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奥数 速算与巧算 一
小学一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

小学一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小学一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一)导引题1、计算(凑十法)1+2+3+4+5+6+7+8+9+102、计算(凑整法)1+3+5+7+9+11+13+15+17+192+4+6+8+10+12+14+16+18+202+13+25+44+18+37+56+753、计算(用已知求未知)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5+6+7+8+9+104、计算(改变运算顺序)10-9+8-7+6-5+4-3+2-15、计算(带着“+”、“-”号搬家)1-2+3-4+5-6+7-8+9-10+11习题1.计算:13+14+15+16+17+252.计算:2+3+4+5+15+16+17+18+203.计算:21+22+23+24+25+26+27+28+294.计算: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5.计算:22-20+18-16+14-12+10-8+6-4+2-06.计算:10-20+30-40+50-60+70-80+907.计算:(2+4+6+8+10)-(1+3+5+7+9)8.计算:(2+4+6+...+20)-(1+3+5+ (19)9.计算:(2+4+6+...+100)-(1+3+5+ (99)导引题详解一、凑十法:同学们已经知道,下面的五组成对的数相加之和都等于10:1+9=102+8=103+7=104+6=105+5=10巧用这些结果,可以使计算又快又准。
题11+2+3+4+5+6+7+8+9+10解:对于这道题,当然可以从左往右逐步相加:1+2=3 3+3=66+4=10 10+5=1515+6=21 21+7=2828+8=36 36+9=4545+10=55这种逐步相加的方法,好处是可以得到每一步的结果,但缺点是麻烦、容易出错;而且一步出错,以后步步都错。
小学一年级奥数 速算与巧算

小学一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1、计算(凑十法)1+2+3+4+5+6+7+8+9+102、计算(凑整法)(1) 1+3+5+7+9+11+13+15+17+19(2) 2+4+6+8+10+12+14+16+18+20(3) 2+13+25+44+18+37+56+753、计算(用已知求未知)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2+3+4+5+6+……+46+47+48+494、计算(改变运算顺序)10-9+8-7+6-5+4-3+2-1 22-20+18-16+14-12+10-8+6-4+2-0 5、计算(带着“+”、“-”号搬家)在只有加减运算的算式中,有时改变加、减的运算顺序可使计算显得十分巧妙!(1) 1-2+3-4+5-6+7-8+9-10+11 (2)45-48+50-52+54-56+58-60+62 (3) 10-20+30-40+50-60+70-80+90例1 哥哥和妹妹分糖。
哥哥拿1块,妹妹拿2块;哥哥拿3块,妹妹拿4块;接着哥哥拿5块、7块、9块、11块、13块、15块,妹妹拿6块、8块、10块、12块、14块、16块。
你说谁拿得多,多几块例2 星期天,小明家来了9名小客人。
小明拿出一包糖,里面有54块。
小明说:“咱们一共10个人,每人都要分到糖,但每人分到的糖块数不能一样多,谁会分”结果大家都无法分,你能帮他们分好吗例3 时钟1点钟敲1下,2点钟敲2下,3点钟敲3下,……照这样敲下去,从1点到12点,这12个小时时钟共敲了几下习题二1.三个小朋友分5块糖。
要求每人都分到糖,但每人分到的糖块数不能一样多,你能分吗2.①把16只小鸡分别装进5个笼子里,每个笼子里都要有鸡,而且每个笼子里的鸡的只数也不能相同,如何分装②按同样要求,把15只小鸡装进5个笼子能办得到吗③按同样要求,把14只小鸡分装到5个笼子能办得到吗3.①把100块糖分给10个小朋友。
一年级奥数——每日一练 速算与巧算(名师篇)

一年级奥数——每日一练速算与巧算(名师篇)一年级奥数——每日一练
01
!每道题的答题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
【题目】速算与巧算
答案及解析
一年级奥数——每日一练
01
!每道题的答题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
【题目】(巧算加减)
答案及解析
一年级奥数——每日一练
01
!每道题的答题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
【题目】图文算式
答案及解析
一年级奥数——每日一练
01
!每道题的答题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
【题目】立体平面展开
答案及解析
一年级奥数——每日一练
!每道题的答题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
【题目】图文算式
答案及解析
一年级奥数——每日一练
01
!每道题的答题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
【题目】速算与巧算
答案及解析
【题目】一样多每道题的答题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
妈妈买回一些鸭蛋和12个鸡蛋,吃了8个鸡蛋后,剩下的鸡蛋和鸭蛋同样多,问妈妈一共买回几个蛋?
答案
鸡蛋还剩12-8=4个,那么,由题意鸭蛋就有4个,一共有12+4=16个蛋。
小学奥数速算与巧算教案

=38×100+2
=38×100+38×2
= 3800+76
=3876;
3526×99
=526×100-1
= 526×100-526
= 52600-526
=52074;
41234×9998
= 1234×10000-2
=1234×10000-1234×2
3.乘5,25,125的速算法
一个数乘以 5,25,125时,因为 5×2=10,25×4=100,125×8=1000,所以可以利用“乘一个数再除以同一个数,数值不变”及乘法结合律,得到
2.乘9,99,999的速算法
一个数乘以9,99,999时,因为9,99,999分别比10,100,1000小1,利用乘法分配律可得
a×9=a×10-1=10a-a,
a×99=a×100-1=100a- a,
a×999=a×1000-1=1000a-a;
例如,18×99=18×100-18=1782;
例如,76×25=7600÷4=1900;
上面的方法也是一种“凑整”,只不过不是用加减法“凑整”,而是利用乘法“凑整”;当一个乘数乘以一个较小的自然数就能得到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将乘数先乘上这个较小的自然数,再除以这个较小的自然数,然后利用乘法结合律就可达到速算的目的;
例2计算:
1186×5
1.168×101;274×201;
3762×999;434×98;
2.1536×5;2437×5;
3130×25;468×75;
5555×375;6888×875;
3,372;2532;3912;
4682:51082;63972;
4,177×28;266×55;
一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

例4 1+2+3+4+5+6+7+8+9+10=
原式=(1+9)+(2+8)+(3+7)+(4+6)+5+10 =10+10+10+10+5+10 =55
•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
第八章 速算与巧算
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并且学会了 100以内最基本的加、减法的计算。实际上,在这些 计算中还蕴藏着很多运算的技巧,掌握它们,灵活地 运用它们,会大大提高我们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例1 3+8+7= 3+7+8= 10+8= 18
7+6+4= 7+(6+4)= 7+10= 17
分析:如果我们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当然也能计算出结果,但是比较麻烦,而且也容 易出错。如果利用“凑十法”,将能凑成10的数 相加,可以使计算更简便,也容易算对。
例5 10-9+8-7+6-5+4-3+2-1= 原式=1+1+1+1+1 =5
分析:从左往右可以计算出结果,但是过程太长, 容易出错。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算式就会发现,把 两个数看成一组,每一个组都得1,再将每一组 的得数相加,就是最后的答案了。
速算与巧算总结: 1、找出个位数相加或相减能凑整十数的两个数 (加法里个位含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减 法里个位数相同的数)
小学速算与巧算(奥数基础)

速算与巧算(奥数基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喜欢上有趣的奥数题目。
2.学生的基础知识更加牢固,在考试中能更快地做题。
3.尽量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扩展思维,奥数只是一个扩展思维的载体,而不是学生的课业负担。
教学重点:加减乘除的速算与巧算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刚接触奥数,思维还不能一下子转变过来。
基本公式1.运算顺序*第一级:括号:()→[ ] → { }第二级:作: 同一级别可以交换运算次序*第三级:+-:同一级别可以交换运算次序2.去括号① a+(b+c)=a+b+c a+(b-c)=a+b-c② a-(b+c)=a-b-c a-(b-c)=a-b+c③ a×(b×c)=a×b×c a×(b÷c)=a×b÷c④ a÷(b×c)=a÷b÷c a÷(b÷c)=a÷b×c3.分配律/结合律乘法: a×(b+c) = a×b+a×ca×b+a×c = a×(b+c)除法:(a+b)÷c = a÷c+b÷ca÷c+b÷ c = (a+b)÷c4.两个必须掌握的性质两个数的和一定,则两数越相近,积越大两个数的积一定,则两数越分散,和越大5.几个计算公式完全平方和(差)公式:(a+b)2= a2+2ab+b2平方差公式:a2-b2= (a+b)(a-b)速算与巧算教义一.取巧计算: 1.手指算法: nn*92.平方的巧算:1+3+5=3的平方1+3+5+7=4的平方3.立方的巧算:(1+2)平方 =1的立方+2的立方4.简便的计算:基本简便算法训练(写出简算过程)456+897+103 587+684-484 654-387+287 5121+6573+4879 5634+4366-8765 6543+854-1543 5646+9997 6545-1996 6587+59947865-347-1653 7958-(958+162)4795-(355+1795)345-279+655-321 6544+8953-4544-5953 4673-897-2673 5647+8956-4603 78×99 68×101867×999 567×1001 125×3225×36 125×432×8 76×25×425×32×125 4×83×25 84000÷125÷87800÷25÷4 25×(80+4) 125×(80-4)379 ×58+42×379 965×176-965×76 163×175-163×34-163×41十位相同个位相加刚好满十的规律(头同尾补)十位乘十位加一的和,并个位。
一年级奥数趣味学习《速算与巧算》习题汇总

一、凑十法例题1:1+2+3+4+5+6+7+8+9+10解:对于这道题,当然可以从左往右逐步相加:1+2=3 3+3=66+4=10 10+5=1515+6=21 21+7=2828+8=36 36+9=4545+10=55这种逐步相加的方法,好处是可以得到每一步的结果,但缺点是麻烦、容易出错;而且一步出错,以后步步都错。
若是利用凑十法,就能克服这种缺点。
二、凑整法巧用这些结果,可以使那些较大的数相加又快又准。
像10、20、 30、40、50、60、70、80、90、100等等这些整十、整百的数就是凑整的目标。
例题2:计算1+3+5+7+9+11+13+15+17+19解:这是求1到19共10个单数之和,用凑整法做:例题3:计算2+4+6+8+10+12+14+16+18+20解:这是求2到20共10个双数之和,用凑整法做:例题4:计算2+13+25+44+18+37+56+75解:用凑整法:三、用已知求未知利用已经获得较简单的知识来解决面临的更复杂的难题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凑十法、凑整法的实质就是这个道理,可见把这种认识规律用于计算方面,可使计算更快更准。
下面再举两个例子。
例题5:计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由例2和例3,已经知道从1开始的前10个单数之和以及从2开始的前10个双数之和,巧用这些结果计算这道题就容易了。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3+5+7+9+11+13+15+17+19)+(2+4+6+8+10+12+14+16+18+20)=100+110(这步利用了例2和例3的结果)=210例题6:计算 5+6+7+8+9+10解:可以利用前10个自然数之和等于55这一结果。
5+6+7+8+9+10=(1+2+3+4+5+6+7+8+9+10)-(1+2+3+4)(熟练后,此步骤可省略)=55-10=4四、改变运算顺序在只有加减运算的算式中,有时改变加、减的运算顺序可使计算显得十分巧妙!例题7:计算:10-9+8-7+6-5+4-3+2-1解:这题如果从左到右按顺序进行加减运算,是能够得出正确结果的。
奥数第一讲速算与巧算

第一讲速算与巧算名师精讲:在四则运算中,有时需要应用运算定律和性质,或利用某些公式和其它方法可以使计算迅速简便.在这里我将讲授一些的乘法的速算与巧算的技巧,相信同学们在掌握这些技巧后,一定能使计算过程简洁,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名师精点1:乘法中的巧算】1. 几种特殊因数的巧算。
一个数×10,数后添0;一个数×100,数后添00;一个数×1000,数后添000;以此类推。
例 1: ①24×10 ② 52×100 ③ 99×1000一个数×9,数后添0,再减此数;一个数×99,数后添00,再减此数;一个数×999,数后添000,再减此数;以此类推。
例2:①12×9②12×99③12×999一个偶数乘以5,可以除以2添上0。
例3:①6×5②16×5③116×5一个数乘以11,“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例4:① 22×11② 123×11③ 2222×11一个偶数乘以15,“加半添0”.例5:①24×15② 142×152.两数的乘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要先乘.为此,要牢记下面这三个特殊的等式:5×2=25×4=125×8=1例6: ①123×4×25②125×2×8×25×5×43.分解因数,凑整先乘。
例7: ①24×25②56×125③125×5×32×54.应用乘法分配律。
例8:①175×34+175×66②123×101 ③123×99【名师精点2: 乘法中的速算】两个数之和等于10,则称这两个数互补。
在整数乘法运算中,常会遇到像72×78,26×86等被乘数与乘数的十位数字相同或互补,或被乘数与乘数的个位数字相同或互补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一)
导引题
1、计算(凑十法)
1+2+3+4+5+6+7+8+9+10
2、计算(凑整法)
1+3+5+7+9+11+13+15+17+19
2+4+6+8+10+12+14+16+18+20
2+13+25+44+18+37+56+75
3、计算(用已知求未知)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5+6+7+8+9+10
4、计算(改变运算顺序)
10-9+8-7+6-5+4-3+2-1
5、计算(带着“+”、“-”号搬家)
1-2+3-4+5-6+7-8+9-10+11
习题
1.计算:13+14+15+16+17+25
2.计算:2+3+4+5+15+16+17+18+20
3.计算:21+22+23+24+25+26+27+28+29
4.计算: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5.计算:22-20+18-16+14-12+10-8+6-4+2-0
6.计算:10-20+30-40+50-60+70-80+90
7.计算:(2+4+6+8+10)-(1+3+5+7+9)
8.计算:(2+4+6+...+20)-(1+3+5+ (19)
9.计算:(2+4+6+...+100)-(1+3+5+ (99)
导引题详解
一、凑十法:
同学们已经知道,下面的五组成对的数相加之和都等于10:1+9=10
2+8=10
3+7=10
4+6=10
5+5=10
巧用这些结果,可以使计算又快又准。
题1
1+2+3+4+5+6+7+8+9+10
解:对于这道题,当然可以从左往右逐步相加:
1+2=3 3+3=6
6+4=10 10+5=15
15+6=21 21+7=28
28+8=36 36+9=45
45+10=55
这种逐步相加的方法,好处是可以得到每一步的结果,但缺点是麻烦、容易出错;而且一步出错,以后步步都错。
若是利用凑十法,就能克服这种缺点。
二、凑整法
同学们还知道,有些数相加之和是整十、整百的数,如:
1+19=20 11+9=30
2+18=20 12+28=40
3+17=20 13+37=50
4+16=20 14+46=60
5+15=20 15+55=70
6+14=20 16+64=80
7+13=20 17+73=90
8+12=20 18+82=100
9+11=20
又如:
15+85=100 14+86=100
25+75=100 24+76=100
35+65=100 34+66=100
45+55=100 44+56=100等等
巧用这些结果,可以使那些较大的数相加又快又准。
像10、20、 30、40、50、60、70、80、90、100等等这些整十、整百的数就是凑整的目标。
题2 计算
1+3+5+7+9+11+13+15+17+19
解:这是求1到19共10个单数之和,用凑整法做:
题3 计算
2+4+6+8+10+12+14+16+18+20
解:这是求2到20共10个双数之和,用凑整法做:
题4 计算
2+13+25+44+18+37+56+75
解:用凑整法:
三、用已知求未知
利用已经获得较简单的知识来解决面临的更复杂的难题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凑十法、凑整法的实质就是这个道理,可见把这种认识规律用于计算方面,可使计算更快更准。
下面再举两个例子。
题5 计算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解:由例2和例3,已经知道从1开始的前10个单数之和以及从2开始的前10个双数之和,巧用这些结果计算这道题就容易了。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1+3+5+7+9+11+13+15+17+19)+(2+4+6+8+10+12+14+16+18+20)=100+110(这步利用了例2和例3的结果)
=210
题6 计算 5+6+7+8+9+10
解:可以利用前10个自然数之和等于55这一结果。
5+6+7+8+9+10
=(1+2+3+4+5+6+7+8+9+10)-(1+2+3+4)
(熟练后,此步骤可省略)
=55-10=45
四、改变运算顺序
在只有加减运算的算式中,有时改变加、减的运算顺序可使计算显得十分巧妙!
题7 计算
10-9+8-7+6-5+4-3+2-1
解:这题如果从左到右按顺序进行加减运算,是能够得出正确结果的。
但因为算式较长,多次加减又繁又慢且容易出错。
如果改变一下运算顺序,先减后加,就使运算显得非常“漂亮”。
下式括号中的算式表示先算,
10-9+8-7+6-5+4-3+2-1
=(10-9)+(8-7)+(6-5)+(4-3)+(2-1)
=1+1+1+1+1=5
五、带着“+”、“-”号搬家
题8 计算
1-2+3-4+5-6+7-8+9-10+11
解:这题只有加减运算,而且1-2不够减。
我们可以采用带着加减号搬家的方法解决。
要注意每个数自己的符号就是这个数前面的那个“+”号或“-”号,搬家时要带着符号一起搬。
1-2+3-4+5-6+7-8+9-10+11
=1+3-2+5-4+7-6+9-8+11-10
=1+(3-2)+(5-4)+(7-6)+(9-8)+(11-10)[先减后加]
=1+1+1+1+1+1
=6
在这道题的运算中,把“+3”搬到“-2”的前面,把“+5”搬到了“-4”的前面,……把“+11”搬到了“-10”的前面,这就叫带着符号搬家。
巧妙利用这种搬法,可以使计算简便。
习题解答
1.解:见下图:
2.解:见下图:
3.解:见下图:
4.解:
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2+3+4) =210-10(利用例5的结果)
=200
5.解:
22-20+18-16+14-12+10-8+6-4+2-0
=(22-20)+(18-16)+(14-12)+(10-8)+(6-4)+(2-0)
=2+2+2+2+2+2
=12
6.解:
10-20+30-40+50-60+70-80+90
=10+30-20+50-40+70-60+90-80
=10+(30-20)+(50-40)+(70-60)+(90-80)=10+10+10+10+10
=50
7.解:
(2+4+6+8+10)-(1+3+5+7+9)
=(2-1)+(4-3)+(6-5)+(8-7)+(10-9)=1+1+1+1+1
=5
8.解:
(2+4+6+...+20)-(1+3+5+ (19)
=10
9.解:
(2+4+6+...+100)-(1+3+5+ (9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