…+(﹣1)=﹣10.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8.填在下面各正方形中的四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m的值是()A.38 B.52 C.66 D.74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分析前三个正方形可知,规律为右上和左下两个数的积减左上的数等于右下的数,且左上,左下,右上三个数是相邻的偶数.因此,图中阴影部分的两个数分别是左下是8,右上是10.解答:解:8×10﹣6=74,故选:D.点评:本题是一道找规律的题目,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解决本题的难点在于找出阴影部分的数.9.在数5,﹣2,7,﹣6中,任意三个不同的数相加,其中最小的和是()A.10 B.6 C.﹣3 D.﹣1考点: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大小比较.分析:根据最小的三个数相加,可得和最小.解答:解:由题意,得﹣2,5,﹣6是三个最小的数,﹣2+(﹣6)+5=﹣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利用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先确定三个最小的数,再求和.10.一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一半,第二次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剪下去,第六次后剩下的绳子的长度为()米.A. B. C. D.考点:有理数的乘方.专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根据乘方的意义和题意可知:第2次后剩下的绳子的长度为米,那么依此类推得到第六次后剩下的绳子的长度为米.解答:解:∵1﹣=,∴第2次后剩下的绳子的长度为米;依此类推第六次后剩下的绳子的长度为米.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乘方的意义.其中解题是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能够根据题意列出代数式是解题主要步骤.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数轴上表示数﹣5和表示﹣14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9 .考点:数轴.分析: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这两点的数的差的绝对值,即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解答:解:|﹣5﹣(﹣14)|=9.点评:考查了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的计算方法.1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3040000,应记作 1.304×107.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解:将13 04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304×107.故答案为:1.304×107.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13.比较大小:>(填“>”或“<”)考点:有理数大小比较.专题:探究型.分析:先把各数化为小数的形式,再根据负数比较大小的法则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0.75<0,﹣=﹣0.8<0,∵|﹣0.75|=0.75,|﹣0.8|=0.8,0.75<0.8,∴﹣0.75>﹣0.8,∴﹣>﹣.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熟知负数比较大小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在数轴上与表示数﹣1的点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4或2 .考点:数轴.专题:数形结合.分析:此题可借助数轴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求解.由于点与﹣1的距离为3,那么应有两个点,记为A1,A2,分别位于﹣1两侧,且到﹣1的距离为3,这两个点对应的数分别是﹣1﹣3和﹣1+3,在数轴上画出A1,A2点如图所示.解答:解:因为点与﹣1的距离为3,所以这两个点对应的数分别是﹣1﹣3和﹣1+3,即为﹣4或2.故答案为﹣4或2.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数轴、绝对值的有关内容,用几何方法借助数轴来求解,非常直观,且不容易遗漏,体现了数形结合的优点.15.|a+1|与|b﹣2|互为相反数,则a= ﹣1 ,b= 2 .考点: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可求出a、b的值.解答:解:∵|a+1|与|b﹣2|互为相反数,∴|a+1|+|b﹣2|=0,∴a+1=0,b﹣2=0,解得a=﹣1,b=2.故答案为﹣1,2.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有限个非负数的和为零,那么每一个加数也必为零.16.定义一种运算“※”,其规则为a※b=(a2﹣b2)÷(a﹣b),则(﹣2)※的值为﹣.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专题:新定义.分析:利用题中的新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根据题中新定义得:(﹣2)※=(4﹣)÷(﹣2﹣)=﹣.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有9小题,共72分)17.计算(1)(﹣7)﹣(+5)+(﹣4)﹣(﹣10);(2)|﹣2|﹣(﹣2.5)+1﹣|1﹣2|.考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1)原式利用减法法则变形,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先计算绝对值运算,再计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1)原式=﹣7﹣5﹣4+10=﹣6;(2)原式=2+2.5+1﹣1=4.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8.计算:(1)(1﹣﹣)÷(﹣)+(﹣)÷(1﹣﹣);(2)﹣22÷﹣[22﹣(1﹣)]×12.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1)原式先计算括号中的运算,再计算除法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计算乘除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1)原式=(﹣﹣)×(﹣)﹣÷(﹣﹣)=﹣2+1+﹣3=﹣3;(2)原式=﹣4×﹣(4﹣1+)×12=﹣3﹣36﹣2=﹣41.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9.(6分)(2014秋•武汉月考)有理数a、b分别是最大的负整数和最小的正整数,c、d互为倒数,数e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3,求a+b﹣﹣e的值.考点:代数式求值;有理数;数轴;倒数.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题意确定出a,b,cd,以及e的值,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根据题意得:a=1,b=﹣1,cd=1,e=±3,当e=3时,原式=0﹣1﹣3=﹣4;当e=﹣3时,原式=0﹣1+3=2.点评:此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0.有理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如图所示:(1)在数轴上表示﹣a,﹣b;(2)试把a、b、0、﹣a、﹣b这5个数从小到大用“<”连接起来.考点:有理数大小比较;数轴.专题:计算题.分析:(1)利用相反数的意义描出﹣a与﹣b即可;(2)利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比较大小即可.解答:解:(1)画出图形,如图所示,;(2)根据题意得:﹣a<b<0<﹣b<a.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21.邮递员骑车从邮局出发,先向南骑行2km到达A村,继续向南骑行3km到达B村,然后向北骑行9km到C村,最后回到邮局.(1)以邮局为原点,以向北方向为正方向,用1cm表示1km,画出数轴,并在该数轴上表示出A、B、C三个村庄的位置;(2)C村离A村有多远?(3)邮递员一共骑了多少千米?考点:有理数的加法;数轴.专题:应用题.分析:(1)以邮局为原点,以向北方向为正方向用1cm表示1km,按此画出数轴即可;(2)可直接算出来,也可从数轴上找出这段距离;(3)邮递员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即数轴上这些点的绝对值之和.解答:解:(1)依题意得,数轴为:;(2)依题意得:C点与A点的距离为:2+4=6(千米);(3)依题意得邮递员骑了:2+3+9+4=18(千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有实际生活中对数轴的应用能力,只要掌握数轴的基本知识即可.22.某一食品厂从生产的袋装食品中抽出样品20袋,检测每袋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超过或不足的部分分别用正、负数来表示,记录如下表:与标准质量的差值(单位:g)﹣5 ﹣2 0 1 3 6袋数 1 4 3 4 5 3这批样品的平均质量比标准质量多还是少?多或少几克,若标准质量为450克,则抽样检测的总质量是多少?考点:加权平均数;用样本估计总体.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与标准质量的差值的总数,再除以20,如果是正数,即多,如果是负数,即少;根据标准质量结合前边的结论进行计算抽样检测的总质量.解答:解:与标准质量的差值的和为﹣5×1+(﹣2)×4+0×3+1×4+3×5+6×3=24,其平均数为24÷20=1.2,即这批样品的平均质量比标准质量多,多1.2克.则抽样检测的总质量是(450+1.2)×20=9024(克).点评:此题要理解统计图,会计算加权平,另外计算时要细心.23.已知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且|a|=|b|,化简:|a|+|b|﹣|c|﹣|a+b|.考点:整式的加减;数轴;绝对值.分析:先判断绝对值符号里面式子的正负,然后去绝对值即可.解答:解:由数轴可得:a<0,b>0,c<0,a+b=0,原式=﹣a+b+c.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数轴判断正负.24.已知,数轴上点A在原点左边,到原点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点B在原点的右边,从点A走到点B,要经过32个单位长度.(1)求A、B两点所对应的数;(2)若点C也是数轴上的点,点C到点B的距离是点C到原点的距离的3倍,求点C对应的数;(3)已知,点M从点A向右出发,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同时点N从点B向右出发,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设线段NO的中点为P,线段PO﹣AM的值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考点:数轴;两点间的距离.分析:(1)直接根据实数与数轴上各点的对应关系求出A,B表示的数即可;(2)设点C表示的数为c,再根据点C到点B的距离是点C到原点的距离的3倍列出关于c 的方程,求出c的值即可;(3)设运动时间为t秒,则AM=t,NO=24+2t,再根据点P是NO的中点用t表示出PO的长,再求出PO﹣AM的值即可.解答:解:(1)∵数轴上点A在原点左边,到原点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点B在原点的右边,从点A走到点B,要经过32个单位长度,∴点A表示﹣8,点B表示24;(2)设点C表示的数为c,∵点C到点B的距离是点C到原点的距离的3倍,∴|c﹣24|=3|c|,∴c﹣24=3c或c﹣24=﹣3c,解得c=﹣12或c=6;(3)不变化.设运动时间为t秒,则AM=t,NO=24+2t,∵点P是NO的中点,∴PO=12+t,∴PO﹣AM=12+t﹣t=12,∴PO﹣AM的值没有变化.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数轴,熟知数轴上各点与全体实数是一一对应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5.观察下列等式,,,将以上三个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得:.(1)猜想并写出:= ﹣.(2)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计算结果:①= ;②= .(3)探究并计算:.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分析:(1)由算式可以看出=﹣;(2)①②由(1)的规律直接抵消得出答案即可;(3)每一项提取,利用(1)的规律推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1)=﹣.(2)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计算结果:①=;②=.(3)=×(1﹣+﹣+﹣+…+﹣)=×=.点评:此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以及数字的变化规律,根据数字的特点,拆项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2013年武汉市部分学校12月月考七年级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某天的最高气温是8℃,最低气温是-3℃,那么这天的温差(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是( )A.-3℃B.8℃C.-8℃D.11℃ 答案:D2. 下面计算正确的是( )A .32x -2x =3 B.32a +23a =55a C.3+x =3x D.-0.25ab +41ba =0 答案:D3. 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 、x- y =6B 、 x –2 =xC 、x 2 +3x =1D 、1 + x =3 答案:D4. 已知ax=ay ,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 )A.x=yB.ax+1=ay-1C. ax=-ayD.3-ax=3-ay 答案:D5. 一个长方形周长是16cm ,长与宽的差是1cm ,那么长与宽分别为( )。

A 、3cm ,5cmB 、3.5cm ,4.5cmC 、4cm ,6cmD 、10cm ,6cm 答案:B6. 两个三次多项式的和是( )A 、六次多项式B 、不超过三次的整式C 、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D 、三次多项式 答案:C7.今年某市约有108000名应届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按四舍五入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08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0.10×106B .1.08×105C .0.11×106D .1.1×105答案:D 8.把方程1123x x --=去分母后,正确的是( )。

A 、32(1)1x x --= B 、32(1)6x x --= C 、3226x x --= D 、3226x x +-=答案:B9.下面的去括号正确的是( )A. 2x -(3x -2)=2x -3x -2B. 7a+(5b-1)=7a+5b+1C. 22m -(3m+5)=22m -3m -5D. -(a-b)+(ab-1)=a-b+ab-1 答案:C10.下列结论:(1)若0a b c ++=,且0abc ≠,则122a cb +=- (2)若0a bc ++=,且0a ≠,则1x =一定是方程0ax b c ++=的解 (3)若0a b c ++=,且0abc ≠,则abc >0(4)若a b >,则0a ba b-+>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 .(1)(2)(3) B .(1)(2)(4) C .(2)(3)(4) D .(1)(2)(3)(4)答案:C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请写出一个解为2-的一元一次方程答案:3x -6=012.在日历上,用一个正方形圈出2×2个数,若所圈4个数的和为44,则这4个日期中左上角的日期数值为 答案:713.若方程12=+a x 与方程2213+=-x x 的解相同,则a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514.如下图是小明用火柴搭的1条、2条、3条“金鱼”……,则搭n 条“金鱼”需要火柴 根.答案:6n +215在植树节活动中,A 班有30人,B 班有16人,现要从A 班调一部分人去支援B 班,使B 班人数为A 班人数的2倍,那么应从A 班调出多少人?如设从A 班调x 人去B 班,根据题意可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30-x )=16+x16规定一种新运算: a △b=a ·b-2a-b+1,如3△4=3×4-3×2-4+1,请比较大小:()()3△4 4△3--(填“>”、“=”或“>”) 答案:>1条2条 3条2013年武汉市部分学校12月月考七年级数学试题(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二、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3、 14、 15、 16、三、 解答题(共72分)17、计算(每小题3分,共6分)(1)-4+2×|-3|-(-5) (2) -3×(-4)+(-2)3÷(-2)2-(-1)101 解:(1)原式=7 (2)原式=1118、解方程(每小题3分,共6分)(1)43(2)5x x --= (2) 6831122+-+=--x x x解:(1)x =-1 (2)x =319、(6分)化简求值:()()222234,1,1x y xy x y xy x y x y +---==-其中 解:原式=25x y xy -+ 当x =1,y =-1时,原式=-420、(7分)已知x= —1是关于x 的方程328490x x kx -++=的一个解,求231595k k --的值。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4届高三9月起点调研考试 数学理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4届高三9月起点调研考试 数学理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3—2014学年度新高三起点调研数学(理)试题说明: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后。

非选择题用黑包墨水的签字笔或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复数z 满足i z =2+4i ,则在复平面内z 对应的点的坐标是 A .(2,4) B .(2,-4) C .(4,-2) D .(4,2) 2.已知全集为R ,集合A ={x |log 2x <1},B ={x |x -1≥0},则A ∩(∁R B )= A .{x |0<x <1} B .{x |0<x <2} C .{x |x <1} D .{x |1<x <2} 3.设命题p :函数y =sin2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2;命题q :函数y =cos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π2对称.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p 为真 B .﹁q 为假 C .p ∧q 为假 D .p ∨q 为真 4.某学校随机抽取20个班,调查各班中有网上购物经历的人数,所得数据的茎叶图如图所示.以组距为5将数据分组成[0,5),[5,10),…,[30,35),[35,40]时,所作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是⒌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10,n S ==则输出的( )A .511B .1011C .3655 D .7255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 .64B .72C .80D .1127.在如图所示的锐角三角形空地中, 欲建一个面积最大的内接矩形花园 (阴影部分),则其边长x 为 A .35m B .30m C .25m D .20m8.设关于x ,y 的不等式组⎩⎪⎨⎪⎧2x -y +1>0,x +m <0,y -m >0.表示的平面区域内存在点P (x 0,y 0),满足x 0-2y 0=2,则m 的取值范围是A .(-∞,43)B .(-∞,13)C .(-∞,-23)D .(-∞,-53)9.已知抛物线y 2=2px (p >0)与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有相同的焦点F ,点A 是两曲线的一个交点,且AF ⊥x 轴,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 .2+2B .5+1C .3+1D .2+110.若函数f (x )=x 3+ax 2+bx +c 有极值点x 1,x 2,且f (x 1)=x 1,则关于x 的方程3(f (x ))2+2af (x )+b =0的不同实数根的个数是 A .3 B .4 C .5 D .6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位置上.答错位置,书写不清,模棱两可均不得分. 11.若⎠⎛0T x 2d x =9,则常数T 的值为 .12.已知△ABC 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P 为边BC 上一点,满足=2,则·= .13.将序号分别为1,2,3,4,5的5张电影票全部分给4人,每人至少1张.如果分给同一人的2张电影票连号,那么不同的分法种数是 . 14.设θ为第二象限角,若tan (θ+π4)=12,则sin θ+cos θ= .15.已知数列{a n }的各项均为正整数,S n 为其前n 项和,对于n =1,2,3,…,有 a n +1=⎩⎪⎨⎪⎧3a n+5,a n 为奇数,a n 2k ,其中k 是使a n +1为奇数的正整数,a n 为偶数.(Ⅰ)当a 3=5时,a 1的最小值为 ;(Ⅱ)当a 1=1时,S 1+S 2+…+S 10=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2cos (B -C )+1=4cos B cos C . (Ⅰ)求A ;(Ⅱ)若a =27,△ABC 的面积为23,求b +c .17.(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直三棱柱ABC-A 1B 1C 1中,D ,E 分别是AB ,BB 1的中点, AA 1=AC =CB =22A B .(Ⅰ)证明:BC 1∥平面A 1CD ; (Ⅱ)求二面角D -A 1C -E 的正弦值.18.(本小题满分12分)设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为1,且a 2, a 5,a 14构成等比数列. (Ⅰ)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Ⅱ)若数列{b n }满足b 1a 1+b 2a 2+…+b n a n=1-12n ,n ∈N *,求{b n }的前n 项和T n .19.(本小题满分12分)现有A ,B 两球队进行友谊比赛,设A 队在每局比赛中获胜的概率都是23. (Ⅰ)若比赛6局,求A 队至多获胜4局的概率;(Ⅱ)若采用“五局三胜”制,求比赛局数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20.(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33,过右焦点F 的直线l 与C 相交于A 、B 两点,当l 的斜率为1时,坐标原点O 到l 的距离为22.(Ⅰ)求a ,b 的值;(Ⅱ)C 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当l 绕F 转到某一位置时,有=+成立?若存在,求出所有的P的坐标与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1.(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f (x )=2-x x -1+a ln (x -1)(a ∈R ).(Ⅰ)若f (x )在[2,+∞)上是增函数,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Ⅱ)当a =2时,求证:1-1x -1<2ln (x -1)<2x -4(x >2);(Ⅲ)求证:14+16+…+12n <ln n <1+12+…+1n -1(n ∈N *,且n ≥2).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A 3.C 4.A 5.A 6.B 7.D 8.C 9.D 10.A 二、填空题11.3 12.56 13.96 14.-105 15.(Ⅰ)5;(Ⅱ)230 三、解答题 16.(本小题满分12分) 解:(Ⅰ)由2cos (B -C )+1=4cos B cos C ,得 2(cos B cos C +sin B sin C )+1=4cos B cos C ,即2(cos B cos C -sin B sin C )=1,亦即2cos (B +C )=1, ∴cos (B +C )=12. ∵0<B +C <π,∴B +C =π3.∵A +B +C =π,∴A =2π3.………………………………………………………6分 (Ⅱ)由(Ⅰ),得A =2π3.由S △ABC =23,得12bc sin 2π3=23,∴bc =8. ① 由余弦定理a 2=b 2+c 2-2bc cos A ,得(27)2=b 2+c 2-2bc cos 2π3,即b 2+c 2+bc =28,∴(b +c )2-bc =28. ② 将①代入②,得(b +c )2-8=28,∴b +c =6.………………………………………………………………………12分 17.(本小题满分12分) 解:(Ⅰ)如图,连结AC 1交A 1C 于点F ,则F 为AC 1的中点.又D 是AB 的中点,连结DF ,则BC 1∥DF . ∵BC 1⊄平面A 1CD ,DF ⊂平面A 1CD , ∴BC 1∥平面A 1C D .………………………………………………………………4分 (Ⅱ)由AC =CB =22AB ,得AC ⊥BC .以C 为坐标原点,的方向为x 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C-xyz .设CA =2,则D (1,1,0),E (0,2,1),A 1(2,0,2), ∴=(1,1,0),=(0,2,1),=(2,0,2). 设n =(x 1,y 1,z 1)是平面A 1CD 的法向量,则即⎩⎪⎨⎪⎧x 1+y 1=0,2x 1+2z 1=0.可取n =(1,-1,-1).同理,设m 是平面A 1CE 的法向量,则 可取m =(2,1,-2). 从而cos <n ,m >=n ·m |n ||m |=33, ∴sin <n ,m >=63.故二面角D -A 1C -E 的正弦值为63.……………………………………………12分 18.(本小题满分12分) 解:(Ⅰ)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d ≠0),则 ∵a 2,a 5,a 14构成等比数列, ∴a 25=a 2a 14,即(1+4d )2=(1+d )(1+13d ), 解得d =0(舍去),或d =2.∴a n =1+(n -1)×2=2n -1.……………………………………………………4分 (Ⅱ)由已知b 1a 1+b 2a 2+…+b n a n =1-12n ,n ∈N *,当n =1时,b 1a 1=12;当n ≥2时,b n a n =1-12n -(1-12n -1)=12n .∴b n a n=12n ,n ∈N *.由(Ⅰ),知a n =2n -1,n ∈N *, ∴b n =2n -12n ,n ∈N *. 又T n =12+322+523+…+2n -12n , 12T n =122+323+…+2n -32n +2n -12n 1. 两式相减,得12T n =12+(222+223+…+22n )-2n -12n +1=32-12n -1-2n -12n +1, ∴T n =3-2n +32n .…………………………………………………………………12分 19.(本小题满分12分) 解:(Ⅰ)记“比赛6局,A 队至多获胜4局”为事件A , 则P (A )=1-[C 56(23)5(1-23)+C 66(23)6]=1-256729=473729. 故A 队至多获胜4局的概率为473729.………………………………………………4分 (Ⅱ)由题意可知,ξ的可能取值为3,4,5. P (ξ=3)=(23)3+(13)3=927=13,P (ξ=4)=C 23(23)2×13×23+C 23(13)2×23×13=1027, P (ξ=5)=C 24(23)2(13)2=827. ∴ξ的分布列为:ξ 3 4 5 P131027827∴E (ξ)=3×13+4×1027+5×827=10727.…………………………………………12分 20.(本小题满分13分) 解:(Ⅰ)设F (c ,0),当l 的斜率为1时,其方程为x -y -c =0,∴O 到l 的距离为|0-0-c |2=c2,由已知,得c 2=22,∴c =1. 由e =c a =33,得a =3,b =a 2-c 2=2.……………………………………4分 (Ⅱ)假设C 上存在点P ,使得当l 绕F 转到某一位置时,有=+成立, 设A (x 1,y 1),B (x 2,y 2),则P (x 1+x 2,y 1+y 2). 由(Ⅰ),知C 的方程为x 23+y 22=1.由题意知,l 的斜率一定不为0,故不妨设l :x =ty +1.由⎩⎪⎨⎪⎧x =ty +1,x 23+y 22=1.消去x 并化简整理,得(2t 2+3)y 2+4ty -4=0.由韦达定理,得y 1+y 2=-4t2t 2+3, ∴x1+x 2=ty 1+1+ty 2+1=t (y 1+y 2)+2=-4t 22t 2+3+2=62t 2+3,∴P (62t 2+3,-4t2t 2+3).∵点P 在C 上,∴(62t 2+3)23+(-4t2t 2+3)22=1, 化简整理,得4t 4+4t 2-3=0,即(2t 2+3)(2t 2-1)=0,解得t 2=12. 当t =22时,P (32,-22),l 的方程为2x -y -2=0; 当t =-22时,P (32,22),l 的方程为2x +y -2=0.故C 上存在点P (32,±22),使=+成立,此时l 的方程为2x ±y -2=0.…………………………………………………………………………………13分 21.(本小题满分14分)解:(Ⅰ)由已知,得f (x )=-1+1x -1+a ln (x -1),求导数,得f ′(x )=-1(x -1)2+ax -1. ∵f (x )在[2,+∞)上是增函数,∴f ′(x )≥0在[2,+∞)上恒成立,即a ≥1x -1在[2,+∞)上恒成立,∴a ≥(1x -1)max.∵x ≥2,∴0<1x -1≤1,∴a ≥1.故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1,+∞).………………………………………………4分 (Ⅱ)当a =2时,由(Ⅰ)知,f (x )在[2,+∞)上是增函数,∴当x >2时,f (x )>f (2),即-1+1x -1+2ln (x -1)>0,∴2ln (x -1)>1-1x -1.令g (x )=2x -4-2ln (x -1),则g ′(x )=2-2x -1=2(x -2)x -1.∵x >2,∴g ′(x )>0,∴g (x )在(2,+∞)上是增函数,∴g (x )>g (2)=0,即2x -4-2ln (x -1)>0, ∴2x -4>2ln (x -1).综上可得,1-1x -1<2ln (x -1)<2x -4(x >2).………………………………9分(Ⅲ)由(Ⅱ),得1-1x -1<2ln (x -1)<2x -4(x >2),令x -1=k +1k ,则1k +1<2ln k +1k <2·1k ,k =1,2,…,n -1. 将上述n -1个不等式依次相加,得 12+13+…+1n <2(ln 21+ln 32+…+ln n n -1)<2(1+12+…+1n -1), ∴12+13+…+1n <2ln n <2(1+12+…+1n -1),∴14+16+…+12n <ln n <1+12+…+1n -1(n ∈N *,且n ≥2).………………14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三中四新分校2014届第一次月考试题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

答题前请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上相应的栏目内。

2.Ⅰ卷答案答在机读卡上;Ⅱ卷答案直接写在试卷的相应位置上。

3.考试时间为90分钟,总分100分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S—32 C1—35.5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1.下面是人们对于化学科学的各种常见认识,其中错误的是A.化学面对现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显得无能为力B.化学将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C.化学是一门具有极强实用性的科学D.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的七个物理量之一B.摩尔是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C.科学上规定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合体为1molD.1mol氧含6.02×1023个O2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沙里淘金是利用金与沙的密度相差较大而将沙淘走使金留下B.化学上所指的杂质,有的本来无害且很有价值,即使有害无价值的也应设法变废为宝C.检验某溶液时,不能将检测试剂一次加入到全部溶液里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34.下列行为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进入煤矿井时,用火把照明B.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C.实验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配制稀硫酸D.装运乙醇的包装箱上应贴上易燃液体的危险品标志图标5.在自来水蒸馏实验中,下列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蒸馏烧瓶中盛约1/3体积的自来水,并放入几粒碎瓷片B.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到蒸馏烧瓶中的自来水中C.冷水应从冷凝管下口进,上口出D.收集到的液体取少量滴入硝酸银和稀硝酸,无明显现象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01kPa时,1 mol O2和N2的混合气体的总体积约为22.4 LB.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约为22.4 LC.标准状况下,0.5 mol的H2O的体积约为11.2 LD.标准状况下,CO2的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7.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实验中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带铁圈)B .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C .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色D .分液时,水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8.若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 mol CH 4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6 N AB .在0℃,101kPa 时,22.4 L H 2中含有N A 个氢原子C .16 g 氧气和16 g 臭氧所含的原子数均为N AD .N A 个CO 分子和0.5 mol CH 4的质量比为7︰4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同温同压下,两个容积相等的容器,一个盛CO 气体,另一个盛N 2、O 2的混合气体,则两容器内气体分子总数一定相同,但原子总数不相同B .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体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C .1 L 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 L 氧气的质量小D .同温同压下,5 mL A 2气体和10 mL B 2气体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 mL C 气体,则C 化学式为AB 2或B 2A10.实验室用不纯氯化钠固体(含少量NH 4HCO 3和Na 2SO 4杂质)制取纯净氯化钠溶液。

下列操作可供选用:①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②煮沸;③加蒸馏水溶解;④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⑤加入稍过量的Na 2CO 3溶液;⑥加入稍过量的BaCl 2溶液;⑦过滤。

上述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应是A .①②⑤⑥⑦③④B .③④⑥⑤⑦①②C .④③⑥⑤⑦①②D .④③⑤⑥⑦②① 11.在标准状况下①6.72 L CH 4 ②3.01×1023个HCl 分子 ③13.6 g H 2S ④0.2 mol NH 3, 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表达正确的是: a .体积②>③>①>④ b .密度②>③>④>① c .质量②>③>①>④ d .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 A .abc B .bcd C .abcd D .cba 12.如果a g 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 ,则c 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应表示为(式中A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A .L 4.22A N a bc ⋅B .L 4.22A N c ab ⋅C .L 4.22A N b ac ⋅D .L4.22AN ac b ⋅ 13.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 -、CO 32-、OH -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滴加Mg(NO 3)2溶液; ②过滤; ③滴加AgNO 3溶液; ④滴加Ba(NO 3)2溶液 A .①②④②③ B .④②①②③ C .①②③②④ D .④②③②①14.同温、同压下,某瓶充满O 2时重116 g ,充满CO 2时重122 g ,充满某气体时重114 g ,则某气体可能是A .H 2SB .N 2C .HClD .SO 215.今有下列仪器:铁架台、铁圈、铁夹、三脚架、石棉网、烧杯、漏斗、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蒸馏烧瓶、坩埚钳、火柴、滤纸,从缺乏必要的仪器和用品的角度考虑,不能进行的分离操作是A .蒸发B .萃取C .过滤D .蒸馏 16.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O 2和CO 2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体积比为8︰1 B.分子个数之比为11︰12C.物质的量之比为11︰8 D.原子个数之比为12︰11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填空题(共44分)17.(1)将质量比为14︰15的N2和NO混合,则混合气体中N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

(2) 5molCO2的质量是_________;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约为__________;所含的分子数目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所含氧原子的数目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3)4.5 g水与g硫酸所含的分子数相等,它们所含氧原子数之比是,其中氢原子数之比是。

(4)12.4 g Na2X中含有0.4 mol Na+,则Na2X的摩尔质量是,X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18.(1)在标准状况下,100 mL某气体X的质量是0.179 g,则这种气体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 ___。

(保留整数)(2)在同温同压下,某气体X对CH4的相对密度为2,则气体X的分子式可能为_________。

(3)下列给出的条件中,无法确定该物质摩尔质量的是______。

A.已知气体在标准状况时的密度B.已知物质的体积和质量C.已知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D.已知物质一个分子的实际质量19.将3.22 g芒硝(Na2SO4·10H2O)溶于水中,要使每10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Na+,则需水的20.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如右表所示,请回答:(1)三次检测结果中第__________次检测结果明显不正确。

(2)在检测时,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SO42-离子、CO32-离子和Cl-离子:首先,向溶液中滴加___ __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其次,再继续加入过量的该溶液,其目的是;第三,上述反应结束后,向溶液中再加入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第四,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

21.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以分离KCl和B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①的名称是,操作②的名称是。

(2)试剂a是,试剂b是,固体B是。

(填化学式)(3)加入试剂a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加入试剂b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该方案能否达到实验目的:。

若不能,应如何改进(若能,此问不用回答)。

(5)若要测定原混合物中KCl和BaCl2的质量分数,除了要准确称量混合物的质量外,至少还要获得的数据是(填“A”、“A1”、“B”、“C”)的质量。

三、计算题(共8分)22.(2分)在同温同压下,某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与同体积的氧气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体积比为(不要求计算过程)。

23.(6分)由0.2 g氢气,2.8g氮气,0.4g氦气,3.2g氧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在0℃,101kPa下所占的体积为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化学答题卡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卷二.17.(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g,,。

(4) ,,。

18.(1) ___ ___。

(保留整数)(2) _________。

(3)______。

19.g。

20.(1) __________。

(2):___ __,其目的是;其次,其目的是;第三,,其目的是;第四,_________,其目的是。

21.(1) ,。

(2) ,,。

(填化学式)(3) 。

(4):。

若不能,应如何改进(若能,此问不用回答)。

(5) (填“A”、“A1”、“B”、“C”)。

三、计算题(共8分)22.(不要求计算过程)。

23.101kPa下所占的体积为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1、A2、C3、D4、D5、B6、A7、D8、C9、D 10、C 11、C 12、A13、B 14、B 15、D 16、C二.填空题(共44分)17、(共13分)(1) 1︰1;3︰1;29g/mol(不带单位不得分)(各1分)(2)220g(不带单位不得分)、112L、3.01×1024、6.02×1024 (各1分)(3)24.5;1︰4;1︰1(各1分)(4)62g/mol(不带单位不得分);16;Na2O (各1分)18、(共3分)(1) 40 (2)O2(3)B (各1分)19、34.2 (2分)20、(共8分)(1)二(2)HNO3,检验CO32-离子;除去CO32-离子;Ba(NO3)2,检验并除去SO42-离子(不答除去不扣分);AgNO3,检验Cl-离子。

21、(共16分)(1)溶解(溶于水均可);过滤(滤字写错不得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