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合集下载

【精品】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教科版

【精品】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教科版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课是学生对本单元学到的知识的总结和综合运用,也体现了将科学和技术相结合的精神。

在前面几课学习的基础上,这课要求学生自己建造一个地形,并选择恰当的位置和材料建造房屋。

然后模拟暴雨,看看自己的家园能否经受住暴雨的袭击,并从实验中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找出改进的方法。

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并思考人类应如何减少因侵蚀作用而引起的自然灾害,保护自己的家园。

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第二部分是“暴雨对我们的家园有什么影响”;第三部分是“总结和拓展”。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已经通过大量的模拟实验了解了外力对于地表的地形地貌的改变作用,大部分学生头脑里也有减少侵蚀作用的想法和措施,只是没有经过教师的点拨,所以这些思路大多还没有完善成熟。

因此,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来展开教学。

学生对于本课的模拟实验材料已经很熟悉了,模拟实验的目的也很明确,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通过模拟实验的现象不断引导学生思考,进一步完善“如何才能更好地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方案。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2.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过程与方法:1.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2.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各种力量在重塑和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2.认同人类活动要尊重自然规律,减少因自身活动带来负面影响的观点。

3.认识到土地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4.关注人类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不被破坏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模拟实验,体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难点: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评价任务1.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家园模型。

2019-2020年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减少对土壤的侵蚀》教学设计

2019-2020年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减少对土壤的侵蚀》教学设计

2019-2020年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减少对土壤的侵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各种力量在重塑和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认同人类活动要尊重自然规律,减少因自身活动带来负面影响的观点。

认识到土地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关注人类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不被破坏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教学难点】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教学准备】分组器材:长方形塑料水槽(或大盘子)、土、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水、接水容器、建造房屋的材料等。

教师演示:防治水土流失的图片、录象或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1、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

侵蚀使某些地方的土壤流失,改变了地形地貌,同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人们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侵蚀。

出示预防水土流失的图片、录象或课件。

2、今天我们就运用我们在这个单元所学的知识,在一个大水槽里建造一个有山地有平原的地形,然后选择地形中的一个地方建造房屋。

如果暴雨即将来临,我们的家园能经得住风雨的袭击而不被破坏吗?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比一比吧。

二、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1、我们建造什么样的地形,用什么材料?选择什么位置建筑房屋?小组讨论并画出设计图。

2、全班交流展示设计图,并描述为什么这样建造地形,解释为什么这样选择家园的位置,以及选择建造地形及房屋所需要的材料的理由。

3、评价、小结。

4、预测暴雨过后,我们的家园会怎样?三、暴雨对我们的家园有什么影响1、思考:在比赛实验中,每组的什么条件应该保持相同,为什么?2、学生进行比赛实验:用喷水器装水模拟暴雨降临,观察自己的家园能否经得住暴雨的袭击。

五年级科学上册 3_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教案 (新版)教科版ok

五年级科学上册 3_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教案 (新版)教科版ok
2、全班交流展示设计图,并描述为什么这样建造地形,解释为什么这样选择家园的位置,以及选择建造地形及我们的家园会怎样?
三、暴雨对我们的家园有什么影响
1、思考:在比赛实验中,每组的什么条件应该保持相同,为什么?
2、学生进行比赛实验:用喷水器装水模拟暴雨降临,观察自己的家园能否经得住暴雨的袭击。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教学
目标
1、认识到各种力量在重塑和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2、认同人类活动要尊重自然规律,减少因自身活动带来负面影响的观点。3、认识到土地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4、关注人类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不被破坏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重点
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3、交流讨论并评价比赛实验结果。
4、反思:如果重新设计建造自己的家园,我们会对地形做哪些改进?我们仍将房子建造在最初选择的地方吗?为什么?我们将房子建造在哪里?
教学流程预设
反思与补充
四、总结、拓展延伸
1、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力量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2、地球的各种力量包括人类自身在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会对我们造成哪些灾害?




资料仅供参考!
2、今天我们就运用我们在这个单元所学的知识,在一个大水槽里建造一个有山地有平原的地形,然后选择地形中的一个地方建造房屋。如果暴雨即将来临,我们的家园能经得住风雨的袭击而不被破坏吗?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比一比吧。
二、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
1、我们建造什么样的地形,用什么材料?选择什么位置建筑房屋?小组讨论并画出设计图。
难点
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课前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8减少土地的侵蚀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8减少土地的侵蚀教科版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对学生本单元学到的知识的总结和综合运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本单元内容,并思考人类应如何减少因侵蚀作用引起的自然灾害,保护自己的家园。

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设计我们的家园”;第二部分是“暴雨对我们的家园有什么影响”;第三部分是“总结与拓展”。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已经通过大量的模拟实验了解了外力对地形地貌的改变作用,大部分学生也有了减少侵蚀作用的想法与措施,但这些思路大多数还没有成熟,实验本节课的关键在于通过模拟实验的现象不断引导学生的思考,进一步完善“如何才能更好的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方案。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2、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科学词汇:地表形态、侵蚀、生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2.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各种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时,也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2.认识到土地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3.关注人类为了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不被破坏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类减少对土地的侵蚀的方法。

难点:认识到人类活动要尊重自然规律,减少因自身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五、教学准备
视频和课件。

六、教学过程。

第8课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第8课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8课《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

侵蚀使某些地方的土壤流失,改变了地形地貌,同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人们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侵蚀。

本课重点内容是如何防止和减少暴雨对土地的侵蚀,以及侵蚀带来的危害。

因为土地的减少和流失是人类目前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而且这个问题也和人类本身的活动有关,如破坏植被、过度放牧等。

本课通过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的活动,让学生运用本单元学到的知识继续探究如何防止和减少自然力量对土地的侵蚀以及对家园的破坏。

本课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第二部分是“暴雨对我们的家园有什么影响”;第三部分是“总结和拓展”。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和土壤的组成结构,同时探究了雨水、河流对土地的侵蚀,以及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这是学生学习本课的基础。

特别是学生已经学习了第5课《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已经知道了什么是侵蚀和影响侵蚀的因素,这些都是学习本课宝贵的经验。

但第5课重点是探究影响侵蚀的因素,本课重点是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过程相仿,但目的不同。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2.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过程与方法:1.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2.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各种力量在重塑和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2.认同人类活动要尊重自然规律,减少因自身活动带来负面影响的观点。

3.认识到土地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4.关注人类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不被破坏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3.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3.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教科版
预设:(1)平原为主
(2)山地和平原结构的结合
(3)其它
提问: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预设:(1)模拟比较容易产生侵蚀现象的地形Ppt展示模型
(2)其它(当然也已出现平面地区的设计,可以模拟暴雨后洪物用什么材料做?
预设:(1)纸张(2)橡皮泥(3)塑料小房子(4)其它
课堂作业本
板书设计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引起侵蚀: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
设计模拟实验模拟暴雨侵蚀过程家园建设及周边的保护
教学反思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准备:长方形塑料水槽(或大盘子)、土、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水、接水容器,建造房屋的材料等。
教师展示:防治水土流失的图片、视频等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
通过复习,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前面几课所学到的知识,同时提出了本课的探究任务和要求:在一个大盘子里建造一个有山地有平原的地形,然后选择地形中的一个地方建造房屋。这个家园要能尽量减少暴雨对土地的侵蚀和引起的灾害。
提问:建筑物摆放的位置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预设:(1)尽量离河边远一点
(2)地基要牢固一点
(3)房屋周围要注意环境保护,覆盖一些“绿化”防止水土流失
(二)设计过程
1.小组讨论设计相关问题
2.制作设计图
(1)领取材料
(2)学生动手制作
(三)设计交流
1.全班交流展示设计图,描述为什么这样建造地形。
2.小组之间的交流评价。
3.预测暴雨过后,自己设计的家园会不遭受侵蚀破坏吗?
三、模拟暴雨现象对家园的影响
(一)模拟实验关注
提问:模拟实验中,各组之间要相互比较,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预设:(1)喷壶模拟暴雨的水量要控制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8减少土地的侵蚀|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8减少土地的侵蚀|教科版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

侵蚀使某些地方的土壤流失,改变了地形地貌,同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人们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侵蚀。

本课重点内容是如何防止和减少暴雨对土地的侵蚀,以及侵蚀带来的危害。

因为土地的减少和流失是人类目前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而且这个问题也和人类本身的活动有关,如破坏植被、过度放牧等。

本课通过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的活动,让学生运用本单元学到的知识继续探究如何防止和减少自然力量对土地的侵蚀以及对家园的破坏。

本课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第二部分是“暴雨对我们的家园有什么影响”;第三部分是“总结和拓展”。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和土壤的组成结构,同时探究了雨水、河流对土地的侵蚀,以及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这是学生学习本课的基础。

特别是学生已经学习了第5课《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已经知道了什么是侵蚀和影响侵蚀的因素,这些都是学习本课宝贵的经验。

但第5课重点是探究影响侵蚀的因素,本课重点是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过程相仿,但目的不同。

科学知识:1.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2.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科学探究:1. 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2. 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科学态度:1. 认识到各种力量在重塑和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2. 认同人类活动要尊重自然规律,减少因自身活动带来负面影响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 认识到人类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不被破坏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一二学情分析教材分析三教学目标四教学重点五教学难点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教科2001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三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_2

教科2001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三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_2

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

2.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重点)3.对实验结果实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难点)4.注重人类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不被破环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教学过程一、检查器材长方形大盘子、土、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水、接水容器、塑料泡沫、绿色植被(小草)。

二、复习导入(一)回忆:哪些因素会引起对土地的侵蚀?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照片,是咱们沁水1982年发生特大洪灾的现场。

(学生说说在照片上看到了什么。

树木、房屋都被冲毁了,人民群众被困;县政府组织工作人员解救被困群众;洪水退去后县城是一片狼藉。

)孩子们,当年县城一半的房屋都被冲毁了,那情景至今回忆起来,还是令人心有余悸。

这些灾难的发生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暴雨侵蚀土地,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好每一寸土地,就要想办法尽量减少对土地的侵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减少对土地的侵蚀》,共同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三、传授新知究暴雨对土地的侵蚀。

(一)出示学习目标师: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相信这节课你们一定会用出色的表现完成学习目标。

(二)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1.检查课前预习情况师:孩子们,课前预习时,老师让大家小组讨论画出建造家园的设计图,都画好了吗?(好了)组长举起来老师看一下。

师:完成的很好,老师想问一下,讨论时,你们考虑了哪些问题?(我们建造什么样的地形?用什么材料?选择什么位置建造房屋?)师:老师知道课前你们已经建好了地形,谁告诉老师你们建造了什么样的地形?(山地和平原)师:你们用了哪些材料呢?(学生发言)师:建造家园注意了绿色植被的存有,很好。

选择什么位置建筑房屋,老师想让大家通过设计图来给大家展示讲解。

学生展示讲解。

师小结:孩子们思维敏捷,考虑周全,设计图纸时就考虑了房屋的安全,老师很是佩服。

心动不如行动,下面就请大家动手根据设计图在地形上合适的位置建造房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第8课《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2.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科学探究:
1. 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2. 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科学态度:
1. 认识到各种力量在重塑和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2. 认同人类活动要尊重自然规律,减少因自身活动带来负面影响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 认识到人类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不被破坏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教学难点】
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长方形塑料水槽(或大盘子)、土、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水、接水容器、建造房屋的材料等。

教师演示:防治水土流失的图片、视频或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引导】教师播放泥石流冲毁房屋的视频。

2.【教师提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泥石流?
3.【学生回答】暴雨、植被破坏,土地被侵蚀……
4.【教师引导】是的,暴雨和人类活动都会侵蚀土地,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我们必须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

二、设计新家、交流汇报
1.【教师引导】播放视频:模拟暴雨侵袭家园
当暴雨降临,家园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
2.【画设计图】教师:如果让你重建家园,你会怎么设计?请小组讨论,完成设计图。

生小组讨论完成设计图、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教师:哪一组愿意上来与我们分享?
师、生小组汇报交流
4.【教师引导】教师:这么多方案,到底谁的设计好,有没有办法先检验一下?(做实验);教师出示课前模拟好的地形、房屋模型、植被模型等材料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主要任务就是设计方案并交流,首先要学生根据已有学习经验进行设计,包括房屋位置的选择,是否有植被覆盖,开凿河道,土地是否平整,修建堤坝等。

在交流的时候,不仅要展示自己小组的设计图,还要求对设计进行解释和说明。

让学生积极思维带着目的去进行科学的活动。

三、模拟暴雨、总结分析
1.【小组活动】生领取材料建造家园,师巡视指导。

2.【小组比赛】
a确定检验标准
教师:家园建好了,接下来我们就来比一比谁的家园建造的好,比什么呢?(雨水带走的泥沙最少、房屋不被冲走、房屋不被淹没)
b小组比赛
生分组模拟降雨,师巡视指导
3.【汇报小结】
教师:哪一组愿意带着你们的材料上来和我们分享?
生汇报交流
小结: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为了减少土地的侵蚀,我们可以植树造林、修建河道、夯实土地……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模拟实验验证,知道植树造林、修建河道、夯实土地等措施能减少土地的侵蚀。

实验后经过全班讨论交流后,反思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并讨论如何改进,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四、总结,拓展(时间有余可作为课题延伸)
1.【教师引导】教师提问:除了暴雨你还知道哪些因素会侵蚀土地?
【教师小结】流水、风、海浪、冰川、人类活动等都会侵蚀土地。

2.【教师引导】教师出示温州泰顺暴雨引发泥石流,引导:土地的侵蚀会引发一些灾难,破坏我们的家园,我们浙江是沿海地区,夏天经常有台风,去年,在温州泰顺,台风带来的暴雨引发了泥石流,摧毁了一个村庄。

3.【教师引导】教师:在中国的西北地区,降雨少,植被少,遇上刮大风,容易引发沙尘暴。

教师出示投影:西北地区土地侵蚀导致沙尘暴
4.【课后拓展】我们已经了解了明明家乡土地受侵蚀的情况,那你的家乡土地受侵蚀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你家在哪里?土地受侵蚀的情况你知道吗?课后大家可以去调查一下。

【板书设计】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夯实土地
植树造林
修建堤坝
修建河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