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
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简史

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简史1、威廉·莫里斯被称为现代设计之父,他与现代的设计又相似之处。
2、朱铭、荆雷合著《设计史》把设计史分为六个时期,设计萌芽时期、手工业时代的设计、早期工业化时代的设计、现代主义设计时期、后工业社会的设计和设计的计算机时代。
3、王受之著的《世界现代设计史》、《世界现代建筑史》和《世界平面设计史》等,综合的,分门别类的研究了现代设计史。
4、1851年伦敦举办了“水晶宫”世界工业博览会,从而引起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于发展。
5、约翰·拉斯金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倡导者、理论奠基人。
他的艺术设计思想:(1)主张艺术与技术相结合(2)主张艺术设计要符合实用目的(3)倡导艺术家,设计师向大自然学习(4)反对工业化生产方式,反对在设计中实用新技术、新材料,主张设计使用自然材料和运用手工技术。
6、1896年由莫里斯设计的《桥莎集》,被誉为书籍装帧设计史上的杰作之一。
7、法国是新艺术运动的发祥地,巴黎和南锡是两个重要的发展中心。
其中,“新艺术之家”、“现代之家”和“六人集团”三个重要的设计事务所都在巴黎产生。
8、六人集团中的赫巴托·基马德,设计的著名的“巴黎地下铁路入口处的装饰”,采用了弯曲的金属结构,模仿之物的支干和采用玻璃棚顶,模仿贝壳形状,体现出鲜明的新艺术运动的特点与风格。
9、法国的新艺术运动除在建筑、家具、室内设计等方面外,在陶瓷,平面设计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最早设计广告的是朱尔斯·谢列特,他本人也因此被称为“现代广告之父”。
10、凡·德·威尔德不仅是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重要代表,而且也是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史的重要人物。
他参与了德国工业联盟,包豪斯也有贡献。
11、威尔德在设计思想上也有两面性:一方面他强调工艺和装饰的理性,即他的现代理性主义设计,宣扬设计和批量生产中的合理化。
另一方面他又坚持设计师艺术的个性化,反对标准化给设计带来的限制。
《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试题一

《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试题一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错填、不填不倒扣分)1.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是由“工业设计之父”倡导的。
2.1889年世界博览会的标志性建筑是与机械馆展览中心。
3.包豪斯历史上出现过三位校长,格罗佩斯、和米斯·凡·德罗。
4.1907年10月6日,穆特修斯在贝伦斯、威尔德等人的倡导下,成立了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
5.西班牙“新艺术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著名建筑师,是一位充满幻想的浪漫主义者。
6.设计学的第一位的研究对象是。
7.现代主义设计最突出表现在建筑设计领域,俄国构成主义、荷兰的和德国的包豪斯是现代主义设计发展的三大支柱。
8.威廉·莫里斯设计的“红屋”,设计上采用非对称形式,注重功能,细节上大量采用了建筑手法,比如塔楼、尖拱入口等,摆脱了维多利亚时代繁琐的建筑手法。
9.英国19世纪下半叶发生的“工艺美术”运动由威廉·莫里斯倡导宣传,英国的文艺批评家和作家作理论指导。
10.作为“新艺术”发源地的法国,在开始之初就形成了两个中心:一是首都巴黎;另一个是。
11.包豪斯教学体系的建立分为两个阶段,即魏玛时期和。
12.综合来说,阿尔托的设计艺术理论包括三个方面:信息理论、和人文风格。
13.欧洲19世纪初全面爆发的(也叫产业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它是西方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标志,是人类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的开端。
14.思潮是指18世纪后半叶起到19世纪后期西方设计领域中所出现的设计潮流,包括古典复兴、浪漫主义和折衷主义三种表现。
15.是比利时“新艺术运动”核心人物,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比利时最为杰出的设计家与设计理论家。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错选、不选不倒扣分)1.1888年,在威廉·莫里斯的倡导下,成立了“”,使“工艺美术运动”达到了高潮。
A.手工艺行会B. 工艺美术协会C.艺术工人协会D.工艺美术展览协会2.在家具设计中贯穿了包豪斯的设计思想,被誉为现代家具设计的开创者。
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教学设计 (2)

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教学设计1. 背景随着人们对设计艺术的需要和认识的不断提高,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设计艺术史教学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需要进行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的认识和理解。
具体目标包括:•了解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理解设计艺术的概念和特点;•掌握设计艺术作品的分析与评价方法。
3. 教学内容3.1 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的发展历程本部分将介绍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的发展历程。
重点包括:•工业革命前的传统艺术和工艺品制造;•工业革命后的现代设计的出现和发展;•现代主义设计的兴起和影响;•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出现和发展。
此部分的教学可以采用课堂讲解、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等形式。
3.2 设计艺术的概念和特点本部分将介绍设计艺术的概念和特点。
主要内容包括:•设计的概念和作用;•设计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设计艺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此部分的教学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学生演讲、小组研究等形式。
3.3 设计艺术作品的分析与评价方法本部分将介绍设计艺术作品的分析与评价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设计艺术作品的元素和组成要素;•设计艺术作品的分析与评价方法;•艺术评论家的观点和看法。
此部分的教学可以采用小组研究、作品分析、学生演讲等形式。
4. 教学方法本教学设计采用项目式教学法。
学生将根据教师要求,自主、协作完成课题的不同部分,并将每个部分汇报成为最终的成果报告。
每个完成的过程都需要考察其信息搜索和整合、分析、思考、表达的能力。
5. 教学评估本教学设计采用多元化评估方式,包括:•学生完成的课题研究报告;•课堂小组讨论和问题解决;•艺术作品的分析与评估;•学生对于课题研究的个人总结。
6. 教学资源本教学设计所需要的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设备、艺术作品样本、教学案例、学生自主研究课题等。
7. 教学时长本教学设计共计25学时。
西方近现代设计史

第七章1.美国工业设计兴起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经济快速增长和消费社会的形成2.芝加哥学派代表:路易斯·沙利文提出“形式追随功能”后来,“形式追随功能”变成了“设计追随市场”3.美国工业设计迅速发展的因素:雄厚的经济力量、强烈的商业意识、广阔的消费市场4.名词解释“流线型”:原始空气力学中的一个名词,用来描绘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
但在工业设计中,他却成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而广为流传5.最早引入流线型工业设计人:意大利设计师塔格纳6.由美国发端的流线型设计风格作为一种时尚,很快就在世界各国流行开来。
如:意大利的汽车设计师平尼法尼拉于1947年设计的西西塔利亚车7.流线型的评价:流线型设计风格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对设计的态度和设计的主要导向。
流线型设计是一种时尚样式,深刻形象了世界各国的设计风格,同时也为现在主义艺术设计在五六十年代走向国际化铺平了道路8.工业设计的职业化:工业是耳机的职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美国较早出现的职业化的工业设计师有:沃尔特·提格、雷蒙·罗维、诺曼·盖茨和亨利·德雷福斯9.沃克特·提格: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平面设计师,在广告等商业设计方面积累了丰厚的经验10.罗维所创作的巨大经济效益证明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他成为第一个荣登美国最畅销杂志《时代》周刊封面的工业设计师,他早期的舞台设计具有理想主义色彩。
1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建筑、产品设计领域的领袖:米斯、马谢·布鲁尔、格罗庇乌斯12.世界上第一座玻璃盒子大厦:西格莱姆大厦第八章13.乌尔姆设计学院:1953年由原包豪斯的毕业生、平面设计大师马克斯·比尔建立,1956年,托马斯·马尔多纳多接任。
14.乌尔姆设计学院风格体系:在艺术设计理论方面提出了系统艺术设计原则,设计的关键是模数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外国现代设计史知识点

外国现代设计史知识点导言:外国现代设计史是设计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涉及到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设计风格、思想和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外国现代设计史的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设计的发展历程。
一、巴洛克艺术与建筑巴洛克艺术和建筑起源于17世纪的欧洲,是一种充满动态和装饰性的艺术风格。
巴洛克设计注重对称性、曲线和运动感,追求宏伟壮丽的效果。
柱形、壁龛和半圆形的构造是巴洛克设计的典型特征。
二、包豪斯学派包豪斯学派成立于20世纪初的德国,是现代设计运动的重要代表之一。
包豪斯倡导功能主义和简约风格,注重材料的实用性和工艺的精确性。
包豪斯设计注重形式与功能的结合,强调设计要服务于大众。
三、装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兴起于19世纪末的欧洲,是一种追求艺术与生活融合的设计风格。
此运动主张艺术应该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塑造人们的生活环境。
装饰艺术运动注重线条的流动性、花纹的丰富性和色彩的鲜明性。
四、现代主义设计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在20世纪初兴起,试图打破传统的艺术和设计观念。
现代主义设计强调形式的简化、功能的实现和机械化的生产。
著名的现代主义设计师有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沃格尔斯等。
五、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起源于12世纪的法国,是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
哥特式建筑注重垂直线条和尖拱形的设计,追求空间的延伸和向上发展。
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坎特伯雷大教堂等。
六、现代印刷术的影响现代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对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印刷技术的发展使设计在视觉传达方面更加丰富多样,文字、图像和颜色可以更加精确地表达设计者的意图。
七、国际风格20世纪中叶,国际风格成为现代设计的主流流派之一。
国际风格注重简约的几何形式、尺度的均衡和色彩的纯粹性。
这种设计风格强调功能性,追求普适性和全球性。
八、数码设计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数码设计成为现代设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码设计涉及到图像处理、平面设计、动画制作等多个方面,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工具。
西方现代设计史

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选择填空1.“设计科学”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提出。
2.设计学的第一位的研究对象是人和人的思维活动。
3.工业设计师从事设计活动的主要工作领域有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4.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模拟现实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是人类设计史上最大的飞跃。
5.工业革命工艺方面的变化有采用新的基本原料,主要是钢铁。
6.1835年爱迪生发明了电报;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照相机;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1903年赖特兄弟发明了世界第一架飞机。
7.复古主义思潮是指18世纪后半叶起到19世纪后期西方设计领域中所出现的设计潮流,包括古典复兴、浪漫主义和折衷主义三种表现。
8.复古思潮对传统设计思想的关注集中反映在建筑设计领域。
9.古典复兴在欧洲各国的发展也有差异。
法国以古罗马样式为主,英国、德国则以古希腊样式为多。
10.浪漫主义在建筑设计上模仿中世纪的城堡或哥特式建筑风格。
11.法国的巴黎歌剧院是折衷主义建筑设计的代表。
12.至于产品设计,复古思潮主要表现在工业产品的装饰上。
13.1851年水晶宫博览会是世界上第一次工业博览会。
14.水晶宫博览会的建筑是第一个玻璃铁架结构的建筑。
15.1851年的水晶宫博览会是世界工业化时代的重要标志。
16.水晶宫博览会所展示的成就和暴露的问题成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直接原因。
17.威廉·莫里斯被设计界称为“现代设计之父”。
18.“红屋”是威廉·莫里斯设计思想的集中体现。
19.威廉·莫里斯纺织品纹样设计往往采用植物枝蔓和花卉为构思,充满着浪漫主义和自然主义色彩。
20.威廉·莫里斯1896年为《桥沙集》所作的为“现代书籍装帧第一书”。
21.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主张“美术与技术结合”的原则。
22.1888年,在威廉·莫里斯的倡导下,成立了“工艺美术协会”。
23.工艺美术运动在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
西方现代设计史

工艺美术运动(英):1860-1880传统现代农业>>手工艺时代工业>>机器设计制作一体化设计制作分离自然材料批量化标准化装饰性强强调功能简洁服务于贵族服务于大众1851年5月1日水晶宫博览会伦敦海德堡公园水晶宫英国建筑师帕克斯顿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一场设计运动,起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平低下的局面,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运动主要人物则是威廉莫里斯。
这场运动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影响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等方面。
约翰拉斯金主张“向自然学习”其名著《建筑的七盏明灯》《威尼斯之石》威廉莫里斯被称为“现代设计之父”与建筑师韦伯共同设计了红屋工艺美术运动影响巨大向自然学习设计的民主性主张艺术技术统一等后来促使了新艺术运动的产生。
美国得工艺美术运动加利福利亚的格林兄弟与赖特都有突出表现新艺术运动(欧洲):1880-1910 (是一场运动而不是一种风格)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是19世纪后期漫及世界各地的一场影响巨大的“装饰艺术运动”,一次内容广泛的设计运动,从建筑、家具、服饰、平面设计到雕塑、绘画艺术等都受到限制波及。
与工艺美术运动相比,新艺术涉及的地域更为广泛,它以丰富的装饰性,新颖的形式表现。
实质上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在欧洲大陆的延伸,在思想理论上是工艺美术运动的传播。
特征1 蕴含多种表现风格设计革新运功2主张到大自然群球没的形式3较少强调历史风格4有一定文化多元性法国:萨穆尔宾设立的新艺术之家两个中黑更要发展中心巴黎南斯杰出表现吉马德设计的巴黎地铁入口比利时:1893年霍塔设计的塔索旅馆其出版了一本名为《为艺术扫清道路》阐述了他“动态设计”的观念。
西班牙:代表人物安东尼高迪(精神上的贵族感情上平民)他前期设计的东方风格的文森公寓中期设计的阿斯托加的教主宫新艺术风格影响的圣家族教堂巴特罗公寓英国:代表人物马什托金高直消瘦的茎状直线条为主代表作高背椅希尔住宅对维也纳分离派得过“青年风格”产生重要影响德国:“青年风格”1896年创刊的《青年》杂志为中心奥地利:“分离派”克里姆特装饰艺术运动:20实际20-30年代由来:1925年巴黎举行装饰艺术与现代工艺博览会服务对象依然是上层少数贵族提倡使用新材料新工艺主张新手工艺与机械化大生产完全结合德国工业联盟:1907-1914穆特修斯贝伦斯威尔德号召下1907年正式成立宗旨:提倡艺术工业与手工业结合提倡大工业化生产提倡标准化生产使用新技术新材料主张功能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装饰走飞官方路线使其成为设计界行业组织大力发展设计教育提高德国设计水平称为功能主义或者理性主义运动俄国构成主义:1917-1925又称为结构主义最早来源于雕塑领域立体艺术代表人物李西斯基(红色铁杆打击白色资本主义)抽象绘画方式康定斯基弗拉基米尔.塔特林(第三国际塔方案)三原则技术性肌理构成涉及领域包括电影(蒙太奇)电影剪辑手段文学舞蹈启蒙了得过包豪斯荷兰风格派影响后世的国际主义风格荷兰风格派:1918-19281917-1928 杜斯伯格主编的《风格杂志》里特维德《红蓝椅》蒙特里安的《红黄蓝的构成》包豪斯:1919-1935格罗佩斯(功能第一形式第二)1919-1928(魏玛)迈耶1928-1930(德索)米斯(少即是多)1930-1933(柏林)双轨制形式导师工作室导师格罗佩斯1919年4月1日创立“国立包豪斯设计学校”主张艺术与技术相结合早期毕业生赫伯特拜尔奥斯卡斯莫来(包豪斯标志)布兰德(瓦西里椅)创造一系列优秀作品包豪斯影响及贡献P80下面美国现代设计发展:二战时期波普艺术特点大众化商业化拼贴与随意性反传统新奇与迷惑持续时间不长意义重大对后现代设计运动既往开来发回启发与引导作用战后发展(国际主义风格):1945-1960后现代主义:1970-1990罗伯特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指出相待主义风格走到尽头了针对“少即是多”的信条提出“少就是乏味”的口号代表作“文丘里母亲住宅”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流星的前奏。
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

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第一章工业设计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一节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工业革命一、设计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几个方面:第一,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给设计提供新的手段,如手工设计、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模拟现实设计等,人类设计手段的发展总是和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分不开的。
第二,科学技术的发展给设计提供新的材料。
设计材料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从自然材料到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到复合材料,以及磁性材料等几个阶段,每一种新材料的出现,都意味着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
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设计师提供了新的课题。
第四,设计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可以为科学技术服务。
知识点补充:(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科学技术的含义:科学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按照待定的目的,根据自然与社会规律所创造的,由物质手段和知识、经验、技能等要素所构成的整体系统。
在设计过程中技术体现在:生产技术、茶品技术、构成要素。
设计是设计人员依靠对其有用的、现实的材料和工具,在意识与想象的深刻作用下,受惠于当时的技术文明而进行的创造。
技术形成了包围设计者的环境,无论哪个时代的设计和艺术都根植于当时的社会生活,而由于环境状况的种种改变,也就改变了设计者进行工作所使用的材料。
随着技法、材料、工具等的变化,技术对设计创造产生着直接影响。
(二)设计与科学技术的历史演变:设计是在工业革命后开花结果的,这使我们不可避免地思考设计与科学技术之间深刻的关系。
直到18世纪,随着机器时代的到来,设计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革。
首先,设计与制造的分工。
18世纪,建筑师首先从“建筑公会”中分离出来,使建筑设计成为高水平的智力活动。
随着劳动分工的迅速发展,设计也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设计专业。
机器生产同时导致了标准化和一体化产品的出现,各种优质钢材和金属被应用于设计。
其次,各种设计思潮的产生,同时为设计的发展打开了广阔前景。
广告设计从本世纪20年代起甚嚣尘上,而CI设计也有了特别的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第一章工业设计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一节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工业革命一、设计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几个方面:第一,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给设计提供新的手段,如手工设计、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模拟现实设计等,人类设计手段的发展总是和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分不开的。
第二,科学技术的发展给设计提供新的材料。
设计材料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从自然材料到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到复合材料,以及磁性材料等几个阶段,每一种新材料的出现,都意味着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
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设计师提供了新的课题。
第四,设计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可以为科学技术服务。
知识点补充:(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科学技术的含义:科学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按照待定的目的,根据自然与社会规律所创造的,由物质手段和知识、经验、技能等要素所构成的整体系统。
在设计过程中技术体现在:生产技术、茶品技术、构成要素。
设计是设计人员依靠对其有用的、现实的材料和工具,在意识与想象的深刻作用下,受惠于当时的技术文明而进行的创造。
技术形成了包围设计者的环境,无论哪个时代的设计和艺术都根植于当时的社会生活,而由于环境状况的种种改变,也就改变了设计者进行工作所使用的材料。
随着技法、材料、工具等的变化,技术对设计创造产生着直接影响。
(二)设计与科学技术的历史演变:设计是在工业革命后开花结果的,这使我们不可避免地思考设计与科学技术之间深刻的关系。
直到18世纪,随着机器时代的到来,设计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革。
首先,设计与制造的分工。
18世纪,建筑师首先从“建筑公会”中分离出来,使建筑设计成为高水平的智力活动。
随着劳动分工的迅速发展,设计也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设计专业。
机器生产同时导致了标准化和一体化产品的出现,各种优质钢材和金属被应用于设计。
其次,各种设计思潮的产生,同时为设计的发展打开了广阔前景。
广告设计从本世纪20年代起甚嚣尘上,而CI设计也有了特别的重要意义。
一种新材料的诞生往往给设计造成重大影响,例如轧钢、轻金属等等,毫无疑义,塑料是对20世纪的设计影响最大的材料。
塑料在30年代已经建立起了它的工业地位,并且被工业设计师们赋予了社会意义,成为“民主的材料”。
他们大受工业设计师的青眯,被用于各种产品上,因而更适宜设计的个性发挥和产品符号的灵活运用,新材料的出现总是鼓励着设计师进行新的形式的探索。
1930年照相的铜板技术发明,使摄影从此在广告设计中占住了确定位置,并成为今天照相设计的基础。
电影的出现,收音机、电视机等多种新媒体的使用,广告产业迅速发展,伴随着传达技术的不但创新,视觉设计的表现手法极大丰富,同时大大地扩大和深化了视觉传达领域。
新兴的信息技术引起设计生产及设计模式划时代的变革。
如果说现代设计运动是工业革命的反响,那么后现代主义设计便是对信息技术的反响。
8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CA D软件已成为广大设计师经常使用的工具。
在计算机的帮助下,设计师可以直接了解他的设计品效果究竟如何,因此设计获得了传统手工艺生产的某些特质,即强调产品的使用,操作上的便利,功能上的灵活性以及使用者特殊要求的适应性。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达,传统的设计观念已从有形的物质领域扩展到了无法触摸的程序领域。
(三)设计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论述首先,设计与科学技术相互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给设计提供新的手段,技术的发展给设计提供新的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给设计师提供新的课题;设计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可以为科学技术服务。
其次,设计史科学技术商品化得载体。
物质形态的科学技术只有在被社会接纳、被社会消费情况下,才能转化成巨大的社会财富。
科学技术需要通过设计向社会自我表达,设计使新技术可能转变成现实。
第三,从本质上看,设计史科学技术与艺术统一的产物。
科学与艺术的共同技术是人类的创造力,科学家和艺术家在探求世界本质的过程中,其目的是为了揭示客观和主观世界中隐含的矛盾、结构和和谐与秩序。
这种目标上的结合、相关、沟通,正是科学与艺术互为影响、互为补充、互为交叉的内在基础。
在古汉语中,技、艺部分,合成“技艺”。
在希腊词汇中艺术一词的词意几乎等同于技艺。
因此,艺术与技术具有同源关系。
手工业时代的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造就了传统工艺的辉煌,它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历史形态。
而由工业革命催生的现代设计的发展,是现代生产技术和方式进步。
设计史上每一次重大的突破都是大胆采用现代技术的结果。
因此,设计的发展尤其需要科学技术作为先导,同时,科学技术也需要以设计作为载体展示出来。
可以肯定,科学技术对我们的生活影响越深,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审美取向也会越趋明显。
(四)常见问题:1、在此之前人类的技术动力是:人类一直是依靠自然动力,如风力、水力、畜力等。
2、在此之前,人类出现的新技术动力是:自从蒸汽机发明以后,一种崭新的动力——机器出现了。
蒸汽机被应用于火车机头、轮船,并被广泛应用于纺织业、机械制造、采矿、冶炼等各领域,使得生产技术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变化。
3、设计专业是如何不断从制造专业中分类:随着机器时代的到来,设计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革。
首先是设计与制造的分工。
在此之前,设计者一直作为手工作坊主或工匠进行创作,集设计者、制造者甚至销售者的工作于一身,而手工生产活动也常常以行会的形式组织起来。
18 世纪,建筑师首先从“建筑公会”中分离出来,使建筑设计成为高水平的智力活动。
随着劳动分工的迅速发展,设计也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设计专业。
正如亚当·斯密所说,由于市场的扩大和技术革新,劳动分工使制造业更加有利可图,因此分工成为批量生产的基本特征,并随着工厂体制的发展而巩固下来。
4、企业的设备、材料、技术的标准化是如何产生?机器生产同时导致了标准化和一体化产品的出现。
此外,新的能源和动力带来新材料的运用。
各种优质钢材和轻金属被应用于设计,建筑业也采用标准预制单元构件。
标准化是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而产生。
5、20 世纪的科学进步给人们带来了什么?科学技术一进步,就创造出与其相应的日常生活的各种机器和工具,接着又凭借这些工具和机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都市形态也是一样,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建筑技术的进步,人们不得不在过去想都未想过的新城市形态中生活了。
包括食品、家电、家具、服装等各行业的推广。
6、新材料对设计者的影响:一种新材料的诞生往往给设计造成重大影响,例如轧钢、轻金属、镀铬、塑料、胶合板、层积木等等。
毫无疑义,塑料是对20世纪的设计影响最大的材料。
最早的塑料是赛璐珞,作为一些昂贵材料如牛角、象牙、玉石的代用品而应用于商业。
本世纪初,美国人发明了酚醛塑料,并用易变的高分子树脂状物质制造出阻燃的醋酸纤维、可以自由着色的尿素树脂等,拉开了塑料工业的序幕。
这种复合型的人工材料易于成型和脱模,且成本低廉,大,8视。
9、早期视觉传达领域的发达: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收音机、电视机等多种新媒体的使用,加之大量的信息要求,广告产业迅速发展。
伴随着传达技术的不断创新,视听觉中如投影、电子音乐和幻灯的组合,照明板形成的映像,音响的视觉化,用激光进行的传达等等,令视觉设计的表现手法极大丰富,同时欧洲19世纪初全面爆发的工业革命(也称产业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它是西方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标志,是人类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的开端。
工业革命是工业设计诞生的最直接原因,它为工业设计的产生的贡献不仅是技术方面的,而且还包括了社会的、文化的、人类生活方式的,工业革命意味着人类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大方面的变革。
工业革命之后的一个世纪,是一个疯狂的发明时代。
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为设计师提供了新设计条件,设计新产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因而设计史的研究与生活方式的研究是密切相关的。
第二节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50年代的设计形势一、工业革命之后的设计环境工业革命之后,设计和制造出现了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设计的人员。
设计也被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行业,他们的图纸可以向许多制造商兜售。
这种分离使担任制造角色的广大体力劳动者—工人,变成设计师用以体现自己意图的工具,和机器差不多,工人的劳动失去了古代工匠所具有的乐趣。
标准化和一体化产品的出现,使得评价设计优劣的唯一标准是利益,是如何省工、省料、省钱,没有人关心产品的艺术性和文化性。
※※※※※※※※※※※※※※※※※※※※※※※※※※※※※※※※※※※※※※※※※※※※※※【笔记截取内容:】类一切有目的的活动领域,是针对一定目标所采用的一切有形(智力构思)和无形的方法的过程和达到目标产生的结果,反映着人的自觉意志和经验技能,与思维、决策、创造等过程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广义的“设计”将外延延伸到人的一切有目的的创造活动;而狭义的“设计”则专门指在有关美学的实践领域内,甚至只限于实用美术范畴第一,设计是有目的、有预见的行为,是人类特有的造物行为,不同于动物的看似绝妙的本能。
第二,设计是自觉的、合乎规律的活动,设计的发展过程是人类智力不断发展,审美意识由萌芽到发达的过程。
第三,设计对实践的指向性和指导性。
人在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复杂过程中总是在许多“设计—实践—再设计—再实践”的反复和循环中达到最终目标的。
因此,在设计的全过程中,包含着若干由实践参与的环节。
第四,设计是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从这个意其一,设计是针对一定目标所采用的系列措施和涉及的各种因素的综合运用,是一个动态过程;其二,目标达到后,形成的某种物化的或概念性的结果,如一把椅子,一种解决问题的对策等。
工业设计指工业生产领域内的设计活动,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产品的活动。
它是在工业革命之后产生,经过包豪斯时代的发扬,在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一种设计行为。
其目标是要把完善的、美好的、合理的、廉价的工业制成品和经设计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计划、构思的形成;第二阶段,将计划、构思、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式利用视觉的传达方式表现出来,如图纸、制、设计是人类有目的的、有遇见的行为;2、设计是自觉的、合规律的活动,设计的发展过程是人类智力不断发展的过程;3、设计对实践具有指向性和指导性;案。
(2)设计的范畴不仅扩展到物质生产领域,也包括文学、艺术等的精神生产领域,甚至包括经济规划,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景,国家大政方针上等诸多方面的决策和方案等,只要为了一定目的而从高设想、规划、计划、安排、布置、畴1、功能功能,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求的功效和用途。
与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对应,客体既具有使用功能,也具有审美功能和社会功能等。
2、造型造型是功能的载体,功能必须依附于造型而存在。
3、技术与材料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