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书法结构的五要素

合集下载

三笔字 练习题

三笔字 练习题

心之所向,所向披靡一,填空题1 书法的表现对象是汉字,汉书的构造“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2“五字执笔法”指押,钩,格,抵,3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4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赵孟頫5“天下第一行书“是指《兰亭序》6书圣是指;王羲之7我国最早的书法作品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二,选择题1《史晨碑》属于(D)什么作品?A楷书,B行书,C草书,D隶书2下列文房四宝产生于安徽的有(C)?A端砚B湖笔C宣纸D夹江纸3执笔的原则是(B)?A紧而实B虚而实C虚而紧D实而宽4下列书法家以草书著名的是(D)?A钟繇,B欧阳询C李阳冰D张旭三,判断题1,清代书法家智能光,王文志号称“淡墨探花”,刘墉被称为“浓墨宰相”(对)2,蔡襄是宋代著名书法家,他的代表作是《蜀素帖》(错)3,魏碑指三国曹魏时期的碑刻作品(错)4,《艺舟双楫》的作者康有为是著名的书法家和政治家(对)5,学习钢笔书法,首先要求正字,正字就是使汉字形体标准化,使用规范字(对)6,根据《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范,《简化字总表》中繁体字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错)四,谈谈你在练习毛笔字时是如何进行临摹的?(要求120字以上)五,钢笔字填空1,《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从(2001年)开始实施2,熟悉钢笔字时,正确的书写姿势是: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3,钢笔的字法的用笔包括(机笔)和(运笔)4,书写钢笔时,对基本壁画的要求至少要做到有(力感)和(动感)5,基本笔画的运笔过程包括(起笔),(行笔)和(收笔)6,临帖的基本原则是:始而形神兼备,终而写出自己的风格7,不管是楷书还是行书,结构安排应做到:计白当黑,以中宫为精神挽结处,注意各字体的字形特征8,钢笔书法和毛笔书法的根本区别在于:笔的构造的不同因而有写法有差异9,《简化字总表》的出版时间是(1964年),现在使用的《简化字总表》应该以(1986年)发表的为准六,其他毛笔书法参考知识1. 书法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以文房四宝为工具,通过书写汉字来抒情达意的一门艺术。

专题06 书法鉴赏-2019年中考语文辅导之考点讲解与真题分析(解析版)

专题06 书法鉴赏-2019年中考语文辅导之考点讲解与真题分析(解析版)

【考点讲解】书法鉴赏是北京、山西、湖北等地中考的高频考点,近年来每年必考。

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

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和英文书法等。

其“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

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

北京、山西、湖北等地《中考说明》明确提出要求孩子们能用硬笔书写楷书,要求行款整齐,力求美观;还要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学生必须熟悉五大类书体的知识与特点,这是应试的基础和前提。

学生必须掌握五大类书体各自的风格特点,依据试题进行针对性的鉴赏。

书法是反映生命的艺术人的喜怒哀乐这些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像在诗歌音乐里那样。

书法欣赏即通过对优秀书法作品的品评,领略其中蕴含的美。

如果把写字比喻为小学的识字阶段,要求把字写得准确平正的话,那么,书法则是作家将字词构成一篇令人赏心悦目的文章或诗词。

当然,写文章有文章的构成方法和规律,那么,书法作品也有其本身的方法和规律。

简而言之,可以用当代书家白蕉先生的一句话作答:“学习的标准,就可以作为欣赏的标准”。

书体的审美标准主要在“形”与“神”上,一般地说,“形”包括点画线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书法空间结构;“神”主要指书法的神采意味。

书法的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它本身抽象,所构成的书法形象也无所确指,却要把全部美的特质包容其中。

这样,对书法的点画线条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要求具有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

力量感指点画线条的力量感是线条美的要素之一。

它是一种比喻,指点画线条在人心中唤起的力的感觉。

早在汉代,蔡邕《九势》就对点画线条作出了专门的研究,指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点画势尽,力收之”。

书法艺术概述

书法艺术概述

2、隶书
隶书产生是
我国文字和书法 发展史上的一次 重大变革,隶书 成为古今文字的
分水岭。
(三)魏晋南北朝书法
篆、隶、草、楷、行五体并列,相互影响,各具 风格。楷书的成就,标志中国汉字最终定型;行、草
书的成就,标志着中国书法体种发展齐全。
1、三国时期
邯郸淳(河南禹县) 韦 诞(陕西西安)179-253
2、金文
金文(又称钟鼎文) ,出现在周朝。古代的铜 器为钟、鼎两大类,故称 之。其代表作《毛公鼎》
、《颂鼎》、《散氏墨》
等。
《毛公鼎》
3、石鼓文
石鼓文(又称籀文 ), 石鼓文笔法圆劲挺拔,结构 方正谨严、排列整齐、气韵 淳厚,既体现金文中繁复的 痕迹,又带有装饰性,其书 法上已具备了小篆的基本特 征。 甲骨文、金文、石鼓文 在春秋战国时通行于各国的 文字,统属于大篆。
长沙人。与张旭并 称“颠张醉素”, 代表作《自叙帖》 、《苦笋》等。
(五)宋元书法
主要代表人物:
苏轼、黄庭坚 、米芾、蔡襄、赵 孟頫、鲜于枢。
(六)明代书法
主要代表人物:祝允明、文征明、董其昌。
董 其 昌 《 东 方 朔 答 客 难 》
董 其 昌 书 法
(七)清代书法
主要代表人物:郑燮(板桥),江苏兴化人。 邓石如、金农等。
郑 板 桥 书 法
三、书法工具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书法艺术创作的必备工具。笔、墨、纸、砚
(又称文房四宝),除此还有镇纸、笔架、笔洗
、笔毡等辅助工具。
(一)毛笔
◆从材料来论,有羊毫、狼毫(黄鼠狼)、紫毫 (兔脊毫)、熊毫、鼠毫(鼠须)、鸡毫、猪毫 等。
◆从性质来论,分为刚、柔、中三种。

书法的“十美”要素

书法的“十美”要素

书法的“十美”要素一、形态美书法以用笔为上,精妙的用笔是一幅作品经得起久看、细看和反复品味摩挲的重要因素。

“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

若“平直相似,上下方整,前后平齐”那样机械而单调的排列,就势必破坏字形的结构美。

姜夔《续书谱》中说:“古人遗墨,得其一点一画,皆昭然绝异者,以其用笔之精妙也”。

相传王羲之写点“万点异类”,再看杨凝式的《韭花帖》、褚遂良的《大字阴符经》几乎找不出形态相同的点画。

而这些形的变化,又都是在笔势的作用下产生的,显得自然,其基本笔调协调统一,合乎情理,圆笔的婉媚,方骨的雄强,藏锋的含蓄,露锋的神气,不同的形态变化可以给观赏者不同的艺术感受。

用笔的变化,不仅表现在形态上,而且还包括角度上的微妙变化。

切忌横画如梯架,不见到有平齐的笔画排列在一起,故善书者贵能于不平中求平,不齐中求齐,不匀称中求匀称,才能给观赏者以一种美的享受。

二、质地美“质”是指点画的质地、质感、份量、力度、文采等。

有质感的点画,其意味风韵,浑厚含蓄,其表虽朴实而无外饰,其里却“藏骨抱筋,含文包质”,这是一种内在而深刻的美。

颜真卿的《祭侄稿》、杨凝式的《韭花贴》、李建中《土母帖》和張旭《古诗四帖》,尽管风格不同,但都能给人以一种浑厚饱满、沉着顿挫、痛快淋漓、骨肉相称的艺术感受。

这种线条在“内容”上是丰富而充实的。

“笔中有物”,正是指此而言。

故富有质地美的点画,其画的两面往往不光而毛,或挺拔有力,或婀娜凝练,如飞入动,笔韵流畅,无凝滞板之势。

这种深得“疾涩”的用笔,如果没有日积月累的深厚功力和纯熟的笔墨技巧,以及雄健的笔力,是无法达到这种艺术效果的。

相反,一些浮薄扁平、墨不入纸、版刻光滑、怯弱无力、抛筋露骨、臃肿露肉、龌龊渣残的笔画,往往失去用笔的自然美,皆非书者所宜。

韭花帖三、韵律美“韵”包括的含义很广,在笔墨技巧中,它往往表示用笔的节奏和墨色的变化。

一首优美感人的诗词,以其抑扬顿挫,铿锵有声的韵律,使读者齿颊留馨;一曲悦耳动听的音乐,以其流畅和谐,富有节奏的旋律,使听者余味无穷;一幅生趣盎然的书法,以其轻灵端重,跌宕明快的笔调,使观者目注神驰。

书法基础知识—-第一课

书法基础知识—-第一课

運腕方法
提腕:
腕运法:
腕运法就是固定肘部,将腕部提起,一般通称提 腕式。而此法将腕部提起,活动范围就较枕腕式大, 可以书写较大的中字。但也不适合书写于大字,因为 肘部仍着地,活动范围仍受限制。
運腕方法
懸腕:
肘运法:
肘运法是连肘部一起悬空, 以肘部来运笔,一般通称悬腕式。 而此法以肩膀为中心,腕肘均不 放于案上,所以最为灵活,活动 范围最大,挥洒自如,易于表现 笔力。适用于大楷、行草等书体。 总之,悬腕式是运笔的极致用法, 如欲尽善尽美,此法非熟练不可, 不然大字无法逞其雄势,行草不 得其纵逸,各不得要领是也。
现在已进入电脑时代,学习书法 还有必要吗?
• 十分必要。理由是:电脑打字无疑比写字快得 多,但是,电脑打字有技术条件的限制,如电 脑、电源,打印机等,在好多情况下无法完成 文字记录和传递,而写字则是几乎无限制的。
• 汉字是我们中国人最直接的、天然的文化资源 和审美教育资源.汉字是民族文化的根.汉字给 予了我们深刻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意识,无疑, 从某种意义上说,书法是一种升华。
三、如何开始学习书法?
• 临摹碑帖是书法学习的主要途径,是书 法创作和运用的基础工程,临帖过程如 何是取得学书成功与否的关键。
临摹法帖是传承书法艺术的必由之路。
初学多选正书为范本(小篆、隶书、楷书)
楷书
楷书又叫真书, 成熟 于东汉末年 ,是现代汉字 的标准字体。
“楷”是楷模、准则的 意思,楷书由隶书演变来 的,是点、横、竖、撇、 捺等笔画进一步发展形成 的字体。
• 学习书法的捷径就是:
正确的方法+勤奋的练习+善于观 察和思考
字与其人: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字是人的第二仪表,一手好字能 使人身价倍增、终生受益。

书法艺术

书法艺术

甲骨文
甲骨文 殷商甲骨文(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 甲骨文发现于一八九九 年(清光绪二十五年)。是殷商时期刻写在龟骨,兽骨,人 骨上记载占卜, 祭祀等活动的文字,是经过巫史加工过的古汉字。严格地讲,只 有到 了甲骨文,才称得上是书法。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 本要素: 用笔,结字,章法。而此前的图画符号并不全有这三种要素。 殷商甲骨文
5:楷书
以魏楷为代表,北朝书法的勃兴是楷书兴旺的标志。楷书鼎盛期 在唐,书家辈出,风格多样,蔚为大观,以“唐楷”称之。
6:草书
汉末,相传张芝脱去“章草”中蕴有隶书波磔的笔画和字字不相 联缀的形迹,成为编旁相互假借,笔画连绵便捷的“今草”,即后世 所称的草书。
7:行书
相传为汉末刘德升所创。行书一般在楷书形体的基础上,作流畅 便捷的书写,既不象草书纵放难辨,又较楷书生动简便,是社会上广 泛使用的手写书体。书写行书湏行笔而不停,著纸而不刻,轻转而重 按,如水流云行,无少间断,永存乎生意也。南宋姜夔认为行书“以 笔老为贵,少有误失,亦可晖映。所贵浓纤间出,血脉相连,筋骨老 健,风神洒落,姿态俱全。
大篆
书体为古籀文,颇 有甲骨文和钟鼎文的风 格,它是秦代以前各诸 侯国铸币的代表作。同 时也代表了当时书法的 最高水平。
战国实际晋国和燕 国一带的货币
小篆
自秦至南北朝长达800年时间内,钱文基本上都是小篆。这 期间钱文书法精品要算东汉时王莽摄政后铸造的钱币。王莽在钱 币铸造上崇尚古法,按秦以前古钱形状造出10余种悬针书体的钱 币。
“半两” 钱 标准的小篆
为其铸造的货币,其字体竖笔露锋,如垂直的悬针而得 名。书体纤细优美、潇洒飘逸,无论是文字艺术还是铸造水 平,都是历史上的一流水准,因而倍受人们喜爱。

书法考级知识汇总

书法考级知识汇总

书法考级知识汇总300题1.书法的三要素是、、(笔法、字法、章法)2.我们通常说的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3.章法包含五要素,即( )( )( )( )( ).(谋篇、幅式、正文、落款、印章)4.我国最早的古汉字是商丘中后期的和。

(甲骨文、金文)5.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A)A 甲骨文B金文 C 石鼓文D瓦当文6.“瘦金体”的创造者是(A)A 宋徽宗B宋高宗C 唐太宗D 唐玄宗7.钟繇是著名的书法家,他生活的时代是(B)A 殷商B三国C汉代D唐代8.传世小楷名作《黄庭经》的作者是(B)A 索靖B王羲之C王献之 D 苏轼9.“初唐四家”除了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之外,还有一位是(B)A 智永B欧阳询 C 颜真卿D李邕10.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是(C)A 王羲之《兰亭序》B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C 颜真卿《祭侄稿》D米芾《蜀素帖》11.祝允明、文徵明、陈淳、王宠在书法史上被称为(B)A宋四家 B 吴门四家 C 楷书四大家D元四家12.董其昌的书法风格是(B)A浑厚 B 淡雅 C 古拙 D 苍茫13.下面有一个碑不属于汉隶(C)A《张迁碑》B《乙瑛碑》C《峄山碑》D《礼器碑》14.“甲骨文”指上古及殷商时期古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因其所刻的内容为占卜所以称为“卜辞”,又因其所在地域为殷墟,所以称为“殷墟文字。

自1899年为王懿荣、刘鹗发现。

15.金文是指殷周时期古人铸和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固器物以钟和鼎为多,又称作"钟鼎文"籀文“古籀”。

其主要代表作有《大盂鼎》《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

16.晚期金文的三件代表作品:《虢(guó)季子白盘》《毛公鼎》《散氏盘》16.《散氏盘》、《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白盘》并称“四大国宝”17.青铜器中铭文最多的是《毛公鼎》,铭文32行499字。

18.《散氏盘》,字迹草率字形扁平,体势欹侧,显得奇古生动,已开“草篆”之端。

语文书法摘抄笔记(3篇)

语文书法摘抄笔记(3篇)

第1篇书法,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追求。

自古以来,书法艺术备受重视,许多文人墨客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摘抄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还能提高我们的审美素养。

本文将摘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并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二、摘抄作品1. 王羲之《兰亭序》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其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摘抄如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 颜真卿《祭侄文稿》颜真卿,唐代著名书法家,其书法以雄浑大气、气势磅礴著称。

其代表作《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摘抄如下:“惟尔侄真卿,生于丰城,长于洛下,才兼文武,艺冠群英。

不幸遭逢家难,遇害于江宁。

余闻之,心酸鼻酸,泪如雨下。

乃作此祭文,以慰尔之魂。

”3. 柳公权《玄秘塔碑》柳公权,唐代著名书法家,其书法以楷书著称,被誉为“柳体”。

其代表作《玄秘塔碑》结构严谨,笔画遒劲。

摘抄如下:“大历三年,余以书学官秩,谒见大圣皇帝,进呈玄秘塔碑文。

皇帝览而嘉之,命臣书之。

臣虽愚昧,敢不敬谨?谨以告于天地,誓无有负。

”4. 苏轼《寒食帖》苏轼,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其书法以行书著称,风格豪放。

其代表作《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摘抄如下:“寒食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黄庭坚《诸上座帖》黄庭坚,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文学家。

其书法以草书著称,风格奔放。

其代表作《诸上座帖》被誉为“天下第四行书”。

摘抄如下:“诸上座,一坐莲花座,一坐金莲花座,一坐宝莲花座,一坐如意莲花座,一坐金如意莲花座,一坐宝如意莲花座,一坐清净莲花座,一坐光明莲花座,一坐智慧莲花座,一坐般若莲花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书法结构的五要素
汉字书法的风格因字、因体、因人而异,探究其奥妙,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

不过从艺术观点上看,也还是有其大致标准的。

合乎这些标准的则为美,不合乎的则为丑。

这样的标准可以说是有共同性的,即书法的结构五要素。

其一、匀称。

我国文字的点画有宽窄、偏正、疏密、肥瘦等不同。

不过书法上一般是力求结构上的匀称。

其二、平正。

书法要美,结构首先必须平正。

不过因为书体不同,动静平正也是有差别的。

其三、连贯。

即一个字间的点画,或者一行、一幅字之间的各个气势连接而不松散、不间断。

集数个点画构成一字,集多字构成一行,集多行组成一幅。

如果不连贯,就像乱草一堆,散乱无章,气势全无。

汉字书法中点画间的连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连贯,有的有形,有的无形。

篆书、隶书、楷书三种字体点画虽自为起止不过也互相照应,连成一体,这就是无形的连贯。

而草书、行书、草书三种字体,点画之间勾搭缠绕,似断还连,这边是有形的连贯。

其四、参差。

书法的结构虽然讲究匀称、平正、连贯,不过如果过于平正、匀称则显得呆板;过于连贯便显得凝滞而缺乏生气。

其五、飞动。

书法本来就是取象于自然,讲究的是生气,即使是匀称、平正、连贯、参差四中要素都已齐备,可是如果缺乏飞动之势就成了死框框,没有动人的生气。

那生气是如何而来呢?必须用生动的点画表现出来。

一定要做到“心存造化,意在笔前”;久而久之,
达到心精手熟的地步,自然会生出气势飞动之态,书法便显得生气涌出了。

篆书的结构首要的是平正,其次为匀称;再次为连贯、参差,最后才是飞动。

草书的结构首要是飞动,其次是参差,再次是连贯、匀称,最后是平正。

楷书、行书的结构,这五种要素要等量齐观。

不过楷书稍微偏于静,行书偏于动;隶书介乎篆书、楷书之间;而章草则介乎于行书、草书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