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煤矿和国外煤矿现状的区别

合集下载

国内外煤矿发展现状

国内外煤矿发展现状
安全生产
- 近年来,中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事故数量和死亡率大幅下降。- 政府和企业加大了安全生产投入,推广智能化监控系统等先进技术装备,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 各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不一,一些发展中国家煤矿事故率相对较高。- 发达国家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通过严格监管和先进技术装备的应用,提高了安全生产水平。
市场需求
- 中国煤炭市场需求旺盛,主要受到电力、钢铁、化工等行业的推动。- 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清洁能源的发展,煤炭需求增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较高水平。
- 全球煤炭市场需求受经济、政策和环保等多种因素影响,整体呈现波动趋势。- 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东南亚等,随着经济增长和电力需求的增加,煤炭需求持续增产和环境保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监管和治理。- 同时,政府也鼓励煤矿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
- 各国政府对煤矿行业的政策环境各不相同,但普遍注重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一些国家通过税收优惠、补贴等政策措施鼓励煤矿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和环保措施。
技术发展
- 中国煤矿行业积极推进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提高了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环保水平。
- 发达国家在煤矿开采技术和装备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实现了煤炭生产的高效化和环保化。- 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推进煤矿技术升级和装备更新,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国内外煤矿发展现状
维度
国内煤矿
国外煤矿
生产规模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之一,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近年来,中国煤矿生产逐渐向大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 各国煤矿生产规模差异较大,主要煤矿生产国包括中国、印度、美国和俄罗斯等。- 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等,通过技术改造和规模效益,实现了煤炭生产的高效化和集中化。

国内外智慧矿山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智慧矿山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智慧矿山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3.1 国内智慧矿山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智慧矿山概念从2010年从发达国家传入国内,一经传入,既在我国矿业届引起了极大震动,许多矿山、设备研发制造厂家和科研单位、大学纷纷推出了自己对智慧矿山的理解。

山东省明确将建设智慧矿山定为基本省策。

并通过了建设智慧矿山的一系列的规范、规定,开始了首个智慧矿山省的建设。

我国矿山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原始阶段--机械化--数字化--正在向智慧化方向迈进。

智慧主要生产系统方面进行了无人采煤工作面的建设,情况如下:2000年铁法小青(德国DBT\ 北京煤机厂)、2003年马兰、2005年大同引进DBT刨煤机自动工作面。

2007年东滩煤矿完成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面,2010年龙口矿业集团完成首个海下无人面。

神化神东公司2005年先后建成榆家梁煤矿哈拉沟半截深、补连塔全截深工作面。

河南义煤集团首个综放工作面,预计今年10月投产。

河北峰峰、山东新汶华恒等,以开采“三下压煤”实现地面不塌陷目的的自动充填工作面系统,应用效果很好,并在推广之中。

提供技术装备的公司和研究机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方面:国家863项目2009年在西安启动,参加研究的单位有中国矿业大学、西安煤机厂和陕西煤矿化团,名称“煤矿井下采掘遥控关键技术”。

北京煤机厂:运输机等。

兖州矿业煤机厂:液压支架山西科达自动化公司致力于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采煤工作面系统的成套产品集成,并取得了可喜成果,完成晋城古书院和阳泉荫营煤矿自动化工作面项目,控制系统的建设。

安徽山河矿业装备公司:薄煤层无人面。

非煤矿山智慧采矿工作面:非煤矿山的采矿受地质条件的限制,主要在智慧爆破采矿方面。

在此方面发展了数码雷管爆破采矿技术。

智慧掘进工作面主要有:智慧化煤巷机械化掘进工作面,在自动掘进、自动支护(锚网支护)、自动运输、智能综合降尘等方面有较大突破,代表作是潞安矿业的王庄煤矿。

在智慧化岩巷掘进工作面,岩巷机械化掘进线、喷浆机器人喷浆支护方面取得了进展。

煤矿千米深井开采技术现状

煤矿千米深井开采技术现状

煤矿千米深井开采技术现状1 国内外深井开采现状在我国已探明的煤炭资源中,约占50%的煤炭埋深超过千米。

随着对能源需求量的增加和开采强度的不断加大,我国煤炭开采逐步转向深部,煤矿开采深度以8~12m/年的速度增加。

如何能够安全、高效、低成本地开采深部煤炭资源,将其转换为经济建设有力的能源保障,成为目前我国煤炭行业亟需寻求突破的重大技术难题。

1.1 国外深井开采现状煤矿深部开采是世界上大多数主要采煤国家目前和将来要面临的问题。

在世界主要采煤国家中,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英国、波兰、俄罗斯等国家采矿业较为发达,原西德和前苏联较早进入深部开采。

在20世纪60年代初,原西德埃森北部煤田中的巴尔巴拉矿的开采深度就已经超过1000 m,达到1200m;从1960~1990年,原西德煤矿的平均开采深度从730m 增加到900m 以上,最大开采深度从1200m 增大到1500m,并且以每年约10m 的速度递增。

前苏联在解体前的20年中,煤矿的开采深度以每年10~12m左右的速度递增。

在俄罗斯,仅顿巴斯矿区就有30个矿井的开采深度达到1200~1350m,波兰的煤矿开采深度已达1200 m,日本和英国的煤矿开采深度曾分别达到1125 m 和1100m。

1.2 国内深井开采现状近年,我国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发展,能源需求旺盛,煤炭产量大幅度增加,2012年生产原煤36.5亿t。

矿井开采延深速度加快,一大批矿井快速进入深部开采阶段。

东北及中东部地区的多数矿区开采历史长,开采深度相对较大。

预计在未来20年,很多煤矿的开采深度将达1000~1500m。

如现在新汶矿区平均最大回采深度达到1032m。

图我国煤矿千米深井分布图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初步统计,我国已有平顶山、淮南和峰峰等43个矿区的300多座矿井开采深度超过600m,逐步进入深部开采的范畴,其中开滦、北票、新汶、沈阳、长广、鸡西、抚顺、阜新和徐州等近200处矿井开采深度超过800m,而开采深度超过1000m 的矿井全国有47处。

煤矿开采的历史与现状

煤矿开采的历史与现状
采用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技术可以减少煤矿开采对环境的破坏,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
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技术的局限性
实施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技术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时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管 力度。
03
世界各国煤矿开采现状
中国煤矿开采现状
煤炭储量丰富
中国是全球煤炭储量最丰 富的国家之一,主要集中 在山西、陕西、内蒙古等 地区。
煤炭资源有限
全球煤炭资源储量有限,随着开采量的增加,可 采资源逐渐减少,导致资源枯竭问题日益突出。
资源开采成本增加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煤矿开采的难度和成本也 随之增加,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来维 持生产。
资源争夺与地区冲突
煤炭资源分布不均,导致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存 在资源争夺和冲突,不利于全球煤炭市场的稳定 发展。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 对全球煤炭市场面临的 挑战和问题。
05
案例分析
成功的煤矿企业案例
山西焦煤集团
作为中国最大的焦煤生产企业之一,山西焦煤集团通过持续 的技术创新和资源整合,实现了高效、安全、环保的煤矿开 采,为我国焦煤市场提供了稳定供应。
兖矿集团
兖矿集团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注重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通过 引进和自主研发先进技术,提高了采煤效率,降低了生产成 本,成为国内煤炭行业的佼佼者。
煤矿开采的历史与现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1
目录
• 煤矿开采的起源 • 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 • 世界各国煤矿开采现状 • 煤矿开采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 案例分析
01
煤矿开采的起源
早期的煤炭开采
煤炭作为能源的发现与利用
煤炭在早期被人们发现并作为能源使用,主要用于冶铁、制陶等手工业生产。

为什么国内干煤矿的人越来越少了

为什么国内干煤矿的人越来越少了

作为煤矿工人,我先发现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都不愿意干煤矿了
我在煤矿快二十年了,以前招人还可以发出招聘信息基本上都能招到,最近两年发现在我们国家的很多煤矿都不好招人,目前大部分煤矿都存在缺人的情况,招聘管理人员还稍微好点,但是一线工人就非常不好招了。

个人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煤矿给世人人的影响都不好,就是脏乱差,黑漆漆的,煤矿工人升井之后除了牙齿是白的,其他地方都是黑漆漆的。

很多没接触过煤矿的人看一眼都接受不了
2、在人们的心目中干煤矿一直以来都是比较下贱的工作,杂乱差、还危险。

认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混不走的才来干煤矿
3、近些年来煤矿行业不景气,特别的2013年至2015年期间很多煤矿出现拖欠工资,甚至根本就发出工资的情况,一些煤矿工人辛辛苦苦干一年,最后的拿不到钱。

致使很多干煤矿的都改行了。

4、煤矿属于高危行业,特别是前几年,由于煤矿培训不到位、投入不到位、管理不善,行管部门监管不到位等造成一些煤矿出现瓦斯爆炸事故、顶板事故、透水事故等群死群伤的反面教材。

5、目前国内的煤矿虽然是高危行业,还脏累,但是待遇不高,有的还不如去江浙沿海地方打螺丝。

6、煤矿一般都比较偏僻,女同志很少,很多年轻人觉得干煤矿找不到老婆,一些女同志听说男的是干煤矿的,立即就反悔不往下交流了。

致使年亲人都不愿意来煤矿。

虽然煤矿有以上甚至更多的不足,但煤是国家发展不可缺少的能源,现在国家也大力推进煤矿智能化、机械化,减少人员,减少劳动强度,国家监管也越来越严格。

相信煤矿以后会越来越好的,比如美国的煤矿都要本科学历的才可以从事煤矿,工资待遇也很高。

希望一些国内的一些煤矿院校的莘莘学子能够投身到煤矿的生产建设中来。

国外煤矿安全救援预案现状

国外煤矿安全救援预案现状

一、引言煤矿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煤矿开采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如瓦斯爆炸、透水、顶板事故等。

为了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煤矿安全救援预案。

本文将简要介绍国外煤矿安全救援预案的现状。

二、国外煤矿安全救援预案的特点1. 高度重视国外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煤矿安全救援工作,将其纳入国家安全生产战略。

如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都将煤矿安全救援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2.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国外各国都制定了完善的煤矿安全法律法规,对煤矿安全救援工作进行了明确规定。

如美国《矿山安全健康法》、澳大利亚《矿山安全与健康法》等,都对煤矿安全救援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3. 先进的救援技术国外各国在煤矿安全救援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如无人机、机器人、卫星遥感等技术在救援过程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

4. 强有力的救援队伍国外各国都建立了专业的煤矿安全救援队伍,如美国的国家煤矿安全与健康管理局(MSHA)、澳大利亚的矿山救援队等。

这些救援队伍具备较高的救援技能和实战经验,能够迅速应对各类煤矿安全事故。

5. 严格的培训制度国外各国对煤矿安全救援人员实行严格的培训制度,确保救援人员具备应对各类事故的能力。

如美国对救援人员进行为期一年的专业培训,澳大利亚对救援人员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培训。

三、国外煤矿安全救援预案的现状1. 美国煤矿安全救援预案美国是世界上煤矿安全事故发生频率较高的国家之一。

为提高煤矿安全救援能力,美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煤矿安全救援预案。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成立了国家煤矿安全与健康管理局(MSHA),负责全国煤矿安全监管和救援工作。

(2)建立了全国性的煤矿安全救援网络,实现救援资源共享。

(3)对煤矿企业进行严格的安全生产监管,确保煤矿安全。

2. 澳大利亚煤矿安全救援预案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煤矿安全事故发生频率较低的国家之一。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国内外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总结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国内外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标签: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现状;发展趋势1引言煤炭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其井下进行煤矿开采作业的危险因素多种多样,需要对井下的生产环节和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和控制,煤矿安全生产的信息化就是利用目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信息技术,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不仅提高煤矿企业生产的安全性,而且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科学化的安全生产管理,还能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

2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发展现状2.1国外发展现状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煤矿开采行业发展较早,且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较为成熟,也是最早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少数几个国家。

以美国为例,其煤矿安全生产经历的主要阶段也是由比较恶劣的生产状况逐渐转变为目前全球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最好的国家之一,这一状况的改变归功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美国将计算机网络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应用到煤矿调度指挥、信息收集、日常监管、风险预警、应急救援、事故调查以及教育培训等方面,并且以井上、井下互联网的综合監控系统进行辅助管理,实现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概率和人员伤亡率。

德国是最早进行煤矿开采的国家之一,目前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较高,可以实现对煤矿井下的全程和全面监控,当井下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不仅可以利用各种数字化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密切联系,而且可以对事故后果和救援方案进行计算机模拟,并不断统计、计算和分析、总结事故的发生规律,做到从源头上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日本现在对煤矿井下灾害的早期预报及专门开发的智能专家系统方面的研究比较突出,可以对井下的危险源进行精确的智能识别,解决预警救援的难题。

2.2国内发展现状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我国的煤炭储量和煤炭开采、使用量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的煤矿行业起步较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也落后与国际先进水平,但是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煤矿行业的相关技术也逐渐成熟,煤矿安全生产的信息化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且基本实现了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装备的国产化,我国的综合信息化系统主要包括监控系统、调度系统、自动化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等,主要负责安全日常管理、灾害的预防与处理、矿山事故应急管理、安全评估、人员信息管理、安全检测信息处理和安全知识培训等方面。

煤矿发展现状

煤矿发展现状

煤矿发展现状煤矿是我国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就我国煤矿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

近年来,我国煤矿发展面临着多种困境。

首先,煤矿资源逐渐枯竭。

煤矿是一种有限的能源,随着煤炭的大规模开采,许多优质煤矿已经逐渐耗尽,留下的是贫瘠的煤层和深埋的煤矿,导致矿洞越来越深,采煤难度和成本也越来越大。

其次,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重。

由于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硫化物和氮化物等有害气体,煤矿开采和燃煤过程中的大量废弃物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再次,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由于矿井地质条件较差,人工采煤和机械采煤的操作难度大,所以煤矿事故经常发生。

从事煤矿工作的矿工们往往面临着生命危险,煤矿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首先,加大了对煤矿资源的管理力度。

政府加强了对煤矿开采的许可和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鼓励煤矿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矿山利用率。

其次,推动煤矿清洁利用。

政府积极推广清洁煤技术,发展煤炭洗选技术,控制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并鼓励煤矿企业进行煤矸石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再次,加强煤矿安全管理。

政府加强了对煤矿安全的监管和检查,建立了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提高了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并对事故发生的严重后果进行严厉惩处。

此外,政府还积极引导煤矿企业向高附加值和环境友好型产业进行转型升级。

政府鼓励煤矿企业进行煤矿安全生产设备的技术更新和改造,提高矿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推动矿山经营转型,发展煤炭洗选、煤制气、煤化工等清洁能源产业。

综上所述,我国煤矿发展的现状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加强煤矿资源管理,推动煤矿清洁利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并引导煤矿企业进行转型升级。

未来,我国煤矿发展将更加注重矿山安全、环境友好和清洁利用,推动绿色低碳能源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煤矿开采的煤层大多瓦斯含量大、透气性低且地质构造复杂,不易在开采前抽放瓦斯,但在采掘时,瓦斯放散量大,再加上开采煤层地质条件复杂和开采规模的扩大、开采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导致采动诱发的应力场、煤岩体裂隙场及瓦斯流动场的变化更加复杂多变,在一定条件下,容易诱发煤与瓦斯突出和瓦斯的突然涌出现象,造成瓦斯事故。

在目前的能源供应条件下,对高瓦斯矿井和瓦斯突出矿井,不可能采取停产关闭的措施。

为此,只能是自主开发与之相应的安全技术,以确保高瓦斯矿井和瓦斯突出矿井的安全生产。

而美国、澳大利亚等先进国家的煤矿,实现了高度机械化,井下工作人员少,全矿的巷道布局简洁,巷道面积大、风流通畅,一旦发生灾变时,易于撤离,伤亡人员少。

另外,在煤矿井下工作的人员,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危险源,一旦出现违章作业(有意或者无意),就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所以对高危行业,应最大可能实现机械化,尽量减少人员。

大多数煤矿技术水平低下,从业人员素质低,工程技术人员缺口多,难以适应高危环境的要求
由于煤矿劳动生产率低,全行业的工资收入差,在全国20多个行业中排名倒数第2,而且工作危险、作业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

这就造成了人才的大量流失,出现了"工程、技术、管理人才缺口多,愿意到煤矿长期工作的一线人才少"的现象。

基础工作薄弱,安全技术装备不足是客观存在的现实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的重视和投入,矿井安全装备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还有许多矿井的安全设施达不到要求。

为此,建议进一步加大对煤矿安全的投入,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状况。

煤矿的税制不够完善是客观现实在我们的印象中,税制改革时,统一采用17%的增值税。

由于煤炭属于初级产品,不同于机电产品,没有附加值,是原料产品,这显然是不适用的,所以税率下调了三四个百分点。

但笔者认为还不够,应当进一步下调税率。

另外,为了保护国有资源和减少资源开采所造成的污染,我们认为对煤炭应征收资源费和环境保护费以补偿国家的投入,收费的标准应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煤质的优劣程度和煤矿开采体制(国有、集体和个体)而不同,以体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相对公平原则和提高资源的回收率。

对于高瓦斯矿井,应当将减少的税费投入到安全和环保的用途中去。

为了扭转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的状况,建议主要采取如下对策和措施:
加强职工的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

应当加大力度,宣讲近年来的灾害事故的实例、经验和教训,以提高一线领导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提高他们对灾害事故的预见性和发生事故时的应对处理能力。

对地矿学科的艰苦专业,国家给予奖学金,并和学生签订毕业后在煤矿企业工作年限的协议。

同时,提高在煤矿工作的技术人员的待遇,建立煤矿行业从业人员最低工资制度,改善其工作环境,以保证煤矿后继有人。

加强科研工作力度,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建立本质安全化的生产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