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性激素的发展简史

合集下载

远古祖先男性荷尔蒙睾丸激素远高于现代人

远古祖先男性荷尔蒙睾丸激素远高于现代人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1 英研究称手指长短可反映胎儿在母体中接触睾 丸激素程度
2 珠江敲响“环境荷尔蒙”警钟
3 美研究称“八卦”有益女性健康
4 美研究称:激吻可改变荷尔蒙水平
5 研究发现爱犬凝视主人能提高人体信任荷尔蒙
6 美公布惊人发现:心脏分泌的荷尔蒙具强大抗 癌作用
7 《分子生物学与进化》—何静等—脊椎动物荷 尔蒙基因研究
[回复] 2010-11-17 22:44:44 匿名 IP:202.127.1.* 话说前不久科学网上还有新闻报道无名指长的男人比较强悍,赚钱能力,学技术能力强。。。看来得多泡泡睾丸 激素去
[回复]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1 华中科大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团体做假被 撤稿
2 《自然》刊登“史上最伟大的科幻小说”引发 解读热潮
2010-11-17 21:42:13 匿名 IP:203.70.120.* 我擦
目前已有9 条评论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点击输入验证码
发表评论
[回复]
Analysis vol.1,2(清晰PDF)
[高清] Advance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更多>>
3 2010年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公示 4 大学副教授坦承抄袭论文 称机制逼人造假 5 中国SCI论文篇均被引次数列世界第12位 6 美国博士学位年度调查报告公布 7 2009年我国表现不俗的论文82%由高校贡献 8 华中科技大学解除肖传国职务 9 31岁博士任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引质疑 10 新京报:“肖氏反射弧”何以国际领先
此前的研究表明,暴露在高水平性激素环境里能够使人类和类人猿变得好斗和滥情,他们的无名指 相对于食指往往更长,而在低水平环境中,这两根手指趋近于等长。在这项研究长度比率,由此来推测他们的睾丸激素当时是在什么样的水 平。

第八章 雄激素及抗雄激素类药物

第八章 雄激素及抗雄激素类药物

2. 非那雄胺
【临床应用】
§ 男性脱发
§ 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血尿
§ 预防前列腺癌
§ 良性前列腺增生
5α-还原酶
睾酮
二氢睾酮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2. 达那唑
【临床应用】
§ 子宫内膜异位症(假绝经疗法) § 乳腺痛、纤维性乳腺炎、男性乳房发育 § 功血、尤其是子宫肌瘤伴功血 § 预防遗传性血管水肿 § 性早熟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l 女性疾病 l 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l 治疗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宫肌瘤 l 女性性腺功能减退症
l 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l 虚弱性疾病
l 消耗性疾病、骨质疏松、肌萎缩、生长缓慢、 长期卧床、损伤、放疗等。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甲睾酮、氟羟甲睾酮
【临床应用】
l 男性性功能低下 l 青春期发育迟缓 l 晚期乳腺癌 l 围绝经期功血、功血、子宫肌瘤等
2.丙酸睾酮
CH3 O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三、药理作用

02雄激素

02雄激素
研室 深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o雄激素一一来源和种类
睾丸间质细胞; 睾酮;双氢睾酮;
脱氢表雄酮;雄烯二酮;雄酮; OH
• 4-9mg/ H 睾酮;
0
•雄激素
运输与灭活
•结合型
98%;
・游离型
2%;
•肝内灭活;
•雄激素——胚胎和附性器官作用
•诱导含Y染色体的胚胎向男性分化; •刺激前列腺、阴茎、阴囊等生长发育;
。雄激素——副性征和维持性欲作用
•外表区别于女性的特征; •维持正常性欲;
•雄激素一一生精与代谢作用
•促进精子生成过程; •促进合成代谢; •青春期;
•雄激素——小结
>种类:睾酮;
»来源:间质细胞; >数量:4-9mg/日; >灭活:肝内;
>胚胎:诱导胚胎分化; >附性器官:前列腺等发 育; >副性征:外表特征; >性欲:维持正常; >代谢:促进合成;
•雄激素一一思考题
A健美运动员需要服用大量雄激素吗?

雄激素

雄激素
3、促进和维持性功能:男子的性欲要求、性兴奋的发生和勃起的能力,都需要雄激素作为动力。如因睾丸疾 病和损伤,造成睾酮减少和消失,就会失去对性活动的要求和勃起功能。
4、刺激和保持第二性征的出现:在雄激素的作用下,男子到青春期就会出现喉结,声带增厚而声音低沉,阴 毛、腋毛、胡须的生长,骨骼粗壮、肌肉发达,显示男子的阳刚气质。反之,因睾丸发育不良而雄激素缺乏,就 会失去这些特征而呈现“娘娘腔”。
雄激素在女性体内的作用包括以下几方面: 1、雄激素是合成雌激素的前体,所以促进雌暮合成是女性体内雄激素的主要功能。 2、维持女性正常生殖功能。 3、保持女性阴毛、腋毛、肌肉及全身的正常发育。 4、少女在青春期生长迅速,也有雄激素的影响。 但是,如果女性体内雄激素分泌过多,由于雄激素能抑制下丘脑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并有对抗雌 激素的作用,使卵巢功能受到抑制而出现闭经,甚至有男性化的表现。同时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引发痤疮、多毛 等症状。 女性雄性激素过高症状 1、患者出现肥胖、多毛、痤疮、月经失调等,甚至表现为男性化特征。
雄激素是对附睾结构,功能影响最大的激素。附睾液中雄激素含量很高,其主要来源于睾液和血循环。此外 一些研究认为附睾上皮也能合成和分泌雄激素,因为实验证明附睾上皮中有LH受体和5α还原酶等一些雄激素代 谢有关的酶mRNA的表达。附睾液中的雄激素主要是睾酮和DHT,它们在附睾体部含量最高,与精子的成熟有关。
4.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其他贫血用丙酸睾酮或甲睾酮可使骨髓机能改善。
5.同化激素类主要用于蛋白质同化或吸收不足,以及蛋白质分解亢进或损失过多等情况;如严重烧伤、手术 后慢性消耗性疾病、老年骨质疏松和肿瘤恶液质等病人。服用时应同时增加食物中的蛋白质成分。是体育竞赛的 一类违禁药。
食疗
牛肉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走向衰老是人类的自然规律。人们常知,女性到了更年期就要补充一定量的雌激 素,以改善烦躁、失眠、焦虑等更年期综合征症状,鲜有人知,男性到一定时候也需补充雄激素—睾酮。医学专 家指出,男性不会发生类似的精子生成、生殖或性激素分泌的突然结束。然而,中老年男子的生殖力和精子生成 功能是逐渐减弱的,并伴有一些临床症状,例如:体毛减少、肌肉松弛、精力衰退、性欲和性功能降低、阳痿发 生的频率逐渐增加。这些迹象都提示了与年龄相关的雄激素减少,性腺功能低下。

雄性激素产生原因

雄性激素产生原因

雄性激素产生原因雄性激素能促进男性附性器官成熟和第二性征的出现,并维持正常性欲及生殖功能,下面就让店铺来给你科普一下什么是雄性激素。

雄性激素的产生原因雄性激素主要在雄性动物的睾丸中产生,肾上腺皮质也分泌少量雄激素。

从睾丸组织中分离出的原始激素称为睾丸素,具有促进雄性生殖器官形成,第二性征发育及促蛋白同化等作用。

雄性激素受脑垂体和下丘脑的调节,下丘脑、脑垂体及性腺激素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它们一起参与控制和调节生殖活动,称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男性的主要雄性激素为睾丸酮,95%是由睾丸间质细胞分泌,5%由肾上腺分泌。

雄性激素对男性性欲的产生和性功能的维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不是维持成年人性欲和性功能的唯一因素。

男性睾丸酮水平在24小时内会发生节律性变化,早上最高,晚上最低。

尽管男子常常在早晨出现勃起,但性活动最高峰的时间都是晚上,看来人类的性欲不仅与激素有关,而且还受其它因素的制约。

雄性激素的生理作用胎儿影响雄性激素的生理作用,在胎儿时期就有了,雄性激素中的睾酮能够促进性腺结构的分化,男性的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都是在其作用下形成的。

相反,如果胎儿身体内缺乏睾酮或睾酮数量不足,胎儿的性器官会出现畸形或发育不全,例如隐睾症等。

第二性征性生理的发育包括第一性征的发育(如性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第二性征(如身体外形的发育)。

雄性激素在促进第一性征的发育的作用有促进睾丸变大、阴茎变粗等;第二性征的作用有促进体毛的出现、变声、喉结突出等。

如果没有雄性激素或者雄性激素分泌过少,那么性器官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就会延迟,甚至身体出现异常。

精子的生存环境精子生存的条件比较苛刻,如需要较高浓度的体液,一般的体液很难满足这种条件。

但是雄性激素中的睾酮的浓度比一般体液高很多倍,因此给精子创造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性功能雄性激素通过对性神经中枢的影响和对生殖器官的刺激作用,激发人的性欲,提高性的兴奋。

如果雄性激素没有或过少,人的性欲就会降低,并容易导致阳痿等性功能障碍。

【科普】雄激素与生殖健康

【科普】雄激素与生殖健康

【科普】雄激素与生殖健康
雄激素是所有雄性激素的总称,是一类类固醇化合物;其作用是促进男性附性器官的成熟及第二性征的出现,并维持正常性欲及生殖功能。

人体内主要的雄激素有睾酮、雄烯二酮、去氢表雄酮和雄素酮等。

正常情况下来自于三种内分泌腺体:睾丸、肾上腺和卵巢。

男性最主要的雄激素为睾酮,95%的睾酮是由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的。

在女性体内也有少量的雄激素,主要由卵巢和肾上腺皮质分泌。

雄激素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对体内的许多系统发挥着作用。

1. 促进胚胎期的性分化
男性胚胎约在第7周时分化出睾丸,随即开始分泌雄激素,促使原始生殖管道向男性生殖器官分化,并促进男性外生殖器的形成。

2. 促进青春期性生理的发育
促进第一性征的发育,包括睾丸增大、阴茎变粗等;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包括阴毛出现并呈男性分布、出现胡须、变声、喉结突出等。

3. 对精子发生的作用
精子发生的启动和维持依赖于高浓度的雄激素;并给精子提供了合适的生存环境。

4. 对正常性功能的维持
雄激素通过对神经中枢的影响和对生殖器官的刺激,诱发并保持性欲。

5. 对生长代谢的影响
雄激素刺激肝脏合成各种蛋白质,使肌肉发达;促进骨骼生长,增加骨密度;刺激肾脏释放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血红蛋白的合成;促进机体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提高机体免疫力。

雄激素主要作用于生殖系统,包括性分化、性生理的发育、精子发生、性功能的维持等;此外,雄激素对蛋白质代谢、肌肉、骨骼、造血等生理过程也均有作用。

雄激素与LOH

雄激素与LOH

2023-11-05CATALOGUE 目录•雄激素概述•LOH概述•雄激素与LOH的关联•雄激素和LOH的相关疾病及研究进展•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和治疗策略01雄激素概述定义雄激素是一种类固醇激素,主要由睾丸的间质细胞分泌,具有促进男性生殖器官发育、刺激男性第二性征出现、维持男性性功能等作用。

来源雄激素主要由睾丸的间质细胞分泌,此外,肾上腺皮质网状带细胞也可以分泌少量雄激素。

雄激素的定义和来源雄激素可以刺激男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包括阴茎、睾丸和附睾等。

促进男性生殖器官发育雄激素可以维持男性的性欲和性功能,促进精子的生成和成熟。

维持男性性功能雄激素可以促进肌肉生长和骨密度增加,增强身体力量和耐力。

促进肌肉生长和骨密度增加雄激素可以维持男性第二性征的出现,如胡须、体毛等。

维持男性第二性征雄激素的生理作用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中最主要的器官之一,它含有大量的间质细胞,可以分泌雄激素。

睾丸附睾前列腺附睾是睾丸的附属腺体之一,它可以将睾丸产生的精子储存起来,同时也可以分泌雄激素。

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腺体,它主要分泌前列腺液,同时也含有少量雄激素。

03雄激素与男性生殖系统020102 LOH概述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LOH是指生物体原本具有的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在特定组织或器官中丢失的现象。

要点一要点二LOH的类型根据丢失的等位基因位置和数量,LOH可分为单基因LOH和多基因LOH。

单基因LOH仅涉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丢失,而多基因LOH涉及多个等位基因的丢失。

LOH的定义和类型LOH与肿瘤的关系LOH与肿瘤的发生LOH是肿瘤中常见的遗传学改变之一。

某些肿瘤细胞中特定染色体的部分或全部丢失可能导致LOH。

这种LOH现象通常与肿瘤细胞的恶性转化和进展有关。

LOH与肿瘤的预后某些特定基因的LOH可能影响肿瘤的预后。

例如,某些胃肠道肿瘤中APC基因的LOH可能与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有关。

雄性激素的发展简史

雄性激素的发展简史

雄性激素认识历程济南市槐荫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迟阿鲁雄性激素的发现有很久远的历史的背景。

在商代甲骨文中就有了阉割动物和人的记载。

我国有一味中药叫“秋石”,据专家说始见于宋代沈括的《苏沈良方》著作,英国学者李约瑟曾写的一篇论文中,将中药“秋石”列为中国古代科技的二十六项发明之一。

秋石是从尿液中提取的春药,据说服之可以“长生不老”。

古代方士常以此药进贡皇上,李约瑟在他的书中指出,秋石的作用相当于现代的性激素【1】。

无管秋石是否真有性激素样作用,它能世代流传,蕴含了古人补性壮阳的思想。

经过欧洲文艺复兴阶段,实证科学兴起,为雄性激素的发现奠定了充分的基础。

1771年英国生理学家和外科医生John.Hunter成功地进行了公鸡自体睾丸移植,也成功地把鸡睾丸移植到母鸡体内【2】。

1849年,德国哥廷根大学的Arnold A Berthold教授注意到公鸡的鸡冠生长发育与睾丸的生长发育有关。

把睾丸割掉后,成年公鸡的鸡冠会萎缩,对母鸡没有了兴趣。

他用掺有睾丸提取物的饲料持续地喂这种公鸡,公鸡原来的雄性特征又出现【3】。

1889年,已经72岁的哈佛大学Brown-Séquard教授,从猪和狗的睾丸中提取出来组织液注射到自己体内,他称这种物质为“能够恢复青春的灵丹妙药”。

他称,注射这种液体后,感到精力和体力暂时恢复【4】。

1918年,美国外科医生Leo.L.Stanley把执行死刑犯的睾丸移植给睾丸缺陷的病人,据说收到满意的疗效【5】。

1927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生理化学教授Fred.Koch和他的助手从牛睾丸中的提取物分多次地注射到去势公鸡体内。

结果阉割的公鸡竟重获雄性特征【6】。

上世纪30年代,有机化学的发展,甾醇物质的研究不断深入,这为先后发现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提供了条件。

1931年春德国化学家Adolf.Frederick.Johann.Butenandt(即Butenandt)从15000升尿液中分离出15mg雄性激素——雄甾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雄性激素认识历程
济南市槐荫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迟阿鲁
雄性激素的发现有很久远的历史的背景。

在商代甲骨文中就有了阉割动物和人的记载。

我国有一味中药叫“秋石”,据专家说始见于宋代沈括的《苏沈良方》著作,英国学者李约瑟曾写的一篇论文中,将中药“秋石”列为中国古代科技的二十六项发明之一。

秋石是从尿液中提取的春药,据说服之可以“长生不老”。

古代方士常以此药进贡皇上,李约瑟在他的书中指出,秋石的作用相当于现代的性激素【1】。

无管秋石是否真有性激素样作用,它能世代流传,蕴含了古人补性壮阳的思想。

经过欧洲文艺复兴阶段,实证科学兴起,为雄性激素的发现奠定了充分的基础。

1771年英国生理学家和外科医生John.Hunter成功地进行了公鸡自体睾丸移植,也成功地把鸡睾丸移植到母鸡体内【2】。

1849年,德国哥廷根大学的Arnold A Berthold教授注意到公鸡的鸡冠生长发育与睾丸的生长发育有关。

把睾丸割掉后,成年公鸡的鸡冠会萎缩,对母鸡没有了兴趣。

他用掺有睾丸提取物的饲料持续地喂这种公鸡,公鸡原来的雄性特征又出现【3】。

1889年,已经72岁的哈佛大学Brown-Séquard教授,从猪和狗的睾丸中提取出来组织液注射到自己体内,他称这种物质为“能够恢复青春的灵丹妙药”。

他称,注射这种液体后,感到精力和体力暂时恢复【4】。

1918年,美国外科医生Leo.L.Stanley把执行死刑犯的睾丸移植给睾丸缺陷的病人,据说收到满意的疗效【5】。

1927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生理化学教授Fred.Koch和他的助手从牛睾丸中的提取物分多次地注射到去势公鸡体内。

结果阉割的公鸡竟重获雄性特征【6】。

上世纪30年代,有机化学的发展,甾醇物质的研究不断深入,这为先后发现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提供了条件。

1931年春德国化学家Adolf.Frederick.Johann.Butenandt(即Butenandt)从15000升尿液中分离出15mg雄性激素——雄甾酮。

1934年瑞士科学家Leopold.Ruzicka (即Ruzicka)合成了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类似雄甾酮的物质。

因而,证实Butenandt的发现是正确的。

1935年,一个叫David的科学家和他的同事从雄牛的睾丸中分离出一种结晶纯的物质取名叫睾酮。

同年Butenandt也用化学方法把雄甾酮转化成睾酮。

1939年Butenandt 和Ruzicka两人共同获得化学诺贝尔奖【7】。

上世纪50-60年代,雄性激素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的作用被认识。

与此同时,雄性激素也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如睾丸切除后维持性功能、身体虚弱、低蛋白血症、严重烧伤、再生障碍性贫血、乳腺癌、肾病、妇女更年期月经过多和精神抑郁等治疗方面,起到了治疗效果。

然而,当时的世界体坛,为了追求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服用人工合成的雄性激素以增加体能或肌力【8】。

上世纪70年代,科研人员逐渐注意到了雄性激素和免疫功能的关系。

试验显示:雄、雌激素均可诱导外周淋巴器官的萎缩,而雄、雌性动物去势后,胸腺和脾脏增生。

男人和女人到
青春期,身体内血睾酮浓度、血雌性激素的浓度比之前都迅速增加,此时胸腺萎缩。

当时医学界认为,性激素对免疫功能起着抑制作用。

之后发现,女性患红斑狼疮、风湿病的人数多于男性,又认为雌性激素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而雄性激素仍视为免疫抑制剂【9】。

上世纪80-90年代,人们逐渐认识到性激素对免疫系统作用有三种方式:(1)改变T、B细胞表型和细胞功能;(2)影响Ig水平及Ig合成动力学;(3)影响细胞因子的合成,进而增强或削弱免疫应答[10]。

性激素发挥作用的共同分子机制为:游离性激素经被动扩散进入靶细胞,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受体分子激活变构,与能生成生理活性的蛋白质的DNA片段结合,转录相应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进而“翻译”生成相应的功能蛋白质,使靶细胞产生生物效应。

此期,生物和医学界认识到雄性激素对机体的调节作用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当雄性激素低剂量给予时,动物和人的体重可增加,当大剂量给予时,体重反而降低【11】。

然而人们对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在免疫方面的调节作用的认识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987年山东大学杨帆和他的导师王龙教授的研究显示:睾酮高剂量时,表现出促进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睾酮剂量低时,表现T淋巴细胞转化和巨噬细胞功能有明显变化;而切除睾丸后,动物的T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提高,B淋巴细胞抗体生成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没有变化。

他们提出:“不能笼统地说雄性激素对免疫机能有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必须注意到使用激素的量以及采用多方面的指标才能说明对免疫机能的确切作用”。

此期,国内有个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医生,根据自己多年冷水浴锻炼很少感冒的体会和中医“肾虚”理论的实践,逐渐认识到当人体处于虚弱易感染的状态时,适当补充外源性的雄性激素可能对病人有一定意义。

1989年冬天,他采用一种人工合成的雄性激素——甲睾酮治疗各种感冒,普遍反映疗效好。

他大胆质疑雄性激素是免疫抑制剂的观点,并且提出了雄性激素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存在剂量-效应的异质性。

1990年他在《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社召开的学术交流会上报告了治疗经验。

1992年他的治疗报告发表在《山东医药》第10期【12】。

国内研究还显示,男性肺心病发作期,体内血睾酮水平降低,而感染控制、症状缓解后,血睾酮水平随之恢复。

这一报告支持治疗各种感冒采用雄性激素的必要【13】。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外对神经内分泌免疫学研究的深入,雄性激素免疫功能调节的研究逐渐增多,很多研究显示:雄性激素可以抗多种呼吸道病毒[14];可以提高实验老鼠败血症的存活率[15];调高机体CD4细胞数量[16];在治疗艾滋病方面也有一定价值和疗效【17】。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显示,雄性激素有类似糖皮质激素抗炎、抗中毒样的作用,而且它还有糖皮质激素没有的直接抗感染作用[18]。

根据现有的理论,雄性激素抗感染作用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雄性激素促进细胞自身蛋白质合成过程,加固了机体免疫屏障;2雄性激素使细胞内各个合成蛋白质的环节由正常合成过程把控,竞争性阻扰病毒的复制过程;3.病毒感染的细胞由于雄性激素确保自身蛋白质合成量,必然使抗病毒因子增加,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抑制病毒DNA、RNA复制;4.雄性激素也通过激活自然杀伤细胞对感染病毒的细胞进行杀伤;5雄性激素使感染机体的特异抗体加快产生。

随着雄性激素广泛使用,甚至在体育、健美方面的滥用,人们对雄性激素的毒副作用也逐渐认识。

上世纪60年代,人们开始认识到人工合成的雄性激素在长期、持续和过量的服用下,对肝脏有确切的损害,会导致肝细胞性黄疸发生,也会出现水钠潴留的问题。

然而,雄性激素由于在体育界的滥用留下了很坏的名声,使得社会把雄性激素几乎妖魔化了。

这也使得医学界对雄性激素的临床价值的研究处于了“休眠”状态。

很多医生尤其年轻的医生缺乏对雄性激素全面了解。

医生不能原谅自己在雄性激素认识上有类似普通人存在的“大黄治病无功,人参杀人无过”的蒙昧。

应当具有“是药三分毒”的基本观念的前提下,熟练把握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对症用好雄性激素药,以求趋利避害的治疗效用。

参考文献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