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康宝鉴》之男女 房事 戒期
夫妻房事

这里制订一个期限,是大家节欲保身的根本。二十岁时,以七日一次为准。三十岁时,以十四日一次为准。四十岁时,则宜二十八日一次。五十岁时,则宜四十五日一次。到六十岁时,则精髓已绝(女子四十九就绝经了),不能再生,急宜断除色欲、禁绝房事。以保持仅有的一点精髓,作为自己保命的本钱,万不可轻易走泄了。以上所订的期限,专指春秋两季而言。若是冬夏两季,一则火令极热,发泄无余,一则水令极寒,闭藏极密,这两季行房最伤身体。即便年轻时,也要尽量断欲。最好二十岁时,可十四日一次。三十岁时,可二十八日一次。四十岁时,可四十五日一次。至五十岁时,血气大衰,夏令可六十日一次,冬令则宜谨守不泄。因为天地给与人的气,在冬令要深藏起来,以便作为来春发生之本,因此冬令伤身比夏令还要重十倍。依照这个限定做,可少病长寿。不按这个限定做,房事频繁,必然多病短命。古人道:“子成年,父节欲;子已婚,父绝欲。”道理很深啊!
廿七 斗降(每月同) 夺纪
廿八 人神在阴(每月同,宜先一日即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得病
廿九 四天王巡行(每月同) 宜戒
夫妻间闺房之礼的戒忌和求子之道

夫妻间闺房之礼的戒忌和求子之道夫妻之间的相处,虽然是人伦之始,但如不能节制,以致常受疾病的侵袭,或于神明降鉴之期,淫污冒渎,而阴遭削禄减年之祸。
所以为了免使身心受损伤和受阴谴,应当遵守一些禁忌,以免误犯。
古圣王以爱民之故,即夫妇房事,不惜令遒人以木铎巡于道路,冀免误送性命之虞;其慈爱为何如也。
及至后世,不但国家政令不复提及,即父母与儿女亦不提及,不但如此,纵欲、色情的宣传、渲染充斥于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邪淫、纵欲之风愈演愈烈!很多青少年少年,在身体还没强固,学业尚未完成之时就忙着搞对象,甚至常常出现未婚先孕、堕胎或急着婚嫁等情况……而很多夫妻也容易疏忽闺房之礼的戒忌,不知在一年中,确有必须戒防的日期,至于神明降察或圣诞之日,如果淫污冒渎,将遭受谴害阴德而不自知。
因此世上有人虽循谨忠厚,却常有多病短寿之患,又常有功名被削、年寿被减的祸报,这些往往都由于在闺房之礼上,不加戒忌的原故。
近代净土宗祖师印光大师曾说过:吾常谓世间人民,十分之中,由色欲直接而死者,有其四分。
间接而死者,亦有四分,以由色欲亏损,受别种感触而死。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推广节制情欲、保身广嗣的教育道理,已时不我待!下面末学简要地列举一些神明降鉴应斋戒的日期及天地忌(节气变化、自然状况的禁忌)和人忌(自身状况的禁忌)的情况,愿为人夫妇者,都能遵守,纵欲邪淫者都能警醒,以保各人的福寿安康。
一、神明降鉴应斋戒的日期每月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诸日等为神明降鉴,察人善恶之期,宜斋戒不可行房,以免冒渎而受阴谴。
《寿康宝鉴》及其白话解列出了每个月详细的戒期表(每个月大约有十几到二十几天是禁忌日),可参阅。
二、天忌●春分前三日,天雷将发,节气转换,倘若不戒,则生子难全,必有凶灾。
况且人身的气血流行,原是和天地间的节气相感应。
如果在不适当的时日交泄,则易使气血不合,精气伤损,远较其它时日走泄严重百倍。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其气甚微,如草木萌生,易于伤伐。
年寿康宝鉴戒期参照表

弦日)
八月:初四(乙未日)初七(秋社日,上弦日)初九(秋分前三的第二天)十一(秋分
日
)十三(秋分后第二天)二十(辛亥日)二十二(燃灯佛诞、下弦日)
二十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寒
露日,丁巳日)
九月:是天帝与四天王考察人间善恶的日子,为表示尊重。应吃素,应禁欲
十月:初七(上弦日)十七(毁败日)十八(十斋日)二十(辛亥日)二十二(下弦日、
以上两表仅供参考。若有失误不周之处请帮忙填上,感恩您转发。
(附注:有些朋友问为什么上述日子与“寿康宝鉴”的日子不一定。此表是依据“寿康宝鉴”允 许的日子中再将每年的节气,日干相冲突的日子挑选出来。因这些日子在每年都不是一定的。所 以要查“万年历”对照查出。)
年寿康宝鉴戒期参照表
巳
寿康宝鉴夫妻间保身立命戒期表 2015 年参照附表
戒期说明:二分、二至之月,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此四节当日之前后共七日, 犯之必得危 疾,每个节气宜戒过一月。 三元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 ,四立(立春、立夏、 立秋、立 冬) 、四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一日) ,四离(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之 前一日) 二社日 , (立春后、 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 以上节日犯之皆减寿五年。 , 三伏 日(初伏、中伏、末伏) ,弦日(上弦:初六,初七、初八,下弦:二十二、 二十三,二十四 日) ,晦日(每月最后一天) ,每月三辛日、甲子日、庚申日、值年太岁日 及拈香持斋供谢 神佛日,犯之皆减寿一年。 丙丁日,天地仓开日,毁败日(小月十七日、大月十八日)犯之得 病。十恶 大败日,阴错日,阳错日皆大不吉之日宜戒。 农历正月、九月为月斋月,五月、十一 月犯之失一如失百,此四月宜戒。夺 纪:即减寿,十二年为一纪。削禄:即减削福报。 祖先亡 忌日,父母诞日、忌日,己身夫妇本命诞日犯之皆减寿一年(代有“选禁”字样的日子是二分, 二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八个日子不在前三后三之内,却在一月之内的日子。供大家选择) (如果男女双方有人受十斋戒或观音斋戒者请自选)(丙丁日即日干为“丙”为“丁”的日子) 2015 年供大家参考的日子如下: 正月:为佛教的斋月。应禁。 二月:初九(观音斋日,选禁),十六(选禁),二十,二十六 三月:初四(选禁)初五(选禁)二十六 四月:初五,初九,十一,十二,十九,二十一(选禁),二十六(选禁) 五月:为佛教的斋月。应禁 六月:三伏之日,应禁 七月:初九,十一,十七,二十一 八月:初二(选禁) 十七(选禁) 十九(选禁) 二十一(选禁) 九月:为佛教的斋月。应禁 十月:初九,十二,十三,十八,十九,二十一 十一月:为佛教的斋月。应禁 十二月:初二,初四,十三(选禁) 每月戒期说明:正月:是天帝与四天王考察人间善恶的日子,为表示尊重。应吃素,应禁欲 二月:初四(春社日,春分节后第二天)初五(春分节后第三天)初七(三辛日之辛丑日 观音斋日、上弦日)初十(莲师视察日)十二(丙丁日之丙午日)十三(丙丁日之 丁未日)二十二(下弦日,丁巳日) 二十四(十斋日,下弦日) 三月:初二(丙寅日,谷雨) 初七(上弦日、辛未日) 初十(莲师视察日)十三(丁丑
《寿康宝鉴》夫妻保身立命戒期及天地人忌-所有日期

《寿康宝鉴》夫妻保身立命戒期及天地人忌查询表+特殊日子补充现恭录斋戒的日期,以及天地人的忌日,希望爱惜自身的人,都遵守它。
以下补充介绍夫妻性生活应知的戒期和忌讳:说明:12年为一纪,100天为一算,夺纪、夺算都是减寿。
批:以上戒期每年通共225天。
闰月照前。
皆系每月中之一定者。
12个月份算下来是224日,少1日还没找出来在哪。
注:以上戒期,每月中都是固定的,出现闰月时遵照前一月。
另外还有部分节气等特殊日子应该持戒遵守的,如下表所示:一、二分月、二至月、冬至日:1.二分之月:春分、秋分;此二节之前3天、后3天共7日,犯之必得危疾。
尤宜切戒。
宜从惊蛰节禁起。
戒过一月。
宜从白露节禁起。
戒过一月。
2. 二至之月:夏至、冬至;此二节之前3天、后3天共7日,犯之必得急疾。
尤宜切戒。
宜从芒种节禁起。
戒过一月。
宜从大雪节禁起。
戒过一月。
3.冬至日:半夜子时、后庚、辛日、第三戌日。
犯之皆主在一年内亡。
说明:冬至日的半夜子时和冬至日后的庚、辛日以及第三个戌日二、以下皆大不吉日,宜戒:1.三元日: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上中下三元。
犯之皆减寿五年。
2.四立、四离、四绝、二社日:犯之皆减寿五年。
①四立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的合称;②四离日: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前一天,称为离日;③四绝日: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叫做“绝日;④二社日: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秋社日;社日受胎者毛发皆白。
犯之皆减寿五年。
3.三伏日、弦日、晦日、每月三辛日:犯之皆减寿一年。
①三伏日:初伏、中伏、末伏,共30或40天。
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10天或20天。
②弦日:分上弦和下弦,上弦为农历每月初七、初八。
下弦为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
③晦日: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
④每月三辛日:每月的三辛日(即日干为“辛”的日子)4.甲子日、庚申日、太岁日、拈香持斋供谢佛日:犯之皆减寿一年。
春分可以同房吗

春分可以同房吗【篇一:房事避忌法】房事避忌法房事避忌是指导夫妇房事活动的卫生保健方法,用以避免和防治由于性生活不当而引起的各种有损于身心健康的房事疾病。
有关房事避忌的理论与方法,历代医家和养生家多有阐述。
如《天下至道谈》提出了房中“七损八益”的理论和方法,《内经》批评了“醉以入房”、“不知持满”、“起居无节”、“逆于生乐“等伤神竭精的错误行为,《素女方》、《千金要方》、《玉房秘诀》等医籍中有专章讨论了房中七忌及补救方法,所谓“七伤之情,不可不察,常能审慎,长生之道也“等。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注重房事避忌和性教育的思想不但渊源有自,而且在实际指导人们房事活动中趋利避害也曾有过辉煌的成就,起到了积极的“治未病”作用。
【操作方法】梁代养生名家陶弘景强调:“房中之事,能生人,能杀人。
辟(譬)之水火,知用之者可以养生,不能用之者立可死也。
“审慎房事之首务,在于知有所禁忌,谨守房事避忌法则,则可避免和防止因“暗犯其禁“而造成的伤损与夭折。
作为古代房事卫生的避忌方法,主要有和情悦性、顺应时令、节宣劳逸、慎和饮食、避会三期等。
《玉房指要》还认为“男欲接而女不乐,女欲接而男不欲,二心不和,精气不感“,是房中交接之大忌;倘若一方不悦而“卒上暴下“,强行交合,不仪有悖房中养生宗旨,而且容易伤损络脉,或造成性心理障碍而引起阳痿、阴冷等房事病。
正确的方法是,交接之前,男女双方应先相互爱抚,倾诉衷肠,待到双方“情意合同,俱有悦心“,阴阳互感,“男欲求女,女欲求男“,才能使性生活和谐而有益于身心健康。
自然界时令气候及其灾变对人的心理、生理及病理变化有明显的影响,孙思邈在总结前人有关论述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了交会当避“大风、大雾、大寒、雷电霹雳、天地晦冥、日月薄蚀、虹霓地动“等自然灾变。
如若犯禁,可“损男百倍,令女得病“,甚而导致下一代癫痴愚钝,聋哑跛盲。
陶弘景也认为在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等节变之际同房,有“泻正纳邪,所伤正气甚矣“之害,因而强调交节前后五日内戒行房事;如能长年遵循“春三日一施精,夏及秋一月再施精,冬常闭精勿施“的方法调节房事活动,则可顺应四时阴阳消长之机而免受天刑,同登寿域。
农历五月俗称毒月(男女禁欲)

农历五月俗称毒月(男女禁欲)农历五月俗称毒月。
其中,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为“天地交泰九毒日”;“十四”为天地交泰日,一共十天。
这十天内,务必端容肃己,严禁杀生,行淫,否则严重伤身损气耗精元。
农历五月,是最要注意的一个月份。
能全月不同房。
对身心都有极大的好处,手淫更是万万不可!所以古代有习俗,五月让妇女回娘家住一个月。
其中的九毒日更要慎重。
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也因此这一天有许多喝雄黄酒、插艾草…等避邪驱毒的仪式,其中都寓有古德智慧经验的传承。
此时的节气,乃阴阳相争死生分判之时,宜从农历五月初一芒种节禁起,戒过一月。
果能色欲撙节,自可百病消除。
今人每多腰腿酸疼,脊肩酸麻,四肢无力,背心发热,咳嗽不止,时而头昏头痛,时而眼花眼痛,秋冬则恶寒怕风,手足发冷,春夏则喉疼目红,腹痛闭痧。
正当年壮之时,乃见种种不足之症,推原其故,无不因未能节欲而来。
其为病也由渐而深,由微而着,初虽所患尚小,久则酿成大病,不可不畏死而谨守于先也。
多欲伤生,断非药饵能补,好色者恃药以恣欲,此亡身之本也。
草根树皮之品,万难益髓填精,其能滋补者,不过偏阴偏阳,藉以流通气血,及气血既亏,虽药石亦无从补救。
古云「服药百颗,不如一宵独卧」,慎无恃药可补身。
以下是2018年农历五月份的「九毒日」及「十四」,请千万谨慎这十天,甚至是一整个月喔。
九毒日——行房纵欲不宜(农历)(以下三日为「初毒日」)初五(阳历 6月18日):地腊,五帝校定生人官爵,犯者削禄夺纪,又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杨公忌。
初六(阳历6月19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雷斋日。
初七(阳历 6月20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以下三日为「中毒日」)十五(阳历 6月28日):月望,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四天王巡行。
十六(阳历 6月29日):九毒日,又天地元气造化万物之辰,犯者三年内夫妻俱亡。
十七(阳历 6月30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冬至可以同房吗

冬至可以同房吗【篇一:房事戒期】《寿康宝鉴》白话房事戒期《寿康宝鉴》白话※按此月宜全戒为是《寿康宝鉴》白话【篇二:房事会死人择日受孕出贵人】【篇三:房事养生篇】房事养生篇谈养生不讲房事如瘸子走路。
人的许多病症是因房事不当所致;人的许多不快是房事失常引起的。
所以,养生必须对房事略懂一二。
一、惜精养神孟子说:人莫大于食色二欲。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可以毫无忌讳地谈论饮食文化,相比之下,谈性则色变。
按理而论,食维持生命,色繁衍生命,两者同等重要。
饮食需要遵循规律,性生活同样如此。
违反规律要受惩罚,这是常人皆知的道理。
当今社会里,年过四十的中年人事业和生活都很重,他们中感到身体不适者已不是少数,但有谁会想到,病因与夫妻性生活有关;事业与身体有关。
古代的大禹病患缠身,治水屡败,便向天师癸请教。
天师癸说:凡属治理国家大事的纲纪,一定要从考虑自己身体的状况开始。
这种天人合一的观点告诉我们,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其各种行为都要符合自然。
《黄帝内经》中有段论述:上古有道之人,效法阴阳,遵循规律,起居有常,不做违反天道之事,故能神形统一,度百余岁而去。
而今一些人则不然,以酒为水,逆天地而为,醉酒**,为极力满足性欲狂泻元精,精枯则神散,故半百而废。
精,人之精华,包括男性的精液、女子的卵和性冲动时的分泌物。
懂得惜精养神的道理十分重要。
唐代大医学家、养生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讲:一些人中年后百病缠身,乃青少年纵精施泻落下的病,可惜的是这些人年轻时什么都不信,到老时有所体会,为时已晚。
老子讲:有悟性的人为上士,得道后认真循道,非常自如地驰聘于天地之间;悟与不悟之间的人为中士,随波逐流,既不会坚定地循道,也不敢离道太远;没有悟性的人为下士,不懂得道为何物,觉得道好笑。
这恰恰表明了道的高深。
因为道永远只被少数有悟性的人所掌握,否则,道就不是道了。
二、夫妻房事过好性生活不仅是维持夫妻关系的基础,也是保证双方身体健康的大事。
所以,要养生必须了解性生活规则。
《寿康宝鉴》戒邪淫格言

◎ 历史上很有名的宰相冯京,他父亲冯商在壮年时,原本无子。太太便劝他纳妾。冯商路过京城买了一妾,问该女家居何处。该女子哭泣流泪说,她父亲因为欠人债务,才卖她还债。冯商听了,觉得可怜。立刻将该女归还其父,并且付出的银两也赠送给该父女。回家后,冯妻责问丈夫,怎不买妾回来。冯商便把经过告诉太太。太太听了,说道:"你的善心阴德如此好,不必耽心没有儿子。"果然经过数月,冯妻竟然怀孕,而且将产婴的那天傍晚,乡里邻居,都突然见到一群鼓乐队,锣鼓吹乐,护送一个状元郎到冯商家。当天傍晚,婴儿诞生,取名冯京。长大考取状元,当了数朝的宰相。由此事例,可见上天对于居心善德、能戒邪淫的人,所赐的福报,是相当崇显的。愿读者亦能自勉勉人,戒淫得福。
◎ 杭州有一老翁,已经百岁,依然面貌光泽,晋见知府大人蒲得政,蒲大人问他养生之术,他说:"很简单,因为早年就已断绝淫欲,所以长寿体健。"又太苍州张翠,九十多岁还能作画,耳聪目明,有人问他,他回答说:"只是早日对淫欲房事淡薄节制罢了。"
◎ 《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书中写了许多助长邪淫、偷盗和杀生的情节。如此诲淫倡盗。结果,施耐庵的儿子、孙子、曾孙,生下来全部是哑巴。报应十分可怕,奉劝知识分子,万不可写助长淫风杀戾的文章,否则非但害惨了许多人,更害惨了自己和子子孙孙。
骆季和先生说:古人传下"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这两句话不但有它的道理,而且相辅相成。淫既为万恶之首,则不淫便是百行之先。孝既为百行之先,则不孝便是万恶之首。因为好淫则无法保全孝道,因此要圆满孝道,必须从不淫开始。古代圣人制定婚姻,申明婚约,并规定了极为慎重庄严的程序、礼范,所以如此,小则为了延续子嗣,并以人伦纲常来辅助修身进德的要义;大则为了以修身齐家做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因此说:"君子之道,乃是从夫妇间的明礼、知义、行孝而开始。"可惜的是,如今世道衰微,圣人所颁明的道理不被重视,古时的德意至今也全然丧失。所留传下的礼仪,也变成徒具其形式而已。现在有许多青年,将夫妇之礼,当作是欲乐的手段,甚至年纪轻轻的少年,也多误涉邪淫。做长辈父母的,为维系亲情,非但对子女不加教导正理,竟也有附和赞成的,导致年轻后辈,公然误认为好色是人生正当之事,并因此而重视夫妇间的情感,轻视对父母亲的孝养。这种现象,已流为一般的不良风气。而这一不良风气又恶性循环的促使社会上的邪淫之风更加蔓延,泛滥的淫色又造成了许多嫉恨相杀、染病伤身、及不孝辱亲等等的事况。乃至于各种恶行恶业伴随而生,百种德行正业俱皆荒废。不孝之罪,实在莫此为甚了。推其原故,都是由于当初的一念淫欲所导致的。故"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两句话在字面上几乎相反,但在意义上却是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