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五章第二节课前诊断测试

合集下载

八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物理-上册-[基础诊断]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八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物理-上册-[基础诊断]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学业质量评价(第五章)(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个小题,共25分。

1~8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9~11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凹透镜只能透光,不能成像B.正常眼睛看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是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2.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

若在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先变小再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3.小京通过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的“关灯”二字放大的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关灯”二字放大的像是实像B.提示牌上的“关灯”二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C.提示牌上的“关灯”二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D.提示牌上的“关灯”二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4.如图所示,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远处物体的光正好会聚在视网膜上。

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距离一般不小于10cm)物体时,为了使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凸度和焦距的变化情况分别是()A.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短B.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长C.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短D.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长5.关于成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平面镜成的都是虚像B.凸透镜成的都是实像C.凸透镜可以成缩小的像,也可以成放大的像D.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的像,也可以成正立的像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小组测量出物距和相应的像距,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

根据图像可知()A.该凸透镜的焦距f=20cmB.当物距u=30cm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规律工作的C.当物距u=8cm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就是利用此规律工作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向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的过程中,凸透镜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7.小青和小山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远处的同学进行拍照,底片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A.小山离被拍同学近B.小青离被拍同学近C.小青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山的一样大,小青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前伸D.小山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青的一样大,小山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后缩8.小明取来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来模仿望远镜,他通过两个透镜观察前面的物体,如图所示,调整两个透镜间的距离,直到看清楚为止。

24个上课课题及节次班级抽签表

24个上课课题及节次班级抽签表
1
确定位置
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3
一次函数
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二节
4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八年级上册第七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5
一元一次不等式
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四节第一课时
6
运用公式法
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第二课时
7
相似三角形
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五节
8
每周干家务活动的时间
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
9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一课时
10
配方法
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11
平方根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
12
数轴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13
分式
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14
有理数的乘方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九节第一课时
仁和中学理科综合组教师教育技能展示课现场备课课题
15
整式
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
16
线段、射线、直线
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
17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第三课时
18
普查和抽样调查
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二节
19
完全平方公式
七年级下册第一张第八节第一课时
20
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
七年级下册第一张第四节第一课时
21
作三角形
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五节
22
认识三角形
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第24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上课班级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二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测试试题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二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测试试题

第五章第二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检测题)1.下列对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神经B.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构成C.神经系统对人体各部分起协调作用D.神经系统对人体的调节作用可随意支配2.有关下图所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1]是细胞体,[3]和[4]是神经纤维B.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它能接受刺激,并自动有节律地收缩D.兴奋或神经冲动只能由[3]进行传导3.脑与躯干,脑与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是()A.小脑B.脑干C.脊髓D.大脑4.组成脑的三部分结构是()A.大脑、中脑、小脑C.大脑、小脑、脑桥5.人类特有的大脑皮层功能区是()B.大脑、小脑、脑干D.大脑、小脑、间脑A.感觉中枢B.听觉中枢C.语言中枢D.视觉中枢1.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是()A.脑和脊髓B.脑和脑神经C.脊髓和脊神经D.脑神经和脊神经2.我国新交通法明确规定不得酒后驾车,酒驾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A.酒精麻醉大脑,使行为失控B.酒精麻醉小脑,使行为失控C.酒精麻醉脑干,使行为失控D.酒精引起肝中毒,使行为失控3.如图是脑的侧面半球,据图填空。

, (1)①是,它的表层叫做,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这些功能区又可称为。

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动物的大脑皮层上没有中枢。

(2)当图中[]受损,可引起呼吸、循环障碍而立即死亡;当图中[]受损,可表现出运动不协调。

(3)“中风”病人的四肢没有任何损伤,却出现了一侧肢体不能活动的症状,这是因为。

(4)有人患了“脑血栓”,失去了说话能力,这是由于血栓压迫了大脑皮层的。

1.下列有关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B.轴突及套在外面的髓鞘构成神经C.神经元的细胞体中含有遗传物质D.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2.下列有关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B.小脑能够协调运动和维持躯体平衡C.脑干不属于脑的组成部分D.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1)在体育课上,老师嘱咐同学们在运动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后脑,以防跌倒死亡,你知道保护后脑,其实是为了保护。

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城镇与乡村》名师优质教学设计(第1课时)

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城镇与乡村》名师优质教学设计(第1课时)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小结】总结乡村和城镇房屋建筑在形态、数量、密度、建筑风格等方面的具体差异(略)。
【承转】通过刚才的比较,我们知道了乡村和城镇在房屋建筑上有很大不同,除了这些,你还能发现乡村和城镇的景观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通过观看视频去我国更多的乡村和城镇看一看。请同学们仔细观看,看谁能找出乡村和城镇景观上更多的不同。
【学生活动】阅读并回答。
【小结】一般来说,城镇是在村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乡村可能发展为城镇,随着城镇的发展壮大,又会对周边乡村产生辐射作用,带动周边乡村的发展,所以二者之间相互关联。
【承转】乡村和城镇在发展的过程中,受自然、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影响,每处乡村和城镇都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在我们家乡也有许多特色景观,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现在我们一起看看同学们的完成情况吧。
【播放】乡村与城镇视频。
【提问】除了房屋建筑的不同,乡村和城镇的景观还在哪些方面有不同呢?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描述乡村和城镇景观差异。
【展示】突出道路信息的乡村与城镇景观图、突出商业和服务设施信息的乡村与城镇相关图片。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进一步思考并描述乡村和城镇的景观差异。
【学习活动】师生共同总结表5.5所示内容。
表5.5
类型
景观特征
乡村
房屋密度小且低矮,一般独门独院,风格一致
交通线路狭窄、
稀少
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较少
周边有农田、果林、池塘等
城镇
高楼众多,建筑密度较大,风格多样
道路纵横交错,交通呈现网络化、立体化
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建有各类
绿地
【承转】通过对乡村与城镇景观差异的比较,不难看出,乡村景观较多地保留了原有的自然风貌,而城市景观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更大,原有的自然环境大部分已被改造。是什么原因导致乡村与城镇的景观差异如此之大呢?

人教版高中化学 必修第2册 第五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氨和铵盐》

人教版高中化学 必修第2册 第五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氨和铵盐》

向空气要面包——氨和铵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在新课程标准中,“氮及其化合物”属于必修课程“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下的内容,在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中,是第一章第二节的重要内容。

此部分内容承载着帮助学生结合真实情景或实验探究去了解氮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物质及其转化及其在促进社会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帮助学生构建“价-类”二维图的认知模型。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了氯、硫等非金属元素的基础上,有氧化还原反应等相关知识做理论支撑,学生可以构建出“价-类”二维模型,但是缺乏利用模型预测物质性质和物质转化的能力;对“生物固氮”有所了解,但是缺乏对“人工固氮”的认识;知道氮肥有助于粮食增产,但对氮肥发展史知之甚少,更无法分辨各类氮肥的优劣和使用注意事项。

三.教学目标1、通过如何向空气中要面包的预测,培养学生初步应用“价-类”模型解决问题;2、通过设计喷泉实验、白烟实验、氨气的实验室制法、铵盐的性质相关实验等,提升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证据推理能力;3、通过由空气获取“面包”过程的研究,使学生感受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价值,增强学生对于化学可促进生产发展、化学可帮助我们建设美丽家园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通过如何向空气中要面包的预测,培养学生初步应用“价-类”模型解决问题;通过如何获取氮肥的活动,再次培养学生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创设情境解决实际问题六.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围绕氨的性质,将教学过程分为4个教学环节:首先通过如何向空气要面包的提出,引出工业合成氨;然后围绕合成氨工厂如何进军氮肥业,引导学生从问题解决的视角探究氨的水溶性和碱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价-类”模型,解决如何制备更优化的硝态氮肥;最后通过实验探究帮助学生解决铵态氮肥的施用注意事项。

七.教学流程八.教学过程放在阴冷的环境下)【任务】根据以上资料,预测氨水可能具有怎样的性质?【小结】氨水在一段时间内为我国的粮食增产作出了卓越贡献,然而因它易挥发,运输不便等原因,已逐渐淡出了消费市场。

第五章_滚动轴承的故障监测和诊断

第五章_滚动轴承的故障监测和诊断


滚动体损伤振动情况
4、轴承偏心 当滚动轴承的内圈出现严重磨损等情况时,轴承会出现偏心 现象,当轴旋转时,轴心(内圈中心)便会绕外圈中心摆动, 如图4示,此时的振动频率为nfr(n=1, 2,…)。

滚动轴承偏心振动特征
实例
• 6210轴承的监测与诊断 • 一台单级并流是鼓风机,其结构如图。该机组自 86 年 1 月30日起,测点③的振动加速度逐渐增加至正常值10倍,为 查明原因,对测点③的振动信号进行频谱分析。
第二节 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
滚动轴承常见的失效形式:
滚动轴承尺寸的选择2
疲劳点蚀或剥落
磨 损
胶 合
断 裂
保持架损坏
烧 伤
第三节 滚动轴承的振动
与轴承的结构有关的振动 ——无论轴承正常与否,都会产生振动
与轴承滚动表面状况有关的振动两种类型
——反映了轴承的损坏状况
一、滚动轴承的振动机理 1、承载状态下滚动轴承的振动
图 IFD法的信号变换过程
二、滚动轴承的精密诊断
1、轴承内滚道损伤 轴承内滚道产生损伤时,如:剥落、裂纹、点蚀等(如图所 示),若滚动轴无径向间隙时,会产生频率为nfi(n=1,2,…) 的冲击振动。

内滚道损伤振动特征
通常滚动轴承都有径向间隙,且为单边载荷,根据点蚀部 分与滚动体发生冲击接触的位置的不同,振动的振幅大小会发 生周期性的变化,即发生振幅调制。若以轴旋转频率fr,进行振 幅调制,这时的振动频率为nfi士fr(n=1,2…)。
2.轴承外滚道损伤
当轴承外滚道产生损伤时,如剥落、裂纹、点蚀等(如图2 所示),在滚动体通过时也会产生冲击振动。由于点蚀的位置 与载荷方向的相对位置关系是一定的,所以,这时不存在振幅 调制的情况,振动频率为nfo ( n=1,2,…),振动波形如图 所示。

2023年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五章数列第二节等差数列课件

2023年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五章数列第二节等差数列课件

[提速度]
1.(2022·枣庄质检)已知等差数列{an}的项数为奇数,其中所有奇数项之和为319,
所有偶数项之和为290,则该数列的中间项为
()
A.28
B.29
C.30
D.31
解析:由结论(8),设项数为奇数2n-1,S奇-S偶=an=319-290=29, 故选B.
答案:B
2.已知Sn是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若a1=-2 020,2S2002200 -2S2001144 =6,则S2 023=
b1+2 b5=192+ 2 64=128.故选C.
答案:C
2.已知等差数列{an}满足a4+a6=22,a1·a9=57,则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 )
A.1或-1
B.2
C.-2
D.2或-2
解析:由a1+a9=a4+a6=22,a1·a9=57,所以a1,a9是方程x2-22x+57=0的两 实数根,解得aa19= =31,9 或aa19= =13,9, 所以公差d=a9-8 a1=2或-2.故选D. 答案:D
第二节 等差数列
(1)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前n项 和公式,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的关系;(3)体会等差数列与一 元一次函数的关系.
目录
CONTENTS
1
知识 逐点夯实
2
考点 分类突破
3
课时过关检测
01 知识 逐点夯实 课前自修
重点准 逐点清 结论要牢记
等差数列的判定与证明方法 方法
解读
适合题型
定义法 对于数列{an},an-an-1(n≥2,n∈N *)为同一常
数⇔{an}是等差数列
解答题中的

2024年高中化学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

2024年高中化学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和特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新人教版选修5高中化学第五章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内容包括:1.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和分类;2.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方法和特点;3.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结构和性质,对有机化学有一定的了解。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高分子材料的特点、合成方法和应用,帮助学生建立起有机化合物和高分子材料之间的联系。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高分子材料的应用案例:介绍高分子材料在医学、电子、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如医用高分子材料、高分子电池隔膜等。
(2)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动画:通过动画形式展示高分子材料的合成过程,如聚合反应、缩聚反应等。
(3)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动态:介绍高分子材料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成果,如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应用等。
2.对于教学中的难点内容,我将结合实例、模型等多种教学资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和原理。
3.我还将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高分子材料的学习能够顺利进行。
4.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我将提供更多的拓展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前诊断测试
1. (2019 •四川宜宾中考)在?ABC冲,若/ BAD与/ CDA勺角平分线交于点E, 则厶AED勺形状是()
A.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2. (2019 •四川泸州中考)如图,?ABC啲对角线AC BD相交于点O, E是AB中点,且AE+ EO= 4,则?ABCD勺周长为()
A. 20 B . 16 C. 12 D. 8
3. (2019 -安徽中考)口ABCD中,E, F是对角线BD上不同的两点,下列条件中,不能得出四边形AECF—定为平行四边形的是()
A. BE= DF
B. AE= CF
C. AF// CE
D.Z BAE=Z DCF
4. (2019 •浙江丽水中考)如图,在?ABCD^,连结AC, / ABC=Z CAD= 45°, AB= 2,贝S BC的长是()
A J 2 B. 2 C. 2 2 D. 4
5. (2019 -辽宁辽阳中考)如图,在?ABCD中,/ BAD= 120°,连结BD,作AE// BD交CD延长线于点E,过点E作EF丄BC交BC的延长线于点F,且CF= 1, 则AB的长是()
A. 2 B . 1 C. - 3 2
6. (2019 •江苏泰州中考)如图,?ABCD中, AC BD相交于点O,若AD= 6, AC + BD=16,则△ BOC勺周长为 ______ .
7. (2019 •湖南衡阳中考)如图,?ABCD勺对角线相交于点O,且A》CD过点O作OML AC交AD于点M.如果△ CDM的周长为8,那么?ABCD的周长是
8 (2019 -山东临沂中考)如图,在?ABCD中,AB= 10, AD= 6, ACLBC 贝S BD
9.如图,在六边形ABCDEI中,AB綊ED AF綊CD BC綊FE,对角线FD L BD.
已知FD= 24 cm BD= 18 cm则六边形ABCDE的面积是____________ m.
参考答案
1. B
2.B
3.B
4.C
5.B
6.14
7.16 84 13 9.4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