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年运动生理各章试题
《运动生理学》试题库(包含答案)

《运动生理学》试题库(包含答案)运动生理学试题库(包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体运动时,能量主要来源于:A. 糖类B. 脂肪C. 蛋白质D. 无机盐{答案:A}2. 下列哪种激素能促进肌肉生长:A. 生长激素B. 甲状腺激素C. 肾上腺素D. 胰岛素{答案:A}3.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心率与运动强度之间的关系是:A. 心率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增加B. 心率与运动强度无关C. 心率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减少D. 心率不变{答案:A}4. 下列哪种运动方式对心肺功能提高效果最显著:A. 短跑B. 长跑C. 游泳D. 健身操{答案:B}5. 人体在运动时,呼吸频率与运动强度之间的关系是:A. 呼吸频率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增加B. 呼吸频率与运动强度无关C. 呼吸频率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减少D. 呼吸频率不变{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体能量代谢的主要方式是______代谢。
{答案:有氧}2. 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是______。
{答案:肌纤维}3. 人体运动时,骨骼肌收缩,牵拉骨杠杆,产生______。
{答案:运动}4. 人体运动系统由______、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答案:骨}5. 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______过程中的生理功能和机制的科学。
{答案:运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说明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区别。
{答案:有氧运动是指在充足氧气供应的条件下,通过持续、稳定的运动方式,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的运动,如长跑、游泳等。
无氧运动是指在短时间内,高强度、快速的运动方式,主要依赖肌肉内的能量储备,如短跑、举重等。
}2. 请简要说明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答案: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心肺功能,增加心输出量和肺活量;(2)使心脏肌肉发达,心腔扩大,心脏壁变厚;(3)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4)提高血液循环效率,增强抗凝血功能。
运动生理学试题和答案

一、名词解释1、新陈代谢2、生殖3、兴奋性4、稳态5、自身调节6、反射弧7、反射8、非条件反射9、体液调节10、局部体液调节11、反馈12、正反馈13、负反馈14、神经调节15、神经-体液调节16、前馈17、生理学18、反应19、阈刺激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选项;其分支学科是运动生理学的是..A.生物学B.生理学C.动物学D.体育科学2、机体的内环境是指..A.细胞内液B.血液和淋巴液C.组织液D.细胞外液3、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A.收缩反应B.神经冲动C.电位变化D.反射活动4、维持机体稳定的重要调节过程是..A.正反馈调节B.自身调节C.神经调节D.负反馈调节5、下列生理过程属于前反馈调节的是..A.负反馈调节B.正反馈调节C.减压反射D.比赛前运动员出现心跳加快6、下列生理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A.排尿反射B.分娩C.排便反射D.减压反射7、最能反映内环境状况的体液部分是..A.细胞内液B.脑脊液C.血液D.淋巴液8、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处于..A.固定不变B.随机多变C.相对稳定D.绝对不变9、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属于..A.神经调节B.自身调节C.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调节10、内环境与体内细胞的关系是..A.细胞的生存环境B.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C.物质交换的场所D.细胞排泄废物的通道11、回心血量增加使心肌纤维拉长而收缩力加大是属于..A.神经调节B.反馈调节C.负反馈调节D.自身调节12、负反馈的调节作用是..A.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途径B.使血压C.使心率不致上升过快D.使排尿反射进一步增强13、运动会时;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是由于..A.自身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调节14、体液是..A.细胞内的液体B.细胞外的液体C.细胞内液加细胞外液D.血液15、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B.细胞内液化学成分相对恒定C.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D.细胞内代谢水平稳定16、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B.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C.分泌激素的细胞有内分泌功能D.体液调节不一定是全身性的1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反射B.反应C.神经冲动D.正反馈调节三、填空1、运动生理学中;对人体常用的实验测定方法有________法; 法..运动生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世纪年代开始的..2、细胞外液包括位于组织、细胞间隙中的和血液中的..3、内环境是指细胞生活的_______;它由构成;是与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4、运动员听到枪声起跑属于调节..5、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生命活动至少包括、、和三个特征..6、与神经调节相比较;体液调节的作用具有、和的特点..7、自身调节是指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于或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8、负反馈调节的只有输出信号出现之后才发挥作用;起纠偏总要一段时间..9、负反馈调节的缺点是和..反射活动分为和两类..10、反射弧由感受器、、、、五个缺一不可的部分组成..11、生理学的实验根据实验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实验分为和..12、生理学的实验根据实验进程不同可以将实验分为和..13、生理学的实验根据所观察的水平不同可以将实验分为、、、亚细胞、水平的实验..14、正反馈是指反馈信息的作用是反射中枢对的影响..15、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机体进行的调节过程一般属于反馈过程..16、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和;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17、细胞受到刺激而发生反应时;其要发生周期性变化..四、判断题1、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因而只能通过对人体实验测定;获得运动时人体各种功能发展变化的规律..2、运动生理学对指导人们合理地从事体育锻炼或科学组织运动训练有重要的意义..3、体内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因此;体液调节相当于反射弧传出道路的一个延伸部分..4、正反馈是不可逆的和不断增强的过程..5、机体内环境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绝对不变..6、刺激的阈值越小;说明组织的兴奋性越低..7、负反馈是不可逆的、不断增强的过程;直到整个过程迅速完成为止..五、简答题1、你对反馈的概念及和体育运动的关系有哪些认识2、何谓反馈举例说明体内的负反馈和正反馈调节3、人体生理功能活动有哪三种调节机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有何区别4、你对生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有哪些认识5、生理学研究有哪些方法6、体育专业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运动生理学六、论述题1、为什么说运动生理学是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课2、试述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体是如何调节其功能活动以使之与环境保持新的动态平衡的..3、试述环境变化时;机体是如何通过调节机制以保持机体与环境的动态平衡的参考答案部分:一、名词解释1、生物体是在不断地更新自我;破坏和清除已经衰老的结构;重建新的结构..这是一切生物体存在的最基本特征;是生物体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中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终结..2、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这种功能称为生殖..3、指组织细胞在受刺激时具有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4、是一种复杂的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动态平衡:一方面是代谢过程使这种相对恒定遭到破坏;另一方面是通过调节使平衡恢复..5、身调节是指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6、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缺一不可的部分组成..7、所谓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的应答性反应..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之上形成;是人或高等动物在生活过程中根据个体所处的生活条件而建立起来的;所以是后天获得的;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8、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固定的反射;是一种较低级的活动;如声音所引起的朝向反射头朝向声源方向..9、体液调节主要是通过人体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各种激素来完成的..这些激素分泌入血液后; 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主要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重要基本功能.. 大多数激素通常是通过血液运输到距离较远的部位而起作用;故称为体液调节..10、除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外;某些组织细胞所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可以在局部组织液内扩散;改变附近的组织细胞的活动..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体液调节;称为局部体液调节..11、在人体整体内进行各种生理功能的调节时;往往被调节的器官效应器;在功能活动发生改变时;这一变化的信息又可以通过回路反映到调节系统;改变其调节的强度;形成一种调节回路..人们常常用反馈Feedback一词表示这种调节方式..12、若反馈信息的作用是增强反射中枢对效应器的影响即称为正反馈..13、若反馈信息的作用是减弱控制装置对受控量的影响称为负反馈..14、神经调节是人体内最主要的调节机制;实现这一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15、在人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是直接或间接接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成了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相当于反射弧传出道路的一个延伸部分;可称为神经——体液调节..16、控制装置仅根据干扰信息发出控制信号的方式称为前馈..如赛前状态..17、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18、生物体生活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中;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细胞、组织或机体内部的新陈代谢及外部的表现都将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改变称为反应..19、阈刺激刺激有强弱或大小的差别;凡能引起某种组织产生兴奋的最弱最小刺激强度成为阈刺激..二、选择题1、B2、D3、C4、B5、D6、D7、C8、B9、D10、B 11、D 12、A 13、D 14、C 15、C 16、B 17、A三、填空1、运动现场测定;实验研究;20;202、组织液;血浆3、液体环境;细胞外液;体内细胞;外环境4、神经;蛋白质5、核酸;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6、缓慢、广泛;持久7、神经;体液调节8、偏差;滞后9、有波动性;滞后现象;条件反射;非条件反10、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11、人体实验;动物实验12、急性实验;慢性实验13、整体;器官;细胞;分子14、增强;效应器15、负16、物质交换;能量交换17、兴奋性四、判断1、错2、对3、对4、对5、错6、错7、错五、简答题1、答:神经调节或体液调节对效应器实行控制的同时;效应器活动的改变在引起体内特定的生理效应的同时;又通过一定的途径影响控制中枢的活动..这种受控部分不断有信息返回输给控制部分;并改变它的活动;成为反馈..这种信息成为反馈信息..如果反馈信息产生的结果是提高控制部分的活动;成为正反馈;如果反馈的信息产生的效应是降低控制部分的活动; 则称负反馈..举例略..实际上;正常机体在环境因素不断干扰下;能保持良好的稳态..进一步的研究已表明;干扰信号还可直接通过体内的感受装置作用于控制部分;对输出变量可能出现的偏差及时发出纠正信号;做到防患于未然..干扰信号对控制部分的这种直接作用称为前馈..如运动员进入训练和比赛场地;通过各种视觉、听觉刺激;以条件反射方式发动神经系统对心血管、呼吸和骨骼肌等器官活动进行调整;以适应即将发生的代谢增强的需要;就是前馈性控制的表现..2、答:神经调节或体液调节对效应器实行控制的同时;效应器活动的改变在引起体内特定的生理效应的同时;又通过一定的途径影响控制中枢的活动..这种受控部分不断有信息返回输给控制部分;并改变它的活动;成为反馈..这种信息成为反馈信息..如果反馈信息产生的结果是提高控制部分的活动;成为正反馈;如果反馈的信息产生的效应是降低控制部分的活动; 则称负反馈..举例略..3、答: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又是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人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总是以整体活动的形式进行..为了使机体组织细胞的功能与机体的整体活动需要相适应;需要不断地对细胞的功能进行调节..神经调节是人体内最主要的调节机制;实现这一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体液调节主要是通过人体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各种激素来完成的..这些激素分泌入血液后;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主要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重要基本功能..大多数激素通常是通过血液运输到距离较远的部位而起作用;故称为体液调节..自身调节是指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体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迅速、精确;体液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缓慢、持久、作用广泛..在人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是直接或间接接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成了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相当于反射弧传出道路的一个延伸部分;可称为神经——体液调节..这三种调节方式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4、答: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活体..人们对生物体功能活动规律的了解;并不是来自于想象和推理;而是来自于实验..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 一切生理学的理论均来自实验..人体生理学是生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正常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5、答:生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一切生理学的知识都来自于实验;因此;生理学的学习中一定要重视实验;培养实验动手能力、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在实验中会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 生理学的实验可分多类..如根据实验对象的不同可将实验分为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根据实验的进程可将实验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根据实验所观察的水平又可将实验分为整体、器官、细胞、亚细胞、分子水平的实验;根据实验的场所又可分为运动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等等..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基本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对人体的实验测定而获取人体各种生理功能发展变化规律的实验资料..但是;有时为了深入观察某种特定条件下运动引起的生理变化;可能会使实验对象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就需要利用动物进行实验观察..譬如从动物身上摘取局部组织器官进行离体观察;将动物去势造成雄激素缺乏;以研究雄激素对运动能力的影响等..6、答: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时;或在长期系统的体育锻炼的影响下;人体功能产生反应与适应规律的一门学科..通过学习;首先可以掌握体育锻炼对人体各功能系统发展的影响和规律;使其有目的地通过相应手段来发展与提高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能力..其次;可掌握不同年龄、性别的生理特点与体育锻炼的关系;以便根据其不同的特点;科学地组织锻炼..第三;可学习并掌握评定人体功能能力的基本方法或手段;使之客观地评价锻炼对增强体质的价值与效果..综上所述;运动生理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学习它对人们合理地从事体育锻炼;或科学地组织运动训练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六、论述题1、_______答: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时;或在长期系统的体育锻炼的影响下;人体功能产生反应与适应规律的一门学科..通过学习;首先可以掌握体育锻炼对人体各功能系统发展的影响和规律;使其有目的地通过相应手段来发展与提高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能力..其次;可掌握不同年龄、性别的生理特点与体育锻炼的关系;以便根据其不同的特点;科学地组织锻炼..第三;可学习并掌握评定人体功能能力的基本方法或手段;使之客观地评价锻炼对增强体质的价值与效果..综上所述;运动生理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学习它对人们合理地从事体育锻炼;或科学地组织运动训练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2、答:当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人体将产生相应的反应;使自己的功能活动与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以与变化了的环境保持新的动态平衡..人类发生适应性反应时;既要调节运动系统完成一定的动作..又要调节内脏活动以保持稳态..这些调节是由体内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种调节机制来完成的..神经调节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反射..所谓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的应答性反应..实现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缺一不可的部分组成..反射活动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固定的反射;是一种较低级的活动;如声音所引起的朝向反射头朝向声源方向..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之上形成;是人或高等动物在生活过程中根据个体所处的生活条件而建立起来的;所以是后天获得的;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体液调节主要是通过人体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各种激素来完成的..这些激素分泌入血液后;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主要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重要基本功能..大多数激素通常是通过血液运输到距离较远的部位而起作用; 故称为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相比较;体液调节的作用具有缓慢、广泛和持久的特点..除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外;某些组织细胞所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可以在局部组织液内扩散;改变附近的组织细胞的活动..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体液调节;称为局部体液调节..在人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是直接或间接接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成了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相当于反射弧传出道路的一个延伸部分;可称为神经——体液调节..自身调节是指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例如心肌收缩力量在一定范围内与收缩前心肌纤维的长度成正比;即在一定范围内收缩前心肌纤维越长;收缩时产生的力量越大..因此;当心室中充盈的血量增多时; 心室肌纤维即被拉长;因而心肌收缩力量增大;使博出血量增多;从而心容量又保持相对恒定..3、答:人的活动通常是整体活动;即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将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使人体功能活动与环境变化相适应;以保持人与环境间的动态平衡..人体在发生适应性反应时;既要调节运动系统完成一定的动作;又要调节内脏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之密切配合;相互调节..其中;神经调节是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它通过反射活动来实现..反射的基本类型有两种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神经调节在整个功能调节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它具有迅速、局限和准确等特点..体液调节主要是通过人体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各种激素来完成的..这些激素分泌入血液后;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主要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重要基本功能..某些组织细胞所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可以在局部组织液内扩散;改变附近的组织细胞的活动..与神经调节相比较;体液调节的作用具有缓慢、广泛和持久的特点..在人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是直接或间接接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成了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相当于反射弧传出道路的一个延伸部分;可称为神经——体液调节..自身调节是指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例如心肌收缩力量在一定范围内与收缩前心肌纤维的长度成正比;即在一定范围内收缩前心肌纤维越长;收缩时产生的力量越大..__。
运动生理学第十章身体素质测试题及答案

运动生理学第十章身体素质测试题及答案总计: 6 大题,37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一、单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下面哪种感觉与人体的平衡能力关系不大:A.位觉B.本体感受C.视觉D.触觉和压觉2.协调性是人体多项身体素质或机能与运动技能结合的综合表现,其生理学基础涉及到哪些系统或器官机能水平和彼此间的协作与配合:A.感知觉、骨骼肌和内脏器官的协调作用B.感知觉、骨骼肌和神经系统的协调作用C.感知觉、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协调作用D.骨骼肌、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协调作用3.在运动后的恢复期,各器官的功能水平并不能立即恢复到安静状态,此时机体所消耗的氧量可称之为:A.氧亏B.运动后过量氧耗C.摄氧量D.需氧量4.人体通常每平方厘米肌肉横断面积上,在最大用力条件下能产生多大的肌力:A.1~2kgB.3~8kgC.10~15kgD.16~20kg5.肌肉工作所表现的各种能力称为身体素质,其中哪种素质通常称为基础素质:A.力量B.速度C.灵敏D.柔韧6.负荷训练可引起肌肉肥大,其机制主要与哪一因素的改变有关:A.肌纤维增粗B.毛细血管增加C.肌红蛋白增多D.肌糖原含量增加7.一次大负荷训练后,引起肌肉疼痛最明显的练习方法是:A.等张练习B.等长练习C.等速练习D.超等长练习8.速度素质主要的供能系统是:A.乳酸能系统B.ATP-CP系统C.有氧系统D.无氧供能系统9.通过适当的负荷训练可以使肌肉的体积和力量得到明显的增长,其主要的原因是:A.肌肉中肌糖原贮备量增多B.肌肉中收缩蛋白含量增多C.肌肉中ATP贮量增多D.肌肉中调节蛋白含量增多10.短跑运动员骨骼肌中,哪一种酶的活性最高:A.乳酸脱氢酶B.琥珀酸脱氢酸C.苹果酸脱氢酶D.丙酮酸脱氢酶二、填空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1.长跑运动的特点是运动强度()、持续时间长、每分需氧量()、总需氧量多。
12.力量训练的超负荷原则,不是指超过本人的(),而是指不断超过本人()的负荷。
2009运动生理学

2009运动生理学一、选择题(每空1分,共25分):1、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C )。
A、必须要有非条件刺激B、必须要有条件刺激C、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多次结合D、不能有两个以上的无关刺激2、完成体操空翻动作时不宜采用(A )的反馈信息。
A、同步反馈B、快速反馈C、滞后反馈D、前馈3、当身体作旋转变速运动时,半规管内的淋巴液向身体运动的(B )流动,冲击(D)的毛细胞引起其兴奋。
A、正方向B、反方向C、囊斑D、壶腹嵴4、消退抑制是(B )的重要神经过程。
A、非条件反射B、纠正错误动作C、泛化阶段5、(B )可提高人体的免疫机能。
A.小负荷运动B.中等负荷运动C.大负荷运动D.长期大负荷运动6、在下列运动项目中,“极点”常出现在(B )A、短跑B、中长跑C、超长跑7、发展800M跑运动员专项素质的训练常用( A )。
A.大强度高血乳酸间歇训练法B.高强度重复训练法C.中等强度持续训练法D.低强度低血乳酸变速训练法8、肌肉先被迫迅速进行离心收缩,紧跟着迅速转向向心收缩,这种力量练习称为(D)。
A. 动力性练习B. 静力性练习C. 等动练习D. 超等长练习E. 退让练习9、后效作用法主要作用机制是(C)。
A 最大限度增加肌纤维体积B最大限度增加肌纤维长度C最大限度动员肌纤维数目10、青春期高血压一般多见于(D)的青少年。
A、身体发育不良B、身体虚弱C、身高增长缓慢D、身高增长迅速11、儿童少年身体素质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现象称为(B)。
A、身体素质发展的阶段性B、身体素质发展的自然增长C、身体素质发展的顺序性D、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12、儿童少年长高的主要原因是(B)。
A 钙的摄入和骨化B骨骺软骨的生长C 骨密度的增加D 骨的造血13、一般情况下,“间歇训练法”的间歇时间比“重复训练法”花费的时间(B)。
A.多B.少C.没差别14、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最适宜的运动量,心率为(B)。
A.75次/分B.120—140次/分C.180—200次/分D.220—年龄/分15、肌肉收缩形式中,最容易发生延迟性疼痛的是(B)A.缩短收缩B.拉长收缩C.等长收缩D.等动收缩16、腱梭是肌肉的(B)感受器,它可使肌肉(D)。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篇一: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断题(正确记为“+”,错误记为“—”)1、呼吸应该分为三个过程。
( +)2、平静呼气时是一个被动的过程。
(+ )3、肋间外肌促进呼气过程。
( -)4、憋气时胸内压等于或大于气压。
( +)5、吸气时肺内压下降。
( +)6、肺泡通气量在量上等于肺通气量。
(- )7、解剖无效腔是因为不具有气体交换功能。
(+ )8、当呼吸频率加快肺泡通气量则随之增加。
(-)9、气体的交换动力来源于肺呼吸运动。
( -)10、胸内压正常呼吸时永远等于负压。
( +)11、氧的运输主要依赖于氧的物理溶解在血液中(- )12、气体运输以化学结合形式比例较小。
( -13、hb对氧的结合与氧分压呈线性关系。
( -)14、氧分压在组织处越低hb对氧的亲合越小。
(+ )15、心率增加氧脉搏则随之增加。
( -)16、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主要是nahco3。
(+ )17、呼吸运动由植物性神经支配。
( -)18、支配呼吸运动的肌肉是平滑肌。
( -)19、h+浓度增加可抑制呼吸。
( -)20、无氧阈是评定有氧能力的重要指标。
(+ )21、atp.cp是运动中唯一的直接能源物质。
( +)22、运动中首先消耗的是肌糖元。
(- )二、选择题:1、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引起的呼吸运动是( a)的原动力。
a、肺通气b、组织通气c、气体运输2、平静呼吸时吸气过程是(a ),而呼气过程是()a、主动的,被动的b、被动的,主动的c、主动的,主动的3、呼气时肺内压(),而吸气时肺内压(b )。
a、减小,增加b、增加,减少c、增加,不变4、胸内压一般正常情况下都处于(c )状态。
a、等于大气压b、大于大气压c、小于大气压5、潮气量是指(b)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a、运动时b、平静时c、最大呼吸时6、人体最大深吸气后,再作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量为( c)。
a、最大通气量b、最大肺容量c、肺活量7、肺通气量的多少直接受( c)的影响。
03---09年运动生理各章试题

绪论1.兴奋性2.应激性3.适应性074.生物节律基础篇第一章 骨骼肌机能 1.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03 3.肌电图05、07 4.兴奋--收缩藕联5.向心收缩6.等长收缩7.离心收缩8.等动收缩099.运动单位 10.运动单位动员简答1.简述骨骼肌兴奋--收缩藕联机理。
2.简述骨骼肌不同收缩形式的力量比较。
论述1.试述肌纤维类型与运动实践的关系042.试述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机能及代谢特征。
3.试述骨骼肌收缩机制与收缩速度和力量的关系。
第二章 血液1.红细胞比容032.渗透压043.碱贮备论述1.机体在运动中如何调节酸碱平衡?(03大概)2.试述如何有血红蛋白指标指导运动实践。
3.简述血红蛋白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
08第三章 循环机能1.心动周期032.心音033.心输出量4.射血分数04 5.心指数心 6.力储备047.心电图 8.血压 9.动脉脉搏 10.减压反射05 11.运动性心脏肥大03简答1.形成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032.简述长期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有何影响。
073.简述正常情况下心脏兴奋传导的途径论述1.试述有氧耐力与循环机能的关系。
第四章 呼吸机能1.肺活量2.肺泡通气量093.最大通气量054.氧脉搏04、07 5.最大肺通气量简答1.氧离曲线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052.氧离曲线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并以运动实践阐述。
第五章 物质与能量代谢1.基础代谢2.基础代谢率033.氧热价044.呼吸商 5.代谢当量简答1.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062.简述人体运动时是如何进行供能的?第六章 肾脏机能1.运动性蛋白尿072.运动性血尿第八章1肌梭05 2.腱梭 3.牵张反射4.状态反射5.翻正反射6.旋转运动反射7.直线运动反射简答1.牵张反射的分类和意义。
062.翻正反射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09应用篇第九章 运动技能 1运动技能03简答 1.简述运动技能的形成。
032.简述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及其发展规律。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绪论一、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误记为“—”)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
(2、任何组织都具有兴奋性。
()3、人体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是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4、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本质,它是机体组织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的过程。
()5、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这是通过条件反射活动来实现的。
()二、选择题1、运动生理学是()的一个分支。
A、生物学B、生理学C、人体生理学2、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对运动的()。
A、反应B、适应C、反应和适应3、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来观察分析各种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
A、人体实验B、动物实验C、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4、任何组织对刺激发生的最基本反应是()A、兴奋B、收缩C、分泌D、物质代谢改变E、电变化5、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而(),体液调节的特点是()而()。
A、缓慢B、迅速C、广泛D、精确6、负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正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A、加强B、减弱C、不变D、加强或减弱7、组织对刺激反应的表现形式是()A、兴奋B、抑制C、兴奋和抑制8、人体机体的机能调节主要由()来完成。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三、概念题1、人体生理学2、运动生理学3、神经调节4、体液调节四、简答题: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是什么第一章练习一、是非题:()1、肌肉收缩需要有ATP的分解,而肌肉舒张即无需ATP的参与。
()2、肌肉舒张也需要ATP,是因为钙泵将Ca2+泵回肌浆网需要ATP。
()3、等速收缩的特点是收缩过程中阻力改变,而速度不变。
()4、ATP不仅是肌肉活动的直接能源,也是腺体分泌、神经传导、合成代谢等各种生理活动的直接能源。
()5、在等长收缩时,肌肉收缩成分的长度完全不变。
()6、短跑时,要求尽量抬高大腿(屈髋)其作用之一是利用弹性贮能。
()7、剧烈运动时,肌肉中CP含量下降很多,而ATP的含量变化不大。
生理学历年大题(答案背诵版)讲解

运动生理学历年大题汇总【00年】简答题:1.脑垂体分泌的激素有哪些?(不需写出生理作用)P45生长激素、催乳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促黑激素2.简要叙述目前解释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的学说及主要内容。
(P180)1)衰竭学说:体内能源物质的耗尽。
2)堵塞学说:机体某些代谢产物在肌肉组织中堆积引起的。
3)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运动过程中血液的pH值下降、细胞外液水分及离子浓度发生变化、血浆渗透压改变等都可能引起运动性疲劳。
4)保护性抑制学说:运动时,大量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相应的细胞,导致这些神经细胞“消耗”增多,为避免进一步消耗,当消耗到一定程度时便产生保护性抑制。
5)突变学说:由于运动过程中 a肌肉疲劳时能量消耗b肌力下降c肌肉兴奋性改变三者之间的关系改变所致。
6)自由基学说:由于肌膜破裂和内质网膜变性使血浆脂质过氧化(LPO)反应水平增高,从而致使肌肉工作能力下降,引发疲劳。
3.什么是基础代谢?影响人体能量代谢的因素有哪些?(P87)基础代谢是指人体在正常睡眠8h后,清醒、静卧、空腹和环境温度在20~25℃条件下的能量代谢。
基础代谢率是指单位时间里的基础代谢。
影响因素:年龄、性别和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4.简要叙述无氧耐力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P172)1)肌纤维类型及其糖酵解能力——快肌的糖酵解能力比慢肌好,适合从事无氧工作2)缓冲乳酸的能力——缓冲对、肺呼出二氧化碳、肾的排氢保钠3)肌细胞和脑细胞耐受乳酸的能力——氢离子浓度的增加会影响脑细胞的正常工作,导致运动能力下降。
5.维持血液酸碱环境的物质基础是什么?(P31)血浆中的缓冲对:NaHCO3 Na2HPO4 Na-血浆蛋白H2CO3 NaH2PO4 H-血浆蛋白红细胞中的缓冲对:K-Hb K-HbO2 K2HPO4 KHCO3H-Hb H-HbO2 KH2PO4 H2CO3论述题1.什么是心输出量,有哪些影响因素?(P47)每分钟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成为每分心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1.兴奋性
2.应激性
3.适应性07
4.生物节律
基础篇
第一章骨骼肌机能
1.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03
3.肌电图05、07
4.兴奋--收缩藕联
5.向心收缩
6.等长收缩
7.离心收缩
8.等动收缩09
9.运动单位 10.运动单位动员
简答
1.简述骨骼肌兴奋--收缩藕联机理。
2.简述骨骼肌不同收缩形式的力量比较。
论述
1.试述肌纤维类型与运动实践的关系04
2.试述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机能及代谢特征。
3.试述骨骼肌收缩机制与收缩速度和力量的关系。
第二章血液
1.红细胞比容03
2.渗透压04
3.碱贮备
论述
1.机体在运动中如何调节酸碱平衡?(03大概)
2.试述如何有血红蛋白指标指导运动实践。
3.简述血红蛋白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
08
第三章循环机能
1.心动周期03
2.心音03
3.心输出量
4.射血分数04
5.心指数心
6.力储备04
7.心电图
8.血压
9.动脉脉搏 10.减压反射05 11.运动性心脏肥大03
简答
1.形成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03
2.简述长期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有何影响。
07
3.简述正常情况下心脏兴奋传导的途径
论述
1.试述有氧耐力与循环机能的关系。
第四章呼吸机能
1.肺活量
2.肺泡通气量09
3.最大通气量05
4.氧脉搏04、07
5.最大肺通气量
简答
1.氧离曲线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05
2.氧离曲线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并以运动实践阐述。
第五章物质与能量代谢
1.基础代谢
2.基础代谢率03
3.氧热价04
4.呼吸商
5.代谢当量
简答
1.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06
2.简述人体运动时是如何进行供能的?
第六章肾脏机能
1.运动性蛋白尿07
2.运动性血尿
第八章
1肌梭05 2.腱梭 3.牵张反射 4.状态反射5.翻正反射 6.旋转运动反射 7.直线运动反射
简答
1.牵张反射的分类和意义。
06
2.翻正反射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09
应用篇
第九章运动技能
1运动技能03
简答
1.简述运动技能的形成。
03
2.简述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及其发展规律。
3.举例说明运动技能形成的本质。
08
第十章有氧、无氧工作能力
1.氧亏07
2.运动后过量氧耗04 06
3.最大摄氧量03 06
4.乳酸阈
5.个体乳酸阈
6.通气阈09
简答
1简述无氧阈的测试原理和意义。
04
2.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常用训练方法有哪些 ?
论述
1试述血乳酸指标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原理06
2.试述个体乳酸阈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3.详述评价有氧能力的生理学方法。
第十一章身体素质
1.身体素质
2.速度素质
3.有氧耐力05
4.无氧耐力
5.灵敏素质
6.柔韧素质
简答
1.决定无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是什么?03
2.简述影响无氧耐力的主要因素04
3.无氧耐力的限制因素06
4.影响肌肉力量的生理学因素
5.简述有氧耐力的测试、评价方法。
6.简述提高无氧代谢能力的训练方法。
7.简述速度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08
论述
1.试述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
2.从影响肌肉力量的生物学因素角度,论述肌肉力量提高的生理学机制。
3.试述力量训练的原则。
4.试述有氧耐力与循环机能的关系。
第十二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的变化
1.赛前状态
2.极点03、06
3.二次呼吸
4.运动性疲劳
5.积极性休息03
简答
1.简述赛前状态。
2.09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06
3.出现极点和第二次呼吸的生理原因。
04
4.极点与第二次呼吸产生与预防。
05
5.简述判定运动性疲劳的生理指标?03
论述
1.试述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评价及消除方法。
2.如何判断运动员是否产生了运动性疲劳?
3.试述运动恢复的生理特点。
第十三章运动训练原则的生理学分析1试述超量恢复的生理学原理
2.论述人体适应性与超量恢复间的关系。
08
第十四章特殊环境与运动能力1.高原服习09
简答
1.简述高原应激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论述
1.论述高原训练的利与弊09
2.试述高原训练对人体的生理作用04
3.试述高原训练方法的发展和生理学基础。
05
4.试述高原训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
5.试述高原训练的生理学适应。
6.论述高原训练提高人体运动能力的生理学基础。
08
第十五章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价
论述
1如何用生理学指标监控运动量?03
2论述常用生理机能指标在运动训练实践中是如何应用的。
07
第十六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与体育运动1青春期高血06
简答
1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育特点 05
2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展有哪些特点。
07
论述
1体育运动对儿童少年生理机能有哪些影响?03
2.试述儿童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
思考题
1.如何评定运动员的身体素质?03
2.试述如何运用生理学的知识指导运动实践活动。
(二十一章)04
3.非条件反射特点及在体育中的运用。
05简答
4.运动适应的生理学基础。
05论述
5.试述有氧训练的生理学原理。
06
6.体质测试中所用的生理指标的作用。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