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综合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实训

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实训

《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实训》Practice of Power System Automation课程代码:21206010 课程性质:实验实习实训(必修)适用专业:电管、电气开课学期:17总学时数:两周总学分数:2.0一、实习的性质和目的本课程是电管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重在实际动手操作和案例分析的课程。

二、实习内容及学时分配(一)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实验1、手动准同期2、半自动准同期3、全自动准同期4、准同期条件整定(二)电力系统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实验1、无调节励磁时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的测定2、手动调节励磁时,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的测定3、自动调节励磁时,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的测定(三)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实验1、短路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2、提高暂态稳定的措施实验3、异步运行和再同步的研究具体分配参见下表:附件:电力系统实验操作规程本实验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实验方法与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学会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及实验设备,拟定实验线路,选择所需仪器,确定实验步骤,测取所需数据,进行电路工作状态分析研究,得出必要结论,完成实验。

一.实验前先熟悉所用的组件,记录继电器铭牌数据和选择合适的仪表量程,然后依次排列组件和仪表,便于测取数据。

二.根据实验线路图及所选组件、仪表按图接线。

接线原则应先接串联主回路,再接并联支路。

实验线路图中的直流、交流和控制回路,应分别用不同颜色的导线连接。

三.实验中如果需要改接线路,必须先按下“停止”按钮以切断交流电源,保证实验操作的安全。

四.开启电源前,“单相自耦调压器”电源开关必须在“关”的位置,调压器必须调至零位。

五.如果出现异常,应立即切断电源,并排除故障后方可进行实验。

六.预习继电器及其保护装置的实验方法,对所测数据的大小作到心中有数。

正式实验时,应根据实验步骤逐次测取数据,注意其关联性。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报告-微电网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报告-微电网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1. 了解并熟悉微电网及控制实验系统;2. 通过摹拟的牵引供电系统,了解牵引供电系统的结构和工作情况;3. 了解西南交通大学—施耐德电气联合实验室。

微网系统是一种相对于配电网规模较小的分散式独立系统,它基于以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将风电,光伏发电,储能设备组合在一起,直接供小型用户使用,它可以被视为电网中的一个可控单元,在短期内动作以满足外部输配电网络及负载的需求。

我们所参观的实验室中风电是由发动机摹拟的,其系统由8 个子系统所组成:1) 同步发机电组,容量10kW ,380V;2) 风力直驱发机电组,容量5kW ,380V;3) 双馈风力发机电组,容量10kW ,380V;4) 光伏发电系统,容量2kW,120V;5) 蓄电系统,容量2kW,20AH;6) 负载,容量15kW,功率因数-0.8~1,非线性负载;7) 并网控制器,电流50A/380V;8) 线缆监控系统,线缆长度0~5km;每套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安装于独立测试台内,便于安装和维护。

但是其抗电磁干扰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系统结构如图1 所示。

微电网的运行方式有并网和孤岛两种模式:并网模式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微电网与常规电网并网运行,当检测到电网故障或者电能质量不满足要求时,微电网将及时与电网断开而独立运行,转为孤岛模式运行。

孤岛模式是只至同步发机电建立一个稳定的电压和频率并使之运行在允许范围内,其他子系统更随该电网运行。

控制方式采用主从站控制实现其基本功能,为多代理控制技术奠定基础。

微电网还应有以下几点功能:1) 任意电源接入对系统不造成影响,确保人员电气安全;2) 自主可选择运行点,微电网控制应该做到能够基于本地信息对电网中的事件进行反映,并自动切换至独立运行方式;3) 并网或者脱网平滑;4) 有功无功独立控制;5) 具有校正电压跌落和系统不平衡能力。

图1 系统结构框图1) 通过计算机进行任务的调度及功率的分配,并且显示个子系统的运行状况,本系统采用自励方式,当拖动变频器拖动同步发电机,同步发机电定子绕组产生感应电压,经过整流提供给励磁绕组励磁。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实习纪实报告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实习纪实报告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实习纪实报告
实习概述
本次实习是在某电力公司进行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实习。

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工作,同时也了解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实习内容
1. 设备安装:我参与了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安装工作。

根据图纸和技术要求,我和团队成员一起进行了设备的安装,包括控制器、传感器等。

在安装过程中,我学习了设备的基本组成和安装方法,并了解了设备与电力系统的连接方式。

2. 调试工作:在设备安装完成后,我参与了设备的调试工作。

通过与其他团队成员的合作,我们对设备进行了连接和测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我学习了设备调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掌握了如何调整参数和排除故障。

3. 维护工作:除了安装和调试,我还参与了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

我学习了设备的保养方法和维修技巧,了解了设备故障排查和
维修的基本流程。

通过实际操作,我提升了自己的技能和实践能力。

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
认识。

我学习了电力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方式,了解了自动化设
备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应用。

同时,我也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和团队合作能力,学会了与他人有效沟通和协作。

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明确的规划。

我将继续学习和提升自己
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电力系统自动化实验报告3

电力系统自动化实验报告3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8当机组转速升到95%以上时,微机励磁调节器自动将发电机电压建压到与系统电压相等。
(二)观察与分析
1操作调速器上的增速或减速按钮调整机组转速,记录微机准同期控制器显示的发电机和系统频率。观察并记录旋转灯光整步表上灯光旋转方向及旋转速度与频差方向及频差大小的对应关系;观察并记录不同频差方向,不同频差大小时的模拟式整步表的指针旋转方向及旋转速度、频率平衡表指针的偏转方向及偏转角度的大小的对应关系;
观察微机准同期控制器上显示的发电机电压和系统电压,相应操作微机励磁调节器上的增磁或减磁按钮进行调压,直至“压差闭锁”灯熄灭。
观察微机准同期控制器上显示的发电机频率和系统频率,相应操作微机调速器上的增速或减速按钮进行调速,直至“频差闭锁”灯熄灭。
此时表示压差、频差均满足条件,观察整步表上旋转灯位置,当旋转至0º位置前某一合适时刻时,即可合闸。观察并记录合闸时的冲击电流。
2操作励磁调节器上的增磁或减磁按钮调节发电机端电压,观察并记录不同电压差方向、不同电压差大小时的模拟式电压平衡表指针的偏转方向和偏转角度的大小的对应关系;
3调节转速和电压,观察并记录微机准同期控制器的频差闭锁、压差闭锁、相差闭锁灯亮熄规律;
(三)手式”转换开关置“手动”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要满足并列条件,需要手动调节发电机电压、频率,直至电压差、频差在允许范围内,相角差在零度前某一合适位置时,手动操作合闸按钮进行合闸。
(五)全自动准同期
将“同期方式”转换开关置“全自动”位置;按下准同期控制器的“同期”按钮,同期命令指示灯亮,微机正常灯闪烁加快,此时,微机准同期控制器将自动进行均压、均频控制并检测合闸条件,一旦合闸条件满足即发出合闸命令。
在全自动过程中,观察当“升速”或“降速”命令指示灯亮时,调速器上有什么反应;当“升压”或“降压”命令指示灯亮时,微机励磁调节器上有什么反应。当一次合闸过程完毕,控制器会自动解除合闸命令,避免二次合闸;此时同期命令指示灯熄,微机正常灯恢复正常闪烁。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综合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综合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综合实验报告姓名:学号:第三章一机中间开关站电压;DU 输电线路的电压降落3、单回路稳态非全相运行实验确定实现非全相运行的接线方式,断开一相时,与单回路稳态对称运行时相同的输送功率下比较其运行状态的变化。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首先按双回路对称运行的接线方式(不含QF5);(2)输送功率按实验1中单回路稳态对称运行的输送功率值一样;(3)微机保护定值整定:动作时间0秒,重合闸时间100秒;(4)在故障单元,选择单相故障相,整定故障时间为0²<t<100²;(5)进行单相短路故障,此时微机保护切除故障相,准备重合闸,这时迅速跳开“QF1”、“QF3”开关,即只有一回线路的两相在运行。

观察此状态下的三相电流、电压值与实验1进行比较;(6)故障100²以后,重合闸成功,系统恢复到实验1状态。

表3-2UAUBUCIAIBICPQS全相运行值2102102100000002102102100000、、1非全相运行值2102102050000002122152000000、100、121522518000、50、750、300、322023017001、221、320、500、52052152100000002122052100000、100、12251902100、350、500、300、32301752151、221、2300、500、5四、实验报告要求1、整理实验数据,说明单回路送电和双回路送电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

2、根据不同运行状态的线路首、末端和中间开关站的实验数据、分析、比较运行状态不同时,运行参数变化的特点和变化范围。

3、比较非全相运行实验的前、后实验数据,分析输电线路输送功率的变化。

五、思考题1、影响简单系统静态稳定性的因素是哪些?答:由静稳系数SEq=EV/X,所以影响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是:系统元件电抗,系统电压大小,发电机电势以及扰动的大小。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综合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综合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综合实验报告》摘要:本报告主要介绍了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综合实验的内容、目的、原理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

通过对电力系统的模拟与控制实验,加深了对电力系统基本原理和自动化技术的理解,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一、引言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课程,其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对于学生未来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深对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理论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进行了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综合实验。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内容、目的、原理及实验结果的分析。

二、实验内容及目的1.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电力系统模拟实验:通过模拟软件,建立电力系统的模型,分析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暂态稳定性等性能指标。

(2)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实验:利用PLC编程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包括发电机电压、频率的调节,负载的自动分配等。

2.实验目的(1)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原理,如电路理论、电机原理等。

(2)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如稳定性、暂态稳定性等。

(3)熟悉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如PLC编程、传感器应用等。

(4)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原理1.电力系统模拟实验原理电力系统模拟实验主要通过模拟软件建立电力系统的模型,分析其性能指标。

模拟软件根据电力系统的电路原理和电机原理,通过数值计算方法,模拟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从而得出电力系统的性能数据。

2.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实验原理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实验主要利用PLC编程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具有逻辑运算、定时、计数等功能。

通过编写PLC程序,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电力系统模拟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模拟实验,得到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暂态稳定性等性能数据。

分析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电力系统的结构、参数等有关,合理的电力系统结构和参数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电力系统自动化及继电保护综合实验报告(DOC 108页)

电力系统自动化及继电保护综合实验报告(DOC 108页)

电力系统自动化及继电保护综合实验报告(DOC 108页)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DL型电流继电器和DY型电压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掌握动作电流值、动作电压值及其相关参数的整定方法。

二、预习与思考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 ?2、动作电流(压)、返回电流(压)和返回系数的定义是什么?3、实验结果如返回系数不符合要求,你能正确地进行调整吗?4、返回系数在设计继电保护装置中有何重要用途?三、原理说明DL-20c系列电流继电器用于反映发电机、变压器及输电线路短路和过负荷的继电保护装置中。

DY-20c系列电压继电器用于反映发电机、变压器及输电线路的电压升高(过电压保护)或电压降低(低电压起动)的继电保护装置中。

D L-20c、D Y-20c系列继电器的内部接线图见图l-l。

上述继电器是瞬时动作的电磁式继电器,当电磁铁线圈中通过的电流达到或超过整定值时,衔铁克服反作用力矩而动作,且保持在动作状态。

过电流(压)继电器:当电流(压)升高至整定值(或大于整定值)时,继电器立即动作,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

低电压继电器:当电压降低至整定电压时,继电器立即动作,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

继电器的铭牌刻度值是按电流继电器两线圈串联,电压继电器两线圈并联时标注的指示值等于整定值:若上述二继电器两线圈分别作并联和串联时,则整定值为指示值的2倍。

转动刻度盘上指针,以改变游丝的作用力矩,从而改变继电器动作值。

图1-3 过电压继电器实验接线图四、实验设备序号设备名称使用仪器名称数量l ZBll DL-24C/6电流继电器l2 ZBl5 DY-28C/160电压继电器 13 ZB35 交流电流表 14 ZB36 交流电压表l5 DZB0l-l 单相自耦调压器l 交流器 1 触点通断指示灯 1 单相交流电源l 可调电阻Rl 6.3 Ω/10A l6 1000伏兆欧表ll、绝缘测试单个继电器在新安装投入使用前或经过解体检修后,必须进行绝缘测试,对于额定电压为100伏及以上者,应用1000伏兆欧表测定绝缘电阻:对于额定电压为100伏以下者,则应用500伏兆欧表测定绝缘电阻。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践报告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践报告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践报告概述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运转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为了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自动化技术应运而生。

本报告旨在介绍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实践应用。

1. 电力系统简介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输电网和配电网等组成的能源传输、转换和分配系统。

发电厂产生的电能通过输电网输送到各地,再经由配电网供应给用户。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现代社会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然而,传统的电力系统管理存在一些挑战,例如人工干预的局限性、故障处理的复杂性以及系统稳定性的维护。

2.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意义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出现解决了传统管理方法所面临的挑战。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过引入智能化设备、通信系统和监控系统,电力系统的运行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和管理,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预。

3.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关键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现依赖于一系列关键技术:3.1 信息通信技术(ICT):ICT的应用使得电力系统中的各个设备能够实现互联互通,实时传输数据和指令,从而实现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协同工作。

3.2 SCADA系统: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SCADA)通过传感器和执行器与电力系统的各个设备连接,实时监控系统状态,并采集和存储数据。

运营人员可以通过SCADA系统对电力系统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

3.3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为电力系统中的问题预测、故障诊断和优化提供了更加精确的方法。

通过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能够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预测,并提供相应的调整建议。

4.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案例4.1 智能配电网:智能配电网通过在配电网中引入现代通信和计算技术,实现对电力的精细控制和管理。

通过智能电表和集中式监控系统,运营人员可以实时监测用户用电情况,并对电力负荷进行合理调控。

4.2 故障检测与处理:电力系统中的故障检测与处理是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故障检测更加精确,能够实时定位并迅速处理故障,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科技学院综合设计性实践报告
实践项目名称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综合实验
所属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工程实践
实践日期2011.8.29----2011.9.02
班级电气08-3班
学号15号
姓名吕洋志
成绩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实践基地
Window2000 操作平台的真正32位集成软件系统。

它完全按照国家电力部的要求设计,并结合本公司的设备作出优化,使其在运行中达到最佳效果。

CAMS系统分为四个模块,分别为:运行系统,前置机系统,实时数据库系统,二次开发系统。

G-E
G-A
W-G
KMD
MF MG
G-B
MA
G-D
MB
MC
MD
纯电阻
纯电感
感性负荷
G-C
ME
双回输电线路接线示意图
【实验环境】(使用的软件)
1.硬件:LH-WDT-III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实训装置
2.LH-PS-5G电力系统微机监控实训平台
3.软件:综合自动化组态软件CAMS
实践内容:
【实践方案设计】
实践一:选择它励恒Uf控制方式,开机建压不并网,改变机组的转速45Hz-52Hz,

实践三图
实践一:当发电机频率改变时,观察发电机电压,励磁电流。

(1)首先检查各电流表,电压表调零,检验仪器是否正常;
(2)同期方式打倒“OFF”,励磁方式为“微机它励”,调速装置中为“手动”,“0”,悬钮打在最小值,手动励磁悬钮在最小值;
(3)打开电源开关、励磁开关、原动机开关;
(4)在调速装置中从左向右缓慢地旋转旋钮以调节发电机的频率;
(5)当频率改变时,记录发电机电压、励磁电压,励磁电流;
实践一数据表:
发电机频率发电机电压励磁电流励磁电压
47Hz 355V 1.1A 25V
48Hz 360V 1A 23V
50Hz 365V 0.9A 21V
51Hz 325V-360V 0.7A 10V-20V 分析:
在发电机频率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励磁电压和励磁电流不断减小,原因是由于发电机的旋转,在原动机内产生反向磁场,从而减小了原动机的励磁电压,又因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