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诵读经典
国学经典国旗下讲话稿十篇

国学经典国旗下讲话稿十篇国学经典国旗下讲话稿十篇国学经典国旗下讲话稿篇1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滚滚长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历程,无不浸透着中华文化的精神。
于是,千百年中国傲立于东方,历史长河金鲤化龙,浩瀚的广宇群星灿然,炎黄挺起五岳的脊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是杜甫吟唱的盛唐清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是辛稼轩呐喊的两宋悲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是谭嗣同面对民族衰微的浩然肝胆神州大地上,国学文化传承千年。
何为国学?是司马迁熟悉华夏文明,留下了传承民族魂魄的《史记》?是李时珍涉足千山万水,遍尝百草,用自己的亲身体验造福于后人的《本草纲目》?还是纪晓岚精通经、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库全书》?何为国学?不就是经那得起时间洗炼而沉淀下来的,能够在千百年后还能给人以深刻启示,让人从中获益的精神财富、文化积淀吗?《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
《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
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
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
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
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
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
君子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
俗云:「教儿初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三字经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诵读经典国旗下的讲话(精选16篇)

诵读经典国旗下的讲话(精选16篇)诵读经典国旗下的讲话篇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诵读经典诗文传承中华文化”。
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
从牙牙学语时爸爸妈妈就教我们背诵唐诗宋词。
到了小学我们学的古诗就更多了。
春来了,我们“忙趁东风放纸鸢”。
夏夜里,我们“听取蛙声一片”。
中秋节,我们说“明月几时有”。
过年时,我们吟“爆竹声中一岁除”。
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我们懂得了珍惜;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知道了努力;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悟出了哲理;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学会了做人。
我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诵读经典诗文能够使我们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珍视是一个国家屹立千年的基石。
”他还说,一个小孩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儿童时代是一个人记忆力开发的最佳时段,如果训练及时和得法,就可以5倍到10倍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儿童的吸收能力是一生中最好的时期,犹如海绵一样,甚至可以全盘吸收,全部堆存在生命的深处,将来慢慢地发酵,就好像种子种下去一样,将来一定会慢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诵读经典的目的在于启迪同学们心智,培养大家良好的思想品质,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懂得爱国、爱家、爱父母的人生道理。
因此,我们还要学以致用,用经典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从“幼不学,老何为”的教诲中了解时间的重要性,勤学需趁早;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呐喊中明白生命的价值我们要能在经典诵读中真正理解为人处事的道理,升华自己的思想。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同学们,让我们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用最高亢的声音诵读经典,一所书声琅琅的学校,必定是一所美丽的学校;一个书香充盈的家庭,必定是一个和谐的家庭;一个喜爱读书的孩子,必定是一个优秀的孩子。
5分钟经典诵读国旗下讲话稿5篇

5分钟经典诵读国旗下讲话稿5篇5分钟经典诵读国旗下讲话稿5篇好的讲话稿可以引导听众,使听众能更好地理解讲话的内容, 社会中,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用到讲话稿,到底应如何写一份恰当的讲话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分钟经典诵读国旗下讲话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5分钟经典诵读国旗下讲话稿篇1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在今年2月份,《中国诗词大会》引爆了荧屏,刷新了朋友圈,让我们在平仄押韵、上声去声中,充分领略了中国古诗词的浩瀚博大之美;其后不久,一个诵读类节目《见字如面》,又让我们在一封封书信的字里行间,细细品味了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接下来精彩不断,央视随后推出的《朗读者》,又用一篇篇经典又精彩的美文,带我们享受了一次次精神上的饕餮(tāo tiè)大餐。
凡此种种举动充分说明了如今每一名中国人都试图在绵延不绝的文化长河中追寻精神依托与心灵归宿,但现实往往与初衷相悖。
我们常常感叹现在人心的“浮躁”,却很难让自己静静坐下来读一本好书,写一段流淌在心间的文字,甚至我们连阅读新闻都是“看图”式的、“跳跃”式的。
我们常常鄙视某些媒体“无娱乐不文化”“娱乐至死”的浅薄,却又一次次乐此不彼的关注小道新闻、明星八卦、成功鸡汤,却很难细细地读经典、诵经典,品味诗词韵律、家国情怀之美。
我们看不上报刊杂志的慢阅读与大道理,自己却在不知不觉中提笔忘字,那些快餐式的碎片化阅读让我们渐渐失去了鉴别力和判断力,以至于人云亦云,缺乏立场与认知,没有观点与主张,用到工作上写出的东西就是干巴巴、流水账、没营养。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诗书二字在于底蕴、在于积累,在于持续不断的学习与提升。
今天我们为了响应桃园学校党支部童心向党的号召,特此举办“红色经典诵读”活动,就是要找到一根杠杆,搭建一个支点,撬动禁锢了我们思想深处的那道门、那扇窗。
“红色经典诵读”代表着两层意思。
诵读经典,是要我们发出心与声的共鸣,体会经典文化的魅力。
2024年诵读经典国旗下讲话演讲范例(二篇)

2024年诵读经典国旗下讲话演讲范例各位教师同仁,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本次发言主题为《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承载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它塑造了我们的民族性格,助力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是我们民族生机勃勃的源泉。
在历史长河中,无数名篇佳作犹如璀璨星河,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和智慧,照亮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有责任传承经典,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如凯勒所言,书籍犹如帆船,带领我们跨越狭隘的视野,驶向知识的广袤海洋。
经典著作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传授给我们课本外的知识,拓宽我们的视野,启迪我们的思维,引领我们跳出局限,拥抱世界,展望未来。
同学们,我们应深入诵读经典,让传统文化的熏陶深入人心。
通过诵读,我们可以与先贤对话,继承美德,净化心灵,升华品格。
让我们打开心扉,共同领略传统文化的深邃魅力,并将传统文化的正能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实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教育的最高境界在于学,而学的最高境界在于敬学。
我校秉持这一理念,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经典著作的普及,致力于师生心灵成长,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校园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同学们举止端庄,言谈礼貌,乐于助人,感受到老师们的敬业精神和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这些都是美德与文化的力量所在。
让我们共同投身于经典的诵读之中,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
愿经典著作的智慧之香飘满校园,润泽我们的心灵,伴随我们一路成长。
谢谢大家!2024年诵读经典国旗下讲话演讲范例(二)各位教育工作者,广大学子:今日,我在国旗下分享的主题为《诵读经典,品味书香,传承文明》。
提及阅读,诸位或许都感到兴奋,因为书籍陪伴我们成长,每逢假日,我们更是期待父母为我们精选精神食粮。
的确,书籍被誉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是全球人民共同的精神食粮。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我们无比幸运,学校正在努力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使我们能够在充满书香的校园、班级和家庭中享受阅读的乐趣。
经典诵读国旗下讲话稿四分钟

经典诵读国旗下讲话稿四分钟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感到无比自豪和荣幸,能够向大家发表一次讲话。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们正在举行升旗仪式,庄严宣誓,向我们伟大的国旗致敬。
国旗,是我们民族团结、力量和奋斗的象征,也承载着我们中国人民的希望和梦想。
国旗,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它是由五星红旗和五横红条组成,旗面鲜艳明亮,象征着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奋发向前。
五星红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标志,红色传达着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也象征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的精神。
国旗,是我们民族的力量。
看着国旗高高飘扬,我们不禁感到一种激动和自豪。
这面国旗见证了我们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崛起的坚韧和勇气。
在国旗下,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才能够使国家强大,民族富强。
国旗象征着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的力量,让我们时刻铭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国旗,是我们民族的梦想。
我们民族历经百年风雨,迎来了伟大的时代。
我们有了国旗,有了繁荣昌盛的家园。
国旗下的我们要有梦想,要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我们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成为中华民族复兴事业的中坚力量,让我们的梦想在国旗下绽放光芒!最后,让我们一起高举右手宣誓,向我们伟大的国旗致以崇高的敬意!让我们时刻保持对国旗的敬畏之心,时刻怀抱民族的希望和梦想。
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我们的国旗会在风雨中更加美丽,我们的祖国会越来越强大!谢谢大家!。
经典诵读国旗下讲话稿5篇

经典诵读国旗下讲话稿5篇经典诵读国旗下讲话稿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孟夏四月,百花争艳,蒙山沂水,诗意盎然,“沂水二中诗歌朗诵会”今天正式开幕了,在此,我向光临诗歌节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崇高的敬意!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句名言:“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马卡连柯也说过:“教育是诗一样的事业。
”那么,高中教育最应该给孩子带来什么?一位老教育家对自己的教育理想作这样的描述:让学生身心舒展地生活着,毫无畏惧地尝试着,充满诗意地期待着,这才是教育应该给予的。
我们沂水二中“弘扬传统文化,构建诗意校园”的教育理想,就暗合了这些理念。
我们这样解读“教育理想”:弘扬传统文化,涵育学校人文教育特色,在学校环境绿化、美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文建设,追求物与人的和谐,形成健康、人文的整体学校文化形态和氛围。
让师生快乐学习、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在和谐温馨而又富有诗意的环境中,师生都能用诗意的眼光自主审视周围世界,以诗意情怀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我的关系,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享受充实、美丽的人生。
为此,我们沂水二中特地举办诗歌节。
我们由衷的希望:诗歌节像一位天使,帮我们插上隐形的翅膀,让我们在诗歌美文的乐声里自由翱翔;我们执着的坚信:诗歌节像一把洁净的多彩的花伞,帮我们挡住世俗的沙尘与风雨,让我们充满活力,让我们的心灵如诗如歌般清新美丽;我们真诚的期盼:诗歌节像一把小小的钥匙,给我们打开灵感的大门,让我们在诵读与歌唱中,思如泉涌,尽展个性。
最后,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呼我们期盼已久的诗歌朗诵会的到来,预祝我们的诗歌朗诵会圆满成功!!衷心祝愿诗人们永葆创作青春,为人类文明和人类生活留下不朽的诗篇!谢谢!经典诵读国旗下讲话稿篇2各位老师、同学们:为提高学生诗文朗诵和鉴赏水平,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营造和谐校园文化环境,高一、二年级共9个班级参加了刚才的经典诗文朗诵比赛。
这次比赛,政教处和团委作了精心设计和安排,各班、各语文老师认真组织准备。
国学经典诵读国旗下的讲话演讲稿

国学经典诵读国旗下的讲话演讲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这庄严肃穆的国旗下,我感到格外振奋和激动。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是一个民族的骄傲,是我们每个人的荣誉。
站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国学经典,讲述中国的传统文化,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热爱我们的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我们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们民族的宝藏。
国学经典包括《四书五经》、《论语》、《大学》、《中庸》等经典著作,这些书籍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道德规范,对我们的人生有着深刻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的集大成者,它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五经》等书籍。
这些书籍涵盖了儒家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念,强调了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规范。
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如何做一个有德行的人,如何治理一个国家,如何建设一个和谐社会。
其次,让我们来谈谈《论语》。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
《论语》中有很多关于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的教诲,是我们学习修身养性的重要读本。
通过学习《论语》,我们可以了解孔子的思想,领悟到仁者无敌的道理,懂得尊师重道、尊重长辈的重要性。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大学》和《中庸》。
《大学》和《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原则和方法的系统阐述。
《大学》强调了修身齐家的重要性,提倡了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中庸》则强调了中道之道,主张不偏不倚、不极不端、不过不及。
通过学习《大学》和《中庸》,我们可以领悟到追求中庸之道的智慧,懂得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有品德、有修养的人。
亲爱的同学们,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根基。
我们要传承和弘扬国学经典,让我们的文化更加光彩照人,让我们的传统更加繁荣昌盛。
让我们珍爱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文化,让我们在国旗下高声朗诵国学经典,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美好!谢谢大家!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愿我们的文化永远传承下去!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谢谢!。
阅读经典国旗下演讲稿(通用10篇)

阅读经典国旗下演讲稿(通用10篇)阅读经典国旗下演讲稿篇1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人生,因读书而美好同学们,如果有人问你世界上最香的东西是什么,你会怎么回答呢?我认为,世界上最香的不是饭菜香,不是花草香,而是“书的墨香”。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书籍是人类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如果一个孩子热爱读书,那么他会从书本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寻找生活的榜样,净化自己的心灵;他会在阅读中形成丰富的思想,建立一个丰满的精神世界,拥有充实而平静的内心……书是人类灵魂的审问者,是我们人类思想智慧的结晶。
通过一部好的作品,我们的心灵和灵魂被唤醒了,我们的感情被激发和释放了,我们自己的人生命运也得到了改变,人生的路也就清晰了。
我们虽足不出户,但通过阅读,可是神驰群山;通过阅读,可以畅游海滨;通过阅读,可以与伟大的科学家会面;通过阅读,可以与杰出的艺术家对歌。
书香与绿树、花草、夜风一样,带给人难以言语的享受!读一本好书,能使人飞到一个绚丽神奇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可以和李白一起望庐山瀑布,和巴金一起观海上日出,和冰心一起感悟人生……与书为友的过程,优雅而美丽。
静静的,一个人,一本书,细细地品读。
沉静于书中,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读好书,可以使人心灵充实,明辨是非,行为举止文明得体。
咱们学校一直非常关注同学们的阅读。
早读时,书声朗朗;课间,许多同学们围着书架或站、或坐,或卧、或躺,惬意自得;特别是周二、周四的午读,校园书香氤氲,沁人心脾。
追逐打闹的少了,主动捡起地上纸屑杂物的多了;爆粗口说脏话的少了,讲文明懂礼貌的多了;在校园内行走,我常常看到同学们看完书后主动把书放回书架,把地垫整理好然后才离开,是那样的自觉和自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9.14国旗下讲话:胡继红
诵读经典让经典引领我们成长
同学们好!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诵读经典让经典引领我们成长”。
在这个美丽的早晨,老师想带领同学们先一块诵读几句古诗,好吗?老师说上一句,同学们就说出下一句,看看我们是否心有灵犀。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也许从牙牙学语时爸爸妈妈就教你们背这首唐诗了呢。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一种最宝贵的东西叫"母爱"。
这句诗总能唤起我们的感恩之情。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多么真挚的情谊,即使相距千里,也想念着自己的朋友,哪怕远隔天涯,也会心心相印,如同近在咫尺。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希望我们也能做一个珍惜友情的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中秋节就快到了,总能令人想起这句诗)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中秋节来临之际,借此表达我们美好的祝愿)亲爱的同学们,这样的诵读时光令人感到美好与愉悦。
知道吗?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而经典诗词无疑是文化中的瑰宝。
她不仅在优美跌宕的音韵中回旋,更是意境悠远,令人回味。
春来了,我们“忙趁东风放纸鸢”。
夏夜里,我们吟“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过节时,我们说“每逢佳节倍思亲”。
新年时,我们诵“爆竹声中一岁除”。
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我们懂得了珍惜;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知道了努力;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悟出了哲理;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学会了做人。
在诵读经典中我们感受着祖国传统文化的厚重典雅,博大精深。
可是现在,五花八门的动漫图书,千奇百怪的游戏软件吸引着同学们的注意力。
这些东西浪费了我们多少宝贵的时间,更可怕的是还侵蚀着我们的民族文化。
不懂中国历史,不知中国文化,怎么谈得上爱国呢?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一个民族要生存发展,必须从自身文化中汲取营养,丢掉自己的文化就等于放弃了生存的沃土。
”五年级的同学刚学一篇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文中季羡林先生还说一个小孩至少要背200首诗,50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呢。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儿童时代是一个人记忆力开发的最佳时段,如果训练及时,就可以5倍到10倍的速度快速增长。
儿童的吸收能力也是最好的,犹如海绵一样,甚至可以全盘吸收,全部堆存在生命的深处,将来慢慢发酵,就好像种子种下去一样,将来一定会慢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所以,同学们应该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诵读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增强文化底蕴。
诵读古诗好处多:可以培养想象力。
我们可以一边诵读一边想象诗句中的内容,在诗情画意中,我们可以领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北国风光,可以欣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南国奇景;我们可以跟着“壮怀激烈”的诗人去西北古战场凭吊,也可以随着采莲姑娘到江南水乡徜徉……一首首古诗就是一幅幅古朴典雅的画卷,只要你用心去读,去感受,你就能看到这幅美妙的图画。
诵读古诗可以陶冶情操,很多古诗中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人生的启迪。
诵读古诗还可以提高我们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果细说的话,诵读古诗的好处还能说出好多呢。
同学们,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人生应该多读几本垫底的书。
”我们的古诗文不就是我们文化的根吗?让我们把这句话铭记在心!“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同学们,让我们以虔诚之心捧起经典,诵读经典吧,让经典引领我们成长,让我们徜徉在在明月清风的意象中,感受对中华文化的温情与敬意,愿我们的生活在经典的浸润下诗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