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试卷人教版
初三历史考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初三历史考试题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1. 唐朝时期,中国与外国的交流非常频繁,其中最著名的外国使节是:A. 马可波罗B. 玄奘C. 鉴真D. 郑和答案:B2.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在哪个朝代发明的?A. 商朝B. 周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C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科举制B. 世袭制C. 郡县制D. 禅让制答案:C4.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诸葛亮答案:A5.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求新土地D. 寻找失散的亲人答案:B二、填空题6.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________,其建立者是________。
答案:夏朝,禹7. 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争霸,纷纷进行改革,其中最著名的改革是________。
答案:商鞅变法8. 唐朝时期,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非常活跃,其中最著名的外国使节是________,他曾经到中国取经。
答案:玄奘9.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________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知识的传播。
答案:造纸术10.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宏大,其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促进与外国的________。
答案:友好往来三、简答题11. 简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答案: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即废除了其他学派的学说,只推崇儒家学说。
这一政策加强了儒家思想在政治、文化上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12. 请简述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的主要政绩。
答案: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
他平定了三藩之乱,加强了中央集权;实行“康乾盛世”,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对外,他成功抵御了俄罗斯的侵略,巩固了国家的边疆安全。
结束语:通过本次考试,我们不仅检验了同学们对初三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学习历史,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历史人教版中考复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中考专题历史中考复习考试总分:9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
”该规定反映了()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C.古罗马商品经济高度发达D.古罗马严格限制商品交换2. 河南某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以"探寻欧洲文明的源头"为主题的图片展,下列图片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B.C.D.3. 现代人类文明基于过去各种族、各区域的文明冲撞和交融。
下列选项中性质相同的是()①罗马帝国的扩张②亚历山大东征③马可•波罗来华④希波战争A.①②③B.①③C.①②④D.②③④4. “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商旅往来,络绎不绝。
”材料中的“帝国”是()A.罗马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5. ①在公元前44年的罗马牧神节上,执政官安东尼两次把王冠戴在凯撒的头上,都遭到了人群的抗议。
②于是凯撒取下王冠,把它存放在朱庇特神庙。
③在那一天,他没有获得皇帝称号。
④事实上自公元前49年起,凯撒已成为罗马最高统治者,共和国名存实亡。
上述文字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①B.②C.③D.④6. 他兴起于马其顿,首先征服了希腊城邦,然后出兵小亚细亚,灭掉了波斯帝国,建立了横贯亚欧非的辽阔帝国,有关他的帝国的作用,正确的是()A.给被征服地带来了沉重的灾难,阻碍了文明的传播和进步B.是欧洲中世纪的开端C.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传播和交往D.是第一个横跨亚欧非三个大洲的国家7. 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的一个家庭要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历史人教版中考复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中考专题历史中考复习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大唐中兴颂》是颜真卿书法进入成熟时期的代表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原文:天宝十四年,安禄山陷洛阳,明年陷长安。
天子幸蜀,太子即位于灵武,导致“天子幸蜀”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土地兼并严重,边防节度使权力过大B.唐玄宗朝政腐败,任人唯亲C.北方地区遭受战乱D.使得唐朝由盛转衰2. 遗迹遗址是人类历史的载体和见证,能反映各个历史时代的特征,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唐朝精湛的雕刻技艺的是()A.秦兵马俑遗址B.拉萨大昭寺会盟碑C.敦煌莫高窟D.河南开封大相国寺3. 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苏轼4.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体现了唐朝与哪一少数民族间的友好关系( )A.吐蕃B.回纥C.南诏D.突厥5. “穿越小说”、“穿越电视剧”成为时下的流行话题。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穿越到了唐代长安,你可能看到的是()①一起饮茶诵诗的年轻人②外国人购买青瓷③日本“遣唐使”④进京赶考的读书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6. 电影《妖猫传》展现了繁奢雍容的唐都长安,再现了唐玄宗时华丽壮美的盛世景象。
被电影打动的小明想从历史书中详细了解这段历史,他首先应该查找的章节是()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7. 如图中四个人共同点是()A.都去过东方B.都有重大发明C.都为不同地区文明交流做出贡献D.都信仰佛教8. 唐元和年间(806年~820年),主管财政的宰相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大臣崔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的意见.崔所属的机构是()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吏部卷II(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20分)9. 上古三代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代。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历史人教版中考复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中考专题历史中考复习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三峡是我国著名的景点之一.古代有人曾对三峡两岸的猿声作这表的描写:“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A.罗贯中B.郦道元C.吴承恩D.施耐庵2. 某班同学做的历史板报,他记录了如下内容: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如果要给这些战役添加一个主题,应该是()A.三分天下B.以少胜多C.东山再起D.民族交融3. 东晋建立后,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以下描述与之相符的是()A.荆扬晏安,户口殷实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C.严刑苛法,横征暴政D.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4. 三国时,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大陆联系的是()A.刘备B.孙权D.诸葛亮5. 每个历史名人都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光辉的人生篇章。
下列人物与作品匹配正确的一组是( )A.张仲景﹣﹣《史记》B.祖冲之﹣﹣《大明历》C.顾恺之﹣﹣《伤寒杂病论》D.王羲之﹣﹣《女史箴图》6.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280年用公历纪年法应该是()A.2世纪80年代B.3世纪90年代C.3世纪80年代D.2世纪90年代7. 淝水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与之有关的成语典故包括( )①风声鹤唳②草木皆兵③投鞭断流④东山再起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8. 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
那么“书圣”、“诗圣”、“画圣”分别是指()A.王羲之、吴道子、李白B.王羲之、杜甫、吴道子C.颜真卿、阎立本、李白D.颜真卿、阎立本、杜甫卷II(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40分)9.材料二在纸未出现以前,古代各文明区的文字载体因材料不同而形式各异,且因时而变。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历史人教版中考复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中考专题历史中考复习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读图:该图反映了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现实,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教权高于皇权B.皇帝是由教皇任命的C.神权凌驾一切D.教皇和教会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2. 为研究《查士丁尼法典》、“十字军东征”和“君士坦丁堡陷落”等历史知识,需要查阅的著作是()A.AB.BC.CD.D3. 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
以下对法兰克王国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A.克洛维建立,是雅利安人建立的王国中最为强大的B.信仰基督教,通过土地分封形式改革确立封建制度C.查理曼帝国时期用“什一税”控制教会势力的发展D.843年查理曼帝国分裂为德意志、法兰西和西班牙4. 经过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的改革以后,西欧逐渐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
这一制度()A.以政教合一为基础B.以城市自治为核心C.以中央集权为特色D.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5. 13世纪的很多城市成为自由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它们享有独立的行政、司法、财政、铸币、军事防卫以及对外宣战、媾和等权力。
以上内容表明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是( )A.工商业者的集散地B.教皇控制的领地C.相对自治的共同体D.领主控制的庄园6. 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以下对西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得到教皇和国王的支持B.拥有自治权利C.课程设置的完全自主权D.享有司法特权7. 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传统文化,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初三历史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初三历史试题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焚书坑儒C. 统一度量衡D. 以上都是答案:D2. 唐朝时期,哪位皇帝开创了“贞观之治”?A. 唐太宗B. 唐高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望远镜答案:D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海外资源D. 建立殖民地答案:B5. 清朝末期,哪次战争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甲午战争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 鸦片战争D. 第二次鸦片战争答案:C...(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共20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_______。
答案:夏朝7. 汉武帝时期,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者是_______。
答案:董仲舒8. 唐朝时期,著名的“贞观之治”中的“贞观”是唐太宗的_______。
答案:年号9.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其主要航线是_______。
答案: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东海岸10. 清朝末期,中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_______。
答案:中国近代史的开始...(此处省略其他填空题,共10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
这不仅加强了中央集权,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还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 简述唐朝“贞观之治”的主要特点。
答案: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政治局面,其主要特点包括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和社会安定。
唐太宗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加强中央集权,减轻赋税,促进农业生产,使得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之一。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历史人教版中考复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中考专题历史中考复习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1856年,杨秀清逼封“万岁”,结果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出走,太平军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这一事件是指( )A.金田起义B.定都天京C.北伐、西征D.天京事变2. 咸丰帝病逝前朱批“览奏易胜愤怒”!这里从权力和艺术的中心变为残阳下的如烟荒草,进而成为树立在每个国人心中的耻辱图腾。
“耻辱图腾”是()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东交民巷被辟为使馆界C.日本制造旅顺大屠杀D.中英签订《南京条约》3. 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自制的一把近代列强侵华大事件年代尺示意图,“?”处没有完成。
请根据图示帮他们填入正确选项()A.第二次鸦片战争B.鸦片战争C.抗日战争4. 下列观点属于魏源的是( )A.然则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译夷书始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C.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D.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5. 每年我国都会举行纪念辛亥革命的庆典活动,许多城市也展开了对庆典落户权的争夺。
其中,很多人主张在武汉举行,也有不少人主张在南京举行。
很多人主张在南京举行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中国同盟会成立B.中华民国成立C.武昌起义D.《民报》创办6.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勇于担当的民族,下表空白处与人物相对应的事件是( )民族英雄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历史事件抗击倭寇收复台湾A.抗击沙俄B.虎门销烟C.抗击日本D.武昌起义7. 在近代史上,曾经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有()①法国②美国③日本④英国⑤俄国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8. 对下图《天朝田亩制度》的解读,正确的是()A.以建立“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社会为目的B.反映了农民的愿望,在太平天国的实践中得以施行C.洪仁玕在方案中提出了学习西方、改革内政的主张D.对发动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帝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卷II(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20分)9. ________年发生了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号称“太平军”。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历史人教版中考复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中考专题历史中考复习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我们了解中古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你在《史记》中不可能查到的史实是()A.秦王扫六合B.陈胜吴广起义C.楚汉之争D.官渡之战2. 三国时期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过渡时期。
三国结束的先后顺序是()A.魏、蜀、吴B.吴、蜀、魏C.蜀、魏、吴D.蜀、吴、魏3. 胸怀大志,能激发人的自觉行动。
东晋的祖逖“闻鸡起舞”,其志向在于()A.恢复中原B.社会改革C.富国强兵D.教化黎民4. 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艺术是( )A.陶潜的诗B.王羲之的书法C.顾恺之的画D.云冈石窟的浮雕5. 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饲养等知识,可以参考北魏时期的农学著作()A.《本草纲目》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水经注》6. 历史图片的解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
观察如图所示,是下列哪一位政治家的贡献()A.西晋司马炎B.东晋司马睿C.前秦苻坚D.北魏孝文帝7. 下列政权中,曾一度统一黄河流域的是()①曹魏②西晋③前秦④北魏⑤东晋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8. 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
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A.蜀、东晋、隋B.蜀、东晋、元C.东汉、东晋、北宋D.蜀、西夏、元卷II(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20分)9. 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
他的主张是“无为而治”。
错误:________订正:________10.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永州市中考历史复习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24×2=48分)
1、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
这说明北京人:()
A.会建造房屋B.会使用天然火C.会制造彩陶D.会种植水稻2、“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
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远古居民是()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3、2008 年5 月17 日,百载难逢的奥运圣火,走进了千年古城绍兴,并以大禹陵为起点,经历了名副其实的文化之旅。
大禹()
A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
B .自称为“始皇帝”,建立皇帝制度
C .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D .是治水英雄,最早实行禅让制
4、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一讲解员说:“这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俗称‘司母戊鼎’······”它应是()
A B C D
5、产生在黄河流域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A.埃及象形文字 B.苏美尔契形文字 C.腓尼基文字 D.甲骨文
6、“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
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
”这里的“他”是()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7、右图是学习战国七雄时,小明同学制作的各国位置示意图,其中秦国
的位置应是()
8、古书赞扬某项水利工程时写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这项在经历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而不受损的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大运河
C、灵渠
D、江南河
9、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10、下列思想家中,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是()
A.孔子
B.庄子
C.墨子
D.韩非子
11、今天的北大和清华是我国最高的学府,那么我国古代最高的学府是()
A.大学
B.儒家
C.郡国学
D.太学
1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
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A、创立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稳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1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王朝的建立者是()
A、嬴政
B、刘邦
C、李渊
D、忽必烈
14、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
下列关于三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①魏国——220年——曹操——洛阳②魏国——220
年——曹丕——洛阳③蜀国——221年——刘备——成都④蜀国——221年——诸葛亮——成都⑤吴国——222年——孙权——建业
⑥吴国——222年——孙策——南京()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
15、右图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哪一原因:()
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
16、“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
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A.以“德”教化人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17、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是()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8、目前,甲型H1N1流感正肆虐全球,截至6月7日14时,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全球70个国家和地区共有21940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
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医圣”的医学著作()
A.《伤寒杂病论》
B.《千金方》
C.《唐本草》
D.《本草纲目》
19、祖国大陆与台湾友好交往是从下列哪个时代开始的?()
A.春秋
B.战国
C.汉朝
D.三国
20、汉朝时制成“麻沸散”的著名医学家是()
A.郦道元 B.张仲景 C.华佗 D.贾思勰
21、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它是秦汉时期哪一方面的杰作()
A.雕塑艺术
B.绘画艺术
C.冶炼艺术
D.青铜艺术
22、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封建帝王。
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A.国家统一
B.外族骚扰
C.中央集权
D.儒家思想
23、以下是某历史小组同学为云冈石窟设计的解说词,其中正确的是()
A.开凿于西汉,宣传的是佛教 B.开凿于东汉,宣传的是道教
C.开凿于北朝,宣传的是佛教 D.开凿于唐朝,宣传的是道教
24、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均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B、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C、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每题1分,共8分)
()25.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出现黄河流域。
()26.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率军在大泽乡地起义。
()27. 秦代长城从西到东的起止地点是辽东到临洮
()28. 顾恺之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被后人称为“书圣”。
()29. 东汉时张衡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之后第七位数字,比西方早了1100多年。
()30. 东汉的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等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后人把这种纸成为“蔡侯纸”。
()31.我国历史上有一部著作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作者是东汉的史学家司马迁。
()32. 少林寺是一座闻名于世的寺庙。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兴起于东汉时的民间。
为了打通丝绸之路,张骞贡献最大。
该商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三、材料解析(7×2=14分)
33、阅读下图回答(7分)
回答:1、上图是古代这条著名的商路被称为______ ____。
(1分)
2、该商路是我国什么朝代开通的?为了打通这条路,哪个历史人物贡献最大?(2分)
3、该商路从→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往西亚→转运到。
(2分)
4、该商路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今天中国在该商路通过的主要地区制度了什么政策?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二:“民为贵”,“君为轻”。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是什么时期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他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2分)
(2)材料一被推荐为2008北京奥运会的迎宾语之一。
请你说说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它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3)持上述材料观点的思想家除了在思想上对我们封建社会影响深远外,还有什么突出成就?请你具体说说。
(3分)
五、问答题(10×2=20分)
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图二
材料二、秦琅琊石刻上的话:“器械一量,同书文字”。
材料三、电视剧《汉武大帝》讲述了汉武帝刘彻54年的统治历程,前无古
人的巨大功业,使汉武帝成为历史发展道路上一座罕见的高峰,成为中国历
史上一颗耀眼的巨星。
他的雄才大略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请回答: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为材料一中的两幅示意图确定适当的名称。
并从目的、作用两方面说明这两幅图所反应的两项措施有何相同点?(3分)
(2)材料三中的“器械一量”是指什么措施?(1分)
(3)简要回答秦国统一全国的意义。
(2分)
(4)汉武帝在位时,在政治、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哪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分)(5)汉武帝的巩固措施的实施有何作用?(2分)
36、成功的改革和变法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国务院前任总理朱镕基有一次在观看关于卫鞅的影视剧片时,当时为该历史人物的故事和精神感动得热泪盈眶。
根据我们学习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等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别指出这两次改革所处的时代(或朝代)。
(2分)
(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分)
(3)主张实行“汉化”政策,“以孝治国”的是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什么作用?(2分)
(4)朱镕基总理所感动的是该历史人物的什么精神?这些改革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六、探究题(10分)
37、我国自古代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步骤一走进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1)举出秦朝时期反映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关系的一件事例。
(1分)
(2)举出西汉时期反映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关系的事例。
(战和各举一例;2分)
步骤二体验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3)下图再现了“张骞出使西域拜别汉武帝”的情景,写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
张骞出使西域最终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
(4)穿越时空隧道,你来到了北魏时期,亲历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前后情况,试举两例说明孝文帝改革前后北魏的变化。
(2分)
步骤三感悟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5)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由史至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