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欢欢喜喜庆国庆》教案
3《欢欢喜喜庆国庆》(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3《欢欢喜喜庆国庆》(教学设计)一、设计背景国庆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年的国家庆典,是庆祝我国国家独立、民族团结、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节日。
为了加深学生对国庆节的了解,提高爱国意识,本节课以《欢欢喜喜庆国庆》为主题,进行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1.了解国庆节的来源和意义。
2.增强爱国意识,培养民族自豪感。
3.能够听懂简单的国庆节歌曲,学习唱歌。
4.能够以口号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爱。
三、教学内容1. 课文导读通过教师导读课文,了解国庆节的来历、意义和庆祝活动。
2. 歌曲欣赏让学生欣赏国庆节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引导学生用身体语言感受歌曲节奏,并学习唱歌。
3. 制作国庆小旗教师指导学生使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具有国庆节元素的小旗,增加学生的手工能力和对国庆节的感知。
4. 口号创作教师给出关于国庆节的口号模板,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创作口号,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爱和自豪感。
四、教学方法1.阅读教材,导读课文实现知识的输入和学生对国庆节的初步认识。
2.欣赏歌曲,采用听觉、视觉和身体感官的多方面体验,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锻炼。
3.制作国庆小旗,引导学生通过手工制作方式,增加学生动手能力和对国庆节的感知。
4.口号创作,采用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本课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实现了知识、情感、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增加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达到了教学目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比较好,但是在制作国庆小旗这一环节,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耐心有待提高,有一部分学生完成的小旗质量不够好。
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素质教育的提高。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欢欢喜喜庆国庆》教案1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欢欢喜喜庆国庆》教案1一. 教材分析《欢欢喜喜庆国庆》是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庆祝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了国庆节的各项活动,如升国旗、看阅兵、放鞭炮等,让学生在了解国庆节的同时,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对国庆节的认识有限。
但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可能参加过一些庆祝活动,如升国旗、看阅兵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引导学生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庆祝活动,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庆祝活动。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意义。
2.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国庆节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国庆节的氛围。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国庆节的了解和感受。
3.游戏教学法: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国庆节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国庆节的相关图片、视频等素材。
2.准备升国旗、放鞭炮等庆祝活动的道具。
3.准备分组讨论的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国庆节的氛围,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国庆节的了解。
如:“你们知道国庆节是什么时候吗?”“国庆节有哪些庆祝活动?”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图片和文字,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庆祝活动。
如升国旗、看阅兵、放鞭炮等。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国庆节的意义,如祖国的繁荣昌盛等。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对国庆节的了解和感受。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游戏:设计“国庆知识问答”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国庆节的认识。
如:“国庆节是哪一年成立的?”“我国的首都是哪个城市?”4.巩固(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国庆节的来历和庆祝活动,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3课《欢欢喜喜庆国庆》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3课《欢欢喜喜庆国庆》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国庆节的由来和意义;
2.知道如何欢度国庆节;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意义;
2.让学生知道如何欢度国庆节;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方法
听讲、互动、小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1.通过关于国庆节的一个短故事导入;
2.引导学生了解国庆节的由来和意义。
2. 学习(35分钟)
1.通过幻灯片介绍如何欢度国庆节(包括游行、看升旗仪式等);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欢度国庆节的方式和经历;
3.让学生们连线观看升旗仪式的视频。
3. 总结(10分钟)
1.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国庆节的意义;
2.让学生表达一下自己的爱国情感。
4. 作业布置(5分钟)
1.家长和学生一起设计一个资讯海报,介绍本地庆祝国庆的活动;
2.布置调查问卷,了解家庭、学校和城市在国庆节期间的庆祝方式。
六、教学评估
1.检查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话总结国庆节的意义;
2.评估学生表达的爱国情感的程度;
3.评估学生使用Markdown文本格式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
1.幻灯片;
2.升旗仪式视频。
八、教学后记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国庆节的意义,并培养出较好的爱国情感。
在调查问卷的过程中,也让学生们了解到了不同地方庆祝国庆的方式和经验,拓展了视野。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3课《欢欢喜喜庆国庆》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3课《欢欢喜喜庆国庆》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国庆节的起源、意义和庆祝活动,并学习相关的礼仪知识。
2. 能力目标:通过讨论、朗读、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国庆节的起源、意义和庆祝活动。
2. 国庆节的礼仪知识。
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用《祖国你好》等歌曲为主题进行热身活动,引导孩子们关注国庆节的来临。
2. 讲授(25分钟)(1)学生听教师讲述国庆节的起源、意义和庆祝活动。
(2)教师为学生介绍国庆节的礼仪知识,如国旗折叠、升旗、唱国歌等,并发放相应的资料,让学生进行阅读。
(3)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模拟情景的形式展示国庆节的庆祝活动,如阅兵式、升旗仪式、烟花晚会等。
(4)教师和学生一起学唱《义勇军进行曲》,并进行合唱示范。
3. 实践(20分钟)(1)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国庆节庆祝活动的场景,如升旗仪式、阅兵式、文艺演出等。
(2)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从不同的角度对国庆节进行描述,如“你为什么喜欢国庆节?”、“你心目中的最美国庆是什么样子?”等。
4. 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国庆节活动,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庆祝活动,以及相关的礼仪知识,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在实践环节通过角色扮演和对话练习等多种形式,培养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拓展了教学的多样性。
但是,本节课的时间安排可能略显紧张,对于一些学习较慢的孩子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同时,对于一些基础薄弱的孩子,需要提前进行预习或补习。
部编版道德与法制二年级上册第3课欢欢喜喜庆国庆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制二年级上册第3课
欢欢喜喜庆国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日、国歌、国徽。
2、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热爱这个国家。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的自豪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学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热爱自己的祖国。
三、教学准备:课件、图片
四、教学的过程。
一、激趣导入:
老师向大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年的10月1日是我国第几个国庆节么?
顺势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板书:《欢欢喜喜庆国庆》。
二、来之不易的新中国:
老师出示课本第10页图片的课件,请同学仔细观察后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学生积极讨论、分享,老师巡视指导。
最后每个小组派出一个同学进行发言。
老师总结: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的新中国是建立在无数先烈流血牺牲的基础上的,我们的新中国来之不易,我们要
1。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3 欢欢喜喜庆国庆(教案)

3《欢欢喜喜庆国庆》教学设计《欢欢喜喜庆国庆》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三课。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的重要节日—国家意义上的“国庆节”,引导学生理解自己生活中节日的历史与文化意义,以文化之光点亮他们的生活世界,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爱国情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基础。
本课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新中国的生日”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国庆节的由来,明白新中国来之不易,感恩与崇敬先烈,珍惜和热爱当下的生活。
第二部分“认识国旗国歌国徽”旨在引导学生懂得国旗、国徽、国歌是国家的象征,并从国家层面理解这些标志的神圣性和崇高性。
教学目标:1:了解国庆节的来历,知道国庆节是祖国的诞辰日。
2:知道我国的国旗、国歌及国徽是国家的象征。
3:感受开国大典的隆重与庄严,激发热爱祖国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知道国名及国庆日的由来。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生日快乐》师:听到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生:我想到了我的生日。
师:你的生日是哪一天呢?家人会怎么给你过呢?生:回答师:我们的祖国母亲也有生日,你知道她的生日是那一天吗?生:回答(10月1日)师:是,没错,就是10月1日,那一天里全国各族人民和全世界的华人同胞都会为祖国祝生日,这一天比称为国庆节,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庆祝这个节日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欢欢喜喜庆国庆》板书课题:欢欢喜喜庆国庆让学生集体读课题二:新课(一)国庆节的由来师: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国庆节是怎么来的呢?现在大家一起来看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视频。
1.出示视频《1949年开国大典》(板书:一:国庆节的由来)师:观看了这段视频,1.说说是谁,在什么地方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2.在天安门城楼宣布了什么?(出示幻灯片)生:毛主席,天安门的城楼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师: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整个中华大地沸腾了,整个世界都震动了!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并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欢欢喜喜庆国庆》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欢欢喜喜庆国庆》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欢欢喜喜庆国庆》是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课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庆祝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国旗的情感。
本课内容通过讲述国庆节的庆祝活动,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自豪感,但是对于国庆节的来历和庆祝活动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庆节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庆祝活动。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国旗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庆祝活动。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国旗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的方式,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庆节的意义。
2.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情感教学法:通过讲述国庆节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六. 教学准备1.图片:准备与国庆节相关的图片,如升国旗、阅兵式等。
2.视频:准备与国庆节相关的视频,如升国旗、阅兵式等。
3.课件:制作课件,内容包括国庆节的来历、庆祝活动等。
4.国旗模型:准备国旗模型,用于教学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国庆节的庆祝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国庆节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讲述国庆节的来历和庆祝活动,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国庆节的看法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自豪感。
4.巩固(10分钟)利用国旗模型,教授学生升国旗的正确方法,让学生尊重国旗,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庆节的庆祝活动。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欢欢喜喜庆国庆》优秀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欢欢喜喜庆国庆》优秀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欢欢喜喜庆国庆》是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国庆节的来历、意义以及庆祝活动。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简练,贴近学生生活,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意义,认识国旗、国徽等象征国家的重要标志,以及通过庆祝活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家概念,对国庆节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国庆节的来历和意义,以及国旗、国徽等标志的象征意义,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对于庆祝国庆节的方式和活动还缺乏深入的认识和实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意义,认识国旗、国徽等象征国家的重要标志。
2.通过庆祝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国家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庆祝活动的热情,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国庆节来历和意义的讲解。
2.国旗、国徽等标志的象征意义的解释。
3.学生动手制作庆祝活动的道具,以及团队协作的训练。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国庆节的来历和意义,国旗、国徽等标志的象征意义。
2.演示法:展示国旗、国徽等标志,让学生直观认识。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庆祝活动的道具,提高实践能力。
4.讨论法:分组讨论庆祝活动的方式和活动安排,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国旗、国徽等标志的图片和实物。
2.准备庆祝活动的道具制作材料。
3.准备课件和教学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和教学视频,简要介绍国庆节的来历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国旗、国徽等标志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直观认识,并讲解其象征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制作庆祝活动的道具,如小国旗、五星红旗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巩固(5分钟)分组讨论庆祝国庆节的活动方式和安排,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欢喜喜庆国庆》
本框是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单元的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的第二框。教材针对学生实际,从“新中国的生日”入手,通过图片及文字介绍,让学生国庆日的来历;通过图文故事“这时应该怎么办”,启发学生自觉尊重和爱护国旗等国家标志,加深对祖国的爱戴之情;“庆祝我们共同的节日”这一活动主题通过人们欢庆国庆的热烈场面,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喜悦之情,并引导了解身边的人如何建设我们的国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自豪感也就油然而生。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我国的国庆日的由来;
2、尝试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活动中感受、体验国庆的欢乐气氛,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人们迎接国庆的喜悦心情,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体验国庆的欢乐气氛,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主持人:这里讲述着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这里回响着一首首英雄的赞歌。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为了人民的幸福,他们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观看了这些英雄故事,大家一定是体会多多,感受多多,下面请同学来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指定2-3名学生回答)
师小结:新中国来之不易啊!9月30日是中国烈士纪念日,在那一天里,我们要特别向为新中国献身的英雄们表达崇敬与怀念之情。
(4)农民:辛勤劳作,生产人民必需的粮食。
(5)其他工作人员:坚守岗位,为人民服务。
3、小调查:调查身边的人准备怎样读过国庆节,填写下表。
被调查的人
工作
工作内容
国庆准备
小结:不同工作岗位上的人都在共同建设自己的国家,这是他们庆祝国庆节的方式。
活动六:我们庆国庆
1、提问:今年的国庆节就快到了,我们在日历上查一查,看看离国庆节还有多少天?
主持人:“故事擂台”
(学生接)“绝对精彩”
主持人:欢迎各小队来到“故事擂台”。(大屏幕播放一段革命题材的故事片)隆隆的炮声,把我们带入烽火连天的年代,今天,我们将在同学们的故事中,穿越时空,走近英雄,感受英雄。下面有请各队闪亮登场……
1、《抗日英雄张六子》
2、《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
3、《小英雄雨来》
3、情景三:小红在外面参加活动时收到了一面小红旗,可活动结束了,小红旗该怎么办呢?
出示做法:小红把小国旗带回了家,小心的放在了自己的书桌前。
4、情景四:小兰要把人民币做成工艺品,这时小丽看见了,她该怎么办?
出示做法:小丽立马阻止了小兰,并且告诉她人民币也是国家的标志之一,不能随意破环。
5、小结:国旗、人民币等,它们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我们要自觉尊重和爱护,我们要为生在这个伟大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活动三:祖国的象征
1、出示国旗图片
(1)师问:这是什么?国旗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呢?你知道红色代表什么吗?一颗大星代表什么?四颗小星代表什么?(孩子回答不出的,师讲述。)
五星红旗是红色的,红色象征革命,是用无数英雄战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五颗黄色的五星角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课件演示)
小结:国庆节是我们共同的节日,大家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活动六:身边的人怎样庆祝国庆节
1、指导学生看课本第十三页,看所展示的图片中是怎样庆祝国庆节的?然后说一说。
2、师小结:
(:驻守边关,保卫祖国疆土。
(3)建筑工人:认真工作,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这时候小明该怎么办?
出示做法:小明赶紧冒着大雨跑到旗杆下,把国旗降下来。站在不远处的小刚看到小明冒雨保护国旗,连忙跑过去和小明共用一把伞,把国旗收好。
2、情景二:星期一的早上小亮上学迟到了,同学们都立定站好注视着国旗的升起。这时小亮急急忙忙跑来了,他应该怎么办?
出示做法:小亮马上原地立正,向国旗行注目礼。
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
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
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
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
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
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
我爱我国家
(二)庆祝我们共同的节日
活动五:世界各地的人怎么庆祝国庆节
十月一日这一天,人们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庆贺祖国妈妈的生日:
1、大家欢聚在天安门前,天安门前还布置了图案精美的花坛;
2、人们在大门口挂上了国旗,举行庆国庆文艺演出;
3、海外同胞心系祖国,他们也在各地庆祝国庆节,向我们的祖国表示祝贺!
4、从田野到山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二、活动学习新知
(一)新中国的生日
活动一:国庆节的由来
1、观看视频:十月一日是我国的国庆节。国庆节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并请同学们边看边想,是谁,在什么地方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播放视频:《开国大典》片段]
2、提问:看了刚才的录像,谁说说是谁,在什么地方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3、提问这面五星红旗的升起代表了什么,你听到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布了什么?
2、提问:作为祖国妈妈的孩子,我们可以用什么形式庆祝国庆节?
3、小组活动:分组商量庆国庆的打算。鼓励学生用唱、跳、画、做手工等多种形式庆祝国庆节。
4、学生准备。教师指导,将有同样打算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互相合作。
5、师生交流对话。
(1)说一句祝福祖国妈妈的话。
(2)表演节目。
(3)绘画、制作。
(4)其他。
4、小结: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整个中华大地沸腾了,整个世界都震动了!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并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每年的十月一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十月一日就是我国的国庆节。
5、拓展:
算一算:今年是国庆周年。
活动二:新中国的故事
(3)你在哪见过国徽?师出示一元硬币两人一枚。
(4)课下请学生观察,搜集,看看什么地方还有国徽?
5、小结:国旗、国徽、国歌,都是祖国的标志象征。我们人人都要尊重国旗、国徽、国歌。
活动四:这时应该怎么办
1、情景一:一天下午,同学们都回家了,只有小明和小刚还在操场上。突然,天下起倾盆大雨。小明刚想回家,看见国旗还在空中飘扬。
这是儿女们心中期望的歌
期望的歌
2、谈话引题:我们祖国的生日是哪一天啊?
生回答。
师:没错,就是十月一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当生日来临的时候,家人都会给他庆祝。祖国也有自己的生日,在那一天里,全国各族人民和全世界的华人同胞都会为祖国母亲庆祝生日。所以这一天被称为“国庆节”。他们是怎么做的?我们又该怎样庆祝这个节日呢?一起来学习第3课《欢欢喜喜庆国庆》吧!
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
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
鸽子在崇山峻岭间飞过
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
愿你永远没有忧患永远宁静
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
这是儿女们心中期望的歌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
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
为你衔来一棵金色麦穗
鸽子在风风雨雨中飞过
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
愿你逆风起飞雨中获得收获
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
2、放录音《国歌》
在升旗时还会放一首歌曲,你们知道是什么歌吗?国歌也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你还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听到播放国歌吗?
3、演练“升国旗”
告诉孩子们:我们要面向国旗,肃立致敬。
4、老师这还有一个祖国的标志,出示国徽图片。
(1)师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观察国徽是什么样的。
(2)师讲述: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象征着我们伟大的祖国,周围是稻穗和齿轮,稻穗象征着农民,齿轮象征着工人。国徽也代表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大团结。
(2)我这里有一面红旗,你们能把五颗星贴上去吗?使这面红旗变成国旗(生贴星)。
(3)小朋友们,你们看我们的国旗美丽吗?那我们就用歌声来赞美国旗吧!(齐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4)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国旗在什么地方升起?你还在哪里见过它?
(5)小结: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是祖国的标志,每当升旗的时候我们应怎么做呢?
三、总结升华
今天,同学们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国庆节的知识,大家还准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同学们,让我们唱起来,跳起来,尽情表达对祖国妈妈的热爱吧!
(多媒体播放歌曲《国家》,学生齐唱。)
《国家》: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
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
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
【教学重点】
1、知道我国的国庆日的由来;
2、感受人们欢度国庆的喜悦之情。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1、教师准备:收集国旗国徽等标志,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搜集为新中国成立做出贡献的英雄事例。
一、歌曲导入
1、多媒体播放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