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下册名著导读(16)《老人与海》复习

合集下载

《老人与海》中考常考知识点(含答案)

《老人与海》中考常考知识点(含答案)

第一部分1)老渔夫已经(84 )天没打到鱼了。

2)老人太太留下的遗物中,有两幅图画。

它们分别是(《耶稣圣心图》)和(《考伯瑞圣母图》)。

3、老人出海时从来不带饭,他只带(.一瓶水)。

4、老人仅仅只是抓到那条大鱼,不算回来的时间,花了将近( 3 )天。

5、老人抓到大鱼后要带回去,可却把(鲨鱼)引来了,把他的大鱼全给吃了。

6、老人在大鱼遭鲨鱼偷吃时,英勇地把鲨鱼杀死,并说:人不是生来就被打败的,人可以毁灭,但不能(挫败)。

7、经过鲨鱼群的偷吃,大鱼还剩下(鱼头)8、老人用(鱼叉)打败了第一只鲨鱼。

9、这条鱼从鼻尖到尾巴总共(18 )英尺。

10、后来,浪把(鲨鱼)的遗骸卷上岸,又卷回了大海。

第二部分1、本文主人公是(A )。

A. 老人 B.小男孩 C.皮里哥3、老人早上一般会喝什么,那是他一整天的营养(A )。

A.咖啡 B.果汁 C.含矿物质的水4、老人抓那条大鱼,花了将近(C )。

A.2天 B.4天 C.3天5、什么鱼最后将大鱼吃掉了(B )。

A.鲸鱼 B.鲨鱼 C.食人鱼6、老人打算怎样处理鱼头?(A ) A.让皮里哥劈碎,放进捕鱼机里 B.将它当作晚饭吃掉7、老人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C ) A.宽容 B.善良 C.不怕挫败8、老人打的大鱼有多长(B ) A.17英尺 B.18英尺 C.20英尺9、小男孩跟老人打鱼跟了多少天(C ) A.20 B.30 C.4010、老人名叫(A ) A. 桑提亚哥 B.皮里哥.第三部分1、《老人与海》的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

2、圣地亚哥是(古巴)的一个老渔夫。

3、圣地亚哥曾经和一个黑人比赛(掰腕子),比了一天一夜,最后终于战胜了对手。

4、圣地亚哥十分(孤独),只有一个叫曼诺林的男孩子总跟他在一起。

5、老人在每天早上负责(把曼诺林叫醒)。

6、圣地亚哥爱大海,他认为海是(女人)。

7、一段时间,老人独自乘小船打鱼,他连打了(84 )天,但一条鱼也没有捕到。

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老人与海》《简爱》复习资料

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老人与海》《简爱》复习资料

1、作者:(美国) 海明威2、主人公:圣地亚哥圣地亚哥是一个“硬汉子”的形象,他勇敢坚毅,乐观、顽强,有自信心,有不服输的精神。

从表面上来看,老人失败了,因为他失掉了大马林鱼,但从精神上来看,他胜利了。

从与小孩马诺林的交往来看:圣地亚哥生活经验丰富、热爱生活、宽厚仁慈、充满爱心。

3、主题:一个人可以被消灭,却不可以被打败。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这是圣地亚哥的生活信念,也是《老人与海》中作者要表明的思想。

通过圣地亚哥的形象,作者热情地赞颂了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所显示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孩子准备和老人再度出海,他要学会老人的一切“本领”,这象征着人类这种“打不败”的精神将代代相传。

4、老人为什么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①狮子为百兽之王,,孤独贫困的老人屡遭厄运,从不灰心,总力图在狮子身上汲取力量,不断进取。

②首尾呼应,深化主题。

6.选段最后一句“吃吧,星鲨。

做你的梦去,梦见你们弄死一个人吧”反映了老头儿怎样的内心世界?蔑视对手,不甘失败7.在与鲨鱼搏斗后,老人自己认为“他终于给打败了”,你是怎么看待的?老人认为自己给打败了,是因为他的马林鱼仅剩一副空骨架,因为他的身体、精神疲劳到了极点,他甚至后悔捕到这条鱼。

但是,在我们的眼中,他是一位胜利者,不仅仅因为他杀死了许多条鲨鱼,更主要的是从他的搏斗经历中,让我们看到他那高傲、坚强的精神,看到了一个真正的硬汉子形象。

8.作者笔下的老头儿是一位怎样的典型形象?选段中描写老头儿与鲨鱼搏斗时,产生过“这一回他知道斗也不会赢了”、“他知道一切都完了”等心理,这样描写是否削弱了对老头儿形象的塑造?老头儿是作者笔下最典型的“硬汉子”形象,他能面对险恶形势毫不气馁,不屈不挠地斗争下去,在精神上压倒敌人。

在与鲨鱼搏斗时,老头儿有短暂的犹豫甚至是畏惧心理,这是正常的,这是几乎为战斗而耗尽精力的战斗者的本能的想法,但是,当情势危急时,老人又毫不犹豫地投入了战斗,这样,不但没有削弱老人的“硬汉”形象,反而使这个形象更丰满、更真实。

《老人与海》知识点总结

《老人与海》知识点总结

《老人与海》知识点总结
《老人与海》知识点总结
1.桑地亚哥是世界文学长廊里一位光芒四射的人物,你认为他是一位怎样的老人?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一人物的?(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有理即可)
明确:桑地亚哥是那种坚强、刚毅、勇敢、无畏地面对痛苦和死亡的老人,表现出无论情况多么严重,困难多么巨大,死神多么可怕,他都不失尊严,不失勇气和决心的硬汉子的形象。

作者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内心独白)和衬托(第一回合中以鲨鱼的巨大勇敢来衬托老人的勇敢)等手法来表现人物。

2.海明威笔下的人物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桑地亚哥最为典型。

请在文中找出一句话,它可以用来概括这类硬汉的性格特点。

(它是一句名言,找出这句话后分析,再让学生把这句话背诵下来。

)
明确:课文第12段,“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分析:这句话是桑地亚哥的内心独白,也是小说的核心精神,它生动地揭示了桑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也是作者海明威的思想观与价值观的`反映。

这句话意味着,人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命运作不懈的抗争。

人生下来虽然面临种种自然与社会的挑战,也许这些挑战强大到足以把人的肉体消灭,但一个人只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不屈服的精神,就永远是胜利者。

3.请在老人与鲨鱼搏斗的五个回合中分别找一个细节验证这种硬汉性格。

(分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这样的细节很多,学生找出来稍加分析就可以。

)
明确:例如第一回合中第4~5段他知道面对的是“一条毫无畏惧而且为所欲为的鲨鱼”“并不抱多大的希望”,但是仍然想捉住它。

老人与海 知识点归纳

老人与海 知识点归纳

《老人与海》知识点归纳1、圣地亚哥(桑提亚哥)就是古巴得一个老渔夫。

2、桑提亚哥一连出海84天都没有捕到一条鱼。

第85天后,她捕到一条马林鱼。

3、《老人与海》里得主要人物有:桑提亚哥、马诺林。

4、、桑提亚哥与鲨鱼搏斗了五个回合。

搏斗得具体对象与所用得工具:(1)用鱼叉扎向尖吻鲭鲨。

(2)用绑在桨得一头得刀子击中一条犁头鲨。

(3)杀死了另一头犁头鲨。

(4)用刀戳向第三次出现得鲨鱼,结果刀折断。

(5)用舵劈第四次出鲨鱼群。

结果:只剩下马林鱼得骨架。

5、老人得人生信条:为并不就是为了失败而生得,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给打败。

6、海明威就是美国小说家。

7、《老人与海》以摄像机般得写实手法记录了老人捕鱼得全过程。

8、《老人与海》得象征手法:(1)小孩马诺林象征:未来得希望,人类得希望。

、(2)狮子象征力量。

(3)马林鱼象征美得理想。

(4)老人与马林鱼间得关系象征艺术家与她得杰作间得关系,(5)捕鱼得过程象征艺术得创作过程。

(6)大海就是环境力量得象征。

(7)老人与大海得搏斗,象征了人类与自然、命运以及一切外在邪恶力量得抗争。

9、《老人与海》开头与结尾都写到老人梦到狮子,作用就是:(1)结构上照应,首尾呼应,深化主题;(2)突出老人要做精神之王。

狮子不百兽之王,孤苦贫困得老人屡遭厄运,从不灰心,总力图在狮子身上汲取力量,不断进取。

10、《老人与海》体现了哪些主题?答:以殉情得基督教精神教育世人;用古典悲剧中得命运观念来说明现代得生活;表现了“硬汉”精神,就是对英雄得赞歌。

11、有人称海明威得作品具有“电报式”风格,在《老人与海》中,这种特点有哪些体现?答:①结构上得单纯性。

②避免使用过多得描写手法。

③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得意境。

老人与海 知识点归纳

老人与海 知识点归纳

《老人与海》知识点归纳1.圣地亚哥(桑提亚哥)是古巴的一个老渔夫。

2. 桑提亚哥一连出海84天都没有捕到一条鱼。

第85天后,他捕到一条马林鱼。

3. 《老人与海》里的主要人物有:桑提亚哥、马诺林。

4. . 桑提亚哥和鲨鱼搏斗了五个回合。

搏斗的具体对象和所用的工具:(1)用鱼叉扎向尖吻鲭鲨。

(2)用绑在桨的一头的刀子击中一条犁头鲨。

(3)杀死了另一头犁头鲨。

(4)用刀戳向第三次出现的鲨鱼,结果刀折断。

(5)用舵劈第四次出鲨鱼群。

结果:只剩下马林鱼的骨架。

5.老人的人生信条:为并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给打败。

6.海明威是美国小说家。

7. 《老人与海》以摄像机般的写实手法记录了老人捕鱼的全过程。

8. 《老人与海》的象征手法:(1)小孩马诺林象征:未来的希望,人类的希望。

.(2)狮子象征力量。

(3)马林鱼象征美的理想。

(4)老人与马林鱼间的关系象征艺术家和他的杰作间的关系,(5)捕鱼的过程象征艺术的创作过程。

(6)大海是环境力量的象征。

(7)老人与大海的搏斗,象征了人类和自然、命运以及一切外在邪恶力量的抗争。

9、《老人与海》开头和结尾都写到老人梦到狮子,作用是:(1)结构上照应,首尾呼应,深化主题;(2)突出老人要做精神之王。

狮子不百兽之王,孤苦贫困的老人屡遭厄运,从不灰心,总力图在狮子身上汲取力量,不断进取。

10、《老人与海》体现了哪些主题?答:以殉情的基督教精神教育世人;用古典悲剧中的命运观念来说明现代的生活;表现了“硬汉”精神,是对英雄的赞歌。

11. 有人称海明威的作品具有“电报式”风格,在《老人与海》中,这种特点有哪些体现?答:①结构上的单纯性。

②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

③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老人与海名著导读解析共41页

老人与海名著导读解析共41页
老人与海名著导读解析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老人与海》知识点总结

《老人与海》知识点总结

When you truly love something, you will discover how fragile and weak the language is.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老人与海》知识点总结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

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老人与海》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作者简介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奥克帕克,美国作家、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二、重点字词乱窜(cuàn)向上蹿(cuān)踪迹(jì)鲭鲨(qīng)胳肢窝(gā)攥住(zuàn)脊背(jǐ)吞噬(shì)黏液(nián)脊髓(jǐ suǐ)榫头(sǔn)桅杆(gān)堤坡(dī)蹂躏(róu lìn)攮(nǎng)皮开肉绽(zhàn)吞噬(shì)汗渍(zì)三、写作背景《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里高利·富恩特斯。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最后富恩特斯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这件事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同时海明威觉察到它是很好的.小说素材,但一直没有机会动笔写它。

1950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产生了极强的创作欲,在古巴哈瓦那郊区的别墅“观景社”,他开始动笔写《老人与海》(起初名为《现有的海》)。

到1951年2月23日就完成了初稿,前后仅用了八周。

4月份海明威把手稿送给去古巴访问他的友人们传阅,博得了一致的赞美,海明威本人也认为这是他“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

《老人与海》中考常考基础的知识点(含答案)

《老人与海》中考常考基础的知识点(含答案)

第一部分1)老渔夫已经(84 )天没打到鱼了。

2)老人太太留下的遗物中,有两幅图画。

它们分别是(《耶稣圣心图》)和(《考伯瑞圣母图》)。

3、老人出海时从来不带饭,他只带(.一瓶水)。

4、老人仅仅只是抓到那条大鱼,不算回来的时间,花了将近( 3 )天。

5、老人抓到大鱼后要带回去,可却把(鲨鱼)引来了,把他的大鱼全给吃了。

6、老人在大鱼遭鲨鱼偷吃时,英勇地把鲨鱼杀死,并说:人不是生来就被打败的,人可以毁灭,但不能(挫败)。

7、经过鲨鱼群的偷吃,大鱼还剩下(鱼头)8、老人用(鱼叉)打败了第一只鲨鱼。

9、这条鱼从鼻尖到尾巴总共(18 )英尺。

10、后来,浪把(鲨鱼)的遗骸卷上岸,又卷回了大海。

第二部分1、本文主人公是(A )。

A. 老人 B.小男孩 C.皮里哥3、老人早上一般会喝什么,那是他一整天的营养(A )。

A.咖啡 B.果汁 C.含矿物质的水4、老人抓那条大鱼,花了将近(C )。

A.2天 B.4天 C.3天5、什么鱼最后将大鱼吃掉了(B )。

A.鲸鱼 B.鲨鱼 C.食人鱼6、老人打算怎样处理鱼头?(A ) A.让皮里哥劈碎,放进捕鱼机里 B.将它当作晚饭吃掉7、老人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C ) A.宽容 B.善良 C.不怕挫败8、老人打的大鱼有多长(B ) A.17英尺 B.18英尺 C.20英尺9、小男孩跟老人打鱼跟了多少天(C ) A.20 B.30 C.4010、老人名叫(A ) A. 桑提亚哥 B.皮里哥.第三部分1、《老人与海》的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

2、圣地亚哥是(古巴)的一个老渔夫。

3、圣地亚哥曾经和一个黑人比赛(掰腕子),比了一天一夜,最后终于战胜了对手。

4、圣地亚哥十分(孤独),只有一个叫曼诺林的男孩子总跟他在一起。

5、老人在每天早上负责(把曼诺林叫醒)。

6、圣地亚哥爱大海,他认为海是(女人)。

7、一段时间,老人独自乘小船打鱼,他连打了(84 )天,但一条鱼也没有捕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语文下册名著导读(16)《老人与海》复习名著阅读资料之《老人与海》一:作者及作品简介海明威,美国小说家,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明威怀着要亲临战场领略感受战争的热切愿望,加入美国红十字会战场服务队,投身意大利战场。

大战结束后,海明威被意大利政府授予十字军功奖章、银质奖章和勇敢奖章,获得中尉军衔。

伴随荣誉的是他身上237处的伤痕和赶不走的恶魔般的战争记忆。

1929年,海明威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和《永别了,武器》是“迷惘的一代”文学的最好作品。

1940年,海明威发表了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的反法西斯主义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1952年,海明威发表了中篇小说《老人与海》,也是作者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小说。

它一经问世,便在国际上应起了强烈的反响,在当时的文学界掀起了一阵“海明威热”。

它再次向人们证实了海明威作为20世纪美国杰出小说家的不可动摇的地位和卓越的功绩。

这篇小说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这部小说是根据一位古巴渔夫的真实经历创作的,以摄像机般的写实手法记录了桑提亚哥老人捕鱼的全过程,塑造了一个在重压下仍然保持优雅风度、在精神上永远不可战胜的老人形象。

这个骨头里留有几百块弹片的硬汉作家,恰当地写出了生命的强度,告诉我们怎么去面对生、老、病、死,告诉我们心该有多宽,如海一般。

老人是孤独的,他是在理想的道路上前行的旅人,但他又是不孤独的,因为他的意志是那样的坚强。

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二:故事梗概及小说主题老渔夫桑提亚哥在海上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

起初,有一个叫曼诺林的男孩跟他一道出海,可是过了40天还没有钓到鱼,孩子就被父母安排到另一条船上去了,因为他们认为孩子跟着老头不会交好运。

第85天,老头儿一清早就把船划出很远,他出乎意料地钓到了一条比船还大的马林鱼。

老头儿和这条鱼周旋了两天,终于叉中了它。

但受伤的鱼在海上留下了一道腥踪,引来无数鲨鱼的争抢,老人奋力与鲨鱼搏斗,但回到海港时,马林鱼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骨架,老人也精疲力尽地一头栽倒在陆地上。

孩子来看老头儿,他认为桑提亚哥没有被打败,孩子准备和老人再度出海。

那天下午,桑提亚哥在茅棚中睡着了,梦中他见到了狮子。

小说通过人与自然的斗争,表达了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的主题。

桑提亚哥在同象征厄运的鲨鱼的斗争中虽然失败了,但他并没有在厄运面前屈服,认为人虽可以暂时战败,但人的精神和意志是永远也打不垮的。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这部小说表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胜利。

通过桑提亚哥的形象,作者热情地赞颂了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所显示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孩子准备和老人再度出海,他要学会老人的一切“本领”,这象征着人类这种“打不败”的精神将代代相传。

三、人物形象:桑提亚哥桑提亚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坚强、宽厚、仁慈、充满爱心,即使在人生的角斗场上失败了,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他仍然是精神上的强者,是“硬汉子”。

“硬汉子”是海明威作品中经常表现的主题,也是作品中常有的人物。

他们在外界巨大的压力和厄运打击时,仍然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甚至视死如归,他们尽管失败了,却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有着胜利者的风度。

马洛林小男孩马洛林是“硬汉子性格”的最佳补充,在《老人与海》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孩子是从五岁起跟老人上船学习捕鱼的,孩子的个性特征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老人的性格,孩子虽然很小,但并不显很孩子气;从老人那里学到的不仅是捕鱼的本领,还有自尊自强的精神,并学会懂得生活的艰辛与男人的责任。

稚嫩的肩膀早已习惯了清早就得出门打鱼的生活的磨砺,纵然是“走路还打瞌睡”,仍然说“这算什么,男子汉就得这样。

”铿锵有力,落地有声的言语充分的展示了“海明威式”的硬汉子精神。

四:艺术特色海明威把自己的创作比做“冰山”,并用“冰山原理”来形象地概括自己的艺术创作风格和技巧。

他曾说:“我总是试图根据冰山原理去写它。

关于显现出来的每一部分,八分之七是在水面以下的,你可省略去你所知道的任何东西,这只会使你的冰山深厚起来。

这是并不显现出来的部分”。

在《老人与海》中,“冰山”风格首先表现为简约、清新的文体,文字经过锤炼,句子结构简单,出现的是常用词、日常用语,而摒弃了空洞和浮泛的夸饰性文字。

其次,他采用了内心独白、象征手法和意识流等手法来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

这些含而不露的写法为读者留下了联想的空间,从而达到了厚积薄发的艺术神韵。

最后,“冰山”风格还体现在他的作品结构上。

海明威在谈到《老人与海》的创作时指出:“《老人与海》本来可以写一千多页那么长……”,但结果小说却被浓缩到只有五万多字,小说仅集中描写了老人在海上捕鱼的惊心动魄的三天。

海明威小说的情节通常在较短的时段中集中呈现,这与他“电报式”的文体风格交相辉映、互相补充。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具体体现在:①结构上的单纯性,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情节不枝不蔓,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

②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避免过多地使用形容词,特别是华丽的辞藻,尽量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因此,句子简短,语汇准确生动。

③鲜明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简洁的对话。

④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

借助于象征的手法,使作品蕴涵深意老人其实是人类的化身,是正义的使者。

马诺林象征着未来的希望,也是人类的希望;狮子是为百兽之王,是力量的象征。

他们多次给老人以鼓励和勇气,成为老人汲取力量的源泉。

海是人类征服的一切困难和挫折的象征。

鲨鱼正是宇宙间一切破坏性力量的象征。

完美的照应《老人与海》非常讲究照应的完美。

老人独自一人住在海边一座简陋的茅棚里,第85天的黎明他从这里扛着工具由孩子送他出海;两天后的黎明,他独自驾着小船又回到了海边。

扛着工具又进了小茅屋,孩子个来看他,整个故事就是这样,在时间、地点、人物及道具方面形成了照应关系,有头有尾,产生一种完满的美感。

这种首尾完全相呼应的照应并不是简单的重复,他引导人们去思考:一去一回都是黎明,地点依然是小茅棚,人物依旧是老人和孩子,用具还是那些捕鱼的工具,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惊奇的变化,但这里已经蕴藏了不同的内容:出海前老人精神抖擞,充满信心;孩子为老人担心、祈祷、祝福;老人的工具是完好的;小茅棚在老人的心目中并不是至关重要的。

归来后,老人已经疲惫不堪,面临着精神和肉体上的全面崩溃;孩子为老人的受伤而哭泣,为老人的归来而欢乐,为将来能继续跟老人学习本领而庆幸;老人用作战斗武器的捕鱼工具已残缺不全;小茅屋此时成了老人衷心向往的处所。

可见前后已发生了本质上的巨大变化。

使用这样的照应头绪清晰,有助于对作品进行全面集中的把握,整体感很强。

强烈的对比老人的性格威力就是在不懈地出海――捕大马林鱼――斗鲨等一系列冲突中逐渐显示出来的。

大马林鱼、凶鲨它们强壮有力,是海中的无敌将领,毫无畏惧,为所欲为;而老人年老体弱,孤单一人而临这样的强大的敌手,展开交锋和冲突是非常激烈的,老人能在最后打退一切进攻者,这种威力不能不让人赞叹。

这种强弱对比,能够强化矛盾的冲突,更鲜明地突出老人性格的坚强。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海明威在作品中很少直接抒情,常常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把老人内心感受全部倾注在不断变化的景物描写上。

从总体方面来看:太阳的每次升落都与老人情绪的变化相谐调,与老人捕鱼之进展相巧合。

黎明,鱼蠢蠢欲动,老人充满信心等待着;正午,鱼开始剧烈挣扎,老人处于情绪十分紧张的状况;傍晚,鱼稍稍安静,老人也得以歇息。

这种描绘不露痕迹,情随景自然变化。

从具体的细节来看,触景生情。

如,“风在不住地吹,稍微转到东北方去,他知道这就是说风不会减退了。

老头儿朝前面望了一望,但是他看不见帆,看不见船,也看不见船上冒出的烟。

只有飞鱼从船头那边飞出来,向两边仓皇地飞走,还有一簇簇黄色的马尾藻。

他连一只鸟儿也看不见。

”这是一段否定式的景物描写,看似无景,实则有景,老人多么想看到这一切啊,他太孤独了,可他什么也没有看到,因而情中生景。

故事叙述的多角度小说在直叙中有插叙,在插叙中交织着老人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眼前事物的感慨。

老人出海不久便梦见孩提时见过的非洲海滩、海峡和大山;第二天又想起曾与一个码头上的大力士比手劲的胜利情景;后来在同鲨鱼搏斗时记起垒球名将老狄吉奥勇战对手的一幕,这些都增添了他必胜的信心。

他常梦见狮子,思念曼诺林,在茫茫大海上自言自语,这也给他带来了力量和勇气。

他有时也议论“杀鱼是不是罪过”,对受伤的左右手感慨一番。

这些心理刻画和细节描写往往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

叙述者的人称不断改变——第三人称和人称交错使用,使单调的捕鱼过程显得多姿多彩,引人入胜。

五:精彩语句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

走远当然是好的,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

这样,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所准备了。

不过话得说回来,没有一桩事是容易的。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的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现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时候,该想一想凭现有的东西你能做什么。

人不抱希望是很傻的。

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六:简答题简述《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追捕马林鱼的故事。

答:深海上,一条大马林鱼上了钩,但它把桑提亚哥的小船拖得离海岸越来越远,一直拖了两天两夜。

在追捕大鱼过程中,桑提亚哥精疲力竭,头昏眼花,右手受了伤,左手直抽筋,又缺乏食品。

为了保持体力,他不得不用难以下咽的生鱼肉充饥。

他冒着小船被颠覆的危险,始终对它穷追不舍;即使它跑到天涯海角,也准备奉陪到底。

结果,大鱼没把他拖垮,他却把大鱼拖垮了;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他终于制服了大鱼。

简述《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鲨鱼与搏斗的经过。

答:制服大鱼后,桑提亚哥在返航途中又同鲨鱼进行惊险的搏斗。

桑提亚哥与鲨鱼的搏斗共分五个回合。

用鱼叉杀死一条灰鲭鲨,鱼叉被带走,大马林鱼被吃掉四十磅;用刀子杀死两条星鲨,大马林鱼被吃掉四分之一;用刀子杀死一条犁头鲨,刀子折断;用短棍击退两条星鲨,大马林鱼半个身子都被咬烂了;用短棍劈打成群结队的鲨鱼,短棍丢掉又用舵把,大马林鱼再也没什么可吃的了,只剩下残骸……五个回合的搏斗结果却是一无所有,“他知道他终于给打败了,而且一点补救的办法也没有。

简析《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硬汉”形象。

答:《老人与海》中主人公桑提亚哥是海明威塑造出的一条“硬汉”。

他孤独、背运、贫穷、年老体衰,但是他乐观、自信、勇敢、坚韧,他的“那双眼啊,跟海水一样蓝,是愉快的,毫不沮丧的”。

他连续84天在海上打渔一无所获,但他既不唉声叹气,也不怨天尤人。

在与马林鱼、鲨鱼搏斗中,他忍着饥饿、伤痛,竭尽全力,充分体现了他永不气馁的精神。

《老人与海》运用了哪些象征手法?答:从表面上看,《老人与海》采用的是写实手法,写的是老渔夫桑提亚哥在海上的冒险经历;但实际上,作品中的形象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寓意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