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家暴的原因
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

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李阳(1969年6月22日—),疯狂英语创始人,全球著名英语口语教育专家,英语成功学励志导师,中国教育慈善家,全国新青年十大新锐人物。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欢迎阅读!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简介:2011年9月25日,李阳家暴事件曝光;10月,李阳妻子提出离婚诉讼;12月,李阳离婚案第一次开庭,双方同意离婚;2013年2月3日,李阳离婚案宣判,李阳家暴成立,李阳支付三个女儿抚养费,李金精神损害金5万元、财产折价款1200万元。
2014年1月14日,李阳宣布从安利跳槽,加盟民族直销企业富迪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2014年2月13日,李阳与Kim离婚财产纠纷案开庭,Kim举证李阳曾在东莞嫖娼。
4月3日,李阳离婚案异议宣判,法院认定已付732万。
2014年7月26日,李阳在河南登封少林寺皈依佛门,师从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名延依。
2015年5月,李阳再诉前妻索要400万元售房款。
成长历程李阳李阳祖籍山西,1969年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市奔牛镇(现为常州市武进区奔牛镇)。
其父母六十年代中学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志愿支援边疆建设。
李阳中学的学习状况不是很理想,1985-1986年高三期间因对学习失去兴趣曾几欲退学,1986年自新疆实验中学勉强考入兰州大学工程力学系。
大学一二年级李阳多次补考英语。
为了彻底改变英语学习失败的窘况,李阳开始奋起一博,他摒弃了偏重语法训练和阅读训练的传统,另辟蹊径,从口语突破,并独创性把考试题变成了朗朗上口的句子,然后脱口而出。
经过四个月的艰苦努力,李阳在1988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一举获得全校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李阳还和同学合作,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同声翻译训练,达到了在别人讲话的同时,可以在只落后一、两句的情况下立刻翻译成英语的程度。
李阳更是提出了全新的、简单的翻译标准,他称之为“中国人说中国话”,只要你是一个受过基础教育的中国人,你就可以成为一个出色的翻译。
浅谈嫌贫爱富行为的嘲讽与警示

浅谈嫌贫爱富行为的嘲讽与警示《我的叔叔于勒》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它的主题,一般认为是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辅中还引用了马克思的一段话来说明:“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
”[1]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也大多按照这个认识来进行讲述的,但我认为这样的主题是不成立的。
这样的主题结论离现在初中生实际生活太远,或者说,我们目前的教辅已经与时代脱轨。
我认为,这篇文章的实际主题是对嫌贫爱富行为的嘲讽,警示这种行为是多么让人不齿,从而教育孩子们应富有爱心。
笔者之所以说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对嫌贫爱富行为的嘲讽,而非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理由:一、文章中菲利普夫妇的行为在任何社会都有,与社会制度无关从文本中可以看到,小说中对菲利普夫妇言行的描写是非常形象的。
于勒贫困潦倒时,是祸害,是灾星,菲利普夫妇把他撵到美洲,唯恐见到;当得知他发迹了,又是盼望又是赞扬,他是亲人,是福星。
文中把他们嫌贫爱富的形象表现得入木三分,我们也可以深深感受到这种行为是多么的令人不齿。
不过,虽然他们的确比较过分,但仔细考量,这种态度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独有的。
像《范进中举》中,范进未中举前胡屠户把他骂得狗血淋头,中举之后,一口一个“贤婿老爷”,“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
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这样前倨后恭的态度,比菲利普夫妇的行为更为夸张。
我们并没有由此得出,在当时中国人与人之间就是赤裸裸的金钱和社会地位关系的结论。
更为重要的是,逻辑学理论告诉我们,由部分到整体、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法要慎用,因为你无法穷举出所有的情况。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很反感持地域歧视的人,他们总是由几个人的行为就说整个地区的人如何如何。
如果我们也轻率地把主题定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就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那么我们在本质上和地域歧视者是没有区别的。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在治疗家庭暴力中的应用初探——以李阳家暴事件为例

关键词: 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萨 家庭疗 法 家庭暴 力
。 一 _0 j 鼻 。 j 。 l ’
量0 —
萨 提 亚 ( i ii ai。9 6 1 8 ) 誉 为 “ 庭 治 疗 法 的 哥 Vr naSt 1 1 ~ 9 8 被 g r 家 伦 布 ”是 家 庭 疗 法 的 创 建 者之 一 。 . 被视 为家 庭 治 疗 的 先驱 。她 认 为 : 庭 是 一 个 不 可 分 割 的 系统 , 庭 成 员 之 间 的互 动 构 成 了家 家 家 庭 关 系 .家 庭关 系对 于 家 庭 成 员 的 心 理 和 行 为 有 着 决 定 性 的 影 响 当某 个 人 的 情 绪 或者 行 为 上 出 现 “ 症 ” 这 表示 他 的成 长 遇 病 , 到了障碍 . 以至 于 不 能 正 常 地 发 展 : 庭 成 员 在 互 动 中 寻 求 满 足 家 自己 的需 要 和满 足其 他 成 员 的 需 要 .家 庭 部 分 成 员 的需 要 受 到 忽 略或 者歪 曲 。 些 成 员 就 会 在 情 绪 和行 为 上 出 现 一 些 “ 症 ” 这 病 。 这 些 病 症 发 生 的 不是 人 的 问题 , 是 整 个 家庭 系 统 出 现 了毛 病 。 而 对 于社 会 上 越 来 越 多 的 家庭 暴 力 事 件 来 说 .此 类 家 庭 问题 的 产 生 很 大 程 度 上 和 家庭 成 员 之 间 的 互 动 是 分 不 开 的 , 因此 从 家 庭 成 员 之 间 的 互 动 .特 别 是 从 家 庭 成 员 之 间 的关 系 出 发来 研 究 这 问题 . 显得 尤 为 必 要 。 1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基本原理 、 1 . 1萨提 亚 家 庭 治 疗 的含 义 家 庭 治疗 是 一种 心理 治疗 的 新 方 法 . 从 家 庭 、 它 社会 等 系 统 方 面着 手 . 全 面 地 处 理 个 人 身 上所 背 负 的问 题 。 萨提 亚 家 庭 治 更 疗 模 式 。 大 特 点 是 着 重 提 高 个 人 的 自尊 、 善 沟通 及 帮 助 人 活 最 改 得 更 “ 性 化 ” 不 只求 消 除 “ 状 ”治 疗 的 最 终 目标 是 个 人 达 人 而 症 . 致“ 身心整合 . 内外一致” 。 1 . 提 亚 家庭 治 疗 的 理 论 来 源 2萨
家庭暴力男性在真人秀节目中的会话分析

、
施 暴 者 就 提 问 回答 中 的会 话 分 析
选段 1 出 自疯狂英语创始人李 阳 ( L )在 被爆 出家暴事件 后参加 的一档真人秀节 目,主持人 ( M C )针 对李 阳是否承认 对妻子 动粗是 错误的行为进行发 问,随后其 中两位位评 论员 ( c 1 、c 2 )对李 阳 的 回答做 出了反驳与批评 。
选段 2
O 1 MC:李阳 ,我只想问你 一个 ,你认 为打 Ki m这件事 , O 2你对 么 0 3 L:我觉得 任何一个 有常识 的人都认 为是 不对 的 =
0 4 C 1 :=T 廷位一个常识的人都认为不对 ,但是我看你
0 5的态 度 ,到现在你 一直认 为你非 常对 O 6 L : 谴责: :几次就够了 ,关键要从 这件事情获得社 会 O 7的共识 和智 慧是什 么 O 8…… ( ( 继续争辩 中) ) O 9 L :教育家 : :也会犯错 误 :[ 教 育家 : : 1 0 c 2 :[ 你 这个错 误是最基本的 , 1 1[ 人 的 1 2 L : [ 打人 的错误就是 : :打人 的错误并 没有 多严重 的 错误 = 1 3 C 2 : =怎 么 没 严 重 呢 ? 1 4…… ( ( 继续争辩 中) ) 从0 句 中,三次 出 现了 “ 你 ”(“ 问 ‘ 你 … 、… 你 ’认为”、… 你 ’对么” ),这说 明 主持人希望李 阳就暴力行为给 出一个 明确 的错误认知 ,所 以在李 阳与 之对应的 回答 中,被 希望 的进行错 误认 知 的主语 或潜 在 主语应 该是 “ 我” 。然而 ,在其实际回答 中 ,却用了 “ 任何一 个有 常识人” ,将主 语扩大到 了一个普遍范 围,此时 ,他是从 “ 男人不应该打女人” 这种 社会常识 出发去 回应 ,跳脱 出 自身 的具体情况 ,刻意 回避 正面 回答 主 持人的 问题 ,只是从普遍角度去否认 了施暴行为 的正 当性 ,并没有对 自己的不正 当的行为进行表态 。所 以,对于主持人 的疑 问 ,李 阳看似 做 出了 回答 ,但实则却是避开 了问题 的尖锐性 ,降低 了问题对 自己的 冲击度 。 评论员 C 1在 0 4— 0 5句 中对李 阳的回答进行 了抨击 ,显然这位评 论员也感觉到 了李 阳的表达方式欠缺承认错误 的态度 ,直 面指责其并 不属于 “ 有常识 的人” 的范畴。评论员 c 1对 于李 阳 回避 问题 的谴责 是为 了推进李 阳正面 自己的错误 ,但是李 阳在 O 6一 O 7 句 的 回答 中却 再一次逃避问题 ,反而针对评论员 的 “ 谴责” 表现出厌烦 ,试 图将重 点从施暴行为的对错转移到 “ 社会共识和智慧” 上。虽然做 出了转移 话题的尝试 ,但是评 论 员的重 点并 没有 因此 转 换 ,当李 阳的 “ 教育 家” 身份受到攻击 的时 候 ,在 O 9句 中用 “ 教育家: :也 会 犯错 误 ”
基于隐喻性交际合作原则的李阳家暴访谈隐喻分祈

中图分类号 : H 0 5 9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9 — 3 9 5 8 ( 2 0 1 3 ) 0 1 — 0 1 3 7 - 0 3
Me t a phor Ana l ys i s of Li Ya ng D om e s t i c Vi ol e nc e I n t e r v i e w
一
、
引 言
’
时, 不代表任何一方 的观点 , 仅 从学术 的角度探讨李 阳对隐
喻 的使用。
L a k o f ( 1 9 9 3 : 2 0 4 ) 指出。 概念隐喻是我们对 世界加以概念 化 的一个 主要 的、 不可 缺少的司空见惯 、习以为常的方法 。 隐喻指概念系统中跨领域的投射, 指用一种非 常不同领 域的 经验理解某 一领域 的经验t q 。例如用 w a r 理解 a r g u m e n t , 就产
基于隐 喻性交际 合作原 则的李阳家暴访 谈隐 喻分 析
贺 宇 , 刘景 霞
(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 宜昌 4 4 3 0 0 2) 摘 要: 隐喻一般 由语 言中词 , 短语和 句子来体现 , 看似 零散 , 随意的隐喻表 达整合之后 可以看到语言
表述者对待一般事务的观念和态度。本文就李阳家暴采访为语料 , 以张玮提 出的隐喻交际原则对语料
Ba s e d 0n t he Me t a phor i c a l Co nt mu ni c a t i on Coo pe r a t i on Pr i nc i pl e
凤凰之铿锵三人行谈论李阳家暴

窦文涛:《锵锵三人行》,今天咱们把没家的,出家的和还没家的,渴望有家的凑在一起,谈一个非常值得谈的话题,就是家暴的问题。
其实是要说说李阳,本来咱就不想再说了,但是他正好给了个话由,他的太太,他的太太今天传出一个新闻,因为前一阵都说他在家暴,李阳的美籍妻子kim,日前在微博中表示,准备去法院诉讼离婚,此前一个月。
咱们导演可以出出那几张照片,此前一个月kim多条微博谈到打算跟他协议离婚,据说是遭到李阳拒绝,对此李阳助理表示。
再看下一张,李阳知道kim打算离婚这件事儿,今年8月底,刚才她就发出多张被家暴受伤的照片,9月10号。
这是李阳一家人,拿他研究中国教育的问题,拿他的孩子,李阳首次在微博承认家暴一事而且道歉,这都知道了。
其实为什么我说离婚的消息也不重要,其实我也不是说要讲李阳,李阳跟我还是老相识,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是老同事,当年广东电台我们是一个走廊,他是英文台的播音员,那个时候他刚从新疆来。
我还记得给我们表演节目,学外国人说法,学的确实非常像,因为一开始主持人介绍就说,这是一位老外朋友,不会讲中国话,他就学那个腔调,我们还以为是真的,被他骗到,他就学那个腔调。
我说也不是说他,我是说你们两个都看了的一个节目,我其实介绍大家都应该去网上看看这个节目,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你看咱们凤凰卫视多有心胸。
大家看看中央电视台做的很好的节目,是柴静女记者访问李阳,我觉得看了这个节目之后,我很想说说这个事儿,因为李阳也很坦白,他怎么想他就怎么说。
我是说李阳让我想到一种人,他跟我岁数差不多,我们特定的一个历史阶段,在咱们这个土地上养育出来这么一种人,绝不是李阳一个人。
竹幼婷:你说他不是个案,他是中国人某一个人群。
梁文道:他不是讲他们那一代人都家暴,意思是说他是那种人,有一种特性有一种倾向。
窦文涛:我简单说,这种人有一百种特点,我简单说,我不知道台湾有没有这种人,这种人在今天的交际场上,甚至我个人生活当中我经常遇到,而且甚至无数次被这种人忽悠,我当然不是说李阳,我是说他透露出来的这个信息。
中国名人-弱点也能变成最强项

中国名人-弱点也能变成最强项小时候,他极度怕羞,自卑又内向。
后来,他是著名的演说家,激情而自信地站在全世界各个地方的舞台上。
大学一、二年级时,他英语考试连续不及格,后来,他的同声翻译速度比许多专业人员还棒。
他创办的“疯狂英语”学习法,让成千上万的人为之“疯狂”,而且,他还扬言“让三亿中国人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他就是李阳。
曾经是个“坏小孩”,我很自卑1969年,在祖国大西北的新疆乌鲁木齐,李阳出生了。
他的父母都是60年代响应党的号召志愿支援边疆建设的大学生。
他的家虽然是广播电视世家,但在十多年的时间里,竟然都没有摆过电视机。
其实家里很早就有了电视,就因为他对电视过于迷恋,并且还经常邀请很多同学一起回家看,母亲一气之下便把电视机送了人。
为此,他还和母亲冷战了几个月。
中学成绩一直都不怎么好的他,终于熬到了高考的来临。
由于很难集中精力学习,他觉得自己快要精神崩溃了。
于是5月,他向父母提出了退学。
这可把一向对他寄予期望的父母急坏了。
最后,父亲甚至给他跪下来,求他坚持完最后的两个月。
高考那天,他拒绝了父母的陪伴,怀着无所谓的心态走进了考场,不会做就算,会做就做,一副笑傲江湖的感觉!高考成绩下来,他刚过400分,所幸新疆考生的录取线比较低,他很勉强地考进了兰州大学。
提到自己的中学经历,他称之为一部“血泪史”,“非常遗憾的是,25年前,没有人给我讲自信、自律、自爱,没有人告诉我‘永不放弃’的信念,我在迷茫、混乱中度过了高中三年!”从小父亲就骂他是没有志气的孩子,过去,他也一直认为自己是“没有志气的坏学生,一个破小孩,一个卑微的生物”。
所以,当他第一次接触到成功学的书时,就被震住了!他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的语言:你是宇宙间最伟大的奇迹——You are the greatest miracle in the world!从最弱的地方开始改变,我很疯狂刚刚进入兰州大学工程力学系的李阳,和以前相比,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关于李阳离婚案的分析报告

关于李阳离婚案的分析报告案情介绍“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与第二任妻子李金于1999年相识。
2000年9月,李金与前夫在美国解除婚姻关系。
2005年4月,李金与李阳在美国内华达州领取结婚证书,并在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公证认证。
2010年7月,李金与李阳在广州市民政局办理了结婚登记。
2006年2月,二人因琐事发生争执,李阳对李金进行殴打,李金在其微博中发布多张受伤照片,并直指遭遇李阳实施的家庭暴力。
2011年8月30日,双方在北京居住地因子女教育及家庭琐事发生争议,李阳又对李金实施殴打,造成李金头部、腿部多处受伤。
后李金向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团结湖派出所报案。
2013年2月3日,此案在北京朝阳法院宣判,法院判决两人正式离婚,李阳家暴属实,赔偿李金5万元精神损失费,并支付1200余万元房屋折价款,另外因抚养权归李金,所以每年给三个女儿共30万元抚养费。
而在离婚之后,按照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协议,李阳需给付前妻1200万元财产折价款,李阳说已经全部给付,KIM却否认,两人为此再次对簿公堂。
案例分析李阳与其第二任妻子李金的婚姻中,李阳曾多次对妻子实施家暴,对妻子造成身体,心理上的伤害;李阳在与和李金的婚姻关系存在期间,与其前妻在外地办理复婚手续,并在与李金的婚姻关系结束前与与前妻再次离婚,这种行为涉嫌重婚;在二人离婚案件审理期间,李阳和李金通过手机短信互相指责对方,李阳在短信中有过激语言,存在胁迫其妻的行为;而在对于三个女儿的教育中,两人由于文化差异存在巨大分歧,最后也无法达成一致;李阳与妻子离婚审判中,对财产分配存在巨大分歧。
论文部分观点分析对于本案,普通民众的观点与法官的判决并无太大出入。
大家都一致认为李阳家暴行为证据确凿,应当受到一定的惩罚。
李阳作为实施家暴的一方,其妻子有权利向法院提出离婚,这一点毋庸置疑;而二人共同育有三个女儿,她们的抚养权自然也成为争夺焦点。
涉及子女抚养权,法院一般会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上考虑,综合父母双方具体条件和情况进行判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阳家暴的原因
1、(行为主义)模仿与强化:具有攻击行为的人,在成长过程中,往往是从父母或者周围人的身上学到了这种解决心理挫败感的最粗暴简单的方法,比如当他不听话时,父母就暴打一顿,把他修理得老老实实的。
他不知道除了殴打和谩骂之外还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沟通,于是在他心里形成了:武力可以解决问题,而且行之有效。
当他也开始用暴力和攻击行为来解决问题时,如果他没有受到及时严厉惩罚或他所攻击的对象也向他服软了,他的错误心理就会不断受到强化,以后受到挑战和挫折时,便会习惯性老拳相向。
家庭中的受害者,无论采取反抗还是沉默的姿态,都是对施暴者行为的一种强化,最好的办法是用温柔但极具力量感的语气安抚对方。
平时多与对方探讨其性格和暴力行为的成因,了解和缓解其内心真正的压力和不安全感。
父母经常打骂李阳,家庭暴力中长大的孩子,很有可能在他(她)今后的家庭中重演这种暴力和冷暴力-模仿;妻子没有反抗-强化
2、家庭环境:没有满足李阳的安全、爱的需要,家庭环境导致李阳
(1)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如果孩子从小和父母没有建立起亲密的关系、没有感受到爱,长大后便会与其他人刻意保持距离,而不会去爱。
在接触过程中,李阳承认,自小缺少父母的关爱,缺少安全感,父母对其很冷漠,而且经常进行打骂,从小在这种环境下生长,李阳也无法和妻子建立亲密关系。
(2)从家暴事件来推断,李阳依然有严重的“自卑情结”。
严重的自卑情结,会导致强烈的控制欲,试图通过控制别人来肯定自己,因为“他们从重要感、能力感和权力感上都无法获得自尊体验”(《男性施暴者特质的心理学分析》);放到李阳的人生来看,他在事业上算是春风得意,有无数年轻人狂热崇拜他,在高校、媒体面前出尽风头,照理不缺乏重要感、能力感和权力感。
但这些都无法让他感到真正的成功,他对失败始终心存恐惧。
即使在常常表现出趾高气扬,信心十足,强大无比,但内心非常脆弱,于是通过暴力来宣泄恐惧,找回脆弱的自尊。
3、(精分)防御机制:说当人在工作中有巨大压力时,碍于社会地位等原因,他会压抑这种不如意,然后把这种挫折感转移到他认为可以的时间、场合和对象身上发泄出来。
使用家庭暴力的人,在家庭以外并不一定是个暴力的人,但他(她)一定有需要从社会往家庭中悄悄转移的压力,比如混得不得志,或者得在许多场合压抑自己。
据闻,听过疯狂英语的课程的学员以千万计,但千万对于“所有人”依然是一个很小的数字,更何况这些年疯狂英语在走下坡路,李阳也要“上山下乡”,把英语送到边远地区,还要借
助学生跪拜礼来制造光环。
压力增大,但又不能在公众场合表现出来,所以选择将这种挫折感转移到他的妻子身上。
4、性别角色观
李阳把女人看作工具,打心底里瞧不起女人。
他对女人的看法,也与他的自卑情结、成功学信条一脉相承。
他认识KimLee时,看中的是她的英语教学法,因而聘请她担任“美籍总编辑”数年。
后来结婚,“美籍妻子”这一招牌,在需要的时候就亮出来,不需要时就不闻不问,乃至他妻子说自己是“准单亲妈妈”。
李阳的公司总部在广州,他满世界跑,自命工作狂,长年不回北京的家,把家庭和教育子女的事务全丢给妻子,而她竟然不用请保姆。
说实话,很多吃苦耐劳的中国女人都难以做到。
李阳没有以实际的行动来回报妻子,女人只是他迈向成功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