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微课教案-2.小小的船-部编版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优秀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小小的船》是叶圣陶先生创作的一首美妙精巧、充满幻想的儿童诗。
诗歌描述的是在晴朗的夜晚,一位小朋友仰望一弯明月所看到的情景。
全诗共两句,第一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月儿“弯弯的”、“尖尖的”那种惹人喜爱的形象;第二句展开想象,写小朋友坐在月亮这条小船上看到了闪闪的星星和无边的蓝天。
作者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描写了色彩鲜明的自然景物。
全诗形象优美,韵律和谐,充满儿童情趣。
课文还搭配精美、富有童趣的插图,展示了碧空下孩子坐在月亮船上与星星打招呼的场景。
本课选自统编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主题为“自然”。
这是本册的第一个课文单元。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思维仍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且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他们更易接受生动、活泼、有趣且与生活联系密切的教学设计。
因此在本节课中,我在尊重学生个性感悟的基础上开展快乐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猜谜语、看动作、看、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形式识字、说话,丰富语言积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中有所收获。
设计思路根据新课标的阶段目标要求,第一学段的语文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以及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设计时,我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力图将识字环节做到生动有趣,通过猜谜语识字,做动作识字,联系生活实际识字,多种形式复现生字等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自主识字,进而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因为刚刚结束汉语拼音的学习,朗读环节的设计我先是让学生借助拼音朗读,再领读、齐读,学完生字后再划分停顿,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目标1、认识“的、船、两、头、在、里、看、见、闪、星”10个生字和门字框1个偏旁。
会写“月、儿”两个字和横折钩、竖弯钩2个笔画。
2、仿照例子,用简单的叠词说短语,积累叠词偏正短语。
3、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意。
教学重点1、认识“的、船、两、头、在、里、看、见、闪、星”10个生字和门字框1个偏旁。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的、船”等10个生字和门字框偏旁,会写“月、儿”等4个生字和横折钩、竖弯钩2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插图,想象儿歌描绘的图景,感受夜空的美丽。
3.仿照例子,用简单的叠词说短语,积累偏正短语。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任务一:明确任务,自主先学(一)听唱儿歌读好课题1.听唱儿歌《小小的船》。
2.师生共写课题3.读课题。
(①不拖音。
②两个小小的,表示很小很小,读好。
)4.回忆生活中见过哪些船。
5.教师出示:小木船图加“船”字的PPT。
①请看小船的样子,船头尖尖,船身窄窄。
②教师写“船”:小撇,尖尖像船头,船身窄窄的,船头坐了一个人,中间是划船的船桨,船尾还坐一个人,船上能坐好几个人。
6.小朋友再看这只小小的船,还可以这样说,“船儿”。
(出示:PPT图+“船儿”)请读一读。
(读得可爱一些。
)(二)听清任务,自主先学1.儿歌中的船是一只特别的船,它是什么呢?又是什么样子呢?2.听老师读,眼睛看仔细。
3.小朋友自己读,如果有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努力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任务二:分类学词,朗读展示1.读准生字:船在星的2.读准词语:小小的弯弯的闪闪的蓝蓝的(注意“的”轻声,注意词语连着读。
)3.朗读课文:1)课文有几句话?2)指读。
3)读有节奏。
听老师读,句中哪儿停顿了。
4)同桌互读练习,同桌一人一句展示读。
任务三:提取概括,读懂大意1.再读儿歌,想一想,儿歌中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2.学生交流。
(写的是月亮。
特点是,弯弯的,小小的,两头尖)任务四:品读课文,想象夜景图(一)品读第一句感受月儿之美1.闭眼听读想象:一个晴朗的夜晚,静悄悄的,一轮月亮悄悄地升起来了。
(教师贴弯月在黑板上。
)2.(睁眼)你看到了什么?3.出示:“月”字,认读。
观察,字和图哪儿一样?4.弯弯的,小小的月,还可以叫月儿,板书:月儿。
2小小的船 (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2小小的船》年级:一年级科目:语文教材版本:部编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书写。
2. 朗读和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书写。
2.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小船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小船的特点。
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入课文《小小的船》。
二、学习课文(10分钟)1.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
2. 教师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课文,并讲解生字词。
3.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并书写。
4.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
三、课堂活动(10分钟)1. 教师出示小船的图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小船。
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并书写。
2.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3. 教师出示课文图片,学生根据图片内容进行朗读。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爱护大自然。
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鼓励学生爱护大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小小的船》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得到了提高。
同时,通过课堂活动,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的实施与学生的参与度在上述教案中,教学过程的实施与学生的参与度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启蒙阶段,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是至关重要的。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小小的船》教案5篇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小小的船》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小小的船》。
本课内容主要围绕一首描绘小船在夜空中航行的儿歌展开,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具体章节内容为:课文《小小的船》及课后练习相关内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掌握字词的含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儿歌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儿歌的韵律美。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认识生字,掌握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星空、小船等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儿歌描绘的美好意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圈出生字词。
3. 课堂讲解: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讲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4. 例题讲解:以课后练习题为载体,讲解字词用法,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互动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分享感受。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小小的船》2. 生字词:月儿、小船、两头、里外、星星、看见3. 课文主要内容概括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2)用自己的话描述课文描绘的景象。
(3)仿写一首以“星空”为主题的儿歌。
2. 答案:(1)略星空,星空,星星闪闪亮。
小船飘荡,月儿弯弯像小船。
星空,星空,多么美丽的地方!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讲解、互动交流等环节,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
在课后反思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漏补缺。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观察星空、月亮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小小的船》教案5篇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小小的船》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小小的船》。
内容包括:课文学习、生字词学习、朗读与背诵。
二、教学目标1.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船在夜空中的美丽景象。
2. 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读写。
3.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字词的读写。
2. 教学重点:课文的朗读与背诵,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挂图、生字卡片、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创设情境:展示夜晚星空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在夜空中航行。
(2)引入课题:通过讨论,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小小的船》。
2. 课文学习(10分钟)(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2)学习生字词。
(3)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生字词的书写。
(2)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朗读课文。
(2)用生字词造句。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课文《小小的船》2. 生字词:星空、船、月儿、小、儿、只、头、里、看、见。
3. 课文结构:夜空→小船→月儿→星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
(2)背诵课文。
(3)用自己的话描述课文内容。
2. 答案:(1)见附件。
(2)见附件。
(3)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搜集关于星空、月亮的诗歌,进行交流分享。
(2)开展“我是小小诗人”活动,鼓励学生仿写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与书写。
2. 课文的朗读与背诵。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
小小的船(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小小的船(教案)适用年级: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听懂并朗读本文;2.掌握生词“船”、“浪”、“河”、“远方”;3.了解小船的由来、形状、用途;4.通过教学引导,培养学生爱护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为一年级语文课本的第二篇课文《小小的船》。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孩子生动地认识小船,了解生词。
2.教学难点:理解一些很抽象的概念,如距离、远离等。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听说训练、讲解解释。
五、教学流程1. 导入教师先问学生,出车门后他们见到过什么,是什么样的体验。
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共鸣,有利于接下来的教学。
2. 学习内容展示本课程的学习内容是《小小的船》这篇课文,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小船及其生活情境加深印象。
3. 文字课文的学习通过听老师宣读或自己的阅读,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大概在讲什么,可以让学生朗读。
4. 词语的学习将文章中生词“船”、“浪”、“河”、“远方”教授给学生,并解释相关含义。
5. 语句的学习将文章上一些较难的语句学习给学生,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含义。
6. 听、说训练教师播放一个有着船的声效,让学生观察图片并想象自己是乘坐着那只小船。
7. 思维启发通过一个问题启发学生:当生活在草原和湖畔之间时,怎样选择比较好,要把资源使用与保护进行取舍。
8. 作业布置为了巩固学生对本课的记忆,布置以下两项作业:1.课后抄写《小小的船》。
2.画出自己想象中的小船。
六、教学评价本课程可以考核学生的词汇学习、语法框架和学校合作能力。
可以通过以下教学评价标准进行评价:1.词汇:学会生词。
2.语法框架:学会复杂语句的理解。
3.合作能力:在小组协作时积极提交意见和建议。
七、教学后记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对小船和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得到了提高。
这节课需要老师加强指导和启发,使学生在交流和互动中更好地体会课程给我们的启示和指导。
一年级语文上册微课教案-2.小小的船-部编版

(出示:彩虹和拱桥图片)美丽的彩虹像什么?像拱桥
小结
4、微课总结
今天的比喻句你学会了吗?让同学们举例表达自己学后感,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请小朋友们多说一说,多写一写,你一定也可以让你们的文章生动有趣的!
4、接下来,(出示大海图片)老师带大家来到了一望无际的大海。哇,大海的天空实在是蓝的非常美丽。所以啊,蓝蓝的天空像大海。
刚才大家看的那三句话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什么像什么”,我们给这样的句子起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比喻句。简单的说比喻句就是把一种东西比作另一种东西。
但是要注意两种东西不能属于同一类事物;两认识比喻句
1、(出示图片)同学们先来看看第一幅图,左边的银杏叶就像下边的扇子,右边大象的腿像柱子。
2、(出示月牙图片)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轮明月,但是这个月亮,并不是圆圆的,它像弯弯的小船两头尖,所以我们可以说,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3、看完月亮,(出示星星图片)老师把闪闪的星星送给大家,一闪一闪亮晶晶,像不像妈妈手上戴的宝石呢?所以啊,我们这样子说,闪闪的星星像宝石。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一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部编
课题名称
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文2《弯弯的月亮》(比喻句)
教学目标
了解比喻句需要相似但不是同一类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难点分析
如何判断比喻句,混淆相似但不是同一类的事物。虽然有些句子含有比喻句,但未必就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小小的船|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小小的船|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小小的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4. 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学难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积累词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激趣法: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4. 指导法: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教师与学生谈论关于船的话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 板书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小小的船》,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1.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
2. 交流讨论: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讲解:教师讲解诗歌的意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三、朗读课文1. 学生自读: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 指导朗读: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朗读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朗读情况。
2. 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韵律美。
二、感受诗歌韵律美1. 学生自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特点。
三、积累词汇1. 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
2. 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对诗歌韵律美的感受和词汇积累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导入
一、猜谜语引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谜语,大家一起猜一猜,出示新的儿歌《小小的船》这首儿歌,大家猜出谜底是月亮,之所以会引发我们那么多的奇思妙想,主要原因就是它使用了多个比喻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今天,老师就要把这个神奇的本领教给大家,让大家学习后,也能像文章中的作者一样,写出神奇的篇章。
(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难点分析
如何判断比喻句,混淆相似但不是同一类的事物。虽然有些句子含有比喻句,但未必就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教学方法
通过《小小的船》一课中“弯弯的月儿像小船”来引出此次微课的内容——比喻句,用图片的直接对比来让学生对于比喻句初步探究和引导。
(出示:圆月和盘子图片)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像盘子。
(出示:彩虹和拱桥图片)美丽的彩虹像什么?像拱桥
小结
4、微课总结
今天的比喻句你学会了吗?让同学们举例表达自己学后感,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请小朋友们多说一说,多写一写,你一定也可以让你们的文章生动有趣的!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2、认识比喻句
1、(出示图片)同学们先来看看第一幅图,左边的银杏叶就像下边的扇子,右边大象的腿像柱子。
2、(出示月牙图片)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轮明月,但是这个月亮,并不是圆圆的,它像弯弯的小船两头尖,所以我们可以说,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3、看完月亮,(出示星星图片)老师把闪闪的星星送给大家,一闪一闪亮晶晶,像不像妈妈手上戴的宝石呢?所以啊,我们这样子说,闪闪的星星像宝石。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3、巩固练习
比喻句可以让我们的句子变得更生动、美丽。
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这句话是不是比喻句?(出示:老师像妈妈。)
是的,这句话不是比喻句,因为老师和妈妈都是人类,都是同一类。所以她们不能放到一起,要注意比喻句需要的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事物。我相信孩子们已经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
(出示:燕子和剪刀图片)燕子的尾巴像什么?像剪刀。
4、接下来,(出示大海图片)老师带大家来到了一望无际的大海。哇,大海的天空实在是蓝的非常美丽。所以啊,蓝蓝的天空像大海。
刚才大家看的那三句话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什么像什么”,我们给这样的句子起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比喻句。简单的说比喻句就是把一种东西比作另一种东西。
但是要注意两种东西不能属于同一类事物;两种东西有相似性。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语文年级/册一年上册教材版本部编
课题名称
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文2《弯弯的月亮》(比喻句)
教学目标
了解比喻句需要相似但不是同一类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