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NOx煤粉燃烧技术
低NOx排放的“风包粉”浓淡煤粉燃烧技术

研究表明,煤燃烧过程 中形成的 N x有 3种 O 型 态 :燃 料 型 (u1 x 热 力 型 (hr 1 F e) NO 、 T ema) :低 N Ox排放 的 “ 风包粉 ”浓 淡煤粉燃烧 技术
有些煤粉燃烧器较好 地解决 了燃烧效 率和稳燃 的 问
题 ,但 由于其 研 究重 点没 有 放 在低 污 染 上 ,受 其 技 术上 的限 制 ,没 有 大幅 度 地 降低 NO x生 成 的 可 能 。
同时具有高效 、稳燃 、防结渣 、防高温腐蚀和低污 染 的煤 粉燃烧技术在我 国尚属空 白。因为这五方面 的要 求 往往 是相 互 矛 盾 的 ,难 以 同时 满足 ,因 此必
NO 排 放 的 同时 具 有 高 效 率 、高 稳 燃 性 能 、防 止 x 结渣 、 防止 高温 腐 蚀 性 能 。
倒墙 “/ m
图 1 WR燃烧 器的炉 内燃烧 区域 的颗粒 浓度 分布
1 “ 包 粉 ”浓 淡 煤 粉 燃烧 技 术 低 风 NO x排 放 的原 理
维普资讯
第3 8卷第 l 期
20 年 1 月 2 0
机
械
工
程
学
报
Vl8 ol o3 N
J 2002 n. a
CHI ESE OURN AL ECHANI N J OF M CAL ENG I EERI G N N
低 NO x排放 的 “ 包粉 ”浓 淡煤粉 燃烧 技 术 风
吴少华 李争起 孙绍增 孙 锐 陈力哲
哈尔滨 100 ) 01 5 (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 要 : 出了一种低 N x 排放 的煤粉 燃烧 技术— — 风包粉 浓瀵煤 粉燃 烧技 术。分析 了这种技 术 降低 NO 提 O x排 放 的原 理和 技术措旆 ,井指 出这项 技术在低 NO 排放 的同时 ,还 具有低 负荷 稳燃 、高燃烧 效 率、防止 结渣和 防 x
火力发电锅炉低氮燃烧技术介绍

91.20% 91.45% 750-800
190-255
表5-6 #3炉空预器出口氮氧化物含量
•2011.5.28 •测点
•#3炉301.72MW •空预器出口A侧 •空预器出口B侧
•NOx(mg/Nm3)
•240.64
•242.58
•NOx(mg/Nm3)
•241.61
通过现场考核试验结果为A侧空预器出口NOx排放浓度为240.64 mg/Nm3,B侧空预器出口NOx排放浓度为242.58 mg/Nm3,空预器出 口平均NOx排放浓度为241.61 mg/Nm3,NOx排放浓度低于300 mg/Nm3。
发份燃烧率;
2. 在燃烧的初始阶段除了提供适量的氧以供稳定燃烧所需 要以外,尽量维持一个较低氧量水平的区域,以最大限 度地减少NOx生成;
3. 优化燃料富集区域的温度和燃料在此区域的驻留时间,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NOx生成;
4. 增加煤焦粒子在燃料富集区域的驻留时间,以减少煤焦 粒子中氮氧化物释出形成NOx的可能;
032 057p
NOx排放改造目标
烟煤和褐煤 NOx排放值控制在 150~350
mg/Nm3
贫煤
NOx排放值控制在 350~500 mg/Nm3
无烟煤 NOx排放值控制在 700-800 mg/Nm3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比较好的烟煤如神华烟煤、 准东烟煤等煤种通过燃烧系统的低NOx改造,NOx排 放值即可控制在 200 mg/Nm3以下。
燃烧器改造范围
•主燃烧器更换为 区段控制低氮燃烧技 术的低NOx煤粉燃烧器; •增设燃尽风燃烧器; •增设燃尽风道、燃尽风箱、风箱挡板、 挡板执行机构、风量测量装置等; •设置燃尽风水冷壁喷口管屏; •配套平台扶梯的增加或改造; •其他配套设备;
低氮燃烧

低氮燃烧技术
低氮燃烧技术是一种有效的低NOx燃烧技术,运用空气分级燃烧原理对传统的煤粉炉燃烧系统进行综合改造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NOx的排放量,还可以适当地保持其较好的经济性。
为了控制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量可采取的措施有:(1)降低过量空气系数和氧气浓度,使煤粉在缺氧条件下燃烧;(2)改善锅炉配风系统,降低燃烧过程中的NOx生成量;(3)增加一个或多个低NOx燃烧器,采用再燃技术。
燃烧区的氧浓度对各种类型的NOx生成都有很大影响。
将过量空气系数适当降低(不影响锅炉正常燃烧),燃烧区处于“微过氧燃烧”状态时,对抑制在该区中NOx的生成量有明显效果。
根据这一原理,在不影响锅炉正常燃烧的前提下,应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结合烟气再循环,适当降低燃烧区的空气量,可降低10-15%左右的NOx生成量。
锅炉的燃烧特性与锅炉结构、燃煤成分、操作要求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且存在炉膛出口温度与烟气中NOx含量正相变化的现象。
依据炉膛结构及煤粉燃烧特点,调整合理的配风系统,使燃烧区始终处于沸腾翻滚燃烧状态,加强烟气的搅动和补充足够的氧气,达到强化燃烧的目的,从而降低NOx生成量。
在降低燃烧区的氧浓度和改善锅炉配风系统基础上,增加一个或多个低NOx燃烧器。
通过燃料再燃技术,将燃烧过程分成主燃烧区、再燃区及燃尽区3个区域,把主燃烧区域中生成的NOx在再燃区还原成为分子氮气(N2)以降低NOx排放。
综合应用以上低氮燃烧措施后,可综合降低NOx生成量30%~40%。
低负荷稳燃及低NOx煤粉燃烧技术.

(1)两级燃烧• 空气量分两段送入炉膛,第一级的空气量大约为80%左右,从主燃烧区送入;第二级的空气量占20%左右,从燃烧区的上方送入,两级喷口之间的距离为1.5~2m。
• 可以降低燃料型和温度型NOx 的生成。
• 应保证第二级空气与燃尽区火焰的混合良好,避免造成不完全燃烧。
• 一次燃烧区内由于缺氧,形成还原性气氛,这样使灰熔点降低,不仅容易引起结渣,还会产生腐蚀。
• 由于燃烧分段进行,火焰拉长,如果组织不好,焦炭难以燃尽,还会引起炉膛出口处的受热面结渣。
(2)MACT与A-MACT炉内脱氮技术 MACT炉内脱氮技术:• 控制主燃烧区的燃料与空气比为0.8~0.9。
• 在主燃烧器上方设置OFA(Over Fuel Air)供风,使主燃烧区生成的NOx 到达OFA区时,由于缺氧而被还原成N2。
• 在上二次风OFA喷口上部再设置一层附加空气AA (Additional Air),还原区的未燃物进入燃尽区后与 AA供风混合,被充分燃烧。
A-MACT燃烧技术:• 将AA供风进一步细分为上下两层,以促进未燃物与空气的均匀混合,提高燃烧效率• 可将NOx 控制在60~150ppm内。
(3)扩大还原燃烧技术• 在主燃烧区与燃尽区之间留有较大的空间,并注入IAP供风(分级风),形成HCN、NH3、HC等还原性气氛,促使NOx还原。
• 与两段燃烧法相比,NOx 减少了35%,由210ppm降低到130~140ppm。
工业锅炉天然气燃烧器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工艺

工业锅炉天然气燃烧器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工艺《工业锅炉天然气燃烧器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工艺》工业锅炉在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然而燃烧天然气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NOx),其中包括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这些氮氧化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减少工业锅炉NOx的排放,研究人员开发出了多种工艺和控制技术。
1. 低氮燃烧技术:低氮燃烧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NOx降低技术之一。
通过改变燃烧过程中的燃料燃烧方式,如控制燃烧器的供气速度、氧气浓度和燃烧温度等参数,可以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
合理设计燃烧器结构,使燃气与空气充分混合,并增加燃烧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可以有效减少NOx的排放。
2. 反应器添加剂技术:反应器添加剂技术是通过向工业锅炉燃烧器中添加一种或多种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以促进氮氧化物的还原反应。
常见的添加剂包括氨和尿素等,它们可以与NOx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从而降低排放。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NOx的浓度,但需要设计和维护反应器,投入成本较高。
3. 煤粉燃烧技术:煤粉燃烧技术是通过将燃烧器升级为煤粉燃烧器,然后将天然气替换为煤粉作为燃料。
与天然气燃烧相比,煤粉燃烧可以降低NOx的排放。
这是因为煤粉中含有一些具有还原作用的物质,如硫和钙等,可以与NOx发生反应,降低其浓度。
然而,这种技术需要对锅炉进行改造和增加煤粉供应系统,增加了成本和运营难度。
综合来看,降低工业锅炉天然气燃烧器的氮氧化物排放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通过合理选择适用的技术和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减少NOx的排放。
然而,每种技术都有其局限性和适用条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优化。
对于工业锅炉厂家和运营者而言,应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工艺,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低NOx燃烧技术

欧洲标准:200 mg/m3 ,挥发分较高、发热量高的商品煤。
美国标准: 180 mg/m3,全部挥发分较高的烟煤; 日本标准: 150 mg/m3,基本是燃烧原煤(包括洗块、洗中、洗末) 中国标准: 200 mg/m3,2003年以前投产的锅炉。 100 mg/m3,2003年以后投产的锅炉。 劣质煤(洗中煤、洗末煤)挥发分低、灰分高、发热量低、高水 分的煤种。
4.2 锅炉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 当空气不分级燃烧时,降低过量空气系数,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限制 反应区内氧浓度的目的,因而对热力型NOx和燃料型NOx的生成都有明显 的控制作用,采用这种方法可使NOx生成量降低15%~20%。但是CO浓度 会随之增加,燃烧效率下降。当采用空气分级时,可以有效NOx排放量, 随着一次风量减少,二次风量增加,N被氧化的速度降低,NOx排放量也 相应下降。
1.3 美国洛杉机光化学烟雾
• 美国光化学烟雾对农业和林业的危害曾波及27个州。 • 1952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光化学烟雾,附近农作物一夜之间严重受害;6.5 万公顷的森林,29%严重受害,33%中等受害,其余38%也受轻度损害。
2
序号
“十二五”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GB13223-2011)
污染物项目 烟尘 全部 新建锅炉 二氧化硫 适用条件 限值 30 100 200(1) 200 400(1) 100 200(2) 0.03 30 100 200 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
挥发分N/燃料N,%
时间,ms
影响NOx生成的主要因素是: 一、炉膛温度水平,炉膛温度越高,NOx排放量越大; 二、高温燃烧区的含氧量,过量空气系数越高,NOx排放量越大。 因此在低NOx燃烧器设计时,在高温区低氧、在相对低温区过氧的燃烧方 式。
低氮燃烧原理

低氮燃烧原理所谓低氮燃烧,就是通过调整燃料与空气在各燃烧阶段配比的方式,使燃烧产物中氮氧化物大幅度降低的燃烧技术。
煤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主要是NO和NO2,统称为NOx。
煤粉在燃烧过程中生成NOx的途径有三个:(1)热力型NOx。
空气中氮气在高温下氧化生成的NOx,一般在1300℃以上生成,占总量的10~20%;(2)燃料型NOx。
燃料中含有的氮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热分解之后又氧化而形成的NOx,占总量的75~90%;(3)快速型NOx。
燃烧时空气中的氮,在火焰前沿的早期阶段,和燃料中的碳氢原子团反应而形成的NOx,其所占比例很小,一般不予考虑。
热力型NOx的生成机理为O2 →2O (反应速度最快)N2 +O →NO+N,温度T>1538℃(反应速度最慢)O2 +N →NO+O,温度T>816℃(反应速度较快)从反应机理来看,抑制热力型NOx生成速度的主要是第二个化学反应,氮气分子N2需要非常高的温度和非常大的能量才能断开分子键N≡N,生成活性的氮原子N。
另外,需要有足够活性的氧原子O与之结合,才可生成热力型NOx。
由此可见,足够高的温度水平和足够高的氧气浓度,是生成热力型NOx的有利条件。
燃料型NOx的生成机理为O2 →2O燃料→自由基(N+NH+CN)+… ,温度T=700~800℃自由基+O →NO+…自由基+自由基→N2+…(缺氧环境)在一般的锅炉燃烧工况下,800℃的温度水平是很轻易达到的,只要燃料中含有N元素,含N自由基的生成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足够高的氧气浓度,是生成燃料型NOx的有利条件根据以上分析,NOX生成条件总结如下:(1)首先要生成自由N原子或含N自由基:对热力型NOx,其来源为N≡N,破坏分子键需极高的温度来提供足够的能量;对燃料型NOx,其来源为含N有机物热解,键能小,对温度要求低。
(2)其次要有氧与自由N原子或含N自由基结合:相对与N,氧更倾向于与C、H等结合,只有氧浓度较高时,NOx才易生成;缺氧环境下的自由N或含N自由基,会结合成N≡N,从而减少自由N。
煤粉浓缩预热低NOx燃烧器在阳煤集团150t-h锅炉的应用

煤粉浓缩预热低NOx燃烧器在阳煤集团150t/h锅炉的应用【摘要】阳煤集团150t/h锅炉是东方锅炉厂生产的dg9.8/150—1型煤粉锅炉,由于燃用无烟煤,存在着着火困难,燃烧不稳定,稳燃能力差的问题,节能效果与先进的燃烧器相比差距明显,因此锅炉燃烧器必须进行技术改造,使改造后的锅炉在低负荷情况下的稳燃能力和燃烧效率有较大提升。
应用煤粉浓缩预热低nox燃烧器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这一燃烧技术的开发应用,预计稳燃范围可达到50%~100%,同时节能效果会非常显著。
【关键词】煤粉浓缩;燃烧器;稳燃;节能引言阳煤集团第三热电厂锅炉是东方锅炉厂生产的dg9.8/150—1型煤粉锅炉,设计煤种为无烟煤。
由于无烟煤挥发份低,因此着火温度高,比较难着火,而且燃烧不稳定。
由于机组的调峰要求锅炉燃烧器有调节低负荷的能力。
由于锅炉本身的设计不足,而且使用无烟煤,着火及稳燃成了关键性的问题,只能从燃烧器的改进上来实现。
同时由于电厂现所烧煤种的含硫量高达2%以上,由于含硫量的偏高造成而且该煤种的灰熔点较低,容易造成炉内结焦和高温过热器处结渣,不仅降低了换热效率,还使低温过热器超温爆管,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因此应用了最新一代的燃烧技术--煤粉浓缩预热低nox燃烧器技术。
1 燃烧器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我国在过去十几年的煤粉锅炉燃烧技术中,为提高煤粉气流着火和稳燃性以及为了达到节油和节煤的目的,已开发出多种新型煤粉燃烧器。
先后的煤粉燃烧器有:直筒型贫煤预燃室燃烧器、多功能预燃室燃烧器、多功能船体燃烧器、上淡下浓的浓稀相燃烧器、多级浓缩燃烧器。
在实际使用中,有一些煤粉燃烧器在推广使用过程中没有表现出它应有的效果而做了拆除处理。
但也有一些新型煤粉燃烧器能够达到正常运行水平,在改善锅炉着火、稳定燃烧、节约点火和稳燃用油、增大锅炉对负荷变化的适应能力、改善调峰性能、清洁燃烧等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为电厂的节能与安全运行创造了有利条件,产生了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此,不但延迟了燃烧过程,而且在还原性 气氛中降低了生成NOx的反应率,抑制了 NOx在这一燃烧中的生成量.为了完成全部 燃烧过程,完全燃烧所需的其余空气则通过 布置在主燃烧器上方的专门空气喷口OFA (over fire air)――称为"燃尽风(火上风) "喷口送入炉膛,与第一级燃烧区在"贫氧燃 烧"条件下所产生的烟气混合,在α>1的条 件下完成全部燃烧过程.由于整个燃烧过程 所需空气是分两级供入炉内,故称为空气分 级燃烧法.
燃料分级燃烧
利用这一原理,将80-85%的燃料送入第一级燃烧 区,在α>1条件下,燃烧并生成NOx.送入一级燃烧 区的燃料称为一次燃料,其余15-20%的燃料则在 主燃烧器的上部送入二级燃烧区,在α<1的条件下, 形成很强的还原性氛围,使得在一级燃烧区生成 的NOx在二级燃烧区内被还原成氮原子,二级燃 烧区又称为再燃区,送入二级燃烧区的燃料又称 为二次燃料或者再燃燃料。在再燃区中不仅使得 已生成的NOx得到还原,还抑制了新的NOx的生 成,可使NOx的排放浓度进一步降低。
目前,国内外控制NOx排放的技术措施主要 有两大类: 采用低NOx的燃烧技术,通过改变燃烧过 程来有效地控制NOx的生成。 尾部烟道脱硝处理。使用选择性催化还原 (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 两种方式对烟道气进行处理。
低NOx煤粉燃烧技术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1)低过量空气燃烧 2)空气分级燃烧 3)燃料分级燃烧 4)烟气再循环 5)低NOx燃烧器
燃料分级燃烧
在燃烧中已生成的NO遇到烃根CHi和未完全燃 烧产物CO、H2、C和CnHm时,会发生NO的还 原反应,反应式为: 4NO+CH4 =2N2+CO2+2H2O 2NO+2CnHm+(2n+m/2-1)O2 =N2+2nCO2+mH2O 2NO+2CO =N2+2CO2 2NO+2C =N2+2CO 2NO+2H2 = N2+2H2O
快速型 NOx 是 1971 年 Fenimore 通过实验发 现的。在碳氢化合物燃料燃烧在燃料过浓时,在 反应区附近会快速生成 NOx 。 由于燃料挥发物中碳氢化合物高温分解生成的 CH 自由基可以和空气中氮气反应生成 HCN 和 N[1] ,再进一步与氧气作用以极快的速度生成, 其形成时间只需要 60ms ,所生成的与炉膛压力 0.5 次方成正比 , 与温度的关系不大。 这种氮氧 化物产生的机理并不是氮氧化物排放的主要来源。
烟气再循环
目前使用的烟气再循环法是在锅炉的空气 预热器前抽取一部分低温烟气直接送入炉 内,或与一次风或二次风混合后送入炉内, 这样不但可降低燃烧温度,而且也降低了 氧气浓度,进而降低了NOx的排放浓度。
煤粉燃烧器是锅炉燃烧系统中的关键设备。 不பைடு நூலகம்煤粉是通过燃烧器送入炉膛,而且煤 粉燃烧所需部分的空气也是通过燃烧器进 入炉膛的。从燃烧角度看,燃烧器的性能 对煤粉燃烧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也起着 主要作用。从NOx的生成机理看,占NOx 绝大部分的燃料型NOx是在煤粉的着火阶 段生成的。
这一方法弥补了简单的低过量空气燃烧的 缺点.在第一级燃烧区内的过量空气系数越 小,抑制NOx的生成效果越好,但不完全燃 烧产物越多,导致燃烧效率降低、引起结渣 和腐蚀的可能性越大.因此为保证既能减少 NOx的排放,又保证锅炉燃烧的经济性和可 *性,必须正确组织空气分级燃烧过程.
空气分级燃烧
基本原理是将燃料的燃烧过程分阶段 完成.在第一阶段,将从主燃烧器供入 炉膛的空气量减少到总燃烧空气量的 70-75%(相当于理论空气量的 80%),使燃料先在缺氧的富燃料燃烧 条件下燃烧.此时第一级燃烧区内过量 空气系数α<1,因而降低了燃烧区内 的燃烧速度和温度水平.
HT-NR3 HT -------Hitach(日立) NR -------NOx Reduced 3--------第三代
荆门热电厂锅炉燃烧器(HT-NR3)主要由一次风、二 次风、三次风(外二次风)以及启动油枪和点火 油枪组成。在一次风管中装有煤粉浓缩器用于将 煤粉气流进行浓淡分离,利用浓淡燃烧技术来加 强煤粉气流的着火。在一次风出口装有火焰稳燃 环用于加强煤粉气流的着火。将助燃空气分为两 股(二次风和三次风),这既有利于煤粉气流的 着火和燃烧,又有利于减少煤粉燃烧过程中NOx 的生成量。
将二次风分成内二次风和外二次风两股气 流,通过调风器和旋流叶片分别控制各自 的风量和旋流强度,以调节一、二次风的 混合,实现空气分级的旋流燃烧器
谢谢!
通过传动装置可以改变叶片的开度。当叶片全开时,外 二次风量达到最大,这时外而次风大致是直流射流。 在外二次风的影响下,从燃烧器射出的整个射流的旋转 强度减弱,气流拉长,内回流区变小。当叶片逐渐关闭 时,外二次风量逐渐减小,使整个射流的旋流强度增大, 气流缩短,内回流区逐渐变大。 双调风燃烧器把二次风先后两批送入炉膛,这种配风方 式称为分级配风。由于空气的分级送入,使煤粉和空气 的混合变得缓慢,便于进行燃烧调节。 双调风燃烧器的主要优点是由于空气的分级送入,实践 证明,采用双调风燃烧器既能有效地控制温度型 NOx;又能限制燃料型NOx。此外燃烧调节灵活,有利 于稳定燃烧,对煤质有较宽的适应范围。
导流筒
使用导流筒控制最外侧的三次风和火焰的 混合,加强火焰内NOx还原的效果。
双调风旋流式燃烧器 双调风旋流式燃烧器是在单调风燃烧器的基础上 发展出来的。 双调风式燃烧器是把燃烧器的二次风通道分为两 部分,一部分二次风进入燃烧器的内环形通道, 另一部分二次风进入燃烧器的外环形通道。 在内环形通道中装有旋流叶片,旋流叶片是可动 的,通过传动装置可使叶片同步转动,调节叶片 的旋转角度,能改变二次风的旋流强度,使燃烧 保持稳定。 外二次风量是由二次风道中的可动叶片控制的。
低NOx煤粉燃烧技术
发电部集控二值
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 化氮,二氧化氮及少量的氧化二氮。通常 煤粉燃烧温度下,NO占90%以上,NO2 占5%~10%,N2O只占1%左右。NOx的生 成途径共有三种,热力型NOx,燃料型 NOx和快速型NOx。
热力型NOx,在温度高于1500℃时,空气中的 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的氮氧化物。这种氮氧化物 只在高温下形成,所以通常称作热力型NOx。 燃料型NOx,燃料中固定氮生成的氮氧化物。 快速型NOx,也称瞬时氮氧化物,是在含氮燃料 燃烧时,在低温火焰中,由于含碳自由基的存在 而产生的。
HT-NR燃烧器有一个锥型 的煤粉浓缩器。煤粉浓缩 器给煤粉一个径向的速度 分量,提高火焰稳燃环附 近的煤粉浓度,提高燃烧 效率。
使用导流筒控制 最外侧的三次风 和火焰的混合, 加强火焰内NOx 还原的效果。
在一次风管(煤粉喷嘴) 的前端装有陶瓷制的齿形 环状火焰稳焰环及稳焰齿。 陶瓷稳燃环在一次风喷口 端产生热烟气回流,促进 快速点火和提高火焰温度。
因此,通过特殊设计的燃烧器结构以及通 过改变燃烧器的风煤比例,可以将前述的 空气分级、燃料分级和烟气再循环等多种 降低NOx的技术用于燃烧器,以尽可能地 降低着火氧的浓度,适当降低着火区的温 度达到最大程度地抑制NOx生成的目的, 这就是低NOx燃烧器。
目前国内外开发出各种高效低NOx排放燃 烧器。 阶段燃烧燃烧器 自身再循环燃烧器 浓淡燃烧器(HT-NR3) 分割火焰燃烧器 混合促进型燃烧器 低NOx预燃室燃烧器
低过量空气燃烧
使燃烧过程尽可能在接近理论空气量的条 件下进行,随着烟气中过量氧的减少,可以 抑制NOx的生成.这是一种最简单的降低 NOx排放的方法.一般可降低NOx排放15- 20%.但如炉内氧浓度过低(3%以下),会 造成CO浓度急剧增加,增加化学不完全燃 烧热损失,引起飞灰含碳量增加,燃烧效率 下降.因此在锅炉设计和运行时,应选取最 合理的过量空气系数.
调节导轴和旋流器
旋流器制造高旋流的三次风,有效的高旋 流可降低NOx排放,最大限度的防止降低 燃烧效率。 通过调节导轴可以控制高旋的三次风和火 焰的混合。由于三次风的分离,形成了衰 减区,导致了焰内NOx还原。三次风的高 旋流促进了火焰和三次风的混合,同时也 可以获得高的燃烧效率。
双调风燃烧器
煤粉浓缩器
HT-NR燃烧器有一个锥型的煤粉浓缩器。 煤粉浓缩器给煤粉一个径向的速度分量, 提高火焰稳燃环附近的煤粉浓度,提高燃 烧效率。
稳焰环及稳焰齿
在一次风管(煤粉喷嘴)的前端装有陶瓷 制的齿形环状火焰稳焰环及稳焰齿。陶瓷 稳燃环在一次风喷口端产生热烟气回流, 促进快速点火和提高火焰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