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试题[2]

合集下载

构造地质学试与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与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与答案构造地质学试卷一、选择题(共8分,每小题1分)。

1、当断面直立时,擦痕的侧伏角( A )A 与倾伏角相同B 比倾伏角大C 比倾伏角小D 与倾伏角无关2、构造地质学尺度的划分是相对的,变化围很大,其中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的对象( A )A 中型、小型构造B 小型、微型构造C 大型、中型构造D 巨型、大型构造3、两套地层关系反映了构造演化过程为:下降沉积-褶皱、岩浆侵入并遭受剥蚀—再下降沉积,其接触关系为( B )A 平行不整合B 角度不整合C 整合D 假整合4、在单剪状态下,剪切面平行( A )A 应变椭球体的XY面B 应变椭球体的XZ面C ab 运动面D 应变椭球体的YZ面5、线理延伸方向与应变椭球体A轴一致的A型线理有( C )A 石香肠构造B 皱纹线理C 矿物生长线理D 交面线理6、褶皱外弧曲率相同,等倾斜线等长的褶皱是( B )A 相似褶皱B 等厚褶皱C 平行褶皱D 顶薄褶皱7、正断层形成的安德森模式是( B )A σ2直立,σ1σ3水平B σ1直立,σ2σ3水平C σ3直立,σ1σ2水平 D 任意8、原生构造与次生构造有什么差别( B )A原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强的环境,次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弱的环境B原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弱的环境,次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强的环境C原生构造与周围构造环境同时产生,同时发育,次生构造发育晚于其构造环境D 原生构造发育晚于周围构造环境,次生构造与其构造环境同时产生发育二、填空题(共12分,每空0.5分)1、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大于坡度角时,岩层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相反..方向弯曲.2、岩石变形的四种基本方式为平移转动形变和体变、。

受力物体的形变可以分为均匀形变.....。

....和非均匀形变3、影响岩石力学性质与岩石变形的因素有各向异性、围压,温度,孔隙流体和应变速率(或时间)。

4、变形岩石中的小型线理有拉伸线理、矿物生长线理、皱纹线理和交面线理5、褶皱要素主要有核部,翼部,枢纽,轴面等。

构造地质学地质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地质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地质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构造地质学(高起专)阶段性作业1一、单选题1. 作用在物体边界一定面积范围内的接触力称作_____;作用在物体内部的每一个质点上,与围绕质点邻域所取空间包含的物质质量有关的非接触力称作_____。

(4分)(A) 体力,面力(B) 面力,体力(C) 作用力,重力(D) 重力,作用力参考答案:B2. 围压增高,使得岩石的岩石强度极限得到_____,韧性_____。

(4分)(A) 增加,减弱(B) 提高,增强(C) 降低,增强(D) 减弱,差弱参考答案:B3. 应变速率小,_____塑性变形。

(4分)(A) 不利于(B) 有利于(C) 不影响(D) 不确定参考答案:B4. 在地质观测中,可以通过有限应变状态的对比.劈理折射的对比.香肠构造的对比.褶皱形态的对比等来了解不同岩层的相对_____。

)(A) 强度(B) 坚硬度(C) 能干性(D) 抗磨性参考答案:C5. 核幔结构是_____结果形成的。

(4分)(A) 动态重结晶(B) 静态重结晶(C) 岩浆冷却(D) 低温变形参考答案:A6. 在围限压力下,当压力超出一定值时岩石就会以某种方式破裂,发生断裂变形,此时的压力值就称为岩石的_____。

(A) 压力强度(B) 抵抗强度(C) 极限强度(D) 变形强度参考答案:C7. 在影响岩石变形的因素中,当温度升高时,会造成岩石的_____。

(4分)(A) 屈服极限增大,脆性也增大。

(B) 屈服极限增大,脆性减小,韧性增大。

(C) 屈服极限减小,脆性增大,韧性减小。

(D) 屈服极限减小,韧性增大。

参考答案:D8. 在应力作用下,晶体沿内部一定的滑移系发生的滑动称作(),是岩石塑性变形的重要机制之一。

(4分) (A) 晶内滑动(B) 位错滑动(C) 颗粒边界滑动(D) 蠕动参考答案:A9. 下面哪一个产状要素不是线状构造的产状要素_______。

(4分)(A) 倾伏向(B) 倾向(C) 侧伏向(D) 侧伏角参考答案:B10. 一套地层沉积后,经过短暂沉积间断并无大的构造运动,又接受新的沉积形成一套新的地层,这二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是()。

构造地质学试卷

构造地质学试卷

构造地质学试卷构造地质学试卷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2分)1. 递进变形;2. 枢纽;3. 张节理;4. 地垒与地堑;5. 水平断距;6. 飞来峰和构造窗;7. 叶理;8. 流线;9. 韧性剪切带;10. 应变二、填空(15分,每空1分)1. 岩层的接触关系包括()、()和角度不整合;2. 岩层的产状要素包括()、()和();3. 兰姆赛(Ramsay)依据褶皱横截面上等倾斜线型式和褶皱岩层厚度将褶皱划分为()类()型;4、逆冲推覆构造是由倾角小于()的低缓逆冲断层面及上盘推覆距离大于()的推覆体或逆冲席体构成的外来岩块组合构成的构造型式;5. 劈理可以划分为()、()和()等基本类型;6. 水平岩曾是指倾角小于()的岩层;7. 面状构造的倾向为300°,倾角为50°,用方位角法表示为();用象限角法表示为()。

三、简答题(20分,每题4分)1. 简述现代活动断层的标志。

2. 简述纵弯褶皱作用与横弯褶皱作用的区别。

3. 简述角度不整合的特点及其研究意义。

4. 什么是叠加褶皱,简述其基本类型。

5. 绘图说明走滑断层与转换断层的区别。

四、论述题(25分)1. 沉积岩地区如何确定断层的存在(9分);2. 里卡德(Richard)褶皱位态分类的原则、划分哪几种褶皱类型、各种类型由什么特点?(10分)3. 用莫尔圆绘图表示双轴应力状态,并说明其物理意义(6分)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2分)1. 递进变形:从初始状态至最终状态之间,岩石变形的全过程,用于理解和描述变形过程(演化)。

2. 枢纽:同一褶皱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可以是水平线,也可以是倾斜线。

3. 张节理:张节理是由张应力产生的垂直于最大拉伸方向产生的节理。

4. 地垒与地堑:在水平拉伸变形条件下形成的正断层一般是高角度的(倾角60°±)。

共轭出现的正断层相向或相背倾斜,并在运动过程中导致断块体相对上升和下降,从而形成地堑和地垒。

构造地质学习题集附答案

构造地质学习题集附答案

构造地质学习题集附答案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很多网上的试题集是没有答案的,此份文档不同之处就是上面的网站,公布了所有答案,构造地质,考试专用在线答题网站,并附录下面选择题的答案,,赶紧下载吧!!.构造地质学习题集地层接触关系和原生构造一、选择题1.地层产状符号“35°27°”中的35°代表A.地层的走向B.地层的倾向C.地层的倾角2.倾斜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为该岩层的A.走向B.倾向C.没有特定意义的几何线3.在垂直于地层走向的断面上测得的地层倾斜角度是地层的A.视倾角B.斜倾角C.真倾角4.线状构造的产状要素是A.倾伏角B.倾伏向C.A和B5.地层的面向(facing)向下表明地层A.正常B.倒转C.直立6.当地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地层出露界线与地形等高线A.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曲率较大B.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曲率较小C.反向弯曲7.一套地层遭受构造变形和隆升剥蚀后再接受沉积,形成一套新的地层,这二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是A.整合B.平行不整合C.角度不整合8.交错层中斜层理与主层理相切的方向指示地层的A.顶面B.底面C.褶皱面9.递变层理由底部向顶部沉积物的粒度A.由细变粗B.由粗变细C.没有明显变化10.滑塌构造是A.次生变形B.成岩后变形C.软沉积物变形二、简答题11.用侧伏向和侧伏角能否独立表示线状构造产状?12.在“V”字型法则中,假设岩层以位于层面上的水平轴旋转,那么,当岩层由水平旋转至倾斜,再旋转至直立,岩层的出露界线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13.14.能否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实现“V”字形法则的数字模拟如果可以,实现的途径是什么15.16.在地质图和剖面图上,如何识别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17.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及其地质意义。

18.确定二套岩层是否为不整合关系,研究区是否需要一定的面积为什么不整合类型的变化反映下伏岩层可能经历了怎样的地质过程*应力一、选择题1.作用在物体边界一定面积范围内的接触力称作;作用在物体内部的每一个质点上,与围绕质点邻域所取空间包含的物质质量有关的非接触力称作。

构造地质学试题

构造地质学试题

1印支运动发生于_C_____纪。

A石炭纪B二叠纪 C三叠纪D白垩纪2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__A___。

A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B区域变质作用C埋藏变质作用D动力变质作用3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C____。

A中生代B晚古生代C早古生代D新生代4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___D____。

A倾伏褶皱B直立褶皱C倾斜褶皱D翻卷褶皱5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较年轻岩块出露于较老岩块之中,这种构造称为_____B___。

A飞来峰 B构造窗C逆掩断层D冲断层6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下列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用最强__D___。

A板状构造B千枚状构造C片状构造D片麻状构造7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经历时间最长的地质时期是______A____。

A元古代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8如果在地层中找到了三叶虫,那么这个地层时代为____D____。

A早奥陶世B第三纪C白垩纪D早寒武世10哪一种沉积建造反映了由海相到陆相的转换____C___。

A复理石沉积B浊流沉积C磨拉石沉积D火山碎屑沉积1.克拉克值:化学元素在地壳中平均含量称克拉克值。

2.风化壳:不整合的标志(2分),由于长期的风化剥蚀,残留难分解的物质,一般是铁和硅质物(2分)。

3.莫霍面:是一级的不连续的界面,在地下33公里处(1分),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3分)。

4.标准化石:演化速度最快,分布最广的化石(1分),可以鉴定地层的时代(3分)的化石。

5.岩石圈:地壳与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圈以上部分),都是由固态岩石组成的,统称为岩石圈。

6.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1分)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1分),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2分)。

7.向斜:两翼基本对称,核部地层较年轻(2分),两翼地层较老(2分)的褶皱。

8.片麻构造:岩石主要由较粗的粒状矿物(如长石、石英)组成,但又有一定数量的柱状、片状矿物(如角闪石、黑云母、白云母)在粒状矿物中定向排列和不均匀分布,形成断续条带状构造。

构造地质学试卷

构造地质学试卷

构造地质学试卷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构造地质学》课程考试试卷专业:油光、资工考试方式:闭卷学分:4考试时间:110分钟命题人:周航、张理、仉志、周鑫宇、莘怡成、马晶一填空题(5×3’,共15’)1.岩层的厚度变化很大,按层的厚度可分为块状,厚层,中层,薄层,微层,那么中层厚度是多少()A.2~1mB.1~0.5mC.0.5~0.1mD.0.1~0.01m答案:C 块状(>2m),厚层(2~0.5m),中层(0.5~0.1m),薄层(0.1~0.01m),微层(<0.01m)2.地层不整合接触是研究地质发展历史及鉴定地壳运动特征和时期的一个重要依据,下面哪个不是确定不整合的标志()A地层古生物方面的标志B沉积方面的标志C地球化学方面的标志D构造方面的标志答案:C确定不整合的标志有1.地层古生物方面的标志2.沉积方面的标志3.构造方面的标志4.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方面的标志3.根据节理与褶皱轴方位之间的关系分类,下面哪个不属于此分类()A纵节理B剪节理C横节理D斜节理答案:B 根据节理与褶皱轴方位之间的关系分类:1纵节理2横节理3斜节理4.根据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的关系分类,下面哪个属于此分类()A走向断层B倾向断层C斜向断层D纵向断层答案:D 根据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的关系划分:1走向断层2倾向断层3斜向断层4顺层断层5.劈理的分类和命名方案很多,下面那个不属于劈理的传统分类()A剪劈理B流劈理C滑劈理D破劈理答案:A 劈理的传统分类:1流劈理2滑劈理3破劈理二.判断题(5×3’,共15’)1.节理的配套是将一定地区不同时期形成的节理加以区分,将同期节理组合在一起。

答案:错,这是节理分期的概念,注意区分节理的分期和配套。

2.斜层理由一组或多组与主层面斜交的细层组成,其细层收敛的方向指向岩层的顶面方向。

答案:错,指示岩层的底面方向。

3.微劈石域的变形比劈理域弱。

答案:对。

构造地质学试卷及标准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卷及标准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卷及标准答案构造地质学试卷及标准答案⼀、简述题:简述影响褶皱形成的主要因素(9分)。

答:层理:越发育越有利于褶皱的形成。

岩层厚度:越薄越有利于褶皱的形成。

岩⽯⼒学性质:韧性越强越有利于褶皱的形成。

埋藏深度:越深越有利于褶皱的形成。

基地构造:基底平移断层形成雁⾏状褶皱;基底正逆断层形成不对称褶皱。

⼆、画图题(24分)1、图表⽰构造⾯的产状三要素(4分)。

2、在野外顺岩层倾向观测,若岩层层序正常,岩层时代将越来越新,如果层序倒转则越来越⽼。

请绘图表⽰(4分)。

(1题) (2题)3、已知岩层产状为:45°∠45°,利⽤⾚平投影确定岩层的法线位置(图⽰)(6分)。

(3题) (4题)(5题)4、画图表⽰剖⾯上不整合的表⽰⽅法(4分)。

5、画图表⽰断层的地层断距和铅直地层断距(6分)。

3、读图分析(12分):(1)地层接触关系:D—J1⾓度不整和接触;其它地层之间整和接触。

(2)断层性质、时代:F2为正断层,形成在J2之后。

F3为平移断层,形成在D—J1之间。

(3)岩浆岩的侵⼊时代:F3—J1之间。

(4)构造发展史:D之后发⽣了构造运动,主压应⼒⽅向NW—SE向,形成了F3断层及背斜构造。

J2再次发⽣构造运动,主压应⼒⽅向EW向,形成了F2断层及向斜构造。

4、选答⼀题(12分)。

(1)论述影响岩⽯⼒学性质的因素:温度——温度⽣⾼弹性降低、韧性增强、强度降低。

围压——围压⽣⾼弹性增强、韧性增强、强度增强。

⽔溶液——⽔溶液⽣⾼弹性降低、韧性增强、强度降低。

空隙压⼒——空隙压⼒⽣⾼弹性降低、韧性降低、强度降低。

时间——快速使⼒弹性增强,强度提⾼。

缓慢使⼒韧性增强,强度降低。

(2)⽐较纵弯褶皱作⽤与横弯褶皱作⽤的异同:①纵弯褶皱作⽤各单⼀岩层有中和⾯,整个岩层没有统⼀的中和⾯。

横弯褶皱作⽤各单⼀岩层和整个岩层均没有中和⾯。

②纵弯褶皱作⽤岩层的流动⽅向是从翼部流向转折端。

横弯褶皱作⽤相反。

《构造地质学》试卷A(地02)

《构造地质学》试卷A(地02)

地02《构造地质学》期末考试A卷学号姓名________________(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一、判断以下基本概念,是(请标√)或非(请标×)(30分,每题2分)1. 根据物质成份的不同,从表及里把地球分为岩石圈、软流圈、地幔、地核?()2. 褶皱轴面与地面的交线被称为褶轴?()3. “逆-平移断层”的平移分量必定大于逆冲分量?()4. 平行褶皱必定是相似褶皱,相似褶皱不一定是平行褶皱?()5. 断层的滑距是指被断层错断地层之间的垂直距离?()6. 褶皱的横截面(或正交剖面)必定垂直地面?()7. 各褶皱岩层最大弯曲点的连线构成褶皱的枢纽?()8. 非共轴递进变形必定是旋转变形,而旋转变形不一定就是非共轴递进变形?()9. 岩层的视倾角永远小于真倾角,岩层的视厚度也永远小于真厚度?()10. 与褶皱枢纽平行的断层被称为“枢纽断层”?()11. 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岩石变形现象被称为原生构造?()12. 岩石孔隙中的流体压力称为“空隙流体压力”,它可增强岩石抵抗变形的能力,使之强度增大?()13. 任何褶皱弯曲岩层在其内部必定存在一个既不拉伸也无压缩的“中和面”?()14. 轴面直立的褶皱必是对称褶皱?()15. 只要物体内部各点的所受的应力大小相等则可产生均匀变形?()二、读图分析(55分)1. 请分析以下剖面图中角度不整合的时代。

(5分)2. 下图为地形地质图,实线是岩层顶底面的地质界线(其中A为顶面界线),虚线为地形等高线。

试在图标出岩层的走向和倾向,并说明岩层产状是否正常?(10分)3. 两组共轭剪节理的产状分别为200°∠60°、130°∠63°,且已知其锐角平分线方向为最大主应力方向,用赤平投影方法求三个主应力方向。

(10分)答:σ1: ; σ2: ; σ3: 。

4. 假设地面为近水平,断层倾向西,褶皱对称且轴面直立,判断以下地质图中断层E的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卷
2006—2007学年第1学期
《构造地质学(含大地构造)》试卷

专业班级
姓 名
学 号
开课系室 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地科系
考试日期 2007.01.19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 分
阅卷人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30分)
1、穹隆构造
2、倾向节理
3、分期
4、节理组
5、滑距
6、构造窗
7、构造岩
8、花状构造
9、逆牵引构造
10、断层效应
11、增长指数
12、转换断层
13、岩石圈板块
14、双变质带
15、蛇绿岩套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水平面的赤平投影是 。
2、褶皱的基本要素包括 、 、 、 、 、 、
、 。
3、按照节理与岩石形成的先后关系节理分为 、 。
4、节理按力学成因分为 、 两类。
5、通过 、 、 可判断节理形成的先后
关系。
6、按照断层两盘的相对方向断层分为 、 、 、
四种类型。
7、断层在剖面上的组合类型有 、 、 、 、
、 。
8、正断层倾向与岩层倾向相同且断层倾角小于岩层倾角时,剖面上两盘地
层 。
9、板块的边界类型包括 、 和 三种。
三、简答题(共30分)
1、简述剪节理的基本特征。(8分)
2、哪些现象可用于确定断层两盘的位移性质?(8分)
3、简述大洋演化的威尔逊旋回。(7分)
4、简述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要点。(7分)
四、读图题(共15分)
1、求闭合度(m)(2分);2、标出节理的类型(3分);3、画出平移断层的派
生构造(2分);4、节理有几期,标出第一期反映的主压应力方向(2分);5、
判断断层最大活动时期(2分);6、求铅直、水平断距(m)(4分)。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比例尺
1:10000

45

8
0
0
8
0
0

9
00

7
00

7

0
0
6
0

0

S
45
7
0
8
0
9
0
1
0
0

1
比例尺1:0002
比例尺:1:10000
五、分析题(共10分)
附图为凤凰山地质图,分析并完成下列要求:
1、分析图内褶皱类型和形成时代;
2、分析断层F1、F2的性质,判断其形成时间。
3、分析经历了几次构造运动。

2006—2007学年第1学期
《构造地质学(含大地构造)》试卷评分标准 A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30分)
1、穹隆构造—长宽比小于2:1的背斜构造。
2、倾向节理—节理走向与岩层倾向大致平行(即与岩层走向大致垂直)。
3、分期—区分不同时期形成的节理的先后关系。
4、节理组—由同一时期,相同应力作用下产生的方向相互平行或大致平行,力学性质相同
的节理组合成为一个节理组。
5、滑距—断层相当点之间的距离。
6、构造窗—推覆构造中由于局部剥蚀由上盘岩块环绕、四周以断层线为界的下盘露头。
7、构造岩—断层带上的岩石在断层作用中被搓碎、研磨,甚至重结晶、再定向又固结的岩
石。
8、花状构造—剪切断裂带在浅部常表现为向上分叉、撒开的断层组合,在剖面上形似花朵,
称为花状构造。
9、逆牵引构造—弯曲凸出方向与本盘位移方向相反。
10、断层效应—断层的活动造成的岩层视错觉。
11、增长指数—生长断层下降盘地层厚度与上升盘地层厚度的比值。
12、转换断层—垂直于大洋中脊并将大洋中脊切割错断的走滑断层。
13、岩石圈板块—岩石圈被首尾相接的活动带(洋中脊、海沟和转换断层)分割成大小不一
的块体,叫做岩石圈板块。
14、双变质带—指变质时代接近、在空间上平行分布的高压低温变质带和低压高温变质带。
15、蛇绿岩套—指产于地槽序列中的超镁铁岩、粗粒辉绿岩、火山岩和放射虫燧石岩的组合。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圆
2、核部、翼部、转折端、轴面、枢纽、轴迹、脊、槽
3、原生节理、次生节理
4、张节理、剪节理
5、切断错开、限制中止、相互切断错开
6、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枢纽断层
7、阶梯状、地堑、地垒、Y字形、叠瓦状、花状
8、重复
9、离散型边界、汇聚型边界和转换型边界
三、简答题(共30分)
1、答: 1)产状稳定,延伸较远,穿越岩性显著不同的岩层时,其产状可能发生改变。
2)剪裂面平直光滑,可切过砾石等,可有少量位移。
3)剪裂面上常有擦痕、磨擦镜面。
4)剪节理一般发育较密,常密集成带。硬而厚的岩石中的剪节理间距大于软而薄的岩
石,剪节理发育的疏密还与应力作用情况有关。
5)剪节理常呈现羽列现象,往往一条节理由若干条方向相同,首尾相近的小节理呈羽
状排列而成。扭动实验形成的两组剪节理,其中一组呈羽列现象,与扭动面的夹角不超过
24°,指向本盘扭动方向,两组之间的夹角约为62°-64°。6)剪节理两壁之间的距离较
小,常呈闭合状。
7)剪节理的尾端变化有:折尾、菱形结环和节理叉。
8)剪节理的发育具稀密的等距性。(每个1分)
2、答:1)根据两盘地层的新老关系;2)根据褶皱核部的宽窄变化;3)根据地层的重复和缺
失;4)根据牵引构造和逆牵引构造;5)根据擦痕、阶步和反阶步;6)根据构造透镜体和断层
角砾岩;7)根据派生构造;8)根据生长正断层两盘的厚度;9)根据平移断层收敛、分散作用
和升降活动。
3、答:威尔逊总结了大洋开合的不同发展趋势,将大洋盆地的演化归纳为六个发展阶段,
这六个阶段称为威尔逊旋回。(1分)
1)胚胎期,以东非裂谷带为代表;
2)幼年期,以红海、亚丁湾为代表;
3)成年期,以大西洋为代表;
4)衰退期,以太平洋为代表;
5)终了期,以死海为代表;
6)遗痕(地缝合线),以喜马拉雅山缝合线为代表。(每个1分)
4、答:1)固体地球表层垂向上可分为坚刚岩石圈及塑性软流圈两部分;(1分)
2)岩石圈并非浑然一体,可分数量不多的几个刚性板块,板块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
相对运动,地壳变形与板块相对运动有关,变形性质取决于板块边界类型;(3分)
3)板块在地球表层大规模水平运动符合欧拉几何学原理。全球范围内板块的新生与
消亡是大致相互补偿的;(2分)
4)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来自地球内部,最可能的机制是地幔物质的对流。(1分)
四、读图题(共15分)
1、20m;
2、A—纵张节理,B—横张节理,C、D—斜节理;
3、略;
4、有2期,最大主压应力为第一期锐角平分线方向;
5、E12;
6、铅直地层断距:100m 水平地层断距:100m
五、分析题(共10分)
1、分析图内褶皱类型:倒转背斜,形成时代P-T2;直立向斜,形成时代K;
2、F1为纵向逆断层、F2为横向正断层,形成时间为P-T2;
3、6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