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口环路引发的网络故障及处理

合集下载

环路问题导致用户上网异常故障处理案例

环路问题导致用户上网异常故障处理案例

环路问题导致用户上网异常故障处理案例TAC 中心网络拓扑结构:以下是典型的接入层网络拓扑结构,两台S2126G 在同一VLAN 内(VLAN 2);S3550开启相应的三层接口,默认路由指向核心设备。

故障现象:用户反映S3550下挂业务上网速度慢,有时打开网页时没有反映。

故障排查方法:1、 将测试PC 连接到S3550(Fa0/24),配置和用户PC 在同一VLAN 内;2、 测试PC 不断PING 核心网络设备,并在交换机不断的查看MAC 地址表项; Switch#show mac-address-tableVlan MAC Address Type Interface---------- -------------------- -------- -------------------2 0016.3606.92f2 DYNAMIC Fa0/242 00d0.f88b.6228 DYNAMIC Fa0/32 00d0.f88b.ae18 DYNAMIC Fa0/2Switch#show mac-address-tableVlan MAC Address Type Interface---------- -------------------- -------- -------------------2 0016.3606.92f2 DYNAMIC Fa0/32 00d0.f88b.6228 DYNAMIC Fa0/32 00d0.f88b.ae18 DYNAMIC Fa0/2通过以上反馈信息可以看到测试PC 的MAC 地址发生漂移,可以定位在S2126G_B 上发生环路。

在实际网络环境当中,交换机可能学习到众多的MAC 地址,我们可以通过show mac-address-table address H.H.H 命令查看测试PC 的MAC 地址是否产生漂移。

Switch#show mac-address-table address 0016.3606.92f2Vlan MAC Address Type Interface---------- -------------------- -------- -------------------接入层网络拓扑结构1 0016.3606.92f2 DYNAMIC Fa0/24 Switch#show mac-address-table address 0016.3606.92f2 Vlan MAC Address Type Interface ---------- -------------------- -------- -------------------1 0016.3606.92f2 DYNAMIC Fa0/3。

网络环路引起的故障汇总

网络环路引起的故障汇总

网络环路引起的故障汇总在日常维护中,由于各种原因有时会形成网络环路。

以下汇总了自接手IP 维护工作以来碰到过的各种环路问题,由于水平有限,错误的地方请指正。

1、在调试设备时测试光路形成的环路。

目前DSLAM设备都下挂在L2 S8505。

在调试新DSLAM设备时,我们一般都会先完成数据配置再到现场开局。

有时我们会在远端机房的ODF进行收发环路,通过查看交换机端口是否UP的方法来判断光路是否正常。

事实上这样会造成VLAN 31环路,引起L2 S8505和下带设备的网管通信中断。

如果要采用此方法测试,应提前删除该端口的VLAN 31透传,等设备调试起来后再加入。

2、在配置或取消链路聚合时形成的环路。

为实现二层网络双路由保护或流量分担,链路聚合的应用越来越多。

链路聚合组要求端口的数据配置必须一样,也就是透传的VLAN也一样。

如果端口取消了链路聚合就会形成环路,该环路肯定会影响到业务。

如果端口也透传了VLAN 31,同理也会影响到L2 S8505和下带设备的网管。

2007年张埔IPSU和新局L2 S8505对开链路聚合时,由于有问题取消聚合,聚合取消后不仅引起了PPPOE、IPTV业务阻断,也引起了L2 S8505网管中断。

另外如华为的EPON OLT设备和L2 S8505对开聚合组时,调试人员最初将端口设置为强制模式。

为实现单芯中断时的业务保护,需要将强制改为自协商模式,而OLT设备必须将聚合组删除才能更改,这时就会产生环路。

因此取消链路聚合时应及时将聚合的某个端口SHUTDOWN或将配置数据删除。

3、2007年9月2日新局L2S8505下带设备网管通信频繁瞬告。

新局L2 S8505下带设备网管通信频繁瞬告,更换网管端口无效。

怀疑S8505被攻击,抓包分析发现ARP包偏多,但也不会影响到网管。

在T160G和L2 S8505下带的小L2设备上发现有接收到大量的IGMP报文信息,S3228上的LOG中有非常多的“Receive too many packets of 'igmp' from port gei_3/1”,抓包发现有非常多的IGMP报文(V2 LEAVE GROUP,源MAC地址为0015-EB6A-F186,目标MAC地址0100-5E00-002,源IP为0.0.0.0,目标IP为224.0.0.2,组播地址为239.255.40.14 )。

什么是网络环路?如何避免及解决?

什么是网络环路?如何避免及解决?

什么是网络环路?如何避免及解决?
通俗的讲就是在同一台交换机上用一条网线插到交换机的两个口上了。

或者是网线在中途所有的数据线都靠在一起了。

交换机环路判断
当网络中存在环路时,可能导致网络拥塞、连接中断等现象。

当用户感知到这些现象时,需要分析导致网络无法正常通信的原因,判断是否为交换机环路引起的。

根据网络特征判断交换机环路的流程,网络设备配置不当、网络攻击、网络病毒等都有可能造成网络运行不正常。

运维人员可以根据广播风暴、MAC地址漂移等特征来判断网络中是否存在交换机环路。

网络环路故障应急预案

网络环路故障应急预案

一、前言网络环路故障是网络通信中常见的一种故障,它会导致网络性能下降,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网络瘫痪。

为保障网络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特制定本网络环路故障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网络环路故障应急处理小组,负责网络环路故障的应急处理工作。

2. 小组成员包括:(1)网络管理员:负责网络设备的监控、维护和故障处理。

(2)技术支持人员:负责对网络环路故障进行技术分析和处理。

(3)信息沟通人员:负责与相关部门、用户沟通,及时发布故障信息和处理进展。

三、应急响应流程1. 故障发现(1)网络管理员发现网络通信异常,立即进行初步排查。

(2)如确认存在网络环路故障,立即向应急处理小组报告。

2. 故障确认(1)技术支持人员对网络环路故障进行技术分析,确认故障原因。

(2)根据故障原因,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3. 故障处理(1)根据故障处理方案,采取以下措施:①隔离故障设备:断开故障设备与网络的连接,防止故障蔓延。

②调整网络拓扑:重新配置网络拓扑,消除环路。

③修复故障设备:对故障设备进行修复或更换。

④测试网络:测试网络性能,确保故障已排除。

4. 故障恢复(1)故障排除后,恢复正常网络通信。

(2)对故障设备进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5. 故障总结(1)对网络环路故障进行总结,分析故障原因。

(2)完善网络设备配置,防止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四、应急物资及设备1. 应急处理小组应配备以下物资及设备:(1)备用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

(2)故障诊断工具:网络分析仪、电缆测试仪等。

(3)维修工具:螺丝刀、扳手等。

(4)应急通信设备:对讲机、电话等。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网络环路故障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小组的应对能力。

2. 演练内容应包括故障发现、确认、处理和恢复等环节。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网络环路故障应急处理小组负责解释。

2. 如有未尽事宜,由应急处理小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如何解决网络端口冲突导致的断线问题

如何解决网络端口冲突导致的断线问题

如何解决网络端口冲突导致的断线问题网络连接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网络断线的情况,其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网络端口冲突所导致的断线。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方法和技巧。

1. 理解网络端口冲突在开始解决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网络端口冲突是如何导致断线的。

网络端口是计算机与外部世界通信的通道,每个应用程序都需要使用一个特定的端口来进行数据的传输。

然而,当两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尝试使用相同的端口时,就会发生端口冲突,这通常会导致网络断线。

2. 使用端口扫描工具为了解决网络端口冲突问题,我们可以使用端口扫描工具来查找哪些端口正在被占用。

有许多免费的端口扫描工具可供选择,例如Nmap、Angry IP Scanner等。

通过这些工具,我们可以扫描本地计算机或网络上的设备,找出哪些端口正在被占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冲突。

3. 更改应用程序端口一旦我们确定了哪些应用程序正在使用相同的端口,我们可以尝试更改其中一个应用程序的端口。

大多数应用程序都提供了在设置或首选项中更改端口的选项。

通过将一个应用程序的端口更改为未被占用的端口,我们可以避免与其他应用程序的冲突,从而解决网络断线问题。

4. 使用端口转发工具如果更改应用程序端口并没有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使用端口转发工具。

端口转发工具可以将一个端口的流量转发到另一个端口,从而实现应用程序间的隔离。

通过将一个应用程序的端口转发到一个未被占用的端口,我们可以避免与其他应用程序的冲突,从而解决网络断线问题。

5. 检查网络设备除了应用程序端口冲突外,网络设备也可能成为导致断线问题的原因。

例如,路由器或交换机可能存在故障,导致网络断线。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检查网络设备的设置和连接,确保它们工作正常并且没有任何问题。

6. 更新网络驱动程序有时候,网络端口冲突问题可能是由于过时或不兼容的网络驱动程序导致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尝试更新网络适配器的驱动程序,以确保其与操作系统和其他设备的兼容性。

交换机连接成环导致网络中断的解决办法

交换机连接成环导致网络中断的解决办法

交换机连接成环导致网络中断的解决办法交换机连接成环导致网络中断的解决办法网络环路导致网络瘫痪或中断是我们网管员们经常遇到的问题,但是在规模较大的网络环境中,这种故障常常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让我们无法快速高效地处理。

笔者最近就遇到了一起这样的故障。

一天早晨5点多钟,笔者突然接到电话,说机房的网管系统无法访问网元设备。

披上衣服马上赶往公司。

到了公司机房,查看了一下省网管中心监控软件自动发给机房人员的短信告警信息,信息显示在两点左右,部分BSC和RNC设备脱管。

故障描述笔者单位的网管系统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网管系统专用的域内终端系统,另一部分是对网元设备的监控系统。

为了全面排查故障,笔者先检查终端部分,发现各域内终端可以正常获取IP地址,并能正常访问办公、资源管理、电子运维系统(EOMS)等省公司接口服务器(Portal)。

接着检查网元部分,由于网元设备本地无权限监控,必须通过省公司4A认证服务器再访问网元设备。

现在可以访问省公司服务器进行验证,但是无法连接出问题的BSC、RNC等设备,并且也无法Ping通相关设备的IP地址。

网元系统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故障排查通过上面的检查,基本可以判端故障出现在网元部分。

通过查看端口登记发现,出问题的设备主要集中在网元交换机2华为S3952上,于是来到三层的传输机房,发现它与上联的网元汇总交换机Cisco 2960的级联端口存在故障。

这下故障点找到了,笔者认为可能是这条网线坏了或者是端口吊死了这样的小问题。

于是把网线重新插拔一下,然而故障依旧,重新换了一条网线,还是不能解决故障。

分别用网线把笔记本电脑与这两个级联口接上,发现Cisco交换机的级联口一直为Down 状态,而华为交换机的级联口就可以正常的UP。

笔者又判定是Cisco这个级联口存在故障,于是在Cisco交换机上找了一个空口并作了数据,这回将两个交换机连上,端口可用了。

满以为这下可以解决故障了,但谁知没过多久,端口又Down掉了。

网络环路引起的故障汇总

网络环路引起的故障汇总

网络环路引起的故障汇总在日常维护中,由于各种原因有时会形成网络环路。

以下汇总了自接手IP 维护工作以来碰到过的各种环路问题,由于水平有限,错误的地方请指正。

1、在调试设备时测试光路形成的环路。

目前DSLAM设备都下挂在L2 S8505。

在调试新DSLAM设备时,我们一般都会先完成数据配置再到现场开局。

有时我们会在远端机房的ODF进行收发环路,通过查看交换机端口是否UP的方法来判断光路是否正常。

事实上这样会造成VLAN 31环路,引起L2 S8505和下带设备的网管通信中断。

如果要采用此方法测试,应提前删除该端口的VLAN 31透传,等设备调试起来后再加入。

2、在配置或取消链路聚合时形成的环路。

为实现二层网络双路由保护或流量分担,链路聚合的应用越来越多。

链路聚合组要求端口的数据配置必须一样,也就是透传的VLAN也一样。

如果端口取消了链路聚合就会形成环路,该环路肯定会影响到业务。

如果端口也透传了VLAN 31,同理也会影响到L2 S8505和下带设备的网管。

2007年张埔IPSU和新局L2 S8505对开链路聚合时,由于有问题取消聚合,聚合取消后不仅引起了PPPOE、IPTV业务阻断,也引起了L2 S8505网管中断。

另外如华为的EPON OLT设备和L2 S8505对开聚合组时,调试人员最初将端口设置为强制模式。

为实现单芯中断时的业务保护,需要将强制改为自协商模式,而OLT设备必须将聚合组删除才能更改,这时就会产生环路。

因此取消链路聚合时应及时将聚合的某个端口SHUTDOWN或将配置数据删除。

3、2007年9月2日新局L2S8505下带设备网管通信频繁瞬告。

新局L2 S8505下带设备网管通信频繁瞬告,更换网管端口无效。

怀疑S8505被攻击,抓包分析发现ARP包偏多,但也不会影响到网管。

在T160G和L2 S8505下带的小L2设备上发现有接收到大量的IGMP报文信息,S3228上的LOG中有非常多的“Receive too many packets of 'igmp' from port gei_3/1”,抓包发现有非常多的IGMP报文(V2 LEAVE GROUP,源MAC地址为0015-EB6A-F186,目标MAC地址0100-5E00-002,源IP为0.0.0.0,目标IP为224.0.0.2,组播地址为239.255.40.14 )。

环路危害及解决方案

环路危害及解决方案

学校的北楼网络出现故障。

校园网络时通时断,服务器CPU使用率明显上升,汇集交换机工作异常,整个北楼网络多次瘫痪。

经过一番检查、维护后,故障终于得到排除。

在故障排除过程中,发现很多起网络故障都是由于网络环路而引起的。

1.部分同学不慎将一条网线的两端直接插在同一台集线器或者交换机的两个端口上(图1),很显然,网络在此形成了环路。

2.由于对整个网络拓扑结构的不熟悉,用户很可能在使用中不经意地将两根应连接到学校主交换机的网线连到了一台集线器或者交换机上(图2),造成了局部网络的环路。

从以上现象可以知道,由于部分同学局部网络形成环路后,相关的广播报文将沿着网络环路无休止地循环传播,继而形成广播风暴,一旦形成了广播风暴,那么,比较乐观的情况就是网络的利用率明显升高,服务器CPU的使用率迅速上升,可使用的网络带宽变得非常有限,所有广播数据包将被丢弃不再传播以使网络恢复正常,所以就造成了用户访问网络时断断续续的现象发生;最坏的情况则是广播数据包将无休止地繁殖,最终耗尽所有的网络带宽,造成整个网络瘫痪,中心交换机死机,使得用户完全无法访问网络。

图1
图2
上述故障很可能在每个楼层都会出现。

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较好的方法是:首先教育同学不能将同一根网线的两端同时连接到同一台设备上.其次是不能将同一房间的两个设备连山两根网线.第三是尽可能组织相关网络知识的宣传,处分利用学生干部和网络勤工俭学学生学习网络知识,并协助同学正确连接网络.如果再使用中出现网络异常时,首先与网络中心联系,让网管人员到现场进行查看,这样就可以尽可能地避免由于网络环路的出现而使整个网络无法正常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口环路引发的网络故障及处理
众所周知,系统日志记录着系统中硬件、软件和系统问题的信息,同时还可以监视系统运行中发生各种的事件。

可以通过它来检查错误发生的原因,或者寻找受到攻击时攻击者留下的痕迹。

对于个人用户而言可能很少去关注,但对于服务器管理人员来说系统日志却是他们日常管理的重要手段。

因为他们可以通过日志来检查错误发生的原因,或者寻找受到攻击时攻击者留下的痕迹,从而保障服务器的安全与稳定运行。

操作系统有日志,网络设备同样具备,而这对于我们网络管理人员查找、分析网络故障原因也是相当重要的。

养成良好的查看设备日志的习惯,平时在处理网络故障时也许会少走一些弯路。

近日,笔者单位的局域网出现故障,监控显示网络接入设备频繁断开,而单位用户反应网速非常慢,每隔几分钟就掉线。

笔者第一反应就是局域网内可能有病毒爆发,占用了网络带宽。

于是马上打开流量监控软件,查看各个端口的实时流量,没见任何异常。

同时,由于笔者局域网内使用的是一台华为3026交换机,下面接入用户众多,早已不堪重负。

以前因为CPU占用过高也导致类似问题出现,后来升级了系统版本才得以解决。

所以笔者开始怀疑是不是又是CPU占用的问题。

马上登陆设备查看其CPU占用率,1分钟平均值为30%,很正常啊。

这让笔者有些疑惑了,到底是什么问题呢。

正当自己一筹莫展之时,忽然想起最近ARP病毒非常流行,而症状和目前自己局域网的情况基本上一致,也是上网断断续续的。

于是笔者马上登陆核心交换机查看ARP转发表,看是否存在ARP 攻击。

由于设备上设置的是ARP表300s更新一次,笔者等了大概10分钟,但还是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这下笔者开始有些犯难了,心里嘀咕起来,总不能让我到交换机上面一根一根网线去拔吧。

这种方法虽然最有效,但终究过于原始,工作量也比较大,有时虽然可以发现问题解决网络故障,但未必能够查明原因,难保以后不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如今,自己也别无良策,单位领导同事也都在催,看来还是先用这种方法恢复网络再说了。

正当笔者磨拳擦掌,准备付诸行动之时,忽然一个想法在脑海中闪现。

刚才进交换机查看了设备CPU占用率,没有看其他诸如告警信息之类的,我何不先看看设备的系统日志再说。

说不定会有什么蛛丝马迹呢。

于是笔者再次登入设备,通过“display log”命令查看日志信息。

结果还真发现了一些端倪,具体情况如下图:
图1 系统日志
从上图我们不难看出,在交换机E0/15端口存在环路,端口所配置的Vlan 为32,正是笔者单位所用的Vlan网段。

由于笔者在交换机上开启了全局端口环回检测功能,当交换机检测到Vlan 32下属E0/15端口存在环路时,就会发出告警信息。

众所周知,网络中如果存在环路的话,就很容易产生广播风暴,最终导致网络处于瘫痪状态。

而这也正是笔者单位局域网频繁掉线的根本原因。

为了让局域网其它端口的用户不受影响,笔者立即利用shutdown命令关闭了存在环路的E0/15端口。

之后,笔者让同事们都试下各自的网络是否正常,结果除E0/15端口下的用户无法上网外,其它用户的网络均已恢复正常。

既然知道了故障点,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要找出“幕后元凶”了。

于是笔者来到E0/15端口下接的用户处,
发现下面接了一个Hub。

此时,笔者想起前不久,因为单位来了新同事,当时由于交换机端口不够,所以就接了一个8端口的Hub来拓展。

笔者仔细查看Hub 各端口所接的网线,居然发现其中一根网线两头同时插在Hub的两个端口上。

很显然,这正是环路所在。

当即,将其拔掉,并登入交换机把15端口开启。

之后观察了大概半个小时,网络没有任何异常,同时交换机日志里也再没有端口E0/15存在环路的告警信息。

而至于“幕后元凶”,事后,经了解,才知道原来是一个新来的同事见那根网线一头裸露在外面,以为是掉出来了,所以顺手插到Hub上了。

由于那根网线比较长,他也没发现两头同时插到设备上了。

至此,这次故障得到完美解决。

其实,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网络故障。

只是笔者没有及时发现,才走了不少弯路。

而笔者也在处理这次网络故障的过程中汲取了教训,在以后的网络管理中不管有无故障发生经常会去查看设备的日志信息,这样不仅监视设备的运行状态,当网络出现故障时也可能得到一些线索。

当然,对于网络的日常管理来说,重要的不只是日志信息,虽然网络故障千变万化,但只要我们掌握方式方法,任何问题都是可以迎刃而解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