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 第三单元写作 说明要抓住特征 配套教案

合集下载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核心素养)《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懂得说明事物抓住事物特征的重要性。

2.思维发展与提升:知道什么叫“特征",懂得说明事物的特征不仅要对事物表象进行说明,还必须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

3.审美鉴赏与创造: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写说明文。

4.文化传承与理解:养成细心观察事物特征的习惯,学会锤炼语言,表达准确、简明、严密。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抓住事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

三、教学设想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作文教学,主要围绕说明文展开练笔。

说明文的写作,在整个初中学段呈现出“鸡肋”之势,因为中考不考,但整个初中学段,只有本单元会单独聚焦说明文的写作,所以面对尴尬的鸡肋,也应该有滋有味地去品味,因为从着眼学生终生发展的角度,实用文写作的意义也不容小视。

让我们回顾本单元的课文,《中国石拱桥》是说明文的典范,桥梁专家茅以升用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朴素的文字,向我们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文中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将中国石拱桥悠久的历史、优美的形式、精巧的结构,清楚明白地介绍给读者。

其总分总的结构,和由一般到特殊、由独拱石桥到联拱石桥的说明顺序,都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

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更有文化底蕴和审美高度,叶老从苏州一百多处园林中提炼出其共有的特点,并围绕这一特点娓娓而谈,用质朴而简洁的文字,逐点一一解说,让读者禁不住感叹,说明文也如此妙曼和多汁。

所以本单元的练笔,将以教材为基点,链接师生的生活,学习抓住景物特征,让学生轻松而愉悦地学会写说明文。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六、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同学们应该知道,我们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进一步观察大家会发现,即使是同一个人的十根手指,每根手指的指纹也是不一样的。

八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 说明要抓住特征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 说明要抓住特征教案 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学会抓住特征进行写作。

2. 培养学生运用说明方法,清晰、有条理地表达事物的特征。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特点及作用。

2. 抓住特征的写作方法。

3. 说明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说明文的特点。

2. 学会抓住特征进行写作。

3. 运用说明方法,清晰、有条理地表达事物的特征。

四、教学难点1. 说明方法的运用。

2. 抓住特征进行写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说明文,谈谈自己对说明文的理解。

2. 讲解:讲解说明文的特点及作用,强调抓住特征进行写作的重要性。

3. 示例:分析优秀说明文片段,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抓住特征进行写作。

4.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事物,尝试抓住其特征进行写作。

5. 点评:教师选取几篇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运用说明方法,抓住特征进行写作。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提高写作能力。

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说明文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抓住特征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写作练习:设置不同难度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抓住特征的写作方法。

4. 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改进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七、教学准备1. 准备典型的说明文案例,用于分析和讲解。

2. 准备写作任务,涵盖不同难度,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3. 准备评价标准,以便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准确评价。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现,包括抓住特征的准确性、表达的清晰度等。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教学目标1、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3、培养细心观察事物特征的习惯,使表达准确、简明、严密。

教学重点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培养细心观察事物特征的习惯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要想清楚地说明一个事物,就必须准确把握它的特征。

比如,故宫和白宫各有特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

板书题目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二、浏览提问同学们看看这次作文要求,然后提问,老师补充。

1、这次写作有哪些要求?2、什么是事物特征?3、怎样抓住事物特征?4、运用哪些说明方法?三、解决问题1、事物的特征即这一事物的独有标志。

独有标志:可供识别事物特殊象征或标志。

或者一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独有的标志。

2、抓住事物特征的方法(1)观察。

在观察中通过比较找出这一事物与别的事物相互区别的地方。

(2)实践。

通过亲自做去了解事物的特征。

(3)查阅有关资料。

总之要把事物的特征写好,一要观察,二要分析,才能说得准确、扼要。

3、仔细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还要对它的结构、功能等要了解。

说明建筑,除了介绍该建筑的外在特征,还可以说说它的历史背景、建筑的过程、设计师、设计原理等。

介绍美食,美食的制作过程、需要用到的原材料等,都是写作的好素材。

介绍人物,主要抓住人物的“经历特征”尤其是成就、有价值的生活阶段来加以说明。

介绍动物,抓住动物的形状和生理特征,生活习性等。

介绍植物,着重说明它的生态和用途。

介绍某种器物着重说明器物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等。

介绍自然地理知识,着重介绍地理现象的形成及地形地貌4、观察。

在观察中通过比较找出这一事物与别的事物相互区别的地方。

实践。

通过亲自做去了解事物的特征。

查阅有关资料。

总之要把事物的特征写好,一要观察,二要分析,才能说得准确、扼要。

四、范文赏析1、《我的生活少不了它》2、《桥》五、课堂写作以“狗”为说明对象,突出特征,正确运用说明方法,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说明文。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明确什么是事物的特征,学会用多种方法发现、提炼事物特征。

2.根据读者特点选择说明内容,用恰当方法多维介绍事物的特征。

3.培养学生良好观察习惯,学会观察生活,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重点难点】1.学会用多种方法发现、提炼、归纳事物特征。

2.根据读者特点恰当选择说明内容,用恰当方法多维介绍事物的特征。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花草树木有自然之色,亭台楼阁有人文之韵,人们常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世间万物都有其特征,如何在说明文中将说明对象的特征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如何在说明文中抓住特征说明事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二、活动一:理解“特征”1.谜语竞猜谜语一:有一种动物,毛绒绒的,两只眼睛,四条腿,有很多人喜欢。

你能猜猜,它是什么动物吗?谜语二:有一种动物,毛绒绒的,两只眼睛,四条腿,身上的毛是黑白两种颜色,喜欢吃竹子,有很多人喜欢。

你能猜猜,它是什么动物吗?思考:为什么我们根据谜语一的描述无法猜出最准确的动物,而根据谜语二的描述却能猜出准确的动物呢?明确:因为谜语一描述宽泛,谜语二描述具体;因为谜语一没有抓住动物的特征,谜语二抓住了动物的特征。

小故事:柏拉图说“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脚直立的动物。

”他的一个学生把一只鸡拔光了毛,说:“这就是柏拉图的‘人’!”原因:没有抓住人的本质特征。

因此,在说明事物时,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2.明确特征事物特征概念及分类特征就是某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象征和标志,即该事物所特有的个性。

特征往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显性特征:如事物的颜色、质地、空间位置、形状、温度等;二是内隐性特征:如事物的成因、原理、变化过程、内部结构、习性、性能、风格等方面。

3.回顾特征回顾《蝉》这篇课文,作者写“蝉的卵”,分别抓住什么特征来写的?蝉的卵的特征有:①蝉在细树枝上大量产卵,以防危险;②幼虫悬在线上,准备落地;③幼虫找到并钻进软土,过4年地下生活。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说明要抓住特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说明要抓住特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写作说明要抓住特点1.懂得说明事物时抓住事物特点的重要性。

2.知道什么叫“特点”,懂得说明事物的特点不但要对事物表象进行说明,还一定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

3.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写说明文。

1课时师: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忧如差不多,但认真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整相同的。

这一发现告诉我们:即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其余,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铅笔、钢笔、毛笔、圆珠笔,虽然都是笔,却完整不一样样。

写作文也是相同,想要写好说明文,就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点。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

( 一) 猜一猜1.出示投影1。

“浑身盖着一层雪白的毛,它像其余哺乳动物相同,有嘴,有鼻子,有眼睛,长着四条腿,一条尾巴。

”请你根听闻明内容,猜猜写的是哪一种动物。

( 生猜一阵后 )师小结:上述文字由于没能求情这类动物自己特有的标记,所以不好猜。

( 板书:独有标记 ) 此刻我们把一动物差别于其余动物的独有标记换上别的一个名称,即事物的特点。

(板书:事物的特点)过渡语:事物的特点即这一事物的独有标记。

终归什么是独有标记呢?( 指导学生理解“特点”)2.出示投影2。

“长着一身柔嫩的雪白的毛,嘴巴是三瓣的,一双眼睛又红又亮,两只耳朵很长。

” 师:你能看出来写的是哪一种动物吗?为何?比较投电影2,问:为何投电影 2 更能清楚地看出是写兔?小结:兔。

写出了兔的毛、眼睛、耳朵处的独有标记。

3.出示投影 3。

(小白兔)指导学生连续观察,解析其形态,问:“它有哪些标记?”“嘴巴尖尖的,耳朵有时直竖,前腿短,后腿长。

”小结:写出了兔的形态特点,自然事物的特点不不过只限于形态,特点还可以包含哪些方面?请大家归纳整理一下,还“兔子”一个本来的模样。

4.出示投影 4。

“小白兔,披一身柔嫩雪白的长毛,蹲着时活像一个雪球,嘴巴尖尖的,嘴唇有三瓣。

眼睛像一对红色的玻璃球,见到阳光就轻轻颤动。

前腿短,后腿长,走起来一跳一跳的,尾巴短小。

”师归纳小结:写特点不但要写出它的独有标记,并且还一定写得认真详尽。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作文教学,使学生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

教学重点:怎样抓住特征进行说明。

教学难点:对“特征〞的理解。

教学设想:接着出示两段说明同一种动物的文字,并且结合例文赏析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事物特征;再指导学生学习抓住特征的方法,并进行片段训练;然后对整篇习作进行构思指导;最后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教学步骤:一、导入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似差不多,但认真观察就会发觉,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

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异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铅笔、钢笔、毛笔、圆珠笔,虽说都是笔,却不完全一样。

这就告诉我们在说明一个事物时,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

〔一〕猜一猜谜1.出示投影片“全身盖着一层白雪的毛,它像别的哺乳动物一样,有嘴,有鼻子,有眼睛,长着四条腿,一条尾巴。

〞请你依据说明内容,猜猜写的是哪种动物。

〔生猜一阵后〕师小结:上述文字正因为没能说清这种事物自身独有的标志,所以不好猜。

〔板书:独有标志〕现在我们把一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独有标志换上其它一个名称,即事物的特征。

〔板书:事物的特征〕今天,我们学习如何说明事物的特征。

〔板书课题:说明事物的特征〕过渡语:事物的特征即这一事物的独有标志。

究竟什么是独有标志呢?指导学生理解“特征〞。

2.出示投影片“长着一身柔软的白雪的毛,嘴巴是三瓣的,一双眼睛又红又亮,两只耳朵很长。

〞问:你能看出写的是哪种动物吗?为什么?比拟投影片,问:为什么投影片2能更清楚的看出是写兔?小结:兔。

写出了兔的毛、耳朵、眼睛处的独有标志。

3.出示投影片〔小白兔〕指导学生继续观察,分析其形态,问:它还有哪些标志?“嘴巴尖尖的,耳朵有时直竖,前腿短,后腿长。

〞小结:比拟投影片写出了兔的形态特点,当然事物的特点不仅仅只限于形态,特征还可以包含哪些方面?4.请大家归纳整理一下,还“兔子〞一个原来的模样。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目标导航】1.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合理安排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

3.培养细心观察事物特征的习惯,学会修改习作,锤炼语言,使表达准确、简明、严密。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分配】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了解作文文题,熟悉作文要求,搜集相关素材,为习作做准备。

1.生活中,你会接触到很多的事物。

选择你感兴趣的一种,以《的自白》为题,写一段说明文字。

300~500字。

2.你所在地方的建筑特色是什么?或者,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建筑?围绕家乡的建筑特色或者你印象深刻的特色建筑,自拟题目,写一篇说明文。

不少于500字。

3.中国是个美食的国度。

北京的烤鸭、陕西的羊肉泡馍、云南的过桥米线、南京的鸭血粉丝汤……你的家乡,有哪些特色美食?选择一种你最感兴趣的,仔细观察它的制作过程,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推荐。

不少于500字。

【新课导入】要想清楚地说明一个事物,就必须准确把握它的特征。

比如,《中国石拱桥》重点抓住了我国石拱桥的两个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苏州园林》则突出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整体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而达到了写作目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

【写作要求】1.说明事物,除了仔细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还要对它的结构、功能等有进一步的了解。

2.说明建筑,除了介绍该建筑的外在特征,还可以说说它的历史背景、建筑致、反复、深刻的观察,用眼、耳、口、鼻、体、肤等感觉器官,对要说明的事物进行看、听、尝、嗅、触等。

二要深入思考。

将说明对象和类似的事物进行多方面比较,对掌握的关键信息进行筛选,深入分析其异同。

三要重视积累,不断丰富知识,积累写作材料,注意间接经验的获得,提高理性认识水平。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文学作品中“抓住特征”这一写作手法;•掌握“抓住特征”这一写作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方法;•学会通过分析作品中的“特征”,深入思考作品主旨。

1.2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学习并理解名句:“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找出事物的本质来判断。

”•学习并分析小说《草房子》中的“抓住特征”写作手法。

3. 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抓住特征”写作手法的运用方法;•通过分析作品中的“特征”,深入思考作品主旨。

3.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会灵活运用“抓住特征”这一写作手法。

4. 教学过程4.1 导入环节•利用课前准备时间,要求学生提前阅读小说《草房子》。

•在上课前,向学生发放本节课的教学笔记,并让他们自主体会并消化其中的内容。

4.2 学习环节•首先,向学生展示名句:“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找出事物的本质来判断。

”让学生思考这句话的意义,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对比。

•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阐述《草房子》中的“特征”是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分析这些特征是如何反映出小说中的主题和情感的。

•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提取和分析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学会如何通过“抓住特征”来深入思考文学作品的主题和结构。

4.3 拓展环节•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将“抓住特征”这一写作手法应用于其他文学作品的分析与解读中。

5. 教学辅助手段1.本节课的教学笔记;2.可供讨论的学生手账;3.辅助分析名著的读书笔记。

二、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例如让学生在阅读小说后进行分组讨论,自主提取小说的“特征”,并提炼小说的主题和情感。

这一新的教学方法不仅加强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写作说明要抓住特征配套教案教学目标:1、懂得说明事物抓住事物特征的重要性。

2、知道什么叫“特征”,懂得说明事物的特征不仅要对事物表象进行说明,还必须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

3、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写说明文。

教学重点:怎样抓住特征进行说明教学难点:对“特征”的理解教法学法: 分析引导法,谈话法,比较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

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铅笔、钢笔、毛笔、圆珠笔,虽说都是笔,却不完全一样。

写说明文,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

二、明确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查找资料等方式,准确概括事物的主要特征。

2、围绕事物特征,合理安排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

(一)猜一猜谜:“全身盖着一层雪白的毛,它像别的哺乳动物一样,有嘴,有鼻子,有眼睛,长着四条腿,一条尾巴。

”请你根据说明内容,猜猜写的是哪种动物。

现在我们把一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独有标志换上另外一个即事物的特征。

说明特征1、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

事物的特征不止一个,要仔细观察、研究、分析。

但不一定逐个介绍。

要根据客观需要和写作目的来取舍。

2、确定事物特征的方法:介绍人物,主要抓住人物的“经历特征”尤其是成就、有价值的生活阶段来加以说明。

介绍动物,抓住动物的形状和生理特征,生活习性等。

介绍植物,着重说明它的生态和用途。

介绍某种器物着重说明器物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等。

介绍建筑物,着重介绍它的外形特征、内部结构以及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特点。

介绍自然地理知识,着重介绍地理现象的形成及地形地貌。

介绍历史名称及事件,着重介绍名称形成的原因,事件发生的背景及其性质。

长着一身柔软的雪白的毛,嘴巴是三瓣的,一双眼睛又红又亮,两只耳朵很长。

”问:你能看出写的是哪种动物吗?为什么?仔细观察:它还有哪些标志?比较上面三则描写,写出了兔的形态特点,当然事物的特点不仅仅只限于形态,特征还可以包括哪些方面?4、请大家归纳整理一下,还“兔子”一个原来的模样。

“小白兔,披一身柔软雪白的长毛,蹲着时活像一个雪球,嘴巴尖尖的,嘴唇有三瓣。

眼睛像一对红色的玻璃珠,见到阳光就微微颤动。

前腿短,后腿长,走起来一跳一跳的,尾巴短小。

”三、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以《苏州园林》为例来说明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中国石拱桥总体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抓住特征的方法1、要认真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如方位、颜色、形状、大小、长短、规模等。

可以将该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对比观察,对观察到的外部特征进行准确的概括、确切的描述。

2、要注意表现事物的内在特征任何事物总有其功用、特殊价值和文化意义等。

这些内在特征不是单靠眼睛观察就可以抓住,需要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分析才能发现,有时甚至还需要通过试验、调查等才能准确把握。

3、对事物各方面的特征进行比较、归类、分析、筛选,从中找出能够统帅全篇说明内容的核心特征。

这在说明比较复杂的对象时尤为适用。

四、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苏州园林①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②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③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大处讲究④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体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⑤角落的图画美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 ⑥门窗的图案美细部注意⑦建筑的色彩美概括具体逻辑顺序故宫博物院从南到北的空间顺序选择恰当的说明顺序在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进行说明时,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比如先介绍形态、颜色、质地等外部特征,再介绍其内部结构、功用;先介绍事物的整体特点,再对局部依次进行说明;先介绍事物的一般特征,再就一些特殊情况进行说明等。

五、写作实践以下两个题目任选一个写作1、以《我们的学校》或《我们的教室》为题,写一篇说明文,不少于500字。

2、中国是个美食的国度,你的家乡,有哪些特色美食?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仔细观察它的制作过程,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推荐。

不少于500字。

六、写作导航要想清楚地说明一个事物,就必须准确把握它的特征。

比如,《中国石拱桥》重点抓住了我国石拱桥的两个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苏州园林》则突出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整体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而达到写作的目的。

一篇说明文写得好不好,主要看它有没有抓住事物的特征,是不是使读者得到了具体而明确的认识。

那么,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呢?首先,细致观察。

只有深入细致地观察,才能将事物了解得清楚。

其次,查阅资料。

我们不可能事事亲身经历,而说明文又要求特征准确、材料翔实,这就需要查阅有关的资料,靠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来印证。

最后,学会比较。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特点,即使是同一类事物,也各具特征。

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

抓住事物的特征,就是抓住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不同特点,从共性中发现个性,从一般中找到特殊。

事物的特征往往是在同别的事物相比较中显示出来的。

如采用“比较”的方法来说明中国是一个大国,可以将中国与法国比,有17个法国大;与日本比,有25个日本大;相当于整个欧洲……这样一比较,既具体生动,又有说服力。

总之,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一方面靠亲身实践、细致观察,另一方面又要善于向书本和有经验的人学习,同时还要周密思考。

学会比较,努力去熟悉所要说明的事物。

七、例文引路家乡的桥桥,像雨后天上的虹,是岸与岸连接的一条虹。

家乡有这么一座桥——清河桥,它是水上的虹。

从家乡通往城里的路上,有条河,在新中国建立前,桥上有座木头做的桥。

新中国建立后,1970年时,这座桥才建成。

清河桥建成大约40年了。

桥长约50米,宽20米,横跨在清河之上。

桥共有一个大拱,约35米,拱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与赵州桥有几分相似,既节省了石料,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

桥的栏杆上多雕刻狮子、虎等兽类,其中以狮子居多,虽不像卢沟桥的狮子形态之千变万化,但也有其特点。

狮子的个数两边对称,互相呼应的狮子是相同的形态,这样,桥上就有8对形态不一的狮子了。

桥身呈灰色,还保留着水泥的颜色,桥上的栏杆是暗粉色的,与清清的河水,蓝蓝的天空,两岸翠绿的草丛交相辉映,呈现出一幅完美的图画。

清河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家乡地处南方湿润地区,离海不算很远,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极多。

尤其在7、8月份,台风盛行,引发的水灾更是不计其数,因而,清河也时常发大水,几次都把两岸的河堤冲毁,而清河桥却极少出事,依然稳稳地架在清河之上,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桥本身的特点:桥的结构为拱上加拱式,发大水时,水有一部分从大拱流过,还有一部分从两个小拱流过,这样,减轻了对桥身的冲击,桥自然安然无恙。

清河桥的建成,也给家乡带来了富裕。

桥的承受力好,卡车可以通过,家乡的柑橘也一箱一箱地运了出去,每个农户现在的年收入也不少了,这都是清河桥的功劳啊!清河桥,家乡的翅膀,一座年轻的桥,一座漂亮的桥,愿你带着家乡的人民,飞向世界!【名师点评】这篇说明文抓住了清河桥的主要特征:“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介绍了这座桥的作用和为家乡带来的变化。

语言生动优美,如:“桥,像雨后天上的虹,是岸与岸连接的一条虹”。

借鉴了《中国石拱桥》的写作方法,达到了活学活用的效果。

范文示例范文一:我们的校园花朵不仅需要园丁,还需要肥沃的土壤。

——题记。

橘色的书桌依旧散发着馥郁的木头香味,桌面上密密麻麻的记录了学生们零零碎碎的心情。

老师手中的粉笔“吱吱”地在黑板上游走。

柔和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沐浴着每一个人。

就这样,每天生活在时而宁静,时而喧嚣,时而晴朗,时而阴霾的地方——校园。

校园蕴藏着青春,智慧,还有每一个孩子的梦。

我们的校园也不例外。

每天都在谱写着轻松、欢乐的乐曲。

我们校园的全名为“福州市延安中学”。

它象征着伟大的延安精神。

目前是福州市所有公立中学中成绩最优异,且师资较为雄厚的一所学校。

是中宣部社区公民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在全国都有知名度。

走进我们的校园,第一感觉并不奢华,也不广阔。

可是,多看几眼,你会觉得很自然,很朴实。

因为我们的学校也有约79年的历史了。

几棵大树坐落在校园的各个地方。

班驳的树影映在地上,映在墙上。

仿佛诉说着校园的一页页历史。

校门的西边有一片草坪,草坪正前方是学校的大操场。

在操场的周围环绕着塑胶跑道。

橙色的塑胶跑道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的光鲜亮丽了。

你似乎可以感觉到学生们在赛场上激烈而艰辛地疾驶的样子。

校园里主要有三幢大楼。

分别为校门东边的“泽盛楼”,在大操场正北方向的“勤思楼”及勤思楼后方的“求索楼”。

可别小看泽盛楼,它是集体育、艺术、办公等为一体的体育馆。

它的身价可不小,一共是投资了近一千多万元。

泽盛楼的色彩主要由乳橘色和白色构成的。

由于它比勤思楼和求索楼要迟建很多,所以无论是外观还是在色彩上,都显的优美而崭新。

勤思楼是我们学校最大的教学楼。

你第一眼关注的可能并不是它的外观和色彩。

而是引人入胜的三角梅。

勤思楼一共有六层,从第二层起,每一层的走廊廊沿上都有三角梅。

在二到六层的每个班级门口的廊沿上都各有一株。

那些三角梅有紫红的与橘红的。

像熊熊烈火一般赋有生命力。

我想,也许每一株三角梅就代表着一个班级,每一朵三角梅就是班级里的学生。

同样的,那些三角梅也象征着我们伟大的延安精神,永不枯萎。

勤思楼的主体色是绿色和白色。

其中大部分为初中部的学生与老师。

实验楼在前面并没有提到,因为它是连着勤思楼的。

实验楼和勤思楼的楼梯连在一起,从远处看,呈一个巨大的“之”字型。

实验楼当中主要是几个大的实验室。

便于学生们与老师开展实验课程。

求索楼给你的感觉一定是古老简朴的。

因为它的屋顶上还铺着砖瓦。

整座楼大部分也是由砖砌的。

求索楼是我校目前最早的教学楼。

除了第一层为初中部,其余都是高中部。

求索楼后方为教工宿舍,所以不做介绍。

虽然我们的校园占地面积仅有29.56亩。

可却不显得拥挤零乱,因为布局合理,反倒给人井井有条的感觉。

我们的校园玲珑小巧且环境幽美。

另外,我们学校还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是闹市中心。

东面紧靠于山,西南毗邻乌山,正南携手孔庙。

就像校歌里面唱的一样:“孔庙弦歌续,学院书声琅,双山两塔护我学堂,护我学堂……”点评: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方位介绍清晰明了,语言生动准确。

板书设计细致观察说明要抓住特征查阅资料学会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