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架的种类和优缺点-精选.
简述悬架的分类以及结构特点

简述悬架的分类以及结构特点悬架是指连接车身和车轮的装置,它能够独立地支撑和减震车轮,使车身保持相对平稳的运动状态,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和稳定的行驶性能。
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悬架可以分为多种分类,每种分类都有其独特的结构特点。
一、按照悬架形式的分类:1. 独立悬架:独立悬架是指每个车轮都有独立的悬架系统,不同车轮之间的运动不会相互影响。
独立悬架可以进一步分为麦弗逊悬架、多连杆悬架、双叉臂悬架等。
麦弗逊悬架结构简单,成本低,广泛应用于小型车辆;多连杆悬架由多个连杆构成,能够提供较好的悬架性能和驾驶稳定性;双叉臂悬架则提供了更高的悬架刚度和悬挂宽度,适用于高性能车型。
2. 非独立悬架:非独立悬架是指多个车轮共用一个悬架系统,一个车轮的运动会影响其他车轮的运动。
非独立悬架可以分为梯形连杆悬架、扭杆悬架、半悬挂等。
梯形连杆悬架由多个连杆构成,能够提供较好的悬架性能和驾驶稳定性;扭杆悬架通过扭杆连接车轮和车身,简化了悬架结构,适用于经济型车型;半悬挂则是一种介于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之间的悬架形式。
二、按照悬架工作原理的分类:1. 弹簧悬架:弹簧悬架是利用弹簧的弹性变形来减震和支撑车身的一种悬架形式。
常见的弹簧悬架有螺旋弹簧悬架、气囊悬架等。
螺旋弹簧悬架结构简单,成本低,广泛应用于大多数车型;气囊悬架则通过气囊的充气和放气来调节悬架刚度和高度,提供更好的乘坐舒适性。
2. 液压悬架:液压悬架是利用液体的压缩和流动来减震和支撑车身的一种悬架形式。
常见的液压悬架有液压阻尼悬架、液压弹簧悬架等。
液压阻尼悬架通过液压阻尼器来减震,提供较好的悬架性能和驾驶稳定性;液压弹簧悬架则通过液压弹簧来支撑车身,提供更好的乘坐舒适性。
三、按照悬架结构特点的分类:1. 主动悬架:主动悬架是指能够主动感知和调节悬架工作状态的一种悬架形式。
主动悬架通过传感器感知车身姿态和路况信息,通过控制系统调节悬架刚度和阻尼,以提供更好的悬架性能和乘坐舒适性。
常见车架和悬架的类型

类型
车架类型
悬架类型
描述
1
非承载式车架
钢板弹簧式非独立悬架
车架与车身分开,承载能力强,多用于货车和大型SUV。悬架通过钢板弹簧连接车轮和车架,结构简单,但舒适性较差。
2
承载式车身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车身和车架融为一体,质量轻,多用于轿车和SUV。麦弗逊悬架由螺旋弹簧、减震器和三角形下摆臂组成,结构简单,技术成熟,应用广泛。
3
承载式车身
多连杆式独立悬架
车身和车架融为一体,提供更高的舒适性和操控性。多连杆悬架由多根连杆、减震器和减震弹簧组成,能够提供多个方向的控制力,使轮胎具有可靠的行驶轨迹。
4
承载式车身
双叉臂式独立悬架
车身和车架融为一体,常用于运动型车型。双叉臂悬架由两个三点式杆件加一个两点式杆件构成,能够吸收横向上的力,支柱承担车身重量,提供优异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5
非承载式车架
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
车架与车身分开,多用于入门级汽车和SUV的后悬架。通过一根扭力梁来平衡左右车轮的上下跳动,减少车辆摇晃,保持平稳。
6
承载式车身
空气悬架
车身和车架融为一体,采用空气Fra bibliotek簧系统,可随时调整底盘高度。通过电子控制系统和气泵,改变悬架结构中气室的体积,以适应不同路况和驾驶模式。多用于高档车型。
悬架系统的对比

麦弗逊式悬架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主要由螺旋弹簧、减震器、三角形下摆臂组成,主要应用于中小轿车,中低端SUV上。
优点: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有良好的舒适性;
缺点:对左右的冲击缺乏阻挡力,抗刹车点头作用较差,刚度与稳定性较差。
非独立悬架:车轮装在一根整体车轴的两端,当一边车轮跳动时,另一侧车轮也相应跳动;
独立悬架:车轴分为两段,每只车轮由螺旋弹簧独立安装在车架下面;
拖曳臂式半独立悬架专为后轮设计的,以上下摆动的拖臂实现车轮与车身的连接,然后以液压减震器和螺旋弹簧作为减震部件。
纵臂扭转梁非独立悬架、H型纵向摆臂悬架都属于拖曳臂式悬架。
优点:结构简单,成本小,占用车身空间小;
缺点:抗侧倾能力较弱、减振与舒适性有限;
拖曳臂式非独立悬架由于左右纵摆臂被横梁连接,因此保持一定非独立悬架的特性,独特的复合式结构具有独立悬架的特性。
扭力梁式半独立悬架是通过一根平衡杆来使车轮产生倾斜,保持车辆的平稳。
工作原理是将车轮安装在一根整体车轴的两端,这样当一边车轮运转跳动时,就会影响另一侧车轮也会作出相应的跳动,使车身振动或者倾斜。
优点:构造简单,承载力大;
缺点:平稳性与舒适性欠缺;
扭力梁式悬架与拖曳臂式悬架区别:(1)扭力梁式悬架中间横梁和两侧的悬架是焊死在一起;(2)拖曳臂式悬架中间横梁和两侧的悬架是活动连接的;
多连杆式独立悬架是通过多种连杆配置把车轮与车身相连,连杆数量为3根以上,目前主流数量为5根。
缺点:结构复杂,占用大量的横向空间,不适用于紧凑车型上。
汽车悬架的种类

优缺点: 1 独立悬架主要就是单独悬挂在车身下面。 优点是质量轻,舒适性好,缺点是维修困难, 成本高。
2非独立悬架就是由一跟支架相连,车轮 和车桥挂在车身下面。优点是结构简单,硬度 强,维修方便,但是缺点也很明显,舒适性很 差
悬架的作用:
①缓和由于路面不平而引起的冲击振动,保证 行驶的平顺性。
②迅速衰减车身、车桥(或车轮)的振动。 ③传递车桥(或车轮)与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之间 的相互作用力及力矩。 ④保证行驶时的稳定性。
悬架的组成:
典型的 悬架结 构由弹性元件、导向机 构以及 减震器等组成, 个别结构则还有缓冲 块、 横向稳定杆等。 弹性元件又有 钢板弹 簧、空气弹簧、螺旋弹 簧以及扭杆弹簧等形式, 而现代轿车悬架多采用 螺旋弹簧和扭杆弹簧, 高档豪华大客车则使用 空气弹簧。
汽车悬架的种类、作用和主要总成
编辑:邵晨阳
汽车悬架的种类
1、独立悬挂:横臂式、纵臂式、多连杆式、烛
式、麦弗逊式悬架
特点:两侧车轮由一根整体式车桥相连,车轮连同车
桥一起通过弹性悬架与车架(或车做成断开的,每一侧的车轮可以单独的
通过弹性悬架与车架(或车身)连接,两侧车轮可以 单独跳动,互不影响
后悬架类型哪种好

后悬架类型哪种好后悬架是汽车悬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负责支撑和缓冲车辆的后部。
在市场上,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后悬架可供选择。
所以很多人在选择汽车时,会考虑后悬架的类型。
那么,到底哪种后悬架类型更好呢?本文将分析和比较几种常见的后悬架类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它们的优缺点。
第一种后悬架类型是独立悬挂系统。
独立悬挂系统是目前最常见的后悬架类型,它的特点是每个车轮都有单独的悬挂装置,能够独立地对地面的不平进行缓冲和吸收。
这种悬挂系统在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方面表现出色,而且能够提供更好的操控性能。
然而,独立悬挂系统的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在重载和越野条件下的可靠性可能不如其他悬挂系统。
第二种后悬架类型是扭转梁悬挂系统。
扭转梁悬挂系统由一个横向连接轴和两个车轮组成。
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同时在悬挂刚度和舒适性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扭转梁悬挂系统通常用于小型车和经济型车辆上。
然而,相较于独立悬挂系统,它在操控性能和减震效果上存在一定的局限。
第三种后悬架类型是多连杆悬挂系统。
多连杆悬挂系统采用多个控制杆和弹簧来增加悬挂系统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它能够提供更好的车身控制和悬挂调校,使车辆在快速转弯和高速行驶时更加稳定。
多连杆悬挂系统通常用于高性能车型和豪华车型上。
然而,由于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因此在一般小型车中较少应用。
第四种后悬架类型是托架式悬挂系统。
托架式悬挂系统通过托杆和拉杆来连接车身和轮子,以提供稳定的悬挂性能。
这种悬挂系统常用于SUV和越野车型,并在恶劣路况下具有较好的通过能力。
然而,托架式悬挂系统相对较重,可能会对燃油经济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最后一种后悬架类型是无独立悬挂系统。
无独立悬挂系统使用一个横梁连接车轮,使其一起运动。
这种悬挂系统通常用于商用车和货车上,因为它的结构坚固,能够适应重载和恶劣路况。
然而,无独立悬挂系统的缺点是舒适性相对较差,无法提供良好的操控性能。
总的来说,后悬架类型的选择取决于个人对车辆性能和用途的需求。
简单介绍一下常见的汽车底盘悬架类型

汽车底盘悬架是指连接车身和车轮之间的一系列装置,主要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身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汽车底盘悬架类型:
-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麦弗逊式独立悬架是当今世界用的最广泛的轿车前悬挂之一,其主要结构由螺旋弹簧、减震器、三角形下摆臂组成,绝大部分车型还会加上横向稳定杆。
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响应较快、制造成本低,但缺点是稳定性不佳,抗侧倾和制动点头能力较弱。
- 双叉臂式独立悬架:双叉臂式独立悬架拥有上下两个叉臂,横向力由两个叉臂同时吸收,支柱只承载车身重量,因此横向刚度大。
其优点是侧向支撑好、抓地力强、路感清晰,但缺点是制造成本高、悬架定位参数设定复杂。
- 多连杆式独立悬架:多连杆式独立悬架是由连杆,减震器和弹性元件组成的,它的优点是舒适性好、操控性好、结构简单,但缺点是占用空间大、成本高、高速稳定性较差。
- 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是由两个纵摆臂和一个横梁组成的,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成本低,但缺点是舒适性较差、操控性较差、抗侧倾能力较弱。
不同类型的汽车底盘悬架具有不同的特点,在选择汽车底盘悬架时,要根据车辆的用途、行驶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悬架系统的分类与特点

悬架系统的分类与特点汽车就像一个人,想要稳稳地站在地上,还能舒舒服服地跑起来,那可得靠一个重要的“腿脚”部件,这就是悬架系统啦。
悬架系统呢,大概可以分成两种类型,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
这就好比人的两条腿,有的时候能各自活动,有的时候是连在一起动的。
先说说独立悬架吧。
独立悬架就像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舞者,每个车轮都能单独地跳动,互不干扰。
这种悬架在过弯的时候可就厉害啦。
就像你在走那种弯弯绕绕的小路,独立悬架能让汽车的每个车轮都能根据路面的情况来调整自己的高度和姿态。
比如说双叉臂式独立悬架,它就像一个强壮的大力士,有两根叉臂支撑着车轮,能够承受很大的侧向力。
在那些高性能的跑车上,就经常能看到它的身影。
你想啊,跑车跑起来速度那么快,转弯的时候要是没有这么厉害的悬架,那不得像个醉汉一样东倒西歪呀。
还有麦弗逊式独立悬架,这种悬架在很多家用轿车上都能看到,它就像是一个经济适用型的小助手。
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还能提供不错的舒适性和操控性。
它就像一个贴心的小管家,虽然没有双叉臂那么强壮,但是把家用轿车照顾得妥妥当当的。
再看看非独立悬架。
非独立悬架就像是两个人绑着腿走路一样,两个车轮是连在一起运动的。
这种悬架结构简单,成本低,在一些小型车或者货车上比较常见。
就拿整体桥式非独立悬架来说吧,它就像一个老实巴交的老黄牛,虽然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但是很结实耐用。
货车装了这种悬架,能拉着重重的货物稳稳地跑在公路上。
不过这种悬架也有缺点哦,一个车轮要是碰到个坑洼,另一个车轮也得跟着晃悠,舒适性就没有独立悬架那么好啦。
就好比两个人绑着腿,一个人不小心崴了脚,另一个人也得跟着趔趄一下。
不同的悬架系统特点可真是大不一样呢。
独立悬架舒适性好,操控性也不错,但是成本高呀,维修起来也相对复杂一点。
这就像你买了一件高档的衣服,好看又舒服,但是要是破了个洞,修补起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非独立悬架呢,虽然简单耐用,成本低,可舒适性和操控性就差了那么一点意思。
简述悬架的分类以及结构特点

简述悬架的分类以及结构特点悬架是指连接车身和车轮的部件,它起到支撑车身、缓冲震动和保持车轮与地面接触的作用。
根据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不同,悬架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结构特点和适用场景。
一、按照结构特点分类1. 独立悬架:独立悬架是指每个车轮都有自己独立的悬架系统,互不干扰。
它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麦弗逊悬架:麦弗逊悬架是最常见的独立悬架类型,它采用了直立的弹簧和减震器,减小了车身的摇晃和滚动。
- 双叉臂悬架:双叉臂悬架由上下两个控制臂组成,能够提供更好的悬挂控制和稳定性。
- 多连杆悬架:多连杆悬架通过多个控制臂和转向杆连接车身和车轮,提供了更高的悬挂刚度和稳定性。
- 纵臂悬架:纵臂悬架采用了纵向控制臂,能够提供更好的悬挂控制和舒适性。
2. 非独立悬架:非独立悬架是指多个车轮共享同一个悬架系统,它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轴悬架:轴悬架是最简单的非独立悬架类型,通过一根横向的轴连接车轮,适用于负荷较大的载重车辆。
- 半悬挂:半悬挂是一种介于独立悬架和轴悬架之间的结构,它通过一根或多根弹簧连接车轮和车身,提供了一定的独立悬架效果。
- 无独立悬挂:无独立悬挂是指没有独立悬架的结构,多个车轮共享同一个悬架系统,适用于载重量大的商用车辆。
二、按照工作原理分类1. 弹簧悬架:弹簧悬架通过弹簧来支撑车身和缓冲道路震动,常见的弹簧类型包括螺旋弹簧、扭杆弹簧和气囊弹簧。
弹簧悬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的特点,适用于大多数乘用车和商用车。
2. 液压悬架:液压悬架通过液压系统来调节悬架刚度和减震效果,常见的液压悬架类型包括液压减震器和液压弹簧。
液压悬架具有调节范围广、悬挂稳定性好的特点,适用于高档乘用车和运动车辆。
3. 气压悬架:气压悬架通过气压系统来调节悬架刚度和减震效果,常见的气压悬架类型包括气囊悬架和气弹簧悬架。
气压悬架具有调节范围广、悬挂稳定性好的特点,适用于豪华乘用车和商务车。
三、悬架结构特点1. 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 独立悬架能够使每个车轮独立运动,提供更好的悬挂控制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悬架的概念和分类悬架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
悬架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比如支撑力、制动力和驱动力等,并且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振动、保证乘员的舒适性、减小货物和车辆本身的动载荷。
典型的汽车悬架结构由弹性元件、减震器以及导向机构等组成,这三部分分别起缓冲,减振和力的传递作用。
绝大多数悬架多具有螺旋弹簧和减振器结构,但不同类型的悬架的导向机构差异却很大,这也是悬架性能差异的核心构件。
根据结构不同可分为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两种。
独立悬架独立悬架系统是每一侧的车轮都是单独地通过弹性悬架系统悬架在车架或车身下面的。
优点:1.质量轻,减少了车身受到的冲击,并提高了车轮的地面附着力;2.可用刚度小的较软弹簧,改善汽车的舒适性;3.可以使发动机位置降低,汽车重心也得到降低,从而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4.左右车轮单独跳动,互不相干,能减小车身的倾斜和震动。
缺点:1.独立悬架系统存在着结构复杂维修不便的缺点2.成本高3.因为结构复杂,会侵占一些车内乘坐空间。
现代轿车大都是采用独立式悬架系统,按其结构形式的不同,独立悬架系统又可分为横臂式、纵臂式、多连杆式、烛式以及麦弗逊式悬架系统等。
1,、单横臂式横臂式悬架指车轮在汽车横向平面内摆动的独立悬挂系统,一般和断开式车桥配合使用。
按横臂数量又可分为单横臂式悬架和双横臂式悬架。
单横臂式具有结构简单,侧倾中心高,有较强的抗侧倾能力的优点,缺点是轮距变化大,轮胎磨损加剧。
2、双横臂式按上下横臂是否等长又可分为等长双横臂式和不等长双横臂式。
等长双横臂式悬架在车轮上下跳动时,能保持主销倾角不变,但轮距变化大,造成轮胎磨损严重。
不等长双横臂的横向刚度大,只要适当选择、优化上下横臂的长度,并通过合理的布置、就可以使轮距及前轮定位参数变化均在可接受的限定范围内,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行驶稳定性。
双横臂的上下臂不能起到纵向导向作用,还需要另加拉杆导向。
这种结构较双叉臂更简单的双横臂悬挂性能介于麦弗逊悬挂和双叉臂悬挂之间,拥有不错的运动性能。
3、双叉臂式用A字或者V字形结构替代双横臂式的单臂。
优点:横向刚度大有较好的方向稳定性、抗侧倾性能优异、抓地性能好、路感清晰;缺点:制造成本高、悬架定位参数设定复杂。
缺点是响应速度较其他形式悬架要缓慢,横向安装空间大。
4、单纵臂式纵臂式悬架是指车轮在汽车纵向平面内摆动的悬架,根据纵臂的数量,纵臂式悬架可分为单纵臂式和双纵臂式两种。
单纵臂式悬架当车轮跳动时,纵臂以套管的轴线为中心摆动,使扭杆弹簧产生扭转变形,以缓和不平路面产生的冲击,因为车轮上下运动时,主销后倾角会产生很大变化。
5、双纵臂式双纵臂式悬架是有两个纵臂,而且其两个纵臂长度一般做成相等,形成平行四连杆机构。
这样可使车轮上下运动时,主销后倾角不变,因而这种型式的悬架可以用作转向悬架。
连杆式悬架是由多根杆件组合起来控制车轮的位置变化的悬架。
适当地选择摆臂轴线与汽车纵轴线所成的夹角,可不同程度地获得横臂式与纵臂式悬架的优点,能满足不同的使用性能要求,舒适性能和操控性能较好。
主要优点是:车轮跳动时轮距和前束的变化很小,不管汽车是在驱动、制动状态都可以按司机的意图进行平稳地转向。
多连杆式悬架舒适性能是所有悬架中最好的,操控性能也和双叉臂式悬架难分伯仲,高档轿车由于空间充裕、且注重舒适性能和操控稳定性,所以大多使用多连杆悬,可以说多连杆悬架是高档轿车的绝佳搭档。
缺点是结构相对复杂,材料成本、研发实验成本以及制造成本远高于其它类型的的悬挂,而且其占用空间大。
多连杆独立悬架,可分为多连杆前悬架和多连杆后悬架系统。
其中前悬架一般为3连杆或4连杆式独立悬架;后悬架则一般为4连杆或5连杆式后悬架系统,其中5连杆式后悬架应用较为广泛。
烛式悬架的主销通过上、下支承板固定在车架上,转向节小巧。
弹簧装在主销上,车轮沿着刚性地固定在车架上的主销轴线上下移动,车轮上传的力由主销承受并传递至车架,不用装导向机构。
烛式悬架的优点是:当悬架变形时,主销的定位角不会发生变化,仅是轮距、轴距稍有变化,因此特别有利于汽车的转向操纵稳定和行驶稳定。
但烛式悬架有一个大缺点:就是汽车行驶时的侧向力会全部由套在主销套筒的主销承受,致使套筒与主销间的摩擦阻力加大,磨损也较严重。
8、麦弗逊悬架麦弗逊式悬架由螺旋弹簧、减震器、A字形下摆臂组成,绝大部分车型还会加上横向稳定杆。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物理结构为支柱式减震器兼作主销,承受来自于车身抖动和地面冲击的上下预应力,转向节(也可说车轮,因为转向节作用于车轮)则沿着主销转动;此外,其主销可摆动,特点是主销位置和前轮定位角随车轮的上下跳动而变化,且前轮定位变化小,拥有良好的行驶稳定性。
弗逊悬架的构造其实非常简单,而这种简单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其质量很轻,并且体积很小,对于很多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的车辆来说,车头部分的大部分空间都要用来布置横置的发动机以及变速箱,留给悬架的空间并不大,因此麦弗逊悬架体积小质量轻的优势就会表现的非常明显。
而结构简单也是麦弗逊悬架最大的软肋。
与双叉臂以及多连杆悬架相比,由于减震器和螺旋弹簧都是对车辆上下的晃动起到支撑和缓冲,因此对于侧向的力量没有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度。
这样就使得车辆在转向的时候车身有比较明显的侧倾,并且在刹车的时候有比较明显的点头现象。
很多采用麦弗逊悬架的小型车为了控制成本,也只能将这样的缺陷保留。
虽然通过增加防倾杆能减小车辆侧倾,但是却不能根治这种情况。
非独立悬架非独立悬架系统的结构特点是两侧车轮由一根整体式车架相连,车轮连同车桥一起通过弹性悬架系统悬架在车架或车身的下面。
非独立悬架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强度高、保养容易、行车中前轮定位变化小的优点,但由于其舒适性及操纵稳定性都相对较差,在现代轿车中只有成本控制比较严格的车型才会使用,更多的用于货车和大客车上。
优点:1.左右轮在弹跳时会相互牵连,轮胎角度的变化量小使轮胎的磨耗小。
2.在车身高度降低时还不容易改变车轮的角度,使操控的感觉保持一致。
3.构造简单,制造成本低,容易维修。
4.占用的空间较小,可降低车底板的高度。
缺点:1.左右轮在弹跳时,会相互牵连,而降低乘坐的舒适性及操控的安定性。
2.因构造简单使设计的自由度小,操控的安定性较差。
钢板弹簧悬架承载能力大,并且可兼做导向机构,因此结构极为简单,一般和整体桥配合使用。
2、扭杆弹簧悬架扭杆弹簧(通常简称为扭杆)是用其自身扭转弹性抵抗扭曲力的弹簧钢杆。
扭杆的一端固定在车架或车身其他构件上,另一端连在受到扭力载荷的部件上。
扭杆弹簧也用于制造稳定杆。
优点是:与其他弹簧相比,真单位重量的能量吸收率较高,所以可减轻悬架的重量,还能简化悬架系统的配置,;缺点是不能控制振荡,所以要配合减震器使用。
其优点是固有振动频率低,可保持车高一定;高频绝缘性较好;由于气体的可压缩性,容易获得非线性弹簧特性;缺点是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拖曳臂(半独立悬架)拖曳臂式悬架我们姑且称之为半独立悬架,从悬架的大分类来看,所有的悬架可以被分成两大类,即: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
但是在但纵臂扭转梁悬架上,这两个分类变得有些模糊。
从悬架结构来看属于不折不扣的非独立悬架,因为左右纵向摇臂被一跟粗大的扭转梁焊接在一起,但是从悬架性能来看,这种悬架实现的是具有更高稳定性的全拖式独立悬架的性能。
『典型的拖曳臂式后悬架』『加装了防倾杆拖曳臂式悬架』『大众甲壳虫采用拖曳臂式后悬架』拖曳臂式悬架本身具有非独立悬架的存在的缺点但同时也兼有独立悬架的优点,拖曳臂式悬架的最大优点是左右两轮的空间较大,而且车身的外倾角没有变化,避震器不发生弯曲应力,所以摩擦小。
拖曳臂式悬架的舒适性和操控性均有限,当其刹车时除了车头较重会往下沉外,拖曳臂悬架的后轮也会往下沉平衡车身,无法提供精准的几何控制。
不同厂家对这种悬架的称谓不同:如:纵臂扭转梁独立悬架,纵臂扭转梁非独立悬架,H型纵向摆臂悬架等等。
归根结底他们都是同一种悬架结构——拖曳臂式悬架,只是调教稍有不同。
主动悬架和半主动悬架悬架系统的刚度和阻尼特性能根据汽车的行驶条件(车辆的运动状态和路面状况等)进行动态自适应调节,使悬架系统始终处于最佳减振状态,称为主动悬架。
分类主动悬架系统按其是否包含动力源可分为全主动悬架(有源主动悬架)和半主动悬架(无源主动悬架)系统两大类。
全主动悬架全主动悬架就是根据汽车的运动和路面状况,适时地调节悬架的刚度和阻尼,使其处于最佳减振状态。
半主动悬架半主动悬架不考虑改变悬架的刚度,而只考虑改变悬架的阻尼,因此它是由无动力源且只有可控的阻尼元件组成。
由于半主动悬架结构简单,工作时几乎不消耗车辆动力,而且还能获得与全主动悬架相近的性能,故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半主动悬架按阻尼级又可分成有级式和无级式两种。
有级式半主动悬架它是将悬架系统中的阻尼分成两级、三级或更多级,可由驾驶员选择或根据传感器信号自动进行选择所需要的阻尼级。
无级式半主动悬架它是根据汽车行驶的路面条件和行驶状态,对悬架系统的阻尼在几毫秒内由最小变到最大进行无级调节。
被动可变阻尼悬架系统它可以根据路况来调整悬挂的软硬,以达到最佳的舒适型及操控性:在正常行驶并且减震器脉冲较低时,阻尼力自动降低,从而显著提高乘坐的稳定性,而且不影响操控安全性。
当减震器脉冲更大时,例如在高速转弯或躲避障碍时,系统设置为最大阻尼力,从而有效地保持车辆的稳定性。
敏捷操控系统是一项纯粹的液压机械技术,不需要复杂的传感器或电子系统。
这项技术主要基于减震器连杆中的一个旁通管,以及在单独油腔中运动的一个控制活塞。
在减震器脉冲较低时,控制活塞迫使减震器油通过旁通管,在减震阀产生非常小的阻尼力,“更柔和的”减震器特性造就了奔驰的乘坐稳定性。
如果减震器受到更高的脉冲时,控制活塞移向其端部,这时减震器油不再流过旁通管。
此时系统能够提供最大的减震效果。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