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学霸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答案

合集下载

(含答案)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全一册课时练第22章《22.2核能》

(含答案)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全一册课时练第22章《22.2核能》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课时练22.2核能1.和平利用核能,提高清洁能源比重,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关于核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反应堆中,通过聚变释放能量B.核反应堆中,通过裂变释放能量C.核能是可再生能源D.核能是二次能源2.原子核发生_______和_______都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就是核能3.获取核能有两条途径—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核电站是利用核的_______(选填“裂变”或“聚变”)来获得核能的,如(选填“甲”或“乙”)图所示;太阳的本质便是个巨大的核_______(选填“裂变”或“聚变”)工厂,提供了对地球至关重要的光和热知识点裂变4.“中国力量”的最佳代表,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老先生走进春晚.核潜艇是利用原子核反应释放出的核能来工作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潜艇中的核反应堆发生的是核裂变,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B.核潜艇中的核反应堆发生的是核裂变,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C.核潜艇中的核反应堆发生的是核聚变,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D.核潜艇中的核反应堆发生的是核聚变,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5.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千瓦核电技术电站“华龙一号”首堆年底即将投产,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_______(选填裂变”或“聚变”),核能是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6.通过核聚变获得核能量的是()A.氢弹B.原子弹C.核电站D.核潜艇7.我国对“人造太阳”研究有了重大突破,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达到一亿摄氏度.“人造太阳”利用氢核_______(选填“裂”或“聚”)变来获得巨大能量8.“中国环流器二号M”被称为“人造太阳”,它主要是让含有质子和_______的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_______(选填“裂变”或“聚变”),从而获得巨大核能的研究装置.这与_______(选填“原子弹”或“氢弹”)获得能量的方式相同9.关于核聚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必须在超高温下才能发生聚变B.任何两个原子核都可以发生聚变C.原子弹爆炸时释放的巨大能量来自核聚变D.目前人类已经建成核电站,利用核聚变发电10.核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正受到全球不少国家的青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在裂变或聚变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就是核能B.目前人类已建立核电站,利用可控核裂变发电C.核反应堆有厚重的保护层是为了避免核燃料逸出D.在核电站中,需要把核燃料加热到极高的温度11.下列关于核能以及核电站的说法错误的是()A.核电站是利用核能来发电的B.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链式反应C.核废料会对环境造成污染D.能量转换:核能→机械能→热能→电能12.大亚湾核电站是我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它获取核能是图中(选填“甲图”或“图”)所示途径,太阳核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_______(选填“甲图”或“乙图”)所示的爆炸.核能属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13.原子弹爆炸是由铀原子核裂变产生的,首先由一个中子击中一个铀原子核使它裂变为两个原子核.同时释放出两个中子,两个中子各自又击中一个铀原子核,使每个铀原子核裂变产生两个原子核与两个中子,那么经过6次裂变会产生_______原子核经过100次裂变会产生_______个原子核答案1.B2.核裂变核聚变3.裂变甲聚变4.B5.裂变不可再生6.A7.聚8.中子聚变氢弹9.A10.B11.D12.乙图甲图不可再生13.642100。

九年级物理学霸赛考卷04(解析版)

九年级物理学霸赛考卷04(解析版)

九年级物理学霸赛考卷04(解析版)初中物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测试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3-17章。

2.本卷平均难度系数0.3。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台汽油机,活塞面积是50cm2,活塞行程为50cm,做功冲程中燃气产生的平均压强为8×105Pa,那么该汽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的功是( )A.2000J B.20J C.1000J D.80J【答案】A。

【解答】解:由p=可知,燃气产生的平均压力:F=pS=8×105Pa×50×10﹣4m2=4000N,汽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的功:W=FL=4000N×50×10﹣2m=2000J,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质量和初温相同的两个物体( )A.吸收相同热量后,比热容大的物体温度较高B.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容小的物体温度较高C.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容较小的物体可以传热给比热容较大的物体D.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容较小的物体可以向比热容较大的物体传热【答案】C。

【解答】解:由公式△t=知,在质量和热量一定时,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变化较小。

A、已知两物体初温度相同,吸收相同热量后,比热容大的物体末温度较低,此选项错误;B、已知两物体初温度相同,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容小的物体末温度较低,此选项错误;C、已知两物体初温度相同,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容小的物体末温度较高,所以可以传热给比热容较大的物体,此选项正确;D、已知两物体初温度相同,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容小的物体末温度较低,所以比热容大的物体可以传热给比热容较小的物体,此选项错误。

故选:C。

3.如图甲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1、S2时,灯泡L1和L2发光,电流表A1、A2的指针指在同一位置,如图乙所示。

蓉城金典物理九年级试卷【含答案】

蓉城金典物理九年级试卷【含答案】

蓉城金典物理九年级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镜子中的倒影B. 水中的鱼看起来更浅C. 阳光直射时形成的影子D. 月亮的盈亏变化2.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力的作用效果?A.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 改变物体的形状C. 改变物体的质量D. 改变物体的速度3. 在电路中,下列哪种元件是控制电路通断的?A. 电阻B. 电灯C. 开关D. 电源4. 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风能C. 石油D. 天然气5.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扩散?A. 水从高处流向低处B. 热空气上升C. 香味弥漫整个房间D. 磁铁吸引铁钉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

()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3.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4. 物体从高处落下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5.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______ m/s。

2. 力的单位是______。

3.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______。

4. 物体从高处落下时,重力势能转化为______。

5.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光的反射定律。

2. 简述力的作用效果。

3. 简述电路的组成部分。

4. 简述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5. 简述扩散现象。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求折射角。

2. 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3. 一个电路中有两个电阻,求总电阻。

4. 一个物体从高处落下,求落地时的速度。

5. 一个物体在热源作用下,求温度升高的值。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工程中的应用。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光的反射定律。

蓉城金典物理九年级试卷【含答案】

蓉城金典物理九年级试卷【含答案】

蓉城金典物理九年级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理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镜子反射B. 海市蜃楼C. 钢笔错位D. 小孔成像2. 在电路中,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电路短路?A. 开关断开B. 电压过高C. 导线直接接触电源正负极D. 电阻增大3. 关于力的作用,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力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 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D. 力只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不能改变其运动状态4. 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天然气C. 太阳能D. 石油5. 下列哪种物理现象属于声的反射?A. 回声B. 声音的多普勒效应C. 声音的干涉D. 声音的衍射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的质量与所受重力成正比。

()2. 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总是从正极流向负极。

()3.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4.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5. 温度越高,物体的分子运动越剧烈。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力的单位是______。

2. 电阻的单位是______。

3.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4. 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两种属性是______和______。

5. 电流的大小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

2. 什么是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3. 简述电磁感应现象。

4. 什么是杠杆原理?5. 简述声音的传播条件。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物体质量为2kg,受到一个10N的力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

2. 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阻器,通过它的电流为0.5A,求电阻器两端的电压。

3.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为30°,求入射角。

4.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受到一个恒定的力作用,经过5秒后速度达到10m/s,求物体的加速度。

成都市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一章内能经典习题(含答案)

成都市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一章内能经典习题(含答案)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线可知()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2.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0℃的冰没有内能B.冬天在火炉边取暖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内能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越多D.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3.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就一定越大B.一个物体的内能越大,它的温度就一定越高C.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就一定会升高4.下列增加铁丝内能的四个做法中,与另外三个方法不同的是()A.摩擦铁丝B.来回弯折铁丝C.反复敲打铁丝D.把铁丝放在火上烤5.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初温都相等的A和B两种物体同时加热(不计热量损失),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相同的温度,B物体吸收的热量较多B.B物质的吸热能力比A物质的吸热能力强C.加热相同时间后将A和B接触,热量将从A传递给BD.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16.对于以下几幅图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甲,瓶中上方清水和下方蓝色硫酸铜溶液静置几天,界面模糊——这个现象形成主要原因是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B.如图乙,两个底面很平、很干净的铅柱压在-起后好像“粘”成一个整体,甚至在下面挂上重物也拉不开——这个现象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的C.如图丙,玻璃片的重力为G,当测力计显示的示数比G大一些时,才能将玻璃片从水面提起——这个现象主要说明水分子与玻璃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如图丁,两位同学分别握住处于原长的弹簧的两瑞,可以将人比作组成某些物质的分子,物质被压缩,分子间表现出斥力;物质被拉伸,分子间表现为引力,由此可知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不能同时存在7.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蓉城金典九年级试卷答案

蓉城金典九年级试卷答案

蓉城金典九年级试卷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镜子中的倒影B. 钢笔错位C. 水中的鱼看起来更浅D. 彩虹2. 下列哪种物质在常温下是固体?A. 水银B. 液氧C. 铅D. 氢气3. 关于力的单位,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牛顿B. 焦耳C. 瓦特D. 安培4. 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天然气C. 太阳能D. 煤炭5.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化学变化?A. 水的沸腾B. 木头燃烧C. 铁生锈D. 糖溶解于水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围绕太阳转是公转。

(正确/错误)2. 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正确/错误)3. 酸雨的pH值大于7。

(正确/错误)4. 电阻是电流的阻碍。

(正确/错误)5. 蒸发是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

(正确/错误)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速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______米/秒。

2. 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和______。

3.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_。

4. 在电路中,电压的单位是______。

5. 声音的高低称为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 描述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3. 解释什么是温室效应。

4. 简述血液循环的基本过程。

5. 解释原子和离子的区别。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物体质量为5kg,受到一个10N的力作用,求它的加速度。

2. 如果一个电池的电压是12V,电阻是3Ω,求通过电阻的电流。

3. 一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c=100,如果反应物的浓度增加一倍,求新的平衡常数。

4. 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了2小时,求汽车行驶的距离。

5.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2m、3m、4m,求它的体积。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水的沸腾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2. 解释为什么在冬天,室外物体的温度比室内低。

成都实验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十二章选择题专项经典题(含答案)

成都实验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十二章选择题专项经典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1.如图中所示的发电设备利用的是()A.风能B.光能C.太阳能D.水能A解析:A由图可知,这是风力发电装置,这种装置可以利用风能带动扇叶转动,并把风车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故选A。

2.关于能量和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能发电相比较火力发电的好处是相对清洁B.太阳能、地热能、电能均为可再生能源C.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的装置D.滚摆上下来回运动这一现象无法说明能量的转化具有方向性A解析:AA. 核电站的核反应堆是利用可控的核裂变反应释放核能的设备,在可控条件下,核能发电相比较火力发电的好处是无污染.故A正确.B. 电能不能从自然界直接得到补充,是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地热能是可再生能源都可以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得到,属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C. 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C错误;D. 滚摆上下来回运动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并且说明能量的转化具有方向性,故D错误.故选A.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果电池供电时,将内能转化为电能B.干电池给灯泡供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核电站供电时,将电能转化为核能D.太阳能电池供电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D解析:D【解析】A、水果电池供电时,将自身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B、干电池给灯泡供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再提供给灯泡,转化为光能,故B错误;C、核电站供电时,将核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D、在阳光照射时,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D正确。

故选:D。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超导材料可应用于电饭锅和远距离输电B.太阳的惊人能量来自于其内部的核聚变C.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通过电磁波提供定位服务的A解析:AA.超导材料电阻是零,所以不可以应用于电饭锅,可以应用于远距离输电,故A错误;B.太阳内部时刻都在发生着核聚变,太阳的惊人能量来自于其内部的核聚变说法正确;C.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的传播速度系统都是3×108m/s,故C正确;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通过电磁波提供定位服务的,故D正确;5.如图是一款太阳能座椅,椅子顶部安装的硅光电池板,可储备能量供晚间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光电池板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B.硅光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氢核的裂变D.太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解析:BA.硅光电池板是由半导材料制成的.故A错误.B.硅光电池板利用太阳能发电,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B正确.C.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氢核的聚变.故C错误.D.太阳能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属于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6.手机扫描二维码是一种短距离通信的无线电技术,它传递信息是利用A.红外线B.超声波C.次声波D.电磁波D解析:D手机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它用电磁波把信息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能在空中捕获电磁波.手机扫描二维码也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7.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微波炉内的微波是一种波长很短、频率很高的电磁波B.太阳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核裂变释放巨大的核能C.用三颗地球同步卫星几乎可以实现全球通信D.超市收银员使用的条形码扫描器中的光敏二极管使用的主要是半导体材料B解析:BA.微波炉内的微波是一种频率高、波长短的电磁波,故A不符合题意。

(含答案)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全一册课时练《14.3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1)

(含答案)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全一册课时练《14.3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1)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课时练一、单选题1.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使用下列设备时,所涉及到的能量转化正确的是()A.用天然气灶炒菜,是电能转化为内能B.电梯运行过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用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转化为电能D.秋千向下摆的过程中,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2.关于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量可以凭空消失B.能量可以凭空产生C.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D.热机在工作的过程中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3.下列关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钻木取火是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B.酒精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C.发电机发电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人们对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说明能量可以凭空产生4.能量守恒定律表明的是()A.动能和势能是守恒的B.内能和机械能是守恒的C.能量的变化等于做功的多少D.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5.如图所示是某地区使用的“风光互补”最观照明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光电池板,“腰挎”照明灯,“脚踩”蓄电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1%0/!"9)
%iuvwxyUVz{de&A[
d ,b ,!1%0/!"9)
id ,jstUVz{xy&Z[
xy ,xdy ,-1!1"%/0!/"!9")9*)+,"13%*+
!+g!8- &|z}UVz{~de&A[
d ,,!8- /51./!".)8- ,51./!".)
31%/!"-)WAY-!"
*g!^&Qh ,5"6,5"78- ,"1"58-
i, j^&Z[
,,!1"/!"-*+8- /"1"58- ,5"*+ 1klm-nop^&qr,!""4
%^stbc&A[
b ,#",31%/!"-)*+4/5"*+/ !"" 4
!89KLM
,-./
),(& ,%193"/"!="9),0195/!"3 <
#!! % -
3 5
!(!g!ª­®&¯+,.10*8,.0""8§0«=&, 28?@,32"= ª&°\*,&+ ,.302"""=8,%"8=
0 9 0123 0!
1234567
:;<=> 0!$ 0%gz¥UVz{¦d&A[ #,$",0*+/310/!"9)*+,%190/!"2) ( §70H
!H#IJKL
!"<=>
,-./
!!µ"¶·"¸ ¹ º · » #!· · " 3 ¼·"¸j½¹$!¾¿ÀÁÂÃÄŸ ¹%!+b)&!Æ · ¼ Ç · È º É + '!Ê Ë Ì ((!¸ÊËÍi·"ºÎ 0123 0!$ 4567!!'#!ÆÏ· 0%& 4567$!¹ÐÑ 0-& 4567%!& 03$ 4567&!' 8927
4567!!"!5"!5 0%!ß×ר%6! ߯-·ÿ#¸¹&Ú'& ÎÏ"!%331,03¼$-&íîþ./0584567#!$ 8927

,-./
!!ðñ#!!k%#-ò3$!óô%!!

õaõö_%÷ø§1ù¯-3ò3ä¯
3B 0123
!
0!&
4567!!$
0%'
4567#!'$!$
0-B!B-B%B%B!B4567%!$
4567!!
0-×¯Þ¯ä¯ 4567$!Þ¯·ë 8927 !!$#!'$!$%!$&!('!·ìרíî·ë ·( ÙÚ (!
0%
4567#!
)!
0- *!
!+!$!!!-à!#!·ìïר
$"<?@AB
!89NOKLPQOKL
! 4567$!
#"*+,-.
,-./ !@A'(#(B C B $D E %A F G 7 H &DEIJKL'M B N O P Q N O R ! S O PQS O R ! (L T B M )U V W )*+ , 0123 0!( 4567!' 0%& 4567#( 0-./!"0 4567$%1!/!"2 8927
!'!g!i,'$ j¨©&Z[
$,',"12/!"-*+8- /%15/!"#- 8- ,%*+ UVz{de&A[
#d ,$",%*+/315/!"9)*+,./!"9)
i,#(d j 7&0H ( 0 ,#d ,-"; /./!"9),%19/!"9) %i*,&+ jª'(&«=


!"#$
!"#$%&'()*+
!"%&'()
,-./ !!"#$%&'()*+*#!"#!"$,-. (.(.(/ 0 * %' ( &! " 1 2 3 4 5 6 7 #$%'( 0123 0!$ 4567!$ 0%& 4567#& 8927 !$#$$'%(&&'8-#$%(9:) *)9:123 4 5 6 7 # $ % ' ( *; < = > !+9:+*!!)*3?<!#!"13467# $%'(;
&,*+
,9%2**88>,
! .
>,3""=
ª&¬eH
!!'#!'$!&%!(&!('!&(!')!&*!&!+!& !!!&!#! ¡Ò·Ó· a·È Ô;PQ !$!$ !%!&!&!$
#"<?
!89KL
,-./ !!·Õ0·Öר Ù Ú #!Û Ü ¨ © ¬ Ý $! ·ÕÞ¯%!ßà&!!,-%3B 0123 0!& 4567!!'#!·ÕÙÚר0·Ö 0%fá 4567$!& 8927 !!'#!($!(%!$&!$'!((!()! *!â ã ß×!+!ׯޯä¯!!!ׯޯä¯
$"-8:;
,-./
-ª­®´§7&H ( ,)&,0"/!"- </32"=,%122/!"9) ¨©z&Z[ $,',"12/!"-*+8- /-/!"#- 8- ,%13*+ zUVz{de&A[
#,"$,-/!"9)*+/%13*+,91%/!"9) ª( &
,#( ,%9112%2//!!""99))/!""; ,3";
!!,(#0 /!"";#!5"; 0";$!!n%XO- ¡%!-n¢£A¤ 0123 0!& 4567!!'#!$ 0%& 4567$!' 8927
!!'#!&$!&%!$&!('!((!')!(*!$!+!( !!!'!#!'!$!&!%!-"210/!"9!&!'!'!$ !(!XSIJn
( 0 ,)&,%-/!"- </-0""=,21%2/!"9)
,(#0 /!""; ,2%11%920//! !""9 2))/!""; ,-"; ?<@6
!!&#!$$!$%!$&!&'!$(!')!$*!$!+!$ !!!'&!#!M !$! 7H!%!o AFG!&!0"
$!%åæçè-éê
%±²),(& ,,&+,,*|jª&³)*
,,*) ,0"%/"!8"-=< ,-1"/!"- A

0%
4567!!$ #!
!!!úó!#!óB!$!úóB%B-!%!ûA
!89RKLM)STUM
0123 0!
(!! %
?<@6
!!&#!'$!$%!&&!&'!((!')!'*!&!+!'
!!!'!#!(!$!(!%!$!&!(!'!&!(!$
!)!
!*!
#+!
)!$*!&!+!&!!!B!B%B-B!B-B!B%
%"C'<?DEFGHI
0123 0!' 4567!!& 0%( 4567#!

!
%
-6%
!89NQOKL]EKY^_
8927
!!'#!$$!&%!$&!$'!((!')!$*!$!+!ó
ü%%"!15!!!5"!50!5!#!¹ "15!$!·o
2151
!%!

,-./
!!º.,.! ,.%#!<.,.! C.% 0123 0!!3¼%'-úü·¯*+&·ÿº,0 3¼$-&íîþ./0
$!
!V#WXKY
!"<J
!89KYKYZE[\
,-./ !!·ÈþJ·ÿ.#!(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