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颂是什么曲牌

合集下载

京歌《梨花颂》的演唱分析

京歌《梨花颂》的演唱分析

京歌《梨花颂》的演唱分析作者:鲍振宇来源:《北方音乐》2019年第04期【摘要】京歌,是京剧与歌曲相融合的产物,是具有明显京剧音乐元素和唱腔特点的歌曲。

本文主要结合京歌的音乐风格及特点以及在演唱时的体验,对《梨花颂》进行进一步分析与研究,以便深入探究其风格特点和情感的表达。

【关键词】梨花颂;京歌;演唱分析;音乐风格【中图分类号】J616;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一、京歌《梨花颂》简介词作者:翁思再,1948年7月16日出生。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京剧学者、剧作家。

江苏吴县人,出生于上海的海关世家。

有《大唐贵妃》以及中日合作的舞剧《杨贵妃》等。

学术著作有《京剧丛谈百年录》《余叔岩研究》《余叔岩传》。

论文有《王元化<京剧与传统文化>注跋》《在梅派和梅兰芳体系之间》《京剧音韵新解》以及《<大唐贵妃>的文化产业尝试》等。

2008年5月1日應《百家讲坛》之邀主讲《梅兰芳》。

曲作者:杨乃林,男,1954年6月11日出生,大学本科学历,现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

1954年6月11日出生于天津市,自幼与父亲学习京胡;1970年5月至1977年3月,山西省京剧院京胡演奏员;1977年3月至1981年7月,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生;1981年7月至今担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

《梨花颂》为大型交响京剧《大唐贵妃》的主题曲。

大唐贵妃是关于唐玄宗李隆基,也就是梨园始祖唐明皇,和他的妃子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结合梅派剧目《贵妃醉酒》及《太真外传》而成。

该剧歌舞并重,歌词具有较高的文学品位,是能从整体上体现梅派神韵和精髓的剧目,此剧意境深远,感人肺腑,回味悠长。

二、京歌《梨花颂》的音乐本体分析《梨花颂》这首作品的曲式结构为一部曲式,同时呈现出复乐段的特征。

A宫民族调式,非方整性结构,这部作品的旋律线条为波浪型,起伏不大,旋律舒缓,曲调婉转、优美。

引子部分:共有两个乐句。

京歌《梨花颂》的演唱分析及思考

京歌《梨花颂》的演唱分析及思考
关键词:京歌;《梨花颂》;艺术特色
1 京剧与京歌 京剧,是一门极其严谨的文化艺术。在唱腔、舞台 表演、人物妆容、锣鼓伴奏等方面都经过了许多艺术家 的长期实践。 京 剧 艺 术 强 调 程 式 化,其 四 项 基 本 功:唱、念、做、 打,是每个京剧演员必备的基本素质。其行当划分是 根据人物的年龄、性格、身份进行严格划分的,分别是 生、旦、净、丑。在唱腔方面,也分为真嗓、假嗓、喊嗓、吊 嗓等。 京歌,则是吸取了京剧元素,并运用现代音乐作曲 技法写作的新音乐形式。它没有京剧的严谨与程式化, 是对京剧的改革与创新。在伴奏、配器方面,京歌加入 了西洋乐器,但仍然强调板眼,使得歌曲节奏性强,旋律 流畅;在唱方面,京歌既吸收了京剧的唱腔特色,也参考 了现今科学的发声方法,使声音更加大气、优美。 京剧与京歌都是时代的艺术产物。在不同时期,京 剧也进行了不同的改革,例如新中国成立以后,《智取 威虎山》《红灯记》等现代京剧,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 展,成为当时人民群众的精神支柱。而现今,随着科学 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在不断丰富,新兴的娱乐 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快餐文化逐渐占领市场,传统 京剧已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因此,为了满足 大众审美,为了被大众所接受,京剧再一次进行了改革 创新,京歌由此诞生。这种通俗易懂、曲目短小精湛的 新形式一出来,就抓住了人们的眼球,再加上许多词曲 作者和歌唱家们的共同努力,更多的优秀作品开始面向 观众,例如《梨花颂》《故乡是北京》等,引起了人们的 关注,逐渐在社会各界传唱开来。 2 《梨花颂》的创作背景 大型交响京剧《大唐贵妃》是近代京剧重要的丰 碑,它取材于20世纪20年代的著名剧目《太真外传》, 同时参照了洪升的《长生殿》、白朴的《梧桐雨》、白居 易的《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凝聚了现今文艺工作者的 智慧。这部作品主要描述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 玉环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京歌《梨花颂》是该剧的 主题曲,由翁思再作词,杨乃林作曲。《梨花颂》在《大 唐贵妃》中总共出现3次,这3场分别是《序幕》《魂断 马嵬》《蓬莱相会》。《梨花颂》的反复出现,不仅使剧 情前后呼应,紧扣主题,而且让情感再一次升华。 3 《梨花颂》的作品分析 京歌《梨花颂》是一首一部曲式的作品,A 宫民 族调式,共51个小节,非方整性结构。

梨花颂唱腔赏析

梨花颂唱腔赏析

梨花颂唱腔赏析《梨花颂》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京歌,其曲调高亢激越,情感深沉,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下面将从唱腔、音乐表现、情感表达三个方面对《梨花颂》进行赏析。

一、唱腔分析唱腔是京歌《梨花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唱腔风格和精湛的演唱技巧为歌曲增色不少。

唱腔特点《梨花颂》的唱腔以京剧唱腔为基础,融合了现代歌曲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具体来说,有以下特点:(1)音域宽广:《梨花颂》的唱腔音域跨度大,高亢激越的旋律要求演唱者具备较高的嗓音条件和演唱技巧。

(2)板式多变:歌曲采用了多种板式,如快板、慢板、二六板等,使唱腔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3)咬字发音:唱腔中的咬字发音要求准确清晰,凸显京剧唱腔的特点。

唱腔技巧在演唱《梨花颂》时,需要注意以下技巧:(1)气息控制:演唱高潮部分时,需要掌握良好的气息控制技巧,保持呼吸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2)共鸣运用:唱腔中的共鸣运用能够增强声音的感染力和穿透力,需要适当调整共鸣位置,以达到最佳的音效效果。

(3)情感表达:演唱时要注重情感表达,通过语气的轻重、强弱等手法,传递出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内涵。

二、音乐表现《梨花颂》的音乐表现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曲式结构:歌曲采用了一部曲式结构,由引子、慢板、快板和尾声四个部分组成。

曲式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具有较强的音乐表现力。

旋律特点:歌曲的旋律优美动听,具有浓厚的民族风味。

旋律中运用了丰富的音程跳进和级进,形成了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音乐效果。

节奏特点:歌曲的节奏以中速为主,配合着板式的变化,形成了一定的节奏感和律动感。

在快板部分,节奏紧凑有力,营造出激越振奋的氛围。

和声特点:歌曲的和声运用丰富多样,通过和声的变化和色彩对比,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和层次感。

三、情感表达《梨花颂》的情感表达是歌曲的核心和灵魂。

在演唱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歌曲内涵:在演唱前,要深入了解歌曲的背景、创作意图和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

京歌《梨花颂》音乐结构及演唱风格研究

京歌《梨花颂》音乐结构及演唱风格研究

京歌《梨花颂》音乐结构及演唱风格研究
《梨花颂》是京剧中著名的唱段之一,由著名京剧表演家梅兰芳所创作。

该唱段以梨花为主题,歌颂梨花的美丽和高雅,具有独特的音乐结构和演唱风格。

一、音乐结构
《梨花颂》的音乐结构由前奏曲、唱腔、花脸和尾声四个部分组成。

其中,前奏曲以弦乐器的旋律为主,慢慢引出了唱腔的主旋律。

唱腔主要由二字、三字和四字的词句构成,其中以四字词句为主。

花脸是唱腔的高潮部分,通常由乐器短促的音符和表现主题的唱腔构成,使演唱更加动感和激情。

尾声则是唱腔的结束部分,以旋律缓慢渐弱的方式演唱。

二、演唱风格
《梨花颂》是一首表现高雅美丽的女性形象的京剧唱段,演唱风格以婉转、柔美、含蓄为主。

演唱中要注意要有清晰的发音和丰富的音色变化,尤其是在唱高音时,要注意保持音准和稳定的声音。

同时,演唱中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唱腔和旋律技巧,如“闷嗓”、“抖音”、“细抿”等,以表现出梨花的柔美和高雅,
同时也要注意节奏和呼吸的控制。

总之,京剧《梨花颂》具有独特的音乐结构和演唱风格,需要演唱者具备专业的音乐技巧和表演技巧才能完美地呈现出这首经典唱段的魅力。

浅谈京歌《梨花颂》的演唱处理

浅谈京歌《梨花颂》的演唱处理

浅谈京歌《梨花颂》的演唱处理作者:孟福强来源:《成长》2019年第11期摘要:文章通过对京歌《梨花颂》的演唱实践,提出了在咬字、声调旋律、“梅派”唱腔、京剧发展现状等方面的见解。

运用自身演唱实践,影响身边声乐同行对京剧产生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认识京剧、学习京剧、推广京剧、繁荣京剧。

关键词:京歌;《梨花颂》;唱腔京歌《梨花颂》是交响京剧《大唐贵妃》的主题曲,具有典型的梅派风格。

歌词内容与主题相呼应,曲风温婉大气,唱腔雍容华贵。

《梨花颂》是梅派经典曲目《贵妃醉酒》和《太真外传》的结合体,歌曲完美的展示了梅派唱腔的优雅委婉,融入京剧经典体态和手势,充分体现出中国戏剧的特色和文化内涵。

1 京歌《梨花颂》歌曲介绍《大唐贵妃》取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梅兰芳的名剧《太真外传》和白居易的词《长恨歌》。

歌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加以改良和创新,由著名剧作家翁思再作词,杨乃林作曲,讲述了唐明皇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

“长恨一曲千古迷长恨一曲千古思”唱出了两人爱情的忠贞不渝和思念惋惜。

1.1 歌词内容简介《梨花颂》歌词来源于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歌词朗朗上口,记录了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爱情和命运,圣洁白色的梨花是二人爱情的象征,杨贵妃对爱情忠贞痴情,也许是因为太过于坚守忠贞,最后把自己的生命葬送在安史之乱这场战争之中。

而唐玄宗也因沉浸于杨玉环的美貌和两人的爱情而荒疏了朝政,使得唐朝由繁荣盛世变成日渐衰败。

《梨花颂》一曲纪念了两人的爱情悲剧,同时让后人在演唱时感到对他们爱情的歌颂和惋惜。

1.2 曲式结构分析《梨花颂》以京剧二黄调式为主,歌曲主要运用了平稳的级进音程,表现出歌曲幽怨哀伤情感的基调。

《梨花颂》属于一部式的曲式结构,展现出了复乐段特征。

一部曲式是曲式结构中最小的结构。

此曲包含有四个乐句是不规整,符合中国独具特色的“起承转合”音乐特征,同时还融合体现了西方典型的结构形态。

2 《梨花颂》演唱技巧北宋沈括曾经在《梦溪笔谈》一书中说道:“古之善歌者有语,谓当使声中无字,自中又声”。

浅析京歌《梨花颂》的演唱

浅析京歌《梨花颂》的演唱

浅析京歌《梨花颂》的演唱京歌是中国的一种传统音乐形式,流行于北京及其周边地区。

它具有婉转动人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常以古典文学作品为题材、表达情感和描绘景色。

《梨花颂》是一首京歌,以梨花为主题,传达了对梨花美丽婉约的赞美之情。

京歌《梨花颂》的演唱在音乐形式、节奏和唱腔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它采用了民间音乐的旋律,具有醒耳动听、优美悠扬的特点。

整首曲子的音乐节奏宽松自然,和谐融洽,给人一种舒缓的听觉感受。

在演唱时,歌手通常会用柔和细腻的声音来唱词,将对梨花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整首曲子音域较高,要求歌手具备一定的音域和技巧,才能很好地诠释曲子的韵味。

《梨花颂》的歌词充满了诗意,描绘了梨花的美丽景象和人们对梨花的倾慕之情。

歌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梨花白皙的花朵、飘落的花瓣以及那种美丽而短暂的存在感,使人们对梨花油然产生了一种对生命的思考。

整首歌以梨花为载体,表达了对生命和美的珍视与追求。

歌词的描写技法非常独特,展现了作词者对梨花的痴迷和对悲欢离合的思考,给人以深深的感觉。

《梨花颂》的演唱不仅需要歌唱技巧的支撑,还需要歌唱者对梨花美丽的情感共鸣,真实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演唱中。

歌手要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将对梨花的赞美之情传递给听众。

唱者要用自己的声音去演绎这首歌,使得听众可以感受到歌者对梨花情感的真实表达。

京歌《梨花颂》是一首美妙动人的歌曲,通过音乐和歌词的结合展现出梨花的美丽和情感。

演唱这首歌曲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和情感共鸣,以准确地表达歌词中的情感和意境。

演唱者要通过音乐来打动听众,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梨花的美丽和短暂的存在感,给人一种思考生命的震撼。

《梨花颂》的演唱需要用心去体会,才能更好地传递出对梨花的痴迷和对美的追求。

浅析京歌《梨花颂》的演唱

浅析京歌《梨花颂》的演唱

浅析京歌《梨花颂》的演唱【摘要】《梨花颂》是京歌的经典曲目之一,其演唱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该曲以梨花为主题,抒发了对自然美的讴歌和对生命的热爱。

京歌演唱以其独特的声音和韵律感吸引观众,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演唱技巧。

演唱风格清新自然、婉转动人,歌词内容深刻感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演唱者的表现技巧以及音乐和声乐的完美结合,为这首歌曲注入了更深的情感。

京歌《梨花颂》的演唱艺术价值不言而喻,其对听众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展望京歌的发展前景,相信这样优秀的传统音乐定能在当今音乐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吸引更多的听众,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

【关键词】梨花颂、京歌、演唱、背景介绍、意义、风格特点、歌词内容分析、情感表达、表现技巧、音乐声乐结合、演唱艺术价值、听众影响、发展前景。

1. 引言1.1 梨花颂的背景介绍梨花颂作为京歌中的经典曲目之一,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珍贵遗产。

该曲最初出自清代乾隆年间,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曲名“梨花颂”本身就具有浓厚的文学意境,让人联想到梨花绽放的美丽景象,寄托了人们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追求。

梨花颂的歌词典雅、意蕴深远,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

在京歌的演唱中,梨花颂更是被视为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

京歌演唱者通过对梨花颂的演绎,传达出了对生活、对美好的向往与追求。

演唱者通过声音的高低起伏,情感的抒发,将梨花颂中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

梨花颂的音乐旋律悠扬动听,配合着细腻的声乐表达,使整首歌曲充满了韵味和情感。

梨花颂作为京歌中的珍贵代表作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优美的曲调,为京歌的演唱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过对梨花颂的演唱,京歌演唱者不仅展现了自身的演艺才华,更传递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吸引着更多的听众。

1.2 京歌演唱的意义京歌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音乐形式,其演唱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京歌的演唱不仅可以展示京剧音乐的独特魅力,还可以传达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感。

李玉刚《梨花颂》歌词

李玉刚《梨花颂》歌词

李玉刚《梨花颂》歌词
本文是关于李玉刚《梨花颂》歌词的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梨花颂》新编历史京剧《大唐贵妃》的主题曲,杨乃林作曲,翁思再作词,属于京歌。

内容直接呼应《大唐贵妃》中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主题,唱腔设计以京剧二黄调式为主调,加入了梅派唱腔特色,个人主唱与合唱相辅相成,委婉与大气相结合。

梨花颂- 李玉刚
词:翁思再
曲:杨乃林
编曲:王江
梨花开春带雨
梨花落春入泥
此生只为一人去
道他君王情也痴情也痴
梨花开春带雨
梨花落春入泥
此生只为一人去
道他君王情也痴情也痴
天生丽质难自弃
天生丽质难自弃
长恨一曲千古迷
长恨一曲千古思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