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激素水平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女性激素水平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女性激素水平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女性激素水平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月经期:乳房状态最放松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的最新报告显示:乳房在月经周期的前两个星期状态最“放松”。如果想做乳房的仪器检查最好选在这段时间,不仅易于医生确诊,而且被检查的人也会感觉舒服些,因为乳房在这个时期最“合作”。对年轻女性来说这个特点尤为明显。

注意:如果你发现乳头有分泌物或感觉到乳房里面有肿块的话,无论处在月经周期的哪个时段都应该尽快去医院。

排卵期:最性感的1周

月经结束1周后,大约在“周期”第14天,我们那个成熟的卵子从一侧卵巢摇曳而出。随它一起到来的还有一定数量的雌激素和雄激素。此后一两天内,这两种荷尔蒙水平又开始下降。这时,如果你感到腹部疼痛和轻微的烦躁,甚至少量出血都不足为奇,医生把这叫做“突破性出血”。这些都是伴随排卵而出现的正常反应。

小贴士:不要否认,你对隔壁写字间那个英俊的男士爱慕已久,在本周找个机会坐到他身边去吧。因为这是女人1月中最性感的1周。对于成熟女性来说,她比平常任何时候都更想做爱。这是体内性荷尔蒙充足的缘故。根据美国《爱与情欲》一书中提到的,性激素最能刺激性欲,当女人自然生育能力达到最高时,也是她感觉最性感的时候,受孕的几率随之增大,因此最需要注意避孕。

注意:这个时段最适合做一些创造性活动,因为这时候你的脑子最活跃。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认为:随着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升高,人的认知能力也随着升高。如果你的周期是28天,那么你在第12天到第14天时大脑最好用,短时记忆力也最强。把重要的会议和谈判都安排在这段时间进行,你的反应比平时更快,工作效率更高。

孕育期:酷爱撒娇的7天

排卵后孕激素上升,为子宫内膜的生成做准备,丰厚、结实的子宫内膜决定着成熟卵子的着床率的高低,不论你的心理如何,你的身体每月都在这个时候洋溢着母性的光辉。同时性欲一落千丈,在这段时期里,你不再像几天前那样渴望性爱,对伴侣的主动进攻也懒得配合。

小贴士:这个时段你也许会心情不好,而且特别渴望爱抚。医生的分析是:当体内孕激素水平高的时候,女性喜欢的性爱方式是温情脉脉的疼爱。如果你发现自己忽然变得爱撒娇了,那一点儿也不奇怪。

注意:这个时候的女人最容易被性传播疾病袭击。最近的几个科学研究报告显示:月

经后半个周期女人更容易感染HIV和其他性传染疾病病毒。原因是:这个时期生殖系统内

的抗病毒细胞处在最“消沉”的状态,因此病毒也最容易“趁虚而入”。

经前期:躁动的性感女人

第4个星期时孕激素水平达到了最高峰,而随着新一次月经的即将来临,子宫内膜终

于“摆脱”了荷尔蒙的控制,开始枯萎并准备脱落。荷尔蒙的动荡使得我们不得不应付经

前综合征PMS带来的诸多问题:例如:情绪化、精力不集中、乳房肿胀、痤疮此起彼伏、

喜欢大吃大嚼等等。

小贴士:在这段时间里,你忽然发现自己又有了想做爱的念头。然而,与月经中期荷

尔蒙导致的性欲旺盛有所不同的是:这个时期对性爱的渴望是由于月经前的烦躁不安和盆

腔充血所导致的压力造成的。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认为:经前性爱能给女性的身

心带来无与伦比的愉悦。

注意:如果你有哮喘的话,在这段时间尤其要注意。这个时候孕激素对身体的很多方

面都有“煽动”作用,会导致呼吸困难,很可能使哮喘恶化。英国医学家研究发现:对于

有哮喘病的女性来说,可以考虑通过服用避孕药物来控制荷尔蒙的变化。也可以在月经即

将来临的前一个星期增多服用抗哮喘药物,防患于未然。

1、肌肤恶化:就是漂亮的脸上出现了“黄土高原”、“火焰山”,有时还出现火山口,喷出红色、白色的“岩浆”,费尽了工夫,花足了钱,可脸上的青春痘还是此起彼伏,真是让人心烦。其实这是雄性激素在作怪。与青春痘有关的主要是雄激素,一般会出现在

少女期到成熟期的过渡阶段,此时体内各种性激素的水平还不十分稳定。当雄性激素分泌

多了的时候,皮脂分泌也会增多,皮肤表层就出现了大量的油脂。

2、脾气急躁:内分泌系统,控制你的潮起潮落。每个成熟的女人每个月都要有那么

几天让你又爱又恨的日子,既希望它能准时地来,又盼着它快点走。是什么让我们的身体

如同月圆月缺一样的有规律,这就是内分泌这根魔杖的又一个威力。

有很多人不把月事是否正常当成一回事,实际上它是女性特有的一个健康信号灯,如

果内分泌出现问题,直接受到的影响不光是某个器官本身,很可能你全身的“交通”都受

到了牵连。

每个月内分泌系统都会让我们体内的卵泡成熟并破裂一次,转变为黄体。而黄体产生

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控制着子宫内膜的进一步增生。如果没有受孕的信号,黄体随即退化,

卵巢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脱落,就是我们的“老朋友”登门拜访的时候了。更年期女

性经常会出现一些脾气变得急躁,情绪变化较大的情况,出现出汗、脾气变坏等,这可能

是女性内分泌功能出现下降导致的。

3、妇科疾病:妇科内分泌疾病很常见。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量不规律、痛经、月

经不调等都是妇科内分泌的疾病,还有一些乳腺疾病也和内分泌失调有关,有些面部色斑

也是由于妇科疾病造成的。

4、肥胖:“喝凉水都长肉”,很多人经常发出这样的感慨。

如果真的遇这种情况,那你就要认真地查一查体内的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素和甲状

腺激素了。肾上腺皮质激素是重要的内分泌激素,它参与调节人体的糖、脂肪和蛋白质的

代谢,如果肾上腺皮质激素出了问题,脂肪就会不断堆积起来,那么即使你一天只吃一顿饭,也会成为一个脸圆腹满的大胖子。而甲状腺激素过多,会让你不断地感到饥饿,吃得

很多,体重却不停地往下掉。另外: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不注意膳食平衡等饮食习惯

也会对内分泌产生影响。

5、不孕:内分泌的魔杖,掌控你的下一代!

每个月,子宫内膜都会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下成为肥沃的土壤,等待着受精卵

这颗种子的到来。受精卵在子宫内着床后,孕激素不断上升,保证着孕程的顺利进行,直

到那个小生命发育成熟,呱呱坠地。如果孕激素的水平不够,大脑皮层对内分泌的调节不灵;或是子宫内膜受损激素对雌激素的反应不灵敏,反射性地影响内分泌的调节,降低了

受孕成功的机会。如果在孕程中,就会影响胎儿的发育,甚至有可能会导致流产。

6、乳房:乳房胀痛、乳腺增生,其主要原因就是内分泌失调。乳房更重要的作用则

是通过雌激素的分泌促进其生长发育,所以一旦内分泌失衡,紊乱,便容易形成乳腺增生

及乳腺癌。

7、体毛:女性的雄性素较少,这样才会产生各自的特征。但当体内的内分泌失调时,女性雄性激素分泌过多,就可能会有多毛的症状。

8、白发、早衰:内分泌,“绝顶”的秘密! 已经有科学证据表明,内分泌引起脱发

主要是雄激素代谢失常所致,雄激素在男性主要来自睾丸;女性主要由肾上腺皮质合成。

包括有睾酮、二氢睾酮、脱氢异雄酮、雄烯二酮等的一个大家族,其中以睾酮的活性最强。

1、药物治疗:采用药物进行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治疗,多半会对抗雄激素的作用,促

使卵巢排卵。愿意选择药物治疗多囊卵巢,却不知道单纯服用药物对多囊卵巢几乎没有作用,并且如果长期用药,很可能导致卵巢早衰、或发生恶性肿瘤,甚至导致胎儿畸形,对

于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手术是比较好的方法。

2、一般治疗: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病症患者都应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尽可能减少高

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取,降低体重。这样可以促使雄激素水平下降,对恢复排卵有利。

3、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是女性朋友最好的选择。目前治疗多囊卵巢

综合症的手术方法主要有:开腹——卵巢楔形切除术、经阴道——多囊卵巢手术、腹腔镜下——多囊卵巢手术。

围绝经期妇女性激素水平有哪些变化

围绝经期妇女性激素水平有哪些变化? 比较围绝经期肾阴虚证妇女经滋阴补肾法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探讨滋阴补肾疗法治疗肾阴虚证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与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的相关性。 方法分别检测58例围绝经期肾阴虚证妇女治疗前、后空腹血清性激素6项指标[包括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垂体泌乳素(PRL)、孕酮(P)、睾酮(T)];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更年期综合征症状改善和血清性激素的变化并探讨其相互间的关系。结果58例围绝经期肾阴虚证妇女经滋阴补肾法治疗后血清E2明显上 P<0.05),FSH明显下降(P<0.05);LH、PRL、P、T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滋阴补肾法治疗总有效率达78%,治疗有效组血清E2、FSH治疗前、后变化明显(P<0.05),而无效组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围绝经期肾阴虚证妇女经滋阴补肾法治疗后血清E2、FSH较治疗前变化明显,说明血清E2、FSH 的变化可能与疗效密切相关。 更年期综合征是严重困扰中老年女性健康的问题,更年期最早的变化就是卵巢功能的衰退,其中雌激素[主要是雌二醇(E2)]的减少是更年期最重要的变化。用阿胶黄精丸滋阴补肾法是中医常用的治法,特别在与肾阴虚相关的更年期综合征运用广泛,症状改善明显。虽然目前对于更年期妇女性激素水平的测定研究较多,但却缺乏对于治疗更 年期综合征以后妇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疗效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我们以肾阴虚证妇女为观察对象,探讨滋阴补肾疗法治疗肾阴虚

证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以及与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的相关性。 收集自2007年1月至200激素(FSH)>10 IU/L]肾阴虚证妇女58例,参照《中医诊断学》(2001年) ¨肾阴虚标准确诊。入选者年龄为43—58岁。其中,月经正常者7例(12.07%),月经紊乱者l3例(22.4l%),绝经38例(65.52%)。患者就诊前无更年期综合征治疗史,无各种感染、严重心脏疾病、糖尿病、皮肤病、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的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慢性贫血病史,妇科检查排除卵巢及子宫等生殖器官病变,心电图常规检查提示正常。本研究以此58例为观察对象,进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观察。 二、治疗方法 采用中药内服治疗。内服方以阿胶黄精丸为基础方。每2周复诊1次,记录症状,l2周为1个疗程。 三、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Kupperman评分法,将症状评分为潮热盗汗4分、头痛头昏2分、腰酸膝软2分、失眠多梦2分、关 节疼痛1分、疲乏1分、耳鸣耳聋1分、咽干口燥1分、齿松发脱1分。每种症状按无、轻、中、重程度,分别0~3分乘以症状评分计算。(1)显效:潮热盗汗,头痛头昏,腰酸膝软,失眠多梦,关节疼痛,疲乏,耳鸣耳聋,咽干口燥,齿松发脱等临床症状消失,或上述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减轻程度大于80%;(2)有效:上述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减轻程度大于50%以上;(3)无效:未达到上述有效水平。因本研究例数有限,故将显效和有效合并分析。

女性查性激素需要空腹吗

女性查性激素需要空腹吗 性激素是存在于女性身体内比较重要的一种物质,如果身体内分泌失调的话,我们就需要查性激素,那么查性激素需要空腹吗?根据医生给出的答案,查性激素是需要空腹的,而且需要我们注意的问题也比较多,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查性激素需要空腹吗?特别是作为女性,必须关注这方面的问题。 人体各项器官功能的发挥主要在于激素的刺激作用,如果激素分泌量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影响到人体各项器官的正常运行,严重的也会导致女性因内分泌失调而不孕。性激素六项是女性内分泌功能检测常用方式,其通过测定性激素水平可及时了解与内分泌失调相关的疾病。下面就给大家普及下这方面的相关内容。 性激素六项查什么? 性激素六项检查由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催乳激素(PRL)六项检查组成,主要看体内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和垂体泌乳素的情况。想要解读检查结果,首先要看检查的目的是什么,因为女性在不同年龄、生理周期的不同阶段,性激素值也是各异的。

专家指出,性激素六项中的每一种激素都起着特殊的作用,激素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身体健康,导致疾病的出现。 1、促卵泡生成激素(FSH):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卵巢的卵泡发育和成熟。 检查意义:FSH值低见于雌孕激素治疗期间、席汉氏综合征等。FSH高见于卵巢早衰、卵巢不敏感综合征、原发性闭经等。 2、雌二醇(E2):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宫内膜转变为增殖期和促进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 检查意义:E2低值见于卵巢功能低下、卵巢早衰、席汉氏综合征。 3、孕酮(P):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 检查意义:见于黄体功能不全、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

(缩减)切花衰老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研究进展

切花衰老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研究进展 薛秋华林香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州 350002) 摘要:本文综述了鲜切花采后的内源激素水平变化,以期为应用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延缓切花衰老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切花;衰老;内源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 中图分类号: S68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Current Advances of the Changes of Endogenous Hormones in Senescence of Cut Flowers XUE Qiu-hua Lin Xiang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 Fujia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002,China) Abstract:The changes of endogenous hormones during cut flower senescence were reviewed.The theory ground that the senescence of cut flowers was deferred with outside plant growth regulator was provided. Key words:cut flowers;senescence;endogenous hormones;plant growth regulator 植物是一个多细胞组成的复杂有机体,要维持正常协调的生长发育、适应外界环境,各细胞、组织和器官之间必须进行及时有效的信息交流。担负这种信息交流任务的化学信使之一就是植物激素[1]。植物激素除生长素(AUX)、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脱落酸(ABA)和乙烯(ETH)等5大类传统激素外,还有新的植物激素,如油菜素内脂(BR)、茉莉酸(JA)、水杨酸(SA)和多胺(PA)等。切花即可用于切取和制作花卉装饰品的花卉材料,它包括:枝条、叶片、花朵、花枝和果枝等[2]。鲜切花切离母体后,就意味着开始走向衰老,引起鲜切花衰老的主要因素包括环境因子和内部的水分代谢、呼吸代谢、细胞内含物降解、酶活性变化和内源激素变化等诸多方面,鲜切花衰老过程与内源激素的种类及其平衡状态密切相关[3]。近年来,国内外对鲜切花的衰老过程、衰老机理和保鲜过程的研究有许多报道,本文综述鲜切花衰老过程中,内源激素水平变化规律,以期为应用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延缓切花衰老提供依据。 1 切花衰老过程中各类激素的变化 1.1 生长素与切花衰老 生长素等激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往往具有两重性,有正的作用,也有负的作用[4]。在切花衰老过程中它也有两方面的作用。①生长素的延衰作用:Gilbart和Sink指出,生长素在一品红的衰老控制中起核心作用。两个一品红栽培品种的内源生长素的含量随年龄减少,但是,寿命短的减少快一些[5]。②生长素加速衰老的作用:反映在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上,如在兰花和香石竹上,生长素通过刺激ACC(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成酶的形成,从而间接引起乙烯生物合成[6、7]。在万带兰上,伴随着传粉作用,生长素从花粉转移到花柱,启动花柱乙烯生物合成反应链[8]。蜡梅切花激素研究表明:IAA(吲哚乙酸)、ABA均持续上升。IAA的骤增与授粉有关,ABA与IAA是主要促衰因子[9]。魏文辉研究牡丹切花衰老过程表明:室温下IAA出现高峰与乙烯释放的高峰是同步,即室温下IAA 对乙烯具诱导作用[10]。生长素对切花的作用因品种不同而不同。加速衰老的过程主要与乙烯的释放增加有关。 1.2 细胞分裂素与切花衰老 细胞分裂素对切花衰老的影响有三种情况:①细胞分裂素的延衰作用。细胞分裂素能促进水分的吸收、防止蛋白质的分解,具有延衰的作用[11]。魏文辉等研究认为CTK延衰是因为能维持液泡膜的完整性,防止液泡中蛋白酶渗漏到细胞质中消解可溶性蛋白及线粒体等膜结构的蛋白质;或是通过抑制羟基自由基和超氧化物的形成,避免自由基对膜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保护膜体系免于降

性激素六项检查的正常参考值

性激素六项检查的正常参考值 建议将检测的时间与月经周期的联系说明。女性六项激素测定的正常值及意义:1)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是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卵巢的卵泡发育和成熟。血FSH的浓度,在排卵前期为 1.5~10mIU/ml,排卵期为8~20mIU/ml,排卵后期为2~10mIU/ml。一般以5~40mIU/ml 作为正常值。FSH值低见于雌孕激素治疗期间、席汉氏综合征等。FSH高见于卵巢早衰、卵巢不敏感综合征、原发性闭经等。FSH高于40mIU/ml,则对克罗米芬之类的促排卵药无效。 2)促黄体生成素(LH):也是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主要是促使排卵,在FSH的协同作用下,形成黄体并分泌孕激素。血LH的浓度,在排卵前期为2~15mIU/ml,排卵期为30~100mIU/ml,排卵后期为4~10mIU/ml。一般在非排卵期的正常值是5~25mIU/ml。低于5mIU/ml提示促性腺激素功能不足,见于席汉氏综合征,高FSH如再加高LH,则卵巢功能衰竭已十分肯定,不必再作其他检查。LH/FSH≥3则是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依据之一。 3)催乳素(PRL):由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之一的泌乳滋养细胞分泌,是一种单纯的蛋白质激素,主要功能是促进乳腺的增生、乳汁的生成和排乳。在非哺乳期,血PRL正常值为0.08~0.92nmol/L。高于1.0nmol/L即为高催乳素血症,过多的催乳素可抑制FSH及LH的分泌,抑制卵巢功能,抑制排卵。 4)雌二醇(E2):由卵巢的卵泡分泌,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宫内膜转变为增殖期和促进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血E2的浓度在排卵前期为48~521皮摩尔/升,排卵期为70~1835皮摩尔/升,排卵后期为272~793皮摩尔/升,低值见于卵巢功能低下、卵巢功能早衰、席汉氏综合征。 5)孕酮(P):由卵巢的黄体分泌,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血P浓度在排卵前为0~4.8nmol/L,排卵后期为7.6~97.6nmol/L,排卵后期血P低值,见于黄体功能不全、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

女性激素水平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女性激素水平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月经期:乳房状态最放松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的最新报告显示:乳房在月经周期的前两个星期状态最“放松”。如果想做乳房的仪器检查最好选在这段时间,不仅易于医生确诊,而且被检查的人也会感觉舒服些,因为乳房在这个时期最“合作”。对年轻女性来说这个特点尤为明显。 注意:如果你发现乳头有分泌物或感觉到乳房里面有肿块的话,无论处在月经周期的哪个时段都应该尽快去医院。 排卵期:最性感的1周 月经结束1周后,大约在“周期”第14天,我们那个成熟的卵子从一侧卵巢摇曳而出。随它一起到来的还有一定数量的雌激素和雄激素。此后一两天内,这两种荷尔蒙水平又开始下降。这时,如果你感到腹部疼痛和轻微的烦躁,甚至少量出血都不足为奇,医生把这叫做“突破性出血”。这些都是伴随排卵而出现的正常反应。 小贴士:不要否认,你对隔壁写字间那个英俊的男士爱慕已久,在本周找个机会坐到他身边去吧。因为这是女人1月中最性感的1周。对于成熟女性来说,她比平常任何时候都更想做爱。这是体内性荷尔蒙充足的缘故。根据美国《爱与情欲》一书中提到的,性激素最能刺激性欲,当女人自然生育能力达到最高时,也是她感觉最性感的时候,受孕的几率随之增大,因此最需要注意避孕。 注意:这个时段最适合做一些创造性活动,因为这时候你的脑子最活跃。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认为:随着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升高,人的认知能力也随着升高。如果你的周期是28天,那么你在第12天到第14天时大脑最好用,短时记忆力也最强。把重要的会议和谈判都安排在这段时间进行,你的反应比平时更快,工作效率更高。 孕育期:酷爱撒娇的7天 排卵后孕激素上升,为子宫内膜的生成做准备,丰厚、结实的子宫内膜决定着成熟卵子的着床率的高低,不论你的心理如何,你的身体每月都在这个时候洋溢着母性的光辉。同时性欲一落千丈,在这段时期里,你不再像几天前那样渴望性爱,对伴侣的主动进攻也懒得配合。 小贴士:这个时段你也许会心情不好,而且特别渴望爱抚。医生的分析是:当体内孕激素水平高的时候,女性喜欢的性爱方式是温情脉脉的疼爱。如果你发现自己忽然变得爱撒娇了,那一点儿也不奇怪。

性激素六项详解

性激素六项详解 临床妇科内分泌常常需要测定性激素六项来了解女性内分泌功能与诊断内分泌失调相关疾病,但拿到一张性激素检查报告单,高高低低的各种检查结果,总就是让人感到迷茫,虽然瞧过很多专家的解释,但作为基层临床医生总觉得有点高深莫测,还就是不够理解,笔者结合自己的体会,试图给予深入浅出的总结,希冀能对大家全面掌握激素六项检查有所帮助。 一、性激素六项检查的内容 FSH:卵泡刺激素;LH:促黄体生成素;E2:雌二醇;P:孕酮;T:睾酮;PRL:催乳素。 二、检查性激素常识 1、一般注意事项 检查基础性激素前至少一个月不能用性激素类药物(包括黄体酮、雌激素类),否则结果不可靠(治疗后需要复查性激素除外)。通常空腹、上午抽血为宜。抽血前静坐半小时以上,避免激素水平因为运动而产生波动。 2、性激素检查时间 (1)基础性激素检查:一般选择月经第2-5天的结果,目的就是了解女性的卵巢基础功能,并对生殖内分泌疾病进行诊断。但对于月经稀发及闭经者,如尿妊娠试验阴性、阴道B超检查双侧卵巢无≥10mm卵泡,子宫内膜厚度<5mm,也可瞧做基础状态,此时的检查也可作为基础性激素检查。

(2)排卵期检查。此时主要查E2、LH、P。主要目的就是瞧有无排卵前LH峰值及判断就是否接近/或已排卵,与B超卵泡监测协同运用诊断病情,指导辅助生殖治疗(如就是否需注射HCG针促排卵及何时注射最佳)。 (3)黄体期检查。最佳时间就是经前一周。一般在基础体温上升6-7天时检查。此时理论上孕酮处于黄体期最高水平。如果时间计算准确(抽血后7天左右月经来潮)而此时孕酮水平在15nmol/L以下,考虑黄体功能不足,反复流产者此时查较有意义。如果此时孕酮水平<3nmol/L可确定无排卵。 (4)随机性激素检查:对于月经长期不来潮而且又急于了解检查结果者,则随时可以检查。 实际上月经任何时间检查性激素都可以,只就是每个时段的正常值有所不同。但如果要诊治不孕症一定要了解基础性激素水平,当首选基础性激素检查。 3、如何确定检查项目 如果确定就是来月经第3天,那么检查性激素5项即可,可以不查孕酮,因为孕酮应该在黄体期检查(月经21天或排卵后7天);如果不能肯定阴道流血就是否月经,应该检查6项,以防止误诊(根据P数据可以大概判断月经周期时段)。 三、性激素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1、卵泡刺激素(FSH)与促黄体生成素(LH) (1)FSH就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激素,其主要功能就是刺激卵巢的卵泡成熟与分泌雌激素。血FSH 的浓度,在排卵前期为 1.5~10mIU/mL,排卵期为8~2 0mIU/mL,排卵后期为2~10mIU/mL。一般以5~40mIU/mL 作为正常值。

谁在影响女性情绪:冲动消费或因雌激素变化

始至55岁之间——这正好与女性体内雌激素的变化相呼应。 大量事实证明,雌激素在女性情绪性行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在月经和生殖周期的不同阶段内,雌激素水平的降低与妇女抑郁、恐慌、焦虑、易怒情绪有关:在月经期体内雌激素浓度最高时,女性会有高度的幸福感和自尊;而排卵前期雌激素浓度激增会使妇女产生良好的心境,但也会引起焦虑和紧张不安。再如,患有焦虑症的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较低时,她们的焦虑症状得以减轻。 女性在青春期后到绝经期前,伴随着雌激素分泌的周期性波动,也更易发生情绪障碍。据 证实,95%的妇女会随着雌激素水平的涨落出现负性情绪明显加深的现象,甚至精神疾病的复发。月经期前、产后、绝经前后,是体内雌激素水平不稳定的三个阶段,在这些时期内女性易患抑郁。 若可以了解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和女性周期性情绪障碍的关系,将为改善女性身心健康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其实,雌激素与女性情绪波动的关系早就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早在100多年前曾有文献报道了雌激素与女性情绪调节的关系,时至今日,人们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作用机理及临床 罗跃嘉及其团队研究发现,雌激素能广泛地影响人的身体和大脑,并通过复杂的生理学和心理学机制对人类的情绪、认知和行为施加影响。其中,情绪性行为与内分泌系统间具有复杂的关系。人大脑中的杏仁核、海马和前额叶等与情绪认知有关的重要脑区分布着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雌激素影响这些区域内神经递质的产生并调节其活性,促进神经生长且对中枢神经系统发挥作用,进而影响女性的情绪和行为;同时,雌激素还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 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雌激素受体的基因转录以及神经心理学的因素影响情绪加工的脑区,调节情绪性行为。此外,雌激素还影响情绪的唤醒,改变个体情绪体验的强度。 事实上,虽然雌激素与女性情绪的关系的理论研究还在进展之中,但雌激素对女性情绪的潜在治疗效果已经得到了很多临床认可。例如,雌二醇可以起到抗抑郁和抗焦虑的作用。研究表明,单独使用雌二醇,或者与其它药物联合使用时,会明显降低卵巢切除并伴有抑郁症状的妇女自我评定的抑郁水平。 然而,研究同时也表明雌激素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在女性正常生理周期内和雌激素替代疗法过程中,雌激素并非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只是简单的自然“生理保护剂”。 临床治疗中雌激素替代疗法经常用以改善绝经期妇女情绪,提升其能量水平和总体幸福感。但雌激素对情绪反应的影响是多变的,有时摄取雌激素并没有如预期一样出现情绪的显著改变,甚至雌激素升高也会产生一系列的焦虑和恐惧反应。因此,雌激素对情绪反应的影响在广度和趋势上是多变的,也许取决于女性当前的状态和所处的环境。 未来研究

人体激素变化周期:中午12点雄性激素水平高

要想健康,跟着自己的身体一起改变吧!美国《男性健康》杂志最新刊文指出,人体内激素每天都有周期性变化,如果生活中能顺应其变化,拥有健康将事半功倍。人体内激素是由腺体分泌的,而腺体一般分为内、外分泌腺,内分泌腺主要分泌激素,外分泌腺分泌黏液、汗液等排泄物。 早上6∶00:人在睡眠时处于饥饿状态。为了保存能量,此时人体内促进消化的瘦素和胰岛素水平会下降。 建议:醒后1小时内吃点东西。胰岛素的分泌与饮食密切相关。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中心李跃华教授说,胰岛素的分泌一般在餐后开始,尤其在进食了大量蛋白质食物之后。美国俄勒冈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的麦克尔·考利博士指出,进食能刺激瘦素的分泌,促使身体开始消耗能量。如果不想让饥饿感过早骚扰你,早餐可以吃高蛋白和富含高纤维的碳水化合物,比如两个煎蛋和一块全麦面包。 上午7∶30:新陈代谢的“指挥官”甲状腺此刻仍在“打盹”。身体的能量消耗很低,甲状腺不会产生足够的激素来分解营养、燃烧脂肪。 建议:晨起跑跑步。李跃华教授说,甲状腺激素大多在情绪紧张、运动后以及寒冷时分泌,健身减肥的人可以晨起锻炼,促进甲状腺分泌,进而促进脂肪代谢。我国台湾研究也证明,这些激素会在血液中保持数小时,让你的新陈代谢得到显著改善。 中午12∶00:此时睾酮比清晨醒来时稍稍下降,同时生长激素释放多肽开始分泌。 建议:吃饭时讨论问题。当雄激素水平比较高时,大脑更适合于需要独立思考、集中精力工作,如写作。当该激素水平降低时,人的情绪不容易激动,思维更理智。 下午3∶00:睾酮水平越来越低,疲惫感早已袭上心头。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技大学的杰瑞·雅诺斯基博士说:“睾酮水平下降,记忆力变差,情绪也会很糟糕。” 建议:做点有挑战性的事情,竞争性的活动会刺激身体产生更多的睾酮。 晚上7∶00:如果你想放松一下,和爱人亲昵片刻,最好看看爱情片。 建议:美国近期研究表明,晚上看爱情片会增加女性体内黄体酮的分泌,增进夫妻的亲密感。 晚上9∶00:此时过量饮酒,酒精会明显降低睾酮水平,导致肥胖、勃起功能障碍等。 建议:冰箱里每次不要放太多的啤酒,越容易拿到的东西,越容易多吃。 晚上11∶00:电视光线会阻止大脑产生促进睡眠的褪黑素。如果迟迟不睡,人生长激素释放多肽就会大量产生,你极可能开始大吃。 建议:为了防止失眠,建议晚上刷牙前吃点胡桃。研究发现,胡桃能显著增加人体内的褪黑素水平。据李跃华教授介绍,褪黑素是由色氨酸转化而来,牛奶中含有能够促进褪黑素生成的L-色氨酸,葵花子、肉松、鸡胸脯肉、鸡蛋等也富含色氨酸。(赵芳芳)

性激素检查

性激素检查时间 对于女性不孕者或者月经不调者,通常医生会开出的月经来潮第2-5天的性激素六项检查,包括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激素(PRL),卵巢分泌的性激素——雌激素(E)、孕激素(P)、雄激素(T)。通过检测这些血清的激素水平,可了解女性的卵巢基础功能,并对生殖内分泌疾病进行诊断。 检查内分泌最好在月经来潮的第2-3天,这一段时间属于卵泡早期,可以反应卵巢的功能状态。但对于月经长期不来潮而且又急于了解检查结果者,则随时可以检查。 查基础性激素前至少一个月不能用性激素类药物,包括黄体酮、雌激素类及避孕药类,否则结果不靠谱,当然治疗后需要复查性激素者除外。 确定是来月经第3-5天,检查性激素5项即可,可以不查孕酮,孕酮应该在黄体期检查(月经21天或排卵后7天);但不能肯定阴道流血是否月经,应该检查6项,根据孕酮P数据可以大概判断月经周期时段。月经稀发及闭经者,如尿妊娠试验阴性、阴道B超检查双侧卵巢无≥10mm卵泡,EM厚度﹤5mm,也可做为基础状态。 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 1.卵巢功能衰竭:基础FSH﹥40IU/L、LH升高或﹥40IU/L,为高促性腺激素(Gn)闭经,即卵巢功能衰竭;如发生于40岁以前,称为卵巢早衰(POF)。 2.基础FSH和LH均﹤5IU/L 为低Gn 闭经,提示下丘脑或垂体功能减退,(1)下丘脑-垂体功能低下;(2)用GnRH-a垂体抑制性药物注射后;(3)妊娠期、哺乳期、雌孕激素(避孕药)治疗期间。而二者的区别需借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试验。 3.卵巢储备功能不良(DOR):基础FSH/LH﹥2-3.6提示DOR(FSH可以在正常范围),是卵巢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 4.基础FSH﹥12IU/L,下周期复查,连续﹥12IU/L提示DOR。 5.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基础LH/FSH﹥2-3,可作为诊断PCOS的主要指标(基础LH水平﹥10IU/L即为升高,或LH维持正常水平,而基础FSH相对低水平,就形成了LH与FSH比值升高)。 6.检查2次基础FSH>20IU/L,可认为是卵巢早衰隐匿期,提示1年后可能闭经。 雌二醇(E2) 雌二醇:由卵巢的卵泡分泌,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宫内膜增殖,促进女性生理活动。 1、基础雌二醇E2>165.2-293.6pmol/L(45-80pg/mL),无论年龄与FSH如何,均提示生育力下降。基础E2≥367pmol/L(100pg/mL)时,卵巢反应更差,即使FSH﹤15IU/L,也基本无妊娠可能。 2、基础雌二醇E2水平<73.2 pmol/L,提示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 3、监测卵泡成熟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指标 (1)促卵泡排出:促超排卵治疗时,当卵泡≥18mm,血E2达1100pmol/L (300pg/mL)时,停用HMG,当日或于末次注射HMG后24-36小时注射 HCG10000IU。 (2)E2﹤3670pmol/L(1000pg/mL),一般不会发生OHSS。

性激素六项临床意义

性激素六项临床意义 雌二醇E2 [来源及生理作用] 雌激素主要由卵巢、胎盘产生,少量由肾上腺产生。雌激素可分为雌酮(E1)、雌二醇(E2)及雌三醇(E3)。雌激素中以E2活性最强,是卵巢产生的主要激素之一,对维持女性生殖功能及第二性征有重要作用。绝经后妇女的雌激素以E1为主,主要来自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雄烯二酮,在外周转化为雌酮。 幼女及少女体内雌激素处于较低水平,随年龄增长自青春期至成年女性E2水平不断增长。在正常月经周期中,E2随卵巢内分泌的周期性变化而波动。卵泡期早期雌激素水平最低,以后逐渐上升,至排卵前达高峰,以后又逐渐下降,排卵后达低点,以后又开始上升,排卵后7~8日出现第二个高峰,但低于第一个峰,以后迅速降至最低水平。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衰退,E2水平低于卵泡期早期,雌激素主要来自雄烯二酮的外周转化。 [临床应用]1.判断闭经原因 (1)激素水平符合正常的周期变化,表明卵泡发育正常,应考虑为子宫性闭经; (2)雌激素水平偏低,闭经原因可能因原发或继发性卵巢功能低下或受药物影响而抑制卵巢功能,也可见于下丘脑-垂体功能失调、高催乳激素血症等。 2. 诊断无排卵:雌激素无周期性变化,常见于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某些绝经后子宫出血。 3. 监测卵泡发育:应用药物诱导排卵时,测定血中E2作为监测卵泡发育、成熟的指标之一,用以指导HCG用药及确定取卵时间。 4. 女性性早熟:临床多以8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诊断性早熟,血E2水平升高为诊断性早熟的激素指标之一。 孕激素P [来源及生理作用] 人体孕激素由卵巢、胎盘和肾上腺皮质产生。正常月经周期中孕酮含量:卵泡期极低,排卵后卵巢黄体产生大量孕酮,水平迅速上升,在中期LH峰后的第6~8日,血浓度达高峰,月经前4日逐渐下降至卵泡期水平。妊娠时血清孕酮水平随孕期增加而稳定上升,妊娠6周内,主要来自卵巢黄体,妊娠中晚期则主要由胎盘分泌。孕酮作用主要是进一步使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和腺体增生,利于胚胎着床,防止子宫收缩,使子宫在分娩前处于静止状态,降低母体免疫排斥反应。同时孕酮还能促进乳腺腺泡发育,为泌乳做准备。[临床应用] 1. 监测排卵血孕酮水平在黄体期范围内提示有排卵。若孕酮水平符合有排卵,而无其它原因的不孕患者,需配合B型超声检查观察卵泡发育及排卵过程,以除外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原发性或继发性闭经、无排卵性月经或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口服避孕药或长期使用GnRH激动剂,均可使孕酮水平下降。 2.了解黄体功能黄体期血孕酮水平低于生理值,提示黄体功能不足;月经来潮4~5日血孕酮仍高于生理水平,提示黄体萎缩不全。 3. 观察胎盘功能妊娠期胎盘功能减退时,血孕酮水平下降。异位妊娠时,孕酮水平较低如孕酮水平>25ng/ml,基本可除外异位妊娠。单次血清孕酮水平低于黄体期孕酮正常范围,提示为死胎。先兆流产时,孕酮值若有下降趋势,有可能流产。妊娠期尿孕酮排出量个体差异较大,难以估计胎盘功能,故临床已很少应用。 4. 孕酮替代疗法的监测孕早期切除黄体侧卵巢后,应用孕酮替代疗法时应监测血清孕酮水平。

女性性激素下降怎么调理

女性性激素下降怎么调理 对女性来说,如果性激素出现下降,这时候一定要注重饮食调理,平时应该多吃些豆制品,尤其是大豆类的一些制品,大豆类的制品当中含有的雌激素比较好,另外可以适当的吃一些卷心菜,吃一些南瓜等等,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来服用一些雌激素,平时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保持充分的休息。 ★女性性激素下降怎么调理 1、多吃豆类及豆制品 多食黄豆、黑豆及豆制品,具有平衡体内雌激素的作用,当体内雌激素太低时,黑豆、黄豆或豆制品会使它增加。 2、常吃卷心菜 卷心菜含有能促进雌激素分泌的矿物质——硼,而且卷心菜还富含食物纤维,能够润肠通便、促进排毒,有益皮肤健康。

3、常吃南瓜 南瓜富含维生素E,其作用于脑下垂体和卵巢,有控制雌激素分泌的功效。同时,维生素E能有效清除人体活性氧,可改善皮肤问题和预防高血压。 4、服用药用雌激素 像结合雌激素片、大豆异黄酮等,都是常用的药用雌激素,但是服用雌激素千万不能过量,长期使用雌激素会对妇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及乳腺癌的风险。 5、常吃坚果 坚果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能改善焦虑症状,舒解身心压力,而人体掌控激素分泌的脑下垂体对于压力状态很敏感,因而适量

吃些坚果也有助于调节雌激素分泌。 6、常吃富含硒和锌的食物 牡蛎、青花鱼、鳗鱼、海带、芝麻等都是含有丰富的硒和锌元素,对雌激素低的女性而言,多吃这类食物有不错的功效。 ★雌激素的作用是什么 1、促使子宫内膜发育,肌肉变厚,血液循环增加,并使子宫收缩力增强,增加子宫的平滑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2、雌激素对骨骺能促进骨中钙的沉积,青春期在雌激素影响下可使骨骼闭合。但到了绝经期,雌激素分泌减少,肌体内缺乏雌激素而容易发生骨质疏松,这就是老年女性容易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之一。 3、在雌激素的作用下,使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的增生变化,

经周期与性激素变化

月经是指子宫内膜脱落并伴有出血。除妇女怀孕外,大约是每月出现一个周期。它标志妇女一生的生育年龄,从青春期月经开始(月经初潮)到月经停止(绝经)。 根据定义,把出血的第一天作为计算月经周期的开始(第一天)。这个周期的结束,刚好是下个周期的前一天。月经周期的时间范围大约是21~40天,仅有10%的周期正好是28天。月经初潮后和绝经前的几年内,月经周期的间隔往往是最长的。一个月经周期分为三期:卵泡期、排卵期和黄体期。 卵泡期的时间长短是变化的,从出血的第一天起,到黄体生成激素水平达到高峰的前一天,黄体生成激素促使卵子释放(排卵)。因为卵巢中的卵泡在本期内发育而命名为卵泡期。在这期的前半期内,脑垂体分泌的促卵泡素稍有增高。激素的刺激使得3~30个卵泡开始发育。每个卵泡中含有一个卵子。但这些卵泡中只有一个继续生长,其余已受刺激的卵泡都退化了。生育年龄的末期,接近绝经时,卵泡期常常缩短。 在月经期,子宫内膜随着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的降低而脱落。子宫内膜有三层:上层(表层)和中间层(中层)的大部分脱落,底层(基底层)保留并产生新的细胞,重建其他两层。月经期出血持续3~7天,平均为5天。出血量为15~300ml,平均为135ml。一个月经垫或月经塞按照不同的型号,最多能容纳30ml经血。经血通常是不凝的,除非出血太多。 排卵期在卵释放时,黄体生成激素的水平开始达到峰值。通常在达到峰值后16~32小时内排卵。发育的卵泡,从卵巢表面突出,最后破裂释放卵子。在排卵前后,有些妇女会感到下腹部一侧钝痛,称为经间痛,可持续几分钟或几小时。虽然疼痛出现在排卵卵巢的同侧,但它的准确原因尚不清楚。疼痛可以发生在卵泡破裂前,也可以在其后,有时可能整个月经周期都不出现疼痛。由哪个卵巢排卵是随机的,不是由两个卵巢轮流释放。如果切除了一个卵巢,剩下的卵巢每个月都会排卵。 黄体期是排卵以后的一段时期,大约14天,如果没有受孕,持续到下次月经来潮前结束。排卵时卵泡上出现的破裂口在黄体期闭合,形成黄体,分泌大量的孕酮。 在黄体期,由于孕酮的作用,体温略有升高并一直持续到下一月经周期开始。这种体温升高的现象,可以用来推测是否已经排卵(见第240节)。 14天后黄体退化,如果卵子没有受精,新的月经周期又开始了。如果受精,开始产生一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这种激素可以促进黄体产生孕酮,直到胚胎自身发育到能产生足够的激素。妊娠试验就是通过检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水平是否增高来诊断妊娠的。 月经周期是由垂体激素(黄体生成激素和促卵泡激素)和卵巢性激素(雌二醇和孕酮)复杂的相互作用调节的、有规律的周期性改变 月经周期开始于卵泡期。卵泡期开始时,雌二醇(雌激素的一种类型)和孕酮水平低下,子宫内膜退化,在月经期脱落,是月经期第一天的标志。卵泡期的前半期,促卵泡激素缓慢增高,刺激几个卵泡发育,每个卵泡内有一个卵子。但只有一个卵泡继续发育。卵泡期的后半期由卵巢分泌的雌二醇水平增高,刺激子宫内膜开始增厚。 黄体生成激素和促卵泡激素水平明显增高表示排卵期开始,通常在增涨高峰后16~32小时排卵。在促性腺激素高峰期雌二醇水平达到峰值,孕酮水平开始增高。 在黄体期,黄体生成激素和促卵泡激素水平下降。排卵时破裂的卵泡闭合,形成黄体,分泌孕酮。孕酮和雌二醇使子宫内膜增厚。如果卵没有受精,黄体退化,不再分泌孕酮,雌二醇水平降低,新的月经周期开始。

女性激素之间的关系

女性激素之间的关系 黄体生成素是子宫“成熟”必要的激素, 雌激素为受孕所做的准备是----提供充足的血供 而黄体酮产生的黏液提供营养 雌激素个黄体生成素的作用就是相互对立的。每一种激素都在制约着对方的平衡,同时共存 对于女性来说脂肪不仅产生雌激素并还能储存雌激素,外源性的雌激素和其他毒素也会储存在脂肪中,让脂肪变得不便于身体健康,所以必须先排毒,解毒 癌症率增加有一部分原因是雌激素失衡所致,如:宫颈糜烂会导致宫颈癌,子宫内膜增生会导致子宫内膜癌 性腺分泌20多种性激素:其中雌激素是女性标志的性激素、雄激素是男性标志的激素 孕激素不足---月经提前雌激素不足---月经拖后 雌激素在月经形成中、给子宫营养、充盈、排卵期孕激素开始增高、使内膜增厚、盆腔冲血并反馈给大脑、这是大脑发出指令—辙退、雌、孕激素立即失去支撑掉下来---来月经 盆腔在冲血时、有炎症的地方厚,脱落不好、月经就点点滴滴 炎症{子宫内膜问题}包括子宫息肉和肌瘤 宫颈炎症的常见五种表现{体表特征} 1、宫颈糜烂 2、宫颈纳氏囊肿 3、宫颈息肉 4、宫颈肥大 5、腺管炎症

以上五种都可以致癌 一下几种情况处理 宫颈糜烂三度开花状、上了三次巢宝没效果 宫颈表面白色颗粒状、宫颈钙化 糜烂是青一块、紫一快、或者是糜烂充血是黑紫色的血 就要去医院建议做TCT癌前病变分析 1、TCT{细胞分析}检查细胞病变—切片检查{病理分析}检查病变和病变 的程度 2、HPV{病毒分析}人乳头瘤病毒、引发宫颈癌{高位:16 18 33 31 68 低危: 6 11} 3、生殖系统的调理要三个月 支原体和衣原体区别是化学结构不同,都属病原体微生物 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三个方面的感染 其中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是有药可治,病毒是无药可治 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免疫能力提高,加强运动分解,杀死,但,病毒不可以

子宫肌瘤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子宫肌瘤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4-08-22T11:01:28.0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9期供稿作者:杨益张力尹陈艳王以锋 [导读] 宫肌瘤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高于正常组,其中孕激素水平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 杨益张力尹陈艳王以锋 (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 617067) 【摘要】目的: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进行测定,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子宫肌瘤病例60例作为子宫肌瘤组,纳入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受试者血清雌二醇(E2) 、促卵泡成熟素(FSH) 、促黄体生成素(LH)、垂体泌乳素(PRL) 、孕酮(P) 、睾酮(T)水平进行测定,比较组间差异。结果:子宫肌瘤组患者血清性激素E2、FSH、LH、PRL、P、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P<0.05。宫肌瘤患者增殖期和分泌期血清E2、FSH、T水平无显著差异,分泌期LH、PRL、P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宫肌瘤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高于正常组,其中孕激素水平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 【关键词】子宫肌瘤性激素增殖期分泌期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9-0267-01 子宫肌瘤是一种卵巢性激素依赖型的良性肿瘤,其发病原因与血清性激素水平密切相关,但是至今有关性激素在子宫肌瘤发生发展中的变化和作用仍无定论。一般认为雌激素对子宫肌瘤生长有促进作用,孕激素则有抑制作用,但最近研究发现肌瘤的生长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改变,在妊娠期则会迅速增大,因此我们认为孕激素在肿瘤生长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1]。为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各种性激素与子宫肌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我们开展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60例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期间来我院行子宫全切除术或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要求患者就诊前3个月内未使用激素类药物,月经周期规律且术后经病理确证为良性病变,纳入60例作为子宫肌瘤组。选取同时期女性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年龄35~50周岁,平均年龄(42.36±5.12)岁;子宫肌瘤组,年龄35~50周岁,平均年龄(42.62±5.30)岁,两组患者间年龄分布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1.2.1标本采集 子宫肌瘤患者于月经后1周左右,入院行子宫全切除术或子宫次全切除术,于术前空腹取血5ml,3000rpm离心5min,分离上清,-70℃保存,用于测定血清性激素含量。对照组患者亦于月经后1周左右取血,血样处理同子宫肌瘤组。 1.2.2检测方法 待所有标本收集完成后,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性激素E2、FSH、LH、PRL、P、T水平。使用同一批试剂盒(深圳拉尔文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提)由一人完成检测,以降低误差。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子宫肌瘤患者与健康人群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 检测结果显示子宫肌瘤组患者血清性激素E2、FSH、LH、PRL、P、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P<0.05(详见表2)。 表1 子宫肌瘤患者与健康人群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n=60)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女性生殖器管良性肿瘤,是围绝经期的高发疾病。雌激素、孕激素以及局部雄激素合成和代谢异常与子宫肌瘤等雌激素依赖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3]。我们研究发现子宫肌瘤患者血清性激素E2、FSH、LH、PRL、P、T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5。E2、FSH、LH、PRL、P、T分别通过不同的途径作用于子宫肌细胞或子宫内膜腺体,发挥促进子宫肌瘤生长的作用。 E2(雌激素)是子宫肌瘤生长的主要促进因素,其通过与雌激素受体结合,改变子宫内环境刺激孕激素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表达来促进子宫肌细胞有丝分裂,子宫肌细胞增生肥大、肌层变厚、子宫增大[4]。因而青春期前和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较低,较少发生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又会随着妊娠而长大、随绝经而减少。也有研究发现子宫肌瘤组织内雌激素受体表达明显增多,因此局部的高雌激素刺激也可能是造成子宫肌瘤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孕激素)并不是子宫肌瘤的抑制因素,而可能是促进因素。这是由于孕激素能上调子宫肌瘤细胞雌激素受体和表皮生长因子的含量,间接刺激子宫肌细胞增长,另外还能调节肌瘤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期而促进子宫肌瘤细胞增殖[5]。子宫肌瘤会随

性激素的临床意义

对于女性不孕者或者月经不调者,通常医生会开出的月经来潮第2-5天的性激素六项检查,包括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激素(PRL),卵巢分泌的性激素——雌激素(E)、孕激素(P)、雄激素(T)。通过检测这些血清的激素水平,可了解女性的卵巢基础功能,并对生殖分泌疾病进行诊断。 检查分泌最好在月经来潮的第2-3天,这一段时间属于卵泡早期,可以反应卵巢的功能状态。但对于月经长期不来潮而且又急于了解检查结果者,则随时可以检查。 查基础性激素前至少一个月不能用性激素类药物,包括黄体酮、雌激素类及避孕药类,否则结果不靠谱,当然治疗后需要复查性激素者除外。 确定是来月经第3-5天,检查性激素5项即可,可以不查孕酮,孕酮应该在黄体期检查(月经21天或排卵后7天);但不能肯定阴道流血是否月经,应该检查6项,根据孕酮P数据可以大概判断月经周期时段。月经稀发及闭经者,如尿妊娠试验阴性、阴道B超检查双侧卵巢无≥10mm卵泡,EM厚度﹤5mm,也可做为基础状态。 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 1.卵巢功能衰竭:基础FSH﹥40IU/L、LH升高或﹥40IU/L,为高促性腺激素(Gn)闭经,即卵巢功能衰竭;如发生于40岁以前,称为卵巢早衰(POF)。

2.基础FSH和LH均﹤5IU/L 为低Gn 闭经,提示下丘脑或垂体功能减退,(1)下丘脑-垂体功能低下;(2)用GnRH-a垂体抑制性药物注射后;(3)妊娠期、哺乳期、雌孕激素(避孕药)治疗期间。而二者的区别需借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试验。 3.卵巢储备功能不良(DOR):基础FSH/LH﹥2-3.6提示DOR(FSH可以在正常围),是卵巢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 4.基础FSH﹥12IU/L,下周期复查,连续﹥12IU/L提示DOR。 5.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基础LH/FSH﹥2-3,可作为诊断PCOS的主要指标(基础LH水平﹥10IU/L即为升高,或LH维持正常水平,而基础FSH 相对低水平,就形成了LH与FSH比值升高)。 6.检查2次基础FSH>20IU/L,可认为是卵巢早衰隐匿期,提示1年后可能闭经。 雌二醇(E2) 雌二醇:由卵巢的卵泡分泌,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宫膜增殖,促进女性生理活动。

女性性激素六项(生殖激素测定)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下丘脑-垂体-卵巢构成一个轴系(HPOA),下丘脑调节垂体功能,垂体调节卵巢功能,卵巢激素再作用于多种靶器官如子宫等,同时卵巢激素对下丘脑-垂体有正、负反馈调节作用。HPOA的功能正常,是维持女性生育功能的基本条件之一。月经的正常生理、卵子的发育成熟、受精、早期胚胎的着床发育,均是在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调控下进行的,有赖于体内正常的内分泌环境。正常女性卵巢每月经历1次周期性变化。在卵泡早期,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逐渐升高,卵巢内一组窦状卵泡群被募集,FSH使颗粒细胞继续增殖,激活颗粒细胞的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促进雌二醇(E2)的合成与释放。到月经周期第7天,被募集的发育卵泡群,FSH 阈值最低的卵泡优先发育成为优势卵泡,优势卵泡生成和分泌更多的E2,反馈抑制了垂体FSH 的分泌,使其它卵泡逐渐退化。优势卵泡决定了该周期卵泡期的期限,血清及卵泡液E2水平与优势卵泡的体积呈正相关关系。月经周期第11~13天,优势卵泡迅速增大,分泌E2,达到300pg/ml(1100pmol/L)左右,由于E2高峰的正反馈作用,垂体大量释放黄体生成素(LH)及FSH,使卵母细胞最终成熟并发生排卵。排卵后的优势卵泡壁细胞结构重组,颗粒细胞与卵泡内膜细胞黄素化,约在排卵后5天内先后形成血体及黄体,黄体可生成与分泌孕酮(P)及E2,为接纳孕卵着床及维持早期胚胎发育做准备,排卵后5~10天黄体功能最旺盛。若卵子未受精,黄体的寿命为14?2天,黄体退化使血E2、P水平下降,FSH水平又升高,新的卵巢周期开始;若卵子受精着床,则黄体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作用下转变为妊娠黄体,至妊娠3个月末才退化。检测女性H-P-O-A各激素的水平,对不孕症的病因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及生殖生理作用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激素水平的测定一般抽取外周血检验,常用方法有放射免疫测定法和化学发光法。 一、性激素6项测定要求 1.血清生殖激素检查前至少1个月内未用过性激素类药物,避免影响检查结果(雌孕激素治疗或促排卵治疗后复查除外)。月经稀发及闭经者,如尿妊娠试验阴性、阴道B超检查双侧卵巢无>10mm卵泡,子宫内膜(EM)厚度<5mm,也可做为基础状态。 2.按临床需要检查 ⑴基础性激素:月经周期2~5天测定性激素称为基础性激素测定。基础LH、FSH、E2测定时间应选择月经周期2~5天进行,第3天最佳;周期短于28天者,检查时间不超过第3天,周期>30天者,检查时间最晚不超过第5天。泌乳素(PRL)、睾酮(T)可在月经周期任一时间测定。 ⑵卵泡晚期(D12~16):卵泡接近成熟时测定E2、LH、P,预测排卵及注射HCG的时机和用量;测定P值估计子宫内膜容受力。 ⑶PRL测定:可在月经周期任一时间测定,应在上午9~11时、空腹、安静状态下抽血。PRL 显著升高者,一次检查即可确定,轻度升高者,应进行第二次检查,不可轻易诊断高泌乳素血症(HPRL)而滥用溴隐亭治疗。 ⑷雄激素:常用的检测指标为血清睾酮、雄烯二酮、硫酸脱氢表雄酮。单独检测睾酮意义较小,评价高雄激素血症的生化指标主要依靠游离睾酮。 ⑸P:选择黄体期测定(D21~26天),了解排卵与否及黄体功能。 二、性激素6项测定的临床意义 ㈠雌激素 育龄期妇女体内雌激素(E)主要来源于卵巢,由卵泡分泌,分泌量多少取决于卵泡的发育和黄体功能。孕妇体内雌激素主要由卵巢、胎盘产生,少量由肾上腺产生。妊娠早期E主要由黄体产生,于妊娠10周后主要由胎儿-胎盘单位合成。至妊娠末期,E2为非妊娠妇女的100倍。 雌激素包括雌二醇(E2)、雌酮(E1)、雌三醇(E3)。E2是生物活性最强的雌激素,是卵巢产生的主要激素之一;E3是E2和E1的降解产物,活性最弱,其相对比为100:10:3。 雌二醇检验值系数换算:pg/ml?3.67=pmol/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