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胡雪岩看性乱者的几种遭遇

合集下载

《红顶商人胡雪岩》:胡雪岩就是这样把生意场上的泛泛之交变成生死之交的

《红顶商人胡雪岩》:胡雪岩就是这样把生意场上的泛泛之交变成生死之交的

《红顶商人胡雪岩》:胡雪岩就是这样把生意场上的泛泛之交变成生死之交的胡雪岩,一个在清朝为商的底层人士,能够做到“商圣”,成为无数经商之人的楷模,可见能力非同一般。

在职场中的人都知道,做生意,就是要靠人脉。

只有有了人脉,生意才能做好做大。

像胡雪岩这样,做的生意多种多样,钱庄、丝、茶、造船等。

生意又是遍布全国,这样就意味着人脉也要处都是,并且不能都是泛泛之交。

如果,生意场上的合作伙伴都是泛泛之交,都是单纯的讲究利益,不讲人情,那么要把生意做的遍地开花,绝不可能的。

所以能把生意做成这个规模,起码在各地都要有两三个朋友式的合作伙伴。

胡雪岩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在生意场中,尽量应用自己高超的交际手腕,把初相见时泛泛之交的生意伙伴变成自己朋友,甚至是生死之交。

胡雪岩在生意场上与他人有利益冲突时,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在行动上,他也是这样做的。

真诚待人胡雪岩第一次与尤五接触的时候,是要买槽帮的粮食,运到上海,交给官家。

这本来是你卖我买的一次极平常的交易,当时尤五就是以这种态度对待胡雪岩的,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完全是敷衍应付。

虽然胡雪岩看出尤五的应付态度,但是他是真心的想交尤五这个朋友。

所以,一路上都是真诚相待,说话言辞肯切。

对于自己方面的事情,能够告诉尤五的,绝对不耍花样,明明白白的告诉尤五。

就象他详细告诉尤五,他们这一行人的底细,除了一个王大老爷外,还有两个委员,一个杭州钱庄档手。

并且把王大老爷的处境与尤五真诚交付,与其说了王大老爷与两个委员的微妙关系。

让尤五明白,他一路上对待不同人的行为举止,以及需要耍的花枪。

对于槽帮,他是一个门槛外的人,所以槽帮中人与尤五交谈帮中事情时,主动避让。

尤五不想让他知道的事情,绝不打听,完全遵从槽帮的规距,处处尊重尤五。

他的一言一行,都是真诚的待尤五,所以一趟生意下来,他与尤五成了生意上的朋友,以至于以后一块做丝生意,做河上买卖,有了尤五这个江湖人物,他的生意在河里海上,真是方便了很多,也得利很多。

胡雪岩的启示

胡雪岩的启示

胡雪岩的启示曾仕强德行诚信要随机,患难福祸朋友信;1 2 3 4 5 6 7大意为富智取胜,先义盛名德业传;8 9 10 11 12 13阴沟翻船收残局,自作自受启示多。

14 15 16一、德行定终身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从中可以长见识,得到做人的道理,以及处事的方式、方法。

)2、读书如果不明白道理,就等于白读。

3、三岁看大,六岁看老。

4、看一个小孩,要看他的品德,不要看他的才干。

5、母亲是小孩的第一位老师。

6、该花的钱一定要花,不该花的钱一定不乱花,能省的钱一定要省,不能省的钱一定不要省。

7、家庭教育决定了一个人的基本修养。

8、勤劳、节俭、忍耐、有信用、很争气(不要跟别人比,要跟自己比)、不求回报、好学。

9、信用是人的第二生命。

10、英雄不怕出身低。

二、诚信为本1、心目中一定要有父母(长辈或上司)。

2、学到的东西就是自己的。

3、求回报,不一定能如愿以偿;不求回报,往往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

4、保持平和心态,把握人生机会,平稳顺利发展。

5、人生就要不断做出合理的阶段性调整。

6、不求人,格自高。

(需要求人时,要做到所求之事,由所求之人对你说出来。

这是最高的处事境界)7、好好工作,其实是对自己好,不是对别人好。

8、要抓住机会,让别人了解你有什么本事。

9、练好内功,一定有机会,自然会水到渠成。

10、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给父母丢脸。

11、家和万事兴(关心尊重)。

12、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在家千日好,出门条条难。

13、对待任何人,你都要尊重他,要诚心待他。

14、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15、在家,家和万事兴;出外,把每个人都当作朋友;工作,只管付出不计回报。

16、学来的本领,谁都偷不掉。

17、做什么就要象什么。

18、做了(或听了)就是经验,经验最宝贵。

19、福份是自己的积累。

三、随机应变1、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2、人要经得起严格的考验(不要用歪的点子来对付考验,蒙混过关),才能出人头地。

胡雪岩成功之道

胡雪岩成功之道

胡雪岩成功之道胡光墉(1823年—1885年),字雪岩,徽州绩溪人,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富可敌国的晚清著名企业家,政治家。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胡雪岩成功之道,欢迎阅读!胡雪岩的成功之道及失败教训胡雪岩,这个名字想必对很多人都不陌生,尤其对商界人士更是熟悉不过了。

历经一百多年,他的名字依然在我们的心中记忆犹新、念念不忘,这不仅是由于他在当时的商界风靡一时,更由于是他当年的那种忧国忧民、开仓济世的情怀跟敢于与洋人斗争的爱国精神。

虽然,在胡雪岩末年的时候事业崩溃,最后连家也被炒,但其留下的物业现在看来依然规模庞大,比如胡庆余堂就有着“北有同仁堂,南有胡庆余堂”的美誉。

胡雪岩,他可是一个时代的传奇人物。

从一个一无所有的放牛娃到富可敌国的杭州首富,又在仅仅三年的时间里跌回原形、一贫如洗,最终在62岁时郁郁而终。

在其短短的一生中,涉及的行业较多且规模较大,包括丝行、典当行、房地行、钱庄等。

在当时,被人民称为“胡大善人”、“胡大财神”等美誉。

而直到现在,我们也有“古有陶朱公,今有胡雪岩”的说法。

可见,胡雪岩的一生对我们的影响是较深的。

通过连续几天的时间,终于把连续剧《红顶商人胡雪岩》看完,结合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节目主讲的《胡雪岩的启示》及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得出了以下的一些相关结论。

首先,我们先来探讨一下胡雪岩的成功之道。

在其事业的发展阶段,可谓是蒸蒸日上、势如破竹,就这样一度成为商界的红人。

他为什么能够在其事业上如此顺利呢?我想离不开一下的一些关键因素。

我们说,一时的成功很可能是因为机遇,但长期的成功总不能归咎于机遇吧!所以,我们就可以思索,探究其成功的原因就必须得从胡雪岩本身的修养说起。

下面我自己简单的归纳了一些其本身具备的几种修养。

一、良好的价值观,钱只是生活工具而非生活目的。

在胡雪岩的言行举止中,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像战后的那段时间,胡雪岩给百姓免费送粥送药,为此还专门设立了胡庆余堂。

我们也可以从胡雪岩的话语中可以看出,比如在其去上海的船上,就跟罗四姑娘讲赚了钱之后就是要大把大把的甩出去。

胡雪岩和他妻子

胡雪岩和他妻子

这一篇,我们聊点有意思的话题:胡雪岩和他妻子、小妾们的那些事。

胡雪岩这一生中,他到底有多少个女人?说实话,估计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古语云:食色,性也。

一代富商、红顶商人胡雪岩,他不但在商场上叱咤风云,在政坛上春风得意,在情场上,他更是个风流成性的寻花老手。

按照他自己的话说:“一不做官,二不图名,但只为利,娶妻纳妻,风流一世,此生足矣!”所以现在的文献都记载为:胡雪岩荒淫奢靡、肆意无度,简直就是一个地痞、流氓和无赖的综合体。

据《见闻琐录》记载:胡雪岩酷爱女色、荒淫无度,他经常在大街上寻觅美色,只要看见有姿色的美丽女子,立刻请人下聘说和,不管对方“身价”多高,他也绝不计较。

除此之外,胡雪岩还仗着自己有财、有势,他在大街上见到有姿色的女子,也不管对方愿意不愿意,直接娶进门再说。

当然了,被他这种强买强卖的民女,只要过了三五天或一两个月,胡雪岩感到“保质期”过了,“新鲜感”没了,他就会给女方几百两银子,并附上一纸休书,任其改嫁。

最后,因胡雪岩这种喜新厌旧的做法而被抛弃者,史书记载:“凡买而旋遣者,殆数百人。

”除了《见闻琐录》,另外一本《庄谐选录》中,也记载了胡雪岩这种行为。

据说有一天,胡雪岩经过一家裁缝店,突然之间,看见这家掌柜的闺女很是上眼,所以胡雪岩就多看了几眼。

看见这个不怀好意的人后,掌柜的女儿吓了一跳,她立刻关上大门,从此不再抛头露面了。

过了一段时间,当看见这个不怀好意的人走后,掌柜的女儿才松了一口气,按照当时她自己的想法,这件事情也就过去了。

但是,她根本不知道,这只是她一个噩梦的开始。

当天晚上,那个人又来了,而且他的目的非常明确,就两个字:提亲。

一听见这两个字,掌柜的女儿当时就蒙了,咱俩连一面之缘都谈不上,怎么就开始谈婚论嫁了?就在掌柜女儿要誓死反抗的时候,他父亲却“同意”了!原来,裁缝店知道胡雪岩的实力,为了保住自己一家老小的生命安全,他也只能忍痛割爱了。

后来,由于双方根本没有什么感情基础,所以不管胡雪岩如何地阿谀奉承,这位掌柜的女儿依旧誓死不从,最后贞节烈女的劲头一上来,悬梁自尽了。

胡雪岩荒淫记:娶女子回家专看其裸体!

胡雪岩荒淫记:娶女子回家专看其裸体!

胡雪岩荒淫记:娶女子回家专看其裸体!胡雪岩(1823—1885)名光墉,字雪岩,安徽绩溪人,胡庆余堂创始人。

他出身贫寒,经商才能、处世韬略为世人所称道,被誉为一代巨贾。

慈禧太后赐他黄袍马褂,升迁至“布政使衔”从二品官阶,故又被称为“红顶商人”。

纵观清朝两百多年的历史,经商获仕、戴红顶子又穿黄马褂的,仅胡雪岩一人而已,他是晚清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胡雪岩拥有资产近3000万两白银的家业,田地万亩。

事业有成的胡某人露出“暴发户”的浅薄和荒淫。

他在生活方面极尽奢靡,处处显露出那种趾高气扬的神气。

《清代七百名人传·胡光墉传》记载:胡雪岩修建“第宅园囿,所置松石花木,备极奇珍。

姬妾成群,筑十三楼以贮之”。

也有资料说他“大起园林,纵情声色,起居豪奢,过于王侯,骄奢淫逸,大改本性。

”他耗巨资营造的庭园建筑被誉为“江南第一豪宅”。

胡雪岩酷爱女色,他经常在街市上寻觅美色,看见有姿色的美丽女子,就让人说合,身价再高也不计较,而且还会给女方的家人安排好差事。

他仗着有财有势,把冒犯他的女子娶回刻意侮辱后再休弃,肆意侮辱良家女子。

他强买民女,通常只过三五天或一两个月,新鲜感一过不喜欢就给银数百两,任其改嫁。

据《见闻琐录》记载,遭到他喜新厌旧抛弃的“凡买而旋遣者,殆数百人”。

《南亭笔记》记载:有一天,胡雪岩穿着朴素的衣裳到一个妓女家。

那妓女看胡雪岩的穷酸相,以为没多少油水,便懒得理他。

只有一个老妇人殷勤招待了他。

第二天,胡雪岩派人给老妇人送了两包金叶子。

妓女那叫后悔啊,让老妇人跟着来人去请这位财神。

胡也挺给面子,再度光临,然而却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只是捻须微笑,嘲讽妓女有眼不识他这座泰山。

《庄谐选录》载:胡雪岩一次经过一家裁缝店,见门口一个苗条女子很是上眼,就盯住多看了几眼。

那女子觉察之后,急忙关门进入屋内。

胡雪岩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了,于是派人拿了七千元向其父亲提亲要纳其为妾,女子之父见钱眼开答应了。

胡雪岩择日将这女子娶回。

[工作]胡雪岩简介

[工作]胡雪岩简介

胡雪岩简介胡雪岩-晚清著名企业家政治家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徽州绩溪人,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富可敌国的晚清著名企业家,政治家;幼名顺官,字雪岩,著名徽商。

开办胡庆馀堂中药店。

人物介绍胡光墉(1823—1885),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一代商圣”,徽州绩溪人,因在杭州经商,寄居杭州,幼名顺官,字雪岩,著名徽商。

初在杭州设银号,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是当时的“中国首富”。

墉幼时家贫,帮人放牛为生,稍长,由人荐往杭州于姓钱肆当学徒,得肆主赏识,擢为跑街。

后在王有龄的帮助下乃开阜康钱庄,并与官场中人往来,成为杭城一大商绅。

咸丰十一年(1861)十一月,太平军攻杭州,光墉从上海、宁波购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

左宗棠任浙江巡抚,委光墉为总管,主持全省钱粮、军饷,因此阜康钱庄获利颇丰。

京内外诸公无不以阜康为外库,寄存无算。

他还协助左宗棠开办企业,主持上海采运局,兼管福建船政局,经手购买外商机器、军火及邀聘外国技术人员,从中获得大量回佣。

他还操纵江浙商业,专营丝、茶出口,操纵市场、垄断金融。

至同治十一年(1872)阜康钱庄支店达20多处,布及大江南北。

资金2000万余两,田地万亩。

由于辅助左宗棠有功,曾授江西候补道,赐穿黄马褂,是一个典型的官商。

同治十三年,筹设胡庆馀堂雪记国药号,光绪二年(1876)于杭州涌金门外购地10余亩建成胶厂。

胡庆馀堂雪记药号,以一个熟药局为基础,重金聘请浙江名医,收集古方,总结经验,选配出丸散膏丹及胶露油酒的验方400余个,精制成药,便于携带和服用。

其时,战争频仍,疫疠流行,“胡氏辟瘟丹”、“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等药品备受欢迎。

此后,胡光墉亲书“戒欺”字匾,教诫职工“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

胡雪岩是非论-第7章

胡雪岩是非论-第7章

第7章东楼十二金钗胡雪岩,他是站在徽商财富金字塔塔尖上的人物。

他生逢乱世,却能在官场与商场之间左右逢源,成为富甲天下的商贾奇人,在短时间内写下了惊人的财富神话,创造了辉煌的商业帝国。

然而,仿佛在一夜之间,他的财富大厦像一副多米诺骨牌,被一只看不见的黑手轻轻一碰,崩塌得无影无踪。

胡雪岩的商战奇谋广为人知,其中,女人也是他谋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虽然胡雪岩算得上是一个重情的人,但是,对商人来说,野心才是第一位的。

所以,女人,在胡雪岩的手上,大多数时候只是商战里的一枚棋子。

真情不及真银,他左手银票,右手美女,在封建官场里畅通无阻,呼风唤雨,风光无限,他自己也在十二金钗的温柔乡里一梦黄梁,直到大厦将倾。

胡雪岩的经商理念,简直就是活生生的现实再现:欲想拜官先拜宝眷,欲会同行,先谈油水;要做善事先有钱;真不二价,价二不真;会花钱才会挣钱;人闲心不闲!一个男人是离不开女人,而一个成功的男人更是绝对离不开女人。

什么是桃花运,有钱天天都有桃花运。

古语云:"食色性也。

"一代儒商、红顶商人胡雪岩不但在商场上叱诧风云,在政坛上春风得意,在情场上更是游刃有余,堪称情场上的高手。

胡雪岩是个风流成性的寻花老手,他常自谓:"一不做官,二不图名,但只为利,娶妻纳妻,风流一世,此生足矣!""因此,对于合其心意的女子,他一般不会轻易放过。

当然,作为一名成功商人,胡雪岩在情场不忘商场。

他在创业期间所遇到的女人,几乎都是为他的事业服务的:有的成为被他所用的"牺牲品",有的非常幸运地被他收为小妄,但纳其为妻的先决条件是此女子必须有益于他将来事业的开拓。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胡雪岩能够成长为一代"红顶商人",这些具有"帮夫命"的小妾们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在创业初期,胡雪岩偶遇因父亲入狱被卖入"梨花春"的官宦人家千金小姐芸香,并被其美貌所吸引,但胡深知以当时自己的身份,无福消受美人。

胡雪岩的十宗罪

胡雪岩的十宗罪

很少有人知道,胡雪岩从一个钱庄伙计变成清朝首富、二品顶戴花了整整三十年,但是从首富到被抄家只花了三天,从倾家荡产到死于贫困只用了三年。

关键是,胡雪岩绝非很多人心中的“商圣”,而是一个贪污行贿、卖妻求荣、生活放荡的典型官商胡雪岩的十宗罪文/聂辉华114在政商关系充满不确定性的今天,很多商人、企业家或企业主非常崇拜清朝“红顶商人”胡雪岩,认为胡雪岩在政商两界游刃有余、左右逢源、呼风唤雨。

市面上也有大量关于胡雪岩经商的所谓“成功秘笈”。

但这很可能是一厢情愿的误解!很少有人知道,胡雪岩从一个钱庄伙计变成清朝首富、二品顶戴花了整整三十年,但是从首富到被抄家只花了三天,从倾家荡产到死于贫困只用了三年。

关键是,胡雪岩绝非很多人心中的“商圣”,而是一个贪污行贿、卖妻求荣、生活放荡的典型官商。

在高阳的小说《红顶商人胡雪岩》里,这样的例证俯拾皆是。

我将其总结为胡雪岩的“十宗罪”。

第一宗罪:挪用公款。

胡雪岩最为人称道的第一笔风险投资,就是押中了落魄文人王有龄的仕途,但这种手法却是很不光彩的。

作为信和钱庄伙计,胡雪岩私自挪用钱庄500两白银,借给王有龄进京捐官(其实就是合法买官)。

王有龄在浙江做官之后,立即用公款600两白银偿还本金和利息。

对胡来说,这属于挪用公款;对王来说,这属于贪污。

事实上,仔细研究胡雪岩的经商模式,我们会发现,胡雪岩在各地开钱庄、做生意完全是空手套白狼。

典型的模式是:先立一个门户,依靠王有龄的权力代理政府的公库,利用无息存款、解省、占款的方式,打时间差,自己再用公家的钱放贷、投资。

例如,小说第1册第148页,胡雪岩说,“潘台衙门那里有几万银子的差额好领,本来要付给通裕的,现在不妨压一压。

”第二宗罪:贿赂官员。

胡雪岩打通官场关系的法宝就是频繁给各种大小官员行贿,以这种方式培养自己的官场人脉。

例如,胡雪岩作为海运局“司事”(幕僚),与吴、周两个委员(类似主任科员)一起去上海出差,在船上打麻将时,故意输钱给他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胡雪岩看性乱者的几种遭遇
1.胡雪岩也是反面教材
人称“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这句话好像流行了很多年。

胡雪岩经商真的有智慧,诚信做人、大舍大德、眼光长远。

一个小伙计,最后做到了正二品的红顶商人,真是了得。

真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但许多人还不知胡雪岩的下场,晚年与外国展开蚕丝收购大战,国内局势突变,破产,又被朝廷革职查抄,严追治罪,最后凄凉而死,棺木埋于杭州西郊鸬鹚岭下的乱石堆中。

表面上看,这是偶然的现象,但偶然中有必然,在胡雪岩发迹之时,就埋下了祸根,那就是“天道祸淫”!
俗话说,万恶淫为首,淫乱一人,让人家将来怎么嫁人,怎么可能对丈夫隐瞒一生?她的家族、亲戚、子孙后代都因此抬不起头来。

贪官光贪钱,往往暂时没有事,只要贪了色,大多很快玩完。

好色之徒,有了淫乱的心,就有了邪气,正气就不足了,所以,破败是一定的,“为善不昌,必有余殃,殃尽必昌;做恶不灭,必有余德,德尽必灭。


2.妻女去还风流债
最近某地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某首富突然精神崩溃,知情者获悉,他美貌的妻子出轨了。

首富开始想不开,为什么妻子会背叛他?
后遇一高人指点,首富想开了,但随后出家了,给妻子丢下了企业。

首富明白了一个道理:见色起淫心,报在妻女。

是自己有钱后贪色好淫的必然结果。

古人说“劝君莫借风流债,借得快来还得快;家中自有代还人,你要赖时她不赖。


这是她妻子给他还风流帐了。

淫乱之徒,家中自有淫乱的妻子或者女儿,有人说我没有儿子。

但他不知道,他还得有儿媳,还得有孙女。

有时一辈子还不完,得还几辈子。

“绝嗣的坟茔里埋着轻薄的狂生,贪色的浪子是妓女的祖宗”。

这是古人总结的道理。

看看那些做小姐的,风流的女子,往往有欠下风流债的父、祖、先祖。

3.天下人大多因色而死
天下人大半枉死于色欲。

这是近代教育家印光大师的总结。

因为纵欲,元气丧失,得性病、糖尿病、中风等疾病而死亡的十有三四,因为元气不足,引发其他疾病间接引起死亡的十分之三四,还有因为做了淫乱恶事而出
意外事故死亡的,能安享天年的,最多不过十分之一二。

美国科学家最新成果表明,精液与脑脊液成分相同。

这就是说,古人说的一滴精,十滴血,是一个事实。

看到美女,一起心,精液就开始分泌,这就是元气的损耗,也是“下流”的意思,精气向下流。

世间人的福报,无如皇帝,但皇帝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多岁。

长寿者,如康熙、乾隆,都是懂得节制的圣明之君。

孟子说,世间有贪色而长寿的,但很少很少,有戒淫而短寿的,也很少很少。

古人有85岁拜相的,有人问他健康的秘诀,他笑谈:我吃了五十年的“独睡丸”。

4.明明是厅长,成了科长还不知
色是人生第一关,穷通祸福紧相连。

犯了色字,有了不正当的行为,就会“有福削福,无福削寿。


祖宗积善,儿孙享福,明明该是个厅长,犯了邪淫,就最多当个科长。

明明亿万富翁,成了百万富翁,还觉得邪淫没事,风光无限,这是不自知啊。

种下的荆棘没有开牡丹花的道理,看看淫乱之人的下场,都很惨。

有人觉得冤枉,比如很有能力,很勤奋,就是仕途、商城不顺,或者横遭打击,觉得命运不公平。

那就是要考虑自己是不是犯了这个“色”字。

5.邪淫者得不如意眷属。

一个男孩的父亲说,我们孩子跟人同居了,不吃亏。

世上没有沾便宜的事。

古人总结,邪淫者得不如意眷属。

这个孩子基本上一生的婚姻被自己毁了,肯定婚后不如意。

看看我们周围,许多人好色,暂时看不到后果,但他们的孩子,婚姻幸福的很少,因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余殃就是给子孙留下的命运阴影。

我们还在生活中看到,许多问题孩子。

其实问题孩子都出在问题父母那里,很多是父母出轨,心思不和,孩子才叛逆,可能孩子不知道,但父母心理的磁场影响到了孩子。

陕西有著名的风水大师秦东魁先生,他讲有两种事不能犯,会影响子孙的运气,贪污受贿,沾公家便宜或不择手段赚钱的,赚到了也是“凶财”,买个房子是“凶宅”,买个车是“凶车”,买个官是“凶官”;另一件事犯邪淫。

犯了这两件事,家里往往出败子败孙。

6.天道祸淫最速,不加悔罪之人
古人说浪子回头金不换。

犯了这样的事情,只要一息尚存,就有忏悔机会,忏悔的根本就是与过去一刀两断,绝不再犯。

著名经典《寿康宝鉴》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这部书是幸福宝典,希望大家找来看看):金华人齐旺,到了五十岁,都还没有儿子,相士说:‘你的脸上有恶气,必定做了亏心事。

’齐旺说:‘我在年轻的时候,曾经犯了邪淫,在别人看不到的隐密处所奸淫了别人的妻女。

’相士惊骇的说道:‘犯了这种的罪孽,应该是要绝子绝孙的啊!要知道邪淫的罪孽,最难忏悔了,必定要积有大善,才可以挽回天心啊!’齐旺因此而改过忏悔;开始的第一年,别人要做善事,他就乐于布施,而且绝不吝啬;相士说:‘你做的还不够啊!’再过了一年,凡是遇到了难做的善事,齐旺都第一个捐钱,而且所捐都超过一半以上,相士说:‘你做的还是不够啊!’第三年的时候,齐旺就努力的行善,不肯让人了。

相士说:‘你脸上的阴骘纹已经现了出来,你不必再担心没有儿子了。

’齐旺后来果然生出了一个儿子,齐旺到了七十岁的时候,还能够抱孙子玩呢!
阜新矿难26死52伤被“点名”为何不长记性图
2014-11-27 大河网
26日凌晨1时31分,辽宁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恒大煤业公司发生煤尘燃烧事故,已造成26名矿工死亡、50人受伤。

从2005年至今,阜新矿业集团至少发生6起事故,造成至少279人死亡,4人下落不明,且在2013年被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点名”。

(详见今日《河南商报》A25版)如此重大伤亡事故,在一个重特大矿难似乎正逐渐远去的年代,令人心惊。

就在11月4日,来自安监总局的消息称,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有两个历史纪录:
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25,创历史最低纪录;煤矿特别重大事故间隔周期,已超过19个月,是历史上间隔时间最长的周期。

然而,横向对比,纵有“两个历史纪录”似乎仍难令人对煤矿安全感到欣慰:2012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曾介绍,尽管这些年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百万吨死亡率降到0.35,但仍是美国百万吨死亡率的10多倍。

于此而言,最新的阜新矿难无疑是一种“立此存照”,是对仍旧不容乐观的煤矿生产安全的一次沉重提醒。

就阜新矿难而言,它的发生更释放出新的煤矿安全风险,矿难之前,曾遭遇1.6级矿震。

而矿震与矿难经常是相联系的。

尚令人陌生的矿震,近年来发生的概率正在快速提升。

相关专家早有预言:随着浅部资源濒临枯竭,我国的矿山将逐步转入深部开采,诱发更强矿震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强,矿震由采矿安全演化为公共安全问题。

有表明:1950年前全国报道的矿震事件只有2个,20世纪50年代增加到8个,60年代14个,70年代30个,到2011年已见到120多个关于矿震详略不同的报道。

涉事的阜新矿业系辽宁省属重点国有煤炭企业,迄今已经生产近40年,曾被评为国家级和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按理说应该是具备优质安全生产体系的传统老矿。

然而,多年来的重特大事故以及重大伤亡表明,在这方面,其并没有彰显国有煤炭企业应有的安全示范作用。

屡次整改,屡次“重犯”,到底是积重难返还是追责不力?从优质名单中除名之后,该企业又做了怎样的整改?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是,同为阜新矿业下属的孙家湾矿2005年在矿难发生后曾被爆出:矿工应培训3个月却只培训3天。

同时,超产和“人海战术”大大提高了事故的发生概率与
伤亡程度。

此次事件是否延续了同一“病因”,值得追问。

一起死伤近80人的矿难,在这个煤矿业死亡率正在降低的时代,显得格格不入。

作为老牌而事故多发的国有大型煤矿,阜新矿业堪称负面样本,也敲响了一记沉重的警钟:一方面,那种片面注重产量而忽视安全的粗放型开采方式还在延续;另一方面,当深部开采变得普遍,大型矿区进入“成熟期”,长期开采和忽视灾害研究所带来的次生危害,如矿震,正在削减技术进步带来的安全增益。

两者是必须解决的煤矿安全生产的旧病与新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