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格律(平仄格式)

合集下载

诗词平仄格律及常见诗病(精校版)

诗词平仄格律及常见诗病(精校版)

诗歌平仄格律及常见诗病(精校版)一、五绝平仄1.五绝仄起,首句不入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例:《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五绝仄起,首句入韵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例:《哥舒歌》西鄙人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3.五绝平起,首句不入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例:《听筝》李瑞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4.五绝平起,首句入韵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例:《闺人赠远》王涯花明绮陌春柳拂御沟新为报辽阳客流芳不待人二、五律平仄1.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例:《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

3.五律平起,首句不入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例:《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另一式:首句可改为平平仄仄平2.五律仄起,首句入韵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例:《终南山》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4.五律平起,首句入韵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例:《风雨》李商隐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近体诗格律

近体诗格律

近体诗格律近体诗(律诗,绝句)的平仄,指的是句子的平仄格式。

五言律诗共有四个句型,即:(一)○仄仄平平仄(二)平平仄仄平(三)○平平平仄仄(四)○仄仄仄平平(字外加圈表示可平可仄。

下同。

)四个句型错综变化,成为五言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如下:(一)首句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二)首句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三)首句平起仄收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四)首句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五言绝句是五言律诗的一半,所以也有四种平仄格式,如下:(一)首句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二)首句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三)首句平起仄收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四)首句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七言律诗也有四个句型,即:(一)○平平○仄仄平平仄(二)○仄仄平平仄仄平(三)○仄仄○平平平仄仄(四)○平平○仄仄仄平平四个句型错综变化,成为七言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如下:(一)首句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二)首句平起仄收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诗词】4首五言绝句,4种平仄谱式——五言绝句近体诗的平仄谱

【诗词】4首五言绝句,4种平仄谱式——五言绝句近体诗的平仄谱

【诗词】4首五言绝句,4种平仄谱式——五言绝句近体诗的平仄谱前几日发平仄谱时,先发的七言律诗的,当时有朋友应该先学五言,我是想七言都会了,更何况五言呢?:)律诗都会了,更何况绝句呢?:)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创作五言绝句,有必要了解一下五言绝句的平仄谱。

先来回顾一下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句型:五绝的平仄谱式五言的四种平仄句型组合而成,共四种类型:第一式:首句仄起不入韵式①②③④第二式:首句平起入韵式②④①②第三式:首句平起不入韵式③④①②第四式:首句仄起入韵式④②③④把五绝的这几种谱式,理解为五律四种谱式的开头四句,更便于记忆。

首句仄起不入韵式《马诗》(其五)唐· 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十一尤)第二式:首句平起入韵式《白鹭》唐· 李嘉佑江南渌水多,顾影逗轻波。

落日秦云里,山高奈若何。

第三式:首句平起不入韵式《听筝》唐· 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第四式:首句仄起入韵式《塞下曲》唐· 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五言绝句,每句字数比七绝少两字,首句用不用韵关系不大。

以上四种谱式中,第一式和第三式为不入韵式,较常用,为正格谱;第二式和第四式为入韵式,较少用,其中第四式最少用,它们都是偏格谱。

这些谱式与七绝正好相反,而与五律首句不用韵的谱式相合。

这里可以看出齐梁诗歌传统的影响。

题外话:很多人说这些东西太枯燥,愿意写就写,怎么高兴就怎么写,我觉得,对!没问题!文化嘛,只要是自己喜欢的想怎么样都是对的。

但是如果想多了解咱们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倒是愿意秉着学习的态度,认真的了解这些知识。

还是之前的那个比喻:老师:学英语语法,是先有语法呢,还是先有语言呢?答:先有语言!所以,一开始的《诗经》就是无拘无束的,古体诗都是奔放自由的,但是由于后人不断总结提炼规范,才出现“诗词格律”,万事万物,出现即合理,学与不学在您,您说呢!今天内容参考《诗词格律精讲》《古代诗歌》等专业书籍,不足之处请指正!。

近体诗的格律

近体诗的格律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如何掌握近体诗的格律(1)一、近体诗的形制不少人都觉得近体诗的格律很复杂,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

其实不然,只要明白了七律的形制,其他几种近体诗(五律、七绝、无绝)的格律就可以顺手牵羊般地解决了。

七律就是押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两联对仗的七言八句,这八句诗遵循规定的粘对关系,根据固定的平仄要求排列组合,构成两式四体:1、仄起式甲体(首句入韵)《无题》仄仄平平仄仄平来是空言去绝踪平平仄仄仄平平月斜楼上五更钟平平仄仄平平仄梦为远别啼难唤仄仄平平仄仄平书被催成墨未浓仄仄平平平仄仄蜡照半笼金翡翠平平仄仄仄平平麝熏微度绣芙蓉平平仄仄平平仄刘郎已恨蓬山远仄仄平平仄仄平更隔蓬山一万重(李商隐)乙体(首句不入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仄仄平平平仄仄剑外忽传收蓟北平平仄仄仄平平初闻涕泪满衣裳平平仄仄平平仄却看妻子愁何在【看,读平声】仄仄平平仄仄平漫卷诗书喜欲狂仄仄平平平仄仄白日放歌须纵酒平平仄仄仄平平青春作伴好还乡平平仄仄平平仄即从巴峡穿巫峡仄仄平平仄仄平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2、平起式甲体(首句入韵)《隋宫》平平仄仄仄平平紫泉宫殿锁烟霞仄仄平平仄仄平欲取芜城作帝家仄仄平平平仄仄玉玺不缘归日角平平仄仄仄平平锦帆应是到天涯平平仄仄平平仄于今腐草无萤火仄仄平平仄仄平终古垂杨有暮鸦仄仄平平平仄仄地下若逢陈后主平平仄仄仄平平岂宜重问后庭花(李商隐)乙体(首句不入韵)《客至》平平仄仄平平仄舍南舍北皆春水仄仄平平仄仄平但见群鸥日日来仄仄平平平仄仄花径不曾缘客扫平平仄仄仄平平蓬门今始为君开平平仄仄平平仄盘飧市远无兼味仄仄平平仄仄平樽酒家贫只旧醅仄仄平平平仄仄肯与邻翁相对饮平平仄仄仄平平隔篱呼取尽余杯。

(杜甫)七律的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一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所谓两式,是根据首句第二字的声调而划分的,第二字是仄声,就叫“仄起式” ;第二字是平声,就叫“平起式” 。

近体诗(唐诗)的格律与压韵

近体诗(唐诗)的格律与压韵

近体诗(唐诗)的格律与压韵文:网络近体诗或今体诗,就是我们常说的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近是相对的,我们跟着古人这么叫罢了。

据专家研究,近体诗发端于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到唐初成熟。

唐以前和唐以后不合近体格律的诗,一般被称为古体。

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五花八门,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

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

可以说古体基本不讲格律。

所以只谈近体诗。

基本格式基本格式还是必须遵守的。

如同馒头和水饺的区别,不遵守就不伦不类了。

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

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五言和七言格式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每句的字数不同。

近体诗的句子是以两句为一个单位的,每两句(一和二,三和四,依次类推)称为一联。

同一联的上下句称为对句,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上句称为邻句。

律诗共四联八句。

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排律的首联可对可不对,中间各联都必须对仗,最后一联不对,以便结束。

绝句的两联可对可不对。

绝句可以认为是从律诗转化而来的。

若两联都对仗,则是撷取律诗的颔联和颈联;若第一联对仗第二联不对仗,则是撷取律诗的颈联和尾联;若第一联不对仗第二联对仗,则是撷取律诗的首联和颈联,若第一联和第二联都不对仗,则是截取律诗的首联和尾联。

用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

近体诗只押平声韵.除了第一联,其它各联的上句不能押韵,必须以仄声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韵,必须以平声收尾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

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

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

近体诗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

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

近体诗格律(个人整理版)

近体诗格律(个人整理版)

②平平仄仄平
⑴、

③平平平仄仄
Ⅲ ④仄仄仄平平
七绝 ①’平平仄仄平平仄 ②’仄仄平平仄仄平
③’仄仄平平平仄仄 ④’平平仄仄仄平平
⑵、
Ⅲ ③平平平仄仄 ④仄仄仄平平
①仄仄平平仄 Ⅰ②平平仄仄平
③’仄仄平平平仄仄 ④’平平仄仄仄平平
①’平平仄仄平平仄 ②’仄仄平平仄仄平
⑶、
Ⅱ ⑤仄仄仄平平(同④) ②平平仄仄平
②’仄仄平平仄仄平 6(韵)
③’仄仄平平平仄仄 7 (尾
④’平平仄仄仄平平 8(韵)
③平平平仄仄 Ⅲ、
④仄仄仄平平 ⑵
①仄仄平平仄 Ⅰ、
②平平仄仄平 2、
③平平平仄仄 Ⅲ、
④仄仄仄平平 ⑵
①仄仄平平仄 Ⅰ、
②平平仄仄平
③’仄仄平平平仄仄 ④’平平仄仄仄平平 ①’平平仄仄平平仄 ②’仄仄平平仄仄平 ③’仄仄平平平仄仄 ④’平平仄仄仄平平 ①’平平仄仄平平仄 ②’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平十一真:
真因茵辛新薪晨辰臣人仁神亲申身宾滨槟缤邻鳞麟珍瞋尘陈春津秦频 苹颦濒银垠筠巾囷民岷泯[轸韵同]珉贫莼淳醇纯唇伦轮沦抡匀旬巡驯钧均 榛莘遵循甄宸纶椿鹑屯呻粼嶙辚磷呻伸绅寅姻荀询峋氤恂嫔彬皴娠闽纫湮 肫逡菌臻豳
上平十二文:
文闻纹蚊云分[分离]氛纷芬焚坟群裙君军勤斤筋勋薰曛醺芸耘芹欣氲 荤汶汾殷雯贲纭昕熏
下平四豪:
豪劳毫操[操持]髦绦刀萄猱褒桃糟旄袍挠[巧韵同]蒿涛皋号[号呼]陶 鳌曹遭羔糕高搔毛艘滔骚韬缫膏牢醪逃濠壕饕洮淘叨啕篙熬遨翱嗷臊嗥尻 鏖螯獒敖牦漕嘈槽掏唠涝捞痨芼
下平五歌:
歌多罗河戈阿和[和平]波科柯陀娥蛾鹅萝荷[荷花]何过[经过]磨[琢 磨]螺禾珂蓑婆坡呵哥轲沱鼍拖驼跎佗[他]颇[偏颇]峨俄摩么娑莎迦疴苛 蹉嵯驮箩逻锣哪挪锅诃窠蝌髁倭涡窝讹陂鄱皤魔梭唆骡挼靴瘸搓哦瘥酡

七律绝句的平仄格律

七律绝句的平仄格律

七律绝句的平仄格律
===========
七言绝句是近体诗的一种,全诗每句七个字,格律严谨,平仄交替,有着独特的韵律美感。

以下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律。

1. 平仄交替
--------
在七言绝句中,平仄交替是最基本的格律要求。

每句诗的每个字都应该遵循平仄交替的规律。

具体来说,就是每个句子中,相邻的两个字不能同为平声或仄声。

例如,“平平仄仄平平仄”就是符合平仄交替规律的句子,而“平平平平仄仄平”则不符合。

2. 句首平仄
-------
句首平仄是指七言绝句中每句第一个字的平仄规律。

一般来说,七言绝句的句首字应该遵循“平平仄仄平平仄”的规律,即第一、三、五字应为平声,第二、四、六字应为仄声。

例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 句尾平仄
-------
句尾平仄是指七言绝句中每句最后一个字的平仄规律。

一般来说,七言绝句的句尾字应该遵循“仄仄平平仄仄平”的规律,即第一、三、五字应为仄声,第二、四、六字应为平声。

例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 平仄数量
-------
在七言绝句中,每句的平声字和仄声字数量应该大致相等。

虽然在实际创作中,可以根据诗意和韵脚的需要进行一些调整,但总体来说,每句的平声字和仄声字数量应该尽量接近。

例如,“平平仄仄平平仄”和“仄仄平平仄仄平”,虽然前者平声字多一个,但后者整体上仍然符合平仄交替的规律。

以上就是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律的四个方面,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在实际创作中,只有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地表现出七言绝句的独特韵味和美感。

近体诗基本格式

近体诗基本格式

近体诗基本格式一、仄起句式A: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B: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二、平起句式A: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B: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例:一、仄起句式A:首句不入韵的(仄起仄收)《春望》仄仄平平仄国破山河在平平仄仄平城春草木深平平平仄仄感时花溅泪仄仄仄平平恨别鸟惊心仄仄平平仄烽火连三月平平仄仄平家书抵万金平平平仄仄白头搔更短仄仄仄平平浑欲不胜簪B:首句入韵的(仄起平收)《塞下曲其三》仄仄仄平平骏马似锋飙平平仄仄平鸣鞭出渭桥平平平仄仄弯弓辞汉月仄仄仄平平插羽破天骄仄仄平平仄阵解星芒尽平平仄仄平营空海雾消平平平仄仄功成画麟阁仄仄仄平平独有霍嫖姚二、平起句式A:首句不入韵的(平起仄收)《赋得古原草送别》平平平仄仄离离原上草仄仄仄平平一岁一枯荣仄仄平平仄野火烧不尽平平仄仄平春风吹又生平平平仄仄远方侵古道仄仄仄平平晴翠接荒城仄仄平平仄又送王孙去平平仄仄平萋萋满别情B:首句入韵的(平起平收)《北青萝》平平仄仄平残阳西入崦仄仄仄平平茅屋孤僧仄仄平平仄落叶人何在平平仄仄平寒云路几层平平平仄仄独敲初野磬仄仄仄平平闲依一枝藤仄仄平平仄世界微尘里平平仄仄平吾宁爱与憎注:以首句不入韵为正格。

附:唐七律平仄基本格式:一、平起式A: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B: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二、仄起式A: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B: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例:一、平起式A:首句入韵的(平起平收)《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元中函》平平仄仄仄平平汀洲无浪复无烟仄仄平平仄仄平楚客相思盖渺然仄仄平平平仄仄汉口夕阳斜渡乌平平仄仄仄平平洞庭秋水远连天平平仄仄平平仄孤城背岭寒吹角仄仄平平仄仄平独戍临江夜泊船仄仄平平平仄仄贾谊上书忧汉室平平仄仄仄平平长沙谪去古今怜B:首句不入韵(平起仄收)《客至》平平仄仄平平仄舍南舍北皆春水仄仄平平仄仄平但见群鸥日日来仄仄平平平仄仄花径不曾缘客扫平平仄仄仄平平蓬门今始为君开平平仄仄平平仄盘殄市远五兼味仄仄平平仄仄平樽酒家贫只旧仄仄平平平仄仄肯与邻翁相对饮平平仄仄仄平平隔篱呼取尽余杯二、仄起式A:首句入韵的(仄起平收)《别舍弟宗一》仄仄平平仄仄平零落残魂信黯然平平仄仄仄平平双垂泪别越江边平平仄仄平平仄一身去国六千里仄仄平平仄仄平万死投荒十二年仄仄平平平仄仄桂岭瘴来云似墨平平仄仄仄平平洞庭春尽水如天平平仄仄平平仄欲知此后相思梦仄仄平平仄仄平常在荆门郢树烟B:首句不入韵的(仄起仄收)《再受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仄仄平平平仄仄去过十年同赴召平平仄仄仄平平渡江千里又分歧平平仄仄平平仄重临事异黄函相仄仄平平仄仄平三黜名惭柳士师仄仄平平平仄仄归目并随回雁尽平平仄仄仄平平愁肠正遇断猿时平平仄仄平平仄桂江东过连山下仄仄平平仄仄平相见长吟有所思注:以首句入韵为正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學活動
第七至九課節
學習重點
聆聽範疇:
✧安靜、耐心、專注地聆聽
✧有禮貌,不隨意插話
✧仔細聆聽,認真思考
說話範疇:
✧按表達需要確定說話內容
✧聯繫生活經驗及已有知識以構思話語
✧主動發言,積極參與討論
寫作範疇:
✧聯繫生活經驗及已有知識以構思寫作內容
✧樂於嘗試不同類型的寫作,把想像和感受寫出來:嘗試創作至少有─句
合乎帄仌的五言古詩
✧與其他說話、聆聽、閱讀活動結合,欣賞他人的作品,分享寫作心得與
樂趣
其他:
✧文學:分辨帄仌;
初步認識(1)近體詩的格律特點:帄仌安排、押韻、對偶;
(2)輔助作詩的古書
✧品德情意:友愛同儕──培養學生珍惜友情的態度
✧中華文化:認識對聯在中國人社會的廣泛應用
✧思維:高層次思維能力及創造性思考能力
✧語文自學:主動尋找閱讀材料,培養閱讀古詩的興趣
教學步驟
近體詩格律(帄仌格式)
五絕
1. 仌起式首句不押韻
仌仌帄帄仌, 帄帄仌仌帄。

帄帄帄仌仌, 仌仌仌帄帄。

首句押韻則改為「仌仌仌帄帄」
2. 帄起式首句不押韻(將五絶仌起式不押韻的第三、四句,變為第一、二句,
而本來的第一、二句,則變為第三、四句)
帄帄帄仌仌, 仌仌仌帄帄。

仌仌帄帄仌, 帄帄仌仌帄。

首句押韻則改為「帄帄仌仌帄」
七絕
在五絶的每句開頭,加上兩字,如該句開頭是「仌」,加上去的便是兩個「帄」,如此類推。

1. 帄起式首句不押韻
帄帄仌仌帄帄仌, 仌仌帄帄仌仌帄。

仌仌帄帄帄仌仌, 帄帄仌仌仌帄帄。

首句押韻改為「帄帄仌仌仌帄帄」
2. 仌起式首句不押韻(將七絶帄起式不押韻的第三、四句,變為第一、二句;
而本來的第一、二句,則變為第三、四句)
仌仌帄帄帄仌仌, 帄帄仌仌仌帄帄。

帄帄仌仌帄帄仌, 仌仌帄帄仌仌帄。

首句押韻改為「仌仌帄帄仌仌帄」
律句
絕句、律句的形式基本上一樣,只是絕句不須對仗。

五律
五律是把五絕重複
1. 仌起式首句不押韻
仌仌帄帄仌, 帄帄仌仌帄。

帄帄帄仌仌, 仌仌仌帄帄。

仌仌帄帄仌, 帄帄仌仌帄。

帄帄帄仌仌, 仌仌仌帄帄。

首句押韻改為「仌仌仌帄帄」
2. 帄起式首句不押韻
帄帄帄仌仌, 仌仌仌帄帄。

仌仌帄帄仌, 帄帄仌仌帄。

帄帄帄仌仌, 仌仌仌帄帄。

仌仌帄帄仌, 帄帄仌仌帄。

首句押韻改為「帄帄仌仌帄」
七律
在五律的每句開頭,加上兩字,如該句開頭是「仌」,加上去的便是兩個「帄」,如此類推。

1. 帄起式首句不押韻(五律仌起式首句不押韻,加上兩個「帄」)
帄帄仌仌帄帄仌, 仌仌帄帄仌仌帄。

仌仌帄帄帄仌仌, 帄帄仌仌仌帄帄。

帄帄仌仌帄帄仌, 仌仌帄帄仌仌帄。

仌仌帄帄帄仌仌, 帄帄仌仌仌帄帄。

首句押韻改為「帄帄仌仌仌帄帄」
2. 仌起式首句不押韻
仌仌帄帄帄仌仌, 帄帄仌仌仌帄帄。

帄帄仌仌帄帄仌, 仌仌帄帄仌仌帄。

仌仌帄帄帄仌仌, 帄帄仌仌仌帄帄。

帄帄仌仌帄帄仌, 仌仌帄帄仌仌帄。

首句押韻改為「仌仌帄帄仌仌帄」
對聯舉隅
1. 諸葛亮(上聯嵌入一至十的數目字,下聯對以「五行」和「五方」)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裡演木金土屬卦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2. 相傳北宋文學家蘇軾之妹蘇小妹,出上聯以難夫秦觀
閉門推出窗前月
投石衝開水底天
3. 上聯是清朝皇帝乾隆所作,下聯是紀曉嵐即興所對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
二字聯
春花(對)秋月
書山(對)學海
紅玉(對)丹瑤
三字聯
水底月(對)鏡中花
飛鳥盡(對)良弓藏
四字聯
青山不老(對)綠水長流
山清水秀(對)人傑地靈
五字聯
翱翔一萬里(對)來去幾千年
半浸中華岸(對)旁通異域船
六字聯
竹雨松風琴韻(對)茶煙梧月書聲
行止無愧天地(對)褒貶自有春秋。

七字聯
千秋筆墨驚天地(對)萬里雲山入畫圖
松葉竹葉葉葉翠(對)秋聲雁聲聲聲寒
八字聯
行不得則反求諸己(對)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九字聯
冰冷水一點二點三點(對)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
十字聯
水水山山處處明明秀秀(對)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
十一字聯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對)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中國語文資優培育計畫
與古詩人齊唱和
我的學習日誌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第七至九節:近體詩的格律
1.在這一節課裏,我得著了:
1.讀一讀、寫一寫:先選出一字,讀出它的6個音調,然後找出與這音調相對
應的字。

(注意:不是每一個音調都有相對應的字)
(例)分:分粉訓焚憤份
詩:詩史試時市事
3. a.讀一讀、辨一辨:在下列的字中,用紅色
是p 、t 、k (即入聲字);
b. 請在下列的非入聲字中,找出哪些是第1或第4聲的字(即帄聲字),用
4. 根據第三題所得,請將這些字分為帄仌兩類,列寫於下: 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分組討論:請為所讀的6首詩畫出詩中各字的帄仌,以「一」付表「帄」,
以「1」付表「仌」 6. 分組討論:請寫出6首詩所用的帄仌格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a. 找出同韻字:下列有四組同韻字,請用不同的顏色筆分別把它們圈出來
b. 試在下列橫線上,寫出押韻的字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試寫出6首詩的押韻字(提示:押韻字一般出現在句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對對配:把屬於相配的詞語用線連上。

晨 龍飛
曠野帄原 青山綠水
靜女 嫩手似柔荑
栽 朝衣
曹公奸似鬼 斜風細雨
鳳舞 奇男
朝臣 午
白石黃花 植
綿腰如弱柳 國老
祭服 堯帝智如神
8. a. 搜集喜愛的對偶或對聯,然後抄錄下來
b. 仿作或創作近體詩
c. 寫一對偶句或對聯
教學活動
第十課節─《好詩眾賞》
學習重點
聆聽範疇:
✧安靜、耐心、專注地聆聽
說話範疇:
✧運用合適的聲線、語調唱誦詩歌
其他:
✧品德情意:虛心開放、尊重別人、和帄共享
✧思維:高層次思維能力、創造性思考、個人與社交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

教學步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