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坍塌事故及原因分析汇总-1

合集下载

桥梁事故

桥梁事故

近期,国内桥梁垮塌事故频发,牵动着人们的神经。

今年5月,严厉的“酒驾”处罚让人们为不可预测的交通安全松了一口气,但桥梁垮塌事件再次引发热议,人们开始将注意力转到桥梁本身的质量安全。

“一座桥梁通南北”,桥梁,建筑的是品质、养护的是安全。

桥梁垮塌,拷问着建筑商和养护单位的良知,考量着政府的公信力。

本文在盘点中国“桥脆脆”事件的同时,更倾向于垮塌原因的分析,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希望桥梁垮塌悲剧不再发生。

1、福建:武夷山公馆大桥垮塌事件回放:2011年7月14日早上8时50分许,福建武夷山公馆大桥北端轰然垮塌,一辆正在桥上行驶的旅游大巴车坠入桥下,造成1名驾驶员当场死亡,其余22人受伤。

事故原因:桥梁个别或部分吊杆断裂,导致桥面荷载失去承载而发生桥面垮塌。

桥梁简介:武夷山公馆大桥大桥于1996年11月8日动工兴建,1999年11月20日竣工通车。

武夷山公馆大桥由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设计,福建省林业工程公司承建,为中承式钢架拱桥,上部结构为3孔中承式悬链线等截面(拱脚处截面加高加厚)钢筋砼箱型无铰拱拱桥,设两墩两台,中间跨度100米,两边跨度80米,全长301米,宽18米(车行道12米,人行道6米)荷载为汽20,挂100;总投资约1700万元。

该桥桥型雄伟壮观,是20世纪闽北此类桥型最大的桥梁。

2、浙江:钱江三桥引桥垮塌事件回放:2011年7月15日凌晨1时55分,钱江三桥引桥北向南离滨江转盘不到800米处右侧车道部分桥面突然塌落,一辆大货车从桥面坠落,又将下匝道砸塌。

事故原因:发生塌陷的引桥上部梁板结构估计为20m跨的预应力空心板,按桥梁开工时期判断,当时简支结构所用的预应力空心板俗称小空板,板宽为99cm,板与板之间通过铰缝连接,并在板面上设置约10cm厚的钢筋混凝土整体化层,形成桥面荷载在板间分布,整体化层上面还要铺8~10cm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

据了解,设计采用厚6cm的30号混凝土现浇层和5cm厚沥青混凝土面层,设计稍有不足。

桥梁坍塌事故的分析

桥梁坍塌事故的分析

一、泥石流造成的桥梁坍塌事故1.泥石流造成的桥梁坍塌事故现状泥石流是介于流水与滑坡之间的一种地质作用。

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山区自然灾害,一次强大的泥石流,常常会冲毁桥梁,淤埋铁路,淹没车站,中断交通。

是山区建设和铁路、公路运输中必须注意的自然灾害。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因而泥石流分布也较广,桥梁遭受泥石流的破坏,几乎连年不断,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我国铁路史上最大的泥石流灾害发生在成昆铁路向南行横跨大渡河后所穿越的第一条沟谷——利子依达泥石流沟中。

该沟地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是大渡河的一条支流。

这次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时间是1981年7月9日凌晨1时30分。

冲毁成昆铁路利子依达沟铁路桥一座,把2号墩连腰斩断,钢梁被冲入大渡河。

当天凌晨1 时46分,由格里平至成都的442次客车,不幸在桥位处与泥石流遭遇,两辆机车、一节邮政车、一节客车及一批旅客,一起被洪流推人奔腾咆哮的大渡河中,死亡275人,受伤数十人,酿成了我国铁路史上罕见的泥石流灾害事故。

2.减少泥石流对桥梁危害的措施(1)排导工程。

公路、铁路在选线时尽量避开泥石流的洪积扇,实在避无可避,可选择大的桥梁跨径,增大桥梁等构造物的泄洪能力。

让泥石流按设计意图顺利通过排导设施顺畅地从要保护的桥梁的上游泄到下游,不造成危害。

(2)拦挡工程。

在容易发生泥石流沟中修筑各种形式的拦挡坝,以控制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和雨洪径流,拦截泥石流的沙石、削弱泥石流的流量和能量。

(3)植物措施。

以上措施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泥石流对桥梁的危害,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通过对泥石流的活动规律进行研究,可以发现:虽然其突发性强,治理难度大。

但它的发生和森林植被覆盖率有很大的关系,森林植被覆盖率小的地方,水土保持能力差,容易或者有可能发生泥石流。

凤凰桥坍塌安全事故分析剖析

凤凰桥坍塌安全事故分析剖析

吸取沉痛教训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凤凰桥质量事故案例及教训2007年“8.13”湖南凤凰沱江大桥特大坍塌事故(一)事故概况:•2007年“8.13” 湖南凤凰沱江大桥特大坍塌事故造成64人死亡,4人重伤,18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3974.7万元。

•经调查认定:特大责任事故。

国内外桥梁垮塌的新闻时有耳闻,但如凤凰县沱江大桥这般刚刚竣工,尚未验收就塌掉的应该是第一例。

这个竣工即垮塌的“第一桥”同时成为了几十位殒命于此的施工人员魂魄永远的归宿。

这座石拱四孔桥的夭折,也让在中国造桥史上历史悠久、有光荣传统的石拱桥蒙羞,抛开各种人为因素的揣测不说,在桥梁坍塌原因的追问中,特别要警惕有人把桥塌人亡的罪魁嫁祸于石拱桥。

•一般人印象中,总觉得石拱桥缺乏技术含量,远不如那些钢架结构的桥梁更为结实耐用,这其实是一个天大的误解。

举世闻名的赵州桥不用说了,被称为世界跨径最大的石拱桥的山西丹河特大桥(桥长413.7米,主孔净跨径146米,宽24.8米、桥梁高度80.6米,建成于2000年),就足以让世人对石拱桥科技内涵的延伸极限刮目相看。

相比之下,全长约268米、宽13米、高42米的沱江大桥,其技术难度完全应该在现有石拱桥技术的可控范围内。

•从“现场5个桥墩发生倒塌,4个桥墩断成了五六截”的破坏程度看,这座桥是如此脆弱不堪,完全体会不到丝毫的科技内涵。

更加不可思议之处是,脚手架居然成了大桥的“拐杖”———这座大桥在摔开拐杖的一瞬间,就暴露了其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的事实,轰然倒地,桥毁人亡!大桥的“先天性”在哪个环节就埋了“病根”,又在哪个环节绕过了例行的检查,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加重了“病情”,最终酿成惨剧呢?在这座大桥建设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自证清白。

(二)事故原因•1.事故的直接原因•由于大桥主拱圈砌筑材料未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拱桥上部构造施工工序不合理,主拱圈砌筑质量差,降低了拱圈砌体的整体性和强度,随着拱上荷载的不断增加,造成1号孔主拱圈靠近0号桥台一侧约3至4m宽范围内,即2号腹拱下的拱脚区段砌体强度达到破坏极限而坍塌,受连拱效应影响,整个大桥迅速坍塌2.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一)施工单位方面的原因。

凤凰桥坍塌安全事故详细分析

凤凰桥坍塌安全事故详细分析

吸取沉痛教训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凤凰桥质量事故案例及教训2007年“8.13”湖南凤凰沱江大桥特大坍塌事故(一)事故概况:•2007年“8.13” 湖南凤凰沱江大桥特大坍塌事故造成64人死亡,4人重伤,18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3974.7万元。

•经调查认定:特大责任事故。

国内外桥梁垮塌的新闻时有耳闻,但如凤凰县沱江大桥这般刚刚竣工,尚未验收就塌掉的应该是第一例。

这个竣工即垮塌的“第一桥”同时成为了几十位殒命于此的施工人员魂魄永远的归宿。

这座石拱四孔桥的夭折,也让在中国造桥史上历史悠久、有光荣传统的石拱桥蒙羞,抛开各种人为因素的揣测不说,在桥梁坍塌原因的追问中,特别要警惕有人把桥塌人亡的罪魁嫁祸于石拱桥。

•一般人印象中,总觉得石拱桥缺乏技术含量,远不如那些钢架结构的桥梁更为结实耐用,这其实是一个天大的误解。

举世闻名的赵州桥不用说了,被称为世界跨径最大的石拱桥的山西丹河特大桥(桥长413.7米,主孔净跨径146米,宽24.8米、桥梁高度80.6米,建成于2000年),就足以让世人对石拱桥科技内涵的延伸极限刮目相看。

相比之下,全长约268米、宽13米、高42米的沱江大桥,其技术难度完全应该在现有石拱桥技术的可控范围内。

•从“现场5个桥墩发生倒塌,4个桥墩断成了五六截”的破坏程度看,这座桥是如此脆弱不堪,完全体会不到丝毫的科技内涵。

更加不可思议之处是,脚手架居然成了大桥的“拐杖”———这座大桥在摔开拐杖的一瞬间,就暴露了其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的事实,轰然倒地,桥毁人亡!大桥的“先天性”在哪个环节就埋了“病根”,又在哪个环节绕过了例行的检查,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加重了“病情”,最终酿成惨剧呢?在这座大桥建设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自证清白。

(二)事故原因•1.事故的直接原因•由于大桥主拱圈砌筑材料未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拱桥上部构造施工工序不合理,主拱圈砌筑质量差,降低了拱圈砌体的整体性和强度,随着拱上荷载的不断增加,造成1号孔主拱圈靠近0号桥台一侧约3至4m宽范围内,即2号腹拱下的拱脚区段砌体强度达到破坏极限而坍塌,受连拱效应影响,整个大桥迅速坍塌2.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一)施工单位方面的原因。

桥梁事故案例分析

桥梁事故案例分析

桥梁事故案例分析桥梁是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自然灾害、设计缺陷、材料老化等原因,桥梁事故时有发生。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起桥梁事故案例,以揭示其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案例:悬索桥坍塌事故时间:2024年7月地点:市悬索桥事故过程:一辆大型货车驶过该市一座悬索桥时,突然发生桥面坍塌,车辆坠入河中,造成多人伤亡。

原因分析:1.桥梁设计缺陷:调查显示,该悬索桥在设计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

首先,该桥的设计荷载未考虑到车辆超重情况,而该地区多为煤炭运输重点区域,大量超重车辆经过该桥。

其次,桥梁结构不符合抗震要求,该地区常常发生地震,桥梁应具备一定的抗震性能。

2.桥梁维护不到位:据相关人员透露,该悬索桥存在多处维护不到位的问题。

例如,主塔结构未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导致主塔发生部分裂缝。

另外,悬索桥索索腐蚀、疲劳断裂等问题也未进行及时检修。

3.管理不善:对于大型货车的通行限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超重车辆频繁通过该桥。

同时,桥梁管理单位对桥梁的安全管理不到位,没有建立完善的桥梁检测、维护体系。

防范措施:1.加强桥梁设计:桥梁设计应充分考虑当地交通情况和使用环境,重点考虑车辆超重情况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因素。

设计应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桥梁的荷载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2.加强桥梁维护:桥梁维护应定期进行,包括对主塔结构、索索等进行检查和维修。

特别是对于老化、疲劳等问题,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3.加强管理:制定严格的车辆通行管理制度,对于超重车辆进行限制和罚款处罚。

同时,建立桥梁的定期检测、维护体系,确保桥梁的安全性。

4.加强应急救援能力: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机制,进行快速、有序的救援工作。

培训相关救援人员,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总结:以上案例给我们提出了警示,桥梁事故的发生往往不仅仅是单一原因导致的,而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因此,促进桥梁事故的防范需要多个环节共同努力,包括桥梁设计、维护、管理等。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改进,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桥梁事故的发生率,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桥梁坍塌事故分析

桥梁坍塌事故分析

1、Quebec Bridge事故原因:设计考虑不足,构件失稳位于加拿大的圣劳伦斯河之上的Quebec Bridge本该是著名设计师Theodore Cooper的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不朽杰作。

作为当时世界上最长跨度的钢悬臂桥,库帕忘乎所以地把大桥的主跨由490米延伸至550米,以此节省建造桥墩基础的成本。

然而就在这座桥即将竣工之际,悲剧发生了。

1907年8月29日,大桥杆件发生失稳,突然倒塌,19000吨钢材和86名建桥工人落入水中,只有11人生还。

由于库帕的过分自信而忽略了对桥梁重量的精确计算,导致了一场事故。

1913年,这座大桥的建设重新开始,然而不幸的是悲剧再次发生。

1916年9月,中间跨度最长的一段桥身在被举起过程中突然掉落塌陷。

结果13名工人被夺去了生命。

事故的原因是举起过程中一个支撑点的材料指标不到位造成的。

1917年,在经历了两次惨痛的悲剧后,魁北克大桥终于竣工通车,这座桥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长的悬臂跨度大桥。

2、Tacoma Narrows Bridge事故原因:理论认知有限,风毁塔科马海峡大桥位于美国华盛顿州的塔科马海峡。

第一座塔科马海峡大桥于建于1938年11月到1940年7月,中跨853m。

在建造最后阶段,人们就发现大桥在微风的吹拂下会出现晃动甚至扭曲变形的情况,司机在桥上驾车时可以见到另一端的汽车随着桥面的扭动一会儿消失一会儿又出现的奇观。

1940年11月7日,大桥在远低于设计风速的19m/s(相当于八级大风)风速下发生强烈的风致振动,桥面经历了70min振幅不断增大的反对称扭转振动,最终导致桥面折断坠落到峡谷中。

重建的大桥于1950年通车,2007年,新的平行桥通车。

3、I-35W Bridge事故原因:桥梁养护不足I-35W密西西比河大桥是由明尼苏达州运输部于1967年建成的。

1990年,美国联邦政府以I-35W密西西比河大桥支座有严重腐蚀,将该桥评为有“结构缺陷”(structurally deficient),当时全美总共有超过七万座桥梁被评为此一等级。

桥梁坍塌事故分析

桥梁坍塌事故分析

桥梁坍塌事故分析引言:桥梁是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由于桥梁的复杂结构和长期使用,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坍塌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对桥梁坍塌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不足之处,提升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前因分析:1.设计不当:桥梁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实际使用情况和环境因素,如风速、水流等,导致了结构的脆弱性和容易出现断裂的弱点。

2.基础问题:桥梁的基础是承载之本,如果基础不稳固,容易导致桥梁整体的不稳定,从而引起坍塌事故。

3.施工质量不过关: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队伍技术不过关、操作不规范,会导致施工缺陷,对桥梁的稳定性产生隐患。

4.管理不善:桥梁使用过程中,如果缺乏定期检查和维护,对桥梁缺陷的发现和修复就会拖延,从而增大了事故的发生几率。

二、事故原因分析:1.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是造成桥梁坍塌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自然灾害会给桥梁结构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力量,从而导致破坏和坍塌。

2.超载:超载也是桥梁坍塌的常见原因。

当桥梁超过其设计承载力时,会导致结构的破坏,进而引发坍塌事故。

3.漏修漏检:对桥梁的检修和维护如果不到位,会导致桥梁结构的退化和腐蚀,从而增加了桥梁坍塌的风险。

4.调整荷载:桥梁设计时荷载的分配是按照特定标准进行的,如果在使用中改变了荷载分配,将造成承载力不均匀,容易引发桥梁坍塌。

三、应对措施:1.加强桥梁设计:在桥梁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实际使用情况和环境因素,建立合理的设计标准,确保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做好基础建设:在桥梁建设过程中,应合理选择施工地点,确保充分的地基基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施工,确保桥梁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加强桥梁管理:定期进行桥梁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修复桥梁的缺陷;建立健全的桥梁管理制度,完善桥梁的维护措施,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行。

4.提高管理与施工水平:加强施工队伍的技术培训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操作规范,减少施工缺陷的发生。

「桥梁垮塌事故原因分析」

「桥梁垮塌事故原因分析」

「桥梁垮塌事故原因分析」近年来,桥梁垮塌事故频频发生,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影响。

这些垮塌事故不仅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在进行桥梁垮塌事故原因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首先,桥梁垮塌事故的原因之一是设计不合理。

有些桥梁的设计存在缺陷或者不符合实际情况,导致了结构强度不足或者在使用过程中承受不了荷载。

例如,有些桥梁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当地的自然条件,如地震、洪水等,导致在遭受自然灾害时垮塌的风险显著增加。

此外,设计师在桥梁的设计过程中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材料的疲劳寿命和使用年限,使得桥梁出现震动、变形等问题,最终导致垮塌。

其次,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也是桥梁垮塌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施工工艺不过关、施工质量不达标等原因都可能导致桥梁结构的不稳定。

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在施工材料的选用、施工工艺的指导和监督等方面存在疏漏或者违规行为。

例如,一些施工单位可能会使用次品材料代替标准材料,或者减少了施工过程中所需的配重和施工时间,都会严重影响桥梁的稳定性。

此外,桥梁维护不及时也是桥梁垮塌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桥梁是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桥梁会因为疲劳、腐蚀和老化等原因出现一系列问题。

如果在这些问题出现时没有及时进行维护和修复,就会导致桥梁的结构逐渐疲软,最终导致垮塌事故的发生。

但在现实中,一些地方政府和桥梁管理部门对桥梁的维护投入严重不足,导致桥梁维修保养不及时或者不达标,从而加重了桥梁垮塌的风险。

最后,桥梁过载和超限运输也是造成桥梁垮塌的原因之一、一些桥梁在设计之初并没有考虑到未来可能出现的车流量和货物运输的需求增长。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些桥梁承受了超出设计荷载的重量,长时间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导致了桥梁的结构逐渐疲劳并最终垮塌。

此外,一些超限运输车辆超出了桥梁的承载能力,也会导致桥梁的垮塌。

综上所述,桥梁垮塌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设计不合理、施工过程问题、维护不及时和桥梁过载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国内桥梁坍塌事故总结 (2)一、宜宾小南门桥 (2)二、辽宁盘锦田庄台大桥垮塌 (8)三、贵州贵阳小尖山大桥垮塌 (11)四、贵州遵义珍珠大桥垮塌 (14)五、京深高速公路桥坍塌事故 (15)六、岷县洮河大桥坍塌事故 (16)七、辽宁202国道熊岳大桥 (18)八、杭州运河艮山桥 (19)九、北京顺义桥梁测重时突然坍塌 (20)十、江苏常州公路大桥突然倒塌...................................................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一、山西运煤超载,60米桥梁坍塌..........................................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二、山西临汾80吨超载货车压断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三、湖南省湘西凤凰县堤溪沱江大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四、208国道太原市小店区段东柳林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五、丹拉高速包头入口引桥倾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六、九江大桥垮塌事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七、黑龙江省铁力市西大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八、津晋高速公路坍塌事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心得...........................................................................................................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近年来国内桥梁坍塌事故总结一、宜宾小南门桥宜宾小南门桥主桥系中承式钢筋混凝土肋拱桥,矢度1/5,是建桥当时国内跨径最大的钢筋混凝土拱桥。

该桥桥面系分两部分,中部180m范围为钢筋混凝土连续桥面,预制横梁及空心板组成“飘浮式”桥面系,用12根柔性吊杆将桥面悬挂于拱肋;两端各30m为钢筋混凝土门式框架。

两拱肋间桥面以下部分设置3道剪刀撑以加强侧向刚度,桥面以上部分设置两道K式横撑与拱肋组成框架。

主拱基础为分离式拱架。

该桥采用劲性钢骨架施工法,缆索吊装。

1990年建成。

该桥结构新颖、美观,是连接宜宾新老市区的交通咽喉,过桥的人流量与车流量的快速增长加吊杆的疲劳破坏,吊杆的锈蚀降低其承载能力,从而导致了吊杆断裂引起桥塌。

四川省一些桥梁专家和工程设计人员在桥梁的断裂处进行了现场勘查,发现坍塌断裂之处露出一层薄薄的钢筋网,悬吊的承重钢管中露出了锈迹斑斑的钢缆。

有关专家说是宜宾南门大桥大桥吊杆的防护措施失效。

参加宜宾南门大桥坍塌事故调查的一位专家透露,对断裂的4对8根吊杆所作检查发现,承重钢缆的确有一部分生了锈,影响了承重能力。

这表明“大桥吊杆的防护措施失效”。

吊杆起着悬挂桥面的关键性作用,由承重钢缆和套于其外的钢管组成。

修建大桥时往钢管里灌注了砂浆,起到防护作用,但没能保证长期有效。

二、辽宁盘锦田庄台大桥垮塌据介绍,田庄台辽河大桥是1972年经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批准兴建,由辽宁省交通勘测设计院测量设计的。

当年,田庄台辽河大桥被列入国防公路建设计划,是国家公路建设重点工程之一。

1972年6月20日田庄台辽河大桥开工。

大桥正在建设中时于1975年2月4日,营口、海诚地区发生地震,桥墩倾倒位移造成塌落。

1977年7月9日,田庄台辽河大桥通车。

大桥桥面净宽9米,两侧留有人行道,道宽1.5米,工程总投资2778万元。

田庄台辽河大桥位于大洼县田庄台镇与大石桥市(营口县)水源镇(公社)之间,河面宽约660米,正常水深8—9米。

田庄台辽河大桥既是辽宁省内第一座深水公路桥,又是当时国内屈指可数的最大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公路桥。

横跨辽河,是辽宁省屈指可数的大型桥梁之一。

经专家组认定,该桥在超限车辆长期作用,内部预应力严重受损,根据对收费口录像等资料调查表明,事故发生前,大连顺达运输公司一辆自重30吨的大货挂车,载着80吨的水泥,在严重超载情况下通过该桥(该桥在2000年7月被确定通行车辆限重15吨、限速20公里/小时),重载冲击力使大桥第9孔悬臂端预应力结构瞬间脆性断裂,致使桥板坍塌,通过该桥的一辆农用车落水,车上2人逃生。

目前这辆超载大货挂车的驾驶员已被警方监控交通部门主动放弃对车辆超载的管理权,全部依靠司机自觉,如此管理的结果,就是6月10日,田庄台大桥终因不堪重负突然垮塌。

这样一座早就因为超载而出现过险情的桥梁,最终还是因为超载而垮塌。

崔记者:我们经过很多的周折,终于找到了对这个大桥进行直接维护的大桥管理站的一个记录,我们翻看了这本记录,从2004年一直到出事之前我们都翻看了这方面记录,其中在1月5号的记录上写的非常清晰。

安全员写到说大桥的桥面出现了破损严重,缝隙已经转成了坑槽,希望有些部门能够使车辆绕行,以免车辆对交通产生威胁,这个记录包括随后2月份、3月份甚至4月份,我们都看过类似的表述。

这个桥的超载情况是可想而知的。

群众:危桥确实是危桥,塌桥是早晚的事早晚的事。

群众说早在四五年前,大桥南北桥头就曾经挂出了“危桥”的标志,塌桥本在意料之中市交通部门强调他们是“庙小和尚穷,”,没资金、没技术,请不来专家、配不起设备。

所以只能采取“目测”的方式。

并推说只有省交通厅才有能力对大桥整体进行专业检测。

大洼县大桥管理站:几天一查,看桥面、填坑洼。

盘锦市交通局:每一年一查,没设备、没技术,只能目测。

辽宁省交通厅:每四年一查,结果还是目测三级检查部门,检查的时间不同,托说的理由不同,但采取的“目测”的方式相同、结果也相同,就是10间,从来没有对大桥的主体结构进行过一次的全面的检查。

这样的检查方式,让我们质疑,大桥倒塌可否是意外事故这次桥梁倒塌被认为是超载造成的,但是这种超载绝不是一次两次,一天两天,所以桥梁从受损到跨塌,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管理到位,检测认真,养护合理也许会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

三、贵州贵阳小尖山大桥垮塌2005年12月14日5时30分左右,贵州省贵阳市至开阳县正在施工的贵开高等级公路第五标段开阳小尖山大桥突然发生支架垮塌,横跨在3个桥墩上的两段正在浇铸的桥面轰然坠下,桥面上施工的工人也同时飞落谷中。

事故当场造成3人死亡,1人失踪,1人被卡在钢管架中,15人受伤。

受伤者中5人后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何刚说,从调查组目前调查的情况分析,这起事故已基本认定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

这起事故发生的原因:一是大桥在施工中,支架搭设时基础施工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部分支架钢管壁厚不够,部分支架主管与枕木之间缺垫板;二是支架预压时,预压范围不很充分,每跨有部分区域未压到;三是施工方项目经理对工程管理不到位,劳务工程以包代管,在支架搭设中大量使用未经培训的民工,在施工质量上存在一定问题;四是监理方、施工方在支架搭设过程及完工后的验收工作草率,且无文字纪录;五是部分特种作业人员无特种作业资格证或资格证过期,部分安全管理人员未持《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上岗。

何刚说,这座大桥的业主是贵州省高速公路开发公司,施工方则是中铁五局三公司的施工队。

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部门将尽快完成事故的调查工作,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同时及时公布处理结果。

四、贵州遵义珍珠大桥垮塌2005年11月5日13时55分,这座在建大桥的拱架突然发生垮塌,造成2名施工人员当场死亡,3人受伤,14人失踪。

事故发生后,虽经当地有关部门全力组织搜救,失踪的14名施工人员仍全部遇难。

经调查组多方调查取证和科学分析,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珍珠大桥桥梁垮塌特大事故已被认定是一起责任事故。

这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有二:一是大桥的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使用了不符合安全质量的施工器材,二是施工单位在施工中违规作业,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五、京深高速公路桥坍塌事故2006年4月16日凌晨5时,深圳至汕头高速公路深圳境内0公里处路面发生塌陷,塌陷路面长16米,宽11米,深6米。

塌陷事故造成该路段双向交通封闭中断,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广东省交通厅、省交通集团马上成立了事故分析处理组,赶赴事发现场对坍塌事故进行调查分析。

确定超载是造成塌陷的诱因之一。

据悉,核载10多吨的货车有的载重居然达到60吨,严重超载导致公路寿命大大缩短。

事故发生前,相关部门去年9月份对这个桥做了一个专门的体检,然后在今年2月份也做了日常的检查,都没有任何问题。

检测就是通过对桥结构物的每一个部位进行肉眼观察和测量。

看桥台、桥身有没有裂缝,有没有变形。

除了用肉眼观察外,还有用尺子测量,如果是有裂缝的话,就用尺子测量裂缝的宽度。

结果没有发现任何问六、岷县洮河大桥坍塌事故2006年5月16日发生在定西市岷县县城以北的省道306线248kg +500m处的岷县洮河大桥意外坍塌事故。

事故原因经专家组现场调查已初步确定。

省道306线岷县洮河大桥坍塌事故是一起典型的因车辆超限超载引发的桥梁坍塌事故。

该桥为70年代初修建的双曲拱桥,由于原桥设计荷载等级较低,并且使用年限已达32年之久,在车辆的长期反复作用下,致使主要结构材料力学性能降低,结构整体承载能力下降,已无法承受严重超载的车辆行驶。

同时,车号为甘P·01552总重46.85吨的车辆在严重超载情况下,依然行驶,造成桥梁坍塌。

此外,双曲拱桥由于结构自身的缺陷,其承载能力及安全储备较低,在如此大的荷载作用下易造成结构损坏七、辽宁202国道熊岳大桥06年8月1日23时左右,黑(河)大(连)公路(202国道)上的熊岳大桥(辽宁省营口市熊岳镇内)在强降水形成的洪水冲击下发生断裂,2座桥墩被冲塌,2孔桥板塌落,2孔桥板下沉。

八、杭州运河艮山桥2006年9月15日,运河艮山桥路面突然坍塌,导致行人摔入大洞中。

事后,杭州市建委、杭州市市政设施监管中心、杭州市市政公用建设开发公司召开了情况说明会,粉砂土质是主要原因。

杭州市市政设施监管中心的宋肖锋主任解释:杭州地下是粉砂土质,遇水易化,如果一旦管道漏水,粉砂土便会随之流失,路面便会逐渐往下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