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儿童为中心的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利用》

《以儿童为中心的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利用》
《以儿童为中心的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利用》

以为儿童为中心的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利用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我猜有的老师听过,但是今天中午我们吃饭的时候我们殷主任给我打气,说好的东西值得一再地分享,所以我想尽量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把我曾经和大家分享过的一个话题再做一遍沟通。能不能举个手,我大概了解一下有多少老师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个话题。好像没几个,不像我想象的那样多。

刚才张老师给大家做的一个引导,是更多的关于项目建设的问题,就是接下来这个课程该怎么来研究,用什么样的方法,做哪些准备以及最后希望有一个什么样的成果。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这个话题呢,是一个非常非常微观的,但说老实话,我哪有资格讲这微观的问题。我是一个做政策研究的,政策研究几乎都是非常大的,曾经跟别人要钱的这样一个偏重于财政投入这样一个方向的一个具体的研究内容。我现在做的比较多的呢,应该更多是PPP模式,就是这样一个,做的财政部的一个委托课题。这个环境的这样一个话题是10年开始做政策的时候,在调研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个基本的想法,感觉就是为什么我们幼儿园的环境长得那么像,是不是可以比较有个性一点,比较独特,比较的像我们人一样,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个性,每个人的风格,每个人的特点,就像我假如让我坐在那讲,我可能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但是你让我站着讲我可能立马觉得自己思路比较清晰,至少自己不会睡觉。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这个话题有一个核心的关键词,在我看来叫“儿童中心”。因为课程游戏化,它是我们这个项目接下来要做的一个内容。但是,刚才张老师也讲了,什么是课程,什么是幼儿园的课程,我相信它应该包括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样一个关于环境的这样一个块面。环境一定是我们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一个重要的投射点。环境是怎么来创设以及如何创设,我更多讲的是一个观念性的东西,也就是怎么样以儿童为中心的这样一个观念来引领我们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这个环境可能是一个大大的环境,也可能是一个非常小的,哪怕就是一个区域的一个具体的环境的一个设计。它可能是大的,也可能是小的。这是一个环境设计的核心,不是我想要说的,因为既然我是做大的研究的,所有我可能更多是希望通过环境创设做一个引导,也就是生成一种特殊的文化风格,叫儿童中心的教育文化。

儿童中心的教育文化从哪来?咱们中国的文化是不是能够承载这样一个无声的期待,或者说承载我们学前人的所谓的一种教研梦想的。我想其实可以去追溯一下,怎么去追溯呢,我们来看一下,我自己做了一个文字上的一个追溯,去查一查中国文化的一个文化起源。中国文化的文化起源,我们可以从这样一些文献中加以挖掘。你会发现中

国的“文化”这两个字,它是一个文治和教化,而且是一个响当当的动词,你会发现这个动词的爆发力和暴力的色彩,我一直觉得它很强。我个人是社会学的研究背景,所以我就觉得这两个词特别具有杀伤力。这个文治和教化,你可以看到在这里可能传递出来的是一种什么?是一种不平等,是一种A和B,特别是谁来文治,文治谁,谁来教化,教化谁之间的这样一种极端的不对称。在这样一种中国文化的语境下,咱们可以不可以,是不是有可能形成一种所谓的以儿童为中心的环境设计思路,以及有没有可能借助于我们的儿童文化、儿童中心的一种环境设计来达成一种可能的儿童中心的这样一个文化呢?当然我个人是持一种观望的态度。观望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可以做一些探索,我想行动比观念更重要,哪怕这个行动呢它只是一点点的改变,我觉得它的意义都非常非常的重大。

当我们看到“文化”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进一步地去看一下咱们中国“教育”这俩个词的一个起源。如果我们去回溯这样一个词的起源,不管是象形还是会意字,都可以发现“教育”这个词,教育的“教”这个字,它其实也传递着很多中国古代文化的这样一种特殊的含义。如果我们去看这样的一个象形文字“教”的话,当然有老师说它就是一个会意字,我把它解释为象形字,实际上它是一个左右结构的,由4个部分构成的,上面是个“人”下面是个“哥”,右边上面是个“木”,下面是个“子”。我把它就解释为:成人手拿木棒,鞭打孩子。实际上它是这么一个过程,称为教,它和文化里面的文治和教化,我感觉比较的切合,它们都具有一种相似的精神气质。我们进一步的去看这个孝文化或者我们通过一些解释的话,教育的“教”它左边是个孝,右边是和反文。当年鲁迅先生在写《二十四孝图》的观感和读感的时候,他会有很多他非常独特的鲁迅似的想象。我也带来我的一种独特的想象,所谓的“孝”文化,所谓的教育的“教”其实是不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孝文化的传递呢?或者说孝文化本身就具有一种反文化的东西呢?我们可以进一步地去看我们中国的教育,我们从小到大所接受的这个教育学的课程,我们经典的教科书是如何来诠释什么是教育的。你在这个教育解释中可以看到一个非常非常可怕一种解释的力量,它强调的是什么呢?是教育者对于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活动。这也就意味着教育者是谁,受教育者是谁?幼儿园的活动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活动吗?我相信不是,因为我们都说了,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点点滴滴、方方面面都是课程。所以它不是那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活动,咱们老师也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教育者。我们《纲要》里面强调是什么?咱教师要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扮演一个——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这样一种角色。咱们的孩子,当然不是这样一个很被动的受教育者的角色。在这里呢可能看不见所谓的儿童

中心,因为它其实不把儿童放在考察事件的中心来思考这个问题。但是既然孩子在我们的教育,在我们的文化中是没法放到中心来加以考量,那我何以又去通过这样所谓以儿童为中心的环境呢?那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子嘛。这是一个很西化的思想,但是这个西化的思想,我觉得它有很多的实质的意义,以及在我们中国文化中可能的生长的路径。

我同时又比较了一下我们英文的这样一个culture,从它的拉丁语的词条里来寻找,它是什么意思呢?它带有很多这样一种比较自然,比较和谐、比较生态的这样一种观点,它强调的是一个耕种和培育。看到这句话,我就不由自主的想起当年叶圣陶先生在讲过一些话。他说什么是教育?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教育是农业,大家可以想一想,教育的农业意义,意味着什么,而教育的工业又意味着什么呢?如果教育是农业,想想它是和生命,和动植物这样一个生长的周期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教育一旦和工业紧紧相连的时候,它可能就会不得不有很多的效率啊、工厂啊、标准件啊、大生产啊这样一些元素在里边。我想这里“文化”是不是或多或少地看到了一个儿童和成人世界的一种相对平等状态呢?当然我们可以进一步看这个education,英文的教育,大家都知道education 是啥意思。如果我们去追问它的一个拉丁语的词条,你会发现它其实是连个词延伸而来。在这个延伸过程中,我更多的觉得它是一个什么呢,它原来叫管子。实际上什么叫教育,教育它是根据管子自身的特点来进行水流的编排布局。也就是说我的教育的目的不是来硬性的配置,而是要什么,先去研究管子自身的特点是什么。因此它所创造的一种教育学的解释是这样的。我们所说的“儿童在前,教师在后”的这样的一种教师要能够的去支持孩子、理解孩子这样一种师幼关系,或者说这样一种教育学的观点。

在这里我想我们或多或少的能够看到儿童中心,或者说我们能够看到很多。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儿童中心”这个观点本身就是一个舶来品,不是在中国文化中长出来的,它这个从嫩芽到参天大树都是在西方的文化中生长起来的。不管是在当年杜威所倡导的一个建构主义教育运动,还是欧洲的爱伦凯所倡导的新教育运动,其实都强调以儿童为中心,就是怎么样在我们建构我们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考察儿童与儿童有关的任何问题的过程中,把儿童这样一个主体放到我们的中心来。就是要改变我们中国文化中过于强调教师,过于强调课程,过于强调教学的这么样一个传统的三中心的思想。

既然咱中国文化其实不大支持或者说不大能够生长这个所谓的儿童中心的文化,那我们还能做什么呢?所以这就带来做的艰难。所以我这里应该说也或多或少做了一些探索,这些探索呢,应该是两年前做的比较多。最近这一阵子最多做的是政策课题,觉得政策课题太多以后,觉得没有精力再来关注环境。我当时在做这个话题的时候,其实是从三个基本的角度来观照。我相信在座的老师可能更关注的是第三个层面,就是为什么,

就是怎么做呢?你倡导一个观念,但是怎么样让它在地化,怎么样让它转化成一个实实在在的行为方式或者说怎么样把它变成一个具体的实践模式呢?我想我是从这样三个角度层层地深入,这也是讲咱思考问题中最最经典的思维方式。你要去研究一种东西,先要去解释它是什么,然后再去解释它,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接着呢我想更多的要求策略,要去解决想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建构我们需要达到的那样一个理想的状态。

关于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呢,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以儿童为中心的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就是创设的一个环境,我们怎么样来判定它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有哪些基本的要素呢?我相信我们在座的老师都是有经验的,我相信我们在座的教研人员,老师也好、园长也好,你们对于环境创设的这样一种经验和思路呢应该比我要丰富、清晰得多。

我这里先给大家看一组图片,我们去关注一下,在这样一种环境创设过程中它到底是怎么样去履行了或者是违背了儿童中心这样一个立场。其实我想,今天我要说的一个核心就是儿童中心,其实最终要形成的是什么啊,是要有儿童立场,要提升我们的儿童意识。就是我们成人的这样一种观点,成人这样一种思路,逻辑要更多地往后退,儿童要更多地往前走。我们来看一下这样的一个户外场景,看看这样的户外场景活动如果这里奔跑的一群孩子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我们接着看这样一个户外场景,那么这样一个户外场景假设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在这里奔跑、探索、玩耍,那么它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同样,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场景,这是北欧的一个幼儿园它的一个场景的照片。那我们再看这样一个美国的环境,当然这里更多呈现的是一个户外的环境。我们请大家去关注的什么呢?在这样一些环境中,它有哪些元素是比较切合你心目中的以儿童为中心的这样一种主张的,它哪些东西呢是又非常违背你对儿童中心的这样一个认知,或者说一种追求的。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的去看这样一些户外的场景中有哪些元素,这是一个日本幼儿园的户外场景。同样,我们可以继续看安吉的一个自治村的一个幼儿园,我们可以看它的这样一个户外的设施以及它的一个材料的提供方式。再接着我们看,我们大家当时最感兴趣的是这样一个小山坡,因为这里有很多提供给孩子探索的,户外的,有趣的这样一个空间。今天我并不想过多的去解释,我想我们看的图片以后每个心中都会有自己的一个判断。

我们再看看从户外转到室内,看看这样一种空间设计的时候,看看这些空间设计在多大程度上是以儿童的立场,儿童的角度来进行设计的,这是咱们看的比较多的优质的公办园的一个室内的环创。我们同样会看到一些相对条件比较弱一点的民办园的,比方说这是一个南京郊区的一个幼儿园的室内活动室场景。你在这样一个室内活动场景的可能空间里面,那里你看到了什么?同样看过这些图片以后,其实特别希望老师们能去讨

论一下,虽然时间有限,但我觉得这样的讨论的过程仍然是非常有意义的。看到这些图片以及你自己在自己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你感觉到了什么?什么是你想追求的一个你所谓的儿童中心。我在做这个环境创设的时候,我是有自己的这样一个追求和抱负在里面的,我在想老师在假设、探索儿童中心的一个环境设计的话,相信你们也会有一份独特的判断。咱们能不能请老师们稍微交流一下。

(互动环节)问:你说一说当你看到儿童中心,看到那么多的时候,儿童中心这些环境设计的最大特征是什么?答:自由、感兴趣的、是给孩子自动探索的、幼儿喜欢的、孩子特别喜欢的。

我相信我们老师这样一些概念都非常的熟悉,但是我想有的时候会发现概念多了以后,它到底怎么样转化成现实。比方说我们经常会发现老师们在探究儿童为中心的环境的时候会比较多地去想,什么是以儿童为中心的环境呢?我们这里追求的是一个有质量的,儿童中心的环境必须是追求质量、品质一种环境。追求质量并不是,并不以这个硬件作为一个衡量标准,其实幼儿园这个所谓的硬件够用就行,并不要求高大上,并不要求高端,并不要求怎么样。我想它更多的是要有张力,有弹性,要有开放性,要有更多的一种落实性的东西提供在我们的幼儿园中。这个环境才是孩子喜欢的,否则可能就是你花了很大的代价,但是孩子其实留恋不了多长时间他就厌倦了。

在探索的基础上呢,我会发现老师们经常性会说这样一些观点,比方说孩子喜欢的,色彩明亮的、充分探索可能的、满足幼儿各种需要的、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我相信这些词其实和老师刚才的表述比较相似。我这里特别想说的,其实充满探索可能的……我们当下更多去想一下课程游戏化,想想我们的《指南》,其实在儿童中心的一个环境创设过程中,我觉得一个充满开放性的、足够探索的、足够操作、足够获得各种体验的一个环境一定是儿童非常向往,非常流连的,非常心仪的这种环境。我也相信这样一种环境是让儿童无比痴迷和沉醉的这样一种环境。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后来对那个环境进行了进一步的操作化。

如果一个东西只是一个想法,那它还只是一个想法,怎样把一个想法做成一个可以操作的行动呢?或者说指引老师怎样做一个环境的设计呢?我们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四个标准。这四个标准不是一个绝对化的东西,而是对我们的一个临时的判断,也就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感觉在这样一个以儿童为中心的环境设计中,是不是应该把更多的儿童的需要、儿童的生活、儿童的参与、儿童的反应作为我们的考察问题的一个立足点、出发点以及归属。也就是从儿童出发,为了儿童,回到儿童,这才是我们的一个立足点。前面是我们要去关注的一些维度,也就是说我怎么样从儿童中来到儿童中去,怎

么样来源于儿童又回归儿童呢?我们会发现环境的创意,也就是环境设计的时候你的创意从哪里来?我们现在看的太多的是家长,是成人,是其他人的这种创意的更多一些,孩子的这种偏好,孩子的这种追求相对会少一点。

第二个我们是强调环境设计的过程中是不是可以更多的与孩子一起,乃至于完全放手给孩子。待会给你们看案例,我觉得我们在托班做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就觉得不要以为是托班,托班的宝宝要比你想象的具有开放性,他的能力要比你想象的更加更加让你吃惊。我们要有一种期待的眼光、需要有一种惊讶的意识、需要对儿童充满信心,不然你就会觉得我是这样的,你是孩子,你就会不由自主地去控制、去压制、去传递等。

第三个就强调环境的布置能够支持孩子的需要。也就是一个已经创设出来的环境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真正的满足孩子的多方面的需要呢?等会我们会重点看这个需要有哪些?

最后也是一个非常难得,我们也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以后,设计了一个所谓的环境评价怎么样追踪孩子的反应。就是环境变与不变,怎么变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改变。这个评判的标准不是幼儿园要进行一番环境比赛了,我这个幼儿园的课程主题要变了,其实你的立足点和归属点还得要追踪孩子的反应。孩子喜欢的东西那就应该一直放着,而且你应该一直把孩子的主张、孩子的想法、孩子的探索过程充实到这个环境中去。我觉着我们心中时时刻刻有了一根弦,这根弦就是儿童带着我们走。我记得原来听过一个故事就是《牵着蜗牛去散步》,其实我觉得牵着蜗牛去散步,最后是蜗牛带着我们去徜徉,而不是我们牵着蜗牛去散步。你就会发现,在这里就会有很多的东西,当然我这里说的是我们自己经过一阵子的研究提出来的一些所谓的标准吧。当然我们现在拒绝说标准,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一个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来加以解释的一个内涵。

我们来看一下一些案例,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咱们幼儿园环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真实版呢?刚才那个张俊老师反复强调我们这个在地化的实践,有的时候观念写得非常的美妙莫测,但是一旦化成行动的时候就有点束手无策。怎样来转化,我们可以从当下的环境中的问题诊断入手。

首先来审视一下我们周边的环境,审视一下我们幼儿园自身已经形成的这种环境风格以及环境的经验。我们来看看当下的环境,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感觉咱们更多的其实是追寻了成人的视眼和成人的立场,而把儿童本身的发展儿童的意愿,发展儿童的需要、儿童的追求呢晾在一边。有的时候我们会关注到,但是我觉得大多数情况下,很多幼儿园其实还是不太重视。这个我这个判断,我相信还是有一定的依据的。因为我自己在做这个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和我们好几所幼儿园一起在做的过程中,能够强烈地

感觉到老师们对于这个观念的阻抗意识。观念一下子就能接受了,但是要他行动的时候,他怎么都难以改变他惯常的思维,要怎么来进行创意,怎么来进行设计,怎么样来进行满足孩子需要,以及怎么样来追踪孩子的反应,因为你最后肯定要变成行动,改变一种操作的方式。

(图片)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幼儿园中我们感觉这样一种环境的创意,它其实很多都是成人的烙印,看起来很美,它是成人的审美。有的时候说成人用一种审美的倾向来领导孩子的一种审美素养,但是我相信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有他对于这个世界的独特的审美的需求,以及什么是美的基于他的年龄、他的经验的一种判断。也许这样在我们成人眼里看来非常漂亮的东西,但是在儿童眼里未必是非常好看的。你可以看到用刚才的四个标准,所有的环境创意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吗?环境的设计要求了孩子的参与了吗?环境的布置满足孩子的需要了吗?以及环境的评价追踪孩子的反应了吗?如果我们一再去追问下去,可能会发现不是这个样子。或者说如果你去审视一下你自己的班级环境、自己的整个幼儿园的环境,你是不是也会发现这样一个可能性的存在,你的幼儿园中是不是也不由自主的运用了这样一种方式。

(图片)比方说这个时尚造型,你看这个理发店的造型里面有多少元素是一个儿童元素呢?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无非是图形和文字。孩子是读图的,成人是文字优先的。从认字的第一刺激的角度,儿童第一看到的是图形。当然我们知道汉字也是图形,但是对于儿童的敏感性和成人的敏感性是不一样的。也许你一下子就能看到“时尚造型”这四个字并且能够很快的识别它,但是对于孩子他可能映入眼帘的不是这四个字,而首先是什么?图形。这就带来什么呢?带来当我们用这样一种东西不断地在我们环境中到处用这样的方式、这样一种思路来设计的时候,其实儿童在这里是看不到他的生活、看不到他的需要、看不到他的审美的。他们往往是背着我们成人的审美、成人的偏好、成人的设计引着走,有人说引着走是挺好的,有的不是引着走而是牵着走、拉着走、拽着走对不对。

你想想在这样一个理念很多就是完完全全的成人取向、成人的立场和成人的偏好,它没有考虑儿童他的心理,他的第一诉求是什么?同样如果用刚才所说的充满着探索,充满着可能、充满交往,那可能更没有。没有一个孩子希望幼儿园的场景环境是仅仅是给他欣赏的,给他观赏的。孩子不是像成人一样是单面地读,他是希望什么?是互动、是操作、是玩味、是探索。他希望是拉一拉,拽一拽、摸一摸、玩一玩,这才是孩子们对于环境的一个最初的一种判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在幼儿园这个标牌设计里面,显示出这样一种设计的风格,也就是把四个汉字组合成所谓的医院的标记。游戏区域的标记,

是咱们在幼儿园中一样司空见惯的,但司空见惯,但其实你要去想一想它到底是有多少东西是反儿童的呢?是违背儿童立场,忽视了儿童意识的呢?或者甚至是伤害了儿童的呢?有的时候我想,假如我们硬要来解释的话,当然它本身就可以解释,解释什么呢?我们知道游戏是什么?游戏是孩子们最愿意干的,最愿意参与的活动,当然这里得强调是自主的游戏,不是说老师的游戏。我记得我经常听幼儿园的孩子讲,这么一句话,什么话呢?“哎,老师的游戏终于玩完了,接下来我们可以玩我们自己的游戏了。”所以所谓的虚假的游戏、伪装的游戏,孩子们一点都不傻,他知道什么是生拉硬拽,牵强附会的,所谓叫游戏化。所谓教学游戏化,或者是伪装的、装潢的游戏,但孩子们最沉迷的是什么?是自己自发、自觉形成的小组去探索的这样一个活动。你会发现游戏本身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情绪刺激,我一直觉得孩子们对于医院最恐怖的记忆就这两个东西,所以白大褂和针筒对于儿童而言它第一刺激不是愉悦的感觉,而是一种痛苦的回忆。我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设计是不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儿童有一种不良的刺激,甚至是一种消极情绪的唤醒。我们说游戏本身就有宣泄的功能,当然可以去宣泄,但是从某种更积极意义上来说,游戏标牌的设计是不是可以更多地从儿童的立场,干嘛要大人来画呢?儿童画出来了,设计出来了比成人想象出来的更加的意思,这是这样一个案例。

我们看看这样一个环境设计要求孩子的参与,这是刚才和大家讲的托班的案例。这个托班的案例,你会发现其实讲的是一面墙,孩子们每天在这上面游戏。有一天孩子就说了,这面墙如果是光头强的森林,如果是谁谁谁的花园,如果是谁谁谁的果园那就多好啊!孩子们想象着他动画片里的和那些动画片里的一些角色们进行着尽情地交往。怎么样让孩子的梦想变的可能呢?老师做了一点点的铺垫,做了什么样的铺垫呢?有些东西是老师提供的,我们看的出来,但是孩子们做了什么呢?孩子们做了更多的,而且是托班的孩子。不要看它显得粗糙,显得稚拙,但是它是孩子自身的。我经常会说每个孩子当他来到幼儿园的时候,当他站到这面墙跟前的时候,他能够高兴的自豪的告诉你,这是我的那片叶子,这是我的那朵花,和这是属于我的那个果子。儿童会有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集体意识的形成。想想我们为什么要去包办代替、我们为什么要把孩子可以做的东西通通让我们老师折腾来折腾去呢?有时候想,其实管理思路的改变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解放教师,但是更多意义上可以给更多的平台,给儿童更多去实践、去探索、去把他们的愿望变成现实的这样一个可能性。

这个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用儿童的双手和思想布置的环境,会使他们更加深刻的理解环境中的事物,也会是他们更加爱护环境。”而我们现在的环境,其实儿童自身参与得太少了。我们的创意、我们的设计、我们的评估更多地是我们大人在说、大人在做、

大人在辛劳。孩子呢好像是个旁观者或者说是局外人,实际上孩子能不能做到呢?我相信刚才的案例,至少在有的方面让我们感受到了其实孩子可以做得到。只不过你不要用成人的审美标准,你不要用一种比赛的标准。什么叫孩子?孩子喜欢的那就是好的,孩子能够不断想去跟它互动的,去流连忘返,我觉得那就是好的。儿童是仲裁者,儿童是最终的裁判,不是你成人用成人的一种价值来进行删选。

那我们进一步的来看一下为什么,为什么要进行以儿童为中心的环境设计呢?这个内容呢因为内容很多,我想跳多去讲。其实有很多从不同的角度来说的,我想这些都不说了。

环境其实我们都知道的一个基本的判断,环境是一个隐性课程,环境对人的发展、对儿童的发展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渲染的作用,其实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会怎么样?它会渗透着、它会传递着、它会播洒着。儿童在这个环境中生存,他就会形成与环境相匹配的我们通常会说的人格特质。就是一个环境会塑造一个人,我们为什么要创设环境、设计环境,尤其是邀请儿童,和儿童一起来进行环境的设计?更多的是因为基于这样一个立场,我们的环境和儿童之间有一种互动性的关系。这种互动性的关系我们可以强调儿童的主观性,也可以强调环境对儿童的压迫的、改造的、形塑的这种力量。

我们可以看两个实验,这两个实验其实是两个非常简单的实验,我想通过这样两个故事来说明我们为什么要来创设儿童为中心的环境。大白菜大家都吃过,泡菜大家也很爱吃。为什么有的人爱吃白菜,有的人爱吃泡菜,那是口味不同是吧,那也是因为泡菜的质地和白菜的质地是不一样的。白菜是怎么变成泡菜的呢?想想我们幼儿园的环境其实就是泡菜产生的环境。一颗白菜放到溶液里面去浸泡了一段时间,三个月也好,六个月也好,然后捞出来的时候变成一颗泡菜。这颗泡菜肯定不是原来的那颗白菜。一个幼儿园的孩子在幼儿园生活了三年、二年、一年、四年,哪怕是不一定多长时间,这个环境都会对儿童的人格、语言、思维行动方式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也许一个积极的充满宽容,充满包容,充满友好,充满探索的,充满支持的环境,它是让儿童觉得他非常的自信,非常的被接纳。如果相反的环境,可能儿童就感受不到这种状态。我们古人也经常会说所谓的“孟母三迁”、“染黄则黄,染苍则苍”道理是一样的。希望干什么呢?希望通过一种环境的渲染、形塑来达到儿童成长的一个支持性的作用。因为环境对于孩子起着这么大的一个改造的作用,所以我觉得对于环境怎么样来加以重视、怎么样来进行设计,可能都不为过,尤其是怎么样在我们环境设计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到儿童本身的这样一种需求,这样一种爱好,这样一种兴趣把它给落实进去。

同样我们来看一下一个幼儿园的环境其实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的环境,它也更

多强调一种氛围、一种心理空间。曾经有一个人做个这样一个假想性的实验,将2只猩猩放到不同实验室环境中去。假设这是一个实验室的环境,这个实验室里面四面都是镜子,各个角度都是镜子。一只猩猩被带到了一个实验室,它睁开眼睛一看,这是只怎样的猩猩呢?是只非常可爱的,非常讨喜的,非常活泼的,非常善良的……非常什么的,一堆积极词汇所形容出来的小猩猩。当它走到这样一个房间的时候,它看到什么呢?它看到了一个非常友好的、积极的自我投射,所以它就跟这些猩猩快乐的、愉快地打成一片。第三天,当实验人员把这小猩猩带出实验室的时候,它还依依不舍地跟所有的小伙伴挥手告别,这是第1只猩猩的遭遇;可是第2只猩猩是一只什么样的猩猩呢?我相信大家已经猜到了,它是个什么样的猩猩呢?它的性格特征和第1只猩猩恰恰相反,当它被带到实验室,同样它睁开眼睛一看,它发出的第一声“惊叹”不是“哇塞”不是,而是“天那”。为什么“天那”呢?它通过镜子看到了什么呢?它看到了很多生气的、对它要攻击的、愤怒的这样的猩猩。这个猩猩看到这样的一个情况,它觉得所有的猩猩都仇视它,都以它为敌。它和这些猩猩战斗了起来,经过三天三夜,我们说艰苦卓绝的搏斗,最后壮烈牺牲了。这种壮烈牺牲的过程,我们看到了什么呢?看到了自我投射所带来的一种杀伤力以及积极的暗示。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幼儿园创设的班级环境,幼儿园的整体文化氛围,其实就是一面整个的镜子。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是离不开周围人的一种积极友好的支持。只有这样的一种支持的氛围,才能形成一种健康的人格我的成长。我们每个人的眼睛其实就是孩子,就是那个猩猩在镜子中看到的那个物理投射。我们成人的眼睛,孩子的眼睛,都是别人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而我们每个人说白了,都是一个镜中我。如果我们老师的眼睛在和孩子的互动过程中,你向孩子传递的是一个可爱的你、一个活波的你,你是友好的,你是聪明的,你是什么的,我相信孩子会形成一种非常自信,非常积极,非常阳光状态。但是如果我们老师像第2只猩猩的遭遇一样,你的眼睛投射给他的是讨厌、自私、烦嫌、一边去,孩子就会形成什么?消极的自我判断和自我投射,而这样就会形成一种巨大的压力。

我相信老师我们都知道一个基本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就是教师期望效应。这样一种教师期望效应会对儿童造成一个什么样的心灵上的刺激?如果老师是这个样子,其实老师的有差异对待孩子的一种方式,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投射给班级的所有孩子。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不友好的老师通常会带出一群不友好的孩子,就是老师会用一种差距化的眼光看待不同的孩子的时候,班级上的小朋友的眼睛也会变得什么呀!变得像第2只猩猩从镜中看到的那个自我一样。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要为儿童更多地心理健康着

想,去设计、去创设、去营造一个非常温馨的、非常积极的、非常友善的这样一种人际氛围。这个环境其实在我们的《指南》里成论很多很多,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物理空间的设计非常重要,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心理空间的营造能够更好的有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其实还有一个就是我感觉现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有太多成人的烙印和成人的立场,把儿童的意识、儿童的这种本味的东西统统丢在一边。比方说我们刚才所说的读图和读文;比方说交往和欣赏,成人欣赏美关系,但孩子不会通过欣赏来获得经验,而是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通过互动、通过交往形成一种认知。我们知道在我们环境创设观过程中,还有很多忽视儿童的,一种心理上的呵护。比方说十米空间的一种需要,既然存在这样一些不好的元素,那我们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当然需要尝试去改变它,所有这样我们就获得了我们第三个话题——怎么做。

我们来看下怎么做呢?怎么做,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最最基本的、我当时的一个想法。其实路径很多,核心其实要回到儿童中心,关怀儿童意识形成的儿童立场。如果你没有这样一个立足点的话,我觉得所有的东西都是空的。但是怎么样来回归呢?首先可能要满足儿童的需要,我们现在重点去看我们刚刚所说的第三点。我们说的第一点是什么?环境的创意来源于孩子的生活;第二点我强调环境的设计,要求孩子参与;第三点我们主张是环境的布置,支持孩子的需要;第四个我们强调环境的评价,最终孩子的反应。其实我想稍微展开一点,因为时间关系,就说一个,怎样从儿童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的角度来创造一个满足孩子需要的一种幼儿园的环境。

幼儿园的环境以儿童为中心,在满足孩子需要的时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我们知道,一般来说,把它划分为2类需要,生理的和心理的。生理的需要得到满足,心理的需要得到满足,我们人就达到一种自由,达到一种秩序的一种精神境界。我想第三个状态是一种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因此我们得遵循一些最基本的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了呢?你是不是在环境创设过程中,关注到儿童这个年龄段作为一个具有特殊生理需求的个体,它的需求有没有在环境中得到一个落实呢?

这里我们可以看一些案例,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中有哪些生理需要呢?当然需要很多。老师们一定会说吃喝拉撒都是需要的,都是一个人、一个孩子的基本生理需求。但是从我们研究的意义上来说,当我在一个班级、一个幼儿园中想要去探索一下,怎样去创设一下支持儿童生理需要的环境的时候,我得需要一些抓手。我借鉴了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就是让我们幼儿园的环境能更满足儿童的各种感官的需要。其实,我们前面一再说了,儿童区别于成人有很多方面。儿童最大的学习特点就是它是直接经验,他是要通过和环境充分的互动、交流、沟通、操作才能够形成起来的感悟。如果我们成人可

以通过间接经验、通过交流,但孩子必须通过什么呀,动手做。这样的一些生理需求,他的一些感觉器官能不能在幼儿园中得到满足呢?这就要我们在设计环境的时候考虑到儿童的需要。比方说,你认为在我们班级生活中,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儿童的眼睛有哪些基本的诉求呢?它的偏好是什么?大家不要用成人的立场去想,而是说假如我们回到儿童的立场去想想,儿童的眼睛喜欢什么?我刚才请来说反馈了一下,我们请这组的老师来说说怎么样?

(互动环节)问:你认为儿童的眼睛在幼儿园希望看到的是什么?答:会动的东西,操作性强的东西,看到自己的东西,他自己喜欢的东西,生活中随处可取的,儿童喜欢的是具有挑战性的,自己够一够就能摘到的东西。

老师想到的比我想到的要丰富的多,我们当时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一系列的立足点,也是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来汇集,到底在幼儿老师的心目中,你认为幼儿有哪些需要。然后你去对应你刚才所说的需要,你审视一下你自己的班级环境,你自己所生存的这个幼儿园的环境。你所希望的、认为的那个支持儿童需要的环境和你实际生活的这个环境之间,它的距离在哪?我们就找到问题,就诊断出这个问题在哪?然后,我们就可以找到出发点,我们怎样来把这样一个差距慢慢地缩小。

这是儿童的眼睛,然后想想儿童的耳朵喜欢在幼儿园听到什么呢?他一定有他特别偏好的一些需要,然后我们进一步地去想儿童的鼻子、儿童的小手、双脚以及儿童的大脑。他作为幼儿园中生活的一个主体,他在他的班级生活中,他在他的幼儿园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特殊需要,有些什么样的需要,能不能得到满足,有没有得到满足?我们刚才所说的儿童的眼睛喜欢看到什么?在我们班级环境中的多大程度上关涉到,比方说儿童在幼儿园喜欢看到他自己,儿童在幼儿园喜欢看到动的东西,看到可操作的东西。我们还提到了图形和文字的比例关系,包括这个色彩的问题。你所在的幼儿园的哪些环境已经满足了孩子的这些生理需要呢?你可以进一步地延伸下去,进一步的去思考,这里由于时间关系就不展开了。

除了他的生理需要以外,其实心理需要更多,儿童的各种各样心理需要在我们环境设计中都要得到满足,比方说儿童的认知、探索的需要。曾有个故事讲《鱼就是鱼》,我猜有的老师读过这个绘本。今天我说这个绘本只是想说一个基本的道理、常识,就是我们在这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到底多大程度上追寻了儿童的认知的特点,满足了儿童探索认知的需要?鱼是什么样的一条鱼呢?其实这条鱼是一条非常心高气傲的鱼,它很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是它只是一条鱼,它没法走出池塘来到外面的世界。它可以交朋友,它认识一只小蝌蚪,小蝌蚪长成了小青蛙,小青蛙来到了外面的世界,看到了丰富多彩

的精彩世界。小青蛙带着嘱托回到了池塘,告诉小鱼它看到的一个精彩纷呈的外面的世界。小青蛙看到了什么呢?小青蛙说看到了人、看到了奶牛、看到了鸟,它就不断描绘给小鱼听。小鱼就不断地在自己的头脑中拼命的挣扎、拼命的想象、拼命的去构建人是什么样的,鸟是什么样的,奶牛是什么样的?小鱼构建出来的人是什么呢?建构出来的人是长着两条腿的鱼;建构出来的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建构出来的小鸟是长着翅膀的鱼。你就会发现所有的经验都回到了鱼的世界,鱼的基础,鱼的经验。这样也就意味着,当我们进行环境设计,当我们在提供活动区的材料,当我们在进行一切与儿童有关的活动的设计、课程目标与设定以及课程实施的时候,其实你对儿童的认知非常重要。就像这条鱼一样,如果你给他的是鸟、是奶牛、是人,你能够想象的出小鱼建构出来的是另一个不是人的人、不是鸟的鸟、不是奶牛的奶牛吗?你肯定想象不出来。因为孩子不会告诉你,我头脑里建构出来的是什么,你以为他知道了你传递给他的所谓的间接的经验,但是孩子需要通过自己操作尝试形成对于这个世界的一个直观的认识。

不仅仅是认知方面,其实我们在游戏区域设计中更要更多关注儿童自身他的经验是什么?他的立场是什么?(图片)我想这个理发店的设计比我们刚才所看到的时尚造型的设计要更多地关怀了儿童的立场。还有很多的这样的游戏区域的设计,这个游戏区域的设计我相信在你们的幼儿园中太多了,比方说特别强调操作性的,再比方说特别强调操作、探索、交往和拆卸,再比方说这样一个我称它做产业链的游戏模式。我们现在幼儿园的游戏模式单一主题,但这样一个游戏呢是一个链条状的,它让通过一个游戏的过程更多的形成对于一种产业模式的整体认知。这个东西本身可能不是源于儿童本身的生活经验,但是儿童每天都要喝牛奶,都可能会有这样一种经验,从这种经验出发,延伸出一系列的一个游戏的主题。

我们再看这样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也是一个托班的案例,这个托班案例其实是怎样创造一个活动的环境,就是一个区域的环境。这个爬,我们都知道托班儿童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运动叫爬行。爬如果是单纯的、机械的、刻板的练习肯定是毫无意义,但是如果把我们的空间场地设计成这样一种形状,并且把它放在一个自然的环境中,并且如果你给他一点点的挑战,给他一点点的这种改造。这就不仅仅呈现了一种爬的练习,而且还有一些适当的挑战,能够够一够。比方说这里有个沙包,这里有个拱桥。如果我们还可以增加一些情趣的话,你就会发现,孩子在游戏中他获得的不仅是一种知识的、认知的,可能还有很多分享的,是一种体验的,是一种与同伴之间怎样更好相处的一些东西。我一直觉得这样一幅图给我的感觉非常非常地温馨、非常非常的舒适,就是我们可不可以在幼儿园中有更多的这样的基于孩子需要的,让孩子的生活节奏慢下来的,这

样的一种设计。

还有很多军事题材的环境设计,比方说这是一个传统的军事游戏,我们还可以有许多现代化的游戏,尤其是一种航空母舰、飞机大炮这类的现代化的,叫电子站、网络站,这样的一个军事游戏。

我们再来看看孩子心理中的规划意义,怎样在我们的环境中更好的落实。其实皮亚杰作为一个心理学家,他一再强调,什么样的规划是孩子易于内化的规划,怎样从孩子的心理特质来设计这种规则。像这样规则,也许是又的是成人宣称的规则,有的是孩子讨论的规则。我们也会发现,当我们把这样一些规则都呈现在儿童面前的时候,它还是一种展现,它还是规则挂在那,就是有,是个显性的东西。如果我们把它变得隐性,就是怎样把它变得通过环境,通过一种隐性的东西来提示,暗示而不是一种直接的宣称,我觉得可能这样的规则形成更有利于儿童对规则的内化。

比如像这样一种蒙台梭利幼儿园,你会发现它自身空间中的秩序感会对儿童形成积极的刺激,不要说大声嚷嚷,不是你写在那,挂在那要怎么样。从某种意义上说什么样的规则更符合幼儿,什么样的规则设计、什么样的规则意识形成。说到底是一种宣称的规则,还是一种隐性的规则,还是一定要悬挂的规则?可能我们就会觉得,从儿童心理规则的转化的角度来说,也许、当然它肯定有一个过程,但我想它要达到的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状态,是达到一种育人的状态,所以更多的还是需要什么呀?达到隐性规则的一种熏陶的作用。

除了这些还有儿童的色彩,这个色彩我就不展开说了。其实在我们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过程中,怎样来满足儿童眼睛对色彩的偏好及儿童色彩的心理认知。现在我们会发现幼儿园的环境设计中,它的色彩呢存在着太多的误区。最典型的误区是在这个色块的使用上。比方说我们看一个案例,像这样一个幼儿园这样一个色彩的设计,在多大程度上会伤害孩子。它肯定是一种伤害,我相信它不是一种积极的刺激。如果我们从保护儿童的立场上来说,这种刺激对儿童而言就是一种太多的无关刺激,它会不断提升儿童对色彩的知觉越线,也就是他的心理感受度会不断提高。他会失去敏感性,他的注意力、他的持久力都会受到环境或多或少的影响。色彩的偏好以及之间一种关系的形成,都会随年龄发生一些变化。我们来看下刚才所说的非常重要的一个以儿童为中心的环境其实更多更多关注了儿童双手双脚。小手它喜欢怎呀就怎样、喜欢去尝试,喜欢去摸索,而不是给他一些直接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通过这样的一种直接的和环境的互动过程、探索过程,可能儿童会活动一种更多的体验,由环境中所积累的这样一种经验。

我记得在太平洋幼儿园看过这样一个对于人体的一种探索的过程,并且把这样的一

个探索展示在它的环境中,我称它为身体博物馆。今天身体博物馆的主题叫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那么下一个阶段呢,我们身体博物馆的内容是什么?人体的骨骼或运动达系统。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呈现,因为其实儿童对于自己的作品是非常珍惜的。他能想象这个骨头,这个东西是他做的,哪个东西是属于他的,然后你把它展示在那的时候呢,其实儿童会有一种很强烈的亲和感。这是这样一种环境,我相信这样一种环境的儿童中心色彩要远远的高于我一开始呈现的那样一种环境。

再看一下美国幼儿园,它的环境中的一个设计过程。我觉得这里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是形成了我们所说的,环境创意来与孩子的生活,环境设计要求孩子的参与,环境的布置满足孩子的需要以及环境的评价、最终的反应。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从头到尾的这个过程,从创意到设计,因为它想设计一个与恐龙主题方案课程的进度想匹配的一个班级环境。孩子们会不断随着主题的引进而不断调整着环境中的一些元素,而且这些元素其实孩子们自己参与的东西更多。你可以看到从头到尾孩子们卷入的东西比较多,而且就是因为国外的孩子不太强调这些细法,所以他对一棵树、一棵草的画都不像中国孩子那么容易。他都是通过这样写生的方式来获得,包括这样的一个对于恐龙的身高,脖子的长度、胳膊的长度啊一些测量的过程。他都会把他通过这样一种操作活动以后,然后把它积累到他的恐龙生存的生活环境要素中去,这就是刚才这样的环境创设过程。

我们来看这几个案例。这个案例其实前面也或多或少的实际到一些案例,但我现在特别想跟大家来分享一下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案例。这个案例是我们南师大附属幼儿园在三年前,我们在进行环境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经验。我就觉着这样一个楼梯口拐角的设计者多大程度上充分的发掘儿童为中心的元素,也就是我们一再强调的怎样回到儿童立场来形成我们的儿童意识。在楼梯拐角处原来的环境设计是这样一种布局,你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布局它的创意、它的设计、它的满足孩子的需要以及它的更替是不是在多大程度上遵循了我们所说儿童立场或者儿童中心。我们首先要去追问一下,有哪些东西是反儿童的或者是违背儿童中心立场的?慢慢地,你可以看见好多好多元素。比方说色彩、比方说图文比例关系、比方说它的可操作性、比方说它促进孩子与孩子之间交往的可能性或者说怎样让儿童成为评委,就是儿童成为我们所说的环境评价好不好,喜欢不喜欢,该不该变,怎么变,让儿童来当裁判,可能都不是落实的很好。当它做了一定调整以后,因为发现了问题你就知道怎么来调整。调整以后,这样一些维度很大程度上彰显了儿童中心,当然我们可以从图形和文字的比例关系。从高度的关系以及从远观和近瞧这样一个关系来看,其实我特别想说的是,这样一种操作性、互动性、交往性以及怎样让儿童真正成为环境的评价者。

它这里设计了这样一个展台,这个展台呢周流动一次,孩子和家长所设计的玩具就放在这来给所有的孩子玩耍、探索。孩子可以作为一个讲说员来推销自己的这个玩具,就是怎样告诉别人我怎么玩,你可以怎么来玩,我这玩具是那么好的呀,要不要给它投一票,可以呢拉选票,也可以去示范怎么来玩。如果一个玩具被操作、被孩子驻足、被孩子操作的机会越多,那么它在下周的循环中就会被保留下来,,再在下一周中哪个被淘汰了,哪些被留下了。它都是根据儿童的一个感兴趣的程度决定这个玩具在这里持续多长的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从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儿童的一个需要。

我们最后来总结一下,不得不说一下,为什么要创设一个以儿童为中心的环境,就像我们刚开始说的两个为什么一样。因为不管是物理空间的营造,还是心理空间的一个渲染,它都不得不回到一个儿童的发展上来。因为儿童是在环境中生活的,我们虽然说儿童可以反作用于环境,但是我相信在这个年龄段的问题对环境影响的可能性更大。因此,现在环境对儿童的思想行为、人格乃至人格品质和人为习惯会产生一个非常巨大的影响,那么我们就应该更多去关注环境的设计。尤其是我一开始说的,环境的设计只是一个立足点,环境的设计其实不是为了纯粹的环境,而是通过环境的中心化,儿童中心化来形成一种儿童意识,提升我们教师儿童本位的一种观念,达到一种所谓的教育文化的更新。但是相信教育文化的更新它是漫长的,毕竟我们一开始就说中国文化强调的就是文治和教导,强调的就是对上不对下,是一种不平等,是一种不对称的一种关系。它一定会经过一个漫长的征程,但是我相信它会一步步的,只要你有追求,只要你有理想、有坚持,它就能够达到。在这个过程中,关键的就是我们要去行动,哪怕你只有一点点的想法,哪怕你只有一点点的说我怎么样去践行我的儿童中心,践行我的儿童意识,你都可以取做、尝试,毕竟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只有我们把我们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一定限度的时候,环境中心化才有可能。毕竟我们每一个人都代表你们来自不同的幼儿园。孙立平先生说法这样一句话“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光明,中国就不黑暗。”我相信聚沙成塔的这样一个力量,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如果一个人的行动它是有限的,一个老师对于环境的创设他是有限的,但是我们所有的人都能够努力的去稍微调整一下自己的教师观,教师和儿童之间的一种关系,能够更多地去尝试回到儿童的立场,站在儿童的角度,想象儿童的需要,可能你对儿童中心的环境的理解就会比现在,比实际要好的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