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小学数学课导语
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问题导语

平行四边形问题导语且说卧龙岗真是一处风景秀丽,美景怡人的宝地,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竹交翠,遥望山畔数人,荷锄耕于田间,一派安详宁静的气氛。
诸葛亮就是住在这里,一天,他家隔壁的王老汉因病去世,临死前将自己的儿子叫到床前,对他们说:“我死以后,你们把咱家的田地分了吧,怎么分你们自己想办法,但是,我有两点要求:一是你们两个分的田地必须一样,二是田地中间那口井是先祖留下来的,所以不能分,你们切记。
”说完,就闭目了。
两个儿子看到老父亲死了,抱头痛哭,在邻居们的帮助下安葬了父亲,回到家中后,想起了老父亲临终前交代的事情却犯了难,这地可怎么分是好啊?原来呀,王家老汉的地的形状是一个平行四边形,那口井也没有在中间,而在靠近一边的左下角的部位,二人正在犯难的时候,邻居李二给他们出主意说:“既然我们都分不了这块地,不如去找孔明先生吧,他肯定有办法。
”于是,兄弟两人来到了孔明先生的家里,将事情的原委讲给孔明先生,并请孔明先生帮忙来分地。
只见先生沉吟片刻,便说道:“你们按照下面我说的这样做呀,定能平分这块地,并且不分掉那口井。
”原来,诸葛先生首先让兄弟两人到地里画出这块地的对角线,然后将其交点与井口位置相连并延长,从而得到了两块面积相等的土地。
众人看到,纷纷赞叹孔明先生才智过人。
1、数论是人类知识最古老的一个分支,然而他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与其最平凡的真理是密切相连的。
2、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数学。
3、我总是尽我的精力和才能来摆脱那种繁重而单调的计算。
4、一个数学家越超脱越好。
5、数学是各式各样的证明技巧。
6、数学是锻炼思想的体操。
7、整数的简单构成,若干世纪以来一直是使数学获得新生的源泉。
8、数学是研究抽象结构的理论。
9、历史使人贤明,诗造成气质高雅的人,数学使人高尚,自然哲学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稳重,而伦理学和修辞学则使人善于争论。
10、数学方法渗透并支配着一切自然科学的理论分支。
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导语: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教师在课堂教学面前不应是被动的执行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
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一、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引出课题在一堂课开始之前,教师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来引出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快更好的进入到学习状态下,教师必须采取适当的方法引出课题,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我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通常会使用一些小故事,小例子来引出本堂课所要教授的知识。
比如,在讲授“轴对称图形”这一部分内容时,在开始上课之前我会给学生先讲这样一个故事:假设小朋友们现在都身处在公园的花丛中,迎面飞来了一只小蝴蝶和一只小蜻蜓,它们煽动着翅膀停在了一朵花上,请同学们在想象中观察它们,你们觉得它们好看吗?这时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会回答:“好看”。
然后我又继续问,请大家仔细观察它们的样子有什么特点呀?这时有一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了,他们回答:蝴蝶和蜻蜓的翅膀左右两边是一样的。
而这正是我想要的答案。
于是接下来我问:大家知道像蝴蝶和蜻蜓这种左右两边样子一样的图形,我们可以称它什么呢?这时有少部分预习过本节课知识的同学会说叫“对称图形”,有些同学说得更加准确“轴对称图形”。
等学生们的热情都很高的时候我进行小结并引出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同学们说得很正确,这种图形在生活中非常常见,我们叫它们轴对称图形,也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通过这样一种课题引出的方式,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在这堂课的学习过程中也更加容易理解新知识,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二、教师应科学的.设置课堂情境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由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形式来进行。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在生长发育的特殊阶段,活泼好动是小学生与生俱来的性格,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上。
小学数学教案课堂导入

小学数学教案课堂导入
【导入】
主题:形状的认识——正方形
1. 观察与提问: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正方形,然后请学生观察这个形状,回答以下问题:
- 这个形状有几条边?有几个顶点?
- 这个形状的四条边是不是一样长的?
- 这个形状的四个角是不是直角?
- 请你们想一想,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东西是正方形的?
2. 讨论与分享:
请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正方形物体,大家一起来分享和讨论。
学生可以将自己找到的或者
家里有的正方形物体拿出来展示,可以是书的封面、手机的屏幕、课桌的摆设等等。
3. 引入新知:
通过讨论和观察,引导学生认识正方形的概念,并向他们介绍正方形的定义和特点。
同时,告诉学生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通过这样的导入,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和理解正方形的概念,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小学数学教师团队口号

小学数学教师团队口号小学数学教师团队口号导语:同智慧一起飞翔,与数学共同成长。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小学数学教师团队口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数学有路勤为径,遇题应当动脑筋。
2、生活因为数学变得精彩。
3、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快乐无极限。
4、“数”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5、展开数学的翅膀,飞进知识的海洋。
6、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踏上精彩的人生旅途。
7、走进数“海”,尽情遨游。
8、同智慧一起飞翔,与数学共同成长。
9、聆听数学的低语,感悟科学的.真谛。
10、数学的世界,思维的冲浪,智慧的殿堂。
11、畅游数学之海,享受快乐时光徐佳雯。
12、数学为伴,智慧同行,快乐无限。
13、学的是数学,长的是智慧。
14、智慧点亮生活,数学点亮人生。
15、学好数学,放飞梦想。
16、加减乘除,动手动脑。
观察物体,探索微妙。
17、趣味数学天天练,真知才识日日长。
18、加减乘除,微妙无穷;平行垂直,乐在其中。
19、好玩数学,玩好数学,数学好玩。
20、一二三四五,数学大比武。
21、轻松学数,快乐一天。
22、开启数学之梦,启迪人生智慧。
23、加减乘除让我疯狂,趣味数学属我最棒。
24、数学的舞台,智慧的冲浪。
25、加减乘除真奇妙,数学天地趣无穷。
26、加减乘除真有趣,巧妙应用真给力。
27、数学,数学,多数多学。
28、数学数学真奇妙,求得答案哈哈笑。
29、追寻数学文化,感受数学魅力。
30、探索数学的奥秘,拓展我们的思维。
31、快乐数学,乐我一生。
神奇数学,妙一世界。
32、加减乘除乐其中,学好数学争领先。
33、加减乘除,微妙无穷。
数学世界,各显神通。
34、数学难,数学妙,数学世界真奇妙。
35、走进数学,展海小风采。
36、展开翅膀,装上数字,加减乘除,飞向太空。
37、用思维创造数学,让数学开拓思维。
38、小小脑筋转起来,快乐数学动起来。
39、数学渗透人生,方圆构筑世界。
40、走进数学大本营,携手欢乐你我他。
41、数学的奥秘在这里彰显,青春的脚步在这里欢腾。
X09小学数学五年级1单元备课策略示例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模块导语模块导语2

建议老师们在研究本课教学时,要研究课程标准, 解读修订教材。通过对新旧教材进行对比分析,深刻理 解本单元知识的核心概念,从而较好地把握教学的重点, 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还要 结合本地区、本班级的学情,做好课程资源的优选和整 合,实现生活化与数学化的和谐统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 (上册)网络资源建设的“单元备课”模块,我们以第 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为例,和老师们一起讨论负 数的教学。
在这一模块中,我们将围绕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单元核心知识与 核心概念、学科思想方法、学情分析展开讨论,对单元内各课时பைடு நூலகம்教学 安排和相应教学重难点提出建议、并进行情境设计。同时,为老师们提 供负数核心知识点的链接、相关教学参考资料。相信老师们通过开展研 修活动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明确教学目标和落脚点,把握 本单元核心知识点在本学段及上下学段中的地位和关系,并结合本地区、 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 生动有效地开展负数教学。
小学数学教案衔接语

小学数学教案衔接语
教学重点和难点:数字的读法和写法;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计算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数字卡片展示1-20的数字,让学生逐个读出数字,并进行拼写。
二、学习数字的读法和写法:通过展示数字和相应的写法,让学生跟读数字,同时练习写
数字。
三、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教师出题,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结果,并写出计算过程。
四、练习巩固:配发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五、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数字的识别和计算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简单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数字的读写和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识别能力。
同时,学生可以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数字的理解和掌握。
一年级下册数学开学第一堂课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开学第一堂课教案
教学目标
- 了解一年级下册数学内容的范围和重点。
-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介绍一年级下册数学内容的范围和重点。
2. 引导学生思考数学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3. 进行简单的数学游戏和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
1. 导入:与学生互动,询问他们对数学的认识和感受。
2. 介绍:简要介绍一年级下册数学内容的范围和重点,例如加法、减法、乘法等基础运算。
3. 讨论:与学生讨论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引导他们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4. 游戏活动:进行一些简单的数学游戏和活动,例如数数游戏、找规律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的趣味和挑战。
5. 总结: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
兴趣和动力。
教学资源
- 数学教材
- 数学游戏和活动材料
教学评估
- 观察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意见的积极性。
教学延伸
-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适当调整教学
策略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
- 鼓励学生多做数学题目,提高数学能力和自信心。
---
以上为一年级下册数学开学第一堂课的教案。
通过简要介绍数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并进行数学游戏和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小学数学教案导入部分

小学数学教案导入部分
一、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即将学习的知识点,激发其学习兴趣。
2. 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导入方式: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有关数学中的“面积”知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面积”这个词,你们知道“面积”是什么意思吗?
我来给你们举个例子:假设你们班的教室是一个长方形,那么教室的地板就是一个矩形区域,我们可以用长度和宽度来描述这个区域的大小,这个大小就是教室的面积。
所以,面积其实就是某个平面图形所占的空间大小。
接下来,我们就要学习如何计算不同形状图形的面积。
三、讨论问题:
1. 你知道哪些常见的图形的面积公式?
2. 你可以举例说明一下如何计算一个图形的面积吗?
3. 你能想到一些现实生活中用到面积计算的例子吗?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并一起学习面积的知识吧!接下来,我们将会学习如何计算各种不同形状的图形的面积。
希望大家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一起努力学习,掌握这个重要的数学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小学数学课导语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在教学活动中,每一堂课都有“导语”,即“开场白”,它是上课的一个环节,历来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好的导入语,能激发情绪,启发思考,即“一石激起千层浪”,犹如一块磁石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聚拢过来,从而迅速抓住学生,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去参与学习,为课堂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然而,小学数学学科由于课程本身性质的局限,使它不可能像语文课导人那样形象生动,活泼有趣,从而成为小学数学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在多年的教学探索中,我有几个亮点现呈现出来,供大家分享我小小的收获。
一、幽默导入。
顺水推舟
一次公开课,我准备的教案是《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当我伴着清脆的上课铃声进教室,黑板中间的一块毛玻璃突然从墙上脱落下来摔碎了。
如果再更换教室或黑板已来不及。
听课的领导、老师、学生为之愕然,情急之下,我从容走上进台,微笑着对大家说:“平时上课用一块黑板,今天我们用两块好不好?”说着用手指了指剩下的两块毛玻璃。
“好——”“哗哗哗!”回答声和掌声同时响起。
此时孩子们露出灿烂的笑容,听课教师也松了口气。
接下来,对话又开始了。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现在这两块黑板是什么形状?”
生:“长方形、正方形。
”
师:“嗯,有不同的答案,那么怎样证明你们的看法呢?”
生:“用米尺量四条边,如果上下和左右两边不等,就是长方形,如果四边都相等,则是正方形。
”
师:“很聪明,大家再观察思考讨论一下,就是这两块黑板,你还想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想知道它们的周长各是多少?”
生:“我想知道哪一块大,大多少?”
师:“同学们会动脑筋,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今天这一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两块黑板的大小,好不好?”
生:“好一一”(情绪激昂地)
(板书课题: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师:“首先,刚才那位同学上台来测量黑板的长度吧!”一堂公开课就这样开始了。
现在想起,我都会不寒而栗。
一方面,临上课而黑板坏确实给我增加了不少难度,黑板面积的减少直接影响我的授课方案板书设计等。
在这个特定的条件下,我这样说,就是告诉大家“虽然黑板中间的一块毛玻璃坏了,用剩下的两块照样能上课。
”这是送给每个听课者的定心丸,能稳定大家的情绪,同时,还轻松幽默地把现在的黑板面积比平时小,说成平时用“一块”黑板,今天用“两块”,让人听起来感觉“在这种条件下听课比平时还要好。
”卸下了因突发事故而压在心里的负担,又鼓舞了同学们上好这节课的信心,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另一方面,这样的开场白,显然不是课前准备的,它把我的预设全部颠覆了,但是,面对意外情况,只得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教学计划,顺水推舟,干脆将其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来。
看到同学们积极动脑争相提问,学习氛围浓烈的场面,我又感到欣慰一一此法导入不仅使课堂气氛活泼有趣,拉近教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而且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迁移顺理成章,不留痕迹,成功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劝架导入。
另辟蹊径
下一节课,我将讲授解决问题中“相遇问题”,该知识点历来是重点又是难点,我提前走进教室准备把例题板书在黑板上。
“老师,有同学打架了。
”无奈,只好先处理一下。
上课铃声响了,打架的两位学生好像怒气未消,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于是对他们说:“刚才你们都都认识到自己有错,但老师感觉你们的诚意不够,现在老师建议你们即兴表演相遇以后拥抱对方,以示重归于好,可以吗?”“板书“相遇”!
“同意,我们同意!”同学们一致赞成。
(李军乐意地走向邱飞),“不行,邱飞没有动”,有同学喊道:“李军有诚意,邱飞没有诚意。
”
师:“好,停下。
听你们的意思,他们应该怎样做?”
生:“两人同时走向对方!”(师板书“同时”)
生:“我帮他们喊口令,一、二、三,向前走。
”(两人眼看就要面对面碰到一起了,没想到满脸不高兴的邱飞却擦肩而过。
)
“邱飞走过去了,他们没有相遇,还是没有诚意”学生一片叹息。
师:“大家帮忙想一想,又该怎么做?”
生:“应该面对面同时起步走,遇到一起就相互拥抱,才是相遇。
”
师:“老师明白你的意思了,谁还能把话说得更简洁一些?”
生:“我想可以说是相向而行?”师板书“相向而行。
”
“再来一遍”,两位同学在大家的要求和鼓励之下,走向前相互拥抱,会心地笑了。
教室里响起了爽朗的笑声和自发的掌声。
师:“很好,大家的笑声和掌声不仅祝贺两位同学重归于好,而且感谢两位同学的表演。
他们的表演还与我们今天学习的数学知识有关(随即在“相遇”后面加上“问题”。
)刚才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大家都在强调哪些关键的因素?
生:“同时”,“相向而行”,“相遇”。
(个个同学精神饱满踊跃发言。
)
下课后,我感觉这一节课上的很轻松,庆幸两位打架的学生适时提供的教学资源做为本节课的导入。
我发现此导入法优点有两个,一是就地取材,道具简单,师生皆宜;二是导人大胆的创意,使相遇问题直观化,形象化,易于掌握。
三、游戏导入。
润物无声
以往教学“圆的认识”,感觉单纯的数学知识讲解很枯燥。
教师吃力不讨好,学生学习带有厌倦情绪,一节课下来,师生累了,可收效甚微。
这次教学我准备打破常规,带领全班学生走出教室。
“不是学‘圆的认识’吗,为啥到操场去?”学生们疑惑不解。
整顿好纪律,我拿出一根绳子,一端因定在树桩上(绳子能转动)另一端让一位学生拉着往前走。
师:“大家仔细观察,这位同学走的路线是什么样的,你能得出哪些数学结论?”
(生拉着绳走呀走呀,又回到原来的地方。
)
生:“他走的不是直线,而是曲线。
”
生:“他走过的路是一个圆形。
”
生:“我发现他走一圈之后,总是和中间的树桩保持不变的距离。
”
生:“我发现这位同学再也走不出去了,只能在树桩和这个圆圈之间活动。
”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思考的问题也是很有价值,你们给出的结论,就是今天我们要探究学习的内容一一圆的认识大家看,这条封闭曲线就组成了圆,它是圆的周长;固定的点(树桩)是圆心,绳子是圆的半径,树桩和圆周之间的活动范围就是圆的面积。
”
生:“哦——”(恍然大悟)
此时此刻,我会心地笑了,因为这种方法导入,能让学生在游戏里尽情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判断力、分析能力,学生们进入游戏也就进入了课堂,进入了课堂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新知识,——这是我把自己的创意付诸实践取得的又一次成功。
以上只是我一些粗浅的尝试。
但是,无可否认,在小学数学课
堂教学中,好的导语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适教学过程气氛,它像火种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又像钥匙开启学生紧闭的心门,更像催化剂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
教师朋友们,让我们共同关注小学数学课导语吧,它一定会使你的课堂轻松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