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调查实习报告
水文地质实习报告

水文地质实习汇报(一般高等教育)题目水文地质实习汇报学院专业名称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目录一、概述 (3)二、校内实习 (3)2.1木化石(硅化木) (3)2.1.1简介 (3)2.1.2形成 (3)2.1.3分类 (3)三、北京市延庆国家地质公园 (4)3.1地质公园简介 (4)3.2岩石种类 (5)3.1.1火成岩 (5)3.1.2沉积岩 (7)3.1.3变质岩 (8)3.3地质构造 (8)3.2.1岩石间接触关系 (8)3.2.2小昆仑地貌 (9)3.2.3六道河背斜 (10)3.2.4溶洞 (11)3.2.5褶皱 (12)3.2.6冰劈作用 (13)3.4地质罗盘旳使用 (14)3.5测高仪旳使用 (16)四、中国地质博物馆 (17)4.1矿物岩石 (17)4.1.1火成岩 (17)4.1.2沉积岩 (17)4.1.3变质岩 (18)4.2宝石 (18)4.2.1简介 (18)4.2.2性质 (18)4.3地球展厅 (19)五、心得与体会 (19)一、概述在黄建坤老师旳带领下,我们于 10 月 15 日进行了为期一天旳地质实习。
上午 8:00,我们在学校田家炳体育场附近旳木化石旁边集合,由黄老师给我们讲解硅化木旳历史、成因。
之后坐车前去延庆国家地质公园进行校外实习。
重要考察旳内容有:户外岩石种类如:火成岩(安山岩)、沉积岩(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变质岩、地质构造如:小昆仑地貌、坡积土、洪积土以及褶皱、断层等。
在老师旳讲解下,我们详细地理解了这些岩石旳成因和物理性质,地质构造旳形成和特色,收获良多。
第二天早上8:00,我们又启程去中国地质博物馆进行了一上午旳参观学习。
在地质博物馆我们在讲解员旳带领下依次参观了地球厅、矿物岩石厅、史前生物厅、国土资源厅。
通过参观,我们对宝石、多种矿物以及多种化石有了初步旳理解。
当日下午,黄老师在北京林业大学第二教学楼给我们做了简朴旳实习总结和实习汇报写法阐明。
水文地质学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水文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运动和利用的科学。
为了深入了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我们组织了一次水文地质学实践课程。
本次实践课程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水文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以下是本次实践报告的主要内容。
二、实践目的1. 了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 掌握地下水调查和勘探的方法;3. 学会水文地质实验的基本操作;4.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内容1. 实地考察(1)考察地点:某市郊地区(2)考察目的:了解该地区地下水的分布、水质和水量等情况。
(3)考察内容:1)调查该地区地质构造和地层分布;2)了解该地区水文地质条件;3)调查该地区地下水类型、水质和水量;4)分析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2. 水文地质实验(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地下水的水文地质参数,如渗透系数、给水度等。
(2)实验内容:1)野外采样:采集地下水样品,进行水质分析;2)室内实验:进行渗透实验,测定渗透系数;3)计算地下水的水文地质参数。
四、实践过程1. 实地考察阶段(1)分组: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由一名指导教师负责。
(2)考察前准备:了解考察地点的地理、地质、水文等情况,制定考察计划。
(3)实地考察:按照考察计划,分组进行实地考察,记录地质、水文、水质等数据。
2. 水文地质实验阶段(1)实验前准备: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仪器和操作步骤。
(2)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确保实验数据准确。
(3)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水文地质参数。
五、实践结果与分析1. 实地考察结果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了解到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分布不均,地下水类型多样。
该地区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水质较好,水量较丰富。
但在部分地区,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2. 水文地质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以下水文地质参数:(1)渗透系数:0.5~1.0m/d;(2)给水度:0.05~0.1;(3)地下水矿化度:500~1000mg/L。
水文实习报告锦集8篇

水文实习报告锦集8篇水文实习报告锦集8篇在当下社会,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水文实习报告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水文实习报告篇1目的与要求:《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是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教学地质实习,使学生掌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的基础知识:包括三大岩石类及其主要矿物的肉眼鉴定,学会分析野外常见的各种地质现象及岩石的鉴别,结合水利工程,分析和评价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为今后学习其他专业课打下基础。
实习内容:(实习期间各阶段基本内容)石佛寺水库。
具体内容:初步了解水库在解决洪水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和全流域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2.沈阳市森林公园。
具体内容:地质构造的野外识别;实习区域内的岩石及矿物的肉眼鉴定及标本的采集;了解各种层面构造(波痕,雨痕,泥裂等);观察沉积岩的层理构造;岩石的风化及岩石不同风化程度的风化带的观察;认识丘陵地带地貌。
3.棋盘山水库。
具体内容:水库坝址与坝型选择的工程地质条件。
1.明确水库的构成,了解水库的整体情况;2.坝址与坝型选择的工程地质条件;3.库区选择的工程地质条件;4.土坝的防渗措施5.了解护岸的类型等。
实习内容(包括日期和每天的具体实习内容、心得、体会和收获等)20xx年6月25日星期六石佛寺水库今天是进入实习的第一天,天气十分的晴朗。
我们在老师的安排下,早上七点半准时出发,于大约九点达到石佛寺水库库区。
当汽车行驶在一条通往水库控制中心的长约7公里沿河大坝上的时候,远远地就能看见一条白色的护坡。
怀着对水库的大坝的强烈的好奇心,下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那个横跨于辽河之上的拦河大坝上的基础设施,观看泄洪闸门,以及泄洪道的构造。
接下来便是石佛寺水库的高局长给我们讲解了有关水库的一些相关知识,使我们对石佛寺水库有了而更进一步的认识。
石佛寺水库工程是辽河干流上唯一的控制性工程,也是国内流域干流上大型的平原水库,控制流域面积为164786 平方公里,工程坝型为均质土坝,枢纽为二等工程,永久性建筑物为二级。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习报告2篇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习报告 (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习报告 (2)精选2篇(一)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在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习中,我所实习的单位是一个工程地质咨询公司。
该公司主要从事土地开发、建筑工程以及交通工程等方面的地质勘察和咨询工作。
实习期为一个月。
二、实习目的通过实习,我希望能够了解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掌握常用勘察方法和工具的使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实习内容1. 工程地质勘察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一项土地开发项目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地质资料收集:通过查阅地质图、地质报告和相关文献,了解研究区域的地质背景、地质构造和地质特征。
(2)现场勘察:对研究区域进行实地考察,记录地质现象和地质岩层的分布情况。
(3)地质钻探:根据地质特征和工程需求,在不同位置进行地质钻探,获取地下岩层的样品和资料。
(4)数据处理:对采集的勘察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编制工程地质图和地质报告。
2. 水文地质调查除了工程地质勘察,我还参与了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水文资料收集:搜集研究区域的水文资料,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化学组成和水文地质特征等。
(2)水文钻探:对研究区域进行水文钻探,获取地下水位、水流方向和水文地质描述等数据。
(3)水质采样:采集地下水样品,进行水质分析,评估地下水的适用性和安全性。
(4)数据处理:对采集的水文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编制水文地质报告。
四、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学习到了一些实践操作技能。
在实习过程中,我还与同事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提升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同时,实习还让我意识到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重要性和挑战。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调查结果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因此需要精确和全面。
我将更加努力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五、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工程水文地质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工程水文地质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工程水文地质的基本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我校组织了工程水文地质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操作和理论学习,使学生掌握工程水文地质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目的与要求1. 目的:(1)使学生了解工程水文地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提高学生对工程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要求:(1)认真学习实习指导书,掌握实习内容;(2)严格遵守实习纪律,确保实习安全;(3)认真完成实习任务,做好实习记录;(4)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实习内容1. 实地考察(1)参观水利工程现场,了解工程水文地质条件;(2)考察地下水位、水质、土壤等环境因素;(3)分析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对工程的影响。
2. 实验操作(1)进行水文地质勘察,采集水样、土样;(2)进行水质分析、土壤分析等实验;(3)学习水文地质勘探仪器操作。
3. 理论学习(1)学习工程水文地质基本原理;(2)学习水文地质勘察、评价、设计等知识;(3)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
四、实习过程及心得体会1. 实习过程(1)实习初期,我们参观了某水利枢纽工程,了解了该工程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工程地质问题对工程的影响;(2)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进行了水文地质勘察,采集了水样、土样,进行了水质分析、土壤分析等实验;(3)我们还学习了水文地质勘探仪器操作,了解了地下水位、水质、土壤等环境因素对工程的影响。
2. 心得体会(1)通过实习,我对工程水文地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工程水文地质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2)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水文地质勘察、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3)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了与同学、老师沟通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水文实习报告4篇

水文实习报告4篇三月份,我们地本02的全部人去进化水文站实习,我从水文站实习回来后写了这份实习报告:1.金华水量概况金华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量较多,有干、湿季节。
春早秋短,夏季长而炎热,冬季光温互补。
盆地小气候多样,有一定的垂直差异,灾害性天气较频繁。
6月10日进入梅汛期。
受冷空气影响,6月10-11日降下入梅后的第一场雨。
本次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武义江流域降雨大于东阳江流域。
其中永康市前仓雨量站测为24小时降雨量达毫米,9、10两日降雨量218毫米,近年来少见的特大暴雨,暴雨引发的局部洪水造成公路交通中断,康市的前仓、石柱等地受灾严重。
XX年,金华市梅汛一是时间短,只有18天;二是降雨连续时间较长,但降雨总量和强度不大。
金华站梅汛期降雨量131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62%;4-10月降雨量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32%;年降雨量毫米,比多年平均降雨偏少%;金华站XX年蒸发量毫米。
XX年,金华市降雨偏少,各主要江河水位站年最高水位都未达到警戒水位。
金华站年最高水位米;武义莲塘口站米;义乌市佛堂站米;兰溪站。
因未达预报标准,金华、佛堂、莲塘口站XX年均未发布洪水预报。
兰溪站于6月26日连续发布预报三次,最后一次预报兰江最高水位米,实测米,精度达到规范要求。
XX年市水文站共收发水情信息8940份。
金华市1月份雨量普遍偏多,所以金华站和佛堂站的年最高水位均出现在1月份。
金华站最高水位米,是解放以来年最高水位最低的一年。
但浦江芳地水文站6月10日出现建站以来最高水位达米。
2.金衢丘陵盆地土地面积约850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00万,耕地约150万亩。
域内主要河流为衢江和金华江,均为钱塘江上游水系。
该地区已建有乌溪江、安地、金兰、铜山源、沙畈等大中型水库以及乌溪江引水工程等。
由于该地区地处丘陵盆地,蒸发量大,农业灌溉用水占较大比重,而本地水资源有限,且开发条件较差,因此,该区域水资源配置的主要思路为:推行节水灌溉改变农业田间漫灌以及减少灌区渗漏是农业节水的重点。
水文地质实习报告论文

摘要:水文地质实习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习使学生深入了解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动态及开发利用等方面,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奠定基础。
本文以某水文地质实习为例,介绍了实习目的、内容、方法及收获,并对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水文地质;实习;地下水;分布;特征一、引言水文地质实习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习使学生深入了解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动态及开发利用等方面,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奠定基础。
本文以某水文地质实习为例,介绍了实习目的、内容、方法及收获,并对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二、实习目的1.使学生掌握地下水的基本概念、分布、特征及动态;2.了解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及水资源保护;3.培养学生野外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实习内容1.实习地点:某水文地质实习基地2.实习时间:2019年7月1日至7月10日3.实习内容:(1)地下水的分布及特征通过野外调查,了解实习区域地下水的分布、埋藏条件、含水层类型、水质及水温等特征。
(2)地下水动态通过野外调查和观测,了解实习区域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包括补给、径流、排泄等过程。
(3)地下水开发利用了解实习区域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包括开采量、水质、开采层位、开采方式等。
(4)水资源保护分析实习区域水资源保护现状,探讨水资源保护措施。
四、实习方法1.野外调查:采用实地观察、取样、测量等方法,了解实习区域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动态及开发利用情况。
2.室内分析:对野外采集的样品进行水质、水温等指标的测定,分析地下水的质量及动态变化。
3.资料查阅: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地下水理论知识及实习区域的水文地质背景。
五、实习收获1.掌握了地下水的基本概念、分布、特征及动态,提高了对地下水理论知识的理解。
2.学会了野外实际操作技能,如地质罗盘的使用、样品采集、水质测定等。
3.了解了实习区域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现状及水资源保护措施,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奠定了基础。
水文站实习报告范文4篇

水文站实习报告范文水文站实习报告范文精选4篇(一)实习报告实习单位:水文站实习时间:2021年XX月-XX月一、实习单位概况水文站是负责监测、分析和评估水资源情况的机构。
其主要职责包括对水文要素进行观测、记录和分析,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水文站还负责编制水文预报和水资源评价报告,对地下水、地表水、降水等进行监测,并提供与水文相关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二、实习内容1. 水文观测与记录: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水文观测与记录工作。
包括对水文站的观测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定期采集水文观测数据,并进行记录与分析。
2. 数据处理与分析:我还参与了水文观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工作。
利用专业软件对采集到的水文数据进行处理,如数据清洗、计算、绘图等,以获取准确的水文信息。
3. 水文预报与评价:我还参与了水文预报和水资源评价工作。
根据历史数据和气象预报,利用统计模型和数学方法进行水文预测,预测未来的水文情况,为水资源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
4. 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水文站的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工作。
根据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水文数据分析、水资源管理方案、灾害预警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三、实习心得与收获通过实习,我对水文观测与数据处理、水文预报和水资源评价等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提高了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熟悉了水文观测仪器的操作和维护,掌握了水文预报和水资源评价的方法和技巧。
在实习期间,我还学习到了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在与其他实习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合作中,我了解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只有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才能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
通过实习,我对水文工作的专业性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水文工作不仅关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还与环境保护和灾害预防等方面密切相关。
作为一名实习生,我充分体会到了水文工作的责任和使命感,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四、实习总结通过此次实习,我对水文工作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对实际工作的要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报告专业:工程地质勘查学制:三年班级:地质 0931 组别:第六组姓名:钟雅丽实习动员一、实习名称:水文地质实习二、实训性质:水文地质概论是工程地质勘查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诸多后续课程的基础。
水文地质实习是水文地质理论课程之后,安排的野外实践课。
水文地质实践课是水文地质理论课的补充,它以水文地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工作方法为出发点,进行水文地质的实践教学。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了教学环节“理论与方法并重”的思维模式,这是一个加强学生综合能力训练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有着较好的作用。
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既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全面的考察,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科研兴趣的有效尝试。
三、实习目的和任务1.目的:掌握工程地质勘查专业水文地质概论课程中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使学生自己能够在实践中锻炼专业技能,掌握专业知识。
2.任务:(1)、了解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地质地貌描述,井泉描述与编录,河水(渠水、泉水)测流,地下水位量测,水源井抽水试验等;河水(渠水、泉水)流量计算,水源井抽水试验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地下水补给量与排泄量计算等。
(2)熟悉水文地质图件编绘方法——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剖面图、等水位线图、抽水试验曲线图的编制等。
(3)理解河水与地下水的密切联系——河水入渗与地下水泄出现象,河水与地下水相互补排关系和条件。
(4)了解水文、气象的观测方法及集中供水系统和渠道系统的布局方案。
(5)水文地质调查的任务:是在研究区域自然地理、地质特点的基础上,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岩性、构造、埋藏条件、分布规律及其含水性;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大气降水、地表水与地下水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评价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远景。
四、实训的基本内容和方法:1.基本内容:(1)调查:a、三家店水源地机器周边地区地质地貌一一纵横剖面观察;b、永定河河水与地下水关系一一水入渗与地下水泄出现象的认识,实测河、泉水流量;c、水源井与地下水流量----- 水源井调查与地下水位量测,水源井抽水试验;(2)资料整理:a、编制统计表一一河水入渗量、地下水泄出量、水源井抽水试验数据等统计表;b、编绘图件——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剖面图、等水位线图、抽水试验曲线图等;2.方法:野外实际勘查,实际观察和锻炼。
五、实训的成果:六、水文地质实习报告编写、水文地质图等。
七、主要参考书和资料《水文地质基础》《水文地质手册》一、门头沟的地质概况1、地质以沿河城断裂为界,分为两盘。
以北以古老的元古代沉积地层为主,以南以中生代火山岩为主。
16-8 亿年的元古代沉积岩360 平方公里。
占门头沟面积的四分之一。
火山岩面积610 平方公里,占门头沟面积的60%。
中生代侏罗纪、白垩纪时期,门头沟境内发生过多次火山喷发,百花山系,九龙山系、南大岭都是火成岩。
2、地形门头沟区地处华北平原向蒙古高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地形骨架形成于中生代的燕山运动。
境内总面积的98.5%为山地,平原面积仅占1.5%。
西部山地是北京西山的核心部分,山体高大,层峦叠嶂,海拔1500 米左右的山峰160 余座。
头沟地形总的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
由四列西南东北走向的山脉构成。
自北依次为灵山-黄草梁-灰金坨-笔架山;白草畔-百花山-老龙窝-髽髻山-清水尖-妙峰山;九龙山-香峪梁;马鞍山-卧龙岗。
形成宽山窄谷的景观。
北京最高峰灵山海拔2303米,永定镇四道桥子最低海拔73 米。
由于山地切割严重,各岭脊之间形成大小沟谷300 余条。
平缓的山地与陡峭的山坡交替出现,地形呈锯齿状、阶段性上升。
总之:门头沟地形特点,可以概括为四列山,夹着三条沟,一条河(永定河)大山连绵,沟谷纵横。
(图片演示:门头沟著名高山、河谷地形、峡谷中的村落。
)3.永定河峡谷地质大观园永定河从河北省官厅进入西山,在100 余公里峡谷行程中穿越了16 亿年的地质时空。
解剖了各种地质现象。
永定河峡谷向我们展示了元古代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震旦系地层;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石炭纪、二叠纪地层;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地层;新生代第四纪地层。
囊括了元古代以来除华北共同缺失的古生代志留纪、泥盆纪地层以外的几乎所有地层。
永定河峡谷穿越了门头沟最重要的沿河城大断裂等四个主要断裂带。
是观察研究断裂带的理想场所。
永定河大峡谷穿透幽州背斜和髽髻山、九龙山向斜,既展示了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又展示了髽髻山、九龙山地形倒置,向斜成山的地质现象。
永定河大峡谷切穿老虎港、珠窝等侵入岩体,使我们观察到水火相容的特殊地质构造。
在永定河大峡谷中我们还可以欣赏古老的河曲,诱人的地层剖面,奇妙的穹窿构造,神奇的古火山口,巨大的冰川漂砾,神秘的古洞,方形山、半拉山等各色山体,以及美丽的峡谷风光。
总之,进入了永定河大峡谷,您就进入了神秘的地质大观园二、门头沟的矿产资源大自然造物主在门头沟创造了丰厚的物产资源,据有关部门统计,已探明的主要矿藏有20 多种,矿产地70 余处。
门头沟区地层主要由震旦亚界的蓟县系和青白口系,下古生界的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上古生界的侏罗系和第四纪的马栏组、百花山冰期堆积所构成。
经过漫长的地质变迁,境内形成了多种类型的矿床,现已探明的有:煤炭、石灰岩、玄武岩、辉绿岩、陶粒页岩、耐火粘土、大理石、花岗岩、紫砚石、白云岩、硅石、白花玉、紫页岩、石棉、冰洲石、天然石板、煤矸石、铜、锌、铝、铁、金、银等等。
其中以煤、石灰石储量大、分布广。
煤炭:无烟煤北京市含煤面积1125平方公里,永定河大峡谷一带占近700平方公里。
累计探明煤炭资源27 亿吨,约三分之二埋藏在大峡谷附近。
北京是全国五大无烟煤产地之一,位于大峡谷的门头沟区是北京最重要的煤产区,已累计生产 2 亿吨。
门头沟自辽、金时期就开采煤炭,用于龙泉务磁器烧造。
明、清时期“京城百万之家,皆以石炭为薪”,门头沟以生产煤炭,供应京城炊爨之需,而享有盛名。
永定河大峡谷的煤产生于3.5 亿年-2 亿年前的石炭纪、二叠纪和1.3 亿多年前的侏罗纪。
是蕨类植物和恐龙繁荣的时代。
古人有“西山石为薪,黝黑惊射目” 的诗句,说的是门头沟盛产煤炭。
在北京的发展过程中,它为人民带来温暖和光明,它和水与粮食一样,都是京城的命脉。
石灰石:人们说,京西门头沟是“黑、白”两道,黑的是煤,白的就是石灰。
大峡谷的奇峰秀水之间见到最多、最普遍的是石灰岩,最俊秀、最雄伟的山是石灰岩山脉。
大峡谷内的石灰岩用途广、储量多,品质好。
据不完全统计,列入国家矿产储量表的熔剂用石灰岩矿区6 处,占北京市总保有储量的67%,储量列全国第15 位;电石用石灰岩3 处,占北京市总保有储量的75.2%,储量列全国第十三位。
野溪和鲁家滩熔剂用灰石矿一直是首钢的原料供应地,50 多年来为北京市的冶金工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自元代以来,朝廷就在门头沟设立了采煤和烧灰的管理机构。
潭柘寺镇的张家庄(东南北村)、石佛村、秋坡村、龙泉务村、灰峪村、军庄村、野西以及永定河两岸的村庄都长期为京城烧纸石灰,北村的石灰可以粘起七块砖,享有盛名。
清代三家店还有专为宫廷供应石灰的曹灰场。
门头沟留下了许多灰渣山,成为历史见证。
白云岩:冶金用白云岩分布于野西、下苇甸、鲁家滩一带,矿层为寒武系昌平组,适宜与主要矿产熔剂用石灰岩综合开采利用。
冶金用石英矿体为脉状,矿石质量稳定,符合铁合金二级品要求,鲁家滩村曾开采矿石。
供应北京市的冶金企业。
花岗岩:主要分布于沿河城一带,有白羊石虎花岗岩体、鸽子坨花岗岩体、碾台花岗岩体等。
颜色有浅红、斑黑、奶白。
这里花岗岩石已有数十年的开采历史,大块毛石用于港口建设,板材正在源源不断供应首都市场。
玄武岩:主要分布在门头沟至潭柘寺的南大岭一带。
玄武岩有广泛的用途。
可以做“ 玄武岩铸石”,这种铸石具有一般金属不能达到的耐磨、耐酸和耐碱性能。
玄武岩铸石用于代替钢材、合金材料及橡胶。
铸石管可作为化工的输气、输液管道以及供水管道等。
还可以作为高等级公路的砂石料。
潭柘紫石:它是北京地区特有的古老岩种。
它的产地在潭柘寺镇西部的高山上,这里至今矗立着明代刻石,上书:“内官监紫石官塘界”,落款:“钦差.提督马鞍山兼管理工程太监何立:”早在明代,这里已经是宫廷生产紫石的窑场,由钦差大臣督办采石。
北京故宫太和殿宝座基石,乾坤殿的铜龟、铜鹤底座都是紫石建筑。
可见,紫石是宫廷钟爱的建筑材料。
紫石细润,扣之,声似金钟,抚之,如婴儿肌肤,颜色深紫,间有绿色条纹,是制作砚台的上乘原料。
传说明代在京西采石的钦差大人,精选紫石料让工匠雕刻成砚台进贡皇上。
砚台凝重典雅,紫光习习,若紫气东来,顿时龙颜大悦。
从此潭柘寺紫石塘便成了宫廷采石场,紫石砚也就成了皇家的用品。
现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清古砚中就有一批潭柘紫石砚。
经科学鉴定,潭柘紫石属红柱石铁、泥质板岩,形成于距今2.6 亿年前二叠纪红庙岭组地层中,石料原岩为铁、泥质板岩,与端,歙砚石料同属一大类。
由于其矿物组成略有不同,红柱石代替了石英,使研出的墨汁更加均细光亮,有些性能超越端、歙两种名砚。
潭柘紫石的重新发现,使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清紫石古砚珍品有了明确的“出身”,丰富了北京地区特种矿产资源品种,为古砚家族增添了新的光彩。
潭柘紫石的开发已列为北京市的星火计划。
使潭柘紫石砚这个古老的砚种焕发了青春。
潭柘紫石砚继承明清古砚风格,造型古朴典雅、经著名书画家朱学范、赵朴初、启功、肖劳、董寿平等试用鉴评:潭柘紫石质地细腻、晶莹温润、研之无声、易于发墨而且经久不干,具有不吸水、不耗墨、不损笔毫等特点。
启功先生挥毫赞曰:“巧斫燕山骨,名标潭柘寺。
发墨最宜书,日写千万字。
” 柘紫石砚现在已经成为国内外收藏珍品。
叶蜡石:白色,微带浅黄或浅绿,玻璃光泽,质地较软,具有油脂感。
产地在九龙山向斜南,潭柘寺镇阳坡元、赵家台村一带。
出露于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及侏罗系底部辉绿岩等地层。
旧社会叶腊石主要加工成石笔,和石板配合使用,当作小学生的书写工具。
现在叶腊石可以做高级耐火材料、陶瓷等,是合成金刚石的坯料,橡胶工业、糖果工业的添加剂。
门头沟是全国重要的叶腊石产地,也是全国人造金刚石坯料的主要供应地。
铁矿石:铁矿形成于元古代中晚期,约10 亿年前,分布在大峡谷段永定河最大的支流清水河流域齐家庄、清水、青白口、下马岭、碣石、大村等地。
有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床,有的伴生铜锌等矿物。
从古代就有小量开采。
金、银矿石:金、银矿蕴藏在优美的珍珠湖畔,金矿产于含金黄铁矿化白云岩中,含金品位可达工业品位。
明代,位于珍珠湖东南的珠窝村曾经自发采矿炼银,现在山上还有当年开采的数十个矿洞。
当地流传着“珠窝的砂,碣石的土,一两能出一钱五”,说明当时炼银有很大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