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解析)(含7套单元测试卷和1套期末综合测试卷,共8套)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1.用下列哪组方法,可最简捷的解决①~③的遗传问题( )①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子②区别女娄菜披针型和狭披针型的显隐性关系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纯合子的比例A.自交、杂交、自交B.自交、测交、测交C.杂交、测交、自交D.测交、杂交、自交2.基因型为Aa的植物产生的配子是()A.雌∶雄=1∶1B.雌∶雄=1∶4C.A∶a=1∶1D.AA∶aa=1∶13.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孟德尔选择的一对相对性状是子叶颜色,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

如下图是孟德尔用杂交得到的子一代(F1)分别作为父本、母本再进行杂交的实验结果示意图,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都是黄色子叶B.③的子叶颜色与F1相同C.①和②都是黄色子叶、③是绿色子叶D.①和②都是绿色子叶、③是黄色子叶4.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的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

下列对其研究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在豌豆杂交、F1自交和测交的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B.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C.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D.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5.某个体的基因型由n对等位基因构成,每对基因均为杂合子,且独立遗传。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个体能产生2n种配子B.该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3n种基因型C.该个体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D.该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会出现2n种基因型6.下列关于遗传术语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相对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B.杂种自交后代会出现纯种C.纯种杂交后代是纯种D.测交可用来测定杂种遗传因子7.通过测交,不能推测出被测个体()A.是否是纯合子B.产生配子的比例C.遗传因子的组成D.产生配子的数量8.番茄果肉颜色红色和紫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红色为显性。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各章综合测试题(全册 附答案 共54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各章综合测试题(全册 附答案 共54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各章综合测试题(全册 附答案)章末综合测评(一)(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6分,共72分)1.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遗传基因子(A 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F 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 1自交产生的F 2性状表现类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①②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B .由③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C .F 2中,黄果遗传因子组成为aaD .P 中白果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a【解析】 由F 1中白果――→⊗子代发生性状分离可判断黄果为隐性性状,白果为显性性状,则P 中白果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 ,黄果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 。

F 2中各性状情况为:(1/2×1+1/2×1/4)黄果、1/2×3/4白果,故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应为5∶3。

【答案】 D2.将遗传因子组成为Aa 的杂合子,逐代自交三次,F 3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A .1/8B .7/8C .7/16D .9/16【解析】Aa杂合子自交后F1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比例均为1/2;F1自交,AA和aa的自交后代均为纯合子,只有F1中所占比例为1/2的Aa自交后代中又出现1/2Aa,即F2中杂合子Aa所占比例为1/2×1/2,即(1/2)2,以此类推第n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2)n,根据以上公式,F3中Aa所占比例为(1/2)3,因此,纯合子所占比例=1-(1/2)3=7/8。

【答案】 B3.已知一批豌豆种子中胚的基因型为BB和Bb的种子数之比为2∶1,将这批种子种下去,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胚的基因型为BB、Bb、bb的种子数之比为()A.3∶2∶1 B.4∶4∶1C.9∶2∶1 D.1∶2∶1【解析】根据题意,基因型为BB种子占2/3,基因型为Bb的种子占1/3。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doc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doc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阶段质量检测(一)遗传因子的发现(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假说一演绎法B.用闭花传粉的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可靠且容易分析C.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能够解释有性生殖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现象D.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解析:选D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假说一演绎法;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用来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能够解释有性生殖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现象;孟德尔在豌豆花蕾期进行去雄。

2.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3: 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①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②Fi形成的两种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④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⑤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⑥叭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A.①②⑤⑥B.①③④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解析:选C 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要足够多,这样可以避免偶然性,①正确;F]形成的两种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这些都是实现3 : 1分离比必须的条件,否则会影响子代表现型之比,②③④⑤正确;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因此F|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不相等,且F]体细胞中基因表达的情况与F2分离比无关,⑥错误。

3.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和矮秆易感病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

现用显性纯合子高秆抗病小麦和矮秆易感病小麦杂交得Fi,Fi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不正确的是()■A.自交结果中高秆抗病与矮秆抗病比例为9: 1B.自交结果中高秆与矮秆比例为3 : 1,抗病与易感病比例为3 : 1C.测交结果为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比例为1 :1 :1 :1D.自交和测交后代出现四种相同的表现类型解析:选A F]自交后代表现类型及比例为高秆抗病:矮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易感病= 9 : 3 : 3 :1,所以高秆抗病:矮秆抗病=3 : 1,高秆:矮秆=3 : 1,抗病:易感病=3 : lo Fi测交后代表现类型及比例为高秆抗病:矮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易感病=1 : 1 : 1 : 1。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4章 人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4章 人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垃圾分类的说法错误的是()A. 可回收垃圾收集处理可以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污染保护生态环境B. 厨余垃圾中剩饭、剩菜所含的有机物经发酵处理后可以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C. 有害垃圾中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物质处理不合理时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到人体中D. 其他垃圾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答案】B【解析】解 A.垃圾分类处理实现了资源的重复利用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A正确B.厨余垃圾中剩饭、剩菜所含的有机物经发酵处理后有机物中的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不能循环利用 B错误C.有害垃圾中的重金属、有毒物质可由食物链进入人体通过生物富集作用积累 C正确D.其他垃圾如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瓷器碎片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D正确故选 B2.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必须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A. 绿色出行、使用低耗能电器能减少生态足迹B. 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少C. 生态足迹的值越大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小D. 降低肉食比例可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增大生态足迹【答案】A【解析】解 A.绿色出行、使用低耗能电器能减少生态足迹 A正确BC.生态足迹的值越大对资源的利用就越多产生的废物就越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就越大 BC错误D.降低肉食比例可提高能量利用率减少生态足迹能量传递效率不能提高 D错误故选 A3.生态足迹是指现有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生态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生态系统中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大值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餐厨垃圾分类、回收与利用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可以减小生态足迹B. 改善饮食结构、减少肉食摄取比例可以缩短食物链从而减小生态足迹C. 建立沙滩保护区、K值强度的捕捞量等均有利于提高生态承载力D. 培育农作物良种、建设生态农业等措施均有利于提高生态承载力【答案】C【解析】解 A.餐厨垃圾分类、回收与利用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可以减小人口单位的能量需求从而减小生态足迹 A正确B.改善饮食结构、减少肉食摄取比例可以缩短食物链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其尽可能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从而减小生态足迹 B正确C.因为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增长最快所以渔业上既要获得最大捕捞量又要使资源更新不被破坏应使捕捞后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 所以建立沙滩保护区、K/2值强度的捕捞量等均有利于提高生态承载力 C错误D.培育农作物良种、建设生态农业等措施均有利于提高生态承载力 D正确故选 C4.下列不符合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的说法是()A. 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主要违背协调与平衡原理B. 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工程中关键是土壤微生物群的构建和植被恢复C. 城市生活垃圾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依据的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 退耕还湿地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人类提供游览胜地【答案】D【解析】A、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主要违背协调与平衡原理 A正确B、土壤微生物群的构建和植被恢复是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工程中的关键的措施 B正确C、城市生活垃圾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依据的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C正确D、退耕还湿地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 D错误5.下列有关生物工程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恢复矿区生态环境的关键在于转基因“工程菌”对土壤污染物的分解B. “设计试管婴儿”的研究存在生命科学伦理问题应杜绝进行C. 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在植物体上就不会带来生命伦理和安全问题D. 世界各国都应该禁止在任何情况下生产、储存和发展生物武器【答案】D【解析】A、矿区废弃地的土壤条件极其恶劣可使用人工制造表土等方法缓解矿区的生态环境最根本在于能够利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即土壤中微生物将矿区有害物质分解A错误B、设计试管婴儿在胚胎移植前进行遗传病基因检测目的是救治病人是合乎道德规范的不应该杜绝 B错误C、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在植物体上也会带来生命伦理和安全问题 C错误D、生物武器的特点是传染性强、传染面广、难以防治因此世界各国都应该禁止在任何情况下生产、储存和发展生物武器 D正确6.下列与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关的分析正确的是()A. 可充分挖掘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提高资源利用率B. 有利于人类更好地对自然改造和设计使保护区内物种数目增多C. 可使被保护生物的种群数量持续增大其天敌的种群数量持续降低D. 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措施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答案】D【解析】解 A.建立自然保护区目的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而不在于对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利用 A错误B.建立自然保护区重点在于对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而不是进行人为的改造和设计 B错误C.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有效改善生物生存环境既不会使被保护生物种群数量持续增大也不会使天敌种群数量持续降低 C错误D.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也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D正确故选 D7.如图是某草原上的一条食物链中不同营养级的三种生物数量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乙与丙相比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占同化量的比例更大B. 丙与甲、乙之间都存在着负反馈调节C. 每条曲线的峰值就是该种生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D. 该食物链中三种生物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答案】C【解析】解 A.三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为甲→丙→乙营养级高取食面积大取食活动消耗的能量越多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的热量也越多 A正确B.丙捕食甲乙捕食丙这种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中存在着负反馈调节 B正确C.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峰值数量不能维持 C错误D.种间关系属于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 D正确故选 C8.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描述及其所属层次相符的是()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 A 、双眼皮和单眼皮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属于遗传多样性A正确B、白人、黑人和黄种人属于同一物种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不属于物种多样性 B错误C 、一个树林中有猴子还有麻雀、黄莺等构成物种多样性 C错误D、开黄花的菊花和红花的玫瑰属于不同物种属于物种多样性 D错误9.生态农业是一个自我维持的农业生产系统下列不属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是()A. 秸秆等的资源化利用B. 作物的轮作、套种C. 使用化肥提高作物产量D. 病虫害的生物防治【答案】C【解析】解 A、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焚烧对环境的污染 A属于B、作物轮作、套种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B属于C 、使用化肥提高作物产量有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属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 C不属于D、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利用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D属于.故选 C.10.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实例中属于间接价值的是()A. 大自然中许多植物资源具有药用价值B. 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C. 有些生物的特殊功能对科学研究具有启发作用D. 对人体有害的病原体存在尚不清楚的价值【答案】B【解析】解 A.大自然中许多植物资源具有药用价值属于直接价值 A错误B.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属于间接价值 B正确C.有些生物的特殊功能对科学研究具有启发作用属于直接价值 C错误D.对人体有害的病原体存在尚不清楚的价值属于潜在价值 D错误故选 B1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重要的价值观、发展观下列从生物学角度对其进行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建立某沿海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要是防止滩涂被破坏B. 建立高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C. 利用性引诱剂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可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D. 通过增加食物链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可减少病虫灾害【答案】A【解析】12.复合式生态浮床技术将植物分布为两层如图所示并结合照明、通气等技术更好地对富营养化的水体进行生态修复据图判断叙述错误的是()A. 复合式生态浮床能吸收过多的氮和磷减少水体富营养化B. 曝气头曝气可促进需氧微生物有氧呼吸有利于降解有机污染物C. 复合式生态浮床能有效遮挡阳光避免光线过强温度过高以促进藻类的繁殖D. 合式生态浮床技术对水体生态系统的修复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答案】C【解析】A、复合式生态浮床能吸收过多的氮和磷减少水体富营养化 A正确B、曝气头曝气可促进需氧微生物有氧呼吸有利于降解有机污染物 B正确C、复合式生态浮床能有效遮挡阳光使光线不足从而抑制藻类的繁殖 C错误D、复合式生态浮床技术对水体生态系统的修复利用的是植物净化水体这充分利用了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 D正确13.生态足迹是指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的生存及容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所需要的土地和水域面积生态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生态系统中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大值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桑基鱼塘”等生产方式能有效减小生态足迹B. 农牧业生产中延长食物链有利于减小生态足迹C. 同等条件下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足迹大于农田D. 培育良种、建设生态工程等措施可提高生态承载力【答案】B【解析】解A.“桑基鱼塘”等生产方式能实现废弃物资源化从而有效减小生态足迹 A正确B.农牧业生产中延长食物链会增加能量的损耗从而增大生态足迹 B错误C.同等条件下草原生态系统产出比农田低故其生态足迹要大于农田 C正确D.培育良种、建设生态工程等措施可提高产量从而提高生态承载力 D正确故选 B14.下列关于碳循环及温室效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海洋对于调节大气圈的含碳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B.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C. 化石燃料大量燃烧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硫增加造成全球变暖D. 地球变暖会改变全球降雨格局有些树种分布区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解 A.海洋中有大量的浮游植物对于调节大气圈中的含碳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A 正确B.光合作用受温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光合作用只发生在白天而四季温度有变化所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 B正确C.化石燃料大量燃烧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易造成全球变暖 C错误D.地球变暖会改变全球降雨格局有些树种分布区发生变化 D正确故选 C15.碳是构成生命有机体的重要元素之一下图描绘了碳循环的大致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Ⅰ为无机环境①⑥⑧之和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B. 图中Ⅱ生物同化的能量一定大于或等于Ⅲ生物同化的能量C. ①⑦⑧过程碳的存在形式为\ CO_2 ②③④⑤⑥过程为有机物D. 图中的食物链由生产者、Ⅱ、Ⅲ、Ⅳ构成【答案】C【解析】解 A.图中Ⅰ为无机环境主要表示大气中的 CO_2库①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A错误B.由于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所以处于第二营养级的Ⅱ生物同化的能量要大于Ⅲ生物同化的能量 B错误C.①⑦⑧过程碳的存在形式为CO_2 ②③④⑤⑥过程为有机物 C正确D.图中由生产者、Ⅱ、Ⅲ构成食物链Ⅳ是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 D错误故选 C16.生态足迹是指要维持个人或地区、国家中所有人的生存及容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所需要的土地和水域面积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农牧业生产中延长食物链有利于减小生态足迹B. 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人类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C. 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如低碳出行、多吃素食等可有效减小生态足迹D. 生态足迹是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日前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答案】A【解析】解 A.农牧业生产中延长食物链会增加能量的损耗从而增大生态足迹 A错误B生态足迹的值越大对资源的利用就越多产生的废物就越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就越大B正确C.绿色出行、使用低耗能电器能减少生态足迹 C正确D.生态足迹是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 D正确故选 A17.湖泊爆发水华后对水生生态系统的主要危害之一是会降低水体中的溶解氧从而导致水体中鱼虾等生物死亡使物种趋向单一某生物兴趣小组对爆发蓝藻水华的湖水作出研究各取500 ml 湖水在30^\circ C 下培养分别给予4 klx 光照(接近湖面晴天日照强度)和lklx光照(接近湖面阴雨天日照强度)光暗时间比12 h : 12 h 培养5天后结果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湖水中多种矿质离子增加是引起水华现象的原因之一B. 阴雨天气温低蓝藻呼吸弱水华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小C. 水华会导致湖水的透光性降低影响沉水植物的生长D. 蓝藻光合作用产生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少于其消耗的氧气【答案】B【解析】 A 、湖水中多种矿质离子增加则藻类大量繁殖引起水华现象 A正确B、阴雨天气温低蓝藻呼吸弱但是大量的藻类仍然消耗大量的氧气对水生生物影响较大 B错误C 、水华会导致湖水的透光性降低则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 C正确D、蓝藻光合作用产生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少于其消耗的氧气使得其他生物受到影响D正确18.自2021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计划全面启动近年来白鲟、白鳍豚等生物的灭绝给我们带来了沉痛的教训十年禁渔政策的实施给长江整体环境的修复提供了有利契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禁渔政策实施可变相证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的影响B. 十年禁渔措施属于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是最有效的保护C. 白鲟等生物的灭绝使多种优良基因发生流失使其潜在价值消失D. 十年禁渔计划主要是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维持生态稳定【答案】D【解析】答案 D【解析】十年禁渔政策的实施会使长江流域发生新的演替也可以从侧面证明人类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A选项正确十年禁渔措施属于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也是最有效的保护 B选项正确白鲜等生物灭绝使优良基因发生流失其潜在价值消失 c选项正确禁渔计划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进而维持生态稳定 D选项错误【考点】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保护19.人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了很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经验下列关于生态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A. 食物链越长能量传递效率越高B. 大力植树造林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C. 引进外来物种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D. 人为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答案】D【解析】解 A.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 不会因食物链的延长而提高 A错误B.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是化石燃料大量燃烧使大气中 CO_2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因此植树造林可以缓解温室效应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 B错误C.如果引进的外来物种导致生物入侵反而会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 C错误D.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之一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所以人为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 D正确故选 D20.实现可持续发展下列哪种措施是正确的?()A. 从现在起禁止砍伐一切森林B. 大量开采矿产资源发展工业生产提高综合国力C. 保护与人类共存的多种生物D. 各国独立处理酸雨、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答案】C【解析】A、可持续发展并非禁止砍伐一切森林而是合理开发利用 A错误B、大量开采矿产资源会使资源枯竭破坏环境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B错误C、保护与人类共存的多种生物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C正确D、酸雨、气候变暖为全球环境问题故各国共同处理酸雨、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 D错误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21.(1)对虾养殖过程中水体藻类适量增殖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点即可)21.(2)养殖池塘种植西洋菜、芹菜治理水污染适时收获植物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减轻水污染21.(3)取适量三组水样过滤用乙醇提取并测定藻类chl-a(叶绿素a)的浓度结果如下图①随着时间的延长 chl-a浓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说明水体中的________有不同程度的生长②乙组、丙组的chl-a浓度明显低于甲组主要原因西洋菜、芹菜与藻类竞争营养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点即可)21.(4)生态浮床不仅增加蔬菜来源还美化池塘体现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答案】(1)提高水中溶氧量降低水体N、P浓度(富营养化作用)为对虾提供饵料【解析】解(1)藻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对虾养殖过程中水体藻类适量增殖有利于提高水中溶氧量降低水体N、P浓度(富营养化作用)为对虾提供饵料【答案】(2)植物生长吸收大量N、P 收获植物可将其体内的N、P迁出该生态系统【解析】(2)养殖池塘种植西洋菜、芹菜来治理水污染遵循生态工程物种多样性原理适时收获植物的主要作用是植物生长吸收大量N、P 收获植物可将其体内的N、P迁出该生态系统以减轻水污染【答案】(3)①藻类(浮游植物), ②西洋菜、芹菜遮挡光照不利于藻类生长(西洋菜、芹菜根际微生物抑制藻类生长)【解析】(3)①chl-a是藻类(叶绿素a)的浓度变化通过坐标曲线可知随着时间的延长 chl-a浓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说明水体中的藻类有不同程度的生长②乙组、丙组的chl-a浓度明显低于甲组主要原因西洋菜、芹菜与藻类竞争营养物质西洋菜、芹菜遮挡光照不利于藻类生长(西洋菜、芹菜根际微生物抑制藻类生长)【答案】(4)直接【解析】(4)生态浮床不仅增加蔬菜来源还美化池塘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22.(1)和自然生态系统相比稻田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特点)自我调节能力弱从能量流动角度看人为对其施加影响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2)人们控制稻田病虫害的手段通常是________ 与生态工程控害技术相比这种方法对生态环境的可能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3)为防治稻田病虫害有人建议投放一定量的水生昆虫当地水生昆虫的食性如下表所示你认为可以投放的昆虫类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角度除投放水生昆虫外你还能提出哪些具体措施来防治水稻的病虫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物种单一营养结构简单, 改变能量流向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解析】解(1)稻田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相比物种单一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人为对稻田施加影响是为了改变能量流向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答案】(2)喷施农药, 不易分解的成分因富集作用对其他生物造成危害污染环境【解析】(2)人们防治病虫害的手段通常是喷施农药这种方法可能会使某些不易分解的成分随食物链传递对高营养级生物造成更大的危害即富集作用【答案】(3)豆娘、螳水蝇, 从食性分析它们能捕食水稻害虫, 利用音响设备吸引鸟类来捕食害虫利用信息素警示或诱捕害虫利用某些特殊化合物干扰害虫的交配【解析】(3)根据题表的食性分析为解决病虫害问题可以投放以害虫为食的肉食性昆虫豆娘、螳水蝇生态方式病虫害从生态信息传递角度看还包括利用音响设备吸引鸟类来捕食害虫利用信息素警示或诱捕害虫利用某些特殊化合物干扰害虫的交配等方法23.(1)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 湿地中由浅水区至深水区生长着不同的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23.(2)氧化塘后部种植的莲等挺水植物一方面可以拦截水中的浮游生物另一方面通过________ 减少了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经过氧化塘处理后其后部溶解氧的含量比前部溶解氧的含量________23.(3)图2中的甲表示________ 图2中有但图3 中没有的成分有________(选填甲、乙、丙、丁)图2中碳元素以CO_2形式传递的过程有________(填数字序号)23.(4)图3为某调查小组对该湿地生态系统进行调查统计得到的能量流动图(能量单位是J.m^﹣2.a^﹣1)其中c、d、f为不同鱼种①图中各生物间能量流动的数据是在________层次上进行研究得到的能量流动是指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______的过程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 (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②大鱼f排出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________(填“包含”或“不包含”)在中鱼d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中【答案】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水平【解析】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湿地中由浅水区至深水区生长着不同的植物【答案】遮光作用影响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 多【解析】氧化塘后部种植的莲等挺水植物一方面可以拦截水中的浮游生物影响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经过氧化塘处理后【答案】生产者, 丙、丁, ①②⑤⑥【解析】图2中的甲表示生产者此外、丙分解者图3中只含有生产者和消费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丁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_8形式传递对应图2中的过程有。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单元测评:综合测评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单元测评:综合测评含答案

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1.下列是某同学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叙述①携带遗传信息②能转运氨基酸③能与核糖体结合④能转录产生RNA ⑤每相邻三个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⑥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携带遗传信息、能转录、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所以①④⑥正确。

②能转运氨基酸的是tRNA,③能与核糖体结合的是mRNA,⑤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

答案 B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A、B、C、D 四个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如图所示的物质,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有S型细菌转化的是( )解析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故加入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经过培养,可检查到有S型细菌转化。

答案 B3.在其他条件具备情况下,在试管中加入物质X和物质Z,可得到相应产物Y。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X是DNA,Y是RNA,则Z是逆转录酶B.若X是DNA,Y是mRNA,则Z是脱氧核苷C.若X是RNA,Y是DNA,则Z是限制性内切酶D.若X是mRNA,Y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大分子,则Z是氨基酸解析若X是DNA,Y是RNA,则Z是转录酶,A错;若X是DNA,Y是mRNA,则Z是核糖核苷,B错;若X是RNA,Y是DNA,则Z是逆转录酶,C错;若X是mRNA,Y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大分子,则Z是氨基酸,D正确。

答案 D4.将亲代大肠杆菌(15N—DNA)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再将第一代(Ⅰ)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5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Ⅲ),用离心方法分离得到DNA的结果。

则Ⅱ和Ⅲ代大肠杆菌DNA分子可能出现在试管中的位置分别是( )解析DNA复制是指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形成两个子代DNA的过程,是一种半保留式的复制,即新形成的每个子代DNA中都有一条链是原来DNA的,将含15N—DNA的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第一次繁殖后,所含DNA均是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第二次繁殖后,一半的DNA的两条链均是14N,一半的DNA的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再将第一代(Ⅰ)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5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一半的DNA的两条链均是15N,一半的DNA的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故Ⅱ和Ⅲ代大肠杆菌DNA分子可能出现在试管中的位置是A。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4章 人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4章 人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8小题每题3分共计54分)1.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态系统中丰富的动植物资源B. 将其他受灾地的珍稀动物迁入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C. 全球气候变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D. 对生态系统稳态的调节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答案】C【解析】解 A.生物多样性通常包括三层内涵即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A错误B.将其他受灾地的珍稀动物迁入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 B错误C.全球气候变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C正确D.对生态系统稳态的调节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错误故选 C2.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①全球性气候变化②水资源短缺③臭氧层破坏④酸雨⑤土地荒漠化⑥海洋污染⑦生物多样性锐减⑧人口数量剧增.A. ①②③④⑤⑥⑦B. ②④⑥⑧C. ①③⑤⑦D. ①②③⑤⑥⑦⑧【答案】A【解析】解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沙漠化、海洋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锐减人口数量剧增与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没有直接关系.故选 A.3.图示为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一种大面积、敞开式污水处理池塘(即氧化塘).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氧化塘实现净化污水的原理是主要利用细菌和藻类的寄生关系来分解有机污染物B. 图中A、B分别表示的物质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矿质元素等C. 随着距水面深度的不断增加不同水层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也在发生着变化其中它们的异化作用类型的变化是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D. 由图示看氧化塘净化污水的途径有物理沉降和生物分解【答案】A【解析】解 A、净化污水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细菌和藻类互利共生的关系来分解有机污染物 A错误B、由图可知细菌和藻类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细菌通过分解有机物为藻类生长提供二氧化碳、水、矿物质等藻类的光合作用为细菌的分解作用提供氧气和有机物故A可以表示氧气 B可以表示二氧化碳、无机盐等 B正确C 、随着距水面深度的不断增加不同水层微生物的呼吸作用类型变化顺序可能是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 D正确.氧化塘实现 C正确D、由图示看氧化塘净化污水途径有物理沉降和生物的分解作用 D正确.故选 A.4.三峡大坝建成后可能会对原有三峡上游生态造成的不利影响是()A. 使下游地区缺水B. 拦截大量泥沙降低下游洞庭湖、鄱阳湖的淤积速度C. 改变三峡地区原有食物链造成某些动物失去“家园”D. 上游河道变宽改善上游地区的航运条件【答案】C【解析】解 A、三峡大坝建成后不会使下游地区缺水 A错误B、三峡水库对减轻洞庭湖淤积压力延缓洞庭湖的消亡是有利的 B错误D、三峡大坝建成后改变三峡地区原有食物链造成某些动物失去“家园” C正确D、上游河道变宽改善上游地区的航运条件这是有利影响 D错误.故选 C.5.2014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 0~14岁人口占16.60% 显然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鉴于此情况“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目前有许多家庭响应国家政策生育了二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若不实施“二孩政策” 我国人口数量将从2014年开始急剧减少B. “二孩政策”的出台旨在提高出生率和降低死亡率C. “二孩政策”实施后我国人口数量将呈现“J”型增长D. “二孩政策”可调整我国年龄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答案】D【解析】解 A.从2014年人口普查数量来看幼年个体所占比例比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大因此人口数量不会急剧减少 A项错误B.出台“二孩政策”的目的是提高出生率而不是降低死亡率 B项错误C.对每个家庭来说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子代个体数量和亲代个体数量相等从长远来看种群数量将保持稳定或略有增长(随着生活水平提髙人们的寿命延长)不会呈现“J”型增长 C项错误D.“二孩政策”可增加幼年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例调整我国年龄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D项正确故选 D6.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A. 环境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B. 将作物秸秆等再次利用可以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C. 湿地公园可以涵养水源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物种的基因库【答案】D【解析】解 A.环境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A正确B.将作物秸杆等再次利用如利用作物秸杆制成沼气经处理后加工成饲料供动物食用等提高了物质和能量利用率 B正确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的保持作用等湿地公园涵养水源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 C正确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只是保护物种的基因库还要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 D错误故选 D7.建设沼气池是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中的重要举措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蓝藻与沼气池内的产甲烷杆菌都是原核生物代谢类型相同B. 沼气池是该工程中体现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的重要环节C. 沼气池可作为该工程中能量多级利用的实例之一D. 沼气池在农村的推广有助于节省林木资源和保护植被【答案】A【解析】解 A.蓝藻的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而沼气池内的产甲烷杆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两者的代谢类型不相同 A错误B.沼气池将废弃物资源化这是该工程中体现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的重要环节 B正确C.沼气池可作为该工程中能量多级利用的实例之一 C正确D.沼气池在农村的推广可以减少林木的砍伐有助于节省林木资源和保护植被 D正确故选 A8.在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方面我国政府都采取了哪些措施()①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治沙漠化②在牧区开垦耕地围湖造田③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④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⑤推进生态农业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答案】C【解析】解①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治沙漠化有助于环境保护①正确②在牧区开垦耕地围湖造田不利于环境保护②错误③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有助于环境保护③正确④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助于保护环境④正确⑤推进生态农业有助于环境保护⑤正确故选 C9.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圈内的所有生物以及不同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B. 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C. 湿地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要做到防止环境污染【答案】B【解析】解 A.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方面 A错误B.建立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B正确C.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错误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协调好人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不是仅仅防止环境污染 D错误故选 B10.西葫芦遭到烟粉虱蚕食时会分泌茉莉酸启动抗虫反应如分泌杀虫物质、产生吸引昆虫天敌丽蚜小蜂的挥发物质等烟粉虱能合成Bt56蛋白该蛋白会随烟粉虱唾液进入植物抑制茉莉酸启动抗虫反应使烟粉虱数量迅速增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植物产生挥发物质吸引昆虫天敌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 烟粉虱合成的Bt56蛋白能抑制丽蚜小蜂的发育使烟粉虱数量迅速增长C. Bt56基因表达被抑制的烟粉虱在寄主植物上的数量增长会受到限制D. 开发能水解Bt56蛋白的转基因植物控制烟粉虱属于化学防治措施【答案】C【解析】解 A.植物产生挥发性物质吸引昆虫天敌可以吸引天敌捕食昆虫这不能体现生物多样性价值这体现了化学信息调节种间关系的功能 A错误B.Bt56蛋白随烟粉虱唾液进入植物抑制茉莉酸启动的抗虫反应而不是抑制丽蚜小蜂的发育使烟粉虱数量迅速增长 B错误C.Bt56蛋白随烟粉虱唾液进入植物抑制茉莉酸启动的抗虫反应使烟粉虱数量迅速增长则Bt56基因表达被抑制的烟粉虱在寄主植物上的数量增长会受到抑制而Bt56基因表达未被抑制的烟粉虱在寄主植物上的数量会增加 C正确D.开发能水解Bt56蛋白的转基因植物能够抑制烟粉虱的数量增长为控制烟粉虱提供防治措施但不属于化学防治 D错误故选 C11.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的主要因素是()A. 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B. 生态系统的成分C. 生态系统的气候环境D. 生态系统的地理位置【答案】B【解析】答 A.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与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无关 A 错误B.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而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B正确C.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与生态系统的气候环境无关 C错误;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地理位置无关只与生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关 D错误故选 B12.(2020·山东德州模拟)由于“赤潮”的影响一条6kg 重的杂食性海洋鱼死亡假如该杂食性海洋鱼的食物有 1/3来自植物 \dfrac1来自食草鱼类 1/3来自以食草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那么按能量流动效率 20\%来计算该杂食性鱼从出生到死亡共需海洋植物()A. 310kgB. 240 kgC. 180kgD. 150kg【答案】A【解析】答案A13.单一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稳定性低容易遭受害虫危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A.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 协调与平衡原理C. 物种多样性原理D. 系统整体性原理【答案】C【解析】解单一的人工林生物多样性低物种数目少营养级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抵抗力稳定性低容易遭受害虫危害体现物种多样性原理.故选 C.14.下列实例与其主要体现的生态工程原理对应正确的是()A. 农作物合理密植--协调与平衡B. 农作物间作套种--整体性原理C. 无废弃物农业--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D. 天然混合林--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答案】A【解析】解 A、农作物合理密植体现了协调与平衡原理 A正确B、农作物间作套种体现的是物种多样性原理 B错误C 、无废弃物农业体现的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C错误D、天然混合林体现的是物种多样性原理 D错误.故选 A.15.下列对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践行最为合理的是()A. 政府实行经济林转化为生态林的补贴政策B. 张某大量收购、运输国家重点保护树种“红豆杉”C. 李某私自开办养鸡场并把鸡粪排入河流D. 某村主任私自带领村民开发河滩、采挖砂石【答案】A【解析】解 A.昭平政府实行经济林转化为生态林的补贴政策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利于建设绿水青山 A正确B.张某大量收购、运输国家重点保护树种“红豆杉” 破坏了生物多样性不利于建设绿水青山 B错误C.李某私自开办养鸡场并把鸡粪排入河流污染了河流不利于建设绿水青山 C错误D.村主任私自带领村民开发河滩、采挖砂石破坏了自然资源不利于建设绿水青山 D错误故选 A16.“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退耕还林还草时进行的演替是种群水平研究的问题B. 保护生态环境能使群落中的优势物种呈“J”型增长C. “青山”中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高于其直接价值D. 社会要发展就必须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再恢复的道路【答案】C【解析】解 A.群落演替是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 A.错误B.即使环境得以保护对优势物种而言仍然存在很多环境阻力 B错误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高于其直接价值 C正确D.“推进绿色发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绝对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再恢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道路 D错误故选 C17.下列不是由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是()A. 沿海的赤潮现象B. 火山爆发C. 酸雨D. 淮河流域水质受污染【答案】B【解析】解 A、沿海的赤潮现象是人类向海水排污引起的 A正确B、火山爆发是自然现象 B错误C 、酸雨是人类活动排放大量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导致的 C正确D、淮河流域水质受污染人类向淮河排污引起的 D正确.故选 B.18.生态足迹是指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的生存及容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所需要的土地和水域面积生态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生态系统中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大值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桑基鱼塘”等生产方式能有效减小生态足迹B. 农牧业生产中延长食物链有利于减小生态足迹C. 同等条件下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足迹大于农田D. 培育良种、建设生态工程等措施可提高生态承载力【答案】B【解析】解A.“桑基鱼塘”等生产方式能实现废弃物资源化从而有效减小生态足迹 A正确B.农牧业生产中延长食物链会增加能量的损耗从而增大生态足迹 B错误C.同等条件下草原生态系统产出比农田低故其生态足迹要大于农田 C正确D.培育良种、建设生态工程等措施可提高产量从而提高生态承载力 D正确故选 B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19.(1)随着磷含量的增加凤眼蓝平均单株分蘖数________.该实验结果能否说明环境中不同磷含量对生长素或细胞分裂素的合成具有抑制或促进作用?________ 为什么?________.19.(2)凤眼蓝疯狂蔓延推测其种群增长曲线接近________型.凤眼蓝疯狂蔓延可阻断航道影响航运同时导致鱼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使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降低对其治理的措施有________(写出两种).19.(3)该植物全株可供药用有清凉解暑、祛风湿等功效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答案】增加, 不能, 图示结果只显示不同磷含量对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的影响无法判断磷对具体哪一种激素有影响.【解析】解(1)据图分析随着磷含量的上升凤眼蓝叶腋内\dfrac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不断下降单株平均分蘖数逐渐上升但不能体现高磷培养液促进凤眼蓝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还是抑制生长素的合成还是二者兼而有之.【答案】 \J , 抵抗力, 防治水体污染、生物防治等【解析】(2)凤眼蓝疯狂蔓延无限繁殖其种群增长曲线接近J型.凤眼蓝疯狂蔓延导致鱼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生物多样性降低自我调节能力降低抵抗力稳定性降低对其治理的措施有防治水体污染、生物防治等.【答案】直接【解析】(3)植物全株可供药用有清凉解暑、祛风湿等功效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20.(1)实验前要对两组成员的年龄、吸烟、饮酒等情况进行调查其目的是________.20.(2)在男性的睾丸内精子的形成必须经过________过程.20.(3)已知SDH 酶是一种分布在线粒体基质中的脱氢酶.精子中SDH 酶的灰度级数值增大此酶的活性________ 通过影响有氧呼吸中的________过程最终导致精子运动所需的________不足.20.(4)根据上表检测结果推测铅对SDH 酶的活性有________作用且随血液中铅浓度的增加其作用________.20.(5)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答案】排除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解析】解(1)实验前要对两组成员的年龄、吸烟、饮酒等情况进行调查由于这些因素都能影响精子的运动能力所以其目的是排除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答案】减数分裂和变形【解析】(2)在男性的睾丸内精子的形成先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然后精细胞再发生变形形成精子.【答案】减小, 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_2和H, 能量(或ATP)【解析】(3)由题表可知精子中SDH酶的灰度级数值增大此酶的活性减小其作用是通过影响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即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_2和H的过程最终导致精子运动所需的能量(或ATP)不足使精子的运动能力降低.(3)根据上表检测结果推测铅对SDH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且随血液中铅浓度的增加其作用增强.【答案】抑制, 增强【解析】(4)由于实验的两组人生活环境的区别是生活在交通严重拥堵的闹市区汽车尾气较多所以本试验研究的目的是研究汽车尾气对精子运动能力的影响.【答案】汽车尾气对精子运动能力的影响【解析】(5)汽车尾气对精子运动能力的影响21.(1)通过调查发现该食物网中体形较大的鸬鹚数量比裸鲤的少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甲中裸鲤处于第________营养级裸鲤与水生昆虫之间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 若过度捕捞裸鲤短期内会导致________数量减少21.(3)图乙中鸬鹚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________(填图中字母)中鸬鹚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________(用图中相应的字母和数学运算符号表示)21.(4)生物圈内所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所拥有的__________以及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高原咸水湿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鸬鹚比裸鲤所处营养级高流向鸬鹚的能量少【解析】解(1)由题图可得鸬鹚比裸鲤所处营养级高而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流向鸬鹚的能量少所以食物网中体形较大的鸬鹚数量比裸鲤的少【答案】(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二、三、四、五, 捕食和竞争, 鸬鹚【解析】(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由题图可得裸鲤处于第二、三、四、五营养级裸鲤捕食水生昆虫且裸鲤和水生昆虫均捕食底栖生物因此裸鲤与水生昆虫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的关系若过度捕捞裸鲤短期内会导致以裸鲤为食的鸬鹚数量减少【答案】(3)b, c-d【解析】(3)鸬鹚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上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中包含在b中鸬鹚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值为裸鲤流向鸬鹚的能量减去鸬鹚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差即c-d【答案】(4)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全部基因, 蛋白质多样性【解析】(4)生物圈内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DNA多样性22.(1)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表格中横线处的数值为________22.(2)该湖泊中的生物会出现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________结构 ________是浮游生物活动的主要场所水生群落的层次性主要由________、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的22.(3)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 黄颡鱼同化的能量除了表中所示外可能的去向为________ 食物网中还缺少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22.(4)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虾的种群密度时若第一次用大网眼的网进行捕捞第二次用小网眼的网进行捕捞则最终调查的结果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在保证食物充足、环境适宜的条件下该湖泊中黄颡鱼种群的增长方式为________【答案】8, 15【解析】【答案】垂直, 表水层, 光的穿透性【解析】【答案】水草固定的太阳能和饲料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流向分解者和未利用, 分解者【解析】【答案】无影响, 逻辑斯谛增长【解析】23.(1)某小组对该湿地上的植物进行丰富度的调查时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应注意________23.(2)利用天政控制湿地害虫与喷施农药相比共忧点包括①能够更有效控制害虫数量②________23.(3)湿地中某植物能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生长发育同时能引起昆虫和动物拒食该物质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信息该实例说明信息传递能够________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23.(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________ 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湿地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 因为湿地生态系统________ 当过量的污水进入湿地时该生态系统将遭到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是有一定限度的【答案】(1)随机取样【解析】解(1)调查植物丰富度应用样方法样方法要注意随机取样和样方大小适宜【答案】(2)减少环境污染【解析】(2)生物防治的优点包括能够更有效控制害虫数量、减少环境污染等【答案】(3)化学,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解析】(3)湿地中某植物能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生长发育同时能引起昆虫和动物拒食该物质应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答案】(4)生态系统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较低, 动植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单, 自我调节能力【解析】(4)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因此其抵抗力稳定性比湿地生态系统高当过量的污水进入湿地时该生态系统将遭到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章末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doc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章末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doc

最新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章末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第一章章末过关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B.纯合子自交后代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一定是杂合子C.运用假说一演绎法验证的实验结果总与预期相符D.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岀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答案C解析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属于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因此是一对相对性状,A 项正确。

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但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一定是杂合子,如DdDD、Dd、dd, B项正确。

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 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证明假说正确,反之,说明假说错误,C项错误。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彖叫做性状分离,D项正确。

2.下列问题可以通过自交解决的是()①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子②区别女娄菜披针型和狭披针型的显隐性关系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纯合子的比例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②③答案A解析高茎豌豆为显性个体,可以通过自交观察后代是否有性状分离判断是否为纯合子。

连续自交可以提高纯合子的比例。

3.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aa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两对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abb : AAbb=l : 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 : 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子代屮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A. B. C・D・答案B解析该种群中Aabb : AAbb=l : 1,且雌雄个体比例为1 : 1,自由交配时有早AabbX £ Aabb、早AAbbX$AAbb、早AabbX^AAbb、早A Abb X £ Aabb四乖中,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各章节测试题(全册 每章都有 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各章节测试题(全册 每章都有 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各章节测试题(全册每章都有附答案)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卷毛和长毛B.猫的黑色与白色C.豌豆花的红与白D.小麦的有芒与无芒2.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作杂交实验时,需要()A.以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B.以矮茎作母本,高茎作父本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D.对父本去雄,授以母本花粉3.测交之所以能够测出F1的基因组成,这是因为()A. F1与隐性类型相关B.F1产生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C.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D.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稳定不变4.杂合子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已有15株高茎,第16、17、18、19、20五株分别是高茎的可能性是()A.25%B.75%C.100%D.0%5.种皮光滑豌豆和种皮皱缩豌豆杂交,F1全是种皮光滑的豌豆,自交后代F2中种皮皱缩的有1850株,则种皮光滑的株数为()A.5550B.3700C.1850D.74006.杂合的红花植株为第一代,让其连续自交,第三代中纯合子占同代个体总数的()A.25%B.50%C.75%D.100%7.两个都带有黑尿症基因的正常男女(Aa)结婚,预测他们的孩子患黑尿症的概()A.12.5%B.25%C.50%D.75%8.有一种严重的椎骨病是由一隐性基因引起的,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有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则该儿子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是()A.1/4B.1/2C.2/3D.1/39.两杂种黄色籽粒豌豆杂交,产生种子120粒,其中纯种黄色种子的数目是()A.0B.30C.60D.9010.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某同学连续抓取三次,小球的组合都是Dd,则他第4次抓取Dd的概率是()A.1/4B.1/2C.0D.111.一株豌豆自花传粉后,所结的豌豆有圆粒也有皱粒,这株豌豆是()A.显性纯合子B.隐性纯合子C.杂合子D.上述三种可能都有12.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让一株杂合子的小麦自交获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的植株后,再自交得到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植株占总数的()A.1/4B. 1/6C.1/8D.1/1613.一只杂合的白色兔子,产生40万个精子,其中大约有多少个含有控制黑色的隐性基因()A.10万B.20万C.40万D.30万14.眼睛棕色对蓝色是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棕眼的夫妇有一个蓝眼睛的儿子和一个棕眼睛的女儿,则女儿与她母亲有同样基因型的可能性占()A.1/2B.1/3C.2/3D.1/415.两只黑豚鼠,生了一只白毛豚鼠,若再生两只豚鼠,它们都是白毛的几率()A.1/16B.1/8C.1/4D.1/216.在非洲人群中,每10000人中有1个人患囊性纤维原性瘤,该病属常染色体遗传.一对健康的夫妇,生有一个患病的孩子,此后,该妇女与另一个健康的男人再婚,他们若生孩子,患此病的几率是()A.1/25B.1/50C.1/100D.1/20017.下列关于纯合体与杂合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纯合体不含隐性基因B.杂合体的自交后代全是杂合体C.纯合体的自交后代全是纯合体D.杂合体的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体18.一只白色公羊和几只黑色母羊交配(黑色是显性),生下的小羊全是白色,这很可能是因为()A.控制黑色性状的基因在传递中消失B. 白色公羊是隐性纯合体C.黑色母羊都是杂合体D.发生了基因突变19.人类的多指是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G)控制的,有一对多指的夫妇生下一个正常的儿子.问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A.Gg和GgB.Gg 和 ggC.gg和ggD.GG和Gg20.将基因型为AA和基因型为aa的个体杂交,得F1后,自交得F2,再将F2自交得F3,在F3中,出现的基因型AA:Aa:aa=()A.3:2:3B.3:4:3C.5:2:5D.1:2:1二、非选择题21.下图是一个家族中某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设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请分析回答:⑴此遗传病属于性遗传病⑵6号基因型是,7号基因型是 .⑶6号和7号婚配后,在他们所生的男孩中出现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⑷要保证9号所生的孩子不患此种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是 .22.豚鼠的毛色由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黑毛雌鼠甲与白毛雄鼠丙交配,甲生殖7窝共有8只黑毛豚鼠和6只白毛豚鼠.黑毛雌鼠乙与白毛雄鼠丙交配,乙生殖7窝共15只黑毛豚鼠.则甲、乙、丙三只亲代豚鼠的基因型是、、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一、选择题1.下列基因中,能产生4种配子的是()A.EeFFB.AabbDdGgD.MmNnPP2.下列杂交组合属于测交的是()A.EeFfGg×EeFfGgB.EeFfGg×eeFfGgC.eeffGg×EeFfGgD.eeffgg×EeFfGg3.在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后代和亲代表现型相同的一组是()A.AaBB×AABbB.AAbb×aaBbC. Aabb×aaBbD.AABb×AaBb4.在完全显性且三对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ddEeFF与DdEeff杂交,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后代的()A.5/8B.3/8C.1/12D.1/45.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是显性,圆粒(G)对皱粒(g)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则Ttgg与TtGg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数目依次是()A.5,3B.6,4C.8,6D.9,46.豌豆花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Pp和Qq控制,都是独立遗传.假设至少每对等位基因中有一个显性基因时花是紫色的,其他的基因组合都是白色的,如用紫花和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中紫花:白花=3/8:5/8,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PPQq×PPQqB.PpQQ×PpqqC.PpQq×ppqqD.PpQq×Ppqq7.黄色和绿色、圆形和皱形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让纯种黄皱与纯种绿圆的个体进行杂交,F1自交得到F2,在F2中的重组性状有()A.只有黄圆B.只有绿皱C.黄圆和绿皱D.黄皱和绿圆8.下列有关遗传规律的正确叙述是()A.遗传规律适用于一切生物B.遗传规律只适用于植物C.遗传规律适用于受精过程D.遗传规律在配子形成过程中起作用9.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F1自交,F2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有3966株,问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有()A.7932株B.3966株C.1983株D.1322株10.已知Yy和Rr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一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其自交后代中YyRr基因型的个体占总数的比值是()A.100%B.1/2C.1/4D.9/1611.两亲本杂交,所得种子中,黄圆160、绿圆56、黄皱163、绿皱52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1/2、1/8B.3/4、1/4C.1/4、1/4D.1/4、1/812.人类多指基因(T)是正常指基因(t)的显性,白化病基因(a)是正常(A)的隐性,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都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生一个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再生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有两种病的几率分别是 ( )A.1/2、1/8B.3/4、1/4C.1/4、1/4D.1/4、1/813.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例为3:3:1:1.则个体X的基因型为( )A.BbCcB.BBccC. bbCcD.Bbcc14.遗传因子为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水稻自交,后代中两对遗传因子都纯合的个体占总数的()A.2/16B.4/16C.6/16D.8/1615.假定基因A是视网膜正常所必需的,基因B是视神经正常所必需的.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双亲,从理论上分析,在他们的后代中,视觉正常的可能性是()A.3/16B.4/16C.7/16D.9/1616.下列各项采取的实验方法分别是()①鉴别一只兔子是否为纯合子②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A.杂交、测交、自交B.杂交、自交、测交C.自交、测交、杂交D.测交、杂交、自交17.对某植物进行测交,得到的后代基因型为Rrbb和RrBb,则该植物的基因型为()A.RRBbB.RrBbC.rrbbD.Rrbb18.已知一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AABBB.AABbC.aaBbD.AaBb19.下面四组杂交实验中,可以确定相对性状间显隐性关系的是()A.高茎×高茎→高茎B.高茎×高茎→高茎、矮茎C.矮茎×矮茎→矮茎D.高茎×矮茎→高茎、矮茎20.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扁形(D)对球形(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各杂交后代中,结白色球形果实最多的是()A.WwDd × wwddB.WWDd × WWddC.WwDd × wwDDD.WwDd × WWDd二、非选择题22.人类中男人的秃头(S)对非秃头(s)是显性,女人在S基因为纯合时才为秃头.褐眼(B)对蓝眼(b)为显性,现有秃头褐眼的男人和蓝眼非秃头的女人婚配,生下一个蓝眼秃头的女儿和一个非秃头褐眼的儿子.⑴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是 .⑵他们若生下一个非秃头褐眼的女儿,其基因型可能是 .⑶他们新生的儿子与父亲,女儿与母亲具有相同基因型的概率分别是、 .⑷这个非秃头褐眼的儿子将来与一个蓝眼秃头的女子结婚,他们新生的儿子可能的表现型为.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没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A.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B.初级精母细胞C.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D.次级精母细胞2.减数分裂发生在()A.受精卵发育成胚胎的过程中B.人的卵原细胞发育成卵细胞的过程中C.生发层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过程中D.动物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3.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变化是()A.随着着丝点的分裂DNA分子数加倍B.遗传物质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C.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D.在赤道板的位置上出现细胞板4.动物的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不同点包括()①次级卵母细胞将进行普通的有丝分裂②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最终形成一个卵细胞③一个卵细胞经复制滋长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④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A. 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5.青蛙的精子与卵细胞按受精过程可分为下列步骤,其中体现受精作用实质的是()A.精子和卵细胞接触B.精子头部进入细胞内C.卵细胞形成受精卵D.精子与卵细胞核的融合6.牛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期间()A.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B.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也不分裂C.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D.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不分裂7.右图为动物细胞示意图,它属于()A.第二极体B.卵原细胞C.第一极体D.卵细胞8.在生物传种接代过程中,能够使染色体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重要生理过程是()①有丝分裂②无丝分裂③减数分裂④受精作用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9.在减数分裂中,家兔的初级卵母细胞有22个四分体,则其卵细胞中染色体数为()A.11个B.11对22个C.不成对的22个D.44个10.下列关于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DNA复制而加倍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加倍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D.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始终不变11.玉米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单体数是 ( )A.40条B.20条C.10条D.0条12.若某动物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Aa和Bb表示.下列各组精子中,经由某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是()A. AB,Ab,aB,ab B . AB,ab,ab,ABC. AB,aB,aB,ABD. aB,aB,ab,ab13.关于四分体正确的叙述是()A.四个染色单体就是一个四分体B.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C.一对同源染色体就是一个四分体D.一个四分体就是两对染色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章节测试卷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1.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的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

下列对其研究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在豌豆杂交、F1自交和测交的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B.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C.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D.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2.某植物中,抗病和感病是一对相对性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 A.抗病株×感病株B.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D.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3.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受粉应()A.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B.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C.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D.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4.如图表示豌豆杂交实验时F1自交产生F2的统计结果。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这个结果能够说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B.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F1的性状表现和遗传因子组成不能确定D.亲本的表现型和遗传因子组成不能确定5.为了确定一头黑色公牛(黑色为显性性状)是否为纯合子,最好让它()A.与一头黑色母牛交配B.与一头棕色母牛交配C.与多头黑色母牛交配D.与多头棕色母牛交配6.小麦麦穗基部离地的高度受四对基因控制,这四对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

每个基因对高度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

将麦穗离地27 cm的mmnnuuvv和离地99 cm的MMNNUUVV杂交得到F1;再用F1与甲植株杂交,F2产生子代的麦穗离地高度范围是36~90 cm,则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为() A.mmNuUuVvB.MmNnUuVvC.mmNNUuVvD.mmnnUuVV7.金鱼草花色的遗传表现为红花(C)对白花(c)不完全显性遗传,即杂合子表现为粉红色。

若有一粉红色的植株连续自交二次,理论上该粉红色花植株在F2中红花:白花:粉红花的比例是()A.3:2:3B.1:2:1C.3:3:2D.2:2:18.二倍体水稻的粳性与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已知粳性花粉遇碘呈蓝紫色,糯性花粉遇碘呈红褐色。

高茎粳稻与矮茎糯稻杂交,F1均为高茎粳稻。

若用F1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方法错误的是()A.将F1的花粉粒用碘液处理,统计蓝紫色与红褐色花粉粒的比例B.让F1与矮茎糯稻杂交,统计后代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比例C.让F1自交,统计自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比例D.让F1自交,统计自交后代中蓝紫色植株与红褐色植株的比例9.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下列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①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①紫花×白花→紫花①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A.①和①B.①和①C.①和①D.①和①10.基因型分别为ddEeFF和DdEeff的两种豌豆杂交,在3对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两个亲本的个体数占全部子代个体数的( )A.1/4B.3/8C.5/8D.3/411.某种鹦鹉羽毛颜色有4种表现型:红色、黄色、绿色和白色,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分别用A 、a、B 、b表示),且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

将绿色鹦鹉和纯合黄色鹦鹉杂交,F1有两种表现型,黄色鹦鹉占50%,红色鹦鹉占50%;选取F1中的红色鹦鹉进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这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6①3①2①1,则F1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A.aaBB×AAbbB.aaBb×AAbbC.AABb×aabbD.AaBb×AAbb12.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A.抗病株×感病株B.抗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D.抗病纯合子×抗病纯合子,或感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13.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分离定律。

下列有关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中,能说明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F2的性状表现比为3①1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①1C.F2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为1①2①1D.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①114.给你一粒黄色玉米(玉米是雌雄同株、雌雄异花的植物),请你从下列方案中选一个既可判断其遗传因子组成又能保持纯种的遗传特性的可能方案( )A.观察该黄粒玉米,化验其化学成分B.让其与白色玉米杂交,观察果穗C.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D.让其进行自花传粉,观察果穗15.最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F l显隐性之比为1①0B.F2显隐性之比为3①1C.F2的遗传因子之比1①2①1D.测交后代显隐性之比为1①116.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三对组合的F2的分离比分别为9①7,9①6①1和15①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A.1①3,1①2①1和3①1B.3①1,4①1和1①3C.1①2①1,4①1和3①1D.3①1,3①1和1①417.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有一株高茎豌豆甲,要确定甲的遗传因子组成,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A.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有矮茎个体出现,则甲为杂合子B.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都表现高茎,则甲为纯合子C.让甲豌豆进行自花传粉,子代中若有矮茎个体的出现,则甲为杂合子D.让甲与多株高茎豌豆杂交,子代若高茎与矮茎之比接近3①1,则甲为杂合子18.两个亲本杂交,基因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子代的基因型是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那么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A.yyRR和yyRrB.yyrr和YyRrC.yyRr和YyRrD.YyRr和YyRr19.原产欧洲南部喷瓜的性别不是由性染色体决定,而是由3个遗传因子a D、a+、a d决定的,a D对a+为显性,a+对a d为显性,它们的性别表现与遗传因子组成如下表所示。

现有两株喷瓜杂交,产生的后代有雄性、雌雄同株、雌性这三种性别的性状表现,则其比例为()A.4①2①1B.3①1①1C.2①1①1D.1①2①120.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 、a和B 、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

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aBB和AabbB.aaBb和AabbC.AAbb和aaBBD.AABB和aabb21.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类型,且比例为1①1C.通过测交实验,孟德尔统计测交子代的两种表现类型之比接近1①1D.由F2出现了“3①1”的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22.纯种白色球状南瓜与黄色盘状南瓜杂交,F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

F2中已有能稳定遗传的白色球状南瓜1 001个,问理论上F2中不能稳定遗传的黄色盘状南瓜有多少个(已知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A.1 001B.2 002C.3 003D.9 00923.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子房多室(M)对子房二室(m)为显性,现将红果多室和红果二室番茄进行杂交,其后代表现类型及比例如下图所示,请分析该图找出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A.RrMm、RrmmB.RrMm、RRmmC.RRMm、RrmmD.RRMM、RRmm24.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对其子代的性状表现进行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杂交后代中,新性状表现个体占的比例为( )A.1/3B.1/4C.1/9D.1/1625.某水稻品种茎秆的高矮是一对相对性状,对两个纯合亲本杂交产生的F1进行测交,其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 )A.0B.25%C.50%D.75%26.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 .a)控制的相对性状。

用杂合的灰身雌雄果蝇杂交,去除后代中的黑身果蝇,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其子代果蝇遗传因子比例为()A.4①4①1B.3①2①1C.1①2①1D.8①127.豌豆的矮茎和高茎为相对性状,下列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A.高茎×高茎→高茎B.高茎×高茎→301高茎+101矮茎C.矮茎×矮茎→矮茎D.高茎×矮茎→98高茎+107矮茎28.已知玉米某两对等位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现有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

则亲代的基因型是( )A.TTSS×TTSsB.TtSs×TtSsC.TtSs×TTSsD.TtSS×TtSs29.对遗传因子组合形式为Dd的高等植物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和种类数描述正确的是()A.雌雄配子数量相等,种类数相同B.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种类数不相同C.雌雄配子数量相等,种类数不相同D.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种类数相同30.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

现有一袋豌豆种子,是纯合的高茎和矮茎豌豆杂交产生的F1,从袋中随机抓到两粒种子,其胚都是纯合体的概率是()A.B.C.D.0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8.0分,共40分)31.以下哪些属于一对相对性状。

A.水稻无芒和小麦有芒B.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C.羊的白毛与卷毛D.豌豆的黄叶和皱粒E.狗的黑毛与黄毛F.番茄的红果和黄果G.羊的长毛和卷毛H.人的近视和色盲32.(2016·全国①,32)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

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___,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

(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