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实验十二校园声环境质量现状测定与评价

根据实验结果和影响因素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提高校园 声环境质量。
实验背景
校园声环境质量对师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随着城市噪音污染日益严重,校园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其声环境质量对师生的身 心健康产生直接影响。
国内外对声环境质量研究的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声环境质量的研究日益重视,相关研究涉及声源分析、噪音传播规律、噪 音控制技术等方面。
污染。
建议学校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 高师生员工的环保意识和噪音防 护意识,鼓励大家共同维护良好
的校园声环境。
建议学校加大对噪音污染防治的 投入,引进先进的噪音监测设备 和技术,提高噪音污染防治水平。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校园声环境特点
校园声环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不同区域的环境噪声水平存在差异。例如,教学区和生活区的噪声水平相对较低 ,而校园周边道路和建筑工地的噪声水平较高。
校园声环境监测
为了了解校园声环境现状,需要进行噪声监测。监测点应覆盖校园内的不同区域,包括教学区、生活区、 运动场等。同时,还需要对校园周边的噪声源进行监测,以便全面了解校园声环境质量。
评价指标
主要考虑等效连续A声级(Leq)和最 大声级(Lmax)等参数,以反映校园 内声环境的整体状况和主要噪声源的影 响程度。
评价方法与流程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评价方法:采用定点监测和移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对校 园内不同功能区域进行声环境质量测定。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流程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实验十二校园声环境质量现 状测定与评价
目录
• 引言 • 校园声环境现状 • 声环境质量测定方法 • 声环境质量评价 • 结论与展望
环境噪声监测与评价标准

环境噪声监测与评价标准噪声是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环境问题,对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
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各国纷纷制定环境噪声监测与评价标准,在各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环境噪声监测与评价标准进行探讨。
一、背景引言噪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各种声压级和频率分布范围内的声音。
它广泛存在于城市、工业、交通、建筑等各个领域。
噪声对人体健康和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对于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程度也不可忽视。
因此,制定噪声监测与评价标准是必要的。
二、噪声监测与评价标准的意义噪声监测与评价标准的制定,有助于为公众提供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推动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科学化、合理化。
同时,它也为企业、政府提供了参考,帮助他们进行环境保护和噪声治理。
三、噪声监测与评价标准的目的1. 了解环境中噪声的种类、特点和来源;2. 评估噪声对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3. 为各行业制定合理的噪声控制目标;4. 为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噪声监测与评价标准的内容1. 监测方法与仪器噪声监测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专业的仪器设备。
一般包括声级计、频谱分析仪等。
通过合理选择监测方法和仪器,可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 监测参数与评价指标噪声监测的参数包括声级、频谱、持续时间等。
评价指标主要包括Leq(等效声级)、Lmax(最大声级)、Lmin(最小声级)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噪声的强度、变化和持续时间,为噪声评价提供依据。
3. 监测与评价标准不同行业和场所的噪声标准有所不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标准非常重要。
比如,住宅区、学校、医院等对噪声的要求会更高,而工业区、交通枢纽等对噪声容忍度相对较高。
此外,还可以制定夜间噪声标准和噪声扰民标准,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4. 数据分析与汇报噪声监测完成后,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处理非常重要。
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准确的结论。
同时,对监测结果进行汇报和通告,向相关部门和公众公开噪声情况。
声的环境评价导则与标准

昼夜等效声级是考虑了噪声在夜间对人影响更 为严重,将夜间噪声另增加10dB加权处理后,用能 量平均的方法得出24hA声级的平均值,单位为dB, 记为Ldn
计算公式为: Ldn=10lg (Td×100.1Ld+ Tn×100.1(Ln+10) )/24
式中 Ld --昼间Td 个小时(一般昼间小时数取16)的等效声级, dB; Ld --昼间Tn 个小时(一般昼间小时数取8)的等效声级, dB;
计算方法:将测得的100个或200个数据按大小顺 序排列,第10个数据或总数200个的第20个数据即为 L10 ,第50个数据或总数为200个的第100个数据即为 L50 。同理,第90个数据或第180个数据即为L100
六、噪声评价的物理基础
(5) 计权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计权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是在有效感觉噪声级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于评价航空噪声的方法。其特 点在既考虑了在24h的时间内,飞机通过某一固定点所 产生的总噪声级,同时也考虑了不同时间内的飞机对 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从保护环境的角度看,噪声就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 它不仅包括杂乱无章不协调的声音,而且也包括影响他 人工作、休息、睡眠、谈话和思考的音乐等声音。因此, 对噪声的判断不仅仅是根据物理学上的定义,而且往往 与人们所处的环境和主观感觉反应有关。
3.环境噪声 环境噪声包括干扰人群正常活动的包括自
然噪声在内的一切声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 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环境噪声包 括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 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LA(t)——t时刻的瞬时A声级,dB(A); t2-t1——连续取样的总时间,min。
将某一段时间内连续暴露的不同A声级变化,用能量平 均的方法以A声级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 ,这个声
7噪声环境现状及影响评价

7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7.1 噪声现状监测7.1.1 监测布点结合本工程主要噪声源分布情况及周围敏感目标分布情况,在厂区东、南、西、北厂界四个厂界噪声最大处各布设1个噪声监测点,在草岭布设1个噪声监测点。
具体监测点位置见表7.1-1和图7.1-1噪声布点示意图。
图7.1-1 噪声布点示意图6#2#3#4#1#7# 5#206国道日兰〔日东〕高速公路 草岭村监测于2011年3月12日进展,监测1天,白天和夜间各一次。
测量时无雨、风速小于5m/s。
监测仪器为AWA6218噪声统计分析仪。
7.1.2 监测方法按?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21〕规定的方法。
7.1.3 监测工程L10、L50、L90、Leq(A)。
7.1.4 监测结果噪声监测统计结果见表7.1-2。
7.2 噪声现状评价7.2.1 评价标准厂界噪声评价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21)3类标准,即昼间65dB(A)、夜间55dB(A)。
草岭噪声现状评价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21) 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
7.2.2 评价方法评价方法采用超标值法,计算公式为P = Leq-L b式中:P—超标值,dB(A);Leq—测点等效A声级,dB(A);L b—噪声评价标准,dB(A)。
7.2.3 评价结果噪声现状评价结果见表7.2-1。
由表7.2-1可见,1#东厂界监测点昼、夜间噪声值均不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21)中3类标准的要求,其余监测点昼、夜间噪声值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21)中3类标准的要求。
1#东厂界监测点超标主要是由于交通车辆经过所致;7#监测点昼、夜间噪声值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21) 2类标准的要求。
7.3 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7.3.1 厂内拟建及在建工程运行后主要噪声源分析拟建工程主要噪声源情况见表7.3-1,在建工程主要噪声源情况见表7.3-2。
监测方案

xxx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项目名称:委托单位:项目地址:建设单位联系人:建设单位联系电话:一、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 监测点位本次监测拟在厂界东面、南面、西面、北面厂界各设置1个噪声监测点,共设置4个噪声监测点。
(2)监测项目昼间、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
(3)监测周期和频次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要求执行,连续监测2天,昼夜各1次。
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监测因子:氨气(小时值)、硫化氢(小时值)、TSP(日均值),共3项。
(2)监测点位:1#上风向、2#下风向各设1 个点,共2 个点位。
(3)监测频率:根据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连续检测7天。
氨气、硫化氢监测小时值,TSP浓度监测日均值。
三、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监测因子:水温、pH、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总磷、氟化物、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氮、粪大肠菌群共11项。
(2)监测点位:1#监测断面(项目东侧白水江流经项目区域上游约500m 的断面)、2#监测断面(项目东侧白水江流经项目区域下游约1000m的断面),各设一个点,共2个点。
(3)监测频率: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
每天采样一次采混合样,连续监测三天。
四、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监测因子:水温、pH、高锰酸盐指数、总硬度、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硫酸盐、氟化物、挥发酚、氰化物、氯化物、铁、锰、镉、砷、汞、六价铬、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总磷、总硬度、钠离子、钾离子,共24项。
(2)监测点位:1#厂区井水,2#西北侧出露泉点(位于地下水水文地质单元的下游方向),3#东南侧闲置厂区井水(位于地下水水文地质单元的上游方向)。
(3)评价标准及方法:根据执行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
环境监测结果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进行。
校园环境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校园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校园环境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校园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校园环境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校园环境卫生管理是我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工作,作好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为师生创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不仅是建设和谐校园的迫切需要,更是提高学校发展软环境,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了寻求更加有利于校园环境建设的途径,现对学校的校园环境卫生区域的归属、卫生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情况进行分析说明,并提出几点措施及设想。
一、校园环境卫生区域的归属校园的环境卫生主要由两个部门负责:一是强物业公司,该物业主要负责学校南院家属楼的楼梯卫生,北院综合行政大楼内的楼层及厕所卫生,女生培训楼1至3楼的楼梯卫生,各教学楼、实习楼的厕所卫生,校园绿化区内的卫生和固定垃圾桶垃圾的清理工作。
二是由学生组成的“三自教育”队伍,“三自教育”队伍主要负责的卫生区域:一是女生培训楼4至8层的楼梯卫生、培训楼周边空地卫生,南院除绿化带外的所有区域范围内的卫生;二是北院除绿化带外的所有区域范围内的卫生(包括篮球场、足球场、数控实训楼、综合实训楼、汽修实训车间周边);三是两栋教学楼楼梯卫生(一号教学楼共六层,每层4条楼梯;二号教学楼共7层,有3条楼梯);四是北院内的9栋学生宿舍楼的楼梯及周边卫生,除1栋学生宿舍楼是两层外,其余宿舍楼的楼层均在6至8层之间。
五是南院家属区、女生培训楼、北院9栋宿舍楼、2号教学楼及校园内打扫起来的所有垃圾的倾倒工作。
二、校园环境卫生现状及原因分析校园作为师生活动的公共场合,环境卫生污染问题多是由于人们的活动造成的。
据粗略统计,校园内每天由个人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其它垃圾(如落叶等)至少30车以上。
这些垃圾都由“三自教育”的学生从各栋宿舍楼、南院家属区及校园里不同的地方统一拉到北院垃圾房进行倾倒。
每周参加“三自教育”的学生人数在90人至120人之间不等(一般两至三个班),他们除了每天把30车左右的垃圾拉到垃圾房外,还负责每天两次对校园进行彻底的清扫,对各教学楼、宿舍楼的楼梯进行打扫并拖地,其余时间负责校园的保洁工作。
声环境影响评价基本要求

工程分析
给出建设项目对环境有影响的主要声源的数量、位置和声源源强,并在标有比例尺的图中标识固定声源的具体位置或流动声源的路线、跑道等位置。在缺少声源源强的相关资料时,应通过类比测量取得,并给出类比测量的条件。
给出建设项目对环境有影响的主要声源的数量、位置和声源源强,并在标有比例尺的图中标识固定声源的具体位置或流动声源的路线、跑道等位置。在缺少声源源强的相关资料时,应通过类比测量取得,并给出类比测量的条件。
④环境影响:给出建设项目建成后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给出项目建成后各噪声级范围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
①应覆盖全部敏感目标,给各敏感目标的预测值
②给出厂界(场界、边界)噪声值
③等声级线:根据需要绘制等声级线
④给出建设项目建成后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
给出建设项目建成后各敏感目标的预测值及厂界噪声值,分析敏感目标受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预测时段
不同代表时段噪声级可能发生变化的建设项目,应分别预测其不同时段的噪声级
不同代表时段噪声级可能发生变化的建设项目,应分别预测其不同时段的噪声级
方案比选
对可研和评价中不同选址和建设布局,应根据不同方案噪声影响人口的数量和噪声影响的程度进行比选,并从声环境保护角度提出推荐方案
给出建设项目对环境有影响的主要声源的数量、位置和声源源强,并在标有比例尺的图中标识固定声源的具体位置或流动声源的路线、跑道等位置。在缺少声源源强的相关资料时,应通过类比测量取得,并给出类比测量的条件。
噪声预测
①要覆盖全部敏感目标,给出各敏感目标的预测值
声环境保护与环境质量

目录
• 声环境质量现状 • 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声环境保护的措施 • 声环境质量改善的途径 • 未来展望
01
声环境质量现状
声环境质量标准
昼间标准
白天(6:00-22:00)允许的噪声分贝上限值 。
夜间标准
晚上(22:00-次日6:00)允许的噪声分贝上 限值。
特殊标准
针对特定区域或特定时间段,如学校、医院 等,制定的更为严格的噪声控制标准。
社区共治
通过社区组织和居民自治,共同制定和执行声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05
未来展望
声环境保护的长期规划
1 2 3
制定长期战略规划
针对声环境保护制定长期战略规划,明确目标和 措施,确保持续推进声环境保护工作。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声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确保法 律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声环境保护提供 有力保障。
公共设施降噪
对于公共交通设施,如铁路、公路等,应采 取减震、降噪等措施,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 响。
加强法律法规监管
制定严格的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
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噪声污染防治的标准和要求,为声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
加强执法力度
相关部门应加强执法力度,对违反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提高违 法成本。
环保意识的提高
环保教育
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声环境 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环保意 识。
环保行动
鼓励公众参与声环境保护的行动,如 减少噪声产生、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等 ,共同维护声环境质量。
公众参与和社区共治
公众参与
鼓励公众参与声环境保护工作,如建立噪声投诉平台、开展社区共治等,实现全民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1)监测布点
根据厂区平面布置及周围环境概况,在厂址东、南、西、北四个边界各设置一个噪声监测点,详见图4-1.
(2)监测时间及频次
由PY环境监测站2011年3月16~20日进行现状监测,各点昼夜各监测一次。
(3)监测方法
采用《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中规定的方法进行。
(4)监测结果
环境噪声统计结果见表4-6。
表1-1 环境噪声监测统计结果
2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评价标准
本评价噪声标准执行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3类标准:昼间65dB(A)、夜间55dB(A)。
(2)评价结果
本评价采用超标率法进行环境噪声现状评价,见表4-7
表1-2 环境噪声评价结果表
由表1-2可见,昼间噪声现状监测值波动范围在43.5~48.2 dB(A)之间,夜间噪声现状监测值波动范围在39.0~43.5 dB(A)之间。
各监测点无论昼间还是夜间环境噪声值均符合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3类标准要求,建设项目厂区声环境现状质量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