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交接制度
手术患者交接制度

手术患者交接制度
(一)接病人
1.手术室工作人员根据手术通知单及手术病人交接记录单与病房护士、病人或家属三方共同核对病人身份、手术部位标识、皮肤完整性、术前准备情况、管道情况等, 核对无误后双方在交接记录单上签字确认。
2、手术病人接入手术间后由巡回护士再次核对病人信息及所带物品药品等, 协助戴好手术帽, 建立静脉通路, 并做好心理护理。
3、巡回护士妥善约束病人, 防止坠床或发生意外。
如中途更换巡台人员, 再次按照病历资料仔细核对病人相关信息, 确保交接清楚才可更换。
(二)送病人
1.手术结束后, 护士整理病人着装, 保护病人隐私, 确保切口周围无血迹、消毒液。
2、与麻醉医生确认手术病人去向。
如需到ICU, 巡回护士提前15分钟通知所到科室。
3.根据病人情况, 术后由巡回护士、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共同送病人到科室, 并与接收科室护士详细交接病人情况, 在手术病人交接记录单上双签字。
(三)病情交接内容:
1.病人生命体征
2.病人诊断、手术名称、麻醉种类、术中出血、输血情况、出入量
3.检查敷料包扎有无渗出
4.检查各种管路是否通畅、有无脱出、标识、引流液颜色、性状
5、静脉输液药物及滴速, 穿刺周围情况
6.全身皮肤情况
7、病人病历、影像学资料
8、专科需要特殊观察内容。
医院手术患者护理交接制度

医院手术患者护理交接制度1.医师下达手术医嘱后,病房及手术室应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1.1.手术室1.1.1.手术室护士备好所需车辆及车上用品,确保物品整洁。
1.1.2.接手术患者的护士,应按照手术通知单与手术患者病历信息进行逐项查对。
1. 1.3.夜班护士通知病区明晨首台手术准备。
1.1. 4.无特殊情况,晨起首台手术8:30分前将患者接到指定手术间。
1.2. 5.接台手术提前1小时电话通知相关病区做准备。
1. 2.病房1.2.1.接到手术室接患者通知后,病区护士完善各项术前准备,检查手术部位标识情况。
1.2.2.为患者更换病员服,嘱家属将患者随身携带的各类物品脱下妥善保存。
1.2. 3.未留置尿管患者,嘱其提前排空膀胱。
2.接手术患者时,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须认真做好患者身份确认及各项交接工作。
2.2.手术室护士与病区护士按照《手术患者交接护理记录单》上所列各项目进行认真交接。
2.3.双方将各项目交接完毕后,在《手术患者交接护理记录单》确认签字。
3.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接手术患者护土、巡回护土、器械护士须在各环节做好交接查对工作。
3.2.患者至手术室进入手术间前,接患者护士与巡回护士交接,持病历、手术通知单与患者腕带、患者本人查对患者各项信息,若发生疑问,须立即与病房护士进行澄清再次确认,或与手术医生确认,确保各项信息准确无误。
3.2.患者入手术间后,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共同查对病历、手术患者信息卡、患者腕带、患者本人,无器械护士的与麻醉医师进行查对,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诊断、手术名称、体位、手术部位。
4.手术结束后,根据患者流向双方护士进行认真交接。
4.1.手术结束后,由术者、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一起护送患者回病房。
4. 2.若患者由手术室入ICU或病房,手术室护士持《手术患者交接护理记录单》与ICU护士或病区护士共同根据单上所列各项目进行认真交接。
4. 3.双方将各项目交接完毕后,在相应记录单上签字。
手术部手术患者交接制度

手术部手术患者交接制度一、概述手术患者交接是指手术室内手术患者由一位医务人员转交给另外一位医务人员进行后续治疗或内科治疗的过程。
手术患者交接的目的是确保手术的连贯性和患者的连续性护理,避免传递错误或信息的遗漏。
二、手术患者交接的原则1.安全原则:手术患者交接过程中,确保患者的安全是第一要务。
所有转接医务人员应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手术部位标示、手术人员间的沟通等,以确保手术无误。
2.沟通原则:手术患者交接的过程中应保持双向沟通,确保信息的正确传递。
转交医务人员应将手术患者的相关信息完整准确地向接收医务人员说明。
接收医务人员应提出问题,核实信息,并与转交医务人员进行沟通。
3.管理原则:手术患者交接应进行记录,并保留在患者的病案中。
对于患者的特殊情况或需要特殊关注的事项,应在交接记录中注明,并向接收医务人员进行解释说明。
三、手术患者交接的程序1.转交准备(1)转交医务人员在手术患者即将离开手术室之前,清点手术准备工具、药品和相关器械的数量和规格,确保一致,并确保手术室环境整洁。
(2)转交医务人员重新确认患者的身份、手术部位,核对手术室记录、手术操作清单等,确保手术无误。
(3)转交医务人员将手术患者的相关信息记录在手术患者交接表中,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手术记录、手术部位、麻醉方式、特殊操作等。
2.转交过程(1)转交医务人员陪同患者从手术室转到恢复室或病房,确保患者的安全。
(2)转交医务人员向接收医务人员详细介绍患者的情况,包括手术过程、手术操作清单、特殊处理等。
(3)接收医务人员核对接收患者的身份、手术部位,并与接收医务人员共同进行患者身份标识,以确保手术无误。
3.交接记录(1)转交医务人员应填写手术患者交接表,并交接给接收医务人员。
(2)接收医务人员在接收到手术患者交接表后,核对患者信息的准确性,并在表格上签字确认。
(3)手术患者交接表应保存在患者的病案中,并由质量管理委员会进行审查。
如有问题或需要追溯,应及时调取交接记录。
手术患者交接制度

手术患者交接制度
手术室与病房手术患者交接登记制度
1手术室应提前通知手术室,以便手术室做好手术准备。
2手术前一天,手术室护士看望病人,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
三。
病房护士做好手术准备,完善护理记录,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4护士进入手术室前必须带病人进入手术室。
5根据手术通知单与病房护士及病人核对病人姓名、性别、病床号、医院号、诊断及手术部位。
只有正确后,才能连接到手术室。
同时,带上病历和必要的物品。
第六,做手术记录。
7手术结束后,麻醉师和外科医生将共同把病人送回病房。
巡回护士和病房护士将病人的衣服、病历、X光片、皮肤状况等交给病人,检查后在《接诊检查表》上签字。
麻醉医生在全麻病人清醒前不得离开病房。
8运送病人时注意安全。
特别是对于特殊病人,如:意识不清、严重外伤、休克等病情随时变化的病人,应在医生陪同下到手术室,确保病人安全。
手术室与病房手术患者交接流程
待手术患者
通知手术室准备手术
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患者
病房护士完善术前准备及护理记录
手术室护士手术开始前到病房接患者入室
根据手术通知单与病房护士、患者一起核对患者
携带手术中所需物品、做好交接记录
做好交接记录
患者入手术室进行手术
术毕与麻醉师一起送患者回病房与病房护士交接患者、做好交接记录。
手术患者转运交接制度

手术患者转运交接制度
1.择期手术的患者,手术科室要及时发送手术通知单,项目必须详细,齐全。
2.手术科室应在手术室接患者前完成各项术前准备和相关检查等。
3.手术室护工进病房接病人时,持手术患者交接单与病房护士到床头交接,逐项核对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术前医嘱执行情况、皮肤完整性、手术部位标记、病历、X线片及特殊物品等,双方在交接单上签字后共同搬运病人至推车上。
4.危重病人,由床位医生和病区护士共同护送病人至手术室。
5.急诊科患者的急诊手术,由急诊科负责患者的初步清洁处理、术前准备,填写急危重病人转科交接登记表,护送患者到手术室,并负责护送途中的救治及安全,在手术室交接签字后,由手术科室和手术室负责救治。
交接登记表由急诊科带回保管。
6.一般手术后护工将病人安全送至病房,病房护士核实确认患者手术部位、皮肤、输液、引流管等情况后在手术病人交接单上签字。
需送麻醉恢复室的手术病人由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巡回护士共同护送至麻醉恢复室,与医生及护士交接相关内容并签字。
需送ICU的手术病人由手术医师、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共同护送,与ICU值班医生及护士分别详细交接相关内容,并在手术患者交接单上签字。
交接单由手术室负责保管。
7.运送途中上好推床护栏、保持平稳,注意观察病情,保持各种管道固定、通畅,保持肢体功能位,必要时约束病人,防止坠床、碰伤,以确保病人运送途中的安全。
医院术后患者交接制度

术后患者交接制度一、手术结束后,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护工一起将手术患者送至ICU或病房。
二、护送途中,注意观察患者呼吸、血压、脉搏等的变化。
注意保暖,保持输液及管道通畅,防止脱落。
三、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士、护工一起将手术患者转移至病床,连接呼吸机、监护仪等。
四、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或ICU护士交接。
1、术中病情:术中循环与呼吸情况,失血量、尿量等情况。
2、各种管道:静脉输液管、导尿管、引流管(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切口引流管)、胃管等情况,交接静脉液体是否通畅、引流液(通畅度、引流液颜色)等情况。
3、患者皮肤:是否有压痕、红肿、水泡、破损等。
4、患者用物:X线片、CT片、病历、特殊物品、患者衣裤等。
五、妥善保护患者四肢,并保护受压部位。
手术医师资格准入与授权审批制度一、手术医师资格准入与授权审批(一)申请条件:执业医师单独进行手术前,需在上级医师或具有该项手术资格医师的指导下成功完成该级手术25例经历,手术操作规范,器械及设备使用熟练,方可提出准入申请。
(二)审批程序1、手术医师提出申请:医师根据个人技术职称及工作能力提出申请,填写《医生手术资格准入与授权审批表》,包括拟申请的手术级别、个人能力、开展的手术级别及手术例次。
2、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审批: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结合申请者基本情况、实际技术操作水平、围手术期管理、医德医风、患者投诉和纠纷发生情况,初步认定其手术级别,由科室主任签字确认。
3、学术管理委员会评审:学术管理委员会根据科室意见,结合日常医疗质量检查情况,考核其包括沟通能力、术前准备、手术技能熟练程度、无菌操作、手术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评审。
4、主管院长审批:主管院长签署审批意见。
5、审批后的《医生手术资格准入与授权审批表》归入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中。
二、手术医师资质准入与授权管理(一)科主任要依据《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安排手术,不符合手术准入资格的医师进行手术,麻醉科有权拒绝接受手术,产生的后果由相关科室和当事医师负责。
手术室患者交接制度

手术室患者交接制度患者交接是手术室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关乎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为了确保手术室患者交接的准确和高效,制定患者交接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手术室患者交接制度的相关内容,包括患者信息核对、术前准备、交接要点等。
一、患者信息核对在手术室患者交接中,首要的任务是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以确保患者的身份准确无误。
交接时,护士应配合专业人员进行患者信息核对,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等方面的信息。
同时,还需要核对患者的手术类型、手术部位、手术时间等具体的手术信息。
只有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才能进行后续的手术准备工作。
二、术前准备患者交接不仅涉及到信息的核对,还包含了术前准备工作。
术前准备主要包括准备手术室、准备手术器械、准备麻醉药物等方面。
在交接过程中,需要核对手术室的清洁情况,确认手术器械是否齐全、无损坏,并核对麻醉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是否正确。
只有确保术前准备的充分,才能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三、交接要点在手术室患者交接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要点需要特别关注。
首先是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患者的血压、心率、体温等重要生命体征的监测。
同时,需要确认患者是否有特殊的禁忌症或过敏史,以便在手术过程中能够及时应对。
其次是手术部位的标记,确保手术部位正确无误,避免手术错误。
此外,需要核对手术器械的数量和型号,确保手术中器械的准确使用。
最后,还需要特别关注手术室环境的净化和无菌操作的要求,确保手术室的卫生和安全。
手术室患者交接制度的实施不仅需要手术室内各个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还需要有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流程的支持。
有了完善的制度和规范的操作流程,才能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和手术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注意事项在手术室患者交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沟通的重要性,团队成员之间应进行清晰有效的沟通,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其次是记录的规范性,患者交接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和操作要点应详细记录,以备后续参考。
手术患者交接制度

手术患者交接制度即日起,本医院将全面推行手术患者交接制度,旨在提升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手术流程的连贯性。
本制度详细规定了手术患者的交接流程、内容及责任分工,以确保所有手术患者在交接过程中得到妥善关注和完善的医疗保障。
一、交接对象所有需要手术的患者,包括拟手术和已完成手术的患者,均适用本交接制度。
二、交接流程1. 主治医生负责手术患者的交接工作。
在手术前,由负责安排手术的主治医生与接班医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接。
2. 交接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病情摘要:交接双方应沟通并确认患者的主要病情信息,包括疾病诊断、手术方案、特殊注意事项等,并对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做出评估。
(2)医疗记录:主治医生应主动提供患者的病历、检查报告、手术记录等相关医疗文件,确保接班医生对患者的病情有全面了解。
(3)手术风险评估:主治医生应对手术的风险进行评估说明,包括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手术后的恢复情况等,以及针对这些风险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4)药物治疗和麻醉:主治医生应核对患者目前正在使用的药物,并详细说明手术前后的麻醉方案和药物使用情况。
(5)手术安排:主治医生应提供手术时间、手术室及手术团队的相关信息,并解答接班医生可能存在的疑问。
3. 交接记录应详细、准确地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确保后续医疗团队能及时查阅到交接内容。
三、责任分工1. 主治医生责任:(1)准备充分:主治医生应在手术前充分准备并整理患者的医疗记录,准确掌握患者的病情信息和手术方案。
(2)面对面交接:主治医生应与接班医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接,详细说明患者的状况和手术安排,并回答接班医生的疑问。
(3)交接记录:主治医生应将交接内容准确记录在病历中,确保后续医疗团队能够及时查阅。
2. 接班医生责任:(1)认真倾听:接班医生应认真倾听主治医生的交接内容,确保对患者的状况有准确的了解。
(2)提问明确:接班医生在接班过程中如果有任何疑问,应当及时提问并与主治医生澄清。
(3)接班记录:接班医生应将接班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和相关问题记录在病历中,以备后续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病人术前、术后交接制度
1.决定手术的患者,要及时送手术通知单,由专职人员认真填写手术患者的接单内容,项目必须详细、齐全。
2.执行手术患者的访视制度,术前一日由该手术巡回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认真填写术前访视单,内容包括手术患者科室、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部位、手术名称、麻醉方式等内容,携带该访视单到病房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并让患者签字。
3.手术患者在手术前一日必须备有足够的押金,以免漏费,特殊情况上报医务部或总值班。
4.手术患者在进手术室之前就开始建立特护记录,将病人离开病房时的病情,主要用药、输液、胃管、尿管等术前准备情况作详细记录,待病人术后回病房后继续记录。
5.手术室护士进病房接病人时,由护士长或主班护士及特护护士,同时到床头交接,共同搬病人至推车上。
6.如是危重手术病人,术后回病房时需要病区护士协助时,病区接到手术室电话通知后,由有关护士备好氧气袋等必要物品。
7.执行病人转运制度:术前肌注镇静剂的病人,必须用平车规范接送;对躁动、意识不清的病人,接送过程中加护栏,避免病人肢体伸出栏杆外,必要时加约束带,且护士不得离开病人。
运送病人的担架车、滑轮床要设专人定期检查维护,每次使用之前都要检查其性能及安全性,以确保病人运送途中的安全,运送途中各管道要妥善固定
在醒目位置,以便能随时观察处理.
8.交接内容:
⑴按规定接清麻醉清醒情况及注意事项。
⑵接清患者手术情况、部位、病情等注意事项。
⑶接清各种引流管的名称、放置部位、注意事项。
⑷液体的名称、浓度、液量、开始输入的时间,必须有输液条。
注:一般情况下,手术完毕只带保留液送回病房,特殊用药、用血等,应在手术病历医嘱上注明是否继续输完,接班医护人员应详细接清,按医嘱执行。
如带回的液体是病区的术前持续用药应立即停输,执行术后医嘱。
⑸处理医嘱后应立即通知有关护士执行术后医嘱。
⑹按规定记好特护记录,护士长负责定出护理计划、措施,并指导实施。
9.手术医生洗手前再次与巡回护士、麻醉医生三方共同核对无误后并在交接记录单上签字确认。
10.术后将病人安全送至病房,由巡回护士将登记表内容进一步完善,填写术后栏内容并签字,携带相关物品与工勤人员将患者送回病房,与病房护士交接患者手术部位、皮肤、引流管、术中情况,以及清点相关物品,病房护士核实后,在登记表上签字。
由巡回护士将登记表带回手术室,统一保管。
免填写的内容与方法填写时必须用蓝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笔迹清楚,不涂改,填写内容应完整、真实,特殊情况可在其他栏内补充说明,要求均由获得医疗机构合法执业人员填写、签字,对交接双方无异议的交接登记表,由手术室妥善保管
半年以上,以备查阅;对交接有异议要确定清楚异议事项,妥善处理好后,将登记表保管
1年以上,以备查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