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二年级语文上2英英学古诗教案作业题(新版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英英学古诗》教学设计大全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英英学古诗》教学设计大全《英英学古诗》教学设计教材简说《英英学古诗》课文写了英英和奶奶的一段对话,对话中英英生动而自然地介绍了刚学的古诗《静夜思》的诗句意思及其作者。
教材有意为我们创设了具体的生活情境,一老一少乐呵呵地对话,使古诗教学变得鲜活、有趣。
课文还配有两幅插图,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课文,课题右边一幅是英英和奶奶的对话图,教学时,可以利用这幅图创设对话情境,当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诗意后,让他们分角色表演祖孙俩对话的场景。
刚开始表演时,可以师生配合表演,然后可让学生同桌练习。
课文最后的一幅是与《静夜思》相配的插图,根据这幅图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人物抬头的动作、沉思的神态,并展开想象,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插图和文本创设的情境缩短了古诗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英英学古诗》这篇课文除了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外,还向我们传授着语文学习的方法生活中,我们学习语文的机会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应学会随时随地学习。
下面一起来欣赏各位语文老师亲自编制的《英英学古诗》精彩教学设计吧《英英学古诗》教学设计文章大全列表《英英学古诗》教学设计之三(佚名)《英英学古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作者:李月) 《英英学古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作者茱萸) 《英英学古诗》教学设计之二(佚名)《英英学古诗》教学设计之一(佚名)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第二册《英英学古诗》教案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英英学古诗》说课设计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英英学古诗》说课稿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英英学古诗》教学设计(两课时)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英英学古诗》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英英学古诗》优秀教学案例

2.设立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关注古诗中的关键词语,通过讲解和引导,让学生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同时,我会设立一些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查阅资料,或与他人讨论,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我会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引导和帮助。
(二)讲授新知
1.引导学生关注古诗中的关键词语,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
2.通过讲解和引导,让学生掌握古诗文的韵律和节奏。
3.设立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在讲授新知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关注古诗中的关键词语,通过讲解和引导,让学生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同时,我会设立一些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查阅资料,或与他人讨论,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我会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引导和帮助。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英英学古诗》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以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英英学古诗》为教学内容,旨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古诗文的意境,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也锻炼他们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古诗,对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同时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四)反思与评价
1.定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2.英英学古诗 (相关资料)

1 / 1
3.英英学古诗
李白的《静夜思》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时李白26岁。
同时同地所作的还有一首《秋夕旅怀》。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静夜思》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全诗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抒发了作者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
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
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
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明净。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
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
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
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英英学古诗》说课稿范例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英英学古诗》说课稿范例教案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英英学古诗》说课稿范例说课:英英学古诗一.说教材这篇文章写了英英和奶奶的一段对话,对话中英英生动而自然地介绍了古诗《静夜思》的作者及诗句的意思,让学生在兴致勃勃地朗读祖孙对话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进入古诗的意境。
教材有意创设具体生活情境,既学习对话的语言表达形式,又感悟古诗教学的内涵,深入浅出,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一举而数得。
课文还配有两幅插图,课题右边一幅是英英和奶奶的对话图,可以利用它创设对话情境,使教学更加直观、富有趣味;文后下面一幅是与《静夜思》相配的插图,可以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人物抬头的动作、沉思的神态,并展开想象,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体会诗句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入情入味地背诵古诗《静夜思》。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
3.学会四个生字“意、照、层、代”,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熟悉课文内容,感悟诗句意思,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难点:借助课文正确理解诗意,并达到朗读是内心的表达。
四、说教法学法整堂课的教学主要通过图文结合、诗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
我重点指导朗读,让孩子们以读感悟诗句的深刻涵义。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我在注重老师主导地位作用的同时,也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作用。
在教学中,我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自主地思考,学生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从而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五、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出示生字,指名读。
本环节注意关注学困生。
2.评读课文(1)指名读,大家评。
(整体读得怎么样?哪儿读得很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2)全班对半读,先互评后教师点评。
(二)学习课文1、初读,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苏教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英英学古诗》教案0

英英学古诗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背诵《静夜思》。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
4.理解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教课重难点:识字、写字;背诵古诗、朗诵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
主要板书安排:英英学古诗明月光疑是霜背静夜思(像)听懂望思乡奶奶作业设计:课内:组词、抄录字词、写出带有偏旁的字、说话。
课外:朗诵课文、背诵古诗。
教课时间:三课时。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小朋友,你们从前学过古诗吗?谁能把学过的古诗背给大家听一听。
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讲一个小朋友在学校里学了一首古诗,背给奶奶听。
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板书课题,齐读。
解题二.初读指导1.看图。
图上有哪些人?她们在做什么?英英正在说什么?奶奶听了会说什么?2.自学课文。
(1).叙述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2).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
画出不理解、不理解的词。
(3).识记田字格里的生字。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故土光亮意思忍不住家乡月光唐朝3.检查自学状况。
(1).指名读生字词、正音。
(2).认识词语的掌握状况。
(3).通读课文。
(4).分角色读对话。
4.理清脉络。
( 1).这篇课文里英英和奶奶对话,英英说了几次,奶奶说了几次?( 2).英英第一次说了什么?第二次说了什么?第三次说了什么?(3).奶奶第一次说了什么?第二次说了什么?5.小结。
第二课时一.学习《静夜思》1.板书诗题,解说诗题。
2.看图(1). 图上出现的是什么人?你从哪儿看出来?(2). 从图上看,他正在做什么?3.学诗句。
(1). 指名读《静夜思》。
(2). 这首诗有几句?此刻我们挨次来学。
第一句指名读。
这句诗,英英是如何理解的?请默读英英第二次说的话再回答。
c. 为何英英知道这是秋季的夜晚呢?为何这个句里的“疑是”,英英把它解说成“仿佛”呢?第二句指名读。
“举头”是什么意思?为何要“举头”?想象一下,诗人仰头望明月时有些什么感觉?(3). 指名读英英对全诗的解说。
二年级语文上册《英英学古诗》教学设计 苏教版

《英英学古诗》第一教时一、本课目标:1.读准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写前六个生字,读准一个多音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静夜思》。
3.基本理清课文的层次, 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古诗的兴趣.二、重点难点:重点: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会六个生字词。
难点:如何理清文章的层次;正确书写生字。
三、教具准备: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笔顺图示等。
(学生——自学课文:圈画生字词语,试质疑。
教师——查找有关李白的资料,背诵课文,在田字格中练习写生字。
)四、教学流程:(一)古诗导入,激发兴趣1.板书:古诗。
(认读、你怎么记住“诗”?)2.说话练习:你学会了哪些古诗?你最喜欢哪一首?向大家介绍介绍(或者背一背古诗)。
出示:我学会的古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我最喜欢《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
(初步培养学生感知古诗的能力,要让学生说出一二。
)3.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同学,她叫——“英英”。
(出示卡片,指名读准后鼻音)我们一起来写写(书空)她的名字。
4.英英今天在学校里新学了一首古诗,这就是我们要学的课文。
请一学生上黑板补充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
5.齐读课题。
(二)鼓励质疑,整体感知1.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善于提问题的小朋友是最会动脑筋的,我们叫他(她)小小思想家。
*可能提的问题:生:我想知道《英英学古诗》学的是哪首古诗?生:我想知道英英学古诗是怎么学的,她学得怎么样?生:我还想知道这首古诗是谁写的?(针对学生的不同需要产生学生间的互动,比教师直接教授的效果要好。
)……在学课文之前,好好想想题目的意思,理解题目的意图,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老师相信很多小朋友预习过课文,谁来回答刚才的问题?说说你的答案在课文的哪里?(引导学生说出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针对小朋友不同的回答及时作出正确的评价,并适时读书,对课文要有大致的整体印象。
2019-2020年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英英学古诗》教学设计之一

2019-2020年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英英学古诗》教学设计之一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步感知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谁能背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的一个小学生把在校学习的一首古诗背给奶奶听的。
二、板书课题3 英英学古诗三、初读课文1、看图出示投影片学生说图意小结画面上是英英和奶奶正在说话。
两个人有说有应,这叫对话。
2、自学课文(1)教师讲述对话的书面形式(2)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3)会读本课生字,识记字形。
(4)理解下列词语故乡明亮意思不由得家乡唐代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字词教一首故乡静意思(2)指名读准每个带点的字音。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故乡唐代不由得4、通读课文轻声读课文,指名读,齐读,分角色对话指出:文中人物名只默记心中,不读出来。
5、理清脉络课文中英英和奶奶各说了几次?(英英三次,奶奶二次)每次各人都说了些什么?小结:英英和奶奶的对话里有说有应,有问有答。
内容完整,层次清楚。
我们平时和人对话也要注意互相对应,把话说清楚。
过渡:英英学习的是哪首古诗,我们下节课再认真学一学。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2、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读懂诗的意思。
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胶片教学过程:一、学习《静夜思》。
1、板书课题,解释诗题。
"静夜"意思就是"静静的夜晚"。
"思"就是"想念"的意思,合起来说"静夜思"就是在静静的夜晚有着深深的思念。
2、看图。
出示投影片《静夜思》。
(1)图上出现的是什么人?你从那里看出来的?(2)从图上看,他正在做什么?3、学诗句。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英英学古诗》名师教案

《英英学古诗》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英、诗、思、举、晚、层、念、谁”共8个生字和“疑、铺、嗯、懂、李”5个会认的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体会诗人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
3、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4、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教学难点:背诵《静夜思》,并理解这首诗的诗意。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古诗激趣,谈话导入1、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在家里学过古诗吗?谁能把学过的古诗背给大家听听?2、说话练习。
你学会了哪些古诗?你最喜欢哪一首?向大家介绍介绍(或者背一背古诗)。
说话范例:我学会的古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我最喜欢《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
3、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文,说的是一个小朋友在学校学了一首古诗背给他奶奶听的。
这篇新课文是——《英英学古诗》二、解释课题,教读生字1、“英英”是一位女小朋友的名字,“英”是整体认读音节又是后鼻音“y īnɡ”,“诗”既是整体认读音节,又是翘舌音“shī”。
(领读课题两遍)2、教师范写“英”、“诗”,学生书空。
三、鼓励质疑,整体感知1、看了课题,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可能提的问题:我想知道《英英学古诗》学的是哪首古诗?我想知道英英学古诗是怎么学的,她学得怎么样?我还想知道这首古诗是谁写的?2、看图读文。
(1)图上有哪两个人?她们在做什么?(2)了解对话形式:英英正在和奶奶说话,两人有说有应,有问有答,这叫对话。
课文中表示说话人名字会与他说的话区分开。
如第一行“英英”指的是说话人,紧接着是英英说的话。
(下面让我们带着上面的问题自学课文。
)3、自学课文。
(1)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
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读一读。
(2)检查学习情况:(出示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认读文中词语(看谁记得又快又对)英英(yīnɡ) 古诗(shī) 我们(wǒ) 疑问(yí) 举头(jǔ) 夜晚(wǎn) 铺了(pū) 思念(sī) 一层(cénɡ) 嗯(ǹɡ) 是谁(shuí) 李白(lǐ)4、情景朗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语文上2英英学古诗教案作业题(新版苏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2英英学古诗【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静夜思》。
2.会读写“英、诗”等8个生字,会读“疑、铺、嗯”等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静夜思》。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
【教学素材】.李白简介2.《望月》3.《泊船瓜洲》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静夜思》。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教具准备电子白板、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古诗激趣,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
小朋友已经学过不少古诗了,你能背背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背诵学过的古诗)。
2.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一个叫英英的小朋友在家给奶奶背古诗的故事,(出示1)愿意和老师一起写字的同学请抬起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
(板书):yīngyingshī英英学古诗强调轻声音节ying和整体认读音节shī。
(齐读)二、鼓励质疑,整体感知.看了,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可能提的问题:我想知道《英英学古诗》学的是哪首古诗?我想知道英英学古诗是怎么学的,她学得怎么样?我还想知道这首古诗是谁写的?2.指导学生读《静夜思》。
(出示2)提示朗读节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自由读。
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齐读。
三、初读指导,了解人物.(出示3):图上有什么人?他们正在干什么?(指名说)小结:英英正在和奶奶说话,两人有说有应,有问有答,这叫对话。
2.英英和奶奶究竟在说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俩的对话。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
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读一读。
四、检查预习,识读字词.出示词语:(出示4)①yīnɡshīsījǔ英英古诗思念举头wǎncénɡdǒnglǐ夜晚一层听懂李白②自己读读词语。
③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指名说)“英”“层”:是读后鼻音,不读前鼻音。
“诗”:是整体认读音节s川,要读准翘舌音。
“思”:是整体认读音节si,要读准平舌音。
“层”:是平舌音,不能读成翘舌音。
④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
⑤去掉拼音后,齐读生字词。
(出示5)⑥给生字找朋友。
2.再读课文。
要求:说说课文里英英和奶奶对话,英英说了几次?奶奶说了几次?(指名说)(课文一共写了英英和奶奶的三次对话)板书:第一次诗句第二次诗意第三次作者3.指名逐个对话读或全班对半读或同桌对读,读准字音。
多音字:背(bēibèi)。
四、指导写字,组织评价.书读得好,字也能写得好。
2.(出示6、7)认读生字:英诗思举晚层念谁3.重点指导:诗:右部分的三横间隔距离相等,中间横最长,两笔竖不在同一条竖线上,竖钩偏右。
4.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5.投影展示,组织评议。
课堂作业新设计.描红练习。
2.比一比,再分别组词。
古()自()代()故()首()袋()3.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心——()()()艹——()()()攵——()()()辶——()()()参考答案:.学生描红。
2.古代自己代表故乡首先口袋3.念思恩草药花故教放过边遍第二课时课时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静夜思》。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
3.指导用“思念”说一句话。
4.再学几首有关思乡的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仔细品味,静夜思乡.板书,解释题意。
“静夜”是什么意思?“思”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诗题是什么意思?过渡:诗人会思念什么?2.图上画的是谁?从课前的预习中,你对李白有什么了解?此时他正在干什么呢?3.学诗句。
指名读诗句。
诗共有几句呢?下面我们通过英英的话来理解诗句。
第一句:①自己读读英英的话,想一想这一句诗句是什么意思?(指名说)②“疑”是什么意思?看,这里的想像是多么奇特!独特的想像就是李白诗句特有的风格。
③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句诗句。
第二句:①还是自己来读读英英的话,说说第二句诗句的意思。
②此时,李白看见的就是这轮明月,想一想,什么时候的月亮是这样圆圆的,亮亮的。
(指名说)③在中秋节里,你们是怎样度过的呢?(指名说)④是啊,中秋夜正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时候,可是假如你此时独自一人远在外地,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你会怎样呢?⑤是啊,此时此刻,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孤孤单单一个人,想想,他站在窗前,仰望明月,会想些什么呢?(提示):他会想:以前这个时候,我和家人有说有笑地在一起吃晚饭,很开心,可是现在,我只有一个人,好寂寞啊!他会想:现在,我的朋友们肯定又聚在一起谈天说地了。
可我呢,只有一个人,没人跟我说话。
……⑥同学们说得真好,同样的月亮,同样的月光,勾起了远在他乡的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和怀念。
(板书:思念怀念)此时此刻,让我们更加感觉到诗人----(冷清,孤单)⑦现在,谁愿意来当李白,有感情朗读第二句诗句呢?同学们可以看图,来当诗人边表演边吟诵诗句。
“疑是”、“低头”语速要慢,表示诗人在沉思。
“光”、“霜”、“乡”读时要清晰些,停顿时间长一些。
自读,指名读诗句。
.指名上来演吟诵诗句。
⑸指导背诵。
二、练读对话,巩固诗意.谁愿意来当一回英荚、奶奶,把她们之间的对话演一遍呢?要把诗句解释清楚哦!自由组合表演。
2.分角色表演课文。
三.提炼情感,练习造句.谁在什么情况下思念谁呢?(指名说)中秋节,爷爷思念2.就连小动物之间也可以用“思念”呢。
3.指名造句,师生共同纠正。
四、拓展知识,积累古诗.学生交流这首古诗写得非常生动,非常细致地传神地写出了诗人思乡的深情,其实我国不少诗人都写过思乡、思念亲人的诗呢,你知道吗?念给大家听一听。
2.老师这儿也有两首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
泊船瓜洲九月九曰忆山东兄弟王安石王维京口瓜洲一水间,独在异乡为异客,钟山只隔数重山,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风又绿江南岸,遥知兄弟登高处,明月何时照我还?遍插茱萸少一人。
教师范读诗。
学生熟读古诗。
教师简介两首古诗的背景及诗意。
有感情练读古诗。
五、小结课文,方法点拨.这篇课文通过对话形式,引出一首古诗,反映了小学生英英对古诗《静夜思》的正确理解,并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2.同学们,学过课文后,你觉得学习古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怎样才能学好古诗呢?(会背、知道作者、知道意思、能够有感情的朗读)。
课堂作业新设计按要求写词。
.近义词明亮——()思念——()故乡——()2.反义词夜晚——()明亮——()举头——()3.扩词:意()()()教()()()照()()()思()()()4.背诵两首有关思念家乡、念亲人的两首古诗。
参考答案:.透亮想念家乡2.白天黑暗低头3.意思意义意念教师教室教育照亮照明照耀思念思想思考4.略板书设计:2英英学古诗第一次诗句三次对话第二次诗意思念、怀念第三次作者【教学反思】.《英英学古诗》是“文包诗”课文,课文写了英英和奶奶的一段对话,对话中英英生动而自然地介绍了古诗《静夜思》的作者及诗句的意思。
2.课文浅显易懂,学生一读便会明白其中的意思,而且《静夜思》这首诗绝大部分同学早就都能背诵,但却并不真正理解诗的意思。
对于对话这种形式也没见过,更不会读对话。
于是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范读引路,以读促悟,利用插图,创设情境的做法,取得了很不错的教学效果。
3.讲解课文时,我并没有直接按课文的程序来上。
而是创设情境,古诗与图画相结合,让同学们先观察图中的月亮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月亮有什么不同?这大概是什么时候的月亮?你家是如何过中秋节的?假如你一个人在他乡,看着那圆圆的月亮,你会想些什么呢?同学们畅所欲言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进入了我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中来了。
也让同学们了解李白在作这首诗时的背景后能更好的理解这首古诗。
同课异构创新教案《英英学古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设想】这篇写了英英和奶奶的一段对话,对话中英英生动而自然地介绍了古诗《静夜思》的作者及诗句的意思,让学生在兴致勃勃地朗读祖孙对话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进入古诗的意境。
教材有意创设具体生活情境,既学习对话的语言表达形式,又感悟古诗教学的内涵,深入浅出,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一举而数得。
课文还配有两幅插图,右边一幅是英英和奶奶的对话图,可以利用它创设对话情境,使教学更加直观、富有趣味;文后一幅是与《静夜思》相配的插图,可以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人物抬头的动作、沉思的神态,并展开想象,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体会诗句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听写词语2、《英英学古诗》这篇里,英英说了几句话?各讲的什么内容?3、指名两人读课文,一人读英英说的话,一人读奶奶说的话。
二、精读训练.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根据提示填空:小女孩学会了一首(),是李白写的《》。
她把这首诗背给了奶奶听,并且还告诉了奶奶这首《》的意思。
2.英英知道了这首古诗的意思,你们想知道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吗?(想)那好,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它。
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细细的品一品,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有自己独特的体会。
3.学生轻轻地读《静夜思》,出示《静夜思》全文。
4.理解“静夜思”的意思。
“静夜”就是“静静的夜晚”,“思”就是“思念”的意思,静夜思的意思就是说在宁静的夜晚有着深深的思念。
5.诗中哪些诗句的意思你已经懂了?你是怎么弄懂的?6.看图。
(出示图片)(1)图上出现的是什么人?(图上出现的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这幅图是为《静夜思》配的画,《静夜思》作者是李白,所以图上出现的人就是他)(2)从图上看,他正在做什么?(他在望着窗外天空的明月,他好像是在想着什么)。
(3)外面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又圆又大)什么时候天上的月亮这么圆、这么亮、这么大?(中秋-----)(4)中秋节的月亮又圆又亮,同学们说说你们中秋节的晚上是怎样度过的?(5)假如这时,你独自一人远在外地,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你会怎么想呢?(6)我们如果一个人在外可以打电话回家,可以上网和朋友聊天,可以看电视,等等。
可是在诗人李白生活的的那个年代是没有电话、没有电脑的。
中秋佳节,和朋友、亲人在一起说话聊天,吃月饼,共赏这明亮的月色,是多幸福的一件事啊!可是,在这样一个夜晚,李白却远离家乡,窗外的月色那么皎洁。
同学们想想看,李白站在窗前,他看到了什么?又会想些什么呢?7.根据学生的回答,顺势出示古诗内容:一共几句话?(两句)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从书中找出英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