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速算与巧算教案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奥数(教案)第1讲:速算与巧算

二年级上册奥数(教案)第1讲:速算与巧算

(二年级)备课教员:×××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一、教学目标: 1. 通过研究算式中的数字特点找到巧算方法。

2. 知道计算中的基本巧算方法,能熟练运用加法凑整和减法凑整的方法计算。

3. 知道加括号和去括号与运算符号之间的变化关系。

4. 知道一个数可以进行拆分后计算,锻炼学生的数学分组拆分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凑整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 1. 在进行凑整时,要带上运算符号进行计算。

2. 括号前面是减号,括号里原来的符号要进行变号。

四、教学准备:PPT、卡片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50分钟)一、导入(5分)找朋友游戏准备好卡片,卡片上写有数字,每个数字都可以与另一个数字凑成整十或整百的数(有加法凑整也有减法凑整),卡片张数依据班级人数来设定。

师:今天咱们来玩一个游戏,找朋友游戏,你们玩过没有?生:没有(有)。

师:不管有没有玩过都没有关系,因为这个游戏是老师发明出来的,你们可是第一批开始玩这个游戏的小朋友哦!(老师拿出一叠卡片)老师这里有一叠卡片,等会会发到你们的手上,每人可以拿3张。

你要能把手中的卡片和别人手中的卡片凑成整十或整百的数,浪费一张扣10分,凑成一张加10 分,最后看谁的分数多,注意,必须是和别人手中的数字卡片哦!规则有没有听清楚?生:听清楚了!师:(每人发下3张卡片,注意提醒不能交头接耳)那老师就开始计时咯!时间是1分钟。

(时间根据班级人数的多少,人多时间可延长)生:老师,我三张都凑好了!师:太棒了,这么短的时间内,你把三个好朋友都找到了呀,真厉害!(看着两个数相加不能凑成整数,减法可以凑整的两个数)这两个数你是怎么凑整的?生:我这个没有用加法,用的是减法!师:嗯,我们看,这些数字相加或相减能凑整,那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数字之间的关系呢?生:相加能够凑整的数字,它们个位上的数相加等于10,相减能够凑整的两个数的个位上的数是一样的。

师:原来你才是拥有火眼金睛的那个人,真棒!在我们计算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种巧算方法,这些方法能够大大地提高你们的计算能力,我相信,同学们经过这一堂课的学习,你们的计算能力肯定又能提高一个档次。

奥数速算与巧算教案

奥数速算与巧算教案

奥数速算与巧算教案教案标题:奥数速算与巧算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奥数速算和巧算的概念和应用领域;2. 掌握奥数速算和巧算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 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思维灵活性;4.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奥数速算的基本技巧:a. 快速乘法技巧;b. 快速除法技巧;c. 快速平方与立方技巧;d. 快速开方与开立方技巧。

2. 巧算的基本方法:a. 近似计算法;b. 等量代换法;c. 逆向思维法;d. 分解与组合法。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一则有趣的数学问题或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如果你有30秒时间,你能计算出36乘以24等于多少吗?探究:2. 介绍奥数速算和巧算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其应用领域和重要性。

3. 分别介绍奥数速算和巧算的基本技巧和方法,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实践:4. 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奥数速算和巧算练习题,让他们运用所学技巧进行计算。

5. 引导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巧算方法进行近似计算或思维转换。

总结:6. 回顾奥数速算和巧算的核心内容和技巧,强调其在解决数学问题和应用领域中的重要性。

巩固:7. 布置一些奥数速算和巧算的作业,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技巧。

评价:8.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教学资源:- 奥数速算和巧算的教材和练习册;- 计算器;- 实际问题的练习题。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参加奥数比赛和数学竞赛,提高他们在奥数速算和巧算方面的技巧和应用能力。

2. 组织奥数速算和巧算的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 引导学生研究更高级的奥数速算和巧算技巧,如快速平方根和立方根的计算方法。

4. 鼓励学生开展小组项目,探索奥数速算和巧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商场打折计算、时间管理等。

注意事项:1. 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水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奥数速算与巧算教案

小学奥数速算与巧算教案

小学奥数速算与巧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奥数速算与巧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力和运算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奥数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奥数速算与巧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常见的奥数题型及其解题技巧。

3. 针对不同题型的练习题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奥数速算与巧算的基本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 难点: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奥数速算与巧算的方法。

3. 分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五、教学课时1. 共计15课时,每课时40分钟。

2. 每课时包含讲解、示范、练习、总结等环节。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有趣的数学故事或问题,引发学生对奥数速算与巧算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讲解:讲解奥数速算与巧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结合实例进行解释,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示范:通过示例题目,展示解题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 练习:布置针对性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注意事项。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题目:布置课后练习题目,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竞赛:组织奥数速算与巧算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奥数速算与巧算教材,提供系统的学习内容。

2. 多媒体教学资源: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奥数速算与巧算的方法。

3. 练习题目:收集各类奥数速算与巧算题目,供学生练习使用。

小学奥数速算与巧算教案

小学奥数速算与巧算教案

小学奥数速算与巧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奥数速算与巧算方法。

2. 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奥数速算与巧算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技巧。

2. 数字的拆分与组合,以及相关运算规律。

3. 常用的运算公式和定理,以及如何灵活运用。

4. 典型题目的分析和解答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奥数速算与巧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数字拆分与组合,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2. 通过例题和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奥数速算与巧算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技巧。

2. 第二课时:数字的拆分与组合,以及相关运算规律。

3. 第三课时:常用的运算公式和定理,以及如何灵活运用。

4. 第四课时:典型题目的分析和解答方法。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每节课安排适当的练习题,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3. 阶段测试:定期进行阶段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果。

4.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发现和学习对方的优点,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奥数速算与巧算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 教辅资料:收集相关的奥数题库、练习册等辅助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3. 教学工具:利用多媒体设备、黑板等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寻找相关的教学视频、文章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

八、教学建议:1. 注重基础: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 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对奥数速算与巧算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五年级《速算与巧算》奥数教案

五年级《速算与巧算》奥数教案
可以先约分再计算,就像这道题一样,会发现简算的方法。
板书:
原式= + + +
=2
练习2:(5分)
计算: + + + -
分析:
将算式中的分数先化成最简分数,然后会发现化简后每个分数都是 。
板书:
原式= + + + -
=1
三、小结:(5分)
整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的加减计算同样适用。
第二课时(50分)
师: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将式子写成这种形式。
板书:
原式=(1- )+( - )+( - )+……+( - )
=1- + - + - +……+ -
=1-
=
师:从式子中我们发现中间的分数都是一加一减刚好抵消的。将数列中的每一
项分解,然后重新组合,使之能消去一些项,最终达到求和的目的,我们
把这种解题方法叫做裂项相消法。
生: ,老师,我知道了,给式子加上一个 ,再在最后减去一个 ,
+ = , + = , + = ,最后式子变成1+2+3+4+5+ + - 。
师:恩恩,同学的反应能力很快,那么请你将过程板书到黑板上。
板书:
原式=1+2+3+4+5+ + + + +( + )-
=15+ + + +( + )-
=15+ + +( + )-
练习1:(5分)
计算: - + +
分析: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奥数专讲:速算与巧算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奥数专讲:速算与巧算教案
-学生可以参加数学竞赛或速算比赛,通过竞赛锻炼自己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速算与巧算水平。
-学生可以尝试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购物时的优惠计算、旅行路线的优化等,运用所学的速算与巧算知识和技巧,提高自己的生活智慧。
-学生可以阅读一些数学相关的书籍,如《数学的力量》、《数学的故事》等,深入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培养自己的数学素养和思维方式。
3.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计算题目,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生动形象的展示速算与巧算的过程和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2.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进行互动式的教学,让学生在软件上进行实际操作,及时反馈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教学效果。
-数学故事:分享一些与速算与巧算相关的数学故事,让学生了解速算与巧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电影:推荐一些与数学相关的电影,如《数学家的故事》、《美丽心灵》等,让学生了解数学家的成就和思维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2.拓展建议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如数学教育网站、数学论坛等,查找更多的速算与巧算资源和技巧,与他人分享和交流学习心得和方法。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速算与巧算知识的应用。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速算与巧算知识点。
(3)在实际计算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如漏算、误算等问题,如何避免这些问题,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四年级速算与巧算教案

四年级速算与巧算教案

四年级速算与巧算教案【篇一:四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1)】第1讲速算与巧算(一)【例1】计算9+99+999+9999+99999思路点拨:凑整(答案:111105)【例2】计算199999+19999+1999+199+19思路点拨:凑整(答案:222215)【例3】计算(1+3+5+...+1989)-(2+4+6+ (1988)思路点拨:配对、打包(答案:995)【例4】计算389+387+383+385+384+386+388思路点拨:基准数(答案:2702)思路点拨:基准数(答案:4941)思路点拨:观察数的特征(答案:9900)思路点拨:等积变形(答案:33330000)思路点拨:多9数的特征(答案:1000000)思路点拨:多9数的特征(答案:)巩固练习1:(答案:999980)2.计算799999+79999+7999+799+79(答案:888875)3.计算(1988+1986+1984+…+6+4+2)-(1+3+5+…+1983+1985+1987)(答案:994)4.计算1-2+3-4+5-6+…+1991-1992+1993(答案:997)5.时钟1点钟敲1下,2点钟敲2下,3点钟敲3下,依次类推。

从1点到12点这12个小时内时钟共敲了多少下?(答案:78)6.求出从1→25的全体自然数之和。

(答案:325)7.计算1000+999-998-997+996+995-994-993+…+108+107-106-105+104+103-102-101(答案:900)8.计算92+94+89+93+95+88+94+96+87(答案:828)(答案:200000)(答案:3829)(答案:78052921947)12.两个10位数1111111111和9999999999的乘积中,有几个数字是奇数?(答案:11111111108888888889)13.已知被乘数是888…8,乘数是999…9,它们的积是多少?(答案:888…87111…12)【篇二:奥数-速算与巧算专题—四年级】到知典,进重点常州中小学课外辅导权威品牌常州知典教育一对一教案学生:年级:学科:数学授课时间:月日授课老师:赵鹏飞- 1 -常州知典教育怀德校区教研组- 2 -- 3 -常州知典教育怀德校区教研组- 4 -- 5 -常州知典教育怀德校区教研组【篇三:四年级奥数巧算乘除法】教学主题:巧算乘除法教学重难点:重点:乘法运算律,特殊的由原有规律推出的定律难点:把乘除运算律延用到乘除法混合运算中,尤其在含有括号或多项的题目中。

小学奥数:第1讲四年级数学速算与巧算教案

小学奥数:第1讲四年级数学速算与巧算教案

一、导入速算与巧算是计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一些速算与巧算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这一周我们学习加、减法的巧算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根据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通过对算式适当变形从而使计算简便。

在巧算方法里,蕴含着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转化问题法即把所给的算式,根据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或改变它的运算顺序,或减整从而变成一个易于算出结果的算式。

二、同步题型分析题型1:两数相加,和凑整;同尾两数直接相减,差凑整例1:计算9+99+999+9999分析与解答:这四个加数分别接近10、100、1000、10000。

在计算这类题目时,常使用减整法,例如将99转化为100-1。

这是小学数学计算中常用的一种技巧。

9+99+999+9999=(10-1)+(100-1)+(1000-1)+(10000-1)=10+100+1000+10000-4=11106例2:计算489+487+483+485+484+486+488分析与解答:认真观察每个加数,发现它们都和整数490接近,所以选490为基准数。

489+487+483+485+484+486+488=490×7-1-3-7-5-6-4-2=3430-28=3402想一想:如果选480为基准数,可以怎样计算?例3:计算453+598+147-198【分析】观察数字的特点,不难发现453与147两数相加可以等到整百数,598与198两数的尾数相同,相减的差也是整百数,这样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453+598+147-198=(453+147)+(598-198)=600+400=1000题型2:带符号搬家,减法性质的应用例1:计算下面各题。

174-(41+74)527-114+14 145+387-187答案:59 427 34531.34-(7.34+2.25) -7.75 63×15÷7 ×60答案:14 、81002.巧算下列各题:(1)72+(14+28)(2)145+387-187(3)132-(27+32)(4)527-114+14114, 345,73,427799+405 (15+14)+(185+186) 217+263+18376+(282+424+218) 579-221-31-8 157-(57+25)1204;400;663;1000;319;75专题简析:乘、除法的巧算方法主要是利用乘、除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以及积、商的变化规律,通过对算式适当变形,将其中的数转化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或者使这道题计算中的一些数变得易于口算,从而使计算简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75-1×75
=3000-75=2925。

4.个位是5的两个相同的两位数相乘的速算法
个位是5的两个相同的两位数相乘,积的末尾两位是25,25前面的数是这个两位数的首位数与首位数加1之积。

例如:
四、能力提升
下面,我们介绍一类特殊情况的乘法的速算方法。

请看下面的算式:
66×46,73×88,19×44。

这几道算式具有一个共同特点,两个因数都是两位数,一个因数的十位数与个位数相同,另一因数的十位数与个位数之和为10。

这类算式有非常简便的速算方法。

例3, 88×64=?[小精灵儿童网站]
分析与解:由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得到
88×64
=(80+8)×(60+4)
=(80+8)×60+(80+8)×4
=80×60+8×60+80×4+8×4
=80×60+80×6+80×4+8×4
=80×(60+6+4)+8×4
=80×(60+10)+8×4
=8×(6+1)×100+8×4。

于是,我们得到下面的速算式:
由上式看出,积的末两位数是两个因数的个位数之积,本例为8×4;积中从百位起前面的数是“个位与十位相同的因数”的十位数与“个位与十位之和为10的因数”的十位数加1的乘积,本例为8×(6+1)。

例4,77×91=?
解:由例3的解法得到
练习题:用速算法计算下列各题:
1.(1) 68×101;(2) 74×201;
(3)762×999;(4) 34×98。

2.(1)536×5;(2)437×5;
(3)130×25;(4)68×75;
(5)555×375;(6)888×875。

3,372;(2)532;(3)912;(4)682:(5)1082;(6)3972。

4,(1)77×28;(2)66×55;
(3)33×19;(4)82×44;
(5)37×33;(6)46×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