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译汉理解中的难点及翻译对策
05.英语理解中的难点及对策

英语理解中的难点及对策透彻理解原文是翻译的前提和基础。
如果对原文的理解失误,译文表达得无论多么好都会失去意义,因为译者是在以讹传讹。
中国人在阅读理解英文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八个方面的难点。
认真分析这些难点,逐步把握它们的规律并钻研译成汉语的对策,对英译汉的表达是至关重要的。
任何两种语言的互译活动中,理解原文都是第一位的要素。
翻译的本质要求是“忠实”,这是毋容置疑的。
有的译文质量不高,甚至错误百出,主要应该归因于对原文理解所出现的偏差,于一些即使没有把原文高懂,也要硬译或者脱开原文任意发挥的所谓译文,则成了译者自己的创作或者是编译了。
所以,只有抓住并正确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及其包孕于上下文中的各种隐含意义,才有可能进行第二步的确切表达,而不时先表达后理解。
笔头翻译不等于读书或口译。
很多人读书都是不求甚解,往往“一目十行”;口译在许多情况下也能顺着大意对付过去,但真正动笔翻译一篇文章或一部书,那就非彻底明白原文不可,有时一字一句都马虎不得。
遇到难解的关键词汇,翻译就难以为继。
在翻译实践中,往往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况:有些译者为了赶时间或者图省事,拿起原文就着手翻译,而对原文的全局却一无所知,等于“摸着石头过河”。
这种边操作边理解,在表达中理解的做法显然是不足取的。
一般说来,大多数中国翻译工作者对英语的熟练程度不可能赶上或者超过对自己母语的熟练程度。
因此,在英译汉时应特别注意首先吃透英语原文,切忌望文生义或浅尝辄译。
英语、汉语之间的差异错综复杂,既有语言表达方式方面的不同,又有思维逻辑以及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这就造成理解和表达上的重重困难——当然首先是理解上的困难。
即使是两个主要英语国家——英国和美国,有时对同一句话或同一个词都会有迥然不同的理解,常因对某些语言现象的不同理解使用而引起误会。
据英语戴维 科尔森爵士在《泰晤士报》上刊登的一篇文章介绍,在某次国际会议上有一个提案,英国和美国代表都表示同意。
但英国代表在发言中用了to table the motion这一短语,使得美国代表误认为英国代表要“延期讨论”该提案,因为表示反对,结果双方发生龃龉(ju4,yu3)。
英汉互译中不可译现象原因分析及对策

英汉互译中不可译现象原因分析及对策英汉互译中的不可译现象是指在翻译过程中,一些语言或文化特有的表达无法直接用对应的词语翻译出来,因此无法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于语言结构、文化差异和习惯用语等方面。
以下是对不可译现象原因的分析及对策。
一、语言结构差异中英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存在差异,导致一些语法现象无法直接翻译。
例如,英语中的时态变化较多,而汉语的时态变化较少,因此英语的时态在汉语中难以准确体现。
另外,一些句式和成语在中英两种语言中也不完全对等,无法直接翻译。
例如,英语中常用的“习惯句式”如“have a good day”、“take care”等在汉语中往往无固定对应。
对策:1.加强对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的了解,提高对语法差异的敏感度,避免错误的翻译。
2.学习并熟悉常见的句式和成语,在具体翻译中灵活运用,找到最合适的对应表达。
二、文化差异英汉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导致一些文化内涵在翻译中难以传达。
比如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和幽默,中国人的礼仪和尊重,这些文化差异常常无法直接用译文准确表达出来。
对策:1.加强对两国文化的了解和研究,了解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提高对文化内涵的把握。
2.采用文化转换的策略,通过适当调整翻译语言和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意思。
3.结合文化背景进行说明或注释,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翻译作品。
三、习惯用语和文化惯例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大量的习惯用语和文化惯例,这些表达方式往往是基于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而产生的,因此无法直接进行翻译。
对策:1.关注两种语言中的习惯用语和文化惯例,了解其背后的意义和用法,提高对其特殊性的认识。
2.建立翻译记忆库,记录和整理常用的习惯用语和文化惯例的翻译方法,方便在后续翻译中的参考和使用。
四、音、形、义不对称中英两种语言的音、形、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一些单词或短语无法直接在对方语言中找到准确的对应。
对策:1.学习两种语言的发音和音标,提高对音的敏感度,准确把握单词的发音。
中英互译中有哪些常见的问题或挑战?

中英互译中有哪些常见的问题或挑战?一、语言差异导致词义的歧义性中英两种语言在词义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就导致了互译过程中产生词义的歧义性。
在中文中,有些词语含义十分丰富,一个词可以表达多种意思。
而在英文中,每个词往往只具有一种明确的意义。
因此,当我们进行中英互译时,就会经常出现一词多义或一义多词的问题。
解决办法:1. 了解被翻译语言的语音体系、语法规则和语义特点,准确抓住词义的核心。
2. 结合上下文和语境,灵活地选择合适的翻译词汇,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二、文化差异造成习语和俚语的翻译难题中英之间的习语和俚语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这就给中英互译带来了很大的难题。
习语和俚语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体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
因此,要想将其准确翻译出来,就需要对两种语言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
解决办法:1. 通过学习目标语言的语言背景和文化背景,了解其习语和俚语的使用场景和寓意。
2. 运用类比和类推的方法,将原文的习语和俚语翻译成目标语言中等效的表达方式,以保持原文的意义和风格。
三、语法结构的不同导致句子翻译的困难中英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导致了在句子翻译中的困难。
中文注重整体的逻辑关系和上下文的连贯性,而英文更加注重句子的时态和语态。
因此,在进行中英互译时,需要根据两种语言的特点和语法结构进行灵活调整。
解决办法:1. 理解原文的表达意图,捕捉核心信息,并对其进行句法分析。
2. 根据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和习惯表达,进行合适的句法调整,保持句子的意义和语感。
四、文化价值和情感色彩的不同引发翻译误差中英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情感色彩存在着差异,这在翻译过程中容易引发误差。
某些词语或句子在一个语言中可能呈现积极或正面的意义,而在另一个语言中可能却呈现消极或负面的意义。
解决办法:1. 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避免将文化误解带入翻译中。
2. 进行语境解释和适当注释,以准确传达原文的情感色彩和文化含义。
[浅析汉英翻译的难点]汉英翻译技巧及难点
![[浅析汉英翻译的难点]汉英翻译技巧及难点](https://img.taocdn.com/s3/m/772dc0fc14791711cd79172c.png)
[浅析汉英翻译的难点]汉英翻译技巧及难点汉英翻译,是在把汉语原文的意思充分理解之后的基础之上重新用英语进行表达的过程。
它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创造性劳动。
翻译要求翻译者对汉语语言及其相关的知识和文化具有深厚的功底。
同时翻译者还要对英语能够很好的掌握,熟悉英语的语法规则、写作风格、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等。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往往遇到一些令人困惑的难点。
首先是文化差异。
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生态地域、政治生活、物质生活、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的语言决定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语言的表达方式,这样势必会产生文化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往往成为翻译中的障碍。
有一种品牌的方便面“白象”,英语翻译成whiteelephant,语义对等是正确的,然而,从文化信息来看却不大合适,因为white elephant 在西方国家中的意思是“大而无用,累赘的东西”。
也许外国人看了这个品牌之后就不会购买这样的方便面。
就要求译者对西方文化有充分的了解。
在汉译英过程中,存在着文化缺失的显现。
很多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词语在英语中几乎无对应或相近的表达方式,比如,武术,气功等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词语,都是由于文化空缺造成了词语空缺。
因此,译者必须克服这种文化差异给翻译过程中带来的束缚,并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灵活的翻译方法来进行处理,中国传统文化英译中出现的问题,使译文尽可能达意、传神。
比如在汉语中存在这大量的歇后语,其特点是存在双关,即借助于谐音、一词多义而达到一语双义的效果。
由于两种语言语音体系方面存在和很大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起到幽默效果的词语,因此大部分译者都采取了忠实与原文的翻译方法。
汉语中有这样一个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舅(照旧)”,这个歇后语在《暴风骤雨》中出现,“一切跟平常一样,一切似乎都是外甥打灯笼,照舅(照旧)”,译为but things seemed to be setting down again.Thenthe villagers felt themselves back in the old rut.在《上海的早晨》中,“顶多在忙一阵子,再过几天还不是外甥打灯笼,照舅(照旧)”,从这两种译文可以看出,两者都无法表达出“灯笼…照舅”等形象,只能是忠实于原文,把“照旧”给翻译出来。
中英文翻译难点及解决方法研究

中英文翻译难点及解决方法研究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越来越频繁,因此跨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语言差异已成为一项挑战。
而中英文翻译则是在这种语言差异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中英文之间的翻译不仅涉及到语言上的差异,还涉及到文化、习惯、社会背景等多个方面。
因此,本文将分析中英文翻译的难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 语言差异导致翻译困难中英文之间的语言差异是中英文翻译难点的最主要因素。
首先,语言的语法结构、基本词汇以及用词方式就存在巨大的不同。
其次,中英两种语言一些词汇上的差异也会导致翻译困难。
中英文翻译中的解决方法:1.深入理解目标语言和原始语言的语言差异。
语言是一种工具,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表达思想和感情的方法。
在中英文翻译中,语言的不同之处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因此,译者需要深入熟悉两种语言的基本语法结构和语言运用方式。
一旦了解了两种语言的基本差异,译者就能更好地处理与源语言的语言障碍。
2.通过专业翻译工具提高翻译质量。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工具可以大大提高翻译的质量。
借助语法检查、拼写检查和同义词检查等工具,译者可以更好的处理翻译过程中的语言差异,从而提高翻译品质。
二.文化差异导致翻译难度中英文之间的文化差异也是中英文翻译难点的重要因素。
文化渊源不同,习俗和惯例的差异,语言表述的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等因素都会导致文化差异。
中英文翻译中的解决方法:1.充分了解本国和目标国的文化。
因为译者需要将一种文化转译成另一种文化,所以译者必须深入了解本国和目标国的文化。
在特定文化环境中,即使是用同样的语言,同样的词语的意义也会有所不同。
不了解文化,译者就难以准确的传达信息。
2.通过合理的解释方式缩小文化差异。
尽管文化差异难以避免,但译者可以通过适当的解释方式来简化它们的影响,从而缩小文化之间的差异。
例如,在翻译一篇文化类的文章时,译者可以通过添加注释或其他方式来解释一些区域性的概念,以便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
英语翻译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技巧

英语翻译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技巧在翻译的世界里,英语翻译常常被视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翻译不仅仅是将单词从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更是将文化、语境和意图传达给目标受众的艺术。
这项工作中常常出现各种问题,但掌握一些有效的技巧可以大大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自然性。
首先,理解原文的语境是关键。
很多时候,翻译者面对的挑战并不仅仅是语言上的转换,更是文化和背景的差异。
例如,某些英语俚语或习惯用语在目标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表达方式。
为了有效应对这种情况,翻译者需要深入理解原文的语境,才能找到合适的译法。
例如,英语中的“kick thebucket”直译为“踢桶”,显然不能传达“去世”的意义。
正确的做法是根据语境选择一个更为恰当的表达,如“去世”或“离世”。
其次,词汇的选择和语法结构的调整也是翻译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英语和其他语言在语法结构和词汇用法上往往存在显著差异。
在英语中,一些短语或词汇可能在目标语言中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
例如,英语中常用的被动语态在一些语言中可能不那么自然,因此在翻译时需要转换成主动语态以保持语句的流畅性和自然性。
另外,翻译中的多义词和同义词问题也是一大难题。
英语中的某些词汇可能具有多重含义,翻译者必须根据上下文确定其准确的意义。
例如,“bank”可以指代“银行”也可以指“河岸”,翻译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判断。
文化差异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在翻译中,一些文化特有的元素可能难以找到直接对应的翻译,这就要求翻译者不仅要了解语言本身,还要对两种文化有一定的理解。
例如,英语中的“Thanksgiving”节日在许多其他文化中并没有直接对应的节日,这时翻译者可以选择解释性翻译,如“感恩节”,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其背后的意义。
除了上述问题,翻译中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也同样重要。
在翻译时,保持文本的准确性和原意的忠实传达是基础。
翻译者需要仔细校对,避免遗漏或误解原文中的信息。
此外,流畅性是确保目标读者能够自然地阅读和理解译文的关键。
英汉翻译中的常见问题解析

英汉翻译中的常见问题解析引言:英汉翻译是一门复杂而又有趣的艺术。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英汉翻译的需求越来越大。
然而,由于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翻译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教案将从语法、词汇、文化等多个方面解析英汉翻译中的常见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语法问题1. 语序不同英语和汉语的语序有很大的不同。
英语是主谓宾的语序,而汉语是主谓宾的语序。
在翻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语序的颠倒,给读者造成困惑。
解决方法: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进行调整,保证句子的通顺和易读。
2. 时态和语态的转换英语的时态和语态与汉语有很大的差异。
在翻译过程中,经常需要将英语的时态和语态转换为汉语的相应形式。
解决方法: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进行转换,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二、词汇问题1. 词义的多样性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有着不同的特点,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有不同的词义。
解决方法: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选择合适的词义,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恰当性。
2. 习惯用语和成语的翻译习惯用语和成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它们的翻译常常会带来困扰。
解决方法: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选择合适的习惯用语和成语,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恰当性。
三、文化问题1. 文化差异英汉两种语言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这导致了在翻译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文化差异的问题。
解决方法:在翻译过程中,要了解两种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根据上下文和语境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贴近读者的需求。
2. 文化隐喻的翻译文化隐喻是文化中常见的表达方式,但在翻译过程中常常会带来困扰。
解决方法:在翻译过程中,要了解文化隐喻的含义和背景,根据上下文和语境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恰当性。
结语:英汉翻译中的常见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又有趣的话题。
通过对语法问题、词汇问题和文化问题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英汉翻译中的挑战和难点,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汉英翻译翻译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总结词
商务翻译中,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是翻译的重点,需要 遵循专业术语和行文规范。
详细描述
在商务翻译中,译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术语,能 够准确传达原文的含义。同时,译文的语言表达需要规范 、准确、专业,符合商务文书的行文规范。
总结词
商务翻译中,语言的礼貌性和正式性是翻译的难点,需要 注重译文的语气和措辞。
总结词
语法错误是汉英翻译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
详细描述
汉语和英语的语法规则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进行汉英 翻译时需要注意语法的正确性。例如,汉语中没有时态 和语态的变化,而英语则需要通过动词的变化来表达时 态和语态。此外,英语中还有主谓一致、名词单复数变 化等规则,也需要译者注意。为了避免语法错误,译者 需要对英语语法有深入的了解,并在翻译过程中仔细检 查和调整。
详细描述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需要具备较高的语言和文化素养,能 够准确传达原文的意境和修辞手法。例如,诗歌的翻译需 要保留原诗的韵律和节奏,同时传达其深层含义。
总结词
文学翻译中,语言的情感色彩和修辞手法是翻译的重点, 需要准确把握原文的情感表达和修辞效果。
详细描述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需要深入理解原文的情感色彩和修辞 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以确保译文能够传达出与 原文相同的情感和修辞效果。
总结词
文学翻译中,语言的艺术性和创造性是翻译的难点,需要 充分发挥译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详细描述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需要具备较高的艺术性和创造性,能 够将原文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在译文中再现出来。例如,小 说翻译中,译者需要再现原作的人物形象、情节和叙事风 格,使译文读者能够感受到原作的艺术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译汉理解中的难点及翻译对策
1、她很快的摆好了餐具
2、玛丽建议他们推迟讨论,到下次会议上再进行。
3、她哭的嘶声力竭。
4、我是不会把大衣误放在你包里了?—【我的大衣能放到你包里
吗】
5、我们漫无目的的找他。
—【我们找了他,但徒劳无功】
6、他伟大的发明还没有兑现。
—【他的重大发明还在后头呢】
7、你怎么看提姆的?
我觉得他一无是处。
8、他真是个守财奴。
太对了。
9、玛丽决定和亨利在乡村教堂内结婚……
正像她会做的事情.—【脸皮真厚】
10、你会大吃一惊的。
—【你感到吃惊是有道理的】
11、放马过来把,我能应付。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12、我不会用这种方式拯救自己的。
—【我死也不干】
13、实践大于理论。
—【理论果然重要,实践更不可缺】
14、在学习中,语法并不是最重要的。
—【学英语,光学语法是不
管用的】
15、他出离愤怒了。
—【他大发雷霆,未免小题大做了】
16、我看过你的文章了,我还以为这是一位老者写的。
17、每次我都能从商业旅行中脱胎换骨。
—【每次出差回来我都脱
胎换骨了一番】
18、他们家真正当家作主的是年龄是他两倍的妈妈。
他们说。
—
【他妈妈是家里一家之主,他连他妈一半能干都比不上】19、当他们再度相遇时,他们都已是他人的伴侣了。
—【一个已为
人妻,一个已为人夫】
20、我会出席招待会的,如果这次活动仅仅只是为了交新朋友的
话。
—【哪怕交几个朋友也好】
23、各国的银行家对货币的处理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政策,有的以精准的计算来运行,有的则不一板一眼,以此来减少风险,增加利益。
—【世界各国主要银行家对外汇交换储备的管理方法各不相同,有的国家对外汇管理采取某些宽松政策,有的国家则采取详细计算各种外汇储备的方法,一边减少风险和提高效益】
三、
25、生死仅一线之隔。
—【人生历程就是从生到死】
26、镁和其合金在近来才被工程家们使用。
27、华盛顿想要维持美国在此地区的权威。
—【影响(存在)】
四、
28、我不认为我们有索要什么他们没有的东西。
29、你太美丽,太有才华了,我无法自拔的爱着你
30、妈妈,我告诉他,指不定哪天我就嫁给他了
31、70多岁的老人常常能走很长一段路去颐和园。
补充:31.1 He never got a new suit from me that his wife didn’t make him come and get on his visit to Grand Rapids.
他从没有从我地方拿到过套装,因此他的妻子不让他出席,并让他去大急流城。
32、除非他没试着想打倒我!
33、要是我不重蹈覆辙就好了!
34、他应该知道进房子前他没有擦鞋子。
35、如果要说区别的话,那就是这份工作比我原来那份困难多了。
36、除非你死了,不然这件事绝不会发生。
五、
37、这里起了争执。
38、杜勒斯先生被称之为交际白痴不是没来由的
39、日本统治者试图抓住机会
六、
40、真不知道这些工作人员是怎么把沉重的货物搬到车厢上去的,乘客和商品只能沿着铁路。
41、这艘船乘风破浪的前进着。
42、她收留了这个男孩,并对这个无家可归的男孩敞开了心扉。
43、他患着重感冒赶公交。
七、
44、无线电消息发送于于临海的油田。
45、许多素描作品画的是男人和女人正在路边的田里工作。
46、反动力量虽然发展了,但是,在它内部有能致使其四分五裂的因素存在。
翻译练习
50、她来的正是时候
51、这些人正在用压榨我,用十分钟的时间做好一个星期才能做好的事。
52、你认为这些项目都有利可图吗?
不。
有些虽然很有趣,但其它的会更赚钱。
53、这就是我所知道的关于圣诞节的一切。
54、但是这种空想的时髦和至酷不像看起来那么难以做到。
55、和这个人有关系是我最大的负担。
56、对于偶然事件,不能当它无缘无故发生,就像我们把一跟棍子只有一头一样。
57、除了社会所必须的联结作用,我看不出婚姻的基础是什么。
58、任何有电头脑的人都不会全然相信广告上的一切,就想他们不会期盼有人会在应聘的时候说自己的缺点或者更致命的错误。
59、在任何一家工厂里,低产的员工和不必要的人事部门员工正在逐步减少,而就像这种员工递减的情况一样,材料也是如此。
60、他站在他们的右后方,不管你喜不喜欢,他都认为礼节这种小事是不能阻止他受启发的。
61、每一个想要走英伦风的人,为了要保证亲近又不粗俗,高雅又不虚有其表,他们只能日日夜夜的读爱迪生的书。
62、在我思考了一段时间之后我终于明白了一个事实,一个有着许许多多房舍的人,像其它人说的那样,并不是所谓的公共机构;看到一个女人的时候突然让我想起了充满矛盾的法律:她看起来和人性化太不一样了,而且一个人很难同时遇到两种变化。
63、一个刚到中国的英国人进了一家餐馆来缓解他的饥饿感,很不幸的是,他不懂中文而侍应生也不懂英文:所以他们都绞尽脑汁让对方理解自己。
中国模仿狗的叫声,而英国人摇了摇头,当侍应生发出鸭子一般“嘎嘎”叫的声音时,顾客点了点头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