揿针治疗慢性喉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揿针疗法在耳鼻咽喉疾病中的研究

揿针疗法在耳鼻咽喉疾病中的研究

揿针疗法在耳鼻咽喉疾病中的研究作者:王凯廷韩梅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年第22期【摘要】揿针疗法属于皮内针法的范畴,是用特制的小型针具固定在腧穴部位的皮内作较长时间留针的一种治疗方法。

近些年的研究表明,撳针在耳鸣、耳聋、面瘫、过敏性鼻炎等耳鼻咽喉上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揿针疗法;耳鸣;耳鼻咽喉疾病【中图分类号】R24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2..01揿针即皮下埋针,又称皮内针,是针刺法中浅刺法的一种,具有安全高效、疼痛较轻、操作简便、延长针刺效应时间等特点。

患者自身也能通过适当按压获得针感,能够减少患者的就医次数,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中,是一种既提高疗效,又能降低就医成本的针灸治疗技术。

揿针疗法属于中国传统针刺的延伸发展,将中医腧穴理论和皮部理论相结合的治疗方法[1]。

本文通过对揿针治疗耳鼻咽喉疾病的临床研究作出综述,希望对揿针在耳鼻咽喉疾病的应用中提供临床依据。

1 揿针规格与使用目前临床常见的揿针类型主要有图钉型和麦粒型,以图钉型的揿针为例,其外观呈图钉型,其尾部与针身垂直,针身精细(直径0.2 mm,长度0.3~1.5 mm),通常依据治疗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针体[2]。

在治疗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依据不同穴位及贴埋位置选择合适的针具;贴埋应注意避开浅表血管,避免刺进血管,以患者无痛及活动不受限为原则;进针时常规消毒,贴埋期间针处不能进水,炎热季节贴埋不超过24小时,以防感染;贴埋后适时适当按压患处,以提高临床疗效;体表毛细血管丰富密布者不宜用,易造成皮下出血。

2 揿针在耳鼻咽喉疾病中的应用何中美等[3]通过对照组使用揿针与治疗组使用普通毫针针刺,得出治疗2周后两组THI 量表指数皆下降,治疗4周后观察组THI量表指数指数下降大于对照组,揿针治疗耳鸣的疗效要优于普通针刺,长期疗效更佳。

郑燕等[4]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导赤散中药汤剂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揿针疗法。

揿针疗法的临床应用

揿针疗法的临床应用

揿针疗法的临床应用揿针疗法,又称为“穴位穿刺疗法”,是一种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中医治疗方法。

它通过针灸操作,刺激人体特定穴位,以达到调节脏腑功能、恢复健康的目的。

在临床应用中,揿针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保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患者和医生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一、揿针疗法的临床应用范围:揿针疗法的临床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内科疾病:揿针疗法在内科疾病方面有着广泛应用,例如各种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

2. 外科疾病:揿针疗法对于外科疾病的治疗也有一定效果,如骨折、关节炎、颈肩腰痛等;手术后康复以及术后疼痛。

3. 妇产科疾病:对于妇科疾病,如经行期痛经、闭经、不孕不育等,揿针疗法也有一定疗效,而且治疗过程中无副作用,受到患者的欢迎。

4. 神经症和精神疾病:揿针疗法对于神经症和精神疾病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如焦虑症、抑郁症、失眠等。

5. 保健和康复:揿针疗法不仅用于治疗疾病,还广泛应用于保健和康复,如调节体质、改善免疫功能、延缓衰老等。

二、揿针疗法的治疗原理:揿针疗法的治疗原理主要包括穴位刺激、经络调理、脏腑调摄等。

1. 穴位刺激:人体的经络和穴位是中医治疗的重要部分,揿针疗法通过针灸操作,刺激身体特定的穴位,调节气血,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2. 经络调理:揿针疗法能够调理经络,疏通经络,使气血畅通,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防止疾病的发生。

3. 脏腑调摄:揿针疗法还能调摄脏腑功能,改善脏腑功能失调的状况,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揿针疗法是一门需要临床医生熟练掌握的技术,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以下是揿针疗法的临床应用技术:1. 穴位的准确定位:揿针治疗需要医生对穴位有准确的把握和认识,了解穴位的特点和作用,准确刺中穴位,才能发挥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2. 针具的选择:揿针治疗需要根据病情和患者的体质选择合适的针具,熟练使用传统的铜针、银针、金针等传统针具,也可以使用激光针、电针等新型的针具。

揿针疗法的临床应用

揿针疗法的临床应用

揿针疗法的临床应用
揿针疗法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也是中西医结合疗法,常用于病人疼痛、疲劳和情绪疾病等治疗。

它通过插入小针刺激身体的穴位,以调节人体气血流通和神经兴奋性,改善身体循环和代谢。

揿针疗法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效益,是临床应用中受到病人欢迎的治疗方法之一。

(一)痛疗领域
1、神经根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脊椎疾病。

这些疾病由于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或使支配肢体的神经根受创而引起疼痛。

揿针疗法可以调整神经兴奋性,缓解肌肉张力和包囊里的压力,并促进囊内物质吸收和减轻疼痛。

2、关节炎和软组织疾病等疼痛病症。

这类病症由于炎症引起局部充血和疼痛,揿针疗法可以刺激局部淋巴管周围的血管扩张和血流量的增加,增强局部免疫力,消除局部水肿,从而促进病灶的治疗。

3、疼痛性疾病如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等。

揿针疗法可促进与皮肤、肌肉、韧带有关的神经的兴奋性与传导,改善微循环,促进子宫和胃肠道的兴奋性,使疼痛得到减轻。

(二)神经症领域
1、失眠、焦虑、抑郁等情况。

在情绪反应方面,揿针疗法有舒缓作用。

特别是当病人感到焦虑时,揿针疗法可以通过调节全身机能来矫正情绪,使身体放松,并达到缓解情感的效果。

2、神经症状如头痛、面瘫、肌无力等中枢性神经症状。

揿针疗法能够将导致疼痛的受创处的局部充血与肌肉紧张解除,提高对自我免疫力的抵抗能力,减轻病人的病灶症状。

揿针疗法的临床应用

揿针疗法的临床应用

揿针疗法的临床应用揿针疗法,又称为拨针疗法,是一种古老的传统中医疗法。

它源自中国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以针刺作用于皮肤、肌肉和经络,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实践的不断总结,揿针疗法在临床应用中逐渐得到认可和普及。

本文将重点介绍揿针疗法的临床应用,包括其在各种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和效果。

揿针疗法在临床应用中被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例如颈肩腰腿痛、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它通过刺激特定的反射区或穴位,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改善疾病症状,提高人体免疫力,达到治疗的目的。

下面将分别介绍揿针疗法在不同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首先是揿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方面的应用。

这类疼痛多由于肌肉劳损、关节炎、神经根压迫等引起。

揿针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改善患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促进组织修复。

揿针还可以调整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减少炎症反应,提高自身免疫力,长期治疗还可减少复发的概率。

其次是揿针疗法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的应用。

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痛、食欲不振、腹泻、便秘等,常由于脾胃失调、肝气不舒、湿热蕴结等原因引起。

揿针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理脾胃功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加快胃肠蠕动,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

揿针还可以调节患者的情绪状态,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揿针疗法在临床应用中有着广泛的适用性和良好的疗效。

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揿针疗法不仅能够缓解疾病症状,还可调整整个人体的生理功能,提高免疫力,改善身体的抗病能力。

揿针疗法还具有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患者使用。

揿针疗法在未来的临床应用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有望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与福祉。

揿针疗法的临床应用(一)2024

揿针疗法的临床应用(一)2024

揿针疗法的临床应用(一)引言概述:揿针疗法,又称为针刺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它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插入针刺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本文将探讨揿针疗法的临床应用,包括其用途、效果和注意事项。

一、揿针疗法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1. 缓解肌肉骨骼疼痛2. 减轻神经痛症状3. 缓解头痛和偏头痛4. 减轻月经痛和产后疼痛5. 预防和治疗运动损伤二、揿针疗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1. 缓解胃痛和消化不良2. 改善胃肠功能3. 促进食欲和减少食欲不振4. 缓解胃灼热和反酸5. 缓解炎症性肠病症状三、揿针疗法在心理健康中的应用1. 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2. 改善睡眠质量3. 提升心理调节能力4. 缓解应激和压力5. 改善注意力和专注力四、揿针疗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1. 缓解过敏性鼻炎2. 改善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 减轻呼吸道感染症状4. 缓解鼾症和睡眠呼吸暂停症5. 提高肺功能和呼吸质量五、揿针疗法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1. 选择合适的揿针疗法师和医疗机构2. 患者的禁忌症和适应症3. 术前术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4. 揿针疗法的安全性和副作用5. 揿针疗法的长期效果和维持治疗总结:揿针疗法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它的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疼痛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心理健康、呼吸系统疾病等方面。

然而,在接受揿针疗法治疗之前,患者需要了解其禁忌症和注意事项,并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和疗法师。

通过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和注意安全性,揿针疗法可以为患者带来长期的效果和维持治疗。

滋肾润肺利咽汤联合揿针治疗肺肾阴虚型慢性咽炎(CP)的临床效果观察

滋肾润肺利咽汤联合揿针治疗肺肾阴虚型慢性咽炎(CP)的临床效果观察

滋肾润肺利咽汤联合揿针治疗肺肾阴虚型慢性咽炎(CP)的临床效果观察林浩荣;连乐燊【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年(卷),期】2024(43)3【摘要】目的:评价肺肾阴虚型慢性咽炎接受滋肾润肺利咽汤联合揿针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82例肺肾阴虚型慢性咽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

对照组采取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取滋肾润肺利咽汤联合揿针治疗。

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炎性因子指标检测值均下降,且观察组IL-1β指标检测值为(9.84±0.72)pg/mL、IL-6指标检测值为(98.66±8.32)pg/mL、TNF-α指标检测值为(113.63±9.46)pg/mL,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6%,40/41)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33/41)P<0.05;观察组咽痒咽干症状消失时间为(6.85±0.42)d、咽部疼痛症状消失时间为(5.74±0.38)d、咽部黏膜充血症状消失时间为(6.06±0.39)d,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症状积分为(6.83±0.29)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肺肾阴虚型慢性咽炎使用滋肾润肺利咽汤联合揿针方案治疗,可以有效减轻炎性反应,促进症状快速减轻,症状积分明显降低,临床效果较好。

【总页数】2页(P16-17)【作者】林浩荣;连乐燊【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6.1【相关文献】1.滋阴利咽汤治疗慢性咽炎肺肾阴虚型68例2.用健脾利咽汤治疗脾虚湿困型慢性咽炎的效果观察3.滋肾润肺利咽汤联合西药雾化治疗肺肾阴虚型慢性咽炎51例4.润肺利咽汤治疗慢性咽炎合并扁桃体炎的效果评价5.滋肾润肺利咽汤联合揿针治疗肺肾阴虚型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揿针疗法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揿针疗法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揿针疗法临床治疗研究进展摘要:揿针疗法只及皮下,能给予患者持续且稳定的刺激,具有安全、简便、见效快等特点,可以运用在临床治疗各类疾病。

通过复习大量相关文献,本文分别从其不同疾病的临床应用进行论述,总结揿针疗法在不同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关建词:揿针疗法;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揿针[1]是一种新型的皮内针,揿针刺法是以揿针刺入表皮较浅部位并长时间固定埋藏的方法,能长时间的产生持续性的微弱刺激,属浅疗法范畴,在临床的应用广泛。

揿针疗法对于疼痛性疾病见效快,通过长时间的埋针,有效的治疗慢性疾病,巩固疾病的治疗效果,针对性的治疗每日不能接受的患者。

揿针治疗范围高达166个病种[2-3]。

1 妇产科疾病的治疗陈敏[4]选原发性痛经患者75 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揿针组、揿针+药物组、假针+药物组,每组各25 例。

10d 为1 疗程,3 组均治疗3 个月经周期。

比较治疗后,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2%、76%,3 组的复发率分别为34.8%、30.4%、68.4%。

结果显示揿针可以有效治疗原发性痛经,缓解患者痛经症状,且复发率较低。

黄诗蔚[5]将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38 例。

治疗7 天后,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1.6%和89.5%。

治疗率分别为28.9%和52.6%,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3%和7.9%。

结果显示用揿针配合穴位按压能治疗妊娠剧吐患者效果明显,可以有效的缩短住院疗程,改善患者机体的营养状态。

左桂秋[6]选取宫缩痛有镇痛要求的产妇60 例,随机分为揿针组和对照组各30 例。

对照组在宫缩痛时给予常规按摩与热敷。

揿针组在产后2 小时内选取中极、关元、三阴交、足三里进行穴位埋针,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加减埋针数量。

治疗后血清泌乳素分泌量296.9±142.1ng/mL,优于对照组250.8±132.2ng/mL。

揿针组在治疗后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一贯煎联合揿针治疗阴虚型慢喉痹(慢性咽炎)的疗效研究

一贯煎联合揿针治疗阴虚型慢喉痹(慢性咽炎)的疗效研究

DOI:10.16662/ki.1674-0742.2023.09.180一贯煎联合揿针治疗阴虚型慢喉痹(慢性咽炎)的疗效研究胡桥1,陈林凤1,蒲春萍2,刘宏3,李韦兵41.南充市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四川南充637000;2.南充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四川南充637000;3.南充市中医医院眼科,四川南充637000;4.南充市第四人民医院眼耳鼻喉科,四川南充637000[摘要]目的客观评价一贯煎联合揿针治疗阴虚型慢喉痹(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南充市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阴虚型慢喉痹(慢性咽炎)患者102例,采用随机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

对照组采用单纯一贯煎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一贯煎联合揿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量化观察表分数变化情况、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咽干、咽痒、咽灼热感、咽痛、咯痰、咽淋巴滤泡数量、淋巴滤泡颜色、咽部黏膜颜色评分、咽异物感、咽侧索情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08%(49/51)高于对照组82.35%(4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993,P<0.05)。

结论一贯煎联合揿针治疗阴虚型慢喉痹(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较单纯一贯煎治疗显著。

[关键词]慢喉痹;阴虚型;慢性咽炎;一贯煎;揿针;临床症状[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3)03(c)-0180-04Study on the Efficacy of Combination of All-along Decoction and Press-needle in the Treatment of Yin Deficiency Chronic Laryngeal Paralysis (Chronic Pharyngitis)HU Qiao1, CHEN Linfeng1, PU Chunping2, LIU Hong3, LI Weibing41.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Nancho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chong, Sichuan Province, 637000 China;2.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Nancho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chong, Sichuan Province, 637000 China;3.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Nancho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chong, Sichuan Province, 637000 China;4.Department of Eye, Ear, Nose and Throat, Nanchong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Nanchong, Sichuan Province, 637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jectively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ll-along decoction and press-needle in the treat⁃ment of Yin deficiency type chronic laryngeal paralysis (chronic pharyngiti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21 to June 2022, 102 patients with Yin deficiency type chronic laryngeal paralysis (chronic pharyngitis) in the 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Nancho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51 patients wer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51 patients were in the control group by randomized grouping.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simple all-along decoction,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by all-alo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press-needle. Observe the changes in clinical symptom quantification observation table scores and 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scores of patients' pharyngeal dry⁃ness, pharyngeal itching, pharyngeal burning sensation, pharyngeal pain, sputum production, pharyngeal lymphatic fol⁃licle number, lymphatic follicle color, pharyngeal mucous membrane color, pharyngeal foreign body sensation and pha⁃ryngeal lateral cord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基金项目]南充市研发资金项目(21YFZJ006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揿针治疗慢性喉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9-05-10T14:04:25.9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7期作者:王林林
[导读] 对慢性喉炎采用揿针方法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7月门诊治疗的104例慢性喉炎患者进行研究王林林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21)
【摘要】目的:对慢性喉炎采用揿针方法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7月门诊治疗的104例慢性喉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休声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揿针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通过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和症状体征分级评定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声音嘶哑、声带充血、声门闭合差等症状评分对比方面,治疗后两组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实验组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73.08%)显著高于对照组(5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慢性喉炎患者采用揿针方法治疗,对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治疗效果显著,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慢性喉炎;揿针;症状;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7-0226-02
慢性喉炎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疾病,指喉部黏膜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喉部分泌物增多、喉部不适感等,病程通常超过3个月以上,主要因急性喉炎反复发作,声带未充分休息,病情迁延椎间演变引起[1]。

对慢性喉炎治疗中,包含休声、药物治疗、雾化治疗、手术治疗等措施,中医在慢性喉炎治疗中,针灸是常用方法。

本次研究针对本院104例慢性喉炎患者进行研究,对揿针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单样本率检验的方法计算样本量,规定实验组与对照组样本量相等,测算样本量为104,选取我院2017年02月—2018年07月门诊治疗的104例慢性喉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非盲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2例。

对照组中,男性32例,女性20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4岁,平均(38.8±2.6)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5个月平均(6.4±0.7)月;实验组中,男性33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3岁,平均(39.2±2.4)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4个月平均(6.5±0.6)月。

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中医耳鼻喉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012年)》[2]中关于慢性喉炎的相关诊断标准,入院时存在声音沙哑反复发作史,伴有喉部不适及咳痰等症状,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一般资料对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休声方案治疗,要求患者少说话,注意发声休息,必要时绝对禁声,避免刺激性食入使用,忌研究,严禁以“耳语”代替发声。

实验组患者采用揿针方案治疗,取廉泉、人迎、水突、足三里、照海和列缺等穴位。

采用75%酒精棉球消毒后,用干棉签擦干,以清铃揿针(2mm×1.2)埋针于廉泉、人迎、水突、列缺、照海等穴,以清铃揿针(2mm×1.5)埋针于双侧足三里穴。

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第8d、16d,20d,每次治疗共4天,共4个时间窗进行VHI量表、症状体征评分观察。

对照组选择纳入课题组时、纳入课题组后第20d,共2个时间窗进行症状体征评分观察。

1.3 观察指标
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由患者自行对该量表的生理(P)、功能(F)及情感(E)3部分进行评分,每部分包括10个问题,相应选项分别代表感受发生的频度:0分代表“从没有”;1分代表“很少”;2分代表“有时”;3分代表“经常”;4分代表“总是”。

每部分的总分为10个问题得分的总和,分值范围0~40分;总分(T)为3部分总和,范围0~120分。

某一部分的分数越高,说明嗓音障碍对患者这一方面的影响越大;总分越高,说明患者对自己嗓音障碍主观评估越严重。

症状体征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声音嘶哑、声带充血、生门闭合差等症状、体征进行评分对比;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价标准:痊愈: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总积分为0分,声时达到20秒以上;显效: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总积分)减少2/3以上;进步: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总积分)减少1/3以上;无效: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总积分)减少不足1/3。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进步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对比
在治疗前后两组声音嘶哑、声带充血、声门闭合差等症状评分对比方面,治疗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实验组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1。

2.2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3.08%,对照组为57.6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临床中,慢性喉炎属于多发病中,该病病理变化为黏膜慢性充血、淋巴细胞浸润及黏膜下组织水肿等,患者以声音嘶哑、喉部不适伴干燥感、瘙痒感、痰黏少等症状[3]。

在慢性喉炎治疗中,西医临床中主要以抗生素、糖皮质激素、能量代谢激活药及肌肉兴奋剂等药物为主,对患者喉部不适症状虽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但病情容易反复,对患者症状、体征改善不彻底,治疗效果也受到影响。

传统中医认为,慢性喉炎主要因肺肾阴虚、虚火上炎、喉失儒养引起,也称为“久无音”、“久喑”、“久病失音”等,中医治疗以补益脾肺、滋阴降火、活血化瘀开音为原则[4]。

针灸治疗慢性喉炎中,喉为经络循环交会处,与全身气血、脏腑、津液联系,则经络疏通、气机通畅,声道则无阻,恢复声音。

且针刺本身有消炎作用,对炎症灶白细胞游出有抑制作用,可缓解水肿。

揿针属于皮内针法之一,也称为“埋针法”,小型针在皮下可长时间留针,且清铃揿针属于新型改进的一次性使用揿针,实际应用中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优势;治疗慢性喉炎中,取廉泉、人迎、水突、足三里、照海和列缺等穴位,立足于“痰、瘀、虚”,可打动缓解患者症状的目的。

从本组研究结果来看,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总有效率达到73.08%,高于对照组的57.69%,差异显著(P<0.05),提示揿针治疗慢性喉炎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对慢性喉炎采用揿针方法治疗,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明显,治疗效果显著,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何露,胡文健.慢性喉炎诊疗新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2):86-87.
[2]杜栩名,庞丽,杜雅兰.应用谢强醍醐灌顶针灸法治疗慢性喉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S2):87-88.
[3]王真.慢性肥厚性喉炎的治疗方法及经验总结[J].中国医学工程,2016,24(09):72-73.
[4]李莹,余亚斌,陈旭辉,等.针灸治疗慢喉喑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03):138-141.
基金项目:重庆市中医院院内培育课题(2016-1-16)
作者简介:王林林(1991-)男,硕士,重庆市中医院耳鼻喉科住院医师研究方向:中医药特色疗法治疗耳鼻喉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