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_大题(超全)

合集下载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构造地质学中,地壳运动的直接证据是:A. 岩石的变质作用B. 地震的发生C. 地壳的厚度变化D. 地壳的化学成分2. 以下哪项不是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内容?A. 板块边界的类型B. 板块的移动方向C. 板块的厚度D. 板块的相互作用3. 地壳运动中,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通常会导致:A. 地震B. 火山活动C. 地壳的抬升D. 所有以上4. 地壳中最常见的岩石类型是:A. 玄武岩B. 花岗岩C. 石灰岩D. 砂岩5. 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 形成山脉B. 形成平原C. 形成河流D. 形成湖泊二、填空题1. 地壳运动的直接结果之一是______,它可以改变地表的形态。

2.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地壳被分为数个______,这些板块在地幔的流动作用下相互移动。

3. 地壳运动中,板块的边界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4. 地壳运动可以导致地壳的抬升或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

三、简答题1. 描述地壳运动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2. 解释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D4. A5. A二、填空题1. 地震2. 板块3. 俯冲带、发散带、转换带4. 地壳运动三、简答题1. 地壳运动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它通过板块的移动、碰撞和分离,影响着地球的表面。

地壳运动可以导致地壳的抬升或下降,形成山脉、高原、海沟和裂谷。

同时,地壳运动也是地震和火山活动的主要原因,它通过板块的相互作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从而引发这些自然灾害。

2.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地壳被分割成数个大小不一的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半固态的地幔上层上。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碰撞、分离和滑移,这些作用力是地壳运动的主要驱动力。

板块的移动导致地壳的抬升、下降,以及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发生。

这一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地球表面许多地质现象,如山脉的形成、海沟的发育和地震带的分布。

构造地质学期末习题试题

构造地质学期末习题试题

第一章沉积岩层产状与地层接触关系1、解释和说明面状构造和线状构造产状的表示方法?2、说明水平岩层、倾斜岩层(“V”字型法则)和直立岩层的露头形态特点?3、说明地层不整合的类型和地质意义?4、不整合是怎样形成的?如何识别角度不整合?5、岩层与岩体有几种接触关系?具有什么特点?第二章原生构造1、侵入岩与层状岩石有几种接触关系?2、不整合的研究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3、如何利用沉积岩的原生构造判定岩层的新老顺序?4、如何利用喷出岩的原生构造判定岩层的新老顺序?5、侵入岩体的原生构造有几种主要类型?第三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1、名词解释:应力、合应力、正应力、剪应力、差应力、主应力、应力椭球与应力椭圆、线应变、剪应变、体积应变、应变椭球体、应变主轴(应变主方向)、应变主平面、应变椭圆、平面应变、非旋转应变、纯剪与单剪应变、张裂和剪裂2、岩石的变形分为那几个阶段?3、影响岩石力学行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对岩石力学性质有何影响?第四章岩石有限应变分析1、纯剪与单剪应变、有限应变、无限小应变、递进变形的概念。

2、应变椭球体中的主应变面(XY,YZ, XZ)面与三个主应力有什么关系?第五章褶皱构造1、简述褶皱的基本要素。

2、褶皱的描述可以从哪几方面进行?3、什么是叠加褶皱,主要有哪几种主要型式?第六章褶皱作用1、褶皱作用有几种基本类型?2、纵弯褶皱的基本特点包括哪些?3、弯滑褶皱作用和弯流褶皱作用的异同点?第七章节理1、什么叫节理?与断层有什么区别?2、节理的几何分类依据与分类?3、节理的力学性质分类?4、什么是节理组和节理系?5、共轭剪节理与应力主轴的关系如何?何为雁列节理、追踪张节理和羽饰构造?6、分析节理在区域构造分析中的意义。

7、张节理和剪节理的各具有什么特征?第八章断层1、断层、断层要素、断层分类有关的概念2、通过那些标志判断断层的存在?3、如何识别现代活动断层?4、如何确定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哪些标志?5、如何判断断层活动时间?第九章区域性大断裂1、区域性大断裂主要有哪些?2、逆冲推覆构造的扩展方式有几种?3、逆冲推覆构造的分带性特征?4、列表说明转换断层与狭义走滑断层的区别。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地震学B. 构造地貌学C. 地壳形变与应力分析D. 火山学2. 下列哪个板块边界类型不属于构造地质学研究的范围?A. 转换型边界B. 变形型边界C. 会聚型边界D. 隆升型边界3. 以下哪个过程不属于构造地质学研究的范畴?A. 山脉的抬升与折叠B. 地壳的断裂与错动C. 盆地的热演化D. 火山的喷发与喷涌4. 造成地壳形变的应力类型不包括:A. 压缩应力B. 拉伸应力C. 剪切应力D. 惯性应力5. 地震学是研究地震波和地震活动的科学,以下对地震学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震是由火山爆发引起的地壳震动B. 地震波是由地壳形变引起的地震波动C. 地震学只研究大地震D. 地震的震级和震源深度无关6. 关于地震波的传播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P波是第一类型到达的地震波B. S波是横波,不会经过液体传播C. 表面波是最大振幅的波动类型D. 极大地震波发生在震源点附近7. 下列哪个地震带常常发生大地震?A. 地壳折卷带B. 热点活动带C. 会聚带D. 隆升带8. 以下哪个板块边界形式容易出现断裂地震?A. 会聚型边界B. 变形型边界C. 瓦解型边界D. 隆升型边界9. 下列地震预报方法中,哪种方法目前还难以实现准确预报?A. 地震前兆法B. 地震孕育区识别法C. 地震活动模拟法D. 地震短期预报法10. 地震灾害的防治措施中,以下哪项是常见的减震措施?A. 土地合理利用B. 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C. 建设抗震建筑D. 加强地震监测网络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构造地貌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表面的地貌特征。

2. 地壳的形变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两类。

3. 地震前的地壳应力状态可通过__________来测定。

4. __________是地震发生的突然破裂带。

5. 构造地质学研究的目的是揭示地球内部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

构造地质学集题集

构造地质学集题集

构造地质学集题集第一章1.名词解译地质构造构造地质学2.简答题1)什么是构造地质学?2)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是什么?3)何谓地质构造?4)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方法.5)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意义.第二章1.名词解译岩层岩层产状走向倾向倾角视倾向视倾角真倾角真厚度视厚度“V”字形法则露头宽度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2.简答题1)沉积岩有哪些原生构造可以判别岩层的顶底面?2)水平岩层有哪些特征?3)什么叫地质图?规格齐全的地质图应包括哪些内容?4)不整合的识别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5)不整合有哪些类型?第三章1.名词解译应力主应力应力状态应力场构造应力场应力椭球体应变椭球体变形均匀变形非均匀变形应变主应变线应变剪裂角共轭剪切破裂角单剪应变纯剪应变递进变形蠕变松弛2.简答题1)什么叫变形?变形程度如何量度?2)影响岩石变形的主要因素3)时间对岩石力学性质和变形有什么影响?4)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因素有哪些?5)时间对岩石力学性质与变形有什么影响?6)什么叫构造应力场?其研究意义如何?7)地应力在什么情况下易集中?8)岩石变形经哪几个阶段?第四章1.名词解译背斜向斜背形向形枢纽轴面轴迹槽线脊线倾伏角侧伏角等倾斜线同沉积褶皱底辟构造穹窿构造盆地隔档式褶皱隔槽式褶皱滑脱构造纵弯褶皱作用横弯褶皱作用弯滑作用弯流作用剪切褶皱作用柔流褶皱作用膝折作用2.简答题1)褶皱形成机制及纵弯褶皱作用的主要特征.2)横弯褶皱作用及其特点.3)简述影响褶皱形成的因素4)如何确定褶皱的形成时代?5)什么是柔流褶皱作用?6)试述褶皱的主要要素,并画出立体示意图表示7)试述褶皱的组合型式8)膝折作用及其特征.第五章1.名词解译节理剪节理张节理节理组节理系纵节理横节理斜节理走向节理倾向节理斜向节理顺层节理纵张节理横张节理2.简答题1)什么是节理?2)节理的类型.3)试述剪节理的识别标志4)试述张节理的识别标志5)如何区别张节理和剪节理6)何为节理分期?如何分期7)何为节理的配套?如何配套?8)节理资料的整理方法主要有哪些?第六章1.名词解译断层滑距断距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地堑地垒枢纽断层阶梯状断层叠瓦状断层裂谷断层效应深大断裂同沉积断层擦痕阶步韧性断层B型俯冲A型俯冲薄皮构造2.简答题1)凡破裂两侧的岩块沿破裂面未发生明显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称节理.2)什么是断层?它与节理的主要区别是什么?3)断层几何要素及其组成部分.4)简述断层分类依据及其类型5)试述断层的识别标志6)识别断层的地貌标志7)识别断层的构造标志8)断层的组合类型9)什么叫构造窗?飞来峰? 它们的形成条件是什么?10)如何确定断层活动的时间?11)试分析断层效应12)简述确定断层两盘相对运动的标志.13)试述推覆构造的形成机制及其研究意义14)大陆裂谷的主要特征.15)如何研究区域性大断裂?应从哪些方面入手.16)韧性断层内有什么变形变质特征?17)同沉积断层及其主要特征是什么.第七章1.名词解译劈理流劈理破劈理滑劈理轴面劈理线理拉伸线理石香肠构造窗棂构造铅笔构造杆状构造流线流面枕状构造柱状节理2.简答题1)什么叫透入性构造和非透入性构造?2)什么叫劈理? 通常将劈理分为哪些类型?3)什么叫破劈理?它的力学性质如何?4)试述劈理与大构造的关系.5)什么叫面理和线理?第八章1.名词解译构造置换叠加褶皱构造解析构造样式2.简答题1)简述构造置换及层理的置换过程.2)什么叫叠加褶皱? 如何判别叠加褶皱存在.3)试述j.g.ramsay叠加褶皱的三种基本类型.4)什么叫韧性剪切带?5)什么叫构造序列?6)什么叫构造样式?7)什么叫构造层次?8)试述变质岩区不整合的确定和识别标志.9)构造解析及其意义.第九章1.名词解译表生构造蠕动构造滑坡上薄褶皱鱼尾状褶皱2.简答题第十章1.名词解译撞击构造撞击熔岩撞击玻璃撞击角砾岩2.简答题第十一章1)何为岩浆岩体的原生构造和次生构造?2)侵入体中发育哪些原生流动构造?3)侵入体中发育哪些原生破裂构造?4)岩体中褶皱存在的标志5)岩体中断层存在的标志.6)简述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及其确定标志.7)如何确定侵入体的时代.8)谐和侵入体有哪些产状?9)不谐和侵入体有哪些产状?10)喷出岩体的产状有几类?11)变质岩区构造的基本特征.。

构造地质学试题库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库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构造应力场、盐丘、底裂构造、飞峰、构造窗、窗格构造、石香肠构造、劈理、流劈理、渐进变形、柱状节理、枕状构造、阿尔卑斯褶皱、侏罗纪褶皱、德国褶皱、相似褶皱、平行褶皱、剪应变、剪切角、共轭剪切角、,辫状构造、花状构造韧性剪切带、滑脱断层、剥蚀断层、构造反转、拉分盆地、复式构造、逆冲褶皱、逆冲断层、逆冲构造、地质构造(构造迹线)、构造层次、地球圈层构造、枢纽断层、盆脊构造阶梯断层、箕状断层、地堑、,地垒1、构造应力场:地壳一定范围内某一瞬间的应力状态。

(4分)2.盐丘:盐岩和石膏向上流入围岩和上覆岩石的拱形隆起形成的结构。

(4分)3、底劈构造:由变形复杂的高塑性层(如岩盐、石膏和泥质岩类等)为核心,刺穿变形较弱的上覆脆性岩层的一种构造。

一般分为底劈核、核上构造、核下构造三个部分。

(4分)4.飞来峰: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和切割时,周围的外来岩体被剥离,一小块孤立的外来岩体残留在原岩块上,称为飞来峰。

(4分)5、构造窗: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部分外来岩体剥掉而露出下伏原地岩块,表现为在一片外来岩块中露出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原地岩块,称为构造窗。

(4分)6.窗格构造:由一排格构柱状的坚固岩层组成的半圆柱形大型线理构造。

(4分)7。

石香肠构造:当具有不同力学性质的岩系被垂直或近垂直岩层挤压时,软弱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的坚硬岩层不易因塑性变形而拉伸,从而破裂,在剖面上形成不同形状、平面上平行排列的长条状岩块,即石香肠。

(4分)8、破劈理:指岩石中一组密集的剪破裂面,裂面定向与岩石中矿物的定向排列无关。

间距一般为数毫米至数厘米。

(4分)9.流动劈理:它是变质岩和强变形岩石中最常见的次生透水平面结构。

它由片状、片状或扁平的圆形矿物或平行排列的几何形状组成,具有将岩石分裂成无数薄片的特性。

(4分)10、递进变形:在变形过程中,物体从初始状态变化到最终状态的过程是一个由许许多多次微量应变的逐次叠加过程,这种变形的发展过程称为递进变形。

构造地质学习题集(附答案)

构造地质学习题集(附答案)

. 畸变
2. 应变的度量可以用
来表示
. 线应变和剪应变
. 体积变化程度和旋转角度
. 均匀应变和非均匀应变
3. 应变椭球体的主轴表示为
. λ,λ,λ
常表示为面,面和面,其中
面为压缩面(最大扁平面)构
造中代表褶皱面或劈理面的方位。
.
. .
5. 应变椭球体中,
面为压缩面(最大拉伸面) ,代表张破裂的方
B. 由粗变细
C. 没有明显变化
10. 滑塌构造是 ( )
A. 次生变形
B. 成岩后变形 C. 软沉积物变形 二、简答题
11. 用侧伏向和侧伏角能否独立表示线状构造产状? 12. 在“字”型法则中,假设岩层以位于层面上的水平轴旋转,那么,当岩层
由水平旋转至倾斜,再旋转至直立,岩层的出露界线将会发生怎样的变 化? 13. 能否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实现 “字”形法则的数字模拟?如果可以,实现 的途径是什么? 14. 在地质图和剖面图上,如何识别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 15. 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及其地质意义。 16. 确定二套岩层是否为不整合关系,研究区是否需要一定的面积?为什么? 不整合类型的变化反映下伏岩层可能经历了怎样的地质过程? *
A. 视倾角
B. 斜倾角
C. 真倾角
4. 线状构造的产状要素是 ( )
A. 倾伏角
B. 倾伏向
C. 和
5. 地层的面向()向下表明地层 ( )
A. 正常
B. 倒转
C. 直立
6. 当地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地层出露界线与地形等高线
()
A. 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曲率较大
B. 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曲率较小
以也称作材料的线。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1. 试题:题目:解释什么是构造地质学,并举例说明。

答案: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球上岩石形成、变形和运动的学科。

它关注地壳中的各种构造特征,如山脉、断层、褶皱、岩浆活动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化规律。

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理现象的形成机制。

例子:山脉:构造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就是山脉的形成与演化。

山脉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地貌特征之一,通常由岩石的变形和地壳板块的运动引起。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而形成的,而安第斯山脉则是由南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引起的。

2. 试题:题目:解释地震发生的原因与分类,并说明地震带的形成。

答案:地震是地球上岩石断裂和释放能量的结果。

主要有以下原因:1) 构造应力积累:地壳中的板块运动导致断层上积累了巨大的构造应力。

2) 断层滑动:当构造应力超过断层的摩擦力,断层将发生滑动,释放能量。

地震根据震源深度和震源机制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浅震、深震、挤压性地震、拉张性地震和剪切性地震。

地震带是指地球上地震活动较为集中的区域,其形成与板块边界和构造活动密切相关。

例如,环太平洋地震带是由于太平洋板块与其他板块的相互作用,导致该地区地壳不断发生断裂和地震活动,成为全球地震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3. 试题:题目:解释构造地质学中的褶皱,并阐述其形成原理。

答案:在构造地质学中,褶皱是地壳中岩石层发生弯曲的一种现象。

褶皱形成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构造应力:地质构造的应力作用是褶皱形成的直接原因。

压缩(挤压)应力导致岩石层在垂直于应力方向上发生挤压应变,从而形成褶皱。

2) 岩石的变形能力:一般来说,岩石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

当受到挤压应力时,岩石层会产生弯曲而不是断裂,从而形成褶皱。

褶皱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分类:按照褶皱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褶皱的斜度、周期、幅度和形状;按照构造应力的不同,可分为挤压性褶皱和拉张性褶皱;按照褶皱发育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对称性褶皱和不对称性褶皱。

构造地质学答案

构造地质学答案

构造地质学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在岩层产状要素的象限角表示法中,N65ºW/25ºSW表示:( )。

[单选题] *A)走向为65ºB)倾向为65ºC)倾角为25º(正确答案)D)走向为25º2.在兰姆赛褶皱几何分类中,哪种褶皱的等倾斜线向外弧收敛?( ) [单选题] *A)I类B)Ⅱ类C)Ⅲ类(正确答案)D)IA型3.下列岩石中,通常哪种岩石抗压强度最高?( ) [单选题] *A)花岗岩(正确答案)B)灰岩C)砂岩D)页岩4.下列哪种构造通常平行于应变椭球体的BC面?( ) [单选题] *A)张裂面(正确答案)B)褶皱轴面C)拉伸线理D)褶皱轴面片理5.下列哪种变形不属于均匀变形?( ) [单选题] *A)直线伸缩B)单剪应变C)纯剪应变D)弯曲(正确答案)6. 下列哪种变形属于旋转变形?( ) [单选题] *A)直线伸缩B)单剪应变(正确答案)C)纯剪应变D)平面伸缩7.下列哪种构造不属于面状构造?( ) [单选题] *A)劈理B)片麻理C)片理D)褶皱枢纽(正确答案)8. 劈理为大型构造的从属构造,与褶皱、断层和区域性流变构造在几何和成因上有着密切关系。

下列哪种是受岩性及层面控制、与层理斜交的劈理?( ) [单选题] *A)轴面劈理B)层间劈理(正确答案)C)顺层劈理D)断裂劈理9.根据观察的尺度,可将线理分为小型线理和大型线理。

下列哪种通常不属于小型线理?( ) [单选题] *A)拉伸线理B)交面线理C)矿物生长线理D)石香肠(正确答案)10. 通常,将劈理的间隔分为四级,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 *A)大间隔>5mmB)小间隔0.1~5mmC)微间隔0.01~0.1mmD)连续<10mm(正确答案)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1. 杜思清和吴德超有关沉积岩区叠加褶皱分类包括:( )。

*A)跨褶型(正确答案)B)移褶性(正确答案)C)重褶型(正确答案)D)限褶型(正确答案)E)弯转型和加强型(正确答案)2. 根据轴面产状和枢纽产状,褶皱可以分为七种主要类型:(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造运动类型?答:(1)按照运动方向:①水平运动②垂直运动(升降运动)(2)根据构造运动发生时期划分为:①古构造运动: 发生在第三纪之前的构造运动②新构造运动:发生在第三纪以来的构造运动③现代构造运动:人类历史时期以来所发生的构造运动称现代构造运动。

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方法?答:1、野外观察、地质填图2、物探、钻探3、遥感、航片、卫片4、数理统计5、力学分析6、地质构造模拟实验(物理模拟(泥料模拟、光弹模拟)数值模拟 )7、构造历史分析8、多学科综合分析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意义?答:理论意义 (1) 研究地球运动的规律(2) 探讨地壳运动的动力方向和来源实践意义:应用地质构造的客观规律去指导生产实践, 解决工程地质问题、水文地质问题、地震问题、矿产资源的分布、环境问题等。

岩层产状有哪些?及其相对应的概念?答:水平岩层、倾斜岩层、直立岩层、倒转岩层。

水平岩层:岩层层面保持近水平状态,即同一层面上各点的海拔标高相同或基本相同时岩层称为水平岩层。

倾斜岩层:由于地壳运动或岩浆运动,使原始水平产状的岩层发生构造运动,形成了与水平面有一定交角的岩层。

直立岩层:沉积岩岩层形成的初期处于原始水平状态,后来可遭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发生构造变位,形成了岩层面与水平面垂直的岩层。

倒转岩层:沉积岩岩层形成的初期处于原始水平状态,后来可遭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发生构造变位,使岩层的顶、底面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其岩层面也是水平或近水平的岩层。

沉积岩的顶底面包括哪些?如何识别新老岩层?答:利用沉积岩原生构造确定岩层的顶面和底面,可用于判断岩层顶、底面的原生构造有:斜层理、粒级层理、波痕、泥裂、雨痕、冲刷痕迹、古生物化石的生长和埋藏状态等不整合的识别标志?答:(1)地层古生物方面的标志:上下地层中的化石所代表的时代相差较远,或生物演化的不连续或种、属的突变,说明当地在某时期自然地理环境发生过巨大变化,发生过沉积间断。

(2) 沉积方面的标志:上覆地层的底部常有由下伏地层的碎块,砂砾组成的底砾层,此外,上下地层在岩性和岩相上的截然不同;在两套地层之间有一个较平整的或高低不平的剥蚀面(3) 构造方面的标志★上,下两套地层的的产状不一致★下伏地层中的构造变形较上覆的新地层要强,构造变形的期次也要多于上覆的新地层★下伏地层中的地质构造,如断层,褶皱等,延伸到不整合面时就被上覆地层所截交覆盖★一般来说,上,下两套地层中的地质构造的构造线方向逥然不同。

(4)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方面的标志:由于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及其地质构造是在不同时期的地壳运动中形成的,因此各自发育有不同时期,不同特点的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什么是V字形法则?答:(1)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一致,但岩层界线的弯曲总是比等高线弯曲度小。

(相反相同)(2)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大于地面坡角时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呈相反的方向弯曲。

(相同相反) (3)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小于地面坡角时,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但是其露头界线的“V”字型弯曲度大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

(相同相同)什么是褶皱?褶皱要素的概念?答:褶皱是由岩石中原来近于平直的各种面(例如层理面)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而显示的变形或者原始产状的岩层,在地壳运动产生的构造力作用下发生永久性塑性变形所形成的一系列连续弯曲 1 核部:指褶皱中心部位的岩层,简称核。

2 翼部: 指褶皱核部两侧对称出露的地层,简称翼。

3 翼间角:构成褶皱两翼的同一褶皱面的拐点的切线的夹角称为翼间角4 枢纽: 同一褶皱岩层的各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5 轴面: 一个褶皱内各相邻褶皱面上的枢纽连成的面,它是大致平分褶皱两翼的对称面。

6 轴迹: 褶皱轴面与地面的交线7 转折端: 褶皱一翼向另一翼过渡的的部分。

8 脊、脊线、脊面: 背斜或背形的同一褶皱面的各横剖面上的最高点称为脊;它们的连线称为脊线;若干相邻褶皱面上的脊线联成的面称为脊面。

9 槽、槽线、槽面:向斜或向形的同一褶皱面的各横剖面上的最低点称为槽;它们的连线称为槽线;若干相邻褶皱面上的槽线联成的面称为槽面。

10 脊迹和槽迹: 脊面和槽面与地面的交线。

褶皱的分类?答:(1)根据褶皱的轴面产状和两翼岩层产状,褶皱可以描述为:①直立褶皱②斜歪褶皱③倒转褶皱④平卧褶皱⑤翻卷褶皱(2)根据枢纽产状,褶皱可以分为: ①水平褶皱②倾伏褶皱③倾竖褶皱(3)根据翼间角分类:平缓褶皱: 翼间角>120°开阔褶皱: 翼间角70°~120°闭合褶皱:翼间角30°~70°紧闭褶皱:翼间角0°~30°等斜褶皱:翼间角近于0°两翼产状近于平行。

(4)根据褶皱面的弯曲形态可将褶皱描述为: ①圆弧褶皱②尖棱褶皱③箱状褶皱④扇状褶皱⑤挠曲⑥构造阶地节理分类?答:(一)按照节理形成的地质原因:原生节理:成岩过程中形成的节理。

构造节理:内动力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节理。

非构造节理: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节理。

(二) 根据节理产状与岩层产状的关系划分1 走向节理: 节理走向与所在岩层的走向大致平行的节理。

2 倾向节理: 节理走向与所在岩层的走向大致垂直的节理。

3 斜向节理: 节理走向与所在岩层的走向斜交的节理。

4 顺层节理: 节理走向与所在岩层的层面大致平行的节理。

(三)根据节理产状与褶皱轴方位之间的关系 1 纵节理: 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平行的节理。

2 横节理: 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直交的节理。

3 斜节理: 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斜交的节理。

(四)按力学性质分类 1 剪节理:剪应力作用形成的节理。

2 张节理:张应力作用形成的节理。

张节理与剪节理的区别?答:(1)剪节理是由剪应力作用产生的破裂面;张节理是由张应力作用而产生的破裂面(2)产状较稳定,沿走向延伸较远、沿倾向延伸较深;产状不太稳定,延伸不远,节理面短而弯曲。

(3)剪节理面平直光滑,常见滑动擦痕;节理两壁之间常是闭合的;张节理面粗糙不平,无擦痕。

(4) 剪节理可切穿砾石和砂粒:发育在砾岩和砂岩中的剪节理,常切穿砾石和砂粒而不改变方向;张节理则绕过砾石:在砾岩和砂岩中的张节理,常绕过砾石和砂粒;即使切穿砾石,破裂面也凹凸不平(5)剪节理经常形成共轭“X”型节理系:常常成对出现,共同组成共轭“X”型节理系。

“X”型剪节理发育良好时,可将岩石切割成棋盘格状或菱形;张节理面两壁多张开,常被矿脉充填,矿脉宽度变化较大,脉壁不平直。

(6) 剪节理有羽列现象:主剪裂面常由许多羽状微裂面组成,微裂面走向相同,首尾相接,与主剪裂面呈一定的交角,这就是所谓的羽列现象。

沿节理走向向前观察,若后一微裂面重叠在前一微裂面的左侧,称之为左(也叫左行),反之为右旋(或叫右行);张节理有时呈不规则状,有时也可构成一定的几何形态,如追踪“X”型剪节理而形成的锯齿状张节理,单列或共轭雁列式张节理等。

(7) 剪节理的尾端变化有三种形式,即折尾、菱形结环和多级分叉尾;张节理的尾端变化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树枝状和杏仁状结环尾。

区域性节理的特点?答:区域性节理的特点:(1)多发育于变形比较轻微的地台水平岩层或近于水平岩层区,在那里,节理产状直立或近于直立,即节理多为垂直岩层层面发育的平面共轭“X”型。

(2)区域性节理发育范围广,产状稳定。

(3)区域性节理规模大、间距宽、延伸长,可穿切不同岩层和地质体。

(4) 区域性节理常构成一定的几何型式,如“X”型。

(5) 区域性节理若被岩浆充填,则形成规律性排列的岩墙群。

断距和滑距分哪几种?答:断距:垂直岩层走向剖面上地层断距——断层两盘上对应层的垂直距离(ho)。

铅直地层断距——断层两盘上对应层的铅直距离(hg)。

水平(地层)断距——断层两盘上对应层的水平距离(hf)。

垂直断层走向剖面上视地层断距—断层两盘对应层的垂直距离(h′o ′)视铅值地层断距—断层两盘对应层的铅直距离(h′g′)视水平(地层)断距—断层两盘对应层的水平距(h′f′)滑距:走向滑距:总滑距在断层面走向线上的分量称为走向滑距(ac)倾斜滑距:总滑距在断层面倾斜线上的水平分量称为倾斜滑距(cb).水平滑距:总滑距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水平滑距(am)。

断层的分类?答:(一) 断层与有关构造的几何关系分类 1 根据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或区域构造线之间的几何关系分类。

纵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或区域构造线基本一致。

横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或区域构造线基本直交。

斜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或区域构造线斜交 2 根据断层走向与所切割岩层走向的方位关系分类。

走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

倾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直交斜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顺层断层——断层走向、倾向与岩层走向、倾向基本一致(二)根据断层两盘的相对位移关系分类。

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

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平移断层:断层两盘沿断层面走向方向作水平位移的断层。

规模巨大的平移断层叫滑动断层正断层和逆断层的组合形式?答:正断层的组合形式:(1) 阶梯状断层(2) 地堑(3) 地垒 (4) 环状断层和放射状断层(5)雁列式断层(6) 块断型断层逆断层的组合形式:(1) 叠冲(瓦)式逆冲断层(2)对冲式逆掩断层 (3)背冲式逆掩断(4) 楔冲式断层简述角度不整合的特点及其研究意义。

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造成地层的缺失;上下两套地层的岩性和岩相常常有很大差异;生物演化具有不连续性;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的沉积间断或从未沉积,或沉积后剥蚀;不整合面上常常有因长期风化形成的底砾岩和一些特殊的矿产(铝土矿等);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同;上覆岩层的底部层位覆盖在下伏岩层的不同层位上;上下两套地层经历了不同的演化历史。

角度不整合形成历史包括下降、沉积→褶皱等变形、变质、岩浆侵入、隆起、沉积间断、–遭受剥蚀→下降、再沉积。

理论意义:反映上、下地层空间的相互关系和时间上的发展顺;构造层划分的重要标志;岩石地层单元划分的重要参考;古地理,古构造演变的研究。

实际意义:不整合面与矿产关系密切——铁、锰、磷、铝土矿,岩浆热液型矿床,石油、天然气.沉积岩地区如何确定断层的存在?(1).断层面、磨擦镜面、擦痕、阶步的存在;2)构造岩带的线性分布;3)构造线或地质体的不连续性;4)地层的重复与缺失;5)特殊的地形与地貌:断层崖与断层三角面的存在;6)遥感图象特征;7)带状分布的泉水、湖泊(洼地)、地震震中。

沉积岩有哪些原生构造可以判别岩层的顶底面?答:(1)斜层理:每组细层理与层系顶部主层面呈截交关系,而与层系底部主层面呈收敛变缓关系,弧形层理凹向顶面,也即“上截下切”;(2)粒级层序:又叫递变层理,在一单层内,从底到顶粒度由粗变细递变,其厚度可由几厘米到几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