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和女性的激素分泌
男女激素水平差异的生理与心理效应

男女激素水平差异的生理与心理效应男女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激素水平差异,这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差异,还会对心理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本文将对男女激素水平差异的生理与心理效应进行探讨。
一、生理效应1. 性腺激素的差异男性主要分泌睾酮,而女性主要分泌雌激素。
睾酮是男性特征的关键之一,它的分泌会导致男性性器官的发育和维持;而雌激素则在女性的生殖和性征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2. 生理周期的差异女性存在月经周期,而男性没有类似的生理周期。
月经周期是由女性体内雌激素和孕酮水平的变化引起的,这种周期性的变化会对女性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3. 身体特征的差异男女在身体特征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跟激素水平的差异密切相关。
男性一般比女性更高、肌肉更发达,这与睾酮的作用有关;而女性则更倾向于存储脂肪,这可能与雌激素的分泌有关。
二、心理效应1. 情绪的差异男女在情绪表达上有一定的差异,这可能与激素水平的差异有关。
研究发现,女性在面对情绪刺激时更容易表现出情绪化的行为,而男性则更倾向于使用冷静的方式来处理情绪。
2. 认知能力的差异男女在某些认知能力上存在差异,如空间感知、语言表达等。
这些差异可能与激素水平的差异有关,雄性激素被认为与空间认知能力相关,而雌激素则可能与语言表达相关。
3. 社会行为的差异男女在社会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也可能与激素水平的差异有关。
研究发现,男性更倾向于竞争和攀比,而女性更注重合作和社交。
三、综合效应男女激素水平差异的生理与心理效应相互作用,形成了个体差异的基础。
这些差异既有遗传的因素,也受到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因此,男女之间的差异不仅仅是单纯的生理或心理差异,而是综合效应的体现。
总结起来,男女激素水平的差异不仅影响了生理特征,还会对心理产生一系列的效应。
这些效应包括情绪、认知能力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差异。
了解男女激素水平差异对于了解性别差异、个体差异以及性别相关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男孩和女孩的20个区别

男孩和女孩在生理、心理、性格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
以下列出了20个常见的区别:1. 生理区别:男女生殖器官的不同,男性为阴茎,女性为阴道。
2. 激素水平:男性主要分泌睾酮,女性主要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3. 心理区别:男性更注重逻辑思维,女性更注重情感表达。
4. 兴趣爱好:男孩喜欢汽车、机器人等,女孩喜欢dolls、布偶等。
5. 性格特点:男性性格更独立、果断,女性性格更温柔、细心。
6. 沟通方式:男性通常较少表达情感,女性通常更善于表达情感。
7. 社交行为:男孩更喜欢户外活动,女孩更喜欢群体活动。
8. 学业表现:男孩在数学、科学方面有优势,女孩在语言、艺术方面有优势。
9. 择偶标准:女孩更看重安全感,男孩更看重外貌。
10. 着装审美:女性注重时尚、美观,男性注重舒适、实用。
11. 自我认知:男性认为自己是家庭的顶梁柱,女性认为自己是家庭的润滑剂。
12. 处理问题的方式:男性更倾向于用力量解决问题,女性更倾向于用沟通解决问题。
13. 家庭责任:男性更注重事业,女性更注重家庭。
14. 消费观念:男性喜欢电子产品,女性喜欢化妆品。
15. 运动爱好:男性喜欢对抗性运动,女性喜欢舞蹈。
16. 音乐品味:男性喜欢摇滚、电子等,女性喜欢流行、抒情等。
17. 朋友关系:男性朋友之间讲义气,女性朋友之间讲感情。
18. 娱乐方式:男性喜欢游戏、电影,女性喜欢逛街、旅游。
19. 对待生活压力:男性倾向于应对,女性倾向于逃避。
20. 对待感情:男性倾向于理性,女性倾向于感性。
以上区别并非绝对,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差异较大。
性别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个性和品质,帮助他们成为独立、自信的人。
性激素的秘密

·青春爱一次没有后悔的旅行性激素文/张杏娟人的一生要经历幼年、少年、青年、中年到老年的过程。
而在这一过程中,激素对人体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但不少人想当然地认为,雌性激素只对女性起作用,雄性激素只对男性起作用。
真的是这样吗?性激素从何而来性激素是由性腺分泌的。
人的性腺是指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它们除了产生精子和卵子以外,还产生性激素。
雄性激素主要是由睾丸分泌。
当我们迎来青春期,睾丸中的重要成分睾酮不仅仅开始促进精子的产生,对全身还有多方面的作用,比如它促使全部附属生殖器官——导管、腺体和阴茎的生产,以有利于发挥其成年后的功能。
男性的第二特征也依靠睾酮的刺激而出现。
男性的第二性特征包括出现体毛、喉结,声音低沉,皮肤增厚和出油,骨骼生长和骨密度增加,骨骼肌肉发育增强等等,睾酮还加强着人体的代谢率,并影响人的行为。
雌性激素和孕激素是由卵巢合成、分泌的。
当青春期雌激素浓度升高时,它会促进卵巢中的卵子成熟和卵泡生长,输卵管、子宫和阴道长大,以备妊娠活动,以及促进输卵管与子宫的活动增强和外生殖器的成熟。
雌激素还支持青春期的突发性快速增长,使女性在的秘密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4812~13岁比男性生长快得多。
女性在15~17岁之间就达到了她们身高的最大值,而男性的青春期较迟,生长周期一般要持续到19~20岁。
雌性激素还可以引发女性的第二特征,包括乳腺的生长,皮下脂肪的积聚(特别是臀部和乳房)、骨盆变宽,腋下和阴阜长出毛发等特征。
生理学与性别男女性别的生理差异

生理学与性别男女性别的生理差异性别是指人类基于生理差异而被分为男性和女性的一种分类方式。
男女性别的生理差异是由于生物学角度上独特的性激素、染色体、生殖器官及其他生理特征所造成的。
这些差异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会对身体产生重要影响,并且在一些生理方面会显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
1.性激素差异性激素是男女性别生理差异的重要指标之一。
男性体内主要产生睾丸激素,而女性则主要产生卵巢激素。
睾酮是男性主要的性激素,它导致男性有较高的肌肉质量和骨骼密度。
而卵巢激素如雌激素和孕激素则对女性的乳房发育和月经周期等生理过程产生影响。
2.染色体差异男性和女性的染色体也有明显差异。
人类一般有46条染色体,其中23条是从母亲那里传递下来的,另外23条则来自父亲。
男性拥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而女性则拥有两个X染色体。
这种染色体的差异导致男性和女性在一些遗传疾病上存在差异,如男性的血友病多数由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所致。
3.生殖器官差异男女性别的生殖器官是最明显的区别之一。
男性拥有阴茎和睾丸,而女性则有阴道、子宫和卵巢。
这些器官的差异导致了男女在性交、生育方面的差异。
男性可以通过射精将精子注入女性体内,而女性则需要受孕和分娩。
4.体型特征差异男女性别的生理差异还体现在体型特征上。
男性往往比女性具有更大的身高、更宽的肩膀和背部,而女性则更倾向于更宽的骨盆和较高的体脂肪含量。
这种体型差异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男性在某些竞技体育项目中相对占优势。
5.代谢差异男性和女性的代谢也存在一定差异。
男性的荷尔蒙结构使得他们在相同情况下更容易积累肌肉并燃烧更多的能量。
而女性往往拥有更高的体脂肪储存量,这是女性在妊娠和哺乳期间所需的一种生理适应。
总结起来,男女性别的生理差异是由于性激素、染色体、生殖器官、体型特征和代谢等方面的差异所致。
这些差异在不同的方面会对男女的身体产生显著影响,了解和认识这些差异对研究和了解人类生理学及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个体来说,也应该根据自己的生理特点和需求,采取相应的保健方式,维持自己的身体健康。
雌激素与雄激素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比较

雌激素与雄激素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比较我们身体内有很多激素,但是最为常见的莫过于雌激素和雄激素了。
这两种激素对人体的生理影响非常的大。
从身体构造上讲,男性多雄激素,女性多雌激素。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性别可以完全用这两种激素来区分。
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这两个激素对人体的影响。
一、生理基础雌激素和雄激素都是生殖激素,由卵巢和睾丸分泌。
女性的卵巢分泌雌激素,男性的睾丸分泌雄激素。
此外,肾上腺也会分泌这两种激素。
雌激素和雄激素对人体影响的主要方式是结合雌激素受体和雄激素受体。
雌激素可以结合到女性的乳腺和子宫中的雌激素受体,从而促进女性次生性征的发展。
而雄激素则可以结合到男性的睾丸和前列腺的雄激素受体上,从而促进男性性征的发展。
此外,雌激素和雄激素也会影响人体的骨骼健康、代谢率等方面。
因此,缺乏或过度分泌这两种激素都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雌激素和雄激素的典型影响雌激素对人体的影响非常广泛,以下列出其中一些典型的方面(注:下列均为雌激素作用方向):1. 帮助发育胎儿的卵巢;2. 促进女性的次生性征的发展,包括乳房的生长、月经等;3. 减少骨质疏松的风险;4. 提高脂肪在人体内的分解速度;5. 增强免疫系统功能,从而降低患乳腺癌、冠心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风险。
相比之下,雄激素的典型影响更为简单。
以下列出其中一些方面(注:下列均为雄激素作用方向):1. 促进男性的次生性征的发展,包括头发的脱落、喉结的生长等;2. 促进骨骼的发展和健康;3. 提高体力和生育能力。
三、影响的区别虽然雌激素和雄激素社会上被广泛用于区分男女,但实际上两种激素都会对男女的生理产生影响,只是影响程度和方式上有所区别。
比如,女性大多数由于卵巢的缘故会分泌更多的雌激素,因此雌激素可以对女性的身体健康产生深刻的影响。
对于男性而言,相比之下,睾丸分泌的雄激素影响较少,但仍然是男性身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对于男性而言,过量的雌激素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比如胸部增大、睾丸萎缩等。
性激素六项正常值参考表,如何调节性激素六项水平

性激素六项正常值参考表,如何调节性激素六项水平性激素六项正常值参考表性激素是指影响生殖器官和二次性征发育的激素,包括雌激素、孕激素、睾丸素等。
它们对人体的正常发育和生殖功能都非常重要。
而六项性激素一般指的是FSH、LH、雌二醇、睾酮、孕酮和PRL。
这些性激素在不同阶段的分泌水平会发生变化,因此对于了解性激素六项正常值很有必要。
下面是性激素六项正常值参考表:-FSH:男性0.7-11.1mIU/ml;女性3.5-12.5mIU/ml- LH:男性1.7-8.6mIU/ml;女性2.4-12.6mIU/ml-雌二醇:男性<40pg/ml;女性非孕期17β-雌二醇<30-400pg/ml,孕期随孕龄渐渐上升-睾酮:男性2.8-8ng/ml;女性0.3-3ng/ml-孕酮:非孕期0.2-0.8ng/ml;孕期25ng/ml-230ng/ml- PRL:女性6-28ng/ml;男性3-22ng/ml如何调整性激素六项水平正常的性激素水平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有些人的性激素水平过高或者过低,这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生殖问题,例如月经不调、性功能障碍、不育等。
因此,对于性激素六项水平的调整是特别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可以关心调整性激素水平的方法:1.保持健康的饮食饮食可以影响性激素水平。
讨论表明,摄入大量的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对于调整性激素水平是特别有益的。
而吃过多的红肉和加工肉,却可能导致性激素水平的上升,尤其是雌激素和睾酮的水平。
2.减轻压力压力是一种影响性激素水平的因素。
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能导致性腺功能紊乱,从而影响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因此,减轻压力、保持身心健康也是调整性激素水平的重要措施。
3.保持合理的运动量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加身体的健康,对于调整性激素水平也有关心。
但是过度的运动可能会影响女性的月经周期和雄性激素的水平,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和时间。
性激素特别的影响性激素特别不仅会影响生殖系统,还可能对人体其他部位造成影响。
本能的性别差异揭示男女本能之间的差异

本能的性别差异揭示男女本能之间的差异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男性和女性经历了不同的生理和心理适应,这导致了两性在本能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探讨男女本能之间的差异,并探讨这些差异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决策。
一、生理差异1. 性激素男性和女性体内分泌的性激素水平存在差异,这直接影响了性格和行为特征。
雄性激素睾酮使男性更具攻击性和竞争性,而雌性激素雌二醇则使女性更加社交、关注他人情感和寻求亲和性。
2. 大脑结构男性和女性的大脑结构也存在差异,特别是在情感加工和认知特征方面。
女性的大脑更注重语言、社交和情感细节的处理,而男性则更擅长空间感知和问题解决。
二、行为差异1. 竞争行为由于睾酮的作用,男性更倾向于在竞争中表现出更强的冲动和探索欲望。
他们更有可能参与冒险活动、争夺资源和追求地位。
相比之下,女性更注重合作和社交网络的建立,她们更善于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
2. 风险决策男性和女性在决策时的态度也存在差异。
研究表明,男性更愿意冒险并承担更大的风险,这导致了他们在投资、商业决策和职业发展中更容易采取冒险举动。
女性则更倾向于保守决策和风险规避,更注重风险与回报之间的平衡。
三、决策差异1. 社会角色男性和女性的社会角色也会影响他们的决策方式。
由于传统上男性更多地从事竞争激烈的行业和领域,他们更容易做出果断的决策,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女性则更倾向于考虑他人的意见和社会连带效应,更注重维护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2. 个人偏好由于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差异,男性和女性在面对决策时有不同的个人偏好。
男性更容易在逻辑和分析层面上权衡利弊,而女性更注重情感层面的因素。
这使得他们在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时采取了不同的方法。
结论本能的性别差异揭示了男女之间在行为和决策方面的差异。
这些差异来源于生理和心理上的特征,受到社会角色和个人偏好的影响。
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男女之间的互动,促进平等与和谐的社会关系的发展。
性别对肾上腺功能差异的研究

性别对肾上腺功能差异的研究肾上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体之一,其功能受到性别的影响。
性别差异会导致肾上腺激素产生和调节的不同,进而影响人体的生理和代谢功能。
本文将就性别对肾上腺功能的差异展开探讨。
一、激素生产差异1. 雄性激素差异在男性身上,肾上腺皮质合成的雄性激素(如睾酮)较为突出。
这些激素的存在对男性的性发育、性器官功能以及肌肉发育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而在女性身上,卵巢合成的雌激素(如雌二醇)主导着生殖系统和乳腺的发育。
2. 女性激素差异女性的肾上腺重要的激素分泌是皮质醇,它对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性激素的变化在女性的生理周期中起到重要调节作用,这也是性别差异的体现之一。
二、生理反应差异1. 应激反应差异性别差异对于应激反应的调节有一定影响。
研究表明,在压力激素释放过程中,男性更倾向于产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而女性则更倾向于产生皮质醇。
这一差异可能解释了为什么男性和女性在面对应激时有不同的物理和心理反应。
2. 疾病易感差异性别差异也影响了许多肾上腺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表现形式。
例如,嗜铬细胞瘤(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在男性中较为常见,而几乎不会发生在女性身上,这与雄激素在男性中的高水平有关。
而自身免疫性肾上腺功能减退症则更常见于女性,可能与女性在活动免疫系统方面的特点有关。
三、疾病治疗差异性别差异对于某些肾上腺相关疾病的治疗也产生了影响。
例如,肾上腺髓质增生症的治疗对于男性和女性可能存在不同的策略,因为男性更容易发生嗜铬细胞瘤。
此外,女性在进行肾上腺功能评估或者应用激素替代治疗时,也需要考虑到其生理周期的变化。
由于性别对肾上腺功能的影响较为复杂,此处只是简要提及了一部分。
未来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探索性别对肾上腺功能的具体机制,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在临床实践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生殖与脑垂体
在女性的生殖周期中,卵泡的成熟和排卵、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都是在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系的相互作用下完成的。
但是,这种周期性的变化又都是在大脑皮层的控制下进行的。
比如,精神因素可以影响正常的排卵功能,导致月经周期的紊乱。
长期忧虑而导致的闭经以及盼子心切而造成的不孕,可能与上述因素有关。
现将参与女性生殖周期内分泌调节的有关功能器官分述如下:
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的生理功能是通过下丘脑接受中枢神经系统支配和调节的。
下丘脑既有神经组织的特性,又具有分泌功能。
下丘脑垂体门脉系统与垂体前叶密切联系。
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影响下丘脑分泌的神经激素支配着垂体,进而控制着卵巢的活动。
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能分泌多肽类激素,其中与性腺功能关系最密切的是促性腺素释放激素(Gn—RH)。
Gn—R H可同时促进垂体前叶分泌LH和FSH,但对LH的促进作用尤为显著,故又称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
此外,下丘脑还能分泌若干因子,分别控制着垂体前叶各种激素的分泌活动。
近年来通过研究证明,女性下丘脑可能存在着两个控制LH—RH释放的中枢,一个叫“张力中枢”,具有维持少量LH—RH持续分泌的作用,控制着整个月经周期中FSH和LH的合成和少量的分泌;另一个是“周期中枢”,具有调节周期性“脉冲式”分泌LH—RH的作用,能使LH—R H在月经周期中排卵前大量释放,使LH出现高峰并激发排卵。
这两个中枢所释放的LH—RH均是经垂体门脉到达垂体的。
脑垂体:垂体分泌两种影响卵巢功能的促性腺激素,一种是FSH,另一种是LH。
FSH促使卵泡的生长租发育,LH则在FSH的协同下引起成熟的卵泡排卵,黄体形成和分泌孕激素。
在月经的前半期,血液中的FH浓度较低,但到排卵之前,LI{浓度突然升高,形成一个排卵前的高峰,然后又很快下降。
LH峰的出现对促使排卵是必要的,但必须有LSH的协同。
另外卵巢在垂体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分泌的性激素反过来又可作用于下丘脑及垂体。
下丘脑、垂体和卵巢性激素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其问存在着正负反馈的作用。
卵巢分泌的小量性激素可刺激下丘脑和垂体释放大量的LH—RH或LH及FSH,这就是正反馈作用。
性激素又可抑制下丘脑或垂体激素的释放,这种抑制称为负反馈。
一般说来,大剂量的雌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起负反馈作用,孕激素对下丘脑有正反馈作用,但对垂体则有负反馈作用。
在月经周期开始时,血浆中的FSH比较高,从而刺激了卵巢中卵泡的发育。
在卵泡发育的前半期,正反馈作用占优势,此时虽仅有少量的雌激素分泌,但却可增加下丘脑LH—RH的释放。
卵泡经过几天的发育,雌激素的分泌开始上升,当雌激素增加到一定量时则可发生负反馈作用,作用于丘脑下部及垂体前叶,结果使FSH下降。
但这一作用却又使下丘脑的“周期中枢”发生反应,引起了一过性的LH释放。
当LH达到一定高峰时即发生排卵。
卵泡破裂后,卵巢中的雌激素生成暂时性快速下降,再加上孕激素的正反馈作用,又促使FsH突然上升,这时相当于月经的中期(第14天)。
排卵后,“张力中枢”持续分泌少量的LH,以维持正常的黄体功能。
黄体同时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在排卵后的7~8天,
孕激素及雌激素分泌达到高峰,又通过负反馈作用于丘脑下部和垂体前叶,使FSH和LH分泌减少。
如果卵子未受精,黄体在月经的22~24天开始退化,性激素再次下降,负反馈解除,垂体前叶机能恢复,FSH和LH分泌又开始增加,新的一个月经周期又将开始。
其它内分泌腺如甲状腺、肾上腺对女性生殖功能也有很大的影响。
甲状腺素参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同时对生殖及内分泌活动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当甲状腺功能低下时,早期可表现为功能性子官出血并无排卵;晚期,由于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从而造成卵巢、子宫内膜的萎缩,临床表现为闭经或月经减少,以致不孕。
肾上腺皮质除分泌盐类、糖类及皮质激素外,还能分泌少量性激素,主要是雄激素及微量的雌、孕激素,这是维持正常生理所需要的。
当肾上皮质功能异常,雄激素分泌过多时,由于可抑制下丘脑LH—RI,T的释放,并能对抗雌激素的作用,从而使卵巢功受到抑制,出现闭经、不孕及多毛,以及声音低沉、阴蒂肥大和出现胡须等男性化表现。
男性生殖与脑垂体
男性的生殖功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内分泌调节控制下,通过精子产生、精子成熟、精子运输和精子获能等一系列生理活动完成的。
男性的生殖功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内分泌调节控制下,通过精子产生、精子成熟、精子运输和精子获能等一系列生理活动完成的。
1.内分泌系统调节
下丘脑有一个内分泌调节中枢,它与垂体发生联系,而垂体又通过分泌素与睾丸等联系,这个调节系统称为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 这个轴系所分泌的激素,称为性激素. 其在胎儿时期能促进性及生殖器官的分化与发育,在幼、少儿时期能促进性器官的成长与发育,在青春期则能促进生殖器官的成熟,促进第二性征如胡须、喉结的出现,同时又有对性行为的启动与调节作用,激发性欲与维持性功能.
下丘脑主要产生促性腺释放激素. 促性腺释放激素通过结节漏斗束与跨脑室膜束到垂体,促使垂体合成并分泌LH和FSH. LH在女性称为促黄体生成激素,在男性则称间质细胞刺激素, FSH在女性称为卵(虚)泡刺激素,在男性则称为生精刺激素或雄激素合成蛋白(ABP)刺激素。
LH在男性主要调节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雄性激素),正常成人男性睾酮,主要来自睾丸间质细胞,仅5%由肾上腺皮质产生。
血中睾酮浓度,随昼夜时间不同变化较大。
如睾酮明显增高,多伴有性欲亢进。
FSH在男性主要调节生精功能,它一方面作用于睾丸曲细精管生精上皮的支持细胞,使其形成血睾屏障,维持生精的微环境,另一方面促进支持细胞产生ABP,ABP与睾酮结合使曲细精管内睾酮浓度比血浆中高100倍,由于睾酮能促进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可大大提高生精能力。
正常情况下,血中睾酮含量对下丘脑和垂体存在有正、负反馈作用,血中睾酮浓度过高,可抑制下丘脑促性腺释放激素和垂体LH的分泌,这种抑制称为负反馈
抑制. 若血中睾酮含量过低,又会使促性腺释放激素和LH分泌增加,这种促进作用叫正反馈作用。
在生精细胞功能正常的情况下,睾丸间质细胞能产生一种肽类激素,它对垂体的FSH可产生专一性极强的负反馈作用,因此,由于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的正负反馈作用,可维持血中睾酮浓度相对稳定和生精功能正常进行。
2.神经系统调节
各种性兴奋刺激,如性敏感区的感觉神经末梢刺激,听或看到的色情刺激,使大脑皮层性兴奋中枢兴奋,并传人脊髓引起勃起中枢兴奋,阴茎勃起,兴奋刺激冲动不断增强致射精中枢高度兴奋,触发一系列射精反射,出现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