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遗传学》教学大纲
《动物遗传学》学习指南

学习指南
《动物遗传学》是农业院校动物生产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与生物类专业的遗传学教学有不同的定位,它既有生物学方面的理论性,又有畜牧学方面的实践性,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
这门课程是学习动物育种学和从事动物育种实践的前期知识,也是学习和从事分子遗传学、数量遗传学等方向研究的理论基础。
遗传学是实验性的科学,在遗传学理论学习的同时,一定要深刻理解理论被发现和证实的过程,锻炼科学的思维方式。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通过经典的实验引导学生理解理论的实质,重视综合分析能力;动物遗传学作为动物育种的理论基础,因此,需要通过实际应用的例子理解遗传学如何被应用到育种当中。
本课程学习的目标:
通过动物遗传学学习,学生掌握遗传的基本定律、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遗传的分子生物学基础、遗传的群体规律、遗传参数的含义等。
理解主要的遗传理论,了解遗传学理论在动物育种实践中的应用。
对本课程学习方法的建议:
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验分析过程,理解遗传规律,重视遗传规律的应用。
近年来,生命科学发展较快,遗传学领域也不断地产生新理论、新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进展,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
本课程需要的前期知识:
生物统计学、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微生物学。
主要教材:
《动物遗传学》吴常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10月。
遗传学教学大纲

本科生教学大纲教学单位:畜牧兽医学院课程编号:09281058课程名称:动物遗传学B课程英文名称:Animal Genetics授课对象:动物科学、实验动物专业本科生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课学时数:60学时(理论:40学时,实验:20学时)学分数:3执笔人:闫守庆审核人:孙博兴编写日期:2009年8月20日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动物遗传学是动物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遗传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动物的各种性状的遗传规律和遗传改良的原理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群体遗传学、免疫遗传学及数量遗传学的基础理论及遗传规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动物遗传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的实验方法,为解释、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有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思路和方法,并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动物育种学,动物繁殖学及动物科学各论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遗传学的发展史、遗传学的相关分支学科、研究进展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2.掌握遗传的染色体及核酸基础。
3.掌握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
4.掌握遗传的基本定律及非孟德尔遗传现象。
5.掌握群体遗传的基本规律。
6.掌握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
7. 了解生物技术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主要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课程学分: 3学分课程总学时:60学时,其中理论40学时,实验20学时主要理论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讲授内容学时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遗传的物质基础 6第三章遗传信息的传递 4第四章遗传信息的改变 4第五章遗传的基本定律及其扩展 6第六章群体遗传学基础 4第七章数量遗传学基础 4第八章免疫遗传学基础 2第九章动物基因组学 2第十章非孟德尔遗传 2第十一章动物基因工程 2一、理论部分1、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始终在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阅读为辅。
指定课外阅读参考书。
授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双方良好互动的氛围下,完成教学任务。
《动物遗传学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二、实验目的与

学时:27 学时 学分:1.5 学分 课程性质:必修
实验个数:9 个 大纲执笔人:王慧
适用专业:水产养殖 大纲审定人:王慧
一、实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针对水产养殖专业(本科)二年级开设的《动物遗传学》而设置的综合类实验。 《动物遗传学》和《动物遗传学实验》均是生物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两者密切配合,在学 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遗传学理论的验证与应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更好地 理解掌握和利用遗传学理论知识。《动物遗传学实验》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学生的实验设计 能力、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动手培养果蝇和进行杂交实验的能力、学会基因的凝胶电泳检 测技术,培养深入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具体到教学内容上则是重在使学生观察验证和理 解掌握动物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基本概念;学会果蝇的培养和自行设计杂交实验; 学会 DNA 的凝胶电泳检测技术。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从事实验工作的能力和严谨 的科学作风,提倡创新精神。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动物遗传学的原理与应用。学会自行设计实 验来验证遗传学原理。
琼脂糖凝胶
8 电泳检测 3 √
√
DNA
数量性状实
9
3
√
验
染色体核型
10 分析
3√
√
DNA 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时有电荷效应和 分子筛效应。在高于等电点的溶液中 DNA 分子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在一定的电场 强度下, DNA 分子的迁移速度取决于分子 筛效应。具有不同的相对分子质量的 DNA 片段泳动速度不一样,可进行分离。凝胶电 泳不仅可分离不同分子质量的 DNA,也可 以分离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构型不同的 DNA 分子。通过本实验学习琼脂糖凝胶电 泳检测 DNA 的方法和技术。
[课件]动物遗传学教学PPT
![[课件]动物遗传学教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d520954a25c52cc58bd6be85.png)
遗传(heredity):指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 和子代个体之间的相似性 变异(variation):指生物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在 子代和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 广义定义 遗传:同种个体之间的相似性
变异:同种个体之间的差异
Heredity,inheritance 遗传
The genetic transmission of characteristics from parents to offspring.
第二节 遗传学的发展简史
一 、古代遗传学知识的积累
二、近代遗传学的奠基
三、遗传学的建立和发展
四、分子遗传学(molecular genetics)
一、古代遗传学知识的积累
18世纪中叶以前,遗传学基本上属于萌芽时期。 人类在利用和改造生物的过程中,逐渐积累对生物遗
传和变异的认识以及对遗传本质的探索和猜测。
源于法语、拉丁语“heredite”,意为“继承,遗产”。
生物性状世代传递的现象--子代与亲代相似。 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 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己,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 一种自身繁殖过程。
variation 变异
Marked difference or deviation from the normal or recognized form, function, or structure. 生物性状在世代传递过程中出现差异的现象 --子代与亲代不完全相同。
Darwin理论的primary gap:
不知道变异(variation)和遗传(inheritance)的本质和基础是 什么。有利的变异是如何来的?又是如何传下去的?面对质疑和 批评,1868年他又出版了第二本书Variations in (of) Animals and Plants Under Domestication,试图对可遗传性的变异如何随时间 的流逝而形成提供更准确的解释。
动物遗传学课件动物遗传学教学大纲

课程大纲课程编号:1712004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动物科学先修课程:细胞生物学、动物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基础、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与胚胎学后续课程:数量遗传学、家畜育种学、牛生产学、猪生产学、家禽生产学总学分:3学分其中实验学分:0.5学分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课堂讲授与实验室操作,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遗传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遗传学研究领域的重大成果、前沿水平及遗传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培养学生在动物遗传学研究方面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后期课的学习及解决未来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方法上,讲解过程中突出重点、重复难点,不同专业在内容、重点上区别对待,有所侧重。
要求学生课前、课后预习复习,认真做思考题。
重视动物遗传学与遗传学其它各分支学科的内在联系,充分利用图表、影视教具等,从经典试验的过程、各种假说的提出及其验证,到当代遗传学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应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解。
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列举实例,留课外作业和加强实验操作的动手能力训练等手段,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建立感性认识。
理论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论第一节遗传学的概念和任务第二节遗传学的发展和分支学科教学基本要求:掌握遗传学的定义、研究内容,了解遗传学范畴及其分支学科、遗传学发展历史及其重大成就。
理解遗传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孟德尔定律第一节分离定律一、性状的分离现象二、孟德尔假设三、孟德尔假设的验证四、分离规律表型分离比实现的条件第二节自由组合定律一、两对性状的重组现象二、自由组合假设三、自由组合假设的验证四、孟德尔定律和孟德尔的遗传型式本章重点:孟德尔试验方法,因子分离假说和因子独立分配假说的验证。
难点:因子分离假说和因子独立分配假说。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孟德尔遗传定律,根据亲本性状熟练推导后代性状及比例,根据后代性状推导亲本基因型。
《动物遗传原理与育种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遗传原理与育种方法》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动物遗传育种学是高等农业院校生命科学专业的主要选修课程之一。
该门课程是动物遗传学与育种学的综合,一方面研究动物生长发育中遗传与变异的现象和规律,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研究动物育种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应用,是后期动物生产各论课的铺垫。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获取遗传学及育种学的基本原理和定律,掌握一些必备的动物遗传实验技术和育种实习技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遗传育种理论和措施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动物生产各论课的学习及从事相关的科研和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1.正确理解基因、基因型、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遗传力、重复力、遗传相关、品种、品系、性能测定、选择差、选择反应、育种值、选配、近交、杂交、专门化品系、杂种优势、遗传多样性等动物遗传育种学基本概念;2.深刻理解遗传学三大遗传定律,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遗传参数估计,品种标准,生产性能测定,选择反应及其影响因素,个体育种值估计,品种选配与亲缘选配,品种与品系的培育,杂种优势利用等基本理论和方法;3.熟悉动物染色体核型、遗传定律验证及其实质,群体遗传结构分析,遗传参数计算,常见家畜品种的特征和生产力类型,熟练掌握系谱编制、综合选择指数制订、近交系数与亲缘系数制订、个体选配等必备的家畜育种措施;4.能运用遗传学定律解释基本的生命现象,评估动物群体的遗传结构,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设计育种方案并确定相关的育种措施,并能利用新近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或分子生物学技术来解决动物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绪论(1学时)(1学时,了解)1.动物遗传育种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2.动物遗传育种学的发展简史3.动物遗传育种学与动物生产的关系第1章遗传的基本规律(6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基因、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之间关系,显性原理,复等位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连锁定律;难点是三大遗传定律的实质与验证,互换率计算与三点作图。
4.2动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六年级上册科学大象版

3.一个动物遗传和变异的实例是兔子的耳朵形状。兔子的耳朵形状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父母各自传递一个基因给后代,决定了耳朵的形状。
4.遗传和变异对生物进化有着重要影响。例如,遗传和变异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1)对遗传规律的抽象理解: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涉及到概率和统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这些抽象概念。
(2)对遗传和变异关系的理解:学生可能会对遗传和变异之间的关系产生混淆,需要通过实例来帮助他们澄清。
(3)对生物进化的认识:学生对生物进化的概念可能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具体例子来帮助他们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
(4)合作学习的挑战: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沟通不畅、分工不均等问题,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干预。
5.一个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保护生物的栖息地,减少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评估他们对动物遗传和变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注意学生的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以及他们对课堂活动的参与程度。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通过观察学生小组的讨论过程和成果展示,评估他们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注意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以及他们对讨论主题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增强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学生能够增强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并能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意义。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来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
5.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生能够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来加深对遗传和变异的理解。他们能够与小组内其他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4.3动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六年级上册科学大象版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动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动物的遗传和变异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动物的遗传和变异。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动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1)植物遗传改良:阅读有关植物遗传改良的书籍或文章,了解遗传变异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2)动物遗传改良:阅读有关动物遗传改良的书籍或文章,了解遗传变异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3)转基因技术:阅读有关转基因技术的书籍或文章,了解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和争议。
5.遗传与变异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
遗传与变异在环境科学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了解这些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对遗传与变异重要性的认识。推荐阅读材料如下: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动物的遗传和变异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2)人类进化:阅读有关人类进化的书籍或文章,了解遗传变异在人类进化中的作用。
(3)生物多样性:阅读有关生物多样性的书籍或文章,了解遗传变异在物种多样性形成中的作用。
4.遗传与变异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遗传与变异在农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了解这些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对遗传与变异重要性的认识。推荐阅读材料如下:
(4)提供具体的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遗传学》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04110121课程总学时:40(其中讲课:38,实验:0,上机:0,实习:0,课外:2)课程学分:2.5课程分类:必修开设学期:春季开课单位: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系适用专业:动物科学专业(必修)所需先修课:《生物统计学》和《动物生物化学》课程负责人:吴常信、邓学梅、方美英、付金銮、吴克亮二、课程内容简介《动物遗传学》是农业院校动物生产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课程的内容包括分子、细胞、群体、数量等多个层面。
这门课程是学习动物育种学和从事动物育种实践的前期知识,也是学习和从事分子遗传学、数量遗传学等方向研究的理论基础。
三、各部分教学纲要绪论(2学时)遗传学基本概念;遗传学发展历史;近年来遗传学领域的重大科学成就。
第一章遗传的物质基础(3学时)内容:第一节遗传物质的发现;第二节核酸的结构;第三节基因和基因组的结构特征。
要点:本章将讲述遗传现象,经典实验(DNA是遗传物质,双螺旋结构的发现,遗传密码的发现,遗传工程的兴起);基因概念的由来,基因的基本结构,基因组的基本结构(原核-真核),基因与动物的表型,在基因水平上的遗传与变异。
重点:经典实验分析,真核基因的结构。
难点:如何动态理解基因的概念。
教学要求:剖析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引导学生领会从实验中的关键证据,理解实验到结论的逻辑关系。
讲解基因概念演变的过程,详细讲述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特点,拓展介绍新发现的基因结构和功能模式。
第二章遗传信息的传递(6学时)内容:第一节DNA 复制;第二节基因的转录;第三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第四节基因表达调控。
要点:本章将讲述复制的过程,端粒酶,体外复制;转录的过程,主要的调控元件,原核基因的表达调控,真核基因的表达调控;遗传密码的简并性和偏好性,翻译的过程,翻译水平的调控。
重点:真核基因复制、转录、翻译的特点;真核基因表达调控主要模式。
难点:基因表达调控的机理。
教学要求:讲解并利用动漫演示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结合过程介绍,讲解复制、转录、翻译相关的关键酶及其与DNA/RNA序列的互作关系。
举例介绍基因表达的调控方式。
第三章遗传物质的改变(3学时)内容:第一节基因突变;第二节遗传多态性;第三节基因图谱。
要点:本章将讲述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基因突变产生的机制;遗传标记的种类,遗传标记应用原理,应用举例;基因图谱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重点:基因突变与功能的关系,遗传标记的种类和检测原理。
难点:遗传标记检测的原理。
教学要求:详细讲解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简要介绍核苷酸化学就够的改变及其成因。
举例讲解遗传标记种类、检测原理及其应用。
概念性讲解基因作图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染色体和细胞分裂(4学时)内容:第一节染色体;第二节染色体畸变;第三节细胞分裂。
要点:本章将讲述细胞的结构、染色质、染色体、染色体畸变,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高等动物配子的形成和受精作用。
重点:讲授染色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染色体畸变的类型和所造成的遗传效应。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和意义。
难点:染色体畸变的类型和所造成的遗传效应教学要求:简单介绍细胞结构、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高等动物配子的形成和受精作用;详细介绍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以及畸变类型;深入讲解基因、染色体与染色质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遗传的基本规律(4学时)内容:第一节孟德尔定律;第二节连锁交换定律;第三节伴性遗传和性别决定。
要点:本章将讲述遗传学的三大基本规律、伴性遗传原理和性别决定。
重点:讲授连锁交换规律和伴性遗传,伴性遗传原理在养禽业中的应用也是本章的要点。
难点:基因定位与连锁遗传图教学要求:简单回顾孟德尔遗传定律;详细讲解连锁交换定律、三点测交计算重组率以及伴性遗传;举例说明伴性遗传原理在养禽业中的实际应用。
第六章孟德尔定律的扩展和非孟德尔遗传(4学时)内容:第一节孟德尔定律的扩展;第二节非孟德尔遗传。
要点:本章将讲述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补充和发展,简单介绍四种非孟德尔现象。
重点:讲授自由组合定律的补充和发展。
难点:非孟德尔遗传现象产生的机理教学要求:举例讲解孟德尔定律扩展类型;系统介绍非孟德尔遗传现象以及人们对其产生机制的研究,并对相关科学前沿研究进行简单介绍。
第七章群体遗传学基础(6学时)内容:第一节群体的基因型频率与基因频率;第二节群体的平衡定律;第三节影响群体基因频率的因素。
要点:本章讲述基因型频率与基因频率;平衡定律:常染色体基因与性染色体基因平衡的到达;影响群体基因频率的因素:突变、选择、漂变、迁移。
重点:讲授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实例。
难点:讲述Hardy~Weinberg定律的生物学和数学的证明。
教学要求:掌握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掌握Hardy~Weinberg定律以及假设条件。
第八章数量遗传学基础(6学时)内容:第一节性状的分类;第二节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第三节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的统计学方法;第四节遗传参数;第五节数量性状基因座(QTL)。
要点:本章讲述数量性状的概念;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多基因学说,对数量性状遗传的新认识;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的统计学方法:表型值与方差的剖分;遗传参数的估计:重复力、遗传力、遗传相关的计算和应用;数量性状基因座(QTL):QTL的检测方法,QTL的性质,QTL的应用,已知几种家畜的QTL。
重点:理解数量性状的遗传特性,以及三大遗传参数,即重复力、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特别是从不同的侧面对遗传力的理解难点:三大遗传参数的估计原理和估计方法。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数量性状的遗传特性以及分析方法,掌握遗传参数的估计原理,了解其估计方法,以及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四、使用教材或主要参考书:(教材名称、主编人、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教材:《动物遗传学》,吴常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执笔人:邓学梅方美英付金銮吴克亮审定人:吴常信2011年6月9日制定Animal Genetics1. Basic informationCourse code: 04110121Total teaching hours: _40__, among which_38 hours for lectures, 0 hours for experiments, 0 hours for on-line teaching, 2 hours for discussion.Credits: 2.5Type of the course: CompulsoryTeaching terms: Spring SemesterOwner of the course: Department of Animal Genetics,Breeding & Reproduction,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 Technology)Majors applicable: Compulsory for Animal SciencePrerequisites: Animal Biochemistry and BiostatisticsPerson in charge of the course: Changxin Wu, Xuemei Deng, Meiying Fang, Jinluan Fu and Keliang Wu2. Course description<Animal Genetics> is a required course for students in animal science. T opics will cover basic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genetics, cytogenetics, population and quantitative genetics. It is the core class for continuous studying in specific basic genetic areas and working on application of animal breeding.3. Design of each teaching sectionIntroductionBasic concepts on genetics, development history of genetics, and novel discovery on genetics will be introduced in this section.Chapter 1 The Genetic MaterialContext: 1.1 The Search for the Genetic Material1.2 The Structure of Nucleic Acid1.3 Gene and Structure of Eukaryotic GeneThis chapter is devoted to molecular base of genetic material, structure of DNA, RNA and eukaryotic gene.The chapter will emphasize on historical process of searching for genetic material, the chemical component and structure of DNA and RNA, the evolution of gene concept, and the structure of eukaryotic gene.Chapter 2 Transmission of Genetic InformationContext: 2.1 DNA Replication2.2 Transcription2.3 Translation2.4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This chapter is devoted to the process of DNA replication, transcription and translation, and the regulations happen through all the processes.The chapter will emphasize on enzymes involved in replication, transcription and translation, and the interaction of protein and DNA or RNA structures to present models of gene function regulation.Chapter 3 Variations of Genetic MaterialContext: 3.1 Gene Mutation3.2 Genetic Polymorphism3.3 Gene MappingThis chapter is devoted to molecular principle of gene mutation, basic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genetic marker, and basic principle of gene mapping.The chapter will emphasiz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 mutation and the subsequent gene function variation, genetic marke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genetic research and animal breeding practice.Chapter 4 Chromosome and cell divisionContext: 4.1 Chromosome4.2 Chromosome Aberration4.3 Cell DivisionThis chapter is devoted to cell structure, chromatin, chromosome, chromosome aberration, cell mitosis and meiosis, the gametogenesis and fertilization.The chapter will emphasize on the chemical component and structure of chromatin, the structure and number of chromosome, the type of chromosome aberra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genetics. The function of cell mitosis and meiosis are elucidated, and their comparison is also described in this chapter.Chapter 5 Genetic basic lawsContext: 5.1 Mendel’s Law5.2 Law of linkage and crossover5.3 Sex-linkage and sex determinationThis chapter is devoted to the three basic genetic laws, sex-linkage and sex determination.This chapter will emphasize on the law of linkage and crossover as well as sex-linkage. The application of sex-linkage in poultry industry is also important knowledge in this chapter.Chapter 6 Development of Mendelian law and non-Mendelian inheritance Context: 6.1 Development of Mendelian laws6.2 non-Mendelian inheritancesThis chapt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w of segregation and the law of independent assortment. We also give brief introduction for four different types of non-Mendelian inheritance.The chapter will emphasiz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w of independent assortment.Chapter 7 population geneticsContext: 7.1 Frequencies of genes and genotypes7.2 Hardy~Weinberg law7.3 Changes of gene frequencyThe main contents of population genetics are: (1) the concept of frequencies of genes and genotypes. (2) Hardy~Weinberg law. (3) equilibrium of genes in autochroms and sex-chromsome. (4) the factors to change the equilibrium of population such as selection, mutation, migrantion and genetic drift.Chapter 8 Quantitative genetics8.1 The types of characters8.2 The feature of metric characters8.3 Thenetic analysis of metric characters8.4 Genetic parameters8.5 Quantitative trait lociThe main contents of quantitative genetics are: (1) the concept of metric characters, (2) the features of metric charachters, (3) polygenic theroy for metric characters, (4) repeatability (5) heritability (6) genetic correlationship and (7) QTL and QTL mapping.4. Teaching materials or references:Animal Genetics, 1st Edition, published in 2009, Changxin Wu et al., in ChineseWritten by: Xuemei Deng, Meiying Fang, Jinluan Fu, Keliang WuAuthorized by: Changxin WuComposed on (date) 2011-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