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量测内容与试验方法

合集下载

水利水电工程常见试验检测项目、检测方法、评定标准

水利水电工程常见试验检测项目、检测方法、评定标准
烘箱、天平
3
需水量比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2419-2005
胶砂流动度测定仪
4
烧失量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1996
高温炉、分析天平、烘箱
5
三氧化硫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1996
恒温水浴、分析天平、烘箱、高温炉、电炉
6
粉煤灰细度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
水利水电工程常见试验检测项目、检测方法、评定标准
序号
检测பைடு நூலகம்
项目
检测参数
试验依据(标准号、名称)
评定标准号、名称
主要仪器设备
备注

水泥:
1
密度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208-94
《水泥取样方法》GB12573-1990
《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钢板尺、游标卡尺、天平

混凝土(砂浆)外加剂
1
含固量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2000
《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烘箱、天平
2
含气量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
负压筛析仪
7
碱含量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1996
电子天平(万分之一)、
火焰光度计

细骨料
1
颗粒级配(细度模数)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水利工程竣工验收质量抽样检测内容检测项目与检测数量

水利工程竣工验收质量抽样检测内容检测项目与检测数量
3 高压喷射防渗墙
4 帷幕灌浆 5 固结灌浆 6 充填(回填)灌浆 7 锚杆(索) 8
喷射混凝土 9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混凝土抗压强度
混凝土渗透系数
防渗墙深度(入岩 深度)
沿墙轴线,每 200m 检测 1 组,每个单位 工程至少 3 组
墙体外观质量
水泥土抗压强度
水泥土渗透系数 墙体厚度
沿墙轴线,每 200m 检测 1 组,每个单位 工程至少 3 组
8 砂卵石
颗粒继配、最大(小)干 单位工程至少 1~2 次
密度
9 止水铜片 拉伸、弯曲性能
单位工程至少 1 次
10 橡胶止水带 硬度、拉伸强度、伸长率 单位工程至少 1 次
注:原材料及中间产品抽检可根据需要进行。
—1—
(二)堤防工程
序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数量
1
抛石
抛投断面
1.每 2000m 堤长至少抽检 1 组 2.每个单位工程至少抽检 3 组
混凝土抗压强度 混凝土抗渗性能
每 200~500m2 检测 1 组 每 400~1000m2 检测 1 组
5 消力坎
混凝土抗压强度 对应每 2~4 孔 1 组
6 下游出水段
混凝土抗压强度 1~3 组
7 启闭排架 8 轨道梁
混凝土抗压强度 混凝土抗压强度
总数的 30~50%
(六)泵站、小水电站工程
序 检测内容
4 渡槽排架柱
混凝土抗压强度 总数的 30~50%检测
5 渠系建筑物
混凝土抗压强度 每座至少检测 1 组
(八)自来水厂及供水工程


检测内容
1
反应沉淀池
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方法及要求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方法及要求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方法及要求一、施工控制网的建立施工测量的主要目的是把在设计某某某纸、文件上的建筑物的位置、形状、大小、高程以足够的精度在实地上标定出来;用以指导施工,并检测建筑物的竣工形状;而无论是标定建筑物的位置等,还是检测其竣工形状均是以施工控制网为基准的;因此在施工放样前都需要建立与工程主体建筑物相应等级的施工控制网。

1.控制网的布设首先根据提供的资料:得到水电工程测区区地形某某某(比例尺为1/2000),经过现场实地踏勘原有的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的标石、标志现状和现存情况,了解坝区的自然和地理条件、交通、民情,然后进行了首级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设计;选择保存较为完好、埋石稳固的三角点起算方位角推算控制网点的大地坐标(及施工坐标);布设一级平面控制网点。

控制网确定方案,网点标墩采用1.2米高普通钢标,基础挖到基岩,顶部安装中心开孔直径为16mm的钢板,做为强制归心的仪器平台,在全部埋设工作完成后,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外业观测工作。

2、控制网的施测由于一般水利工程测区山高林密、通视条件极差,利用常规方法(三角网或导线网)布设控制网无法构成附合或闭合某某某形,因此,利用GPS采用卫星定位的方法进行布网、施测。

根据测区的测绘面积及测区的地理状况,按照二级精度(相当于8秒导线)的要求进行点连式的一次布网,采用静态相对定位的方法进行GPS观测,所获得的测量结果均满足《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的要求。

选择起始点,不应选过短控制边,用短边控制长边会影响了GPS待定点的精度,另外,如果已知点的数量过少,在坐标系统转换中会影响了转换精度,同时也缺少了已知点间的检核条件。

科学的布网方法应该分两级布网,首先在测区的边缘选三个点用三台GPS接收机测一个同步环(该同步环可静态观测2小时以提高其基线向量的解算精度),将这个同步环作为一个E级网(或一级网),然后以同步环中的三个点作为该测区的已知点进行二级布网,这样不仅已知点的精度较高且均匀,而且二级网的精度也大幅度得以提高,不仅提高了坐标系统的转换精度,同时也增加了已知点间必要检核数量二、施工放样为了保证放样数据的准确无误,混凝土的施工放样采用内业与外业分离,立模放样与立模验收检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水利水电工程土方工程质量检测

水利水电工程土方工程质量检测

水利水电工程土方工程质量检测一土方工程检测内容及要求土方工程施工自检的常规检测项目、数量及技术标准等要求见表6-3。

表6-3 土石方工程施工单位自检要求名称检测项目检测方法质量标准检测频率标准依据频次依据土方工程土料击实试验、土料定名《土工试验规程》(SL237)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文件、图纸每种土料送检1组;发现料场土质与设计要求有较大出入时,应取代表性土样做土工试验复验。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2压实度合格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设计文件、图纸;《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土石方工程》(SL631)表6.2.6;《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质量验土石坝工程:见表6-3-1《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土石方工程》(SL631)表6.2.6;3收评定标准-堤防工程》(SL634)表5.0.7 堤防工程:每层取样数量:自检时可控制在填筑量每100m3~150m3取样1个;特别狭长的堤防加固作业面,取样时可按每20m~30m一段取样1个;若作业面或局部返工部位按填筑量计算的取样数量不足《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10.4.5;《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堤防工程》(SL634)表5.0.643个时,也应取样3个。

渗透系数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文件、图纸满足设计要求《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土石方工程》(SL631)表6.2.65表6-3-1碾压式土石坝土方检测数量表坝料类别及部位检查项目取样(检测)次数防渗体粘性土边角夯实部位干密度、含水率2~3次/每层碾压面1次/100m3~200 m3均质坝1次/200 m3~500 m3砾质土边角夯实部位干密度、含水率大于5mm砾石含量2~3次/每层碾压面1次/200m3~500m3反滤料干密度、颗粒级配、含泥量1次/200m3~500m3每层至少一次过滤料干密度、颗粒级配1次/500m3~1000m3每层至少一次坝壳砂砾(卵)料干密度、颗粒级配1次/5000m3~10000m3坝壳砂砾质土干密度、含水率小于5mm含量1次/3000m3~6000m3堆石料*)干密度、颗粒级配1次/10000m3~100000m3 *)堆石料颗粒级配试验组数可比干密度试验适当减少。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 量测类 内容 试验方法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 量测类 内容 试验方法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量测类内容试验方法我折腾了好久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里量测类的试验方法这事儿,总算找到点门道。

咱先来说说混凝土这块的量测吧。

我一开始真是瞎摸索,就知道要量尺寸、测强度啥的。

我试过最土的方法,拿着尺子就去量混凝土构件的长宽高,这就好比你量自己家桌子长宽高一样,就那么简单粗暴。

但问题来了,稍微有点复杂的形状,像带弧度的部分,我就懵了。

后来我才知道得用专门的测量仪器,比如全站仪,这玩意可高级了。

但是刚开始用全站仪的时候,我就像个无头苍蝇,那些按钮和操作真是让我眼花缭乱。

还有混凝土强度检测。

我最初以为就随便弄个小锤子敲敲,听个声就能辨别强度,结果大错特错。

后来知道有回弹法,就是用回弹仪按压在混凝土表面,然后看数值。

我一开始总是操作不准,不是按压的力度不对,就是没对好平面。

后来经过好多次的练习,我才掌握到那个分寸,就像你学骑自行车,多摔几次就知道怎么保持平衡了。

再说说土体的量测。

我之前被要求测量土体的含水量,我当时想这不简单嘛,晒干称一称就完了。

可实际上,不同的土晒干的标准很模糊,而且这样误差太大了。

后来知道有烘干法,就是把土样拿到特定的烘干箱里烘干。

但是烘多久我一开始也不确定,烘过了又怕影响其他数值。

经过反复试验和请教别人,才确定合适的烘干时间。

水利工程的量测类试验,很多时候就是要特别小心和细致。

比如说土工织物的量测,量它的厚度,你得用专用的测厚仪。

我刚用的时候,总是没把织物铺平,导致测出来的数值跟实际偏差很大。

后来才知道,得像熨衣服一样把它弄平展了再测量。

还有像在量测金属构件的锈蚀情况,我就用过卡尺量变薄的厚度,然后人工评估锈蚀程度,这是比较笨的办法。

我知道还有些高级的方法可以直接检测锈蚀的化学成分啥的,不过那种设备太贵了,一般工地不太常有。

这里边容易犯错的地方还挺多的。

我在测量的时候,有时候记录的数据就很乱,一会儿这个单位一会儿那个单位,等回头整理的时候自己都迷糊了。

所以要是搞这个量测试验,记录一定要规规矩矩的,就跟你记账一样分别清楚条目。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和评定规程完整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和评定规程完整

1 总则1.0.1为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统一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方法,使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特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及符合下列条件的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

其他小型工程可参照执行。

1 坝高30m以上的水利枢纽工程;2 4级以上的堤防工程;3 总装机10MW以上的水电站;4 小(1)型水闸工程。

1.0.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等级分为“合格”、“优良”两级。

1.0.4项目法人(含建设单位、代建机构,下同)、监理单位(含监理机构,下同)、勘测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工程参建单位及工程质量检测单位等,应按国家和行业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做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

1.0.5水利行政部门及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工作进行监督。

1.0.6本规程引用的主要标准如下:《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0 idt ISO9000:2000)《数值修约规则》(GB8170—87)《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水闸施工规范》(SL27—91)《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SL53—94)《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03)《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JJG1027—9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99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1.0.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除应符合本规程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工程满足国家和水利行业相关标准及合同约定要求的程度,在安全、功能、适用、外观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特性总和。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和评定规程完整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和评定规程完整

1 总则1.0.1为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统一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方法,使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特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及符合下列条件的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

其他小型工程可参照执行。

1 坝高30m以上的水利枢纽工程;2 4级以上的堤防工程;3 总装机10MW以上的水电站;4 小(1)型水闸工程。

1.0.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等级分为“合格”、“优良”两级。

1.0.4项目法人(含建设单位、代建机构,下同)、监理单位(含监理机构,下同)、勘测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工程参建单位及工程质量检测单位等,应按国家和行业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做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

1.0.5水利行政部门及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工作进行监督。

1.0.6本规程引用的主要标准如下:《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0 idt ISO9000:2000)《数值修约规则》(GB8170—87)《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水闸施工规范》(SL27—91)《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SL53—94)《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03)《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JJG1027—9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99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1.0.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除应符合本规程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工程满足国家和水利行业相关标准及合同约定要求的程度,在安全、功能、适用、外观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特性总和。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和评定规程完整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和评定规程完整

1 总则1.0.1为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统一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方法,使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特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及符合下列条件的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

其他小型工程可参照执行。

1 坝高30m以上的水利枢纽工程;2 4级以上的堤防工程;3 总装机10MW以上的水电站;4 小(1)型水闸工程。

1.0.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等级分为“合格”、“优良”两级。

1.0.4项目法人(含建设单位、代建机构,下同)、监理单位(含监理机构,下同)、勘测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工程参建单位及工程质量检测单位等,应按国家和行业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做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

1.0.5水利行政部门及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工作进行监督。

1.0.6本规程引用的主要标准如下:《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0 idt ISO9000:2000)《数值修约规则》(GB8170—87)《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水闸施工规范》(SL27—91)《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SL53—94)《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03)《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JJG1027—9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99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1.0.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除应符合本规程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工程满足国家和水利行业相关标准及合同约定要求的程度,在安全、功能、适用、外观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特性总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量测内容及实验方法《量测类》内容简介: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危,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工程寿命和效益的发挥,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意义重大。

工程质量检测是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中的关键技术环节,是质量监督和监理的重要手段,检测成果是质量改进的依据,是工程质量评定、工程安全评价与鉴定、工程验收的依据,也是质量纠纷评判、质量事故处理的依据。

尤其在急难险重工程的评价、鉴定和应急处理中,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更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如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对工程病险等级和加固质量的正确评价,在今年汶川特大地震水利抗震救灾中对震损水利工程应急处置及时得当,都得益于工程质量检测提供了重要的检测数据和科学评价意见。

实际工作中,工程质量检测为有效提高水利工程安全运行保证率,最大限度的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关键作用,功不可没!工程质量检测具有科学性、公正性、时效性和执法性。

水利量测分为测量、监测两部分。

其中量测部分包括:控制测量、施工测量、竣工测量;监测部分包括:安全监测概述、外部变形监测、内部变形监测、渗流监测等。

量测包括:控制测量、施工测量、竣工测量。

控制测量是各项测量工作的基础和依据,为检查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的竣工精度提供基点和基线,以及测绘竣工图的基础控制,提供施工过程中监测建筑物变形和位移、设备安装以及运营管理的控制点和参考基准。

控制测量具有控制全局的作用,可以限制误差的传递和积累。

控制测量可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的方法可以分为常规控制测量和现代控制测量。

常规的平面控制测量主要是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前方交会、后方交会等,常规的高程控制测量主要是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等。

而现代控制测量主要是GPS平面控制测量和GPS高程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包括GPS测量、导线测量、三角网测量、测边网测量、边角网测量等,其中GPS测量技术由于具备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效率高、全天候作业、操作简便等特点而得以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控制测量中。

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主要有水准测量、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和GPS高程测量三种。

在布设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高程控制网时,首选的方法是水准测量,因为它可以满足各种等级高程控制测量的精度要求。

控制测量的仪器设备设备主要有光学经纬仪、电磁波测距仪、电子全站仪、测量机器人、普通光学水准仪和电子水准仪。

施工测量是按设计要求将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平面位置、纵横轴线、几何尺寸及高程等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施工测量的仪器设备目前采用最频繁、最多的是全站仪(配棱镜)。

施工测量主要有土石方开挖工程中的测量工作以及洞室开挖、土石方填筑、混凝土浇筑、金属结构安装、机电安装工程中的测量工作。

开挖工程中的测量工作包括:开挖工程中的测量控制、开挖工程中的施工放样、开挖工程中的计量测量。

在土石方开挖施工过程中,高程放样所采用的方法有:水准仪法、全站仪无仪器高作业法;点位放样的方法有:距离交会法、角度交会法全站仪极坐标法和直接坐标法(GPS RTK法)所用的仪器设备有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

洞室开挖工程中的测量工作包括地面控制测量和地下控制测量。

洞挖工程的地面平面控制测量可采用精密导线测量、三角测量及GP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来进行。

地面高程控制测量可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或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地下控制测量一般采用导线测量、水准测量和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洞室开挖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洞挖施工中平面及竖直面内的掘进方向,即洞室轴线确定和开挖掘进面(俗称掌子面)的确定;掘进后开挖断面尺寸的检查;掘进进度的检查;时段内完成的开挖工程量。

在开挖结束后还要进行竣工测量。

洞室开挖由于其特殊性,在测量过程中还会使用有些特殊仪器与设备,包括:光学垂准仪、陀螺经纬仪、激光指向仪和隧洞断面仪。

土石方填筑工程中的测量工作包括三方面,即控制测量、施工测量、竣工测量;其中施工测量的内容有填筑基础面的测量(地形法和断面法)、填筑工程的主轴线放样(极坐标法)、填筑工程起坡线的放样(全站仪极坐标法)、填筑工程中的施工放样(全站仪极坐标法确定平面位置,三角高程法确定高程位置,对要求精度高的高程位置用几何水准法)、填筑工程收方测量(地形法和断面法)。

土石方填筑工程的施工放样方法与土石方开挖工程的施工放样方法基本上是一样的,最常用的仍然是全站仪用极坐标法或用GPS PTK法进行施工放样。

但土石方填筑的放样精度更高。

混凝土浇筑工程中的测量工作主要有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混凝土浇筑基础面测量、混凝土浇筑工程中的施工放样、混凝土浇筑一些特殊方式的放样、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的测量。

混凝土浇筑工程中使用的测量方法很多,目前最常用的是全站仪极坐标法,有时也用后方交会法或轴线交会法、直角坐标法等。

金属结构安装工程中的测量工作包括:测量方案的制定与审查、控制测量、关键点施工放样、大型金属结构现场拼装的检测、金属结构构件安装后的检测、金属结构构件二期混凝土浇筑后的检测、以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完工后的竣工测量。

其中控制测量又包括单个安装内容测量控制点的引入、单个安装内容测量独立控制网的布设、高程控制。

金属结构安装工程中还会采用一些特殊测量方法,包括:重锤配钢板尺检测门轨轨道、全站仪配小棱镜使用以及常规的放线量距方法。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的测量工作包括控制测量、施工放样(全站仪极坐标法或经纬仪配合精密钢尺量距)和关键部位检测。

竣工测量可分为施工过程中的竣工测量和工程全部完工后的竣工测量。

竣工测量所形成的竣工测量数据和图纸资料,是评定和分析工程质量的基本依据之一。

竣工测量的主要内容有:○1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竣工总平面图;○2水利水电工程的主体开挖建基面,竣工高程平面位置图和按技术要求需要测绘的纵横断面图(归档用选择的比例尺一般为1:200);○3水利水电工程主体建筑物关键部位与设计图同位置的竣工纵横断面图及其数据资料(归档比例尺应与设计比例尺一致);○4地下工程的隧洞、地下厂房、调压井等开挖断面图以及完成衬砌或喷锚(不衬砌段)后的竣工断面图和数据资料;○5水利水电工程的隐伏建筑物和过流建筑物的形体竣工图和数据资料;○6测绘变形监测设备的埋设、安装后竣工图及其数据资料;○7测绘金属结构安装和机电设备安装竣工验收图及其验收数据;○8其他需竣工测量的部位,如边坡锚索、抗滑桩、附属施工项目中永久性附属设施竣工平面图,以及重要的管线平面图。

水利水电工程对竣工测量如下方面有要求:土石方工程、混凝土工程、线型工程、水下地形测量和水库纵、横断面、金属结构与机电安装工程。

监测部分包括:安全监测概述、外部变形监测、内部变形监测、渗流监测等。

工程安全监测的主要目的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1监测运行中工程性态变化,监视工程运行安全。

○2根据施工期观测资料,掌握工程与基础的实际性态,据以指导施工,并修改、完善设计或技术方案。

○3监测资料反馈于设计,以检查设计的正确性,从而提高工程设计水平。

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对象,主要有挡水建筑物、边坡、地下洞室。

监测项目通常有变形、渗流、应力应变、压力、温度、环境量、振动反应以及地震与泄水建筑物水力学监测。

监测方法有人工巡视检查和仪器监测两种。

监测的仪器主要是传感器,传感器按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差动电阻式传感器、振弦式传感器、电位器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

外部变形监测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变形信息的获取,变形信息的分析与解释,变形预报。

外部变形监测的方法主要有:○1水平位移监测的视准线法、引进线法、激光准直法、正倒垂线法、精密导线和前方交会法;○2垂直位移监测的几何水准法、流体静力水准法;○3三维位移监测的极坐标法、距离交会法和GPS法。

外部变形监测工作主要包括以下监测内容: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线法和大地测量法)、垂直位移监测(几何水准测量法、三角高程测量法和液体静力水准发等)、挠度检测、裂缝监测滑坡及崩岸监测。

外部变形监测常用的仪器设备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专用仪器,另一类是测量仪器。

专用仪器主要是针对正倒垂、引进线等专用装置配置的测读设备。

如用于正倒垂观测的垂线坐标仪,用于引进线观测的电容式测读仪等。

大地测量类仪器主要用于平面位移监测和垂直位移监测。

常用的有全站仪、水准仪、GPS接收机、其他仪器(钢尺等)。

内部变形监测主要指坝体、坝基(肩)、边坡、地下洞室等工程及岩体内部(或深部)变形监测。

内部变形监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坝基(肩)、边坡、地下洞室等岩石工程内部及深层的水平、垂直及任意方向的位移,洞室围岩表面收敛变形,以及基础和结构物等倾斜变形。

通常采用测斜仪、多点位移计、滑动测微计、基岩变形计、倾斜计及收敛计等仪器进行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及其他特定方向的位移监测或倾斜监测。

○2土石坝(心墙)、面板堆石坝(下游堆石体及反滤层)、围堰混凝土防渗墙及堤防等堤坝内部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以及面板挠度变形等。

通常采用引张线水平位移计、测斜仪各类分层沉降仪(水管式、电磁式、干簧管式及弦式沉降仪),以及土体位移计等仪器进行水平变形监测、垂直变形监测及挠度变形监测。

○3混凝土坝体间施工缝、混凝土与基岩界面接缝、堆石坝面板周边缝以及岩体、混凝土工程随机裂缝等单向位移和多向位移。

通常采用单向及多向测缝计、裂缝计(内部及表面)等进行位移监测,包括缝开合度及剪切位错变形。

内部变形监测仪器主要有:测斜仪类(滑动式测斜仪、固定测斜仪、梁式倾斜仪、倾斜计)、多点位移计、滑动测微计、收敛计、基岩变形计、沉降仪类(水管式、电磁式、干簧管式及弦式沉降仪)、引张线式水平位移计、土体位移计、测缝计。

渗流监测是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必设的项目,通常包括渗流、孔隙水压力、渗流量和水质分析等监测。

渗流监测包括:大坝及坝基渗流监测、绕坝渗流监测、边坡及近坝库岸的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洞室围堰的渗流状况及其外水压力监测。

渗流监测的主要设备是测压管及电测水位计测压计。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