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的职业病危害范文(二篇)

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的职业病危害范文近年来,随着机械加工工业的蓬勃发展,机械加工工人由于工作环境和工作特性的影响,面临着一系列职业病危害。
为了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减少职业病的发生,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势在必行。
本文将分析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的职业病危害,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
首先,机械加工工业中常见的职业病危害是噪声污染。
在机械加工车间,机械设备运转时会产生噪声,长时间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下会导致听力损害、神经症等症状。
为了预防噪声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对噪音源进行有效隔离,使用消声器、吸声材料等减少噪音的传播。
(2)对工人进行个体防护,佩戴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降低噪音对听力的影响。
(3)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控制每天接触噪声的时间。
其次,机械加工工业中常见的职业病危害是粉尘污染。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金属加工、切削、磨削等会产生大量的金属粉尘,长时间暴露在粉尘环境下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如尘肺、支气管炎等。
为了防止粉尘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改进工艺和设备,降低粉尘产生。
(2)增加通风设备,保持车间空气流通,及时清理粉尘积聚。
(3)工人佩戴防护口罩等个体防护措施,减少粉尘吸入。
另外,机械加工工业中常见的职业病危害是化学物质污染。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切削液、润滑油等化学物质会对工人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长期暴露在有机溶剂、重金属等化学物质中会引起中毒症状,对人体造成肝肾损害、神经系统病变等。
为了防止化学物质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使用化学物质,选择无毒、低毒的替代品。
(2)加强通风设备的安装和维护,保持车间空气清新。
(3)工人在操作化学物质时佩戴防护手套、面罩等个体防护装备。
总之,机械加工工业是一个存在职业病危害的行业,而噪声、粉尘和化学物质是其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为了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应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
通过采取改进工艺、增加通风设备、佩戴个体防护装备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职业病的危害,并为工人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机械厂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机械厂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机械厂使用量大的是起重设备、金属加工机械设备、焊接设备、探伤设备及叉车和水平运输机械等,涉及的物料大都为金属物料,机械工厂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数量一般都很少,这就意味着机械工厂易发生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起重伤害、机械伤害、触电、电离辐射、车辆伤害、粉尘危害、噪声危害、射线辐射危害等。
1 危险因素分析(1)起重伤害机械工厂在生产运行中大多使用起重机械。
起重、吊装作业频繁,所接触的物体大部分是重量达数吨以上,大而重的钢板、钢管、零部件等物件,同时起重设备的运动方向具有矢量性,即有垂直升降运动、水平搬动运动和由大、小车同时以不同运动速度构成的合成运动。
因起重负荷大,在有限立体空间范围内运动。
如操作不慎、指挥不当、起重设备机械、安全保护装置失灵或者电气系统故障等因素,都易造成作业人员的起重伤害。
起重伤害事故比较频繁。
据统计,我国每年起重伤害事故的死亡人数,占整个工业企业因工死亡总人数的12%左右。
(2)物体打击本项目主要涉及笨重的钢板、钢管等物体,在生产过程中如发生意外、失误等容易造成比较严重的物体打击伤害。
在检修过程中业有可能发生物体意外坠落造成物体打击的可能。
水压机水压试验时,由于试验压力较大,达15MPa,若试验过程中发生意外,导致高压水冲出,可能会引发人员伤亡及设备的损坏事故。
(3)机械伤害本项目在生产运行中使用JCOE成型机、铣边机、预弯机、扩径机、倒棱机等运动设备。
若旋转部分防护不好或者作业人员思想不集中、配合不当,在操作过程中极易造成绞、碾、刺、割、压、戳等机械伤害。
作业后产生的废料若未及时清除,有可能引起操作人员刺伤、割伤等机械伤害事故。
项目生产过程中还存在车辆伤害、高处坠落、触电、成品钢管坍塌伤人事故及使用乙炔、汽油、煤油、柴油易燃气体液体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另外二氧化碳气体、氩气气瓶、空气储罐等可能发生物理爆炸事故。
2 有害因素分析(1)粉尘在为工件除锈时有铁锈粉尘产生;焊接工序有焊剂粉末及电焊烟尘释放到空气中,人体吸入后,对肺部有损害,可能产生焊工尘肺。
机械加工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机械加工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职业病概述职业病是指由于职业性因素对工作人员的身体或心理健康造成危害或损伤的一类疾病或病变。
其中包括职业病、职业中毒、职业健康问题等,这些问题在工业生产及职业生活中十分常见。
机械加工在各级工厂中是十分常见的一项生产工艺。
然而,由于加工所需设备的操作性较强,机械加工工人往往面临着人身和精神的双重压力,而这些压力和危害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下面将分析机械加工工人所面临的一些职业病危害因素。
监控病因机械加工作业,由于其一些特殊性质,往往会无形中产生一些异物,如粉尘、铁屑及油渍等。
而这些因素会对机械加工工作人员产生极大危害。
对于这一问题,企业应当在工作场所中配备有适当的监测仪器,对可能危害工作人员身体安全与健康的毒害、辐射、物理因素及其它病因进行监测,及时评估其对人身健康的危害程度,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范和治疗。
内源性工作负荷一般情况下,机械加工工作人员往往要长时间地在工作站上进行操作,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承受的重负也往往是比较大的。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或机构应当提供充足的劳动保护用品及符合人体工学的劳动环境,尽量减少工作负担的重量,缩短员工工作时间,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减少工作机会带来的职业病风险。
工作场所卫生治理机械加工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废弃物或垃圾,以及其他一些有毒污染物。
而这些垃圾或毒物,如果不及时清理,就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对于这种情况,相关企业需要根据各自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清理工作。
产生有毒的工业废弃物要及时清理,有毒或有害气体要进行及时排放处理,防止气体浓度过高引起的中毒或气爆等危险的结果。
职业健康教育对于一些机械加工工人,他们缺乏职业健康知识,缺乏对一些职业病的预防和治疗的正确认识。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或机构应当加强各种职业健康知识的培训,并通过提供相关教材和视频等资料,使工作人员深入了解并认识到所面临的危险和风险,提高其职业病预防和治疗的能力。
机械加工工业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

机械加工工业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机械制造工业生产过程一般包含铸造、锻造、热处理、机械金加工、装配等工艺,此外还有冷作、焊接、切割、电镀和油漆等作业。
(一)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1)粉尘。
铸造车间将熔化的金属浇注于预先制备的砂型中,冷却后即成铸件,此过程称为铸造。
铸造车间所用原料,如砂、陶土、粘土、煤粉等均含有一定数量的游离二氧化硅,在制砂、造型、打箱、清砂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粉尘产生。
机械加工车间使用砂轮旋磨刀具等也可散逸粉尘。
砂轮主要由刚玉和金刚砂制成,其含有游离二氧化硅较低。
电焊过程也有一定量的粉尘产生,其粉尘成分主要是氧化铁,其它成分视所用焊条的品种而异,如使用锰焊条时,空气中可含有氧化锰等。
工人长期接触上述某一种粉尘均可能发生尘肺病,如铸工尘肺、磨工尘肺、电焊工尘肺等。
(2)高温与热辐射。
锻工车间的基本生产过程是先将钢坯件或钢锭送入加热炉中,加热至800-1200℃,取出后,大件用蒸气锤、空气锤或液压机等锻打成型,小件可用手锤锤打成型。
锻工车间的加热炉、干燥炉,熔化的金属及热的铸件,热处理车间的加热炉和盐浴槽等,均为热源,在夏季均为高温作业,锻造过程也产生大量的热辐射。
铸造生产中的熔炼炉也是高温作业。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二种气体主要产生于铸造车间。
铸造生产过程中在化铁、浇注、烤型和干燥等过程中均可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锻造炉也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4)氧化锌和氧化铅。
在铸铜时,因铜合金中含有铅和锌,在化铜过程中产生氧化锌和氧化铅的烟尘。
(5)甲醛和氨。
在用脲醛树脂做型芯粘结剂时,能产生甲醛和氨。
(6)苯、甲苯、二甲苯。
油漆,其涂饰方法有刷漆、浸漆和喷漆等。
喷漆是将涂料与稀释剂混合后放入喷枪罐内,以2-4个大气压的压缩空气将其喷到零件表面,以防止金属表面生锈。
油漆,特别是喷漆过程中可接触油漆稀料中的苯或甲苯或二甲苯;有时喷漆工序在车间通风不良条件下,多把喷枪同时喷同一零件时,空气中的苯类化合物浓度相当高,长期在这种作业环境中可发生混苯中毒。
机械加工车间职业危害因素

机械加工车间职业危害因素机械加工车间是一个充满着职业危害因素的工厂环境,工人们在这里经常接触到各种有害的物质、噪音和震动,容易引发职业病和事故。
为了保障工人的身心健康,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品质,必须合理控制和防范这些危害因素。
一、有害物质机械加工车间中存在着各种危害性物质,例如:胶合板、切割液、冷却液、切削油、喷漆等等。
这些物质会产生各种有害气体,工人容易出现头昏眼花、呼吸急促、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长期接触还会引起呼吸道、肝脏、肺部和皮肤等疾病。
为了减少工人受到的伤害,必须对这些有害物质进行有效地管理和处理。
二、噪音机械加工车间中,往往会出现噪音污染问题。
机器设备作业时产生的噪音,容易引起工人的耳膜损伤和听力下降。
长期暴露在高强度的噪音环境下,还会产生心理问题,如情绪不稳定、失眠、焦虑等。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如:降低噪音源的噪声、使用防噪音耳罩等,来避免噪音对工人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
三、震动震动也是机械加工车间中一种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
机器设备在工作时,时常会产生震动,强度不同,如果时间长、强度过大,容易造成工人手指震颤、关节疼痛、神经衰弱等症状。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如:调整设备的工作方式、控制振动源等,来减少操作人员因震动引起的损伤。
四、工作压力机械加工车间的工作强度大,作息规律不定,职业压力大,很容易引起工人结果疲惫、肌肉疼痛、失眠等症状。
为了减轻工作压力,工作制度应该更加科学、合理,管理人员应该了解员工的身心状况,协调工作任务,人性化管理,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五、工具磨损机械加工车间的工具经常使用会磨损,这样会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件的质量。
更严重的问题是还会对工人产生伤害。
严重磨损的工具,如钻头、锯片等容易造成触电、爆炸、火灾等事故,加工前需要对工具检验,排除安全隐患。
六、环境卫生机械加工车间长时间处于灰尘、污垢、异味的气氛中,对工人的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
可以通过通风换气、及时清理车间等卫生措施来维护工作环境的整洁、干净。
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的职业病危害

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的职业病危害机械加工工业作为一种高风险行业,确实存在一些特定的职业病危害。
以下是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的职业病危害的详细分析。
一、机械噪声机械加工工业中常常伴随着高强度的噪声。
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下,会引发聋哑或听力下降等职业病。
机械噪声对工人的职业安全、生产效率和工作积极性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二、机械振动机械加工工业中的机械设备通常会产生较大的振动。
长期暴露在机械振动环境下,会引发手臂、手腕、脊柱等部位的振动损伤。
严重的振动损伤可能导致工人肌肉疼痛、麻木、血管病变等症状。
三、化学因素在机械加工工业中,常常使用一些化学品,如切削液、清洗剂等。
这些化学品对工人的皮肤和呼吸系统都有一定的危害。
长期接触这些化学品可能会引发接触性皮炎、呼吸道疾病等职业病。
四、粉尘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吸入粉尘会对呼吸系统造成危害,引发呼吸道疾病甚至肺部疾病。
特别是金属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粉尘,还可能含有一些有害金属元素,如铅、铬、锰等,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更大。
五、紧张劳动和刺激性因素机械加工工业的工作强度较大,往往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操作和重复动作。
这种紧张劳动可能会导致肌肉疲劳、骨骼损伤等。
此外,操作过程中还可能受到一些刺激性因素的影响,如粉尘、化学物质、噪声等,这些因素也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预防和控制机械加工工业的职业病危害,有以下几点建议:一、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通过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使其能够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有效减少职业病风险。
二、改进工作环境通过改进机械加工工业的工作环境,减少噪声、振动、化学物质等对工人的危害。
可以采取隔音、隔振、化学防护等技术措施,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三、科学组织生产合理安排工人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尽量避免重复性动作,采取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代替一些繁重、危险的工作。
四、加强个人防护对于机械加工工业中存在的各种危害因素,工人应戴好耳塞、防尘口罩、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设备,减少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风险。
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如下职业病危害(三篇)

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如下职业病危害机械加工工业是一种高风险的工作环境,工人长时间接触机械设备和材料,容易受到职业病危害。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的一些职业病危害。
一、噪声职业病危害机械加工工业中常见噪声过大的情况,例如机床运行时的机械声、冷却液中气泡爆裂时的声音等都会对工人的听力造成损害。
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人易受到严重的噪声职业病危害,如噪声性听力损失、耳鸣、睡眠障碍等。
因此,在机械加工工业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声,如安装隔音设备、选择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加装吸音材料等,同时,工人也应配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耳塞、耳罩等。
二、粉尘职业病危害机械加工工业中,金属加工、石材加工、塑料加工等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对工人的呼吸系统和皮肤造成危害。
金属粉尘中的重金属、石材粉尘中的二氧化硅等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直接的影响。
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工人易受到慢性呼吸道疾病、皮肤病等职业病危害。
因此,机械加工工业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如提供良好的通风设备、合理选择加工工艺、戴好防尘口罩等,减少粉尘的产生和工人的接触。
三、化学物质职业病危害机械加工工业中使用的润滑油、冷却液、清洗剂等化学物质都会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这些化学物质中的有害成分,如溶剂、重金属等,对工人的呼吸系统、皮肤、肝脏、神经系统等造成危害。
长期暴露在这些化学物质的环境中,工人易受到慢性中毒、过敏、皮肤病等职业病危害。
因此,在机械加工工业中,应选择低毒性的化学物质,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面罩等,加强工人的健康监护和教育,确保工人正确使用化学物质。
四、机械伤害职业病危害机械加工工业中,操作机械设备时存在危险因素,如锋利的刀具、旋转的机械部件等,容易导致工人受到机械伤害。
这些伤害包括切割伤、碰撞伤、压伤、挤压伤等。
为了保护工人的安全和健康,机械加工工业中应加强安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提供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帽、手套、护目镜等。
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的职业病危害(三篇)

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的职业病危害机械制造工业范围很广,包括运输工具、机床、农业机械、纺织机械、动力机械和精密仪器等各种机械的制造,一般有铸造、锻造、热处理、机加工及装配车间,工种混杂,但职业危害因素大致相同。
(1)生产性粉尘主要粉尘作业是铸造,在型砂配制、制型、落砂、清砂等过程,都可使粉尘飞扬,特别是用喷砂工艺修整铸件时,粉尘浓度很高,所用的石英危害较大。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对金属零件的磨光与抛光过程可产生金属和矿物性粉尘,引起磨工尘肺。
电焊时焊药、焊条芯及被焊接的材料,在高温下蒸发产生大量的电焊粉尘和有害气体,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的电焊粉尘可引起电焊工尘肺。
(2)高温、热辐射机械制造厂的高温和热辐射主要在铸造、锻造和热处理工种。
铸造车间的熔炉、干燥炉、熔化的金属、热铸件,锻造及热处理车间的加热炉和赤热的金属部件都产生强烈的热辐射,形成高温环境。
严重时发生中暑。
(3)有害气体熔炼炉和加热炉均可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加料口处的浓度往往高;用酚醛树脂等作粘结剂时产生甲醛和氨;黄铜熔炼时产生氧化锌烟,引起铸造热;热处理时可产生有机溶剂蒸气,如苯、甲苯、甲醇等;电镀时可产生铬酸雾、镍酸雾、硫酸雾及氰化氰;电焊时可产生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喷漆时可产生苯、甲苯二甲苯蒸气。
(4)噪声振动和紫外线机械制造过程中,使用砂型捣固机、风动工具、各种锻锤、砂轮磨光、铆钉等,均可产生强烈的噪声;电焊、气焊、亚弧焊及等离子焊接产生的紫外线,如防护不当可引起电光性眼炎。
(5)重体力劳动和外伤、烫伤在机械化程度较差的企业,浇铸、落砂、手工锻造时都是较繁重的体力劳动,即使使用气锤或水压机,由于需要变换工件的位置和方向,体力劳动强度很大,同时要在高温下作业,故易引起体温调节和心血管系统的改变。
铸造和锻造的外伤及烫伤率较高,多是由于铁水、钢水、铁屑、铁渣飞溅所致;机加工车间发生眼、手指外伤的较多。
另外金属切削的过程中使用的冷却液对工人的皮肤也有一定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M-ZD-95237
机械加工存在的职业病危
害因素分析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机械加工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
析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主要工种及生产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一)车削
在车床上用车刀切削各类工件。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无机粉尘、噪声。
(二)刨削
在牛头刨床及龙门刨床上用刨刀切削工件的平面或沟槽,刨削可以加工零件的平面及沟槽。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无机粉尘、噪声。
(三)铣削
用铣床的铣刀加工工件。
铣床有卧式铣床、万能铣床、立式铣床、工具铣床及龙门铣床等。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无机粉尘、噪声。
(四)磨削
在磨床上用砂轮进行切削加工。
砂轮在高速旋转下切入工件表面,将工件表面的金属层不断切除。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无机粉尘。
(五)钻镗
钻削主要用于加工工件上一定直径的孔。
先用钻床钻孔,然后用扩孔钻扩孔,在进行铰孔。
镗削主要用于大型、中型箱体零件或机架上的大孔、同轴孔、平行孔的加工。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无机粉尘。
(六)钳工
主要依靠手工工具对金属进行切削加工。
其基本操作有划线、锯割、凿削、锉削、刮削、研磨、钻孔、铰孔、攻丝、套扣等,这些操作大多是在台虎钳夹持下进行的。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无机粉尘。
二、常见职业病
噪声聋为机加工常见职业病。
3.4涂装
一、主要工种及生产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一)静电涂装
是以接地的被涂物作为阳极,涂料雾化气或电栅作为阴极,接上负高压电,在两极间形成高压静电场,在阴极产生电晕放电,使喷出的漆滴带电,并进一步雾化。
带电漆滴受静电场的作用沿电力线方向吸附在被涂物上。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苯、甲苯、二甲苯、甲醇、环己酮、乙酸乙酯。
(二)电泳涂装
是将被涂物浸渍在水溶性涂料中作为阳极(或阴极),另设一个与其对应的阴极(阳极),在两极间通直流电,靠电产生的物理化学反应,使涂料涂布在被涂物上的一种涂装方法。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苯、甲苯、二甲苯、汽油。
(三)揩涂
一种常用的手工操作涂漆法(俗称抛光涂饰),是用手工将蘸有稀漆的棉球揩拭被涂物,进行装饰性涂装。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苯、甲苯、二甲苯、汽油。
(四)刮涂
刮涂是采用刮刀对粘稠涂料进行厚膜涂装的方法。
一般用来涂布腻子和填充剂,涂布油性清漆、硝基清漆等。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苯、甲苯、二甲苯。
(五)转鼓涂装
是将被涂物置于鼓形容器中,利用回转的方法来涂装,适用于小件物品的涂装(如螺栓、螺帽等)。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苯、甲苯、二甲苯。
(六)喷涂
喷涂包括空气喷涂、无空气喷涂及自动喷涂等方法。
先将涂料雾化或雾状,在气流的带动下,将涂料高速的涂着在被涂物上。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苯、甲苯、二甲苯。
(七)刷涂
手工采用排刷或滚筒刷涂漆的办法,将液状涂料均匀的涂着在被涂物上。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苯、甲苯、二甲苯。
(八)浸凃
将被涂物浸入涂料中吊起后滴尽多余的涂料,适合于形状复杂的被涂物;小件被涂物如纽扣、小零件等,可装入金属网栏中浸入涂料,提起后经高速离心机甩掉多余的涂料。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苯、甲苯、二甲苯。
(九)淋涂
涂料呈连续的雾状落下,使在雾幕下通过的被涂物涂上
漆,适合于胶合板等流水涂装;也可用喷嘴将涂料淋在被涂物上,适用于漂浮面而不能浸凃的中空容器。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苯、甲苯、二甲苯。
(十)其他涂装
不同的被涂物可采用不同的涂装方法。
除上述方法外,还可采用辊涂、气溶胶涂装、抽漆等方法。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苯、甲苯、二甲苯。
二、常见职业病与多发病
1、苯中毒。
2、甲苯中毒。
3、二甲苯中毒。
4、皮肤损害:接触多种脂溶性物质,可引起皮肤干燥、角化、皲裂、皮疹、水泡等皮肤损害。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