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生物防治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防虫教案

幼儿园防虫教案

幼儿园防虫教案前言在幼儿园防虫工作中,要积极防范昆虫的危害,特别是有些昆虫对幼儿的健康有着潜在的威胁。

因此,在幼儿园防虫工作中,教育幼儿养成爱卫生、防虫害的好习惯非常重要。

教育目标1.让幼儿清楚了解害虫带来的危害。

2.帮助幼儿树立防虫意识,掌握预防害虫的方法。

3.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态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知识点一:了解害虫概念:可以危害人类健康和生产、生活利益的昆虫、蚊、苍蝇、老鼠等。

活动:观察昆虫:观察害虫的外形、生活习性、感官等特点,让幼儿在生动的情景中理解什么是害虫。

知识点二:害虫带来的危害概念:害虫不仅会直接危害人类健康,还会危害生产、生活利益。

活动:形象的表现害虫的危害:使用小绵羊模拟机器,表示害虫会不断发展繁殖,假如没有及时预防控制,就会危害到生产和生活等利益。

知识点三:预防害虫概念:预防害虫是预防害虫滋生,防止害虫入侵的措施。

活动:让孩子知道预防害虫的方法,例如保持环境卫生、消毒、封堵缝隙等,这些方法能够减少害虫滋生和繁殖的机会。

知识点四:个人卫生习惯概念:个人卫生是指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惯,如清洁、消毒等。

活动:让孩子学会自己保护自己,如洗手、保持卫生、不在地上乱扔垃圾等,主动预防害虫。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昆虫及其特点,引导幼儿认识害虫。

2.模拟机器法:通过模拟害虫滋生和发展的过程,让幼儿了解害虫的危害。

3.互动问答法:教师问问题,幼儿进行思考和回答。

家园联系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和家长保持沟通,让家长也了解幼儿学习情况和掌握预防害虫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参与度,让防虫教育的实效更加显著。

结语对于幼儿防虫教育,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让幼儿能够掌握预防害虫的方法,增强个人卫生习惯,从而建立正确的防虫意识。

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与家长沟通,让他们也能够积极参与到幼儿园防虫工作中来。

害虫生物防治1

害虫生物防治1

农药残留影响正常的贸易:
(台視新聞,2006/11/2)
农药残留影响正常的贸易:

海南豇豆在武汉连续3次检出高毒农药残留



2010年02月22日14:35
南海网
南海网2月22日消息 (南海网记者杨振东):2010年1月份以 来,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对海南省豇豆连续3次检出 高毒农药水胺硫磷残留,为此,武汉市农业局规定从2月7日 起停止销售来自海南省的豇豆3个月。对此,海南省农业厅 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并向全省各市县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切 实做好豇豆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确保豇豆质量。
第二节 害虫生物防治的意义
挥发 光化学降解 植物吸收 农药
化学降解
土壤胶体吸附
土壤中移动
在微生物作用下降解
施入农田的农药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的转化
大气 湿沉降 飘 浮 施用 农药 农作物 吸收 残留 地表水 农产品 食用 吸收 水生物
吸入 食用 饮用 人 体
饲料
食用 土壤 渗入 地下水 饮用水 畜 禽
有害生物
简化为:利用天敌控制有害生物的一门科学。
第一节 害虫生物防治的定义和内容
2. 害虫生物防治 传统上:利用害虫天敌控制害虫(害螨)的 理论和实践的科学。 扩展后:利用生物有机体或其天然(无毒) 产物控制害虫的科学。
广义:利用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激素或 提取物)控制有害物种群的发生、繁殖 或减轻其为害的方法。 狭义:一般指利用有害生物天敌来消灭 有害生物。包括以虫治虫、以微生物治 虫、以鸟治虫、以其他动物或植物治虫 等。
食物(吃蔬菜时)中毒频频发生:

食物(吃蔬菜时)中毒。仅1994年我国发生因农药引 起食物中毒210起,中毒人数416人,死亡32人。

五年级科学上册 防治病虫害 1 第二课时教案 鄂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 防治病虫害 1 第二课时教案 鄂教版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防治病虫害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道三种以上常见的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2.认识农药防治病虫害的好处和弊端。

3.会用简单的方法去处残留在蔬菜和水果中的农药。

4.意识到农药的危害,初步形成生物防治病虫害的现代农业思想。

5.能根据已有知识,提出一种利用自然的力量防治病虫害的建议。

二、教学准备各种防治病虫害的图片,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的资料,生物防治病虫害的图片和资料。

三、教学建议第二课时的主要内容是:学会清除蔬菜和水果上残留农药的简便方法,了解一些生物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办法,根据某种危害农作物的昆虫和其他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提出一个利用自然力量防治病虫害的建议。

(一)学会一些简单的清除残留农药的办法1.农药的使用很普遍,听说过农药中毒的事情吗?教师可以以一个农药中毒的事例来引入新课的学习,引发学生对处理残留农药的关注。

2.知道怎样能清除残留在蔬菜和水果等食物上的农药吗?部分学生知道用流水冲洗能去除残留在蔬菜和水果上的农药,也还有很多学生并不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互相交流,以获得更多的办法。

至于这些方法为什么能清除残留农药,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形成新的认识。

(二)了解生物防治的办法1.谈话:既然农药有这么多的弊端,那么防治病虫害应该用什么办法?你知道哪些生物防治的办法?教师组织学生就生物防治展开交流。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有针对性地出示一些生物防治病虫害的资料。

2.写出自己知道的生物防治病虫害的办法。

在学生交流和教师提供资料的基础上,学生已经知道了一些办法,把这些办法写下来,可以加深学生的认识。

(三)提出一种生物防治病虫害的建议1.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危害农作物的害虫和其他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让学生分组讨论怎样利用这种食物关系来开展生物防治。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每个学生写出自己关于生物防治病虫害的建议。

高中生物中的生物防治教案

高中生物中的生物防治教案

高中生物中的生物防治教案
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防治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并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一、概念: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虫或微生物来控制害虫、病原体和杂草的生长和繁殖的一种方法。

二、原理:生物防治是通过增加害虫的天敌或寄生虫数量,或者利用微生物对害虫或病原体进行防治,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三、方法:
1. 天敌类方法:引入天敌来控制害虫。

例如,引入瓢虫来控制棉纺虫、蚜虫等害虫。

2. 寄生虫类方法:利用寄生虫控制害虫。

例如,引入潜蛾寄生虫来控制蚜虫繁殖。

3. 微生物类方法:利用微生物来防治害虫或病原体。

例如,利用拮抗细菌来抑制植物病原菌的生长。

四、实践:
1. 观察:学生可以观察校园或家庭种植的植物,了解植物上是否有害虫或病害,并分析原因。

2. 实施:学生可以尝试选择适当的生物防治方法,如引入天敌或寄生虫,来控制害虫或病害的生长。

3. 总结:学生可以总结实践的效果,讨论生物防治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作业: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植物或果蔬,了解其常见的害虫或病害,然后设计一份生物防治方案,并在实践中尝试应用。

六、评价:通过作业和实践,评价学生对生物防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生物防治方法,保护植物生长环境的健康。

幼儿园病虫害防治教案

幼儿园病虫害防治教案

幼儿园是孩子们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所以对于幼儿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需要进行重视。

由于幼儿园的孩子年龄较小,抵抗力较弱,很容易感染一些疾病或受到虫害的侵袭。

因此,幼儿园病虫害防治是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保障幼儿健康安全,幼儿园病虫害防治工作必须要有一份全面、系统的教案。

以下是一份幼儿园病虫害防治教案参考:一、病虫害防治意识的建立1.教育幼儿园管理人员,教师和家长了解有关病虫害预防的基本常识。

2.组织开展有关病虫害防治的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所有幼儿的预防意识。

二、幼儿病虫害防治措施1.病虫害的预防措施(1)室内环境维护。

要求班间卫生保洁干净,保持室温适宜、通风良好、湿度适宜的环境。

(2)幼儿睡眠、饮食、卫生习惯的培养。

通过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健意识和卫生习惯,注意膳食卫生,保证充足的睡眠。

(3)病虫害检测及处理。

对于发现的病虫害,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清除。

2.常见病的预防(1)手足口病。

宣传儿童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保持厕所卫生、饮食卫生、勤洗手等。

(2)流感等呼吸道疾病。

加强幼儿园的通风换气,维护室内空气的流通,做好环境消毒工作。

3.常见病的早期发现与处理当幼儿发现以下症状时,应及时向校方、家长反映,并按要求进行相应的治疗措施。

(1)发热。

(2)嗓子痛、咳嗽、头痛等。

(3)腹泻、呕吐等。

三、周期性病虫害防治1.周期性杀虫(1)消灭蟑螂、老鼠、蚊蝇等,定期对室内环境进行杀虫灭鼠处理,以保证室内环境干净卫生。

(2)消灭霉菌、适当除尘、保持空气清新,防止室内细菌繁殖。

2.周期性消毒(1)原则上每块教室每天消毒一次,物品、液体在使用前先消毒,并在其失效期内。

(2)注意饮食卫生和养护过程中的饲养卫生,防止细菌交叉感染。

通过上述幼儿园病虫害防治教案,可以全面防范幼儿园的病虫害发生,保障幼儿园众多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在实施教案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幼儿的健康保健意识、紧密联系家长一起预防病虫害的同时,极大地提高幼儿园的综合素质和卫生管理水平。

《植物妈妈的病虫害防治》教案设计2

《植物妈妈的病虫害防治》教案设计2

《植物妈妈的病虫害防治》教案设计2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常见植物的病虫害预防和防治方法。

2.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会自己制作天然杀虫剂,防止化学农药的滥用。

3.激发学生对于植物保护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对于植物生长、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学习。

二、教学内容1.病虫害的分类和防治方法;2.常见植物的病虫害防治;3.制作天然杀虫剂实验。

三、教学方法1.授课、讲解:通过讲解植物病虫害的分类、防治方法等概念和知识,使学生了解植物病虫害的基本特点和预防方法。

2.案例分析:通过对一些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常见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3.实验:通过制作天然杀虫剂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化学农药的使用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常见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制作天然杀虫剂实验。

教学难点:如何组织制作天然杀虫剂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于化学农药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1.讲解病虫害的分类和防治方法。

2.案例分析:选择几种常见的植物,分析其可能会遇到的病虫害和防治方法。

3.提供相关的文献资料,让学生在自习时间进行阅读和笔记,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植物病虫害防治知识。

4.开始天然杀虫剂实验:首先介绍一些常见的天然杀虫剂的做法和使用方法,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5.安排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结果,带领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6.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要点,并给予学生一定的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考勤评价:按照课程要求评估学生出勤情况,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表现。

2.学习评价:通过对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测试与评估,以反映教学成果,理解程度等。

3.实践评价:对学生进行实验的实践作业评估,以了解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情况。

害虫生物防治教学大纲(修订)分析

害虫生物防治教学大纲(修订)分析

《害虫生物防治》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害虫生物防治(英文):Biological Control of Pest课程编号:13371139课程学分:2.0课程总学时:32学时课程性质:专业课二、课程内容简介(300字以内)(1)本课程内容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总论,讲述害虫生物防治的定义、内容、重要性、发展史、途径和方法等;害虫的发生规律,害虫与天敌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2)第二部分是“以虫治虫”,阐述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昆虫及其他捕食性生物的类群及其生物学;生物防治的三个途径;天敌调查研究方法及天敌作用的评价等。

(3)第三部分是“以菌治虫”,讲述病原微生物类群、致病机理、制剂生产及其利用以及害虫病原微生物的研究方法等。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4)本课程重点讲述了害虫重要的寄生性天敌和捕食性种类及防治方法。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重点掌握主要害虫天敌防治害虫的原理和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一)各章节要点及授课时数第一章绪论(2学时)1.讲授内容(5)害虫生物防治的定义和内容;(6)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性;(7)生物防治的发展史;(8)国内外研究应用成果和发展趋势;(9)生物防治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2.讲授重点(1)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性;(2)生物防治的途径和方法。

3.讲授方法(1)害虫生物防治的定义着重指出有狭义(传统的)和广义之分,研究内容分条介绍;(2)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性着重讲述化学农药的副作用;(3)生物防治的发展史分四个阶段讲;(4)国内外研究应用成果重点讲述国内在“以虫治虫”和“以菌治虫”方面,特别是我国从1975年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不局限于课本);(5)列表归纳生物防治的途径和方法。

第二章害虫防治理论基础(2学时)1.讲授内容(1)害虫的概念;(2)害虫的发生规律;(3)农业生态系统的运动和发展;(4)天敌的排除效应;(5)害虫防治方法的选择。

2.讲授重点(1)害虫的发生规律;(2)农业生态系统的运动和发展3.讲授方法(1)害虫的概念强调真正需要防治的害虫只占总数的1%;(2)通过分析害虫种群数量变动的内外原因来说明害虫的发生规律,并结合天敌对害虫的跟随现象讲述天敌效能的概念;(3)以对水稻田昆虫生命网的分析说明对农田生态系统要有一个整体的动态的观点;(4)天敌的排除效应讲明概念及天敌排除的方法;(5)害虫防治方法的选择着重指出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的性质及优点和缺点。

害虫生物防治第五章

害虫生物防治第五章
25% 灭幼脲 III号 10 g/667m2。 (三)调整药剂防治适期 对预测麦蚜发生量大的地方或区域,在瓢虫卵期使用药剂防治, 以压低虫口基数,保护天敌。
第四节 鲁北地区东亚飞蝗天敌保护利用配套技术 东亚飞蝗主要天敌 共81种,隶属5纲(门)、14目、34科。其中昆虫纲 31种,蛛形纲15 种,鸟纲26种,两栖纲8种,真菌门1 种。在这些天敌中,鸟类、两栖类天敌在滨海区种类 多,分布广。捕食性天敌主要是蜘蛛类、蚂蚁类和鸟类; 寄生性天敌主要有中国雏蜂虻、飞蝗黑卵蜂等。
第四节 鲁北地区东亚飞蝗天敌保护利用配套技术
一、改善蝗区生态
荒滩育草、植树造林、培植芦苇、垦荒种植等措施, 提高天敌存量,达到持续控制蝗害的目的。
1、荒滩育草。在土壤盐碱度低、植被丰富的蝗区,
采取封育草场的措施,培育杂草,增加覆盖度至75%以
上,可基本控制蝗虫于较低密度。育草区有利于蛙类和
鸟类的栖息增殖,数量增加,提高对蝗虫的控制力。
害虫生物防治
第五章 天敌的保护、招引
保护天敌的重要作用 天敌保护、招引的方法 天敌保护利用的实践:麦田害虫、东亚飞蝗、栗绛蚧
第一节 保护天敌对害虫种群数量的控制作用
再猖獗 resurgence ---- 选择性农药和选择性施
药方法 一、合理施药作用 1、害虫再猖獗和次要害虫大发生原因 2、选择性杀虫剂对害虫 – 天敌群落的影响 二、保护天敌与抗性品种结合防治害虫的作用
第二节 天敌保护与招引的基本方法
二、直接保护天敌 (一)冬季பைடு நூலகம்护 大红瓢虫(湖北枝城) ---- 柑橘吹绵蚧
(二)寄生性天敌保护器
(三)距离法保护天敌 大袋蛾 ---- 伞裙追寄蝇 袋囊距离寄主植物 30 米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昆虫病原细菌的利用
目的
要求
掌握苏云金杆菌的形态特征、制病机理和生产技术。了解苏云金杆菌的现代应用。
重点
难点
苏云金杆菌的形态特征和类群、致病机制和毒素类别及苏云金杆菌的生产工艺。
一、感病昆虫的症状和病征(一)病症的表现(二)病症判断
二、病原微生物对昆虫的侵染(一)侵入途径1.由口部经消化道侵2.由体壁或气管侵入入(二)感染类型(三)感染过程中的破坏(二)影响流行病的主要因素
四、病原的专化性
第二节昆虫病原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三、寄生昆虫的生殖方式:
四、寄生性天敌目和科


第二章寄生性天敌昆虫
目的
要求
了解寄生性天敌昆虫种类;掌握寄生天敌的作用类别及寄生蜂、寄生蝇的寄予生行为。了解害虫寄生性天敌种类,掌握常见寄生蜂、寄生蝇的形态,熟练掌握寄生蜂的寄生关系建立过程。
重点
难点
相关寄生的类别概念,寻找寄主的过程及重要的生活习性。

第 四章天敌昆虫的引进繁殖与释放
一、天敌引进
天敌引进成为生物防治的一个重要方面。天敌引进的发展是从引进澳洲瓢虫防治吹绵蚧成功开始的
二、天敌的大量繁殖:大量繁殖与散放天敌昆虫是利用天敌的重要手段和程序,天敌的大量繁殖是按照天敌昆虫的生物学习性和人们所能创造的条件决定的。


第 四章天敌昆虫的引进繁殖与释放
重点
难点
相关寄生的类别概念,寻找寄主的过程及重要的生活习性。
主要内容:
一、寄生性天敌昆虫:
寄生性天敌昆虫特性
二、昆虫的寄生有多种方式,有许多术语描述。
(一)、寄生时间长短
(二)、寄生现象:
什么是单期寄生虫、跨期寄生、外寄生、内寄生虫、独寄生、共寄生、完寄生、过寄生、原寄生、重寄生、单主寄生、寡主寄生、多主寄生?
一、专性病原细菌
专性病原细菌是一类专性极强的兼嫌气性芽孢杆菌,对特定的昆虫寄主有很强的致病力。
金龟子乳状病病原细菌2、侵染作用自然条件下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可通过蛴螬的消化道而侵染,当蛴螬吞食带有细菌芽孢的植物根、茎、种子或土壤中的腐生物质后,芽孢在中肠内萌发生成营养体,并穿过肠壁侵入体腔。细菌在血腔中大量繁殖并形成芽孢。3、病原扩繁
主要内容:
五、寄生蜂类:
(一)、寄生蜂成虫外部特征;(二)、寄生蜂寻找寄主过程:(三)、寄生蜂成虫取食生活习性
六、寄生蝇类:双翅目
1、家蝇卵类型 (1)微卵型 (2)大卵型 (3)膜卵型 (4) 柄卵型
2、家蝇寄生方式 8种类型(P87)
3、家蝇进入寄主的两个途径


第三章捕食性天敌
第 四章天敌昆虫的引进繁殖与释放
一、概述


第六章昆虫病原细菌的利用
目的
要求
了解主要细菌类群、乳状病病原细菌。
重点
难点
金龟子乳状病病原细菌。
主要内容:
第三节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的作用和病原的增殖
一、微生物防治的作用
二、病原的增殖
(一)人工培养基上增殖
1、从活虫昆虫体内培养获得病原有三个途径
第六章昆虫病原细菌的利用
第一节昆虫病原细菌的主要类群
目的
要求
了解捕食性天敌种类,了解农田蜘蛛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掌握天敌昆虫引进的基础知识,历史发展;
重点
难点
农田蜘蛛
主要内容:第三章捕食性天敌
一 概述
(一)捕食昆虫种类
(二)、捕食性昆虫类群及捕食对象P99简表
二、其他捕食性动物――农田蜘蛛:1、蛛形态:2、农田蜘蛛生活史
4、常见农田蜘蛛:常用分类系统如下表:
《害虫生物防治》教案
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
各章名称
理论课周次
理论课时数
实验课时数
总课时数
第一章
绪论
2
2
第二章
寄生性天敌昆虫
4
3
第三章
捕食性天敌
1
2
第四章
天敌昆虫的引进繁殖与释放
3
3
第五章
昆虫病原微生物
2
2
第六章
昆虫病原细菌类群
4
4
第七章
昆虫病原真菌类群
2
2
第八章
昆虫病毒类群
2
2


第一章绪论
目的
要求
如有效则结束
(二)、限制天敌引进成功的因子:
第二节赤眼蜂
一、赤眼蜂属的形态特征
二、赤眼蜂属的分类
三、赤眼蜂的生物学特性
(一)个体发育过程
(二)生长发育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三)赤眼蜂的越冬寄主
四,赤眼蜂的大量繁殖
(7)赤眼蜂的一般习性
(8)赤眼蜂的大量繁殖方法
第三节蚜茧蜂
一、蚜茧蜂形态特征
二、蚜茧蜂分类
目的
要求
掌握天敌引进的程序,限制引进成功的因素,熟练掌握重要天敌的大量繁殖方法。
重点
难点
天敌引进的程序、限制引进成功的因素,赤眼蜂大量繁殖方法。
主要内容:
(一)、天敌引进的程序:
有害生物和寄主植物 → 国外调查 → 检疫接受
生物地理学天敌名录 天敌寻找 ↓ ↓
↑ 研究实验 大量掊养
↓ ↓
否则继续← 移殖后估价 ← 定殖散布 ← 野外移植
生物防治的概况
(一)生物防治的历史与发展国际组织的发展 生物防治的未来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生物防治的生态学基础
(一)分立的种群和群落(二)自然平衡:(三)自然控制:
二、侵入害虫的生物防治与本地害虫生物防治
三、害虫与敌间关系特点
四、生物防治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第二章寄生性天敌昆虫
目的
要求
了解寄生性天敌昆虫种类;掌握寄生天敌的作用类别及寄生蜂、寄生蝇的寄予生行为。了解害虫寄生性天敌种类,掌握常见寄生蜂、寄生蝇的形态,熟练掌握寄生蜂的寄生关系建立过程。
三,蚜茧蜂的生物学
四、蚜茧蜂的繁殖与应用


第五章昆虫病原微生物
目的
要求
了解昆虫传染病的种类、病症,和病原微生物对昆虫侵染及影响病原微生物导致疾病流行的因素、病原微生物的类群。
重点
难点
病原微生物对昆虫的侵染和感染类型、影响昆虫疾病流行的因子。
主要内容:
昆虫的疾病可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节昆虫的传染病和流行
了解生物学防治的发展史和定义,掌握生防的基础理论,熟练掌握生物防治的原则、基本途径和方法。
重点
难点
生物防治的原则、途径和方法;生物防治的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发展历史
1、生物防治概念
生物防治是一门研究利用天敌控制植物病害虫害和农田杂草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或称之为寄生物、捕食者、病原微生物和侵袭杂草的植食性种的管理。研究利用害虫天敌,控制害虫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叫害虫的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的重要性
(1)目前主要是用金龟子幼虫活体接种法生产菌剂,二、兼性芽孢细菌
兼性芽孢细菌是指能产生芽孢并能在人工培养基上正常生长发育的一类细菌,其中能产生伴孢晶体的芽孢细菌苏云金杆菌类群三、潜能的无芽孢病原细菌四、兼性无芽抱病原细菌
五、微生物杀虫病原细菌应该具备基本的属性:
这类细菌通常生活在昆虫的消化道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