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及复习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知识点归纳)

图甲图乙 图丙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11.1 功一、力学中的“功”1、“做功”的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移动了一段距离...............,那么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 ;②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s 。
注:若力与运动的方向垂直,则该力没有做功。
二、功的计算1、定义: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 F s =⋅ 变形公式:W F s =,W s F= 注:当在竖直方向做功......时,公式可表示为:W G h =⋅(如“重力做功”或“克服重力做功”)。
2、功的物理意义:11J N m =⋅表示:用1N 的力使物体移动1m 所做的功是1J 。
三、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11.2 功率1、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功率。
2、 公式:W P t=变形公式:W Pt =,Wt P=3、单位换算:11000kW W =4、功率的物理意义:①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越大,表示物体做功越快。
②11W J s =表示:物体1s 所做的功是1J 。
§11.3 动能和势能一、能量物体能对外界做功,我们说物体具有能量(物体对外界做功越多,说明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大)二、动能(一)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二)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2、实验器材:刻度尺...、带斜面的长木板、 木块、质量不等的两个钢球3、实验过程:钢球A 的动能大小是通过观察木块..B .移动的...距离..来体现出来的。
4、结论: (1)与质量..有关: 控制不变的量:速度(图甲和图丙)(使质量不等的钢球在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结论: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2)与速度..有关: 控制不变的量:质量(图甲和图乙)(使同一钢球在斜面的不同高度自由滚下)结论: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功和机械能(知识总结)

功和机械能一、功1、功(1)力学中的功: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2)功的两个因素:一个是,另一个是。
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①物体受到了力,但。
②物体由于惯性运动通过了距离,但。
③物体受力的方向与运动的方向相互,这个力也不做功。
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2、功的计算(1)计算公式:物理学中,功等于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
即:W= 。
(2)符号的意义及单位:表示功,单位是 (J),1J=1N·m;表示力,单位是 (N);s表示距离,单位是米(m)。
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3)计算时应注意的事项:①分清是哪个力对物体做功,即明确公式中的F。
②公式中的“s”是在力F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必须与“F”对应。
③F、s的单位分别是N、m,得出的功的单位才是J。
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3、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
如何判断物体的做功情况1.理解判断的依据依据:见课本P207——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重点:抓住力作用在物体上是否有“成效”.2.明白不做功的三种情况A.物体受力,但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如见课本中的图14—2).此情况叫“劳而无功”.B.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但在此运动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如物体因惯性而运动).此情况叫“不劳无功”.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C.物体既受到力,又通过一段距离,但两者方向互相垂直(如起重机吊起货物在空中沿水平方向移动).此情况叫“垂直无功”.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3.在分析做功情况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A.当物体的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垂直时,这个力就要做功.B.一个物体同时受几个力的作用时,有一些力做了功,有些力没有做功.因此,讲做功必须指出是哪一个力对哪一个物体做功.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C.什么叫物体克服阻力做功:若物体在运动方向上受到一个与此方向相反的力F的作用,我们通常说物体克服阻力F做了功.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比如:在竖直向上,物体克服重力做功,功的大小为W=Gh;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功的大小为W=fs.(二)对公式W=Fs的理解1.公式一般式 W=Fs常用式 W=Gh(克服重力做功)或W=f阻s(克服摩擦阻力做功)2.单位焦耳(J)3.注意事项A.有力才有可能做功,没有力根本不做功.B.F与s的方向应在同一直线上(初中要求)(比如一个人提着一重物G,从山脚顺着一之字形的山路爬到山顶,此时人克服重力做功所移动的距离并不是山路的长,而是从山脚到山顶的高)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C.做功的多少,由W=Fs决定,而与物体的运动形式无关.(三)怎样理解功率的概念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3.计算式 P=W/t.4.单位瓦(W).5.注意事项A.注意区别功与功率.功率与功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功”表示做功的“多少”,而“功率”则表示做功的“快慢”,“多少”与“快慢”的意义不一样.只有在做功时间相同时,做功多的就做功快.否则,做功多,不一定做功就快,即“功率”不一定就大.也就是说:功率与功和时间两个因素有关.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B.由P=W/t变形为P=F·v可知:功率一定时,力F与速度v成反比.(四)理解功的原理,明白有用功、总功、额外功的含义及其关系1.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A.对于理想机械(指不计摩擦、机械的重、绳重): W人对机械=W机械对物体=W手或 W总=W有.B.对于实际机械:W人对机械(W总)>W机械对物体(W有)或W总=W有+W额.二、机械效率1、有用功——W有用: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
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一、什么是功和机械能1. 功:在物理学中,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它是描述力对物体做了多少效果的量。
物体在受到作用力的作用下,如果它的位置发生改变,那么就说作用力对它做了功。
如果作用力的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一致,那么作用力对物体做正功,反之则是负功。
功通常用Joule(焦耳)作为单位。
2. 机械能:机械能是指物体由于位置或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包括动能和势能两种。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有关。
机械能在守恒定律中有重要的作用,表示系统在不受摩擦和外力的情况下,机械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
二、功的计算1. 功的计算公式:功的计算公式是W = F * d * cos(θ),其中W表示功,F表示作用力,d表示物体的位移,θ表示作用力和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
当作用力和位移方向一致时,夹角为0度,cos(0) = 1,此时作用力对物体做的功最大;当作用力和位移方向垂直时,夹角为90度,cos(90) = 0,此时作用力对物体做的功为0。
2. 功的单位和量纲:功的单位是焦耳(J),量纲是力的量纲乘以位移的量纲,即[N]·[m]=N·m=J。
3. 功的正负及其物理意义:当作用力对物体做正功时,表示物体的动能增加;当作用力对物体做负功时,表示物体的动能减少;当作用力对物体做零功时,表示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
三、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1. 动能的转化:在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可以通过摩擦力、阻力等外力转化为热能,导致物体的运动速度减小;同时,外力也可以对物体做功,将外力的功转化为物体的动能。
例如,弹簧振子在振动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而动能又会转化为弹性势能,形成了机械能的周期性转化。
2. 势能的转化:势能也可以通过外力的作用或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而转化为动能,例如物体从高处落下时,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反之,物体上升时动能也会转化为重力势能。
八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1.功的定义与计算:功(Work)是由力对物体作用造成的物体移动的能力。
它的计算公式为:功 = 力× 位移× cosθ,其中力的方向与移动方向一致时,θ =0°,cosθ = 1,因此可简化为:功 = 力× 位移。
2.功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功的单位为焦耳(J),1焦耳等于1牛顿×1米。
机械能的单位也是焦耳,因为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都可以用焦耳来表示。
3.功与能量的转化:功是能量的转化形式之一,当力对物体做功时,物体就会获得能量。
例如,把重物抬起,重力就对物体做正功,使物体获得重力势能。
4.功的性质:(1)功是标量,没有方向性。
因为功等于力与位移的乘积,力和位移都是矢量,而矢量的乘积是标量。
(2)功与路径无关。
只与初末位置和力的大小有关,与物体在做功的过程中所走的路径无关。
5.功率的定义与计算:功率(Power)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的大小,即功率 = 功 / 时间。
它的单位是瓦特(W),1瓦特等于1焦耳/秒。
6.机械能的定义与计算:机械能(Mechanical Energy)是指物体由于位置和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包括动能和势能两部分。
机械能的计算公式为:机械能 = 动能 +势能。
7.动能的定义与计算:动能(Kinetic Energy)是由于物体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的计算公式为:动能= ½ × 质量× 速度²。
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成正比,质量越大、速度越快,动能就越大。
8.势能的定义与计算:势能(Potential Energy)是由于物体位置相对于参考点的高低而具有的能量,它的计算公式为:势能 = 质量× 重力加速度× 高度。
物体位于地面上时的势能为零,从地面上抬起的物体将获得重力势能。
9.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即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的大小不变。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第十五章机械能第一节、功1、功定义:在物理学中,把和的乘积。
2、公式:3、单位:,1J= N·m,1J的物理含义是:4、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二。
5、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
第二节、机械效率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总功、有用功、额外功的关系:2、机械效率的定义:和的比值。
公式:注意:(1)W有用 W总,η1(填“<”、“>”或“=”)(2)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3、(1)竖直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备用公式:(力的关系式),(距离的关系式)其中:F: G物: G动: n:S: h:(2)斜面机械效率的计算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其中:F: G物:S: h:4.实验:探究竖直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1)需要哪些实验器材:(2)如何拉动弹簧测力计?(3)表格设计(4)机械效率:η= (5)影响因素:、、(6)增大机械效率的方法:、5.实验: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1)需要哪些实验器材:(2)如何拉动弹簧测力计?(3)表格设计(4)机械效率:η=(5)影响因素:、、(6)增大机械效率的方法:、第三节、功率1、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
2、功率定义:。
3、公式:主单位:常用单位: 1 kw= w4、测量功率方法:(器材、步骤、表达式)第四节、动能和势能1、动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和2、势能:(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和。
(2)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而具有的能。
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3)和统称为机械能。
第五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八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一、功1.功的定义:功是力对物体作用时所做的功。
2. 功的计算公式:功 = 力× 位移× cosθ3.功的单位:焦耳(J)或牛·米(N·m)4.功的特点:-功是标量,没有方向;-只有当力与位移方向相同时,才能得到正的功;-当力垂直于位移时,对物体不做功;-当物体不发生位移时,力对物体也不做功。
5.功与能的关系:功是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体现,可以使物体具有动能或势能。
二、机械能1.机械能的定义:机械能是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2.动能:-动能的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的计算公式:动能=1/2×质量×速度²。
-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动能正比于质量和速度的平方。
-动能的单位:焦耳(J)。
3.势能:-势能的定义: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重力势能=质量×重力加速度×高度。
-弹簧势能的计算公式:弹簧势能=1/2×弹簧的劲度系数×形变的平方。
-势能与高度、劲度系数及形变的关系:重力势能正比于质量、重力加速度和高度;弹簧势能正比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形变的平方。
-势能的单位:焦耳(J)。
4.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其他能量转化的情况下,一个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5.机械能的转化:-势能转化为动能:从较高位置下落的物体,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动能转化为势能:减速下降的物体,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6.能量转化效率:能量转化所能得到的结果与能量的损失之比。
三、练习题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被向右的力推了10m,推力的大小为20N。
求这个物体所获得的动能。
解:物体获得的动能=1/2×质量×速度²质量 = 2kg,速度 = 推行距离÷ 时间,手算1秒,速度为10m/s 物体获得的动能= 1/2 × 2kg × (10m/s)² = 100J2.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它的形变为2cm。
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知识点复习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1、功的初步概念: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没做功的三种情形:1)有力而没有距离(劳而无功)2)靠惯性运动没有力3)力和距离垂直4、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功=力×力的方向上的距离)。
功的计算公式:W=FsF——力——N; s——距离——m; W——功——焦耳用F表示力,单位是牛(N),用s表示距离,单位是米(m),功的符号是W,单位是牛•米,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焦耳,焦耳的符号是J, 1 J=1 N•m注意:在竖直提升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时,计算公式可以写成W=Gh;在克服摩擦做功时,计算公式可以写成W=fs。
5、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当不考虑摩擦、机械自身重等因素时,人们利用机械所做的功(Fs)等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Gh),这是一种理想情况,也是最简单的情况。
【例1】重量为6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用10N水平方向的拉力,将物体沿水平面拉动5m,则拉力做的功()A.3000J; B.300J; C . 50J; D.物体没有升高,拉力不做功思路分析:对物体做功的多少,决定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计算做功的大小,要从这两方面Fs=10N⨯5m=50J。
答:C第2节功率1、功率的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2、计算公式:P=Wt其中W代表功,单位是焦(J);t代表时间,单位是秒(s);P代表功率,单位是焦耳每秒,专用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推导公式:P= Fv公式中P表示功率,F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υ表示物体在力F的方向上运动的速度。
八年级功和机械能知识点

八年级功和机械能知识点功是物体受力作用而产生的物理量,它的单位是焦耳(J),表示物体克服外力移动的能力。
机械能是物体所具有的能够执行机械功的能量,它包括动能和势能。
下面将分别介绍功和机械能的相关知识点。
一、功的计算在物理中,功的计算公式为W=F·s·cosθ,其中W表示物体所受到的功,F表示作用力的大小,s表示作用力的方向上物体移动的距离,θ表示作用力的方向和物体移动方向的夹角。
当θ=0时,cosθ=1,此时的功最大。
除了以上的计算公式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即当物体所受外力与物体移动方向垂直时,此时的功为0。
这是因为垂直于物体移动方向的力不具有推动物体前进的能力。
二、机械能的表示及转化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两种类型。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势能则是物体由于其所处的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高度和重力势能有关。
机械能的转化过程中,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例如,当物体受到向上的力作用并上升一定高度时,其动能会随着高度的升高逐渐转化为势能。
相反地,在物体下降时,其势能会逐渐转化为动能。
三、功和机械能的关系在机械能的转化过程中,输入的功和输出的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输入的功应该等于输出的功。
因此,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机械能是可以转化而不会消失的。
例如,当一个物体从A点到B点做功时,其动能会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势能会随着高度的下降而减少。
在物体离开B点并继续向前运动时,它的动能会随着速度的减小而减小,但势能会随着高度的上升而增加。
整个过程中,物体所受到的输入功等于输出功,机械能守恒。
四、常见问题解析1.当物体受到水平力作用时,其所受的功是否为0?不一定。
当物体受到水平力作用时,若物体沿水平方向移动,则其所受的功为F·s·cos0=Fs,其中F表示作用力,s表示物体的位移。
若物体沿竖直方向移动,则其所受的功为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及复习一、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该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二、功的公式:W =Fs用该公式计算时,先考虑该公式中的力F 和距离s 是否满足“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若有一个因素不满足,则表示该力不做功,或做的功为0。
当物体水平移动时,物体的重力不做功,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也不做功。
三、功的原理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不但不省功,而且还费功) ⑴对于斜面,题中说明该斜面是光滑的,这时认为使用斜面所出的动力做的功和不使用斜面直接用手对物体做的功相等,即:W 有=W 总。
⑵对于滑轮,题中说明不计滑轮重力,不计绳重,不计摩擦的,这时认为使用滑轮所出的动力做的功和不使用滑轮直接用手对物体做的功相等,即:W 有=W 总。
四、有用功W 有 —— 是人们需要的,必须做的功。
五、额外功W额—— 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如果不做额外功,就不存在有用功。
也就是说我们得不到需要的了。
所以额外功不能消除,只能减小。
六、总功W 总 —— W 总=W 有+W 额七、机械效率: (η<1,η是个百分数)八、机械效率的计算 (针对使用杠杆或滑轮或斜面等机械的机械效率计算) 1、有用功W 有=不能用机械,只能用手直接对目的物体出的力做的功。
2、总功W 总=使用机械(如:滑轮组、杠杆和斜面等)所出的动力,对目的物体所做的功。
3、对竖直方向的滑轮组同时存在,缺一不可η=W 有W 总×100%①使用竖直滑轮:②不能使用滑轮,只能用手直接提起目的物体到高度为h 处。
【假设:①人只能站在地面,人有足够的力量,手能无限伸缩。
②人站在离地面高度为h 的地方,且力大无穷】 要把目的物体提起,手出的力必须大于或等于目 的物体的重力。
在本册课本里所探究物体的运动都是 匀速直线运动,(后面的物体运动都看成是目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所以当手匀速提起目的物体时,手出的力=目的物体的重力,即:F 手=G 物。
提升的高度同样为h ,则目的物体在手出的力F手的作用下,沿该力的方向运动一段距离,则F手对目的物体做了功『 F 手对目的物体做的功=克服重力G 做的功 』。
这个功就是有用功W 有=F 手h=G 物h 。
4、对水平方向的滑轮组 ①使用水平滑轮:力计的示数绳子自由端或动力移动的距离-s做有用功W 有=Ghυ做总功,W 总=Fs下,沿重力方向没有移动距离。
克服f 功W 有=f h动F=f n是动力。
②不能使用机械,只能用手水平拉动目的物体。
对目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如右图。
当手水平匀速拉动 目的物体时,手出的力=目 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即: F 手=f 。
拉动的距离同样 为h ,则目的物体在手出的力F 手的作用下,沿该力的方向运动一段距离,则 F 手对目的物体做了功 『 F 手对目的物体做的功=克服摩擦力f 做的功 』,这个功就是有用功W 有=F 手h=f h 。
5、斜面是一种省力机械②不能使用斜面,只能用手对目的物体做功。
当手匀速提起目的物体时,手出的力=目的物体 的重力,即:F 手=G 物。
提升的高度同样为h ,则目的物体在手出的力F 手的作用下,沿该力的方向运动一段距离,则F 手对目的物体做了功 『 F 手对目的物体做的功=克服重力G 做的功 』。
这个功就是有用功W 有=F 手h=G 物h 。
匀速G 物: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目的物体水平移动,在竖直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在竖直方向上不做功。
υ有F 是动力,做的是总功。
但大多数同学理解为F 是手直接出的力, F 做有用功。
虽然目的物体被手直接拉动,但目的物体是在斜面上运动的,说明此时已使用了机械。
所以 F 做的是总功W 总=Fs 。
6、起重机:①W总=起重机的电动机所做的功②不能使用起重机,只能用手对目的物体做功的。
当手匀速提起目的物体时,手出的力=目的物体的重力,即:F手=G物。
提升的高度同样为h,则目的物体在手出的力F手的作用下,沿该力的方向运动一段距离,则F手对目的物体做了功『即:F手对目的物体做的功=克服重力G做的功』。
这个功就是有用功W有=F手h=G物h。
九、功率P:表示做功的快慢。
做功快,表示功率大;做功慢,表示功率小。
十、功率的推导公式:P=Fυ适用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十一、动能: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运动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
十二、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①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面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物体被举得越高,质量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②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十三、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十四、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功和功率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物体只要移动了距离,就做了功( )(3)物体从高处落下重力做了功( )(4)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这个力就做了功( )(5)提着重物在水平地面上行走,人做了功( )(6)人用力推车,但车未动,人没有做功( )⑺人用力搬石头,石头不动,人对石头做了功( )⑻人在水平面上用力拉动小车向右运动,人对小车做了功(),小车的重力对小车也做了功( )⑼人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人对足球做了功( )2.质量为100kg的物体,在拉力F=200N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前进了10m,则拉力所做的功是多少?物体重力做的功是多少?3.已知物体受10N的拉力,并沿拉力方向匀速前进了5m,拉力对物体做功_________J。
4.用100N的拉力将重500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运速移动了5m,拉力做功________J,重力做功为_______J。
5.马拉着质量为2000kg的车在平路上前进,马的水平拉力是500N,做了2×105J的功,则马拉车前进了_______m。
6.某人沿水平方向用力推着重1500N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10m,已知受到的阻力为100N,求它推车做的功。
7.下面几种情况下,力做了功的是( )A 用力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B 用力提着水桶水平匀速移动C 用力在斜面上拉车前进D 物体在光滑的平面上运速移动8.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kg,用10N的水平拉力在地面上前进了10m,则拉力做的功是_____J;若再把物体匀速向上提起8m,则需要的拉力是_______N,此时的拉力所做的功是_________J。
9.起重机将重3×103N的楼板以1m/s的速度举到10m高的三层楼后,又将楼板水平移动了3m,在整个过程中,起重机对楼板做的功是( )A 6×103JB 9×103JC 3×104JD 3.9×104J10.某同学用50N的力将重10N的足球踢出去15m远,该同学对足球做的功是( )A 750JB 150JC 没有做功D 做了功,但条件不足,无法确定11.质量为100kg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了5m,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重力的0.05倍,求拉力F和重力G做的功。
(g=10N/kg)12.两个斜面,它们的高相等,斜面的长度______(填“长”或“短”)的更省力。
将重G牛顿的物体沿长l米,高h米的斜面推到它的顶端,所用推力为F。
克服重力做的功是______J,利用斜面推力做的功是___________J,如果斜面是光滑的,根据功的原理,则有__________________。
13.光滑斜面长4米,高1.5米。
将重200牛顿的物体沿斜面推上去,推力至少是________N,某同学骑自行车上坡时走的是“S”形路线,他这样是为了______________。
14.使用简单机械,下面目的达不到的是( )A省力 B省功 C改变力的方向 D少移动距离15.一台起重机把质量为0.7t的重物匀速提升了4m,而它的电动机所做的功是3.5×104J,则起重机所做的额外功是多少?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16.一台起重机将重3600N的货物提高4m,如果额外功是9600J,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总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17.建筑工地上,水泥板质量是1t,起重机在20s内匀速把它提升到5m的高度,起重机提升重物的功率是多少瓦?合多少千瓦?(g=10N/kg)18.质量为50kg的雪橇上装载了350kg的货物,一匹马拉着它沿水平道路将货物匀速运到了3000m外的货场,共用时40min,如果雪橇行进中受到的摩擦力是800N,求马运货时做功的功率。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机械做的功越多,它的功率一定大B 机械做功时间短,它的功率一定大C 机械做功越快,它的功率就越大D 做相同的功,机械用的时间长,它的功率大20.下列都是功率的单位的是( )A W、J/sB KW、PaC W、N/mD N/m2、N·m21.某机械在2min内把600N的物体匀速提升4m,这个机械的功率为( )A2400W B1200W C20W D 50W22.功率是10kw的机器正常工作时,每分钟做的功是( )A 10JB 2.4×107JC 6×105JD 104J23.一台机器的功率是750W,它表示的意思是( )A 这台机器1min做功是750WB 这台机器1min做的功是750JC 这台机器1s做的功是750JD 这台机器1s做的功是750W24.甲乙两台机器,功率之比为2:3,工作时间之比为1:3,则它们所做的功之比为( ) A 2:9 B 2:1 C 3:2 D 3:125.计算功率的公式是P=_______,由此公式变形可得计算功的另外一个公式W=_______,此公式中只有功率的单位是______,时间的单位是_______,功的单位才是焦耳。
26.甲乙两台机械,它们的功率之比是3:1,在相同的时间里,所做的功之比为______,若做相同的功,则所需时间之比是______。
27.蓝鲸游动时的功率可达350KW,合__________W;某洗衣机的功率是350W,合_______kW。
28.在水平地面上,小明用50N的水平推力推重100N的箱子,在10s内前进了10m,小明推箱子的功率为__________W。
29.起重机以0.1m/s的速度将重400N的重物匀速提高5m,起重机做功________J,它的功率是_______W,合________KW。
30.建筑工地上有300块砖,已知每块砖的质量是1.2kg,把这些砖运送到15m 高的楼顶,如果用起重机需要1min,而如果用工人则需要1个小时,分别计算起重机和工人的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