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部附录Ⅷ J砷盐检查法

合集下载

砷盐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Ⅷ J

砷盐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Ⅷ J

Ⅷ J砷盐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制订砷盐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规范砷盐的检验操作。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使用于砷盐的检查。

责任检验室人员按本规程操作,检验室主任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程序:1.简述1.1砷盐检查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 J)适用于药品中微量砷盐(以A S计算)限量检查。

1.2砷盐检查法中的第一法(古蔡氏法)用作药品中砷盐的限量检查;第二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既可检查药品中砷盐限量,又可作砷盐的含量测定;两法并列,可根据需要选用。

1.3古蔡氏法是利用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药品中微量亚砷酸盐反应生成具有挥发性的砷化氢,遇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的砷斑,与同一条件下定量标准砷溶液所产生的砷斑比较,以判定砷盐的限量。

1.4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是将生成的砷化氢气体导入盛有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试液的管中,使之还原为红色胶态银,与同一条件下定量的标准砷溶液所制成的对照液比较,或在510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判定含砷盐的限度或测定含量。

2. 仪器与用具见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 J项下的图1和图2。

2.1第一法(古蔡氏法)按药典规定:有机玻璃旋塞D和E的孔径应与导气管C内径一致,以免生成的色斑直径不同,影响比色的准确度;B磨口塞,C管顶端与D、E有机玻璃旋塞塞盖间应紧密吻合,以防砷化氢泄漏。

2.2第二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按药典规定:B磨口塞应密闭,以防砷化氢泄漏;与标准磨口塞B相连的导气管C一端长度应不低于80mm,便于装醋酸铅棉花达80mm,另一端长度应不低于180mm,尖端内径不可超过1mm,以保证产生的砷化氢吸收完全;D管的标准管与样品管要一致,管内径,色泽,刻线要相同。

3.试药与试液3.1标准砷溶液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三氧化二砷0.132g,置1000ml量瓶中,加20%氢氧化钠溶液5ml溶解后,用适量的稀硫酸中和,再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砷盐检查操作规程

砷盐检查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砷盐检查的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行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范围适用于原料、辅料等砷盐的检查。

3.责任人质控部负责人、质控部化验员。

4.内容4.1.规程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 J及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4.2.简述4.2.1. 砷盐检查法适用于药品中微量砷盐(以As计算)的限量检查。

4.2.2. 砷盐检查法中的第一法(古蔡氏法)用作药品中砷盐的限量检查;第二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既可检查药品中砷盐限量,又可用作砷盐的含量测定;两法并列,应根据《中国药典》品项下规定的方法选用。

4.2.3. 古蔡氏法是利用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药品中微量亚砷酸盐反应生成具有挥发性的砷化氢,遇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的砷斑,与同一条件下定量标准砷溶液所产生的砷斑比较,以判定砷盐的限量。

4.2.4.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是将生成的砷化氢气体导入盛有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试液的管中,使之还原为红色胶态银,与同一条件下定量的标准砷溶液所制成的对照液比较,或在51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判定含砷盐的限度或测定含量。

4.3. 第一法(古蔡氏法)4.3.1. 测试时,于导气管中装入醋酸铅棉花60mg(装管高度为60~80mm),再于旋塞的顶端平面上放一片溴化汞试纸(试纸大小以能覆盖孔径而不露出平面外为宜),盖上旋塞盖并旋紧,即得。

4.3.2. 标准砷斑的制备4.3.2.1. 精密量取标准砷溶液2ml,置100ml标准磨口锥形瓶中,加盐酸5ml与水21ml,再加碘化钾试液5ml与酸性氯化亚锡试液5滴,在室温放置10分钟后,加锌粒2g,立即将照上法装妥的导气管密塞于100ml标准磨口锥形瓶上,并将100ml标准磨口锥形瓶置25~40℃水浴中,反应45分钟,取出溴化汞纸试,即得。

4.3.2.2. 若供试品需经有机破坏后再行检砷,则应取标准砷溶液代替供试品,照该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同法处理后,依法制备标准砷斑。

砷盐检查方法范文

砷盐检查方法范文

砷盐检查方法范文砷盐是一种有毒化学物质,可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中毒和癌症。

因此,检测砷盐的含量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砷盐检查方法。

1.光谱法光谱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吸收光线特征的检测方法。

砷盐通常表现出特定的吸收特性,如在可见光区域的吸收峰。

根据这些特征,可以用光谱仪测量特定波长下的吸收强度来确定砷盐的含量。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专门的设备和知识。

2.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用于检测有机砷化合物的一种常用方法。

首先,将样品提取并转化为易于气相色谱分析的形式,然后通过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

通过比较样品中砷盐的峰与标准品的峰,可以确定砷盐的含量。

这种方法对于有机砷化合物的检测较为准确。

3.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一种基于砷盐在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检测方法。

通过在电极上施加特定的电压和电流,可以引发砷盐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

根据电流的强弱可以确定砷盐的含量。

这种方法简便、快速,并且可以用来检测低浓度的砷盐。

4.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包括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原子荧光光谱、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

这些方法都是利用化学反应和光谱分析技术来检测砷盐的含量。

其中,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将样品转化为气态,然后在火焰中产生砷原子,利用砷原子在特定波长的吸收光强来测量砷盐的含量。

这种方法在实验室中广泛使用,准确性高。

5.快速检测法除了传统的分析方法,还有一些快速检测方法可用于砷盐的初步筛查。

例如,试纸法是一种简单、便捷的方法,通过将试纸浸入样品中,根据试纸颜色变化来判断砷盐的含量。

这种方法缺乏准确性,但可以用作初步筛查,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

总体而言,各种砷盐检测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并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

对于工业领域,要求更高的检测准确性,通常采用复杂的化学分析方法。

而对于一般的环境监测或食品安全监测,快速检测法可能更加实用。

无论选择何种方法,都应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专业性,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砷盐检查法

砷盐检查法

DDC溶液5.0ml的D管中,将A瓶置25~40℃水浴中,反应45min后,取
出D管,添加氯仿至5.0ml、将供试溶液D管和标难溶液D管同置白色背
景上,白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必要时,可将吸收液分别移入1cm吸收
池中,以Ag-DDC溶液为空白,于51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供试溶
液的吸收度不得大于标准砷溶液的吸收度。
砷盐检查法ຫໍສະໝຸດ 2011级制药工程姓名:熊德友
学号:20101111052
砷盐是有毒的物质,多由药物生产过程所 使用的无机试剂引入。砷盐和重金属一样, 在多种药物中要求检查。中国药典采用古 蔡法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简称AgDDC法)法检查药物中微量的砷盐。
常用检查方法
(一)古蔡法 古蔡法检查砷盐的原理为: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
本法需用有机碱吸收反应中产生的HDDC。如USP采用本法检查
砷盐,配制成0.5%Ag-DDC的吡啶溶液,其检测灵敏度高达
0.5μgAs/30ml,但缺点是吡啶有恶臭。中国药典采用0.25%Ag-DDC
的三乙胺-氯仿(1.8:98.2)溶液,灵敏度赂低于吡啶溶液。
应用本法可测得砷盐含量,检查结果更为可靠。同时,锑化氢与
五价砷在酸性溶液中也能被金属锌还原为砷化氢,但生成砷化氢的速度较三 价砷慢,故在反应液中加入碘化钾及氯化亚锡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碘化钾 被氧化生成的碘又可被氯化亚锡还原为碘离子.后者与反应中产生的锌离子能 形成稳定的配位离子([ZNI4]2-),有利于生成砷化氢的反应不断进行。
氯化亚锡与碘化钾还可抑制锑化氢的生成,因锑化氢也能与溴化汞试纸作用生 成锑斑。在试验条件下,100ΜG锑存在不致干扰测定。氯化亚锡又可与锌作用, 在锌放表面形成锌锡齐,起去极化作用,从而使氢气均匀而连续地发生。

砷盐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砷盐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原辅料、成品职责:检验室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正文:1.原理1.1古蔡氏法是利用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药品中微量亚砷酸盐反应生成具有挥发性的砷化氢,遇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的砷斑,与同一条件下定量标准砷溶液所产生的砷斑比较,以判定砷盐的限量。

1.2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是将生成的砷化氢气体导入盛有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试液的管中,使之还原为红色胶态银,与同一条件下定量的标准砷溶液所制成的对照液比较,或在510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判定含砷盐的限度或测定含量。

2.仪器与用具见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Ⅷ J项下的图1和图2——第一法(古蔡氏法):玻璃旋塞D和E的孔径应与导气管C内径一致,以免生成的色斑直径不同,影响比色的准确度;B磨口塞,C管顶端与D、E玻璃塞塞盖间应紧密吻合,以防砷化氢泄漏。

——第二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B磨口塞应密闭,以防砷化氢泄漏;与标准磨口塞B相连的导气管C一端长度应不低于80mm,另一端长度应不低于180mm,尖端内径不可超过1mm,以保证产生的砷化氢吸收完全;D管的标准管与样品管要一致,管内径,色泽,刻线要相同。

3.试液和试药的准备3.1盐酸3.2碘化钾试液——取碘化钾16.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3.3酸性氯化亚锡试液——取氯化亚锡20g,加盐酸使溶解成50ml,滤过,即得。

3.4醋酸铅棉花——取脱脂棉1.0g ,浸入醋酸铅试液与水的等容混合液12ml中,湿透后,挤压除去过多的溶液,并使之疏松,在100 o C以下干燥后,贮于玻璃塞瓶中备用。

3.5溴化汞试纸——取滤纸条浸入乙醇制溴化汞试液中,1小时后取出,在暗处干燥,即得。

3.6 锌粒——锌粒应为无砷,以能通过一号筛的细粒为宜。

3.7标准砷溶液——称取三氧化二砷0.132g ,置1000ml量瓶中,加20%氢氧化钠溶液5ml溶解后,用适量的稀硫酸中和,再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砷盐检查法操作规程

砷盐检查法操作规程

目的:制订砷盐检查法操作规程,明确其检查法的操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版。

范围:砷盐检查法的操作。

责任:质检室主任、化验员。

内容:1简述1.1砷盐检查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 J)适用于药品中微量砷盐(以A S计)的限量检查。

1.2砷盐检查法中的第一法(古蔡氏法)用作药品中砷盐的限量检查;第二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既可检查药品中砷盐的限量,又可以作砷盐的含量测定;两法并列,应根据《中国药典》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选用。

1.3古蔡氏法是利用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药品中微量亚砷酸盐反应生成具有挥发性的砷化氢,遇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的砷斑,与同一条件下定量标准砷溶液所产生的砷斑比较,以判定砷盐的限量。

1.4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是将生成的砷化氢气体导入盛有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试液的管中,使之还原为红色胶态银,与同一条件下定量的标准砷溶液所制成的对照液比较,或在510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判定含砷盐的限度或测定含量。

2仪器与用具见下图。

图1 第一法仪器装置 图2 第二法仪器装置(古蔡氏法)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第一法仪器装置说明:A 为100ml 标准磨口锥形瓶;B 为中空的标准磨口塞;上连导气管C (外径8.0mm ,内径6mm ),全长约180mm ;D 为具孔的有机玻璃旋塞,其上部为圆形平面,中央有一圆孔,孔径与导气管C 的内径一致,其下部孔径与导气管C 的外径相适应,将导气管C 的顶端套入旋塞下部孔内,并使管壁与旋塞的圆孔相吻合,黏合固定;E 为中央具有圆孔(孔径6.0mm )的有机玻璃旋塞盖,与D 紧密吻合。

第二法仪器装置说明:A 为100ml 标准磨口锥形瓶;B 为中空的标准磨口塞,上连导气管C (一端外径为8mm ,内径为6mm ;另一端长为180mm ,外径为4mm ,内径为1.6mm ,尖端内径为1mm )。

砷盐检查法

砷盐检查法

目的:建立砷盐检查法的标准操作程序,规范砷盐检查法的操作。

范围:适用于砷盐检查法。

职责:检验科主管、检验员。

规程:1简述1.1 砷盐检查法 (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Ⅷ J) 适用于药品中微量砷盐(以As计算)的限量检查。

1.2 砷盐检查法中的第一法 (古蔡氏法) 用作药品中砷盐的限量检查;第二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 既可检查药品中砷盐限量,又可测定含量;两法并列,可根据需要选用。

1.3 古蔡氏法是利用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药品中微量亚砷酸盐反应生成具有挥发性的砷化氢,遇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的砷斑,与同一条件下定量的标准砷溶液所产生的砷斑比较,以判定盐的限量。

1.4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是将生成的砷化氢气体导入盛有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试液的管中,使之还原为红色胶态银,与同一条件下定量的标准砷溶液所制成的对照液比较,或在510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判定含砷盐的限度或测定含量。

2 仪器与用具见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Ⅷ J项下的图1图22.1 第一法 (古蔡氏法) 按药典规定:有机玻璃旋塞D和E的孔径应与导气管C内径一致,以免生成色斑直径不同,影响比色的准确度;B磨口塞,C管顶端与D、E有机玻璃旋塞塞盖间应紧密吻合,以防砷化氢泄漏。

2.2 第二法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 按药典规定:B磨口塞口塞应密闭,以防砷化氢泄漏,与标准磨口塞B相连的导气管C一端长度应低于80mm,便于装醋酸铅棉花达80mm,另一端长度应不低于180mm,尖端内径不可超过1mm,以保证产生的砷化氢吸收完全,D管的标准管与样品管要一致,管内径、色泽、刻线要相同。

3 试药与试液3.1 标准砷溶液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三氧化二砷0.132g,置1000ml量瓶中,加20%氢氧化钠溶液5ml溶解后,用适量的稀硫酸中和,再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临用前,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0ml量瓶中,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0ug的As)。

砷盐检查法

砷盐检查法
4.1.1 砷盐检查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ⅧJ)适用于药品中微量砷盐(以As计算)的限量检查。
4.1.2 砷盐检查法中的第一法(古蔡氏法)用作药品中砷盐的限量检查;第二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既可检查药品中砷盐限量,又可测定含量;两法并列,可根据需要选用。
4.1.3 古蔡氏法是利用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氢与药品微量亚砷酸盐反应生成具有挥发性的砷化氢,遇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的砷斑,与同一条件下定量标准砷溶液所产生的砷斑比较,以判定砷盐的限量。
4.4.2.1.3若供试品需经有机破坏后再行检砷,则应精密量取标准砷溶液2ml代替供试品,照各该药品项下规定的方法同法处理后,依法制备标准砷对照液。
4.4.2.2 检查法 准备好C管装置,取照该药品项下规定方法制成的供试液,置A瓶中,照标淮砷对照液的制备,自“再加碘化钾试液5ml”起依法操作。将所得溶液与标准砷对照液同置白色背景上,从D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即得。必要时,可将所得溶液与标准砷对照液分别转移至1cm吸收池中,用分光光度计,在510nm波长处,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试液作空白,分别测定吸收度。
4.4操作方法
4.4.1 第一法(古蔡氏法)
4.4.1.1 标准砷斑的制备
4.4.1.1.1 装置的准备 取醋酸铅棉花适量(60~100mg)撕成疏松状,每次少量,用细玻璃棒均匀地装入导气管C中,松紧要适度,装管高度为60~80mm。用玻璃棒夹取溴化汞试纸1片(其大小能覆盖D顶端口径而不露出平面外为宜),置旋塞D顶端平面上,盖住孔径,盖上旋盖E度旋紧。
4.3.6 锌粒 以能通过1号筛的细粒无砷锌为宜,如使用锌粒较大时,用量酌情增加,反应时间亦应延长为1小时。
4.3.7 醋酸铅棉花 取脱脂棉,浸入醋酸铅试液与水的等容混合液中,湿透后,沥去过多的溶液,并使之疏松,在100℃以下干燥后,贮于磨口玻璃瓶中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Ⅷ J砷盐检查法
标准确溶液的制备称取三氧化二砷0.132g ,置1000ml量瓶中,加20 % 氢氧化纳溶液5ml 溶解后,用适量的稀硫酸中和,再加稀硫酸10m1,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临用前,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0m] 量瓶中,加稀硫酸10m] ,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 相当于1μg的A s)。

第一法(古蔡氏法)
仪器装置如图l. A 为100m] 标准磨口锥形瓶;B 为中空的标准磨口塞,上连导气管C (外径8.0mm,内径6.Omm) ,全长约180mm;D为具孔的有机玻璃旋塞,其上部为圆形平面,中央有一圆孔,孔径与导气管C 的内径一致,其下部孔径与导气管C的外径相适应,将导气管C的顶端套人旋塞下部孔内,并使管壁与旋塞的圆孔相吻合,军占合固定,E为中央具有圆孔(孔径6.0mm) 的有机玻璃旋塞盖,与D紧密吻合a
测试时,于导气管C 中装入醋酸铅棉花60mg( 装管高度为60-80mm),再于旋寡D的顶端平面上放一片溴化汞试纸(试纸大小以能覆盖孔径而不露出平面外为宜),盖上旋塞盖E并旋紧即得。

标准砷斑的制备精密量取标准砷溶液2 ml,置A 瓶中,加盐酸5ml与水21ml,再加碘化钾试液5ml 与酸性氯化亚锡试液5漓,在室温放置10分钟后,加锌粒2g,立即将照上法装妥的导气管C 密塞于A瓶上,并将A瓶置25-40℃水浴中,反应45 分钟,取出漠化柔试纸,即得。

若供试品需经有机破坏后再行检砷,则应取标准帅溶液代替供试品,照该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同法处理后,依法制备标准砷斑。

检查法取按各品种项下规定方法制成的供试品溶液,置A瓶中,照标准砷斑的制备,自"再加碘化钾试液5ml" 起,依法操作。

将生成的砷斑与标准砷斑比较.不得更深。

第二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
仪器装置如图2. A为100ml标准磨口锥形瓶;B 为中空的标准磨口塞,上连导气管C(一端外径为8mm,内径为6mm;另一端长为180mm,外径为4mm,内径为1.6mm,尖端内径为1mm).D为平底玻璃管(长为180mm,内径为10mm,于5.0ml处有一刻度) 。

测试时,于导气管C中装入醋酸铅棉花60mg(装管高度约80mm),并于D管中精密加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试液5 ml.
标准确对照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标准砷榕液2ml,置A瓶中,加盐酸5ml与水21ml,再加碘化钾试液5ml与酸性氯化亚锡试液5漓,在室温放置10分钟后,加锌粒2g,立即将导气管C与A 瓶密塞,使生成的砷化氢气体导人D管中,并将A瓶置25-40 ℃水浴中反应45分钟,取出D管,添加三氯甲烷至刻度,混匀,即得。

若供试品需经有机破坏后再行检砷,则应取标准砷溶液代替供试品,照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同法处理后,依法制备标准砷对照液。

检查法取照各品种项下规定方法制成的供试品溶液,置A瓶中,照标准砷对照液的制备,自"再加碘化钾试液5ml"起,依法操作。

将所得溶液与标准砷对照液同置臼色背景'上,从D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所得溶液的颜色不得比标准砷对照液更深.必要时,可将所得溶液转移至1cm 吸收池中,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A) 在510nm 波长处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试液作空白,测定吸光度,与标准砷对照液按同法测得的吸光度比较,即得。

【附注】
(1)所用仪器和试液等照本法检查,均不应生成砷斑,或至多生成仅可辨认的斑痕。

(2) 制备标准砷斑或标准砷对照液,应与供试品检查同时进行。

(3) 本法所用锌粒应无砷,以能通过一号筛的细粒为宜,如使用的锌粒较大时,用量应酌情增加,反应时间亦应延长为1小时。

(4) 醋酸铅棉花系取脱脂棉1.0g,浸入醋酸铅试液与水的等容混合液12ml 中,湿透后,
挤压除去过多的溶液,并使之疏松,在100℃以下干燥后,贮于玻璃塞瓶中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